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9721
阅读:8064
发表:2014/10/1
40章 农村 小说
《爱的花环》第17-20章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7-20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4-J-01356】


  他们四人终于走到了小县城里。这小县城街道不宽,还都是虚土路面,很少行人,间或有毛驴车走过,扬起一溜儿尘土。两旁平房低矮,不知党政机关设在何处。
  他们进街不远,见街北有一国营饭店,李春生摸出口袋内的两元钱,说:“进饭店给小莺买碗面条吃吧,小莺跟我们一样啃了两天干馍受不了的。”
  他们进了饭店,问一位维族女服务员:“一碗稀面片几角钱?”回答:“两角钱。”便一人买了一碗。他们吃过,李春生挑着小莺又踏着虚土街道往东走,约走了半里路,见一小桥架在由南往北的一条长渠上,桥下流水淙淙。李春生抱着小莺同沈清波和叶姐下到渠底,好好洗了手脸一番,待爬上渠来,李春生挑上小莺沿水渠往北去园艺场时,叶姐说:“我想离园艺场也不会很远了,不忙着走,咱们到百货商店看看吧,我瞅见桥南边不远有个百货商店。”
  沈清波说:“不看也罢,没钱买东西,怪没意思。”
  叶姐说:“你忘了我口袋里还装有五块钱,说给春生买点补身子的东西吃没花,我想用这五块钱给你俩扯个被面,当作给你俩结婚的礼物。你俩就那么样结婚了,连床新被子都没有,一个新被面子都换不上,我心里难受得很。”
  沈清波说:“谢谢叶姐了。不换中了。我俩不在乎这个。把钱留着以后给小莺买衣服穿吧。”
  叶姐说:“不行。”只管向百货商店走去。李春生放下担子,抱起小莺和沈清波只得跟了去。他们进了百货商店,见货架子上大都空着,只摆了少量的布,花色也很少。沈清波和李春生又劝不住叶姐,就任她紧口袋里的钱扯了一块,蓝底红花的斜纹布做被面子,并买了两支红蜡烛和一盒火。
  叶姐说:“这能算个什么礼物呢,够穷气的了。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没在这里,让我永远当作你们的亲人把旧被子拆了,把这作被面换上,也算结婚换了新,有了喜。”
  李春生和沈清波叫了声“亲姐姐。”
  他们出了商店,李春生又挑起小莺顺长渠往北走去。走了十几步,听得身后有人叫:“你们哪来的流浪汉流浪女人要饭的乞丐。”
  李春生、沈清波和叶姐没理这声音,也没回头,只管走去。但没走上两步,听听身后说道:“你们没听见么?是聋子还是哑巴。”
  这时三人回过头来,见一个穿制服象干部身份的汉族年青人,朝他们走来。大声说:“我问你们话的。没听见还是装聋作哑不理。”
  李春生说:“听是听见了,因为我们不是乞丐,认为你不是对我们说话的。你有什么事?”
  这人说:“你们不是要饭的乞丐能是什么人,衣衫不整挑着孩子,这里不准要饭,破坏风气和市容。”
  这句话把沈清波气得脸发白,破口质问:“谁是要饭的乞丐,向你乞讨了什么,你敢污辱我们。向我们道歉。你认为你穿上了身制服就高人一头。”
  这人说:“啊!这大姑娘还挺厉害的。走,跟我到公安局去。”
  沈清波说:“你说什么?”又说:“好哇。春生,把挑子给他叫他挑去。”
  李春生低头想了想,也对这人说:“这挑担我早挑不动了,你挑上,我们跟你走。”小莺吓哭了,哭声引来了很多走路的维族人和几个汉族人围观。
  叶姐把小莺抱在怀里哄着说:“别怕,有姨姨和叔叔呢。”
  这时有一个五十多岁也象干部的汉族人挤到沈清波跟前问:“什么事?”沈清波称呼他:“好叔叔。”指着李春生说了句“这是我丈夫李春生是学生,在学校受迫害了,现在到这里的园艺场去的。”说着哭了。哭着说了最后一句:“我们现在竟落到在有些人眼里是乞丐。”
