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747
阅读:1259
发表:2023/3/17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61-65章
1-5
…
56-60
61-65
66-70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再不见你影踪
缘尽了就如轻烟
……
肖晴方的脸上挂着两行冰冷的眼泪,她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同学,我与你相恋一场,最终无缘成双,工作上我与你交锋,你却绝义成殇,对不起了。”她拿出手机打给并梅说:“你通知咱们审计组,这个礼拜天不休息,抓紧起草《审计要情》,要快!要保密!”
并梅答应:“好!”
这支利剑终于要出鞘了,它斩断的不仅是那复杂的关系网,更是她珍藏在心底二十多年那份沉甸甸的初恋。
第六十二章 天不遂人愿 婚姻搁浅
就在肖晴方对新州分行的审计工作进入决战阶段的时候,她突然接到在长春学习的妹妹肖雨奇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学习班要休半个月的假,她想在这期间尽快把她和陆楠的婚事给办了。虽然时间有点紧,但肖雨奇说她不想再拖了, 挤点时间,说办就办了。
听到此讯,她作为姐姐,当然是喜出望外了。她打算把手头的审计工作尽快搞结束,抽时间把父母接来,好好筹办一下妹妹的婚礼。
陆楠和肖雨奇的婚礼,在新州分行人的心里预期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姗姗来迟,敲定了结婚的日期。他们准备在七月六日举行结婚典礼。
听说他们俩要结婚了,行里以李毅为首的好朋友们,没有一个不高兴的,他们都在谋划着,该给他们送什么礼物好。思来想去,李毅和李启商量,还是把这件事,交代给了孙二炮,让他代表他们几个,合伙买一件家里比较实用的小电器,作为结婚礼物给他们俩送去。
这一决定,给两家带来了无限的喜悦。陆楠姑妈这一阵本该去医院再输几天液,可结婚的事情一定,她高兴得怎么说也不去了,一定要坚持看肖雨奇过了门再去医院。她在家里拖着个病身子,不停地准备着结婚的各种用品,最当紧的是结婚的铺盖,一定要三面新的,两个人结婚时穿的衣服从里到外一定要全是新的。按照新州当地的风俗,在结婚时还有很多细节要准备,什么喜字拴酒瓶、蒸儿女馍馍、结发用的红枣、核桃等等,就连结婚时老两口抱孙子用的小童人她都想到了。
刘长昕这几天更是没明没黑地忙,为了体面,她父亲叫了工人,把家里的三间平板房从里到外粉刷一遍,这是必须的。她一会给妈妈打下手,一会又帮父亲整理新房,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忙,一边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她的陆哥和未来的嫂子在这里就要开始幸福的生活了,心里有几份祝福,同时也有几分酸楚。她高兴的是她的陆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凄愁的是自己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为这事,家人和周围的朋友也都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可她觉得没有一个满意的,因为在她的心里,早已经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陆楠。不管是谁,只要和陆楠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所以她为这事真是苦恼不堪。
出嫁女儿,对肖家来说,也是件天大的好事,肖雨奇的家人,甭提有多高兴了。父母被接到城里后,他们用自己积攒多半辈子的积蓄,为小女儿筹备着嫁妆。两个相依为命的穷苦教师,一辈子就生了两个宝贝女儿,能找到像陆楠这么个好女婿,老两口真是心满意足了。
肖雨奇的妈妈在农贸市场买来了几十斤棉花,怎么也得漂漂亮亮给女儿缝几床喜被子,这是北方人在出嫁女儿时必 备的东西。
对此,肖雨奇劝母亲不要那么麻烦,买现成的就行了,现在什么踏花的、丝绒的、蚕丝的都有,不必费那么大的事了。
可是,她妈妈不同意,说现成的都是不环保,一定要给女儿缝纯棉的。所以一大早,她就催着老伴骑车去市场上买棉花。
陆楠和肖雨奇,就眼前的工作环境来说也就那样了,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降低了自己原来的要求。心里想能成一件事算一件吧。几年来,他们两个前前后后也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总该有个归宿吧。两个人商量好,婚礼不要办得太隆重,但也不要太寒酸,能过得去就行了。今天正好礼拜天,是他们两个准备照结婚照的日子。当他们两个来到百顺影楼,化好妆,正准备去挑选礼服的时候,肖雨奇的手机响了起来,是新州讯源石化厂老总张鸣惠打来的,说她的姐姐肖晴方在路上出了车祸,现正在医院抢救。
肖雨奇一听,顷刻傻了眼,嘴里不由叫道:“天呀,怎么会有这事?”她和陆楠顾不上卸妆,用纸巾擦了擦脸,拔腿就跑。
当他们来到市人民医院的时候,姐姐已经在急救室正在抢救,急救室的门前站了好多人,肖雨奇看见并梅就问: “梅姐,我姐怎么啦,你快告诉我?”
并梅把她拉到一边说:“现在情况还不明朗,你不要着急,医生们正在尽力抢救中。”说完紧紧把她搂在怀里。
肖雨奇一边流泪,一边埋在并梅胸口双肩不停地颤抖。
陆楠焦急地问旁边的人:“是谁的车子撞的,人呢?”
旁边的人都在摇头,没有人回答。并梅扭过头来说:“今天是礼拜天,我们说好在一起加班的,我们都到了半个小时了,还不见肖局长来。再过了一会就接到了肖局长出事的电话。我们到达出事地点后,交警已经到达现场,就看见有几个人正用担架往救护车上抬人,我们就一起跟了过来。”
陆楠又问:“出事地点在哪块?”
“凯悦宾馆东边新河路大概 500 米处吧。”
“肇事车辆找到没有?”
