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9789
阅读:7593
发表:2016/4/21
都市
小说
短篇小说《换盒》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编剧网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B-02555】
滕母见登门的生人,神情木讷,身边趴一条黄土狗,正瞪着来人。张录录着装朴素,这是曾婷的主意,尽可能让丈夫融入环境,利于办事,加之常在高温炉前工作,皮肤黝黑,看不出来自省城。
张录录:“我是国民的同学,一年级还同用一张课桌,后来我家搬走,就转学了。听说国民出了意外,我想去给他上坟。”
滕母哭了,二话没说领张录录去后山。张录录拖着皮箱,滚轮在陡峭山路前行受阻:“箱内是冥钱,我要让国民在那边富裕。”
“谢谢,好人啊。”滕母弯腰帮忙在后面推,缕缕白发额前飘拂,让人震撼,她哪能知道箱内装的才是儿子。到半山腰,她喘着气,指着前方一处新土堆,对满头大汗的张录录:“那是俺儿的坟。”
张录录劝滕母下山,说要单独与同学待一下,她不依,要陪他为儿焚钱。他扔下皮箱,一把背起老人放到山脚,眼看她不忍地回去,才复而跑上山,扛起箱子往目的地奔去。周围东倒西歪寒酸的坟堆,杂草丛生,都没修墓,大多是土包上竖一块粗糙水泥碑。眼前的坟上竟插着一块长方形朩板,黑漆笨拙字体:“滕国民之位”。张录录没心思去想,英雄真身归宿居然错葬在此。事不宜迟。他打开皮箱,箱内除一包骨灰外,还放有一把可伸缩把端的平齿锄头,并没有冥钱。他取出锄头,挖着坟土,土被推到一边,很快形成一个坑。再挖时,就传来狗吠,声音凶狠,随即冲上来滕家土狗,让他转身时松了锄头,但很快又抓举起朝狗示威,逼其后退。
闻声上来三个中年村民,有个说:“你盗这坟值几个钱?骨灰就装一普通坛子,里面就用塑料袋。他在城里死得惨,刚埋几天,你就不让他安身。”
张录录有口难辩。另一个自我让他镇定地锁上身边那只皮箱。很快地,被责令重新填好坟土的张录录,由村民带进村委会。村支书得知情况后,郑重其事地叫人喊回了滕国民的两兄弟,他们不由分说挥起脸盆大的拳头,朝张录录一顿乱打,扬言要他去哥哥坟前跪三天三夜,以雪冤魂。这情形,让张录录断定,倘若自己说出了真相,绝对会被揍扁。
村支书叫人劝了架:“告诉我,你挖坟想干什么?”
张录录的话,令人啼笑皆非:“我见死人都是连尸体土葬的,从没见过城里用火烧,不知人烧成灰是什么样?据说一只坛子就可装下,很好奇,滕国民是烧的,我就想挖出来看看。”
村支书:“你有病,骨灰有什么好看的?你活该打。”
张录录淌着鼻血:“是是是,我欠揍。”
村支书:“你是哪个村的?口音怎么陌生?”
张录录:“我是从外乡到县城做小生意的。”
村支书没再问什么,转身吩咐报信的村民,叫他们负责送张录录去车站,一定要亲眼见他上车,看着车开出本村再回来。村民受命。
5
张录录仍保管着流浪汉的骨灰,认为宁可让英雄墓穴空着,也绝不能被人替代玷污。曾婷是体恤丈夫的好妻子,她向学校告假,决定一起去再度消除心患,并且叫她娘家外侄贺新同往。小伙子刚大学毕业,签了工作暂时没去干,赋闲在家,他有同情心,知道自己的特殊使命。一切都瞒着母亲明氏,她现在变得多愁善感,在家看电现里有什么煽情剧,也要流泪动容,心脏病实在经不起这折腾,平时尽量调新闻频道给她看。
曾婷这次让张录录穿着考究,西装革履,从头到脚是名牌,一脱上次下乡的农民派头,并戴一副宽边墨镜,又与她和贺新走在一起,当地人绝对认不出,不会去联想那个被带进村委会挨揍的盗坟贼。他们想,骨灰装错的事实像个大谎,要去换盒,还得编出许多小谎来圆场。掐好时间,一行三人出现在滕家屋外,已近傍晚。滕母正佝偻身子,在灶台前烧火做饭,那条黄狗伴蹲身边。来人刚走近屋门,狗就扑过来狂吠,曾婷马上从包内取出备好的火腿肠扔过去,它叼着就息声让路。张录录见那副贪婪样,就回思当初要是也能给些吃的稳住它,就不会跑上山惹祸。那天,这畜生准是一开始就远远跟在滕母后面,再伏在某处张望,等滕母被背下山后,就集中于张录录的行动了,看他迫不及待在滕家坟头忙手忙脚的,才扑上去大叫,惊动村民。
