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321
阅读:34
发表:2025/9/4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46章:千里跃进(5)
1
…
45
46
47
…
4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正向北开进的国民党整编28师听见枪声,掉头向西扑了过来。
留守的52团迎头依当面一座小山阻敌。
此时是15日凌晨。
双方发生激战,争夺山头。52团顽强阻敌,打退多次进攻。战斗进行到下午,54团从大悟带着缴获的弹药物资归来。但连续一夜赶路征战,已是疲惫不堪,阻敌的52团也已渐渐不支。战至天黑,肖永银将部队撤下,脱离战场。
这时,两位部队主官发生了分歧。韦杰见部队非常疲惫,已经是后半夜了,便要在附近的王家店休息一晚再走。肖永银则认为敌情不明,危机四伏,应转头向东,拖着28师走,这样可以借机判明敌情,再作打算。
看到部队大多数不愿意再走,肖永银决定听从韦杰的建议。
1月16日,18旅移师至王家店。
危险悄然来临。
就在这时,从平汉线经罗山插过来的国民党胡琏整编11师正悄悄扑向王家店。
******
却说胡琏整编11师,从鲁中到鲁西南,再到陇海线,一路紧随刘邓穷不舍,后乘坐火车到达平汉线罗山、大悟一线。
这日,驻周家大湾的整编11师覃道善第18旅(注意,也是18旅,番号相同,但国民党是整编旅,相当师的编制。)的侦察部队突然听到隐约军号声。
覃道善即派便衣队前行侦察。
很快,覃道善向胡琏报告:“发现有一支部队进驻王家店。经左右联系,并无友军驻扎此地。”
胡琏断定是共军部队,遂决定偷袭予以歼灭。
1月16日,胡琏率整11师向王家店扑了过来。
******
王家店三面环山,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小镇,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小街,百多户人家。镇子面积不大,只能驻旅直属队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3个机关和50多名伤员,旅警卫连的一个排负责警卫,一共250人。
旅部设在王家店东面3里远的南田村。肖永银手里实际上只有52团和54团5个营的兵力。考虑到国民党军重兵在南面的武汉和黄陂方向,所以他把52团放在西南方向,把54团放在东南方向,而王家店北面的山上则是近战战斗力较弱的旅工兵连和炮兵连。但是,国民党军偏偏就从北面偷袭来了,来的还是战斗力最强的胡琏的整编第11师。
16日5时左右,旅政治部沈钦尧主任和组织科科长刘赞平,由王家店出来向南田村司令部方向走去,去参加当晚7时在司令部召开的旅党委会议。
刚出村,一梭子重机枪子弹打来, 两人靠着大石头观察。见国民党部队源源正向王家店开来。
韦杰副司令员、肖永银旅长、刘昌政委、邢荣杰参谋长正在商议晚上开会决定下一步行动,沈钦尧、刘赞平闯进门来,哭喊:“快快,敌人来了,救直属队!”
肖永银一边向52团、54团通报这一紧急情况,一边令他们各派出一个营接应王家店的直属队撤退。
这时,枪声四起,东南、西南的52团和54团当面也出现了敌人,黑压压的正在向里包抄。两团仓促应战,已不能分兵。18旅战士久经战场,很快各自为战,找到适当位置,进入战场,阻击来犯之敌。打得非常顽强。
激战之中,胡琏很快判断出共军的布防情况,重新调整部队,令杨伯涛11旅包围田村;覃道善18旅从北进攻而后向南攻击分割王家店东南、西南两部共军;王直元118旅包围王家店。
霎时间整个王家店地区淹没在激烈枪炮声和弥漫的硝烟里。
肖永银还在试图组织兵力去救直属队,但已没有兵力可调。忽然听见北边枪声冷落下来,感觉不对劲。正待派人去问,就见炮兵连撤了下来。原来敌18旅攻进,事发仓促,炮兵还未开火,防线便被突破,结果丢了炮就退了下来。
敌18旅在突破北边阵地后,立即又向52团、54团包围过来。
这时,52团、54团四面都是敌人,战士们沉着应战,顽强拼杀,多次凭借夜幕跳出阵地与敌肉搏。一直到午夜,战斗已经进行了六个多钟头,再无力量组织人马去救直属队。
肖永银和政委刘昌道:“我兵力不足,难以支持很久,救直属队已无可能。今天晚上只是直属队的存亡问题,拖到明天就会是全旅的存亡问题了。”又道“好在天黑,可以收拢主力,趁敌军未及全面展开从空隙中钻出去。现在四面敌军密集,只有东南面一条山口方向无枪声,可以冲出去。必须当机立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四面的枪声越来越近,国民党军的包围已越来越小。肖永银痛苦地下了决心:“放弃直属队,今晚撒走。天明后的后果是全军覆灭!”刘昌,邢荣杰旅同意,最后韦杰副司令员也痛苦地同意了这一决定。这是一个近乎冷酷无情的决定,对于18旅成了永久的伤痛。