  这位叔叔给沈清波擦了眼泪,说:“姑娘,别伤心了,我是县委张书记,我替这位田雨同志向你道歉。天不早了,园艺场离这里还有二十里路,还得走好一会。现在就去吧,哪一天我得空去看你们。”
  李春生叫叶姐把小莺重新放在筐子里,顺渠边小路向北走去。越走渠道越窄,环境越寂静,路边野草稀稀疏疏。路外是整齐的条田,条田与条田之间桑树与杏树成行,正在盛开的杏花宛若条条彩带。远处,大小村子坐落在支渠边,柳绿杏红,鸡啼羊叫,经过大小十座闸口,终于走到长渠尾端的方方正正园艺场的边沿,只见它西靠沙漠北也靠沙漠,东临宽阔的撂荒地,撂荒地上稀稀疏疏站着几棵粗壮的沙枣树。
  
  园子的边沿有一条荒径,这荒径顺着沙枣树和白杨树栽成的防风林带延伸到园艺场的大门口,李春生挑着小莺同沈清波、叶姐踏着荒径走到大门口时,恰逢站在大门口沉思什么事的李场长。这李场长见挑着担子的李春生,立刻脸上堆笑迎上前去要接担子,李春生不让,这李场长便把坐在筐子里的小莺抱起,小莺见他和蔼可亲,不但没有惧怕,反叫了声“叔叔好”。
  叶姐听了,纠正小莺道:“叫爷爷好。”
  小莺便改口叫“爷爷好”。
  李场长对叶姐笑道:“我还没到五十岁,还不到做爷爷的资格,叫伯伯吧。”
  小莺又叫了声:“伯伯好。”
  李场长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装在小莺口袋里,且把一块喂小莺嘴里说:“真聪明,能听懂我的话。”又看着沈清波对李春生:“你表妹待你真好步步陪着你。”
  叶姐说:“他俩已结婚了。”
  李场长说:“这就太好了。”又问叶姐说:“你就是春生的姐姐?”
  叶姐看着沈清波说:“我是她表姐。也就是李春生的姐姐了。”
  李场长把李春生他们领到大门内北边的居民区,他自己半地下式的较为宽敞的办公室里,把小莺交给叶姐,又是沏茶,又是拿吃的,对叶姐说:“我把这里的情况也向你说说,这里的生活条件眼下也不是很好的,一年劳动到头,也不过挣个口粮钱,日常零用钱得靠每个人的二分自留地。我欢迎春生来这里,就是想把园艺场搞好,生活也就上去了。社员们住的还都是地窝子,看我这办公室还是半地下式的。涝坝南边还有两个地窝子空着,春生小两口和你这位姐姐先住着。没有床,我派人用胡杨棒子给支了两张床,铺了些芦苇,等会你们去把铺盖铺上。现在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会儿,我出去把三个正副生产队长和公社办的农业中学副校长叫来你们先见个面。公社办的这个农业中学在园子外的西边,我还是校长呢,可这个农校连个专业教师都还没请到,春生你来了也好给他们讲点课。”
  李场长说罢这话,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就领来了两个汉族人和两个维族人。李场长指着一个四十多岁个子较高的汉族人说:“他叫唐凯,正队长。”指着近三十岁较矮的汉族人说:“他叫谷群,副队长。”指着一个三十多岁个子中等身体瘦削的维族人说:“他叫玉素甫,副队长。”指着四十多岁个子高且肥壮的维族人说:“公社办农业中学的副校长,叫买不都拉音。”随后对他们说:“这是我请来的技术员。”
  李春生听了这话,打断李场长的话说:“别这样抬举我,我当不起。”
  李场长接着说:“他名叫春生,姓李,和我同姓,看性格和我有点象,是上了正规农业学校的学生。我希望三个队长和李春生同心协力,把公社建的这个园艺场搞成功。买不都拉音副校长可请李春生给学生讲讲农业技术课。”指着沈清波补充说:“这位是李春生的爱人,那位抱孩子的是她表姐,我希望你们对她们照顾好。”
