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9636
成片时长:每集约64分钟
阅读:7061
发表:2016/8/2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3-4集
1-2
3-4
5-6
…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天佑:“这个……”
明忠:“是一道难题吗?”
天佑:“也不难,但是各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
明忠:“就说你的答案。”
天佑:“我当然愿意离花旗国越来越近,因为这是我们这次远行的目标。可是我的心却在亲人和家乡那里。”
二层走道上,陈南斌和叶教习对视了一样,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对叶教习道:“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心情?”
叶教习再次恭敬的道:“大人所言极是,再下也是此种心情。”
明忠:“好样的,你毫未隐晦。”
天佑:“那如果你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明忠:“我的想法和你一样,但是我说出来可能就是愿意离亲人家乡越近。”
天佑奇怪的问:“为什么呢?”
明忠笑着道:“这还不明白?我也不教你了。但我以为还是你这样说好。”
停了停,明忠似乎在想什么,然后面带微笑道:“天佑,咱俩可是最近的老乡,都是广州南海县的,而且,我很喜欢你的性格,你比我大一点,我们结拜为异姓兄弟好吗?”说着期待的看着天佑。
天佑没想到明忠会说出这番话来,心里立时翻开了锅,自从在香港见面,由于都是南海县的老乡,主要是性格相近,很谈得来,所以互相接触最多了。而且他也是幼童中年龄最小的,自己和大家都喜欢他和照顾他,但是他并不以小卖乖,占大家的便宜,还是很懂得分寸。现在他提出这件事到是挺棘手,答应他是自己所不愿意的,因为自己不习惯这样;可拒绝会伤他的自尊心。
陈南斌转头问叶教习道:“你说天佑会怎样回答?他会同意吗?”
叶教习摇摇头道:“在下还真不知道。”
经过暂短的沉默,天佑转过身双手把着明忠的胳臂,诚挚的道:“明忠,我们现在就是兄弟啊,我已经把你当做我的亲兄弟了,以后,我们永远是亲兄弟好吗?”说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直视着明忠。
明忠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天佑没有立刻响应的时候就知道他在想怎么回答自己而又不伤害自己,现在的回答多得体啊,既承认了是亲兄弟,又没有答应自己所希望的那种形式,所以明忠没有失落感,而是感到天佑就是自己的亲哥哥一样,所以他也双手抓住天佑热情的说:“太好了,天佑,我们做永远的亲兄弟!”
天佑笑着回答:“是的,永远。”
他俩长久的没有松手这样笑着对视。
二层走道上,陈南斌很感慨的道:“好啊!回答得体,真是聪明!”
叶教习也是一副赞叹的神情连连点头:“是的,是啊!”
50 薛府厅堂 白 外// 内
薛府的穿廊里宝丰和孔采买快步走来,宝丰对孔采买道:“一会到了我娘那里只说买料的事,其他所见所闻你一概不要说,知道吗?”
孔采买连连点头道:“知道,少爷,我哪里会胡说,我什么都没看见。”
说话间他们到了薛家议事大堂,薛太太坐在八仙桌旁。二人忙弓腰抱拳施礼问安:“娘亲早上好!” “太太早上好!”
薛太太也回道:“嗯,都好。”接着又闪着一双锐利的目光问道:“孔采买,此行怎样啊?”
孔采买忙答道:“少爷引见这家确是自家织布织锦,花色质地皆甚佳,价格比上海商家要低,此笔买卖还是很合算的,请太太放心,货已放在库房,等太太验货。”
太太道:“那好,孔采买费心,辛苦了!”
孔采买连忙弯腰行礼谢道:“太太过奖,都是在下应当做的,况且全是少爷的慧眼。”说着伸手示意了一下宝丰。但是宝丰从始至终都没有呈现出笑容,他还沉陷在“西洋景”被戳穿的尴尬之中,尤其是不知以后该怎么办,尹阿姨,荷花是不是会记恨自己,从此不再理自己?所以他有些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的样子。
他娘亲早就看在眼里,所以她说道:“你们此行还有什么事情吗?”