“不知道,情况紧急,我们还没来得及问。”
陆楠回头说:“你们在这守着,我找一下交警队的人,问问那边的情况。”
肖雨奇和并梅都点了点头。
抢救室的门被打开,走出一位年老的大夫。众人都围上去问:“杨主任,情况怎么样,肖局长她?”
杨主任摆了摆手说:“情况很不乐观,你们要保持镇定,该用的措施都用了,接下来就看她的造化了。”说完他摘下口罩走了。
肖雨奇急得直流泪,在手术门前不停地向内张望。当她再回过头来的时候,讯源石化厂老总张鸣惠站在她的身后,手里拿着一张交费单子。她惊奇地问:“张总,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鸣惠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巧,这事就让我给撞上了。”
并梅问:“是你车撞的?”
张鸣惠摇了摇头。
“那是怎么回事?”
张鸣惠不紧不慢回答:“发生车祸时,我正好从另外一个路口经过,离出事现场大概有 100 多米的距离。我上前一看,才知道是审计局的肖局长,所以我就第一时间打了 120。”
肖雨奇说:“真是太谢谢您了!”
并梅说:“那你看到肇事车辆了吗?”
张鸣惠说:“当时现场很乱,前边有好几辆车,没太看清楚。”
并梅说:“那可怎么办?你知道那段道路有监控吗?”
张总回答:“那是一段边缘性的道路,又没有红绿灯,怎么会有监控?”
肖雨奇焦急地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说着陆楠气喘吁吁走过来说:“根据交警队掌握的情况,肇事车辆还没有找到。交警队现在正在路边调查目击者。”
并梅说:“现在的人真不像话,开车的技术不行,撞倒了人还逃逸,没有一点人性。”
张鸣惠说:“依我想,逃是逃不掉的,没有监控,可总免不了有目击者,在我前头,还有我公司一辆送材料的车,我去问问他们,看有没有看见什么。”
陆楠握着张总的手说道:“太谢谢你了,多亏你帮忙。”
张鸣惠说:“哎,谢什么呀,救人是应该的,碰到你,你也一样。”
这时候,手术室的门又一次被打开,医生递出一张单子说:“谁是家属,快去交费。”
陆楠和张总同时向前跨了一步说:“我!”
医生看了一眼 :“到底是谁?只要一个人去就行了。”
肖雨奇一把推开他们两个说:“我来。”接过单子就去交费了。
这时,审计局一把手张宗林局长,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立马带着副局长叶波和高级审计师王远西随即赶到医院,他请求院领导出面,派出最强的技术力量来抢救肖晴方。他凭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感觉这件事也有它不太对劲的地方。他明知道肖晴方这次去新州分行审计,是在新州市特殊情况下接受的一项特殊任务,这个任务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在审计过程中,肖晴方曾给他单独汇报过几次,他也大致知道了里面问题的严重性。可没有想到问题能严重到今天这种程度。这究竟是无意中的车祸,还是人为的车祸,不得而知。
张局长越想越感觉疑虑很大,紧接着一个个问号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为什么这个车祸迟不出,早不出,却偏偏就在审计工作即将就要结束的时候发生? 为什么在其他单位审计都平安无事,却偏偏在新州分行审计就出了车祸? 为什么出车祸的不是别人,而偏偏就是负责这次审计的核心人物肖晴方? 为什么……为什么……
张局长安排好医院的事,立即调回审计组的所有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分析这次车祸的原因。审计组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张局长从中掌握了不少的内部情况,他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得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去汇报情况。
肖晴方被单独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父母和肖雨奇、陆楠白天黑夜守在医院,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隔着玻璃窗,看着在深度昏迷中的女儿。一家人揪心揪肝的难受,他们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着,盼望她能早点苏醒过来。
肖雨奇和陆楠,两人愁眉不展,看到还在昏迷中的姐姐,谁也没有心事再提结婚的事,他们知道就因为这次事故,这个婚肯定是结不成了。
医生把肖雨奇叫到办公室,给她交代了她姐姐的病情。大夫说:“根据这几天的观察和 CT 片看,人苏醒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腰椎上有严重骨折,即使是苏醒了也不能起来,最少需要平躺 3-5 个月才能恢复。另外她的胳膊和大腿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有的地方还需要做手术来矫正,你要做好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
听了医生的介绍,肖雨奇连声称谢,只要姐姐生命没危险,她愿意一辈子伺候她。回到病房后,肖雨奇把大夫说的话告诉了陆楠和父亲,她妈妈激动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我就知道我方方不会有事的。”
知道了姐姐没有生命危险,肖雨奇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吩咐陆楠去找张鸣惠,一是去给张鸣惠送还医药费,二是找张鸣惠尽快协助公安找到逃逸车辆,把事情给弄明白。
陆楠当然没有二话,拿了钱直接去找张鸣惠。
这几天,张鸣惠的思想压力很大,一直在帮助交警在寻找那个逃逸车辆。人生中有许多巧合和巧遇,往往能把很多事情串成一个不可破解的谜。就说那天在路上碰到这场车祸,他又是叫120,又是帮助受伤者交费,这让不知道内情的人,还真怀疑是他的车撞了她。他回来后,就把他公司那位送材料的司机叫来,询问了情况,这位司机也怕惹人,就推脱说没有看清楚。张鸣惠感到非常恼怒,他冲着那个司机吼叫道:“去,去,去,你真是个饭桶!”
那位司机战战兢兢刚刚从张总的办公室退出去,陆楠就登门了。
张鸣惠一看是陆楠,脸上立马就换了颜色。他说:“是陆行长啊,欢迎,欢迎,你可是稀客,来这边坐。”
陆楠顺着张总的手势,一边坐,一边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来是感谢你的,多亏你那天鼎力相助,赢得了时间,才保住了肖局长的一条性命。”
“哎,谢什么,这件事给了谁都会这样做的。现在人多、车多、事故也多。在这种场合,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肖局长她没事吧?”
