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5608
阅读:10274
发表:2017/9/28
主旋律,农村,家庭 小说
村长和他的兄弟们
皖江八百里 [安徽芜湖]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B-02881】


  农村  励志  反腐  现实主义

  刘师傅抿了一口酒,叹口气,说道:“我这徒弟太忠厚老实,不喜欢多话,诺,你看都三十多虽了,还没成家。”村长老婆说道:“你们这项手艺现在也吃香,小伙子长得也很齐整,怎么没成家?”小王不好意思笑笑,又低头吃饭。刘师傅说道:“家里兄弟四个,他是老小。上面三个哥哥成家就单过了,就他和老头老太过日子,老头上个月才过世。老头老太两个都是也病秧子,三个哥哥也不大管,都是他一个人照顾。介绍了几个姑娘,看了家里那个状况早吓跑了,谁愿意嫁过来。”村长老婆叹息道真孝顺,忍不住给小王夹菜。
  晚上,村长睡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呆。老婆把他推推,村长一咕噜坐起来说道:“把这个王师傅介绍给月兰怎么样?”老婆呸了一口,说道:“净想些不正经的,,侄子才走几个月,怎么就想到这事儿了。”
  村长说道:“月兰这孩子太可怜了,年纪轻轻就守寡,这以后日子长着呢。上有老下有小,你让她一个女人怎么撑起一个家?你娘家那么个情况不能不考虑。”村长老婆叹道:“你说的也有理,只是人毕竟才走不久,现在就谈改嫁,这不是让人家背后骂吗?”村长说:“毕竟年代不同了,早就不说什么守不守节。改嫁现在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按说现在是说早了点,只是难得遇见这个机缘,万一错过了可惜。可以让他们先接触一下,其他的以后再说。”村长老婆想了一会,说:“就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有没有这个意思?别皇帝不急太监急,惹他们笑话了。”村长说:“不要紧,明天先试试看。”
  第二天,村长抽空和师傅说了一下这个意思,刘师傅把手一拍,说:“好事!我看月兰这孩子又懂事又勤快,年纪也差不多,我这个笨徒弟能娶到她也是福分到了。”村长说:“月兰毕竟结过婚,身边还有一个小孩,小王师傅会不会嫌弃?”师傅把头摇摇,说:“这个你不用担心,你也知道农村三十多岁还没成家就是老光棍了。他们家又是那样的情况,还能怎么样?就不知道月兰姑娘什么想法?”两个人商量一下,决定先私下探探他们口气再说。
  师傅和徒弟一说,徒弟涨红了脸,说听师傅的。师傅大喜,知道徒弟愿意了。那边村长老婆婉转地和侄媳妇说了,月兰把脸一扭,说:“姑妈你说的啥话?现在哪有心思说这个?”姑妈拉着她的手,说:“我知道现在说这个不是很恰当。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死的已经走远了,活人还得活下去。你一个女人家,家里老的小的都指望你,你怎么受得了?这外面挣钱、家里干活都是需要一个壮劳力才能撑起一个家。这农村一个家庭,还真离不开男人。”月兰只是低头,说道:“不行,不想给人家添笑话。”姑妈劝道:“现在这种事多得很,都能接受的,谁会笑话?我知道你们夫妻感情很好,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又怎么办?你还年纪轻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其他亲戚的工作我来说,你不用担心太多。难得碰到这个小伙子,我瞧他老实也能干,可不要错过了。”月兰想了一会,低声说道:“现在不说这个。”姑妈点点头,说:“先只是接触看看,其他的以后再说也不迟。”村长和师傅都说有戏,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二、过年
  村长家装修很顺利,正好赶在过小年之前就完工了,少春又拿出一笔钱,让村长把家里的家电和家具都换成新的。老太太听说了,吵着要回去,说再待在城里只怕要闷出病来,正好回老家过年,市长只好安排少春送她回老家。一回到家,老太太和少春顾不上休息,就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看。老太太嘴里不住地念叨:“变化太大了,认不出来了,和城里一个样子。”少春也点点头,说不错,比想象的好。刘师傅笑道:“张总验收合格,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村长家很是热闹,村长老婆和月兰弄了一桌子菜,庆祝装修完工也欢迎老太太回家,大家一高兴就喝多了,连小王也破例喝了几杯酒,变得活泼起来。少春很高兴,要把小王和月兰也带到临湖去,说公司业务多,人手不够,正好让他们去挣点钱,早点把家里的债还掉。
  送走客人,收拾好碗筷,也服侍好老太太睡了。村长夫妻两个陪儿子在房间里闲聊。村长说:“你这小子去城里一年不到,你看看你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哪里还有农村人的样子?真是鲤鱼跳龙门,脱胎大换骨。只是有一点,你又买房又买车的,是不是太招摇了?”