两人都回答:“太太,没有了。”,“娘亲,没有。”
太太对孔采买:“孔采买,辛苦了,等有时间我去看看你们买的料子。你先下去吧。”孔采买行礼退下。
太太立即换上了慈眉善目对宝丰道:“宝儿,买回来好东西,反见你闷闷不乐,发生什么事了?快告诉娘。”
宝丰哪里能将那馊事告诉娘,忙道:“没事,真没事。”但他的局促不安却告诉娘不是没事。
太太又看了儿子几眼,没有追问道:“没事就好,你去做你的事吧。”
宝丰躬身行礼:“孩儿告退。”转身走了出去。
太太脸色又严厉起来道:“来人。”门外转进来一位仆人请安侍候。
太太道:“你即刻将孔采买叫来。”仆人连答“是”转身退下。
不一会孔采买进来请安低头站立。
太太等了一会才道:“你知道为何让你回来吗?”
孔采买十分紧张的道:“在下不知,请太太明示。”
太太又等了一会才说道:“你实说,你们此次去采买发生了什么事?”
孔采买连忙躬身施礼道:“太太,确实没发生任何事情,小的不敢撒谎。”
太太看他不说,知道不给他压力是不会说出实情。于是威严地说道:“你是不想在薛府做事了是吧?你竟敢对我蒙混?那你现在就卷铺盖走人!薛府不要你了!”虽然声音不太大,却象快刀一样刺向孔采买。
孔采买一听,哪里能丢掉这份不易的饭碗啊,他急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道:“请太太息怒,小的如实说出,请太太不要开罪小的。”
太太露出一丝鄙视的冷笑:“薛府喜欢对主子忠诚的奴才,说吧。”
51 宝丰的客厅 白 内
宝丰回到自己房间,坐在外屋,心神不宁。一个大眼睛红扑扑的圆脸丫鬟——金花端茶走过来:“少爷,谁得罪你啦?和谁生闷气呢?可别伤了身子。”
宝丰并未回应。
金花又道:“是我得罪你了?奴才向你陪个不是。”说着略欠身行了个礼。
宝丰这才应道:“与你无关,你陪什么不是?”
“那是怎么回事嘛?”金花依旧疑问。
“哎呀,你就别添乱了好不好?”
金花正要说话,进来个仆人道:“少爷,太太叫你这就过去。”
宝丰一惊,“知道了。”说着站起身就走。
金花在宝丰身后喊道:“少爷,有话慢慢说……”
52 薛府厅堂 白 内
太太依然坐在她厚重的雕花椅子上,宝丰进来请安肃立,不敢象往常样撒娇,腻歪。
太太道:“你们在乡下的事我都知道了,别的我不管,我只是问你,你是不是对那家的小蹄子有意思?”
宝丰低着头恨得牙痒痒的:这个孔采买还是把我出卖了!只好拖吧,所以他一言不发。
太太有些生气的:“你不说是吧?”
太太一边拿手指点着儿子一边痛心的:“你也不想想,我们薛家是什么人家?那小蹄子就是一织布女,她家就是一织布的,天地的差别,你怎么能喜欢上她?上海官绅的女儿有的是,你喜欢谁不行?”
她看儿子不说话,加重语气继续道:“你不说话也罢,但你亲娘今天告诉你,以后绝不允许你再去她家,不许你和她再有一点来往!如果你犯了,我就把你的事告诉你爹,让你爹来管教你!”
“听见了吗?”
“听到了。”
“能做到吗?”
“知道了。”
“知道了?!”太太提高了声调,猛的站了起来。
宝丰赶紧:“能……能做到。”
53 日本横滨 近海/码头 白天 外
这天上午,火轮船前方海天相接之处出现了长长的一条深色的线,线越来越宽。
站在船头眺望的幼童王年克兴奋的嚷道:“是不是大陆啊?”
旁边的欧阳耿道:“不会这么快到花旗国吧?”