趁天黑,副司令员韦杰、旅政委刘昌率52团先从东南方向的山口撤出。肖永银随后收拢54团掩护,边战边撤。
王家店镇内的旅直属队,只能扔下不管了。
******
王家店旅直属队只有一个警卫排,武器是为数不多的步枪、马枪、手枪和手榴弹。
宣传科长杨照临、直属队书记黄克勤,还有受伤休养的52团1连指导员张增华,三人组成临时指挥部,顽强地把守街道两头和房门口,一边奋力抵抗,一边眼巴巴地等待救援。
敌整编第11师一个团的兵力把王家店围了个水泄不通,迫击炮、火箭筒把街上打成一片火海。
战斗持续到17日黎明,直到弹药耗尽,18旅直属队不幸全军覆灭,17人牺牲,200人被俘。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罕见的成建制被消灭的事件,也是18旅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损失。
被俘的卫生处长朱富保被押往宣化店,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其余大多数被押往武汉,备受刑罚和折磨,始终坚定信念保持气节。
俘虏中还有野政记者胡征。
解放大军渡江南下时,这些战俘们被救出,大多回到了部队。然而,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无数次的审查,无理责难和凌辱,使他们精神上、肉体上长期饱受折磨。因为这一历史上的“污点”,很多人都被折磨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刘邓分兵后,刘伯承率杨勇一纵和张国华独立旅离开大别山渡淮北上,于中旬到达淮西。
杨勇一纵在大别山损失1万余人,兵员不到2万,缺额较大;张国华旅9个团2万5千余人,大量俘敌和新补人员,成分复杂,且缺乏大规模阵地作战的经验。
1948 年 1 月 26 日 刘伯承、邓小平联名致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承认:“在敌几个强师压迫下,大军已无法集中作战。”
留守的52团迎头依当面一座小山阻敌。
此时是15日凌晨。
双方发生激战,争夺山头。52团顽强阻敌,打退多次进攻。战斗进行到下午,54团从大悟带着缴获的弹药物资归来。但连续一夜赶路征战,已是疲惫不堪,阻敌的52团也已渐渐不支。战至天黑,肖永银将部队撤下,脱离战场。
这时,两位部队主官发生了分歧。韦杰见部队非常疲惫,已经是后半夜了,便要在附近的王家店休息一晚再走。肖永银则认为敌情不明,危机四伏,应转头向东,拖着28师走,这样可以借机判明敌情,再作打算。
看到部队大多数不愿意再走,肖永银决定听从韦杰的建议。
1月16日,18旅移师至王家店。
危险悄然来临。
就在这时,从平汉线经罗山插过来的国民党胡琏整编11师正悄悄扑向王家店。
******
却说胡琏整编11师,从鲁中到鲁西南,再到陇海线,一路紧随刘邓穷不舍,后乘坐火车到达平汉线罗山、大悟一线。
这日,驻周家大湾的整编11师覃道善第18旅(注意,也是18旅,番号相同,但国民党是整编旅,相当师的编制。)的侦察部队突然听到隐约军号声。
覃道善即派便衣队前行侦察。
很快,覃道善向胡琏报告:“发现有一支部队进驻王家店。经左右联系,并无友军驻扎此地。”
胡琏断定是共军部队,遂决定偷袭予以歼灭。
1月16日,胡琏率整11师向王家店扑了过来。
******
王家店三面环山,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小镇,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小街,百多户人家。镇子面积不大,只能驻旅直属队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3个机关和50多名伤员,旅警卫连的一个排负责警卫,一共250人。
旅部设在王家店东面3里远的南田村。肖永银手里实际上只有52团和54团5个营的兵力。考虑到国民党军重兵在南面的武汉和黄陂方向,所以他把52团放在西南方向,把54团放在东南方向,而王家店北面的山上则是近战战斗力较弱的旅工兵连和炮兵连。但是,国民党军偏偏就从北面偷袭来了,来的还是战斗力最强的胡琏的整编第11师。
16日5时左右,旅政治部沈钦尧主任和组织科科长刘赞平,由王家店出来向南田村司令部方向走去,去参加当晚7时在司令部召开的旅党委会议。
刚出村,一梭子重机枪子弹打来, 两人靠着大石头观察。见国民党部队源源正向王家店开来。
韦杰副司令员、肖永银旅长、刘昌政委、邢荣杰参谋长正在商议晚上开会决定下一步行动,沈钦尧、刘赞平闯进门来,哭喊:“快快,敌人来了,救直属队!”