  村长老婆也说道:“你自己开销那么大,房子车子也买了,还几次给我们钱,哪来这么多钱?”少春斜靠在床上,说:“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城里有的是钱,就看你会不会挣了。”村长骂道:“你这臭小子,要不是你小叔,你一个农村土小子只怕连门都找不到,咋挣钱?”少春笑道:“爸,你这话说对了,现在关系就是资源,再不抓住机会就是白白损失了。早几年去就好了。”村长老婆说:“这钱来的太容易,我心里一直不踏实。你们要小心,千万别走歪门邪道。”村长也说道:“农村虽然穷一点,但是挣一点钱是一点钱,都是靠自己双手挣来的,心里舒坦。你这大把大把挣钱,反而让人心里发慌。”少春满不在乎,说娘老子胆子太小,和社会脱节了。现在城里哪个不都在找机会?哪个不想发财?
  村长骂道:“你们挣不到钱也就算了,别害了小叔就好。他一个农家子弟能走到这么高的领导岗位,容易吗?不许给他拖后腿。”少春不耐烦,说道:“早就和你们说过了,我们公司的事哪需要叔叔亲自出面?现在人多聪明,知道我和叔叔这层关系,自然会关照我们的业务,再说,我们公司是正规经营,又不违法乱来,怕啥?叔叔在临湖魄力很大,临湖发展势头很好,省里寄予很大期望呢。都说叔叔要高升了,你们别瞎想了。”
  他妈妈低声说道:“还有一事我问你,你弟弟少国出国留学要花不少钱吧?那钱从哪来?他们那点工资不够吧?”少春说道:“出国自然要花一大笔钱。这钱从哪来我也不知道,叔叔有不少企业家同学、朋友,也许是找他们借的呢?现在有权有钱的人家把子女送到外国去多了去了,妈,你别想这些了,叔叔自有安排的。”妈妈摇摇头,说:“城里的事我不懂,只是前一阵子在你叔叔家待的时候,看见那么多人大包小包来看你奶奶,只怕里面还有其他东西。这个还是不要的好,收人家东西就欠了人家人情,总不是好事。”
  村长沉吟说道:“算了不说这个了,下次我来提醒一下。对了,你说过年就要结婚,怎么这么赶?你们才认识几天?太仓促了吧?”少春不耐烦,说道:“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当然想好了才决定结婚的。你们准备一下,别的就不用考虑了。”妈妈有点生气,说道:“婚姻是终生大事,我们连姑娘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她父母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就结亲家了?结婚是两个家庭的大事,两家人总要先见过面吧?”儿子一脸的不高兴,说:“叫你们不要管就不要管,问那么多干嘛?”村长说道:“你们年轻人新潮,我们观念是跟不上,不过,有点礼节还是要到的,一些结婚的流程也是该有的。两家人可以先见见面,你们也可以多熟悉,等条件成熟了再结婚也不迟。”
  儿子生气,说:“以前在家里,你们总是催着结婚,说这个结婚那个生儿子,现在真的要结婚了你们还推三阻四。”村长笑起来,说:“那不一样。农村人结婚要早一点,你这么大年纪再不结婚就准备打光棍了,给人家背后指指点点。我们也知道城里人结婚一般都比较迟。主要是你们从恋爱到结婚时间太短,太仓促了。”
  儿子往后一靠,说:“实话和你们说吧,再不结婚就有人要喊你们爷爷奶奶了,你们自己看吧。”
  “什么?”村长夫妻两个同时叫了起来,又互相看了一眼。
  儿子把手一摊,肩膀一耸,说:“说了,就是那样了。”
  妈妈反应过来,上前扬手就打儿子,说:“你这个小混蛋,这不是害人家小姑娘吗?她家里人知道了不打死你。”
  儿子笑了,说:“妈,就是因为她家里人知道了,所以催着把婚结了啊。”村长把老婆拉过来,仔细问了情况。原来那个女孩叫江燕,江燕和少春两个年轻人都是外地人,朝夕相处,一时没把握住就越过了红线,两个人想了半天,说与其担心受怕,不如早点把婚结了算了。江燕是山东女孩,在临湖读大学,毕业就留在临湖工作。北方人性子豪爽,干事有一股冲劲,国庆的时候两个人回了一趟山东老家,那边父母看看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少春这小伙子又精神又能干又懂事,房子也买好了,无话可说,只是催了早点结婚。
  这边村长夫妻一时无语,天上几乎是同时掉下个媳妇和孙子,这幸福来的未免太快了,老两口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终生大事总算解决了,而且马上就要荣升为爷爷奶奶了,心里的喜悦是止不住地往上冒;忧的是,时间太急,结婚是大事,许多东西只怕来不及准备,还有,这里毕竟还是农村,观念还很传统,亲戚那里该怎么说呢?
