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6142
阅读:5839
发表:2016/4/25
10章 悬疑推理 小说
《“同志”久违的称呼》第5章
1
…
4
5
6
…
1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苏严马上表态:“孙立成同志自告奋勇,我看也可以,这也是一个策略。但是,在孙立成同志与造反派们对话的时候,我布置请你们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召集刑侦、治安、内保、预审等几个部门所有干警,一律便装分散到群众中去。其任务是洞悉动向,掌握控制兴风作浪者,发生冲击,围攻孙局长时,予以隔离保护,撤出现场;二、技侦部门负责现场摄像,有谁冲击殴打我公安人员,立即摄影。三、我们大家都不要离开机关,以便随机应变地作出决策。由办公室主任、副主任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这时造反派们都集结在公安局的大院里,公安局的便衣们也都陆续进入人群中。有人抬了一张方桌放在办公楼大门前的阶梯上,孙立成走了出来站在桌上,他先向大家摆了摆手。
“同志们,请大家静一静。”他咳嗽一声接着说:“本人名叫孙立成,市公安局分管户政工作和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现在想和大家说几句话,因为大家提出的要求,都是关系到本人所分管的工作。”这时,人群中相互交头接耳,细声议论。
“要苏严出来接受教育!”有人大声地喊,接着一些人跟着起哄。
“你们不是要打倒他吗?他到市委请求撤职去了。如果你们不接受我跟你们说话,那你们无论在这里呆多久,问题都不可能解决。”
“你说怎么解决?解决得不好我们决不收兵!”造反派中又有人说。
孙立成又咳了一声说:“首先说说户口问题,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心情,我的家属子女也都在农村。”
“扯乱谈,公安局长的家属在农村,骗人的鬼话。”一个人议论着说。
“这倒是真的,因为他是从工厂调来的。”又一个说。
“两地分居,确实困难重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些人最大的后顾之忧。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国家还很困难,城市增容,中央、省里控制得很严格,下达农转非的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现在长期无户口无粮食关系的‘黑户’在我市有好几万人,即使是符合迁移政策的,也只能逐年分批分期解决。前几年通过造反手段迁来的户口又退回了原地的,只要符合政策也都可以列入分批解决。”
孙立成说到这里,又有人喊话。
“我们不听你这些屁道理,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
“市里的户口由我一支笔审批。”
天啦!他把矛头直接引向他自己一个人。局里有些人暗暗吃惊。
“我准备根据各区、街道、各大厂矿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指标分下去,并且公布于众,坚决杜绝户口上的不正之风。现在我向大家宣布,我的家属是符合入迁对象条件的,但也和大家一起排队,决不优先,请大家监督。但是,谁要采取威胁强迫的手段来解决户口问题,即使符合政策,我也决不签字,甚至还要取消他继续申报的资格。”
“如果真这么办事我们也没说的。”群众中有人这么议论。
“现在再说案件复查平反的问题。对这个工作市委十分重视,准备成立专案小组,立即开展工作。根据‘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精神,凡属冤假错案一定要昭雪平反。但是对确有证据证明属于打砸抢抄的首要分子,特别是致人伤残、死亡者决不姑息迁就,过去被判刑关押或枪决了的决不平反。而且,对隐藏下来的这类人,只要发现了还要继续对他们实行专政,特别是在这次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依然搞打砸抢抄者,更要严惩不贷!”
“打倒孙立成!”
“孙立成企图继续镇压革命群众罪该万死!”
有人带头喊口号,连喊了两声没有引起回响。便衣公安密切注视喊口号的人。
“走,没意思。”部分群众开始撤离。毕竟不是文化革命初期,七二年秋后算帐,镇压坏头头,足以以儆效尤。
这时造反派们都集结在公安局的大院里,公安局的便衣们也都陆续进入人群中。有人抬了一张方桌放在办公楼大门前的阶梯上,孙立成走了出来站在桌上,他先向大家摆了摆手。
“同志们,请大家静一静。”他咳嗽一声接着说:“本人名叫孙立成,市公安局分管户政工作和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现在想和大家说几句话,因为大家提出的要求,都是关系到本人所分管的工作。”这时,人群中相互交头接耳,细声议论。
“要苏严出来接受教育!”有人大声地喊,接着一些人跟着起哄。
“你们不是要打倒他吗?他到市委请求撤职去了。如果你们不接受我跟你们说话,那你们无论在这里呆多久,问题都不可能解决。”
“你说怎么解决?解决得不好我们决不收兵!”造反派中又有人说。
孙立成又咳了一声说:“首先说说户口问题,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心情,我的家属子女也都在农村。”
“扯乱谈,公安局长的家属在农村,骗人的鬼话。”一个人议论着说。
“这倒是真的,因为他是从工厂调来的。”又一个说。
“两地分居,确实困难重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些人最大的后顾之忧。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国家还很困难,城市增容,中央、省里控制得很严格,下达农转非的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现在长期无户口无粮食关系的‘黑户’在我市有好几万人,即使是符合迁移政策的,也只能逐年分批分期解决。前几年通过造反手段迁来的户口又退回了原地的,只要符合政策也都可以列入分批解决。”
孙立成说到这里,又有人喊话。
“我们不听你这些屁道理,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
“市里的户口由我一支笔审批。”
天啦!他把矛头直接引向他自己一个人。局里有些人暗暗吃惊。
“我准备根据各区、街道、各大厂矿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指标分下去,并且公布于众,坚决杜绝户口上的不正之风。现在我向大家宣布,我的家属是符合入迁对象条件的,但也和大家一起排队,决不优先,请大家监督。但是,谁要采取威胁强迫的手段来解决户口问题,即使符合政策,我也决不签字,甚至还要取消他继续申报的资格。”
“如果真这么办事我们也没说的。”群众中有人这么议论。
“现在再说案件复查平反的问题。对这个工作市委十分重视,准备成立专案小组,立即开展工作。根据‘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精神,凡属冤假错案一定要昭雪平反。但是对确有证据证明属于打砸抢抄的首要分子,特别是致人伤残、死亡者决不姑息迁就,过去被判刑关押或枪决了的决不平反。而且,对隐藏下来的这类人,只要发现了还要继续对他们实行专政,特别是在这次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依然搞打砸抢抄者,更要严惩不贷!”
“打倒孙立成!”
“孙立成企图继续镇压革命群众罪该万死!”
有人带头喊口号,连喊了两声没有引起回响。便衣公安密切注视喊口号的人。
“走,没意思。”部分群众开始撤离。毕竟不是文化革命初期,七二年秋后算帐,镇压坏头头,足以以儆效尤。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