旁边有位旅客清楚,友好的对他们说道:“孩子,离美国还远着呢,前面是日本的横滨港,船要在这里补给。”
王年克礼貌的回答:“哦,知道了,谢谢你。”
很快船已经停靠在码头,船主告诉大家可以上岸,但是必须在下午4点前回到船上来,否则误了船自己负责。
陈南斌来到二等舱叮嘱大家:“上岸后列队行走观看,不可乱跑和大声喧哗,不可做有损我中华礼仪之邦之事。”
众幼童皆低头回答:“遵从大人吩咐。”
然后这列大清朝的队伍来到了横滨码头上,陈南斌官服在身,和教习、翻译走在前面,幼童穿着官学生服排两列跟在后面,其他人员断后。
幼童们看到码头上有一些马车、驴车,独轮车、人力推车更多,还有很多光着上身的搬运工,下身裤子也很破烂,有的还露着腿或一点屁股,他们的脑后束着长发,但是黄皮肤黑头发,应当是日本劳力。间或也能看到将辫子盘在头上的劳力,这应当是从中国过来的。
附近的房子大多低矮破旧,与当时日本人大多个子矮小有关。街上能看到很少的妇女,穿着木屐,有的是匆匆走过,发出很大的踢哒声。有的穿得鲜艳些的站在那儿看着行人,不知在做什么。
幼童们东张西望,虽没有大声喧哗但小声私语还是有的。明忠对身旁的天佑道:“天佑,怎么样啊?”
天佑没吱声,还是在左顾右盼。
明忠继续问:“你说说嘛?有什么观感?比上海港怎么样?”
天佑被逼得只好说了:“好像没有上海繁华,穿着也不如上海,你看呢?”
明忠道:“和你一样,觉得好像没有我们大清朝好。”
天佑忽然道:“明忠,你看那边好像很多人在忙碌?”
明忠顺着天佑说的方向看去,远远的确实有很多人在忙碌,在这些人的后面好像是比较高大的一所建筑。明忠问道:“他们在忙什么呢?”
天佑也疑惑的道:“这么多人在忙,一定是大兴土木,可惜我们不能去看看。”
后边的王年克道:“等我们从花旗国回来的时候一定去看看。”
旁边的欧阳耿道:“好啊,你就等十五年吧,也许都不认识这了。”
天佑道:“完全可能,变化会很大的。”
明忠道:“那我们回到上海呢?变化会大吗?”
谁都没吱声,因为谁都不知道。还是天佑打破了沉寂:“当然也会很大。”
54 日本横滨 饭馆 白 内/外
中午,陈大人带领他们在饭馆吃饭,饭馆是平房,里面却挺深远。饭馆伙计对突然来这么多大清朝的孩子很欢迎,他知道留着长辫子的就是大清朝的人,忙热情招呼入座
陈大人带领大家在靠近里面的几张桌旁坐下,旁边的桌子还坐着两位客人,一位是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另一位看打扮可能是日本人。
不一会伙计就陆续端了上来饭菜,他们对日本饭菜不习惯,因为有的菜是生的。
王年克对欧阳耿道:“鱼好像是生的?”
欧阳耿道:“是啊,我强咽下去了,完全是为了顾及礼仪,要不我真想吐出来。”
王年克急忙道:“别说了,我都快要吐了。”
幼童旁还坐着很多散客,这些日本人服装各异,有长衫有短衣,头发有梳成束披在脑后的,也有塞在尖顶帽子里的。
散客一边吃喝一边高谈阔论,天佑邻桌那位大清朝的人对日本人的议论好像也感兴趣,朝对面那位日本朋友道:“田中君,他们说什么?你翻译给我听听。”
田中道:“好的,……”
日人甲:“这些清国人,他们做什么来啦?”说着还指了指这些幼童。
日人乙:“谁知道呢?好像还有官员带着。”
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道:“我刚才听一个船员讲,清国人是要去美国,说是要去学习技艺。”
一个年轻气盛的三十多的日人丙道:“到美国学什么?就在我们日本学吧!”
另一位四十多岁的日本人丁道:“向我们学什么?学我们那低矮的房屋,穿着木屐走路吗?”
日人丙大声道:“你怎么灭自己威风?我们大日本什么不比清国强?”
日本人丁道:“灭什么威风?我去过清朝,人家屋宇高大,哪里象我们这里,别说洋人就是中国客人进到家里头都要顶房顶了。人家绫罗绸缎让人眼花缭乱,你看看咱们这街上,有多少赤身裸体的?”
日人丙咆哮了起来:“你胡说八道!”
日人丁并不相让:“我说的是事实。”
日人丙道:“明治天皇以来,东京到横滨的铁路马上就要全部竣工,你没有看见横滨火车站吗?多么高大,多么漂亮?听说天皇陛下也要来剪彩庆贺。那清国,听说七年前英国人就在北京修了一里长的观赏铁路,可是硬被清廷下令拆掉了。你不信?你问问,这里就有一个清朝的人。”说着指着旁边桌旁坐着的一个留着长辫子的中国男人。
明忠:“是一道难题吗?”