  村长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过年结婚也好,大家都回来了结婚也热闹。少春在家结婚也是待不了几天就要回去。只是有个问题,你们房子还没到手,你们住哪?”少春说:“公司给我租了个房子,我们先住那里,等房子到手再装潢住进去。”村长见他都有安排,也就无话可说,拉拉老婆,两个人回房间。这喜事太突然,两个人又是兴奋又是激动,也有点着急,几乎是一晚未睡。
  第二天一早少春就赶回去了。村长夫妻两个立刻忙碌起来,合计结婚需要的东西,还有一大家子回来过年的吃住安排,两个人忙得焦头烂额。老太太知道了更是高兴,叨念着马上又看见一代人了。村长赶紧和她说,这个还不能说,一定要保密。
  老太太笑眯眯地点头,说好、好,保密保密。婆媳两个依农村风俗,马上去找先生定日子。报了两个人的生辰八字,先生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又屈指算了又算,说正月初二好日子,大吉大利。
  因为临近年关,农村的习俗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长年在外打工的、读书的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平时比较空旷寂静的马路上挤满了各种小车,村子里也开始充满了笑声,张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到了。村长一直很有威信,加上老太太今年动了大手术,所以回来的人都要到村长家坐一坐,聊一聊家长里短。年轻人楼上楼下看装潢,年纪大的坐客厅谈县镇村里的事情,女人们坐在房间和老太太拉家常。只有村长老婆在厨房里忙着过年和结婚的准备。
  年轻人大声说道:“义阳叔,你现在住的就是一个别墅,这要搁城里,至少几百万。”村长笑道:“还是以前那个房子,哪有你们嘘的那样。农村房子也不值钱。”
  大家都说:“房子装不装修就是不一样,这个装修的钱恐怕做一座房子的钱。”村长含糊了一下。大家又要去找村长老婆:“双喜临门,秀花婶要请客。”村长老婆笑道:“啥子双喜临门?看看给我找了多少事。”大家不依,村长只好逐个点烟、村长老婆跟着发糖。哄了几个晚上。
  好在现在农村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过年的东西都得自家一样样地准备,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炒胡芋角、熬糖、炸米、捏糖果、磨黄豆做豆腐、打塘鱼、杀年猪等等,现在这些东西花钱都能买得到,再说现在也没多少人稀罕,所以也大大简化,备一点应应景而已。倒是结婚是一件大事,客人很多,这个可不能简慢。村长夫妻两个忙不过来,又托老二和老三家的两个弟媳帮忙在县城采购,这样总算赶在过年前置办好。
  过年的前一天老二家和老三家也先后回来了,老四打来电话,说春节还有事情要处理,今年就不回来过年。老太太不高兴,说再忙,年也是要过的吧?老娘这么大岁数,还能过几个年?好在孙子孙女回来了,想着法子逗老太太高兴,很快就好了。年三十晚上,少春放了一挂万响鞭炮,然后一家子坐满了一桌,说今年喜事多,可惜四弟一家没有回来,不然就更热闹了。老大忽然注意到老三义祥欲言又止,心里疑惑,待年饭结束,找个借口把老三喊到一边。老三吞吞吐吐说:“省里那个老领导出事了,我也是才听说的。”
  “哪个领导?”村长一时反应不过来。
  “就是义安给他当秘书的那个老领导。”
  老大顿时愣住了,这个老领导就是老四的伯乐,当年就是他从大学里挑选了老四作为自己的秘书,一直栽培十多年,并且把自家外甥女嫁给了义安,又一手安排他到临湖出任市长。现在他出事了,会不会牵涉到义安?兄弟两个同时冒上了这个年头,又不敢往下想象。
  “应该没事,前天我还和他通了电话,感觉和往常差不多。”老三安慰道。老大点点头,想说又无从说起。
  爆竹声声烟花灿烂,全家人脸上喜气洋洋,只有兄弟两一脸凝重。
  第二天,新年的第一天,
  正月初一,一大早,按照惯例婆媳两个就搀扶着去庙里烧香。那是一个几百年的古庙,庙里人很多,香烟缭绕,婆媳两个小心挤上前去,点上香,老太太跪在地上,心里默念:“多谢菩萨庇护,这一年我全家顺风顺水。菩萨在上,继续保佑我全家平平安安,我婆媳两一定吃斋念佛、烧香还愿。”说着磕了几个头,又捐了几百元香火。
  回到家,老太太看了看老大,说:“可怜老大这几天忙的,脸色都不好,说话也没精神,你们也帮一下忙,让他休息休息,可别把他累坏了。”
