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0224
阅读:8669
发表:2015/9/8
历史 小说
贾雨村-从江南才子到京城贪官(一)
野雪 [北京]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X-05793】


  红楼梦人物故事

  (1)家庭衰败,离乡赴考
  贾雨村名为贾化,表字时飞,雨村是他的别号,单看他这些称呼,就知道这是个有些文墨的人。雨村生于浙江湖州,这里山清水秀,民风自古尚文不尚武。又逢昌明盛世,自然家家看重子弟读书科考,户户期盼有人金榜题名。雨村家也不例外,祖辈曾为仕宦,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寄希望于后代‘学而优则仕’。雨村自幼天资聪颖,读书用功,成绩斐然,本应传承家族衣钵,延续世代官运。可惜的是,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治病送殡,家产所剩无几。没过多久,雨村竟成了兴门望族走向末世的见证人。世态炎凉,远近亲朋渐渐疏于来往关照,昔日挚友借故不再登门饮酒相聚。虽然本家谱系中有在京都官位显赫的荣宁二国公后裔,但他家那等荣耀,身为读书人的贾雨村尚未沦落至穷途末路,怎肯放弃清高和自尊,贸然前去投靠相认。看来唯有科举选官入仕之路可走了。雨村把脚一跺,也罢,背起简单的行囊,只身一人,怀着靠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重整家业的雄心,不顾路途遥远,开始了北上进京赶考之旅。
  
  (2)穷困潦倒,借住寺庙
  那时候的人跋山涉水,靠一双脚,从江南到天子脚下的京城去赶考,确非易事。读书人贾雨村的文才尚未获得社会认可,也不会有达官显贵请他去给子弟们做塾师当家教。此时的他,赖以生存的技能就是帮人写封书信,拟幅对联,起草份状子,设计个字帖什么的,能换碗饭吃就不错了,旅店都住不起。好不容易才从湖州走到苏州。有心继续北上,怎奈囊中已空空如也,腹内仍饥肠辘辘,不如暂且在姑苏小镇阊门混几日,这里繁华富庶,相对容易生存。雨村运气还不错,在十里街仁清巷尽头的葫芦庙里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庙里的主持了解他这类准备应考的举子,料他不会久住,将来如果入仕为官自然也会知恩图报,不妨与他结个善缘,留他住下,且供他一日三餐的斋饭,顺带让他帮着庙里做些文字性的工作,哪怕教教小沙弥们读书认字,也是好的。
  
  (3)幸结乡绅,巧逢知己
  却说那葫芦庙旁有家乡宦,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这甄士隐家是当地首推的望族,对毗邻的葫芦庙多有经济上的关照。也常携带家眷来庙里请愿还愿什么的,和尚和小沙弥们都和他很熟。甄士隐的独生女英莲,正是粉妆玉琢、乖觉超萌的年龄,深得大家的喜爱。一来二去,甄士隐注意到在庙里寄居的贾雨村,见此人衣衫虽褴褛,相貌却堂堂,且举止斯文,言谈更是不俗,爱才之心顿起,便时常邀请他来家中,谈论些时事政治,点评些热点话题,抒发些感慨不平,探讨些诗文辞藻,当然也不免茶饭招待。送走雨村,意犹未尽的士隐也会和夫人封氏谈起此人,说他现在虽穷困潦倒,可他有才有志,绝非久困之辈,将来定会出人头地。贤淑的夫人点头笑道:‘既如此,何不就行个善事,助他一助,不过替他预备些盘缠冬衣,倘若日后他果然有造化,考取了功名,咱们又多个为官的朋友,岂不好呢。’士隐叹道:‘此话说的极是,我亦早有此心,只是他谈吐中自视颇高,并无求助之意,我怎好贸然唐突。’此时在一旁做针线的丫鬟娇杏听了主人夫妻的对话,却也暗自思忖,他们说的这贾雨村究竟是何等人物呢?既是个读书人,想必确有可敬之处,也未可知。
  