张总递过来一支烟,又去给他去沏茶。
陆楠点了烟,自己吸了一口,便从怀里取出一个小信封说:“人看来不大要紧。这是你那天替我们预交的医药费,请你收下。”
张鸣惠看了一眼信封说:“还什么还,只要能救下肖局长的命,这点钱算什么,我就心甘情愿地出了。”
陆楠说:“哎,这不能,你帮忙叫了120,这就立了大功了,钱怎么能叫你出。再说了,你今天不收,我回去也没法交代。”
张鸣惠拿起信封看了看说:“这么说来,我只得收下了,我知道你那个肖经理也是一根筋,我不收下,她又睡不着觉。”说罢他哈哈一笑,抽开抽屉把 钱给放了进去。
接下来两个人就围绕寻找肇事车辆谈了一会,互相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在正谈的过程中,被张总骂走的那个司机战战兢兢又出现在门口。他叫了声:“张总——”
张鸣惠问:“你来干嘛?叫你说话的时候,你不说,现在又有什么事,快说。”
那位司机说:“我回忆了一下当时的现场,关于肇事车辆我有个大概印象。”
张鸣惠站起来走到司机跟前:“你别急,慢慢说。”
司机说:“是一辆月白色的越野车,车牌的后四位数字好像是 0327,出事的时候,我是排在它后面第三辆车,我看到的就是这些。”
张鸣惠在司机肩膀上拍了一下说:“我为什么要问你,我估计你离现场不会太远,这不,说出来多好。”他回头对陆楠说:“走,咱们三个快去交警队。”
两天后,市交警队通过调阅监控录像和车辆排查,终于找到了汽车肇事者,张鸣惠的精神这才好像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终于对肖雨奇有一个交代了。
肖雨奇姐姐的出事,一下子就打破了原来好多计划,首先是陆楠和肖雨奇的婚是结不成了。陆楠的姑妈一听说此事,扛不住,也住进了医院,打起了吊瓶。
面对两个至亲出现的状况,肖雨奇和陆楠不得不以医院为家,整天不停地奔波在病房和医生之间。
肖雨奇的父母昼夜厮守在女儿的身旁,用母爱不停地呼唤女儿快点回归。
时间在煎熬中走过,肖晴方终于在昏迷中苏醒过来。也许这是老天的旨意,她没有完成她该完成的使命,上帝还是驳回了她的奏折。第五天头她终于醒了过来,一家人悬在空中的心才算落了地。
肖晴方苏醒后,她的嘴还不能说话,只是用两只双手在空中一直比划着,所有的家人、医生都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直到单位上的人来看他,张宗林局长和并梅才理解了她的意思。
张宗林局长给并梅使了个眼色,并梅把身边的护士和家人都支出病房,她从提包中拿出那份起草好的《审计要情》递给张局长,张局长把它竖在肖晴方的面前指了指:“肖局长,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肖晴方点了点头。
并梅凑近她的耳旁说:“这份《审计要情》张局长已经审查过了,现在就差签字了。”
肖晴方伸出手,并梅把钢笔递给她,她在审计人后面庄重地签上了“肖晴方”三个字。然后张局长、肖晴方、并梅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两天后,一份由审计局局长签发的《审计要情》火速上报到市委、市人大法律委员会。这看似很正常的一个工作《报告》,却包含着五个普通审计人员不分昼夜的辛苦和火一样的激情。这份《审计要情》能否在新州市激发起一场轩然大波,带来反腐斗争的疾风暴雨,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六十三章 “地震”刚过 “海啸”又来
审计组撤出以后,隐行长的心里并没有轻松,他好像在火鏊上被煎熬着,内外发着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审计组提出的那些问题,他现在还无法摆平。为此,他绞尽脑汁,在市委、市政府做起了工作。但不管怎么做工作,总是驱赶不了自己心里的那种不祥的预感,他预感到他面临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
前一段时间,隐行长通过各方面的手段,咬住牙做了一些工作,最终把以季月红为首的三个人从监狱里捞了出来,这对隐行长来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和法律来较劲,至今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尽管现在这件事情暂时得到了平息,但后面会不会还有变故,就很难说了,因为当前他面临的形势确实太复杂了,但愿这件事就此能息事宁人。
除此之外,还有困惑隐行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从季月红犯案以后,他突然觉得身边没有了一个可以靠得住的知心朋友,心里孤单了很多。不要看刘承德成天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不断地恭维着他,对他不是点头就是哈腰,唯命是从,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像他这种人是根本靠不住的,他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平时有的地方用用他,那也只是拿他做做挡箭牌而已。这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实在是不应该排斥陆楠,尽管说他是老行长一手培养起来的人,但他起码不会给别人使心眼,本质上要比刘承德强多了。他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昏了头,听了季月红的话,把他排斥为自己的对立面。到目前来说,陆楠一定很痛恨自己,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说什么也晚了。
孤独的情绪,包围着孤独的心,这让隐行长觉得眼前的日子真是过得极其艰难,在没有人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在不停地反省着自己,在反省中,也为自己当初的一些过激行为不停地买着单。他想他现在要好好地对待行里的每一位职工,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为职工多办一些实事和好事。他应该好好地尊重行里的那些老同志,当初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说来说去这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了。
一季度末,省行屈真先行长来新州分行检查工作,隐行长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处境,并提出了想要离开新州分行的意见,屈行长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只要能做到息事宁人,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准备回去后就考虑他的意见,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把他从新州分行调离,看能不能尽快地平息眼前的这场风波。
在隐强的陪同下,屈真先行长硬着头皮检查了新州分行当前的工作,心里像浇了一盆凉水一样。看看全行上下人心涣散的样子,他不能不承认这是自己用人的一大失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新州分行从名扬全国的先进典型一下子就跌落成为一个案件多发地,他实在觉得无颜面对他的上级,他想这次回去以后,自己也应该向上级组织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错误。