  村长老婆说道:“家里这么多事,头脑都不够用,连着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老大笑了笑,说:“没事没事,扛得住,明天就要结婚了,也就忙这几天。”
  老二家的接话说:“媳妇哪有那么好娶的?这还算好的,要是家在本地,七大姑八大姨,送日子、定亲、过门,哪家娶媳妇不要脱层皮?”
  老三家的劝道:“你们也不要太累了,家里人多,大家都担一点,你们两个也少累一点。”老二家的说:“说得好嘛,那你下厨房,让大嫂休息,今天大家吃饭都落在你身上。”
  “行行,你在灶上掌大勺,我在灶下给你做下手,今天我们两个大厨晾下手艺。”大家都笑起来。
  小一辈哄得更起劲。少芳和少兰忙着弄锅底灰,说明天要蹋在新嫂子脸上。少春求饶,最后给两个妹妹包了红包,才答应明天放嫂子一马。在一片笑声中,少春开车去车站接新娘,今晚就住在县城,明天再组织一个车队去迎接。
  村长私下找了儿子问一些老四的情况,儿子说叔叔平时很忙,见他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见到了也说不上几句话,找他的人太多了。这次回家,小叔叮嘱几次一定要低调,结婚也不要惊动别人,自家亲戚热闹热闹就行了。爸你看小叔官越来越大,胆子可越来越小了。村长心神不宁,又不好说,心想只有等这几天忙过了,是不是去一趟临湖。
  
  十三、结婚
  正月初二,村长家红灯高悬,喜字贴满了窗子,格外显眼。一大早亲戚朋友几乎都到了,村长家人声鼎沸,一片忙碌。厨房里村长老婆带领月兰、桂花等小媳妇们忙着安排饭菜,灶台上烟气缭绕香气喷鼻,边上搭了一个长条桌子,上面摆满了各式菜肴。小孩子们时不时跑进来,大人们顺手加一块肉塞到小嘴里。客厅里老太太穿上了大红棉袄,满面喜气。
  新娘家在外地,因为隔得太远,所以事先两边都说好,各自举办婚宴。今天就是由弟弟陪同前来完婚。过两天小两口再去山东,在娘家也举办一场婚宴。这样省事多了,村长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都安排得妥妥的,家里处处都是说笑声,心里叹道:“但愿老四不要出什么意外,哪怕不当官、不发财,家里就这样平平安安、全家人在一起多好。”
  村长正想着心思,门外传来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村长和大家一起涌到门外,接亲的车队回来了。所有的人都挤出来看热闹。少春第一个出来,一身白色西服衬得格外帅气。只见他绕到车子的一边,打开车门,弯下腰,一把抱住新娘。人群一边起哄一边自动让开了一条路。少春一口气抱到楼上的新房里。等新娘在床边坐好,大家这才看清新娘的容貌,淡扫蛾眉凤眼含笑,娇羞中带有北方人的英武之气。桂兰推了一下大妈,说道:“少春真有福气,这个姑娘好漂亮,像明星。”村长老婆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喜滋滋地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走出人群,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红枣莲子羹端上。
  少春介绍说:“这是妈妈。”新娘赶紧站起来,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妈,村长老婆笑了答应,大家都笑了。桂兰大声说道:“快喝了,这叫早生贵子,让大妈早点抱孙子。”大家又是一阵哄笑。休息了一会,把村长喊来,举行改口仪式。村长夫妻两个坐在沙发上,小两口跪在前面,双手分别捧上一杯茶,喊到:“爸、妈,请喝茶。”老两口接过茶,喝了一口,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红包递给新人,然后四个人一起照相。边上老二家的说:“公公太严肃了,新媳妇这么漂亮也不笑一个。”村长嘴巴咧了咧,更不自然,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大家看平时严肃的村长手脚无措的模样,都感到好笑。摆了几个姿势,总算拍完了全家福。
  村长站起来就走,在人群里被人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表弟曾书记。转到没人的地方,书记问道:“你有没有和少安联系?”