天佑:“也不难,但是各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
明忠:“就说你的答案。”
天佑:“我当然愿意离花旗国越来越近,因为这是我们这次远行的目标。可是我的心却在亲人和家乡那里。”
二层走道上,陈南斌和叶教习对视了一样,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对叶教习道:“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心情?”
叶教习再次恭敬的道:“大人所言极是,再下也是此种心情。”
明忠:“好样的,你毫未隐晦。”
天佑:“那如果你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明忠:“我的想法和你一样,但是我说出来可能就是愿意离亲人家乡越近。”
天佑奇怪的问:“为什么呢?”
明忠笑着道:“这还不明白?我也不教你了。但我以为还是你这样说好。”
停了停,明忠似乎在想什么,然后面带微笑道:“天佑,咱俩可是最近的老乡,都是广州南海县的,而且,我很喜欢你的性格,你比我大一点,我们结拜为异姓兄弟好吗?”说着期待的看着天佑。
天佑没想到明忠会说出这番话来,心里立时翻开了锅,自从在香港见面,由于都是南海县的老乡,主要是性格相近,很谈得来,所以互相接触最多了。而且他也是幼童中年龄最小的,自己和大家都喜欢他和照顾他,但是他并不以小卖乖,占大家的便宜,还是很懂得分寸。现在他提出这件事到是挺棘手,答应他是自己所不愿意的,因为自己不习惯这样;可拒绝会伤他的自尊心。
陈南斌转头问叶教习道:“你说天佑会怎样回答?他会同意吗?”
叶教习摇摇头道:“在下还真不知道。”
经过暂短的沉默,天佑转过身双手把着明忠的胳臂,诚挚的道:“明忠,我们现在就是兄弟啊,我已经把你当做我的亲兄弟了,以后,我们永远是亲兄弟好吗?”说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直视着明忠。
明忠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天佑没有立刻响应的时候就知道他在想怎么回答自己而又不伤害自己,现在的回答多得体啊,既承认了是亲兄弟,又没有答应自己所希望的那种形式,所以明忠没有失落感,而是感到天佑就是自己的亲哥哥一样,所以他也双手抓住天佑热情的说:“太好了,天佑,我们做永远的亲兄弟!”
天佑笑着回答:“是的,永远。”
他俩长久的没有松手这样笑着对视。
二层走道上,陈南斌很感慨的道:“好啊!回答得体,真是聪明!”
叶教习也是一副赞叹的神情连连点头:“是的,是啊!”
50 薛府厅堂 白 外// 内
薛府的穿廊里宝丰和孔采买快步走来,宝丰对孔采买道:“一会到了我娘那里只说买料的事,其他所见所闻你一概不要说,知道吗?”
孔采买连连点头道:“知道,少爷,我哪里会胡说,我什么都没看见。”
说话间他们到了薛家议事大堂,薛太太坐在八仙桌旁。二人忙弓腰抱拳施礼问安:“娘亲早上好!” “太太早上好!”
薛太太也回道:“嗯,都好。”接着又闪着一双锐利的目光问道:“孔采买,此行怎样啊?”
孔采买忙答道:“少爷引见这家确是自家织布织锦,花色质地皆甚佳,价格比上海商家要低,此笔买卖还是很合算的,请太太放心,货已放在库房,等太太验货。”
太太道:“那好,孔采买费心,辛苦了!”
孔采买连忙弯腰行礼谢道:“太太过奖,都是在下应当做的,况且全是少爷的慧眼。”说着伸手示意了一下宝丰。但是宝丰从始至终都没有呈现出笑容,他还沉陷在“西洋景”被戳穿的尴尬之中,尤其是不知以后该怎么办,尹阿姨,荷花是不是会记恨自己,从此不再理自己?所以他有些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的样子。
他娘亲早就看在眼里,所以她说道:“你们此行还有什么事情吗?”