肖永银一边向52团、54团通报这一紧急情况,一边令他们各派出一个营接应王家店的直属队撤退。
这时,枪声四起,东南、西南的52团和54团当面也出现了敌人,黑压压的正在向里包抄。两团仓促应战,已不能分兵。18旅战士久经战场,很快各自为战,找到适当位置,进入战场,阻击来犯之敌。打得非常顽强。
激战之中,胡琏很快判断出共军的布防情况,重新调整部队,令杨伯涛11旅包围田村;覃道善18旅从北进攻而后向南攻击分割王家店东南、西南两部共军;王直元118旅包围王家店。
霎时间整个王家店地区淹没在激烈枪炮声和弥漫的硝烟里。
肖永银还在试图组织兵力去救直属队,但已没有兵力可调。忽然听见北边枪声冷落下来,感觉不对劲。正待派人去问,就见炮兵连撤了下来。原来敌18旅攻进,事发仓促,炮兵还未开火,防线便被突破,结果丢了炮就退了下来。
敌18旅在突破北边阵地后,立即又向52团、54团包围过来。
这时,52团、54团四面都是敌人,战士们沉着应战,顽强拼杀,多次凭借夜幕跳出阵地与敌肉搏。一直到午夜,战斗已经进行了六个多钟头,再无力量组织人马去救直属队。
肖永银和政委刘昌道:“我兵力不足,难以支持很久,救直属队已无可能。今天晚上只是直属队的存亡问题,拖到明天就会是全旅的存亡问题了。”又道“好在天黑,可以收拢主力,趁敌军未及全面展开从空隙中钻出去。现在四面敌军密集,只有东南面一条山口方向无枪声,可以冲出去。必须当机立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四面的枪声越来越近,国民党军的包围已越来越小。肖永银痛苦地下了决心:“放弃直属队,今晚撒走。天明后的后果是全军覆灭!”刘昌,邢荣杰旅同意,最后韦杰副司令员也痛苦地同意了这一决定。这是一个近乎冷酷无情的决定,对于18旅成了永久的伤痛。
趁天黑,副司令员韦杰、旅政委刘昌率52团先从东南方向的山口撤出。肖永银随后收拢54团掩护,边战边撤。
王家店镇内的旅直属队,只能扔下不管了。
******
王家店旅直属队只有一个警卫排,武器是为数不多的步枪、马枪、手枪和手榴弹。
宣传科长杨照临、直属队书记黄克勤,还有受伤休养的52团1连指导员张增华,三人组成临时指挥部,顽强地把守街道两头和房门口,一边奋力抵抗,一边眼巴巴地等待救援。
敌整编第11师一个团的兵力把王家店围了个水泄不通,迫击炮、火箭筒把街上打成一片火海。
战斗持续到17日黎明,直到弹药耗尽,18旅直属队不幸全军覆灭,17人牺牲,200人被俘。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罕见的成建制被消灭的事件,也是18旅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损失。
被俘的卫生处长朱富保被押往宣化店,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其余大多数被押往武汉,备受刑罚和折磨,始终坚定信念保持气节。
俘虏中还有野政记者胡征。
解放大军渡江南下时,这些战俘们被救出,大多回到了部队。然而,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无数次的审查,无理责难和凌辱,使他们精神上、肉体上长期饱受折磨。因为这一历史上的“污点”,很多人都被折磨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刘邓分兵后,刘伯承率杨勇一纵和张国华独立旅离开大别山渡淮北上,于中旬到达淮西。
杨勇一纵在大别山损失1万余人,兵员不到2万,缺额较大;张国华旅9个团2万5千余人,大量俘敌和新补人员,成分复杂,且缺乏大规模阵地作战的经验。
1948 年 1 月 26 日 刘伯承、邓小平联名致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承认:“在敌几个强师压迫下,大军已无法集中作战。”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