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5595
阅读:295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12章
推荐
1-2
…
11
12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你问。”史成杰点点头说。
“史师长已经离开军界,为什么在抗战打响之后,史师长又义无反顾地重新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来?”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我入伍的初衷就是保卫国家。日本人要灭亡中国,作为军人保卫国家没有什么理由,这是我的职责。”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只有是为了抗战,史师长就可以义无反顾了。”
“当然,作为一名军人,一位中国男儿,理当如此。”
“哈哈……,”孙明敬盯着史成杰看着,大笑起来。
“孙先生笑什么?我说错了吗?”史成杰对孙明敬的笑有些不快。
“我笑史师长言过其实。”孙明敬收起笑容,严肃地对史成杰说。
“此话怎讲?”史成杰也严肃地问孙明敬。
“我不怀疑史师长重新入伍的初衷,但史师长并没有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了抗战,可以义无反顾。报道岷山战役的真相,肯定可以振奋民心,对抗战肯定是有利的。但史师长却谨小慎微,怕这怕那的,不愿意接受采访,这能算是义无反顾吗?”
“你……”史成杰没想到孙明敬在这里将他的军,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沉默不语。
孙明敬在等待史成杰的回答,在史成杰沉默了一会后,便又微微一笑。慢慢地说:“我知道史师长的难处,也理解吴参事的顾虑。我看这样好不好,我在报道中不写明是史师长提供的信息,也不写史师长和薛司令更改了国防部的作战方案而打的这一仗。只写具体的战役过程,和国军将士如何英勇战斗的事迹,更不会写薛司令因此免职,史师长报国无门。这样就不会让人有把柄而牵连到史师长和吴参事。”
史成杰仍然沉默着,没有回答孙明敬的话。
孙明敬进一步说:“稿子写好了,我会先让史师长过目,征得史师长的同意后,我才提交给报社主编发表。如果史师长觉得不妥,可以按史师长的要求修改。你看这样行吗?”
史成杰又思考了一会,终于微笑着说:“孙先生真是厉害,我估计自己上了你的当了。也许我今天就不该前来赴约。”
“哈哈……,”孙明敬知道史成杰同意了,发出爽朗的笑声说,“我就当是史师长夸奖我。”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了正式的访谈,史成杰详实地回想战役的过程,孙明敬不时插话询问,甚至详细了解了史成杰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转徙来重庆的过程。两人聊了整整一下午,最后愉快地结束了访谈分手了。
史成杰在回来的路上,觉得内心得到了释放。其实他知道自己不是孙明敬说服的,是自己的内心一直觉得应该让全国人民知道牺牲在万家岭上的士兵英勇事迹,让历史记住这批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虽然答应了舅舅不接受采访,但最终他违背了舅舅的意志,他觉得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对千万死亡将士的交代。
报道发表后,反响比史成杰预想的还要大。以前人们知道岷山战役,也知道了史成杰参加了这场战役,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具体的经过。孙记者的这篇报道突出了史成杰个人,并将史成杰如何千里迢迢,经过无数磨难来到重庆的经过也写了进去。孙记者的文笔果然不错,写出来的东西感人至深。这时的重庆,充满了焦虑、迷惘和困惑,这样的一篇报道唤起了各界人士的士气,让人们又看到了抗战的希望。还好,文章中没有写史成杰回来后的无所事事,也没有写薛汉魂他们受到的冷遇。报道发表后的几天,许多团体和组织找到了吴浩淼的家,邀请史成杰去作报告,特别是有些学校,迫切地要求史成杰去向他们的学生宣讲抗日的主张,用他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学生们发奋图强。
史成杰没有接受任何邀请,一是他让人们了解岷山战役就已经足够了,他不想从中得到什么,他只想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二来吴浩淼对史成杰最终接受了采访非常生气,自己更不可能再抛头露面了。吴浩淼深知,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充满政治斗争的环境里,史成杰太露锋芒,很可能会种下灾祸的种子。史成杰决定暂时离开重庆,到石家湾同仁中学躲避一段时间,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舅舅。吴浩淼觉得也只能如此了。那天晚上,家人们都入睡了以后,史成杰在舅舅的书房里向舅舅告别,吴浩淼让他这段时间不要再发表什么言论,自己在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等这件事的热度过去后,再找机会回到重庆。第二天天还没亮,史成杰坐着舅舅吴浩淼的专车离开重庆,汽车很快就消失在朦胧的晨雾之中。
