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1080
阅读:7959
发表:2019/8/5
20章 主旋律,武侠动作,历史 小说
《吟啸行》第5章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八月扬州,盛夏炎炎。
此时扬州城内似是比平常更热闹了些,一打听,原来是城中赫赫有名的镇南镖局有了大喜事。
沿路向镇南镖局走去,只见路旁无论大小铺子,门前无不是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从镖局门口一直伸尽了出去,望也望不到头。
一年半前,也正是在此处,卓开的爱女卓玉迎来周岁之喜。卓开发帖广邀天下豪杰,恰逢闻人怡兰替父亲闻人来前来贺喜,少女就在此处结识了卓义。
一年半后,二人经过日日的朝夕相处,苦甘共渡,彼此已是难再分开。卓开与闻人来也知道二人情意相合,便商量着给爱子爱女成婚的喜事。
闻人来素来对卓义喜爱非常,他想一个孩子小时遭受父母被人杀害的厄运,不可说不是怀着世间最教人痛苦的血海深仇,而长大后仍能不改一颗赤子之心,当真是世间极为难得的了。况且卓义无论武功还是品行,皆是当世佼佼者,将爱女托付给这样一位少年英雄,闻人来是再放心不过了。闲暇时,闻人来也将自己一身功夫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与卓义,俨然已将他当作弟子兼爱婿了。
而今日便是卓义与闻人怡兰成亲的日子了,卓开依旧是广发请帖,各路江湖豪杰此时又再齐聚扬州,占住了各大酒馆客栈,先到的就整日吃喝饮酒,寻欢作乐,一时间连城内孩童也纷纷传唱道:“镇南王,喜事忙,忽来一曲凤求凰,便将扬州变阿房。”
外面如何喧闹,与屋内人也是不相干的。此时,闻人怡兰正忐忑地坐在房中,对着桌上铜镜中的自己静静地出了神。
少女细细回想过去这一年半,从冀州到扬州,是自己此生首次离开父亲远游,这本是极为巧合之事,只是自己偏偏就与卓义在这巧合当中