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5595
阅读:294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12章
推荐
1-2
…
11
12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来到楼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从沙发上站起来,并点头向他致意。他能肯定面前的这个人自己是从来没见过的,他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找错人。那人主动迎上前来,向史成杰伸出了手,史成杰也只好伸出手去,疑惑地问:“先生是找我吗?”
那人轻松地一笑说:“你就是史成杰史师长吧?恕我冒昧,未曾相约便前来打扰,请见谅!我是《抗战日报》的记者,我姓孙,名明敬,这是我的名片。今天上午在朋友那里偶然听到你已经来到重庆,立即产生了要与你相见的想法,我好不容易打听到你住的地方,这才贸然前来,请多包涵。”
史成杰这才明白面前的这位记者是要采访自己,他肯定这人是从昨天与自己在薛汉魂家喝酒的那帮人那里,得知自己来到重庆的。史成杰有些后悔了,看来重庆真的像舅舅说的那样比较复杂,自己还没怎么公开露面就有记者找上门来了。史成杰从来就不喜欢与记者打交道,他总觉得记者有些言过其实,经常对被采访人的看法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有时甚至歪曲被采访人的意思,让人有口难辩。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拒绝记者的采访。“哦,对不起。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可能无法满足你的愿望。另外,我也不是什么新闻人物,不是你合适的采访对象,因此只能对你表示遗憾了。”
孙明敬默默地一笑,自己走向沙发坐了下来说:“我知道史师长是不喜欢和我们这些记者打交道的。但今天你必须接受我的采访。因为我的采访不只是为了宣传你,更重要的是为了宣传抗日。我相信这一点上,史师长与我没有分歧吧?”
史成杰依然站在那里,脸色冷淡地说:“宣传抗日那就应该到抗日战场去采访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们,采访我没有任何意义。”
“史师长不正是从抗日战场上受伤下来的吗?你指挥的那场战役可是台儿庄之后的又一大胜利,那一仗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难道不应该让这种精神通过我们的报纸向全国传播,向全世界传播吗?”
史成杰感觉到了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容易打发走的人,他是有备而来的。然而自己还是不想接受他采访。“那一仗我们还是打败了。我还要纠正一下,那场战役是薛司令指挥的,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因此不能说是我指挥的。参加那场战役的有无数士兵,有将自己的生命永远抛在岷山山脉上。我个人是没什么可说的。”
“我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要宣传你,我只想向全国人民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你说了那场战役倒下了无数的士兵,我们能让他们白白地牺牲吗?你说的战地指挥官薛将军,可他已经赋闲在家了,不让人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生命代价,这是不公平的。现在重庆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认为日军是无法战胜的,有许多人主张与日本人媾和,其实就是投降。你作为一个抗日将领,一个看着那么士兵倒在战场的幸存者,难道不应该站出来,向大家说明真相吗?难道你没有责任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抵制那些准备卖国投降的倾向吗?你能在那个战场上毫不畏惧,也应该有勇气在这里站出来,为中华民族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史成杰不得不承认,自己被这个孙记者打动了。他默默地站在那里,另眼相看这位年轻而又富有激情的记者,看得出这是一位有正义感的记者。他开始喜欢并相信起这位记者了。
孙记者站了起来,走近史成杰。他拉着史成杰的手,扶着史成杰在沙发上坐下,继续说:“史师长,我听说了一些你的事迹,前段时期重庆很多报纸都报道了你们胜利的消息,但我没写过一个字,因为我追求真实。今天采访你,我就是想将那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告诉人们,让全国的民众知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是能最终打败日本人的。”
“你可以采访薛司令,他是江阳守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他应该知道全局,他会将全部的真实情况告诉你的。”
“我当然会采访他,但我知道你是那场战役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你应该将你的亲身经历告诉全国民众,让民众知道有那么一支军队,他们一个个倒在阵地上,没有一个人逃跑后退,阻止了比自己强大得多,数倍于自己的敌军。这个真实的事迹会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这是我所希望得到的。”
史成杰往沙发上一靠,他依然在犹豫是不是应该接受孙记者的采访。孙记者说:“这样吧,今天可能有点仓促,改天我再约你,我们找一个僻静点的地方,慢慢谈谈。时间不早了,吴参事可能不久就要回家了,我不想打扰吴参事用晚餐。”
史成杰依然沉默着,没有明确表态同意,但他也没有像刚开始那样抗拒。“请史师长考虑一下。我久仰师长的大名,早就想与史师长交个朋友。