就在送走屈真先行长的当天下午,当新州分行的职工还像往日一样在朦朦胧胧中忙碌的时候,没想到市检察院的警车鸣着长笛,第三次开进了新州分行的大院,这一次来得阵势比前两次都大,一前一后一共来了三辆警车,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就把正在办公室开会的隐行长给带走了。接下来带走的就是常爱口是心非的刘承德副行长,尽管他常以耍手腕著称,但这次还是未能幸免,被带上了第二辆警车。其余一辆还是请走了原班人马,季月红和她的副经理成昕以及信贷员宋小岳。
眼望着三辆警车依次从新州分行大门口开出,那刺耳的余音似乎还萦绕在人们的耳边。整个大院的人感觉到就像天塌了一样,每一个人都从头顶凉到脚心。这一天,对新州分行来说,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历史在这里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对此,行里的员工既感到吃惊,又感到麻木。吃惊的是,没有想到分行领导班子一下子就失去了支点,全行上下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至此,权力的游戏演化到了一个极端的顶峰,不遵守规则的人终于走上了通往深渊的不归路。麻木的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新州分行的人在毫无预感的情况下,先后被警笛声震撼了三次,今天见怪不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是觉得一个单位,三不六九有警车进进出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感到晦气和无光。
面对一片残局,陆楠现在成了分行唯一的领导,他不得不把此情况立即向省分行做了汇报。此时,刚刚回到省行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热茶的屈真先行长,一下子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懵了。接完电话后,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没想到,这事咋来得这么快?”
屈行长当即叫来人力处处长,派他火速前往新州分行了解情况,并协助陆楠,稳住大局。
在这种形势下,陆楠心里没有一点底,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新州分行当前的局面给稳住。幸好上级派来了人力处处长田禾青,这是他唯一的靠山。
事后得知,就在检察院来新州分行的同一天,永川煤矿的老板李劲苍也同时第二次被请进了检察院,和他一道进去的还有被他牵连的市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就是市上财贸口经贸局的一把手和煤炭局的一把手。
接二连三地逮人,给新州市布满了紧张的空气。尽管时间到了三月份,各项工作正是步入旺季之时,可新州市的反腐败工作却加大了力度。
根据市审计局上报的《审计要情》和市人大批转过来的揭发信,市委迅速成立了由市纪检委牵头,监察局、银监局、审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几家联合组成的专案小组,并借助法律手段,对新州分行的隐行长以及市上当前暴露出来的有关方面的人员,进行立案审查。
连日来市委书记杨连坐镇专案组,督促彻查此案。
这几天最忙的要数检察院和法院了。在专案组的亲自指挥下,检察院和法院高速运转起来,他们按照各自的职能,把案子前后的卷宗重新做了归纳和整理,整夜不合眼地办起案来。这一次,因为有市委书记杨连直接坐镇指挥,大家觉得心里底气足了很多,办起案来浑身是劲,他们决心要一鼓作气,要把这一次的案子办成铁案,给全市人民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
检察院和法院都抽出本院最强有力的干警,加大了案情的侦查力度,他们把当前的工作做了具体划分,采取双头并进的方法,抽调一部分人员先从有关企业入手,做好外围调查取证工作。另一部分人按照专案组的指令,加强内部审讯工作,昼夜不停地宣讲政策,查证事实。经过二十多天的审理,案情在一个个的击破中有了新的进展,最终爆出了惊人的内幕。
一是在隐行长当政的三年时间里,行里每放一笔贷款,季月红都要收受企业的好处费,有的是企业直接给的回扣,有的是变相的财物和礼品。直接折算下来,达到了 8800 多万元。当然这里边都是隐行长拿大头,刘承德、季月红 拿小头。
二是因为人情贷款放得过多,所以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就大大地降低了,资产质量每况愈下,从审计的情况看,不良资产的占比由原来的 16%猛增到 24.8%,这足以说明在信贷的投向上造成了严重的渎职行为。
三是在行里的财务支出上,大宗开支较多,而且随意性很强,在采购大宗物品上,有虚假报账现象。前后共查出十多张假发票,列支大宗商品 3000 多万元。列支出来的这些钱有他们自己用来挥霍的,也有用来请客送礼的,特别是在季月红入狱的那一段,单位上的费用成倍地往上增加着,这表明其中有不可言喻的隐情。
四是在一些闲置资产的处置上,存在评估不实,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近两年,新州分行在建设营业网点过程中,空出了一大块闲置资产,在处置这些固定资产的时候,隐行长故意压低评估价格,采取转手吃回扣的方法,侵吞国家资产 2180 多万元,这都是有出账和进账可查的事实,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物管理办法。
通过调查取证,尽管这些问题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可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隐行长跟前,他却死不承认,通过二十多天来的审讯,他只是承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于那些性质比较严重的问题,他都一口回绝。因为在季月红上次犯案的问题上,他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就是只要你死咬门牙不承认,法律就拿你没办法。另外,他还心存侥幸,看省行的屈真先行长这次会不会再来搭救他。所以,在查证问题的时候,隐行长为以后的翻案始终留有余地。这就是隐行长在接受审查时的一种侥幸心理,看来要在短时间里攻下他这个山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隐行长的这种侥幸心理,在当时确实给这起大案的迅速定性,带来了比较大的阻力。这样一则拖延了办案的进程,二则增加了办案的难度。但不管他怎样抵赖,最后还是应了那句话“狐狸再狡猾,最终还是躲不过好猎手。”在那一桩桩,一件件铁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与法律条款一一对号入座了。
第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 人心思治
缘尽了就如轻烟
……
肖晴方的脸上挂着两行冰冷的眼泪,她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同学,我与你相恋一场,最终无缘成双,工作上我与你交锋,你却绝义成殇,对不起了。”她拿出手机打给并梅说:“你通知咱们审计组,这个礼拜天不休息,抓紧起草《审计要情》,要快!要保密!”