两人都回答:“太太,没有了。”,“娘亲,没有。”
太太对孔采买:“孔采买,辛苦了,等有时间我去看看你们买的料子。你先下去吧。”孔采买行礼退下。
太太立即换上了慈眉善目对宝丰道:“宝儿,买回来好东西,反见你闷闷不乐,发生什么事了?快告诉娘。”
宝丰哪里能将那馊事告诉娘,忙道:“没事,真没事。”但他的局促不安却告诉娘不是没事。
太太又看了儿子几眼,没有追问道:“没事就好,你去做你的事吧。”
宝丰躬身行礼:“孩儿告退。”转身走了出去。
太太脸色又严厉起来道:“来人。”门外转进来一位仆人请安侍候。
太太道:“你即刻将孔采买叫来。”仆人连答“是”转身退下。
不一会孔采买进来请安低头站立。
太太等了一会才道:“你知道为何让你回来吗?”
孔采买十分紧张的道:“在下不知,请太太明示。”
太太又等了一会才说道:“你实说,你们此次去采买发生了什么事?”
孔采买连忙躬身施礼道:“太太,确实没发生任何事情,小的不敢撒谎。”
太太看他不说,知道不给他压力是不会说出实情。于是威严地说道:“你是不想在薛府做事了是吧?你竟敢对我蒙混?那你现在就卷铺盖走人!薛府不要你了!”虽然声音不太大,却象快刀一样刺向孔采买。
孔采买一听,哪里能丢掉这份不易的饭碗啊,他急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道:“请太太息怒,小的如实说出,请太太不要开罪小的。”
太太露出一丝鄙视的冷笑:“薛府喜欢对主子忠诚的奴才,说吧。”
51 宝丰的客厅 白 内
宝丰回到自己房间,坐在外屋,心神不宁。一个大眼睛红扑扑的圆脸丫鬟——金花端茶走过来:“少爷,谁得罪你啦?和谁生闷气呢?可别伤了身子。”
宝丰并未回应。
金花又道:“是我得罪你了?奴才向你陪个不是。”说着略欠身行了个礼。
宝丰这才应道:“与你无关,你陪什么不是?”
“那是怎么回事嘛?”金花依旧疑问。
“哎呀,你就别添乱了好不好?”
金花正要说话,进来个仆人道:“少爷,太太叫你这就过去。”
宝丰一惊,“知道了。”说着站起身就走。
金花在宝丰身后喊道:“少爷,有话慢慢说……”
52 薛府厅堂 白 内
太太依然坐在她厚重的雕花椅子上,宝丰进来请安肃立,不敢象往常样撒娇,腻歪。
太太道:“你们在乡下的事我都知道了,别的我不管,我只是问你,你是不是对那家的小蹄子有意思?”
宝丰低着头恨得牙痒痒的:这个孔采买还是把我出卖了!只好拖吧,所以他一言不发。
太太有些生气的:“你不说是吧?”
太太一边拿手指点着儿子一边痛心的:“你也不想想,我们薛家是什么人家?那小蹄子就是一织布女,她家就是一织布的,天地的差别,你怎么能喜欢上她?上海官绅的女儿有的是,你喜欢谁不行?”
她看儿子不说话,加重语气继续道:“你不说话也罢,但你亲娘今天告诉你,以后绝不允许你再去她家,不许你和她再有一点来往!如果你犯了,我就把你的事告诉你爹,让你爹来管教你!”
“听见了吗?”
“听到了。”
“能做到吗?”
“知道了。”
“知道了?!”太太提高了声调,猛的站了起来。
宝丰赶紧:“能……能做到。”
53 日本横滨 近海/码头 白天 外
这天上午,火轮船前方海天相接之处出现了长长的一条深色的线,线越来越宽。
站在船头眺望的幼童王年克兴奋的嚷道:“是不是大陆啊?”
旁边的欧阳耿道:“不会这么快到花旗国吧?”
旁边有位旅客清楚,友好的对他们说道:“孩子,离美国还远着呢,前面是日本的横滨港,船要在这里补给。”
王年克礼貌的回答:“哦,知道了,谢谢你。”
很快船已经停靠在码头,船主告诉大家可以上岸,但是必须在下午4点前回到船上来,否则误了船自己负责。
陈南斌来到二等舱叮嘱大家:“上岸后列队行走观看,不可乱跑和大声喧哗,不可做有损我中华礼仪之邦之事。”
众幼童皆低头回答:“遵从大人吩咐。”
然后这列大清朝的队伍来到了横滨码头上,陈南斌官服在身,和教习、翻译走在前面,幼童穿着官学生服排两列跟在后面,其他人员断后。
幼童们看到码头上有一些马车、驴车,独轮车、人力推车更多,还有很多光着上身的搬运工,下身裤子也很破烂,有的还露着腿或一点屁股,他们的脑后束着长发,但是黄皮肤黑头发,应当是日本劳力。间或也能看到将辫子盘在头上的劳力,这应当是从中国过来的。
附近的房子大多低矮破旧,与当时日本人大多个子矮小有关。街上能看到很少的妇女,穿着木屐,有的是匆匆走过,发出很大的踢哒声。有的穿得鲜艳些的站在那儿看着行人,不知在做什么。
幼童们东张西望,虽没有大声喧哗但小声私语还是有的。明忠对身旁的天佑道:“天佑,怎么样啊?”