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就算史师长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也可以相互认识一下。也许我们会存在很多相似见解,也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孙记者说完,就起身告辞了。
舅舅吴浩淼晚上并没有回来吃饭,史成杰和方淑贤简单地用完晚餐便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大概十点来钟,史成杰正准备睡觉,方淑贤敲开史成杰的房门,让他到书房去见舅舅,舅舅有事找他。史成杰来到舅舅的书房,舅舅让他落座后,对他说:“杰儿啊,今天我见到蒋委员长了,我趁机会向蒋委员长说了你的事。蒋委员长对我说,他知道你来到重庆了,还听说你和一些军官在一块喝酒,说了一些对党国不满的言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史成杰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昨天在薛汉魂家与几个军官一起喝了些酒,没有其他人在场,几个人也只是发了一些牢骚,自己说得并不多啊,这些情况怎么这么快传到了蒋委员长那里。他向舅舅说明了昨天的情况。
“我昨天就发现你喝了不少酒,我想你的自制力一向不错,不会喝酒误事的。但你还是不小心哪。现在是非常时期,说话要小心哪,隔墙有耳。舅舅能够自保,就是少说话,不该讲的就不要讲。还好,蒋委员长说你是新来重庆,又吃了不少苦,发两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上别人的圈套,被人当枪使,他相信你是忠于党国的。委员长说你受了重伤,让你先安心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党国需要你的时候会有你报效的机会。”
史成杰沉默着,他现在真的有些后悔默认了接受那个记者的采访邀请。比起昨天的喝酒,接受这样的采访就更加敏感了。
“听你方姨说,下午有一个姓孙的记者来找你?是那个《抗战日报》的孙明敬吗?这个人可有些左派倾向,经常发表一些尖锐的言论抨击时政。你可少与他来往。”
“他约我是想真实地了解一下岷山战役的情况,他觉得岷山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应该深入报道。让全国民众知道,日本人并非不可战胜。在这一点上我和他的看法有些相似。我觉得单从一场战役来看,岷山战役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因此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坏事。我认为岷山战役是国民党领导下的正规军取得的胜利,宣传它不会损害党国的形象,反而会有利于树立我党作为抗战领导核心的形象,巩固全国的凝聚力。”
“唉,杰儿啊,你最大的弱点就是对政治的敏感性不强。我曾对你说了,岷山战役在党内军内争议本来就比较大,这事刚刚有些平息,又将它翻出来,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很多事情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人会利用它做文章。你答应接受他的采访?”
“我暂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我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接受他的采访。”史成杰回答说。
“那后面他要再找你的话,你就拒绝。一定不能接受他的采访。”史成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舅舅的要求。
三
几天后,孙明敬约史成杰到一个地处深巷的茶室坐坐。史成杰还是前去赴约了。见面后,史成杰明确告诉孙明敬,舅舅吴浩淼不同意自己接受他的采访。
孙明敬微笑地说:“我猜到了。我只想问问史师长自己是看的?”
史成杰说:“岷山战役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现在再对其进行报道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我也认为没有接受采访的必要。”
孙敬明笑着对史成杰说:“我想问史师长一个问题,可以吗?”
那人轻松地一笑说:“你就是史成杰史师长吧?恕我冒昧,未曾相约便前来打扰,请见谅!我是《抗战日报》的记者,我姓孙,名明敬,这是我的名片。今天上午在朋友那里偶然听到你已经来到重庆,立即产生了要与你相见的想法,我好不容易打听到你住的地方,这才贸然前来,请多包涵。”
史成杰这才明白面前的这位记者是要采访自己,他肯定这人是从昨天与自己在薛汉魂家喝酒的那帮人那里,得知自己来到重庆的。史成杰有些后悔了,看来重庆真的像舅舅说的那样比较复杂,自己还没怎么公开露面就有记者找上门来了。史成杰从来就不喜欢与记者打交道,他总觉得记者有些言过其实,经常对被采访人的看法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有时甚至歪曲被采访人的意思,让人有口难辩。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拒绝记者的采访。“哦,对不起。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可能无法满足你的愿望。另外,我也不是什么新闻人物,不是你合适的采访对象,因此只能对你表示遗憾了。”
孙明敬默默地一笑,自己走向沙发坐了下来说:“我知道史师长是不喜欢和我们这些记者打交道的。但今天你必须接受我的采访。因为我的采访不只是为了宣传你,更重要的是为了宣传抗日。我相信这一点上,史师长与我没有分歧吧?”
史成杰依然站在那里,脸色冷淡地说:“宣传抗日那就应该到抗日战场去采访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们,采访我没有任何意义。”
“史师长不正是从抗日战场上受伤下来的吗?你指挥的那场战役可是台儿庄之后的又一大胜利,那一仗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难道不应该让这种精神通过我们的报纸向全国传播,向全世界传播吗?”