并梅答应:“好!”
这支利剑终于要出鞘了,它斩断的不仅是那复杂的关系网,更是她珍藏在心底二十多年那份沉甸甸的初恋。
第六十二章 天不遂人愿 婚姻搁浅
就在肖晴方对新州分行的审计工作进入决战阶段的时候,她突然接到在长春学习的妹妹肖雨奇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学习班要休半个月的假,她想在这期间尽快把她和陆楠的婚事给办了。虽然时间有点紧,但肖雨奇说她不想再拖了, 挤点时间,说办就办了。
听到此讯,她作为姐姐,当然是喜出望外了。她打算把手头的审计工作尽快搞结束,抽时间把父母接来,好好筹办一下妹妹的婚礼。
陆楠和肖雨奇的婚礼,在新州分行人的心里预期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姗姗来迟,敲定了结婚的日期。他们准备在七月六日举行结婚典礼。
听说他们俩要结婚了,行里以李毅为首的好朋友们,没有一个不高兴的,他们都在谋划着,该给他们送什么礼物好。思来想去,李毅和李启商量,还是把这件事,交代给了孙二炮,让他代表他们几个,合伙买一件家里比较实用的小电器,作为结婚礼物给他们俩送去。
这一决定,给两家带来了无限的喜悦。陆楠姑妈这一阵本该去医院再输几天液,可结婚的事情一定,她高兴得怎么说也不去了,一定要坚持看肖雨奇过了门再去医院。她在家里拖着个病身子,不停地准备着结婚的各种用品,最当紧的是结婚的铺盖,一定要三面新的,两个人结婚时穿的衣服从里到外一定要全是新的。按照新州当地的风俗,在结婚时还有很多细节要准备,什么喜字拴酒瓶、蒸儿女馍馍、结发用的红枣、核桃等等,就连结婚时老两口抱孙子用的小童人她都想到了。
刘长昕这几天更是没明没黑地忙,为了体面,她父亲叫了工人,把家里的三间平板房从里到外粉刷一遍,这是必须的。她一会给妈妈打下手,一会又帮父亲整理新房,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忙,一边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她的陆哥和未来的嫂子在这里就要开始幸福的生活了,心里有几份祝福,同时也有几分酸楚。她高兴的是她的陆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凄愁的是自己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为这事,家人和周围的朋友也都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可她觉得没有一个满意的,因为在她的心里,早已经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陆楠。不管是谁,只要和陆楠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所以她为这事真是苦恼不堪。
出嫁女儿,对肖家来说,也是件天大的好事,肖雨奇的家人,甭提有多高兴了。父母被接到城里后,他们用自己积攒多半辈子的积蓄,为小女儿筹备着嫁妆。两个相依为命的穷苦教师,一辈子就生了两个宝贝女儿,能找到像陆楠这么个好女婿,老两口真是心满意足了。
肖雨奇的妈妈在农贸市场买来了几十斤棉花,怎么也得漂漂亮亮给女儿缝几床喜被子,这是北方人在出嫁女儿时必 备的东西。
对此,肖雨奇劝母亲不要那么麻烦,买现成的就行了,现在什么踏花的、丝绒的、蚕丝的都有,不必费那么大的事了。
可是,她妈妈不同意,说现成的都是不环保,一定要给女儿缝纯棉的。所以一大早,她就催着老伴骑车去市场上买棉花。
陆楠和肖雨奇,就眼前的工作环境来说也就那样了,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降低了自己原来的要求。心里想能成一件事算一件吧。几年来,他们两个前前后后也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总该有个归宿吧。两个人商量好,婚礼不要办得太隆重,但也不要太寒酸,能过得去就行了。今天正好礼拜天,是他们两个准备照结婚照的日子。当他们两个来到百顺影楼,化好妆,正准备去挑选礼服的时候,肖雨奇的手机响了起来,是新州讯源石化厂老总张鸣惠打来的,说她的姐姐肖晴方在路上出了车祸,现正在医院抢救。
肖雨奇一听,顷刻傻了眼,嘴里不由叫道:“天呀,怎么会有这事?”她和陆楠顾不上卸妆,用纸巾擦了擦脸,拔腿就跑。
当他们来到市人民医院的时候,姐姐已经在急救室正在抢救,急救室的门前站了好多人,肖雨奇看见并梅就问: “梅姐,我姐怎么啦,你快告诉我?”
并梅把她拉到一边说:“现在情况还不明朗,你不要着急,医生们正在尽力抢救中。”说完紧紧把她搂在怀里。
肖雨奇一边流泪,一边埋在并梅胸口双肩不停地颤抖。
陆楠焦急地问旁边的人:“是谁的车子撞的,人呢?”
旁边的人都在摇头,没有人回答。并梅扭过头来说:“今天是礼拜天,我们说好在一起加班的,我们都到了半个小时了,还不见肖局长来。再过了一会就接到了肖局长出事的电话。我们到达出事地点后,交警已经到达现场,就看见有几个人正用担架往救护车上抬人,我们就一起跟了过来。”
陆楠又问:“出事地点在哪块?”
“凯悦宾馆东边新河路大概 500 米处吧。”
“肇事车辆找到没有?”
“不知道,情况紧急,我们还没来得及问。”
陆楠回头说:“你们在这守着,我找一下交警队的人,问问那边的情况。”
肖雨奇和并梅都点了点头。
抢救室的门被打开,走出一位年老的大夫。众人都围上去问:“杨主任,情况怎么样,肖局长她?”
