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539
阅读:7684
发表:2018/2/27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我是人间惆怅客》第7章:伯乐慧眼识英才
1
2
3
4
5
6
7
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B-00503】
‘国子监’首次月考,成德便获甲等,同获甲等的还有两位汉人学子。由于‘率性堂’是‘国子监’唯一高级班,所以,祭酒徐元文格外重视,分别与几人谈了此事,首肯他们不凡学识,再劝戒骄戒燥。
季考,几人再获甲等。
监生不只研习《四书》、《五经》、《性理》、《通鉴》及二十一史等文学名篇,还要坚持习武,书法也是必修课之一。习武主要是射箭,成德自由善骑射,自然是佼佼者。他的书法先以临摹王羲之等大家书法为主,后善于化用,故书法如行云流水自成一格。
七月假期,成德邀未能回乡的夏垂文到‘渌水亭’作客。闲聊中,夏垂文说道:“纳兰兄,听闻京城来了位英国传教士,叫汉米敦。据传,他对我们的水墨画很有兴趣,你何时与他切磋切磋。”
“哪来的消息?”成德问道,又说,“若真有其人,你择日同他照个面,先探探他的根苗。”夏垂文说道:“纳兰兄算是找对人了,本人智勇双全,对这种冒险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敌情的壮举,非小弟莫属。”
次日,夏垂文来到汉米敦住处附近,见一老者正坐胡同口乘凉,便过去问路:“老先生,这附近是不是住着一位洋人?”老者点头 :“对,顺着胡同往里走,到头右拐,第一个门就是。” 夏垂文还想问问洋人平日里都做些什么。老者摇头说:“这个不清楚,看着人挺热情,见面总打招呼,还会说中国话。”
夏垂文按老者指的路,来到传教士门口,见院门紧闭,便上前轻叩几下门环。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年轻男人的头,问:“先生,找谁?”
“请问汉米敦先生是不是住这里?” 里面的人又问:“您是?”夏垂文拿出名帖递进去。此人接过名帖看了看,打开门,友善地说道:“夏公子,不巧,汉米敦先生不在。不过,也该回来了,您若不急,可以进来等。”
夏垂文心想:左右没其它事情可做,只好跟了进去。院子并不大,没走几步便进了屋子。
年轻人给夏垂文让了座,倒了水。夏垂文问:“请问,小哥贵姓?”年轻人回道:“免贵姓薛,叫薛毅。”
夏垂文环顾四周,见墙上挂了几幅画----有西洋画,也有中国画。最特别的是,其中有一幅裸体女人画像,夏垂文觉得有些难为情,他迅速移开目光。 “汉米敦先生素日都喜欢做些什么?”夏垂文有一搭无一搭的问。 薛毅说道:“白天基本不在家,只有晚上回来。他好像喜欢收藏咱们的古字画。”
两人正聊着,忽听门外有脚步声。见汉米敦进来,夏垂文起身拱手:“是汉米敦先生吧?在下夏垂文,恕夏某不请自来。”薛毅接过汉米敦手中的皮包,汉米敦打量一下夏垂文,说道:“夏先生请坐。”
汉米敦很想知道这位不速之客的来意,便问道:“请问夏先生是做什么的?来这里有什么事?”他说着一口蹩脚的中文。 夏垂文觉着应该打明珠的名号,于是说道:“在下‘国子监’监生,受朋友之托来此造访。” 汉米敦好奇地问:“请问夏先生,你的朋友是哪一位,我认识吗?”夏垂文不慌不忙地说道:“是兵部尚书明珠大人的公子,叫纳兰成德。”汉米敦点点头,说他知道明珠。 夏垂文一听明珠好使,便趁热打铁,说道:“纳兰兄听说,汉米敦先生对中国古字画颇有研究,不知是不是实情。”这是他刚刚听薛毅说的,实属临时抱佛脚。汉米敦学着中国腔调,说道:“研究不敢当,只是喜欢。我在英国的时候,常听到访过中国的朋友说,‘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非常漂亮,sorry,我的中国话说得不好。我想,听人说,不如亲眼看一看,于是,就到中国来了。”
夏垂文想,既然到这来,就得讨教些不知晓的事情。于是,问道:“那汉米敦先生能不能说说西洋画是怎么回事?这个夏某颇感兴趣。”汉米敦笑着说:“夏先生说的西洋画,我们叫油画。最早的油画家是为宗教服务。很久以前,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了有关油画的论著----《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论著中,他介绍了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13世纪末在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 ·爱克兄弟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出了纯粹的油画……”汉米敦滔滔不绝地讲着。