史成杰感觉到了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容易打发走的人,他是有备而来的。然而自己还是不想接受他采访。“那一仗我们还是打败了。我还要纠正一下,那场战役是薛司令指挥的,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因此不能说是我指挥的。参加那场战役的有无数士兵,有将自己的生命永远抛在岷山山脉上。我个人是没什么可说的。”
“我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要宣传你,我只想向全国人民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你说了那场战役倒下了无数的士兵,我们能让他们白白地牺牲吗?你说的战地指挥官薛将军,可他已经赋闲在家了,不让人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生命代价,这是不公平的。现在重庆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认为日军是无法战胜的,有许多人主张与日本人媾和,其实就是投降。你作为一个抗日将领,一个看着那么士兵倒在战场的幸存者,难道不应该站出来,向大家说明真相吗?难道你没有责任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抵制那些准备卖国投降的倾向吗?你能在那个战场上毫不畏惧,也应该有勇气在这里站出来,为中华民族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史成杰不得不承认,自己被这个孙记者打动了。他默默地站在那里,另眼相看这位年轻而又富有激情的记者,看得出这是一位有正义感的记者。他开始喜欢并相信起这位记者了。
孙记者站了起来,走近史成杰。他拉着史成杰的手,扶着史成杰在沙发上坐下,继续说:“史师长,我听说了一些你的事迹,前段时期重庆很多报纸都报道了你们胜利的消息,但我没写过一个字,因为我追求真实。今天采访你,我就是想将那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告诉人们,让全国的民众知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是能最终打败日本人的。”
“你可以采访薛司令,他是江阳守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他应该知道全局,他会将全部的真实情况告诉你的。”
“我当然会采访他,但我知道你是那场战役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你应该将你的亲身经历告诉全国民众,让民众知道有那么一支军队,他们一个个倒在阵地上,没有一个人逃跑后退,阻止了比自己强大得多,数倍于自己的敌军。这个真实的事迹会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这是我所希望得到的。”
史成杰往沙发上一靠,他依然在犹豫是不是应该接受孙记者的采访。孙记者说:“这样吧,今天可能有点仓促,改天我再约你,我们找一个僻静点的地方,慢慢谈谈。时间不早了,吴参事可能不久就要回家了,我不想打扰吴参事用晚餐。”
史成杰依然沉默着,没有明确表态同意,但他也没有像刚开始那样抗拒。“请史师长考虑一下。我久仰师长的大名,早就想与史师长交个朋友。
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就算史师长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也可以相互认识一下。也许我们会存在很多相似见解,也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孙记者说完,就起身告辞了。
舅舅吴浩淼晚上并没有回来吃饭,史成杰和方淑贤简单地用完晚餐便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大概十点来钟,史成杰正准备睡觉,方淑贤敲开史成杰的房门,让他到书房去见舅舅,舅舅有事找他。史成杰来到舅舅的书房,舅舅让他落座后,对他说:“杰儿啊,今天我见到蒋委员长了,我趁机会向蒋委员长说了你的事。蒋委员长对我说,他知道你来到重庆了,还听说你和一些军官在一块喝酒,说了一些对党国不满的言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史成杰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昨天在薛汉魂家与几个军官一起喝了些酒,没有其他人在场,几个人也只是发了一些牢骚,自己说得并不多啊,这些情况怎么这么快传到了蒋委员长那里。他向舅舅说明了昨天的情况。
“我昨天就发现你喝了不少酒,我想你的自制力一向不错,不会喝酒误事的。但你还是不小心哪。现在是非常时期,说话要小心哪,隔墙有耳。舅舅能够自保,就是少说话,不该讲的就不要讲。还好,蒋委员长说你是新来重庆,又吃了不少苦,发两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上别人的圈套,被人当枪使,他相信你是忠于党国的。委员长说你受了重伤,让你先安心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党国需要你的时候会有你报效的机会。”
史成杰沉默着,他现在真的有些后悔默认了接受那个记者的采访邀请。比起昨天的喝酒,接受这样的采访就更加敏感了。
“听你方姨说,下午有一个姓孙的记者来找你?是那个《抗战日报》的孙明敬吗?这个人可有些左派倾向,经常发表一些尖锐的言论抨击时政。你可少与他来往。”
“他约我是想真实地了解一下岷山战役的情况,他觉得岷山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应该深入报道。让全国民众知道,日本人并非不可战胜。在这一点上我和他的看法有些相似。我觉得单从一场战役来看,岷山战役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因此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坏事。我认为岷山战役是国民党领导下的正规军取得的胜利,宣传它不会损害党国的形象,反而会有利于树立我党作为抗战领导核心的形象,巩固全国的凝聚力。”
“唉,杰儿啊,你最大的弱点就是对政治的敏感性不强。我曾对你说了,岷山战役在党内军内争议本来就比较大,这事刚刚有些平息,又将它翻出来,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很多事情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人会利用它做文章。你答应接受他的采访?”
“我暂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我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接受他的采访。”史成杰回答说。
“那后面他要再找你的话,你就拒绝。一定不能接受他的采访。”史成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舅舅的要求。
三
几天后,孙明敬约史成杰到一个地处深巷的茶室坐坐。史成杰还是前去赴约了。见面后,史成杰明确告诉孙明敬,舅舅吴浩淼不同意自己接受他的采访。
孙明敬微笑地说:“我猜到了。我只想问问史师长自己是看的?”
史成杰说:“岷山战役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现在再对其进行报道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我也认为没有接受采访的必要。”
孙敬明笑着对史成杰说:“我想问史师长一个问题,可以吗?”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