杨主任摆了摆手说:“情况很不乐观,你们要保持镇定,该用的措施都用了,接下来就看她的造化了。”说完他摘下口罩走了。
肖雨奇急得直流泪,在手术门前不停地向内张望。当她再回过头来的时候,讯源石化厂老总张鸣惠站在她的身后,手里拿着一张交费单子。她惊奇地问:“张总,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鸣惠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巧,这事就让我给撞上了。”
并梅问:“是你车撞的?”
张鸣惠摇了摇头。
“那是怎么回事?”
张鸣惠不紧不慢回答:“发生车祸时,我正好从另外一个路口经过,离出事现场大概有 100 多米的距离。我上前一看,才知道是审计局的肖局长,所以我就第一时间打了 120。”
肖雨奇说:“真是太谢谢您了!”
并梅说:“那你看到肇事车辆了吗?”
张鸣惠说:“当时现场很乱,前边有好几辆车,没太看清楚。”
并梅说:“那可怎么办?你知道那段道路有监控吗?”
张总回答:“那是一段边缘性的道路,又没有红绿灯,怎么会有监控?”
肖雨奇焦急地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说着陆楠气喘吁吁走过来说:“根据交警队掌握的情况,肇事车辆还没有找到。交警队现在正在路边调查目击者。”
并梅说:“现在的人真不像话,开车的技术不行,撞倒了人还逃逸,没有一点人性。”
张鸣惠说:“依我想,逃是逃不掉的,没有监控,可总免不了有目击者,在我前头,还有我公司一辆送材料的车,我去问问他们,看有没有看见什么。”
陆楠握着张总的手说道:“太谢谢你了,多亏你帮忙。”
张鸣惠说:“哎,谢什么呀,救人是应该的,碰到你,你也一样。”
这时候,手术室的门又一次被打开,医生递出一张单子说:“谁是家属,快去交费。”
陆楠和张总同时向前跨了一步说:“我!”
医生看了一眼 :“到底是谁?只要一个人去就行了。”
肖雨奇一把推开他们两个说:“我来。”接过单子就去交费了。
这时,审计局一把手张宗林局长,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立马带着副局长叶波和高级审计师王远西随即赶到医院,他请求院领导出面,派出最强的技术力量来抢救肖晴方。他凭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感觉这件事也有它不太对劲的地方。他明知道肖晴方这次去新州分行审计,是在新州市特殊情况下接受的一项特殊任务,这个任务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在审计过程中,肖晴方曾给他单独汇报过几次,他也大致知道了里面问题的严重性。可没有想到问题能严重到今天这种程度。这究竟是无意中的车祸,还是人为的车祸,不得而知。
张局长越想越感觉疑虑很大,紧接着一个个问号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为什么这个车祸迟不出,早不出,却偏偏就在审计工作即将就要结束的时候发生? 为什么在其他单位审计都平安无事,却偏偏在新州分行审计就出了车祸? 为什么出车祸的不是别人,而偏偏就是负责这次审计的核心人物肖晴方? 为什么……为什么……
张局长安排好医院的事,立即调回审计组的所有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分析这次车祸的原因。审计组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张局长从中掌握了不少的内部情况,他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得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去汇报情况。
肖晴方被单独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父母和肖雨奇、陆楠白天黑夜守在医院,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隔着玻璃窗,看着在深度昏迷中的女儿。一家人揪心揪肝的难受,他们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着,盼望她能早点苏醒过来。
肖雨奇和陆楠,两人愁眉不展,看到还在昏迷中的姐姐,谁也没有心事再提结婚的事,他们知道就因为这次事故,这个婚肯定是结不成了。
医生把肖雨奇叫到办公室,给她交代了她姐姐的病情。大夫说:“根据这几天的观察和 CT 片看,人苏醒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腰椎上有严重骨折,即使是苏醒了也不能起来,最少需要平躺 3-5 个月才能恢复。另外她的胳膊和大腿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有的地方还需要做手术来矫正,你要做好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
听了医生的介绍,肖雨奇连声称谢,只要姐姐生命没危险,她愿意一辈子伺候她。回到病房后,肖雨奇把大夫说的话告诉了陆楠和父亲,她妈妈激动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我就知道我方方不会有事的。”
知道了姐姐没有生命危险,肖雨奇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吩咐陆楠去找张鸣惠,一是去给张鸣惠送还医药费,二是找张鸣惠尽快协助公安找到逃逸车辆,把事情给弄明白。
陆楠当然没有二话,拿了钱直接去找张鸣惠。
这几天,张鸣惠的思想压力很大,一直在帮助交警在寻找那个逃逸车辆。人生中有许多巧合和巧遇,往往能把很多事情串成一个不可破解的谜。就说那天在路上碰到这场车祸,他又是叫120,又是帮助受伤者交费,这让不知道内情的人,还真怀疑是他的车撞了她。他回来后,就把他公司那位送材料的司机叫来,询问了情况,这位司机也怕惹人,就推脱说没有看清楚。张鸣惠感到非常恼怒,他冲着那个司机吼叫道:“去,去,去,你真是个饭桶!”
那位司机战战兢兢刚刚从张总的办公室退出去,陆楠就登门了。
张鸣惠一看是陆楠,脸上立马就换了颜色。他说:“是陆行长啊,欢迎,欢迎,你可是稀客,来这边坐。”
陆楠顺着张总的手势,一边坐,一边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来是感谢你的,多亏你那天鼎力相助,赢得了时间,才保住了肖局长的一条性命。”
“哎,谢什么,这件事给了谁都会这样做的。现在人多、车多、事故也多。在这种场合,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肖局长她没事吧?”