曾婷声称是下乡寻亲的,许多年没来,景疏物移的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路过这里就想歇一歇。滕母让来人坐下,为他们泡茶,从三只热腾饭碗中散发的,是烟薰自制的茶叶香,不名贵,但含泥土精华。大家与滕母聊起家常。曾婷还起身去帮滕母烧引炊火,老人高兴。主人与家犬的注意力全引开了,贺新就走向门外,从放在外面的所有行李中,拿走一个蛇皮袋,转身上山了。张录录始终谨慎地戴着墨镜,且说普通话,滕母没认出来。大家知道,要上坟山,必须要先趟过滕家这关。
贺新不是民政学院毕业的,没张录录那种心态,在清冷的淡淡暮霭中穿行阴界,心里有些发瘆。他不敢吸目远看满山林立错落的坟堆,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奔目标地低头前行,尽量避免多看一座坟。张录录事先绘了张位置图,路线和终点标得很仔细,他很快就按图找到了。他豁出去了,毫不顾及身边一切,仿佛这个堆积物已搬离到闹市区,大家都围着看考古发现,这样就不紧张可怕了。蛇皮袋中装有锄头、照明灯,以及一只骨灰盒,这是曾婷叫张录录备的,如果滕国民的灰器在挖取时弄破了,就以此换用,只是款式远不及江景林的盒子贵重精美,而且它已装载进滕国民的真骨。
戴着手套起挖时,贺新打开照明灯,光线射向坟头,这样有利于行动也可壮胆。锄头刚一下去,他觉得土很松,可越往深挖夯土就越紧,他明白已到了舅舅上次未及的深度,再挖,就要十分小心,怕碰及瓷坛,接着坛子的顶盖部就露出来,一点点剥开旁边干土,整个坛子被他捧出。这种坛子是农家常用于装腌菜之类的,上面木头盖子封涸着。贺新把坛子放在一块平地,用锄大胆将其敲碎,发现里面装骨灰的,仍是舅舅描述过的黑塑袋,他把袋子拿起,掸去瓷片碴,放进蛇皮袋中。他随即把盒子放入那方洞内,覆土后用双脚夯着,外部尽量恢复原有高度特征,最后在坟边挖一小坑,把洒落的瓷片捡扔进去埋了。大功告成之后,贺新收拾东西,在沉重的夜色中下山。
在滕家等的人,听到贺新归来时压声道:“完璧归赵!”又见蛇皮袋有明显少了盒子的轮廓,这使他们余悸渐去的脸上流露出喜悦,认定事情办成了。接着起身便走。是夜,三人歇在村上一家私开的小旅店。翌日一早,曾婷特意去商店买了一大袋食品,诸如奶粉、麦片、莎淇玛、白砂糖之类,叫贺新去送给滕母。
在车站等返城的班车,路边有个小摊点,香烟槟榔的,还有地图和省城的报纸零售,张录录买了一张先天的晚报,站着边等车边翻看,不看则罢,一看就让他眼球僵住,在头版有则新闻,是赫然醒目的黑体字标题:“见义勇为英雄江景林骨灰被盗”。
原来,从江景林同一部队复员、刚来省城工作的几名战友,得知他事迹后非常感动,扛着硕大的花圈结伴一起去扫墓,陵园接待人员把大家领去时,发现江景林的墓基座台石有点歪,两边的小松枝是下葬时封口落石之后,才种植的,现在有一株枝条居然压在了台石缝里,过往的雨水可冲刷周围的泥土砂灰,可褪化不了这些。很快,就喊来了当时参与下葬的两名工作人员,一看就断定有人动过此墓,尽数揭开掩物之后,见穴内只有零乱的石灰与枯萎的花瓣……
车开来了,张录录双腿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步子。曾婷问他哪不舒服,骨灰胜利换回应该高兴啊?不料,他把那张晚报递给她:“完了!”曾婷不解,也来不及看,几乎是与贺新扶他上的车。贺新猜想,这两人是不是后悔动了人家骨灰窝了,江山何处不埋忠骨,张冠李戴的错就错了吧?其实,张录录此刻在想:在江景林碑下取盒时,虽干得做贼似的匆忙,但把屁股擦得很干净了,怎么还是看出了破绽?