  “这阵子忙结婚,没顾得上。你也听见了?”
  “这么大的领导出事,官场上早传开了。义安没打电话回来?”
  村长摇了摇头,说好几天没联系,手机也打不通。
  书记沉思,说道:“联系不上也不奇怪,一般到了放假,领导都会把手机关了,以免别人找麻烦。应该不会有什么事。过几天再联系一下看看。”村长问道:“你怎么知道没事?”
  书记说:“临湖这么近,要是有事早就传过来了。”
  村长连声说对、对,有道理。两个人商量,干脆过几天去一趟临湖,免得在家疑神疑鬼。那边喜宴已经开始了,大家都说今年少春当了老总,买了新房,做了新郎,这么多喜事一定要多喝几杯才是。那边老太太说累了,头晕,先回房休息。厨房里女人们趁着男人们喝酒,赶紧抽空扒了几口饭。
  月兰坐在灶间,一边塞柴火一边吃饭。老二家的打趣道:“月兰最近脸色好多了,什么时候该喝你的喜酒了吧?”月兰脸上一红,老三家的说道:“你这人说话也不看场合。”老二家的笑道:“这是喜事,都是家里人,说说也不碍事。”大嫂说道:“家里已经说好了,正月里就把大事办了,过了正月好一起出去打工,早点把家里的债还了。”
  老三家的点头说道:“这样好,日子总是要往前过的。”
  
  
  十四、噩耗
  第二天,按本地习俗是要请新娘的爸爸叔叔们来做客,再后一天要请新娘的妈妈婶婶,然后再请爷爷奶奶。因为路远都没有来,所以都免了。老二家的和老三家的也都各自回家拜年。少春嫌家里冷清,就开车带了新媳妇和小舅子去市里转转。老太太说不舒服,大家都说昨天忙累了,让她躺在床上休息。
  年也差不多过完了,大事也办妥了,村长老两口松了口气,两个人坐在走廊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大妈、大妈!”忽然桂花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村长老婆说道:“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慌里慌张的,什么事急成这样?”桂花看了看村长,欲言又止,对村长老婆招了招手,两个人走到厨房里嘀嘀咕咕。
  村长以为是女人之间的悄悄话,也没在意,端起茶杯喝水。忽然听见老婆啊了一声,村长好奇地走了过去。桂花没有看见,还在那低声说道:“这事千真万确。我今天到娘家拜年,经过她们村,我亲眼看见的,女儿哭的真可怜。边上的人都说太年轻了,真惨。骂包工头没人性。”
  “哐当”一声,村长手里的茶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桂花吓了一跳,看见村长站在门口,吓得赶紧住口。
  “你们在说什么?”村长盯着桂花。桂花紧张地看着村长老婆。
  “桂花你就直说了,这事也是瞒不住,迟早都会知道。”村长老婆说道。
  桂花说:“听说夏小梅死了,我也是听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村长手直抖,想抽烟怎么也拿不出来,张张嘴想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村长老婆看他脸色苍白得怕人,想去扶他。村长顿时清醒过来,一甩手,转身就往院子外面跑。
  桂花紧张地说:“大伯这个样子好怕人,不要紧吧?要不要去看看?”