史成杰的回来让学校的师生们都感觉兴奋,师生们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史成杰的报道,因此这几天大家都在自豪而又兴奋地议论着史成杰。见到史成杰后,纷纷围上来,问这问那的,史成杰也非常高兴,回到这群与自己共患难的同学们中间,心里有说不出舒坦。他一边向大家问好,一边向人群外围的熊祥熹走去,说:“熊校长,一切都好吧。”
熊祥熹微笑回答说:“好,大家都好。你不是看到了吗?这群小子很快都恢复过来了,又变得活龙生虎。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还有我们又在当地收一些学生,等过了年,我们还要再招收一个班。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学校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
史成杰点点头说:“熊校长的想法好啊,你们一定能做到,学校会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的。”说完,史成杰准备拉着熊祥熹进祠堂去。
熊祥熹说:“你这次回来会住几天吧?我们找时间慢慢谈。学生们也要早读了,你还是先去看看阿莲吧。她非常思念你。”
史成杰停了下来,对熊祥熹说:“那好吧,你先忙。有时间再慢慢聊。我这次回来,会住上一段时期的。”说完,史成杰便和大家告别。
史成杰远远地看见阿莲站在门前望着自己,她肯定是被学生们的吵闹声惊醒的。但她没有向史成杰冲过去,近二十多天的分离,使她觉得不知如何去面对,她只是站在那里远远地望着。史成杰加快了脚步,后来便是小跑了。当他来到阿莲面前时,阿莲已是泪流满面了。“阿莲!”史成杰轻轻地叫了一声。阿莲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史成杰。史成杰叫她一声阿莲,她的泪水更是止不住地往外涌,她不相信,自己朝思夜想的史成杰,居然真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了。史成杰走过去,张开自己的双臂将拥入阿莲的怀中说:“阿莲,你这是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怎么这么盯着我看?我让你久了等吧?好了,我现在回来了,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们进屋去吧。”
他们进屋后,阿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从史成杰的拥抱中她体察到了,这是自己的史成杰,和以前一样的史成杰。她将自己的脸埋在史成杰的怀中,放声大哭起来,为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度日如年的思念。她也紧紧地拥抱着史成杰,她再也不会放他走了,她就想这么永远下去。过了很久,史成杰松开了手,拍打着阿莲的后背说:“好了,不哭了。让外面的学生听到了多难为情。”
阿莲这才抬起头,深情地望着史成杰,破涕为笑了。泪珠依然挂在她的脸上,衬托出她的笑容更加灿烂了,那双迷人的眼睛更加纯净清澈了。“哈哈,又哭又笑,羞羞脸。”史成杰用手擦拭她脸上的泪珠笑着对阿莲说。
“我就要哭,就要笑。”阿莲鼓着嘴说。
“好吧,就让你哭个够吧。我等着。”史成杰停止了擦拭泪水的动作说。
“史师长已经离开军界,为什么在抗战打响之后,史师长又义无反顾地重新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来?”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我入伍的初衷就是保卫国家。日本人要灭亡中国,作为军人保卫国家没有什么理由,这是我的职责。”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只有是为了抗战,史师长就可以义无反顾了。”
“当然,作为一名军人,一位中国男儿,理当如此。”
“哈哈……,”孙明敬盯着史成杰看着,大笑起来。
“孙先生笑什么?我说错了吗?”史成杰对孙明敬的笑有些不快。
“我笑史师长言过其实。”孙明敬收起笑容,严肃地对史成杰说。
“此话怎讲?”史成杰也严肃地问孙明敬。
“我不怀疑史师长重新入伍的初衷,但史师长并没有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了抗战,可以义无反顾。报道岷山战役的真相,肯定可以振奋民心,对抗战肯定是有利的。但史师长却谨小慎微,怕这怕那的,不愿意接受采访,这能算是义无反顾吗?”
“你……”史成杰没想到孙明敬在这里将他的军,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沉默不语。
孙明敬在等待史成杰的回答,在史成杰沉默了一会后,便又微微一笑。慢慢地说:“我知道史师长的难处,也理解吴参事的顾虑。我看这样好不好,我在报道中不写明是史师长提供的信息,也不写史师长和薛司令更改了国防部的作战方案而打的这一仗。只写具体的战役过程,和国军将士如何英勇战斗的事迹,更不会写薛司令因此免职,史师长报国无门。这样就不会让人有把柄而牵连到史师长和吴参事。”
史成杰仍然沉默着,没有回答孙明敬的话。
孙明敬进一步说:“稿子写好了,我会先让史师长过目,征得史师长的同意后,我才提交给报社主编发表。如果史师长觉得不妥,可以按史师长的要求修改。你看这样行吗?”