贺新被坑坑洼洼的山路摇得犯困,张着嘴,仰在车椅背上打起鼾来。曾婷看过报纸,沉默了,与张录录一样陷入巨大的焦头烂额之中。眼前的一切,如同窗外颠簸倒去的影子一样模糊。车子到达省城,先叫贺新带行李回家去,他俩直接赶到了革命陵园。远远地,看到江景林的墓位已形成案发现场,被警方封锁,周围用建筑时常见的蓝色隔离铁板挡着,谁都不能靠近。忽然,一行人从陵园大门一侧休息室走出,其中一名妇女牵着女孩抽泣:“谁这么狠心,都成灰了还不放过。”
张录录见过这对母女,想要跑上去,曾婷拦住他,从坤包拿出一沓钱,才两人一起走到妇女身边。曾婷安慰地:“我们是省城的市民,很怀念英雄,今天想来看看他,没想到……哦,这点钱留作家用吧。”妇女死活不肯收,还要跪地相谢,被曾婷扶住。张录录拿过钱,硬塞在女孩手上,她接住钱,不知为何“哇”地哭了。
6
警方遗憾整个陵园没装探头,他们到处看了一遍,走访了相关人员。当问及门卫老万时,他回答:“一切平安,没见可疑人。”老万不会联想起那个雨夜发生的琐事:在隔壁殡仪馆工作的小张,进去找过钥匙。在外围,警方对殡葬品市场适当布控,看可否出现倒卖精品盒之徒?这让人感受英魂正义的力量。大家还知道网上有奇闻:英国一名寡妇,把丈夫骨灰盒存家中祭拜,有天竟打开盒子,顿时,仿佛闻到久违的体味,又挑出一点放入舌尖,像是与丈夫神秘接吻,接着顺口水吞下去,之后着魔地每天开始食用。她像包果酱似的蘸些灰,夹在面包里吃,还洒拌在牛奶中喝,也加在肉脯鱼烩中啃,最终一盒骨灰全食光了,将亡夫寄生在她体内。有年轻警员想,江景林的骨灰,会不会被人刨去吃了?欲问其亲属,可又觉得这想法太歪损,人家再怎么样,也不致于这么荒唐。这案子难以了结。
张录录:“我是国民的同学,一年级还同用一张课桌,后来我家搬走,就转学了。听说国民出了意外,我想去给他上坟。”
滕母哭了,二话没说领张录录去后山。张录录拖着皮箱,滚轮在陡峭山路前行受阻:“箱内是冥钱,我要让国民在那边富裕。”
“谢谢,好人啊。”滕母弯腰帮忙在后面推,缕缕白发额前飘拂,让人震撼,她哪能知道箱内装的才是儿子。到半山腰,她喘着气,指着前方一处新土堆,对满头大汗的张录录:“那是俺儿的坟。”
张录录劝滕母下山,说要单独与同学待一下,她不依,要陪他为儿焚钱。他扔下皮箱,一把背起老人放到山脚,眼看她不忍地回去,才复而跑上山,扛起箱子往目的地奔去。周围东倒西歪寒酸的坟堆,杂草丛生,都没修墓,大多是土包上竖一块粗糙水泥碑。眼前的坟上竟插着一块长方形朩板,黑漆笨拙字体:“滕国民之位”。张录录没心思去想,英雄真身归宿居然错葬在此。事不宜迟。他打开皮箱,箱内除一包骨灰外,还放有一把可伸缩把端的平齿锄头,并没有冥钱。他取出锄头,挖着坟土,土被推到一边,很快形成一个坑。再挖时,就传来狗吠,声音凶狠,随即冲上来滕家土狗,让他转身时松了锄头,但很快又抓举起朝狗示威,逼其后退。
闻声上来三个中年村民,有个说:“你盗这坟值几个钱?骨灰就装一普通坛子,里面就用塑料袋。他在城里死得惨,刚埋几天,你就不让他安身。”
张录录有口难辩。另一个自我让他镇定地锁上身边那只皮箱。很快地,被责令重新填好坟土的张录录,由村民带进村委会。村支书得知情况后,郑重其事地叫人喊回了滕国民的两兄弟,他们不由分说挥起脸盆大的拳头,朝张录录一顿乱打,扬言要他去哥哥坟前跪三天三夜,以雪冤魂。这情形,让张录录断定,倘若自己说出了真相,绝对会被揍扁。
村支书叫人劝了架:“告诉我,你挖坟想干什么?”