张总递过来一支烟,又去给他去沏茶。
陆楠点了烟,自己吸了一口,便从怀里取出一个小信封说:“人看来不大要紧。这是你那天替我们预交的医药费,请你收下。”
张鸣惠看了一眼信封说:“还什么还,只要能救下肖局长的命,这点钱算什么,我就心甘情愿地出了。”
陆楠说:“哎,这不能,你帮忙叫了120,这就立了大功了,钱怎么能叫你出。再说了,你今天不收,我回去也没法交代。”
张鸣惠拿起信封看了看说:“这么说来,我只得收下了,我知道你那个肖经理也是一根筋,我不收下,她又睡不着觉。”说罢他哈哈一笑,抽开抽屉把 钱给放了进去。
接下来两个人就围绕寻找肇事车辆谈了一会,互相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在正谈的过程中,被张总骂走的那个司机战战兢兢又出现在门口。他叫了声:“张总——”
张鸣惠问:“你来干嘛?叫你说话的时候,你不说,现在又有什么事,快说。”
那位司机说:“我回忆了一下当时的现场,关于肇事车辆我有个大概印象。”
张鸣惠站起来走到司机跟前:“你别急,慢慢说。”
司机说:“是一辆月白色的越野车,车牌的后四位数字好像是 0327,出事的时候,我是排在它后面第三辆车,我看到的就是这些。”
张鸣惠在司机肩膀上拍了一下说:“我为什么要问你,我估计你离现场不会太远,这不,说出来多好。”他回头对陆楠说:“走,咱们三个快去交警队。”
两天后,市交警队通过调阅监控录像和车辆排查,终于找到了汽车肇事者,张鸣惠的精神这才好像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终于对肖雨奇有一个交代了。
肖雨奇姐姐的出事,一下子就打破了原来好多计划,首先是陆楠和肖雨奇的婚是结不成了。陆楠的姑妈一听说此事,扛不住,也住进了医院,打起了吊瓶。
面对两个至亲出现的状况,肖雨奇和陆楠不得不以医院为家,整天不停地奔波在病房和医生之间。
肖雨奇的父母昼夜厮守在女儿的身旁,用母爱不停地呼唤女儿快点回归。
时间在煎熬中走过,肖晴方终于在昏迷中苏醒过来。也许这是老天的旨意,她没有完成她该完成的使命,上帝还是驳回了她的奏折。第五天头她终于醒了过来,一家人悬在空中的心才算落了地。
肖晴方苏醒后,她的嘴还不能说话,只是用两只双手在空中一直比划着,所有的家人、医生都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直到单位上的人来看他,张宗林局长和并梅才理解了她的意思。
张宗林局长给并梅使了个眼色,并梅把身边的护士和家人都支出病房,她从提包中拿出那份起草好的《审计要情》递给张局长,张局长把它竖在肖晴方的面前指了指:“肖局长,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肖晴方点了点头。
并梅凑近她的耳旁说:“这份《审计要情》张局长已经审查过了,现在就差签字了。”
肖晴方伸出手,并梅把钢笔递给她,她在审计人后面庄重地签上了“肖晴方”三个字。然后张局长、肖晴方、并梅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两天后,一份由审计局局长签发的《审计要情》火速上报到市委、市人大法律委员会。这看似很正常的一个工作《报告》,却包含着五个普通审计人员不分昼夜的辛苦和火一样的激情。这份《审计要情》能否在新州市激发起一场轩然大波,带来反腐斗争的疾风暴雨,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六十三章 “地震”刚过 “海啸”又来
审计组撤出以后,隐行长的心里并没有轻松,他好像在火鏊上被煎熬着,内外发着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审计组提出的那些问题,他现在还无法摆平。为此,他绞尽脑汁,在市委、市政府做起了工作。但不管怎么做工作,总是驱赶不了自己心里的那种不祥的预感,他预感到他面临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
前一段时间,隐行长通过各方面的手段,咬住牙做了一些工作,最终把以季月红为首的三个人从监狱里捞了出来,这对隐行长来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和法律来较劲,至今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尽管现在这件事情暂时得到了平息,但后面会不会还有变故,就很难说了,因为当前他面临的形势确实太复杂了,但愿这件事就此能息事宁人。
除此之外,还有困惑隐行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从季月红犯案以后,他突然觉得身边没有了一个可以靠得住的知心朋友,心里孤单了很多。不要看刘承德成天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不断地恭维着他,对他不是点头就是哈腰,唯命是从,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像他这种人是根本靠不住的,他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平时有的地方用用他,那也只是拿他做做挡箭牌而已。这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实在是不应该排斥陆楠,尽管说他是老行长一手培养起来的人,但他起码不会给别人使心眼,本质上要比刘承德强多了。他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昏了头,听了季月红的话,把他排斥为自己的对立面。到目前来说,陆楠一定很痛恨自己,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说什么也晚了。
孤独的情绪,包围着孤独的心,这让隐行长觉得眼前的日子真是过得极其艰难,在没有人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在不停地反省着自己,在反省中,也为自己当初的一些过激行为不停地买着单。他想他现在要好好地对待行里的每一位职工,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为职工多办一些实事和好事。他应该好好地尊重行里的那些老同志,当初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说来说去这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了。
一季度末,省行屈真先行长来新州分行检查工作,隐行长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处境,并提出了想要离开新州分行的意见,屈行长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只要能做到息事宁人,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准备回去后就考虑他的意见,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把他从新州分行调离,看能不能尽快地平息眼前的这场风波。
在隐强的陪同下,屈真先行长硬着头皮检查了新州分行当前的工作,心里像浇了一盆凉水一样。看看全行上下人心涣散的样子,他不能不承认这是自己用人的一大失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新州分行从名扬全国的先进典型一下子就跌落成为一个案件多发地,他实在觉得无颜面对他的上级,他想这次回去以后,自己也应该向上级组织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错误。
就在送走屈真先行长的当天下午,当新州分行的职工还像往日一样在朦朦胧胧中忙碌的时候,没想到市检察院的警车鸣着长笛,第三次开进了新州分行的大院,这一次来得阵势比前两次都大,一前一后一共来了三辆警车,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就把正在办公室开会的隐行长给带走了。接下来带走的就是常爱口是心非的刘承德副行长,尽管他常以耍手腕著称,但这次还是未能幸免,被带上了第二辆警车。其余一辆还是请走了原班人马,季月红和她的副经理成昕以及信贷员宋小岳。
眼望着三辆警车依次从新州分行大门口开出,那刺耳的余音似乎还萦绕在人们的耳边。整个大院的人感觉到就像天塌了一样,每一个人都从头顶凉到脚心。这一天,对新州分行来说,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历史在这里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对此,行里的员工既感到吃惊,又感到麻木。吃惊的是,没有想到分行领导班子一下子就失去了支点,全行上下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至此,权力的游戏演化到了一个极端的顶峰,不遵守规则的人终于走上了通往深渊的不归路。麻木的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新州分行的人在毫无预感的情况下,先后被警笛声震撼了三次,今天见怪不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是觉得一个单位,三不六九有警车进进出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感到晦气和无光。
面对一片残局,陆楠现在成了分行唯一的领导,他不得不把此情况立即向省分行做了汇报。此时,刚刚回到省行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热茶的屈真先行长,一下子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懵了。接完电话后,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没想到,这事咋来得这么快?”