  说到这里,李场长庄重地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形我必须提前给三位队长和副校长说明白,李春生来我们园艺场并不是专门为我们的果树搞技术工作的,更不是为了弄口饭吃,挣几个工分钱主要的目的是想弄几亩地做他培育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田,实现他培育出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愿望,也就是他从小就做的美梦,并希望得到我和你们的支持帮助。我已答应了春生,等春生把园艺场果树的事基本搞好后,就拨出几亩好地给春生做试验田,并大力帮助,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三位队长和副场长异口同声说:“我们也答应。一定支持春生实现他的愿望,他的美梦。”
  李春生拱拱手说:“谢谢大家了。”
  这时叶姐向沈清波示了个眼色,一同走出了李场长的办公室,放小莺地下走着,挑上门外放的担子,根据李场长说的地方找居住的地窝子去了。一边走一边对沈清波说:“我看那个姓谷的副队长不是个好人。”
  两个人找到门朝南挨得很近的两个地窝子,果真两个地窝子里都有用胡杨棒子支起来的床铺好了芦苇,就是有点儿潮湿。叶姐住了西边的地窝子。两人互相照应着把褥子单子铺好后,叶姐便把沈清波的旧被子拆开,把从商店买的新被面子缝上。刚缝好,李春生便同李场长过来了。李场长见他们生活上的用具什么都没有,说:“我那里还放有锅碗盆勺一套东西,回头我叫人给你们送来,叫库房保管员给送来一袋包谷面和白面。自己做着吃吧,没有食堂。”
  李春生说:“我们本有锅碗盆勺这一类东西的,走到半路带不动了,埋在了作了记号的一个沙包后,等两天我去拿回来。”
  李场长说:“场里还有只小毛驴,啥时去把小毛驴牵上。”
  李场长离去不一会儿,一个自称名叫王进兴的汉族小伙子便把李场长的一套锅碗盆勺等东西送来了,又一会儿一个自称名叫买买提明的维族小伙子送来一袋玉米面和几斤麦了面。买买提明说:“这麦子面是李场长私人送你的,场里劳动的人全吃的包谷面。”
  叶姐和沈清波在地窝子外边挖了个土灶,拾了几把干沙枣树枝做了几碗揪面片吃之后,天已黑了。
  叶姐在李春生和沈清波住的地窝子里把两个碗翻过来,把她买的两支红蜡烛坐稳在碗底上,放在李春生和沈清波的新婚床头上点着,顿时满屋红亮。
  沈清波没加思索的问:“叶姐,把两支蜡烛一齐点上不浪费了。”
  叶姐说:“这时不浪费,你俩别忘了今夜啥日子,虽说昨天你俩拜天拜地拜月亮拜沙漠拜叶姐成了婚,实际上今夜你俩才正式入了洞房,洞房里是要点红蜡烛的。两支红蜡烛象征两人红红火火一辈子,红蜡烛是喜气是旺气是热气是暖气是亮气,红蜡烛摆在你俩新婚的这‘床’头,是祝贺你俩永远燃烧,你给我烧,我给你烧,我给你烧出喜气旺气热气、暖气亮气,你给我烧出喜旺气热气、暖气亮气,你俩个一齐喜一齐旺一齐热一齐亮。我把这一对红蜡烛摆在你俩新婚的‘床’头,是说你俩就是红蜡烛,春生是这一支,清波是那一支,烧得你化在他身上,他化在你身上,两支烛粘成一支烛,两个人变成一个人。我把这一对红蜡烛摆在你俩新婚的这‘床’头,还是说这一对红蜡烛就是这地窝子里的太阳和月亮,你俩是睡在太阳和月亮守护着的床上的,这床就不是胡杨棒子支起来的‘床’了,是阳光和月光给造出来的床了,睡在阳光月光造出来的床上,会把黑夜忘记,会觉得是卧在云彩做的褥子上,会觉得盖的是又暖又柔软的被子,会生产出象太阳一样的男孩子,月亮一样的女孩子。有了太阳一样的男孩子、月亮一样的女孩子,就添了帮春生实现愿望的人了。就什么不用担忧了,他们会做你俩想做的事,会叫你俩称心如意到百年。虽说这洞房是地窝子没有富贵人家的阔气,却有真情气,有了真情气就够了。比住在高楼大厦里没有真情的婚姻快活千万倍,真情会让你觉得住在地窝子里象住在天堂,没真情气会让你觉得住在高楼大厦里象住在牢房里。春生、清波,你俩不是我的亲弟弟、亲妹妹,可我觉得比我亲弟弟亲妹妹还亲。我真高兴天这么大,地这么宽,遇上了你们俩,我原来恨死了天给我们降了灾荒,逼得我逃荒、流浪,现在我不恨了,要不是天给降了灾荒,我们仨,还有小莺咋能有现在这缘分。是天给我们牵了情。春生、清波,我心里还有很多的感情说不出来,因为我知道的词太少了,挖不净啊,真真是急死我了。”