张录录的话,令人啼笑皆非:“我见死人都是连尸体土葬的,从没见过城里用火烧,不知人烧成灰是什么样?据说一只坛子就可装下,很好奇,滕国民是烧的,我就想挖出来看看。”
村支书:“你有病,骨灰有什么好看的?你活该打。”
张录录淌着鼻血:“是是是,我欠揍。”
村支书:“你是哪个村的?口音怎么陌生?”
张录录:“我是从外乡到县城做小生意的。”
村支书没再问什么,转身吩咐报信的村民,叫他们负责送张录录去车站,一定要亲眼见他上车,看着车开出本村再回来。村民受命。
5
张录录仍保管着流浪汉的骨灰,认为宁可让英雄墓穴空着,也绝不能被人替代玷污。曾婷是体恤丈夫的好妻子,她向学校告假,决定一起去再度消除心患,并且叫她娘家外侄贺新同往。小伙子刚大学毕业,签了工作暂时没去干,赋闲在家,他有同情心,知道自己的特殊使命。一切都瞒着母亲明氏,她现在变得多愁善感,在家看电现里有什么煽情剧,也要流泪动容,心脏病实在经不起这折腾,平时尽量调新闻频道给她看。
曾婷这次让张录录穿着考究,西装革履,从头到脚是名牌,一脱上次下乡的农民派头,并戴一副宽边墨镜,又与她和贺新走在一起,当地人绝对认不出,不会去联想那个被带进村委会挨揍的盗坟贼。他们想,骨灰装错的事实像个大谎,要去换盒,还得编出许多小谎来圆场。掐好时间,一行三人出现在滕家屋外,已近傍晚。滕母正佝偻身子,在灶台前烧火做饭,那条黄狗伴蹲身边。来人刚走近屋门,狗就扑过来狂吠,曾婷马上从包内取出备好的火腿肠扔过去,它叼着就息声让路。张录录见那副贪婪样,就回思当初要是也能给些吃的稳住它,就不会跑上山惹祸。那天,这畜生准是一开始就远远跟在滕母后面,再伏在某处张望,等滕母被背下山后,就集中于张录录的行动了,看他迫不及待在滕家坟头忙手忙脚的,才扑上去大叫,惊动村民。
曾婷声称是下乡寻亲的,许多年没来,景疏物移的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路过这里就想歇一歇。滕母让来人坐下,为他们泡茶,从三只热腾饭碗中散发的,是烟薰自制的茶叶香,不名贵,但含泥土精华。大家与滕母聊起家常。曾婷还起身去帮滕母烧引炊火,老人高兴。主人与家犬的注意力全引开了,贺新就走向门外,从放在外面的所有行李中,拿走一个蛇皮袋,转身上山了。张录录始终谨慎地戴着墨镜,且说普通话,滕母没认出来。大家知道,要上坟山,必须要先趟过滕家这关。
贺新不是民政学院毕业的,没张录录那种心态,在清冷的淡淡暮霭中穿行阴界,心里有些发瘆。他不敢吸目远看满山林立错落的坟堆,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奔目标地低头前行,尽量避免多看一座坟。张录录事先绘了张位置图,路线和终点标得很仔细,他很快就按图找到了。他豁出去了,毫不顾及身边一切,仿佛这个堆积物已搬离到闹市区,大家都围着看考古发现,这样就不紧张可怕了。蛇皮袋中装有锄头、照明灯,以及一只骨灰盒,这是曾婷叫张录录备的,如果滕国民的灰器在挖取时弄破了,就以此换用,只是款式远不及江景林的盒子贵重精美,而且它已装载进滕国民的真骨。
戴着手套起挖时,贺新打开照明灯,光线射向坟头,这样有利于行动也可壮胆。锄头刚一下去,他觉得土很松,可越往深挖夯土就越紧,他明白已到了舅舅上次未及的深度,再挖,就要十分小心,怕碰及瓷坛,接着坛子的顶盖部就露出来,一点点剥开旁边干土,整个坛子被他捧出。这种坛子是农家常用于装腌菜之类的,上面木头盖子封涸着。贺新把坛子放在一块平地,用锄大胆将其敲碎,发现里面装骨灰的,仍是舅舅描述过的黑塑袋,他把袋子拿起,掸去瓷片碴,放进蛇皮袋中。他随即把盒子放入那方洞内,覆土后用双脚夯着,外部尽量恢复原有高度特征,最后在坟边挖一小坑,把洒落的瓷片捡扔进去埋了。大功告成之后,贺新收拾东西,在沉重的夜色中下山。