屈行长当即叫来人力处处长,派他火速前往新州分行了解情况,并协助陆楠,稳住大局。
在这种形势下,陆楠心里没有一点底,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新州分行当前的局面给稳住。幸好上级派来了人力处处长田禾青,这是他唯一的靠山。
事后得知,就在检察院来新州分行的同一天,永川煤矿的老板李劲苍也同时第二次被请进了检察院,和他一道进去的还有被他牵连的市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就是市上财贸口经贸局的一把手和煤炭局的一把手。
接二连三地逮人,给新州市布满了紧张的空气。尽管时间到了三月份,各项工作正是步入旺季之时,可新州市的反腐败工作却加大了力度。
根据市审计局上报的《审计要情》和市人大批转过来的揭发信,市委迅速成立了由市纪检委牵头,监察局、银监局、审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几家联合组成的专案小组,并借助法律手段,对新州分行的隐行长以及市上当前暴露出来的有关方面的人员,进行立案审查。
连日来市委书记杨连坐镇专案组,督促彻查此案。
这几天最忙的要数检察院和法院了。在专案组的亲自指挥下,检察院和法院高速运转起来,他们按照各自的职能,把案子前后的卷宗重新做了归纳和整理,整夜不合眼地办起案来。这一次,因为有市委书记杨连直接坐镇指挥,大家觉得心里底气足了很多,办起案来浑身是劲,他们决心要一鼓作气,要把这一次的案子办成铁案,给全市人民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
检察院和法院都抽出本院最强有力的干警,加大了案情的侦查力度,他们把当前的工作做了具体划分,采取双头并进的方法,抽调一部分人员先从有关企业入手,做好外围调查取证工作。另一部分人按照专案组的指令,加强内部审讯工作,昼夜不停地宣讲政策,查证事实。经过二十多天的审理,案情在一个个的击破中有了新的进展,最终爆出了惊人的内幕。
一是在隐行长当政的三年时间里,行里每放一笔贷款,季月红都要收受企业的好处费,有的是企业直接给的回扣,有的是变相的财物和礼品。直接折算下来,达到了 8800 多万元。当然这里边都是隐行长拿大头,刘承德、季月红 拿小头。
二是因为人情贷款放得过多,所以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就大大地降低了,资产质量每况愈下,从审计的情况看,不良资产的占比由原来的 16%猛增到 24.8%,这足以说明在信贷的投向上造成了严重的渎职行为。
三是在行里的财务支出上,大宗开支较多,而且随意性很强,在采购大宗物品上,有虚假报账现象。前后共查出十多张假发票,列支大宗商品 3000 多万元。列支出来的这些钱有他们自己用来挥霍的,也有用来请客送礼的,特别是在季月红入狱的那一段,单位上的费用成倍地往上增加着,这表明其中有不可言喻的隐情。
四是在一些闲置资产的处置上,存在评估不实,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近两年,新州分行在建设营业网点过程中,空出了一大块闲置资产,在处置这些固定资产的时候,隐行长故意压低评估价格,采取转手吃回扣的方法,侵吞国家资产 2180 多万元,这都是有出账和进账可查的事实,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物管理办法。
通过调查取证,尽管这些问题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可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隐行长跟前,他却死不承认,通过二十多天来的审讯,他只是承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于那些性质比较严重的问题,他都一口回绝。因为在季月红上次犯案的问题上,他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就是只要你死咬门牙不承认,法律就拿你没办法。另外,他还心存侥幸,看省行的屈真先行长这次会不会再来搭救他。所以,在查证问题的时候,隐行长为以后的翻案始终留有余地。这就是隐行长在接受审查时的一种侥幸心理,看来要在短时间里攻下他这个山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隐行长的这种侥幸心理,在当时确实给这起大案的迅速定性,带来了比较大的阻力。这样一则拖延了办案的进程,二则增加了办案的难度。但不管他怎样抵赖,最后还是应了那句话“狐狸再狡猾,最终还是躲不过好猎手。”在那一桩桩,一件件铁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与法律条款一一对号入座了。
第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 人心思治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