  村长老婆走到走廊,慢慢坐下,眼睛望着院子外面,说:“随他去,让他去看看也好。”
  那边村长头脑一片空白,只是一路跌跌撞撞向那个熟悉的人家跑去,连别人和他打招呼也看不见。远远地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房子,村长放慢了脚步,那个陈旧的砖瓦平房,在周边小楼房中间显得很寒酸,村长眼里却是那么的温馨。自己有多少次来过这里?村长嘴边忽然浮起了一丝笑意。他一步一步向小屋走去,眼前想了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情景。应该差不多二十多年了,那个时候她结婚不久,就被丈夫打了一顿。他听说后跑了过来,那个男人已经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只有她坐在家里哭泣。他在门口转了几圈,想去安慰又不知道说什么。她哭了一阵子,让他走。当时她脸上写满了淡淡的愁容,没有一点新婚的喜悦,他的心都碎了。二十多年了,一直刻在他心里。
  走近了,门前的白花格外刺眼,村长麻木地挪动着双腿走了进去。迎面而来的是小梅大大的遗像,恍惚之中,似乎看见小梅含笑走过来。
  “小梅、小梅!都是我害了你啊!呜呜呜”村长大哭跪倒在地上。边上有个人把村长搀了起来,村长睁眼一看,是小梅的女儿洋洋,擦了擦眼泪,问道:“你妈妈到底怎么了?怎么好好地就走了?”
  洋洋一把拉过村长,悄悄地说道:“这里不方便,我们到墓地看妈妈。”
  转到村后,走过几条田埂,远远地看见一座孤坟孤零零地立在田地中间。村长心里一痛,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走到跟前,碑上镶嵌着小梅的照片,一脸忧郁的看着自己。村长俯下身子,抱住墓碑放声大哭。恍惚之中,仿佛看见小梅笑吟吟地向自己走来。这笑容还是那么熟悉。当年第一次见到小梅,就被她青春甜美的微笑吸引。“小梅!小梅!是我害了你!呜、呜!”哭了半天,擦了眼泪,问道:“你妈妈不是去看病吗?怎么就突然走了?”
  洋洋哭道:“妈妈本来就身子不好,这次接她到爸爸那边去,本来想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结果他们老是吵架,也没去成。”
  “他们为什么吵?你妈已经到你爸身边去了,你爸还吵什么?”
  洋洋低头不语。
  “怎么了?”
  洋洋抬起头,说:“妈妈去了反而坏事了,如果不去的话也许是好事。”
  “这怎么说?”村长不解问道。
  洋洋转过头,看着妈妈的照片,说道:“我爸在外面有个女人,妈妈去了之后要爸爸和那个女人断了关系,不要再来往,爸爸不听。两个人经常为这个事吵嘴,后来爸爸干脆搬过去和那个女人同居,妈妈气得大病一场。”
  “你妈妈生病,你爸爸也不管?”
  洋洋低头。
  “后来呢?”
  “过年的时候,妈妈说一起回老家吧,你有好几年没回去过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两边的老人。可是爸爸不同意,他要跟那个女人回去过年。妈妈一气之下,想不开就上吊自杀了。呜呜,我可怜的妈妈。”洋洋说到后来已经泪流满面。
  村长呆呆地看着照片,喃喃说道:“小梅,你太傻,为这个混蛋不值得。你怎么想不开啊。”
  洋洋从包里拿出一个红包裹,说:“这是妈妈让我转交给你的。”村长擦擦眼泪,接过来,慢慢打开,是一叠信封,年岁很久了,信封已经发黄。村长一眼就看出这是当年自己写给小梅的情书。这么多年了小梅保存得这么完好,村长心中大痛。
  “妈妈病倒后,对爸爸失去了指望。她把这些东西给我,让我转交给你。我说你好好治病,回家自己交给叔叔吧。妈妈摇摇头,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只怕再也回不去了。”
  村长伤痛之下,不能自己。泪眼里,捡拾这些信件,一一记载和小梅相识的点点滴滴,从第一次鼓起勇气向她表露爱慕之意到第一次两个人一起看电影、从和她相约一起出去打工到和她无奈分手,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发黄的信件她还一直保留完好!看着这些信件,两个人昔日相处的一幕幕浮在眼前,从今以后再也看不到她了!他心里一阵凄凉,她已经走了,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好留恋的?不如也跟她去算了,以后两个人再不分离。村长头脑一阵胀痛,鼻子也越来越阻塞。
  “叔叔,你和我妈妈那么要好,为什么要分手?”洋洋的话把他拉回现实,叹了口气,说道:“我家那个时候条件不好,父亲去世早,下面兄弟多,你外公外婆怕你妈妈来了受苦,所以硬逼你妈妈嫁给了你爸爸。谁知道你妈妈嫁过来并不幸福,早知道是这样,当时我们坚持下去说不定也能在一起了。唉,小梅,这辈子苦了你了。”
  村长让洋洋先回去,说要自己一个人陪陪小梅,然后靠着墓碑发呆,恍惚之中,感觉到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小梅还是那样爱笑爱说,两个人牵着手,一起坐在草地上偎依在一起,再也没有打扰。村长心里前所未有的宁静,恍惚之间倒在地上。
  等他清醒过来,已经躺在自家的床上,老婆守在边上。他摇了摇头,手上在吊水,心里明白小梅还是走了,不禁深深叹了口气。
  老婆听到动静,转过头来:“总算醒了。”伸手想摸摸头,村长往里避了一下,想坐起来,浑身却无一点力气。
  “躺倒别动了,医生说你这几天忙累了,又忧虑过度,急火攻心病倒了,一连昏迷几天。”
  村长呆呆地看着房顶。
  “幸好那天少春开车经过那里,就把你带回来。不然还不知道在那要躺多久,只怕病更严重了。”
  村长还是无语。老婆倒了杯水,挑出几粒药,把村长慢慢扶起来,说:“把这药吃了,早点好起来,再不好起来我都愁死了,家里躺了几个病人。”
  村长哑着嗓子问:“还有谁也病了?”