  (4)风尘闺秀,落魄书生
  那雨村成了士隐家的常客,渐渐混得熟了,有时读书厌倦了,就想去和士隐聊聊。有时吃的斋饭过于清淡,也想去士隐家换换口味。这天,雨村又在士隐家里小坐,两人海阔天空正在闲谈,忽然下人来报说有客来访。原来这士隐虽说不以功名为念,闲居在家里,却也和当地官员们有些往来。如今听说来访的是官府的严老爷,不敢怠慢,立刻前去接待。雨村自知一介布衣,不便被引见,遂独自在书房等待士隐应酬归来。正在百无聊赖的翻看些书籍,忽听窗外有女子咳嗽了两声,循声望去,见一个甄家的丫鬟正在花园里掐花。这雨村二十多岁年纪,尚未娶妻,小镇上虽然遍布青楼,烟花女子们哪里肯与他这样的穷儒浅斟低唱。正值盛年的雨村,见到年轻漂亮的女子,总难免多看几眼。原来这掐花的丫鬟正是娇杏,她平日里常随士隐夫妇往返于葫芦庙中,雨村曾偷眼窥见,倒也未十分留意。今日忽见她站在这花丛里,举止飘逸,顾盼生辉,显得格外动人。雨村不由看得呆了,脑子里开始浮想联翩,出现了一幅幅落魄书生与美貌佳人在后花园内邂逅相知的画面。此时娇杏偶一抬头,正瞥见窗内的雨村,心下狐疑,猜测此人必是主人常提到的贾雨村了,没想到他还长的这般魁伟英俊。听相面的说,从一个人的长相上可以看出命运。他那么穷,主人却屡屡夸赞他,还打算接济他,看来他真是个好命之人,将来时来运转也未可知。正在胡思乱想,一个小丫鬟来催她,‘娇杏姐姐,你怎么站着发呆了,快些把花拿回去给英莲戴上啊。’娇杏嘴里答应着,转身要走,却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这一望,正与窗内的贾雨村四目相对,娇杏不觉脸一红,忙低头和小丫鬟离开了花园。却说这雨村见娇杏回头二次望他,心中顿时狂跳不已,料定此女子必是钟情于自己了。心想:‘我这等穷困,这女子却似对我有意,她难道是长了一双慧眼,能看出我将来前途无量?若果真如此,岂不是天赐的红颜知己?可遇而不可求啊。’此时,士隐家的仆人来书房取物,雨村得知士隐还要继续待客,料定今日不得在士隐家里蹭吃晚饭了,不如赶紧回庙里,还能赶上僧人们的斋饭,遂从后门离开。
  自此之后,雨村内心时常纠结,害起了单相思。想想自己年纪已近而立,前途未卜,尚不知将来娶何人为妻,今遇美女以目传情,恐是天意,若能有这样的风尘知己相伴相随,也不枉在这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逗留许久。有心向士隐提及此事,又想自己空怀了进驻上流社会的抱负,眼下尚未考取功名,却迷恋上儿女情长,岂不被他轻视。可这进京赴考的盘缠路费,如何才能筹得呢?这着实让雨村犯愁。
  
  (5)穷儒言志,富绅解囊
  却说葫芦庙中有一个小沙弥,当年因家贫被送到庙里,并不甘心皈依佛门,陪伴青灯古佛凄凉度日。故此,他拜起佛来三心二意,念起经来心不在焉,总是明里暗里关注红尘中的凡人琐事,伺机寻找蓄发还俗的机会。因他平日里最是口齿伶俐,善于察言观色,精通人情世故的,今见雨村闷闷不乐,便对他的心思猜出十之八九,遂几次三番在雨村面前提到士隐,说甄大官人待人行事如何慷慨,讲义气,又如何乐善好施等等,其中的暗示雨村自然心领神会,只是一时想不出如何向士隐张口才能不失体面。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家家喜庆团圆,户户张灯结彩。雨村独在庙中闷坐,无亲可思,无酒可饮,更无处可去,遂百转愁肠,心绪烦闷。便放下手中书卷,抬头仰望一轮明月,想到自己与心上人虽然相隔不远,却难以月下相会。感叹一回,情不自禁,信口吟诗一首:
  未卜三生愿
  凭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又觉此诗的情志过于缠绵颓丧,不能完全表达此时的心境。想自己虽然落魄至庙中栖身,卖文为生,却恰似待价而沽的金钗玉帛,凭自己的才气,早晚必能金榜高中,顶戴花翎,衣锦还乡,娇妻美妾,成为人上之人。想到此处,雨村复振作精神,脱口而出一副对联来自勉: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话音未落却听身后传来赞叹叫好之声,原来甄士隐恰好来葫芦庙中邀请雨村共度中秋,怀才得遇的雨村便欣然随士隐一起去其家中饮酒赏月。正值明月当空,灯火阑珊,耳闻处处笙歌,口尝美味佳肴,酒逢知己,话语投机,此情此景令雨村胸中豪气汹涌,诗意澎湃,略加思索,又作出七绝一首: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耳忆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漆雅宁
  • 导演
    古筱凡
  • 编剧
    酒尚温
  • 自由职
    我是无
  • 自媒体
    aht
  • 学生
    孙迎光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19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锄奸(历史)
嘉靖政案(历史)
廉亲王妃(历史)
大唐沧澜(奇幻,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丹砂神梦(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