一连串外国人的名字,听得夏垂文无所适从。他主动转换话题,问道:“汉米敦先生除了字画,还喜欢做些什么?”汉米敦就像个百宝囊,想要什么,就能陶出什么,他说:“夏先生,我是传教士,来中国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为信徒传经布道。二是将西方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同时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
终于引出正题了,夏垂文装作有兴致的样子,对汉米顿说:“汉密敦先生所说的‘传经布道’,夏某倒是有些兴趣,不知与我中华的佛教,道教有何不同。”汉米敦纠正道:“夏先生,贵国的佛教传自印度,道教才源于中国。依我粗浅地理解:佛教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包括‘生、老、病、死等。’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还可白日飞天,长存仙界。夏先生,这两种宗教教理太深奥,尤其道教,我只知道这么一点点,你们的先贤太了不起。”
夏垂文又问汉米敦基督教的教义。提到基督教,汉米敦倒是信手拈来,他说道:“基督教的教义有若干条,我只给夏先生讲三条:一、信天国与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天国里得永福;二、信地狱与永罚。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在地狱里受煎熬;三、信末世。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
听到这里,夏垂文觉着脑浆都快崩裂。他想赶快离开,于是很官方地总结了一句:“汉米敦先生,夏某于不知不觉中聆听了先生的传经布道,言简意赅,受益颇深。”
汉米敦诚恳地邀请道:“夏先生若能成为我的信徒,我会很高心。”夏垂文听了,心里默念‘阿弥陀佛’“汉米敦先生,容夏某回去想想。”夏垂文起身,“打扰先生这么久了,夏某该告辞了。”
次日,夏垂文来到‘渌水亭’,没等成德开口,他主动显摆道:“纳兰兄,小弟昨日真是大开眼界。先说汉米敦------蓝眼睛,高鼻梁,金黄的头发,皮肤白得跟窗户纸似的,一捅就破。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见洋人,吓我一跳。”
成德见过洋人,并不觉稀奇。只是问:“你们都聊些什么?”
“聊聊西洋画,他们叫油画-------就是用油融化颜料作画。” 夏垂文又神秘地说,“好家伙,他那墙上挂着一幅赤身裸体的女人画像,看得我心里直突突。这要是搁咱们这,还不得砍十回、八回脑袋。”成德心想:“洋人这么开明,这倒是没料到。”夏垂文接着说道:“还有什么基督教,我发现基督教挺瘆人。”成德哂道:“不就是活着做坏事,死后下地狱吗?”夏垂文手指敲着桌子,得意地说道:“这个汉米敦还挺有意思,想收我做他的信徒。我想这事咱不能干,要信就得信咱老祖宗的道教。”成德揭道:“你是恐身后下地狱吧?”夏垂文不服,站起身,挺直腰板,右手从上到下一甩,正气凌然地说道:“我有那么坏吗?您瞧瞧这一身正气。”这一举动,笑得成德前仰后合。
一日,徐元文拜见其兄长-------翰林院编修徐乾学。聊完正事,徐元文吃了一口茶,说道:“我向兄长举荐一人,兄长觉着如何?”
“什么人?不会是‘国子监’的监生吧?” 徐乾学一语中的。徐元文会心地笑道:“知我者,阿兄也!” 徐乾学追问道:“能入吾弟法眼之人定不是俗物,此人什么来路,姓甚名谁?” 徐元文回道:“兵部尚书,明珠的大公子。” 徐乾学一听是纳兰明珠的大公子,他倒是有所耳闻,其人文武兼修,才学出众。
见徐乾学没言语,徐元文问道:“兄长有顾虑?” 徐乾学若有所思,扭过脸来瞧着徐元文,说道:“公肃,明珠何许人也?皇上近臣。目下,仕途正盛,官职一升再升,我等稍有舛误,后果难料。”
“兄长也忒谨慎了,凭吾兄所秉才学与探花的功名,教导一个乳臭未干的儒生,举手之劳尔。”片刻,他又补充道,“明珠的大公子,同时下纨绔子弟并非一流。弟与之交谈过,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往后,借其祖上阴功庇佑,想不飞黄腾达都难。”徐乾学听后,双手一摊,说道:“公肃,文章在明珠这里,不如你先找他公子放放风,静待明珠的反应。收徒这种事,不宜过于主动,尤其与明珠有染。不然,有失文人体面。”
顺天府乡试前,徐元文找到成德,先是询问乡试备考的事,而后问道:“成德,凭你现下的学业,‘国子监’的授课恐已不能满足你。是不是考虑拜一位老师?”成德双手一辑,说道:“先生,学生早有此意。还望先生劳心。”徐元文笑道:“我所识之人,倒有一位饱学之士------翰林院编修徐乾学。”
成德一惊,此人求之不得,又一辑,说道:“学生听家父说过,徐先生乃鸿学巨儒,晚生渴慕已久。如能拜在徐先生门下,成德万分荣幸。”徐元文笑道:“这事不急,回去和令尊大人商议之后再定夺不迟。”