  沈清波听叶姐说到这里,说:“叶姐,我懂了你语重心长的话了,我和春生这里流浪那里流浪。庆幸遇上你这么心又好嘴又巧的好姐姐,真真是有福气。”
  叶姐说:“咱们都有福气。”说着流出了眼泪,但很快抹去了,笑道:“看我高兴成了这样子。”说到这里把话锋一转道:“春生、清波,今夜我要闹闹你俩的洞房的。”
  沈清波笑道:“这个样子有什么可闹的呀!再说,你是姐姐,那有姐姐闹妹妹的洞房的。”
  叶姐笑道:“说的也是。可闹房是人一辈子不能少的喜庆事,我不给你俩喜庆还有谁呢!我想亲眼看看你俩的和美样儿,喜欢喜欢。虽说就我和小莺两个人要在你俩这样的洞房里想给你俩闹洞房有几分寒心,也不能说不算闹。婚礼办的就那么心酸可怜了,闹出来一点儿喜庆气冲冲心酸可怜吧。再说,我们跟春生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个园艺场寻找到了能实现他愿望的地方,也得生法庆贺庆贺,咱就把结婚闹房的事当做一种祝贺的礼物也怪有趣的。那么这样吧,你俩拥抱拥抱叫我看看。就算闹了吧。”
  沈清波想伸臂拥抱李春生,李春生笑着不动,叶姐说:“你春生还没大姑娘开通,都不知趋势抱一下清波。抱一下,叫叶姐我看着,刷刷你那傻气。”
  李春生笑了笑说:“让我亲清波一口中了吧?”
  叶姐说:“行。这就更让我高兴了。”
  李春生缓缓地伸过脸去轻轻地吻了一下沈清波的额头。
  沈清波笑道:“叶姐,你说他傻呢,他傻么?”
  叶姐笑道:“不傻不傻,不傻就好了,不傻就好了。要是读书读傻了,就不如不读的好。”
  小莺见了听了,急不可耐地说:“姨姨,叔叔咬了你一口,你不还他一口不吃亏了么,你也咬叔叔一口。”说得三个都笑了。
  沈清波笑说:“姨姨没吃亏,是姨姨占便宜了。”
  小莺认真地说:“不,不,姨姨是吃亏了,吃亏了还说是占便宜了,姨姨是傻子,也咬叔叔一口,把亏捞回来。”
  沈清波又笑说:“姨姨真没吃亏,是姨姨真占便宜了。”
  小莺认真地说:“不,不,姨姨是吃亏了,吃亏了还说是占便宜了,姨姨是傻子,快,也咬叔叔一口,把亏捞回来。”
  沈清波笑笑,说:“我们的小莺这么有毅力呀!那你答应长大后帮助实现叔叔做的梦,我就狠狠地‘咬’叔叔,答应不?”
  小莺瞪眼望着沈清波说:“答应。那你得先狠狠咬过叔叔我再说,防你骗我。”
  沈清波说了声“好厉害”,抱住李春生吻起来。
  小莺拍着手笑。
  叶姐望着两人亲爱的样子,双手合掌说道:“老天爷呀!求您好好保佑这对好心的真情人吧,两人好不容易在这里寻到实现两人梦的地方了,也结婚了,保佑两人今后平平安安,在这里把梦变成真的吧!别叫再有啥事故发生了吧!”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gao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爱的花环(农村)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小小(农村)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孕事(农村, 家庭)
2022年的第一场雪(爱情, 农村)
井下的真相(农村)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出乎意料(农村)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小人物的孤独(主旋律, 农村)
挑泰山(第一、二部)(主旋律, 农村)
她的日记本:禁止翻看(农村, 家庭)
2022年的第一场雪(爱情, 农村)
村长和他的兄弟们(主旋律, 农村, 家庭)
女门卫(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