在滕家等的人,听到贺新归来时压声道:“完璧归赵!”又见蛇皮袋有明显少了盒子的轮廓,这使他们余悸渐去的脸上流露出喜悦,认定事情办成了。接着起身便走。是夜,三人歇在村上一家私开的小旅店。翌日一早,曾婷特意去商店买了一大袋食品,诸如奶粉、麦片、莎淇玛、白砂糖之类,叫贺新去送给滕母。
在车站等返城的班车,路边有个小摊点,香烟槟榔的,还有地图和省城的报纸零售,张录录买了一张先天的晚报,站着边等车边翻看,不看则罢,一看就让他眼球僵住,在头版有则新闻,是赫然醒目的黑体字标题:“见义勇为英雄江景林骨灰被盗”。
原来,从江景林同一部队复员、刚来省城工作的几名战友,得知他事迹后非常感动,扛着硕大的花圈结伴一起去扫墓,陵园接待人员把大家领去时,发现江景林的墓基座台石有点歪,两边的小松枝是下葬时封口落石之后,才种植的,现在有一株枝条居然压在了台石缝里,过往的雨水可冲刷周围的泥土砂灰,可褪化不了这些。很快,就喊来了当时参与下葬的两名工作人员,一看就断定有人动过此墓,尽数揭开掩物之后,见穴内只有零乱的石灰与枯萎的花瓣……
车开来了,张录录双腿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步子。曾婷问他哪不舒服,骨灰胜利换回应该高兴啊?不料,他把那张晚报递给她:“完了!”曾婷不解,也来不及看,几乎是与贺新扶他上的车。贺新猜想,这两人是不是后悔动了人家骨灰窝了,江山何处不埋忠骨,张冠李戴的错就错了吧?其实,张录录此刻在想:在江景林碑下取盒时,虽干得做贼似的匆忙,但把屁股擦得很干净了,怎么还是看出了破绽?
贺新被坑坑洼洼的山路摇得犯困,张着嘴,仰在车椅背上打起鼾来。曾婷看过报纸,沉默了,与张录录一样陷入巨大的焦头烂额之中。眼前的一切,如同窗外颠簸倒去的影子一样模糊。车子到达省城,先叫贺新带行李回家去,他俩直接赶到了革命陵园。远远地,看到江景林的墓位已形成案发现场,被警方封锁,周围用建筑时常见的蓝色隔离铁板挡着,谁都不能靠近。忽然,一行人从陵园大门一侧休息室走出,其中一名妇女牵着女孩抽泣:“谁这么狠心,都成灰了还不放过。”
张录录见过这对母女,想要跑上去,曾婷拦住他,从坤包拿出一沓钱,才两人一起走到妇女身边。曾婷安慰地:“我们是省城的市民,很怀念英雄,今天想来看看他,没想到……哦,这点钱留作家用吧。”妇女死活不肯收,还要跪地相谢,被曾婷扶住。张录录拿过钱,硬塞在女孩手上,她接住钱,不知为何“哇”地哭了。
6
警方遗憾整个陵园没装探头,他们到处看了一遍,走访了相关人员。当问及门卫老万时,他回答:“一切平安,没见可疑人。”老万不会联想起那个雨夜发生的琐事:在隔壁殡仪馆工作的小张,进去找过钥匙。在外围,警方对殡葬品市场适当布控,看可否出现倒卖精品盒之徒?这让人感受英魂正义的力量。大家还知道网上有奇闻:英国一名寡妇,把丈夫骨灰盒存家中祭拜,有天竟打开盒子,顿时,仿佛闻到久违的体味,又挑出一点放入舌尖,像是与丈夫神秘接吻,接着顺口水吞下去,之后着魔地每天开始食用。她像包果酱似的蘸些灰,夹在面包里吃,还洒拌在牛奶中喝,也加在肉脯鱼烩中啃,最终一盒骨灰全食光了,将亡夫寄生在她体内。有年轻警员想,江景林的骨灰,会不会被人刨去吃了?欲问其亲属,可又觉得这想法太歪损,人家再怎么样,也不致于这么荒唐。这案子难以了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