康熙十一年,十八岁的成德参加顺天府应试,文武考试均顺利通过,轻而易举获得举人头衔。
中了举人后,按习俗要设鹿鸣宴。宴会前,举人要先谒见主考官徐乾学。明珠陪着成德一起来到徐乾学府邸。
季考,几人再获甲等。
监生不只研习《四书》、《五经》、《性理》、《通鉴》及二十一史等文学名篇,还要坚持习武,书法也是必修课之一。习武主要是射箭,成德自由善骑射,自然是佼佼者。他的书法先以临摹王羲之等大家书法为主,后善于化用,故书法如行云流水自成一格。
七月假期,成德邀未能回乡的夏垂文到‘渌水亭’作客。闲聊中,夏垂文说道:“纳兰兄,听闻京城来了位英国传教士,叫汉米敦。据传,他对我们的水墨画很有兴趣,你何时与他切磋切磋。”
“哪来的消息?”成德问道,又说,“若真有其人,你择日同他照个面,先探探他的根苗。”夏垂文说道:“纳兰兄算是找对人了,本人智勇双全,对这种冒险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敌情的壮举,非小弟莫属。”
次日,夏垂文来到汉米敦住处附近,见一老者正坐胡同口乘凉,便过去问路:“老先生,这附近是不是住着一位洋人?”老者点头 :“对,顺着胡同往里走,到头右拐,第一个门就是。” 夏垂文还想问问洋人平日里都做些什么。老者摇头说:“这个不清楚,看着人挺热情,见面总打招呼,还会说中国话。”
夏垂文按老者指的路,来到传教士门口,见院门紧闭,便上前轻叩几下门环。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年轻男人的头,问:“先生,找谁?”
“请问汉米敦先生是不是住这里?” 里面的人又问:“您是?”夏垂文拿出名帖递进去。此人接过名帖看了看,打开门,友善地说道:“夏公子,不巧,汉米敦先生不在。不过,也该回来了,您若不急,可以进来等。”
夏垂文心想:左右没其它事情可做,只好跟了进去。院子并不大,没走几步便进了屋子。
年轻人给夏垂文让了座,倒了水。夏垂文问:“请问,小哥贵姓?”年轻人回道:“免贵姓薛,叫薛毅。”
夏垂文环顾四周,见墙上挂了几幅画----有西洋画,也有中国画。最特别的是,其中有一幅裸体女人画像,夏垂文觉得有些难为情,他迅速移开目光。 “汉米敦先生素日都喜欢做些什么?”夏垂文有一搭无一搭的问。 薛毅说道:“白天基本不在家,只有晚上回来。他好像喜欢收藏咱们的古字画。”
两人正聊着,忽听门外有脚步声。见汉米敦进来,夏垂文起身拱手:“是汉米敦先生吧?在下夏垂文,恕夏某不请自来。”薛毅接过汉米敦手中的皮包,汉米敦打量一下夏垂文,说道:“夏先生请坐。”
汉米敦很想知道这位不速之客的来意,便问道:“请问夏先生是做什么的?来这里有什么事?”他说着一口蹩脚的中文。 夏垂文觉着应该打明珠的名号,于是说道:“在下‘国子监’监生,受朋友之托来此造访。” 汉米敦好奇地问:“请问夏先生,你的朋友是哪一位,我认识吗?”夏垂文不慌不忙地说道:“是兵部尚书明珠大人的公子,叫纳兰成德。”汉米敦点点头,说他知道明珠。 夏垂文一听明珠好使,便趁热打铁,说道:“纳兰兄听说,汉米敦先生对中国古字画颇有研究,不知是不是实情。”这是他刚刚听薛毅说的,实属临时抱佛脚。汉米敦学着中国腔调,说道:“研究不敢当,只是喜欢。我在英国的时候,常听到访过中国的朋友说,‘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非常漂亮,sorry,我的中国话说得不好。我想,听人说,不如亲眼看一看,于是,就到中国来了。”
夏垂文想,既然到这来,就得讨教些不知晓的事情。于是,问道:“那汉米敦先生能不能说说西洋画是怎么回事?这个夏某颇感兴趣。”汉米敦笑着说:“夏先生说的西洋画,我们叫油画。最早的油画家是为宗教服务。很久以前,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了有关油画的论著----《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论著中,他介绍了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13世纪末在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 ·爱克兄弟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出了纯粹的油画……”汉米敦滔滔不绝地讲着。
一连串外国人的名字,听得夏垂文无所适从。他主动转换话题,问道:“汉米敦先生除了字画,还喜欢做些什么?”汉米敦就像个百宝囊,想要什么,就能陶出什么,他说:“夏先生,我是传教士,来中国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为信徒传经布道。二是将西方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同时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