史成杰又思考了一会,终于微笑着说:“孙先生真是厉害,我估计自己上了你的当了。也许我今天就不该前来赴约。”
“哈哈……,”孙明敬知道史成杰同意了,发出爽朗的笑声说,“我就当是史师长夸奖我。”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了正式的访谈,史成杰详实地回想战役的过程,孙明敬不时插话询问,甚至详细了解了史成杰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转徙来重庆的过程。两人聊了整整一下午,最后愉快地结束了访谈分手了。
史成杰在回来的路上,觉得内心得到了释放。其实他知道自己不是孙明敬说服的,是自己的内心一直觉得应该让全国人民知道牺牲在万家岭上的士兵英勇事迹,让历史记住这批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虽然答应了舅舅不接受采访,但最终他违背了舅舅的意志,他觉得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对千万死亡将士的交代。
报道发表后,反响比史成杰预想的还要大。以前人们知道岷山战役,也知道了史成杰参加了这场战役,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具体的经过。孙记者的这篇报道突出了史成杰个人,并将史成杰如何千里迢迢,经过无数磨难来到重庆的经过也写了进去。孙记者的文笔果然不错,写出来的东西感人至深。这时的重庆,充满了焦虑、迷惘和困惑,这样的一篇报道唤起了各界人士的士气,让人们又看到了抗战的希望。还好,文章中没有写史成杰回来后的无所事事,也没有写薛汉魂他们受到的冷遇。报道发表后的几天,许多团体和组织找到了吴浩淼的家,邀请史成杰去作报告,特别是有些学校,迫切地要求史成杰去向他们的学生宣讲抗日的主张,用他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学生们发奋图强。
史成杰没有接受任何邀请,一是他让人们了解岷山战役就已经足够了,他不想从中得到什么,他只想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二来吴浩淼对史成杰最终接受了采访非常生气,自己更不可能再抛头露面了。吴浩淼深知,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充满政治斗争的环境里,史成杰太露锋芒,很可能会种下灾祸的种子。史成杰决定暂时离开重庆,到石家湾同仁中学躲避一段时间,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舅舅。吴浩淼觉得也只能如此了。那天晚上,家人们都入睡了以后,史成杰在舅舅的书房里向舅舅告别,吴浩淼让他这段时间不要再发表什么言论,自己在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等这件事的热度过去后,再找机会回到重庆。第二天天还没亮,史成杰坐着舅舅吴浩淼的专车离开重庆,汽车很快就消失在朦胧的晨雾之中。
史成杰的回来让学校的师生们都感觉兴奋,师生们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史成杰的报道,因此这几天大家都在自豪而又兴奋地议论着史成杰。见到史成杰后,纷纷围上来,问这问那的,史成杰也非常高兴,回到这群与自己共患难的同学们中间,心里有说不出舒坦。他一边向大家问好,一边向人群外围的熊祥熹走去,说:“熊校长,一切都好吧。”
熊祥熹微笑回答说:“好,大家都好。你不是看到了吗?这群小子很快都恢复过来了,又变得活龙生虎。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还有我们又在当地收一些学生,等过了年,我们还要再招收一个班。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学校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
史成杰点点头说:“熊校长的想法好啊,你们一定能做到,学校会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的。”说完,史成杰准备拉着熊祥熹进祠堂去。
熊祥熹说:“你这次回来会住几天吧?我们找时间慢慢谈。学生们也要早读了,你还是先去看看阿莲吧。她非常思念你。”
史成杰停了下来,对熊祥熹说:“那好吧,你先忙。有时间再慢慢聊。我这次回来,会住上一段时期的。”说完,史成杰便和大家告别。
史成杰远远地看见阿莲站在门前望着自己,她肯定是被学生们的吵闹声惊醒的。但她没有向史成杰冲过去,近二十多天的分离,使她觉得不知如何去面对,她只是站在那里远远地望着。史成杰加快了脚步,后来便是小跑了。当他来到阿莲面前时,阿莲已是泪流满面了。“阿莲!”史成杰轻轻地叫了一声。阿莲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史成杰。史成杰叫她一声阿莲,她的泪水更是止不住地往外涌,她不相信,自己朝思夜想的史成杰,居然真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了。史成杰走过去,张开自己的双臂将拥入阿莲的怀中说:“阿莲,你这是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怎么这么盯着我看?我让你久了等吧?好了,我现在回来了,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们进屋去吧。”
他们进屋后,阿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从史成杰的拥抱中她体察到了,这是自己的史成杰,和以前一样的史成杰。她将自己的脸埋在史成杰的怀中,放声大哭起来,为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度日如年的思念。她也紧紧地拥抱着史成杰,她再也不会放他走了,她就想这么永远下去。过了很久,史成杰松开了手,拍打着阿莲的后背说:“好了,不哭了。让外面的学生听到了多难为情。”
阿莲这才抬起头,深情地望着史成杰,破涕为笑了。泪珠依然挂在她的脸上,衬托出她的笑容更加灿烂了,那双迷人的眼睛更加纯净清澈了。“哈哈,又哭又笑,羞羞脸。”史成杰用手擦拭她脸上的泪珠笑着对阿莲说。
“我就要哭,就要笑。”阿莲鼓着嘴说。
“好吧,就让你哭个够吧。我等着。”史成杰停止了擦拭泪水的动作说。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