天佑没吱声,还是在左顾右盼。
明忠继续问:“你说说嘛?有什么观感?比上海港怎么样?”
天佑被逼得只好说了:“好像没有上海繁华,穿着也不如上海,你看呢?”
明忠道:“和你一样,觉得好像没有我们大清朝好。”
天佑忽然道:“明忠,你看那边好像很多人在忙碌?”
明忠顺着天佑说的方向看去,远远的确实有很多人在忙碌,在这些人的后面好像是比较高大的一所建筑。明忠问道:“他们在忙什么呢?”
天佑也疑惑的道:“这么多人在忙,一定是大兴土木,可惜我们不能去看看。”
后边的王年克道:“等我们从花旗国回来的时候一定去看看。”
旁边的欧阳耿道:“好啊,你就等十五年吧,也许都不认识这了。”
天佑道:“完全可能,变化会很大的。”
明忠道:“那我们回到上海呢?变化会大吗?”
谁都没吱声,因为谁都不知道。还是天佑打破了沉寂:“当然也会很大。”
54 日本横滨 饭馆 白 内/外
中午,陈大人带领他们在饭馆吃饭,饭馆是平房,里面却挺深远。饭馆伙计对突然来这么多大清朝的孩子很欢迎,他知道留着长辫子的就是大清朝的人,忙热情招呼入座
陈大人带领大家在靠近里面的几张桌旁坐下,旁边的桌子还坐着两位客人,一位是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另一位看打扮可能是日本人。
不一会伙计就陆续端了上来饭菜,他们对日本饭菜不习惯,因为有的菜是生的。
王年克对欧阳耿道:“鱼好像是生的?”
欧阳耿道:“是啊,我强咽下去了,完全是为了顾及礼仪,要不我真想吐出来。”
王年克急忙道:“别说了,我都快要吐了。”
幼童旁还坐着很多散客,这些日本人服装各异,有长衫有短衣,头发有梳成束披在脑后的,也有塞在尖顶帽子里的。
散客一边吃喝一边高谈阔论,天佑邻桌那位大清朝的人对日本人的议论好像也感兴趣,朝对面那位日本朋友道:“田中君,他们说什么?你翻译给我听听。”
田中道:“好的,……”
日人甲:“这些清国人,他们做什么来啦?”说着还指了指这些幼童。
日人乙:“谁知道呢?好像还有官员带着。”
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道:“我刚才听一个船员讲,清国人是要去美国,说是要去学习技艺。”
一个年轻气盛的三十多的日人丙道:“到美国学什么?就在我们日本学吧!”
另一位四十多岁的日本人丁道:“向我们学什么?学我们那低矮的房屋,穿着木屐走路吗?”
日人丙大声道:“你怎么灭自己威风?我们大日本什么不比清国强?”
日本人丁道:“灭什么威风?我去过清朝,人家屋宇高大,哪里象我们这里,别说洋人就是中国客人进到家里头都要顶房顶了。人家绫罗绸缎让人眼花缭乱,你看看咱们这街上,有多少赤身裸体的?”
日人丙咆哮了起来:“你胡说八道!”
日人丁并不相让:“我说的是事实。”
日人丙道:“明治天皇以来,东京到横滨的铁路马上就要全部竣工,你没有看见横滨火车站吗?多么高大,多么漂亮?听说天皇陛下也要来剪彩庆贺。那清国,听说七年前英国人就在北京修了一里长的观赏铁路,可是硬被清廷下令拆掉了。你不信?你问问,这里就有一个清朝的人。”说着指着旁边桌旁坐着的一个留着长辫子的中国男人。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