终于引出正题了,夏垂文装作有兴致的样子,对汉米顿说:“汉密敦先生所说的‘传经布道’,夏某倒是有些兴趣,不知与我中华的佛教,道教有何不同。”汉米敦纠正道:“夏先生,贵国的佛教传自印度,道教才源于中国。依我粗浅地理解:佛教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包括‘生、老、病、死等。’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还可白日飞天,长存仙界。夏先生,这两种宗教教理太深奥,尤其道教,我只知道这么一点点,你们的先贤太了不起。”
夏垂文又问汉米敦基督教的教义。提到基督教,汉米敦倒是信手拈来,他说道:“基督教的教义有若干条,我只给夏先生讲三条:一、信天国与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天国里得永福;二、信地狱与永罚。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在地狱里受煎熬;三、信末世。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
听到这里,夏垂文觉着脑浆都快崩裂。他想赶快离开,于是很官方地总结了一句:“汉米敦先生,夏某于不知不觉中聆听了先生的传经布道,言简意赅,受益颇深。”
汉米敦诚恳地邀请道:“夏先生若能成为我的信徒,我会很高心。”夏垂文听了,心里默念‘阿弥陀佛’“汉米敦先生,容夏某回去想想。”夏垂文起身,“打扰先生这么久了,夏某该告辞了。”
次日,夏垂文来到‘渌水亭’,没等成德开口,他主动显摆道:“纳兰兄,小弟昨日真是大开眼界。先说汉米敦------蓝眼睛,高鼻梁,金黄的头发,皮肤白得跟窗户纸似的,一捅就破。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见洋人,吓我一跳。”
成德见过洋人,并不觉稀奇。只是问:“你们都聊些什么?”
“聊聊西洋画,他们叫油画-------就是用油融化颜料作画。” 夏垂文又神秘地说,“好家伙,他那墙上挂着一幅赤身裸体的女人画像,看得我心里直突突。这要是搁咱们这,还不得砍十回、八回脑袋。”成德心想:“洋人这么开明,这倒是没料到。”夏垂文接着说道:“还有什么基督教,我发现基督教挺瘆人。”成德哂道:“不就是活着做坏事,死后下地狱吗?”夏垂文手指敲着桌子,得意地说道:“这个汉米敦还挺有意思,想收我做他的信徒。我想这事咱不能干,要信就得信咱老祖宗的道教。”成德揭道:“你是恐身后下地狱吧?”夏垂文不服,站起身,挺直腰板,右手从上到下一甩,正气凌然地说道:“我有那么坏吗?您瞧瞧这一身正气。”这一举动,笑得成德前仰后合。
一日,徐元文拜见其兄长-------翰林院编修徐乾学。聊完正事,徐元文吃了一口茶,说道:“我向兄长举荐一人,兄长觉着如何?”
“什么人?不会是‘国子监’的监生吧?” 徐乾学一语中的。徐元文会心地笑道:“知我者,阿兄也!” 徐乾学追问道:“能入吾弟法眼之人定不是俗物,此人什么来路,姓甚名谁?” 徐元文回道:“兵部尚书,明珠的大公子。” 徐乾学一听是纳兰明珠的大公子,他倒是有所耳闻,其人文武兼修,才学出众。
见徐乾学没言语,徐元文问道:“兄长有顾虑?” 徐乾学若有所思,扭过脸来瞧着徐元文,说道:“公肃,明珠何许人也?皇上近臣。目下,仕途正盛,官职一升再升,我等稍有舛误,后果难料。”
“兄长也忒谨慎了,凭吾兄所秉才学与探花的功名,教导一个乳臭未干的儒生,举手之劳尔。”片刻,他又补充道,“明珠的大公子,同时下纨绔子弟并非一流。弟与之交谈过,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往后,借其祖上阴功庇佑,想不飞黄腾达都难。”徐乾学听后,双手一摊,说道:“公肃,文章在明珠这里,不如你先找他公子放放风,静待明珠的反应。收徒这种事,不宜过于主动,尤其与明珠有染。不然,有失文人体面。”
顺天府乡试前,徐元文找到成德,先是询问乡试备考的事,而后问道:“成德,凭你现下的学业,‘国子监’的授课恐已不能满足你。是不是考虑拜一位老师?”成德双手一辑,说道:“先生,学生早有此意。还望先生劳心。”徐元文笑道:“我所识之人,倒有一位饱学之士------翰林院编修徐乾学。”
成德一惊,此人求之不得,又一辑,说道:“学生听家父说过,徐先生乃鸿学巨儒,晚生渴慕已久。如能拜在徐先生门下,成德万分荣幸。”徐元文笑道:“这事不急,回去和令尊大人商议之后再定夺不迟。”
康熙十一年,十八岁的成德参加顺天府应试,文武考试均顺利通过,轻而易举获得举人头衔。
中了举人后,按习俗要设鹿鸣宴。宴会前,举人要先谒见主考官徐乾学。明珠陪着成德一起来到徐乾学府邸。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