  “老太太,结婚那天就倒了,这几天一直没起来,也没吃多少,只是说不舒服。”
  “医生怎么说?”
  “农村医生只能看看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像老太太这样动过大手术的,就不知道了。老二老三打电话过来,说等上班了再送到老四那里检查下看看。”
  村长心里一动,问道:“老四打过电话没有?”
  “还是没有打通。少春说先去一下山东,待两天就直接回临湖看看小叔。”
  村长松了一口气,让老婆搀扶着下了床,看了一下老太太。老太太睡着了,感觉这几天明显消瘦。
  看着日益衰老的老娘,村长有了一丝内疚,老娘时日不多,在她生病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好好照顾。家里这老的老小的小,哪个能离得了自己?那容得下自己的儿女私情?人啊,这辈子活得都不容易,今生就是这个命,又能怎么样?小梅,不是不念旧情,只是我们两个都是迫不得已啊,今生已了下辈子咱们再见吧。
  村长老婆哪知道这短短一瞬间丈夫转了这么多心思?端来饭菜,在桌上摆好,扶着丈夫坐下。村长看看饭菜,老婆这么贤惠大度,也感觉自己有点歉疚。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十五、双规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农村的习俗是过了正月十五才是年结束。村长先到村里转转,村里还是在过年,没有什么事情,就骑车到镇里去。镇里倒是正式上班了,大家都在彼此打招呼。村长一边笑着和大家说过年好,一边直接进了书记办公室。书记正坐在办公室,靠在椅子上抽烟,看见村长愣了一下,起身把门虚掩起来,说道:“你来的正好,正要找你。”
  “哦?有事吗?”村长一屁股坐下,没有看见书记的脸色。
  书记看着村长,凑过头来,小声说道:“你要冷静,听说老四也出事了。”
  村长一下站了起来,说:“不可能。你听谁说的?”
  “刚才一上班县里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是初二那天被纪委带走的。消息应该可靠。”
  村长一屁股坐下,抱着头,脑子一片空白。一直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村长茫然不知所措。
  书记也是一脸沉重,说道:“不管消息是不是属实,都要有所准备。首先是一定不要外传,特别是不要让老太太知道,她这么大年龄,最近身体也不好,肯定受不了打击。”
  村长机械地点点头,脑子里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不知道怎么走出来的,连书记叮嘱他打电话给少春也没听见 。村长推着车子往回走,脚步沉重。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疏涵衍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学生
    西瓜张
  • 导演
    lit
共有 1 个评论
皖江八百里 作者   安徽芜湖  2017/9/28 18:53:59 
第一次学习写作,请各位专家、朋友批评指正。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8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金沙王国(主旋律, 奇幻, 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同类推荐作品

第七人(2)(家庭)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青花梅瓶(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第七人(1)(家庭)
狗与老人(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小小(农村)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妈妈我长大后保护你(家庭, 犯罪)

同类随机作品

帝谋1(主旋律)
孤独人生(农村)
红肚兜(家庭)
妈妈的摇篮(主旋律)
邂逅恨晚(农村)
弯弯的乌裕尔河(主旋律)
那年夏天(农村)
雀鹰行动(主旋律, 悬疑推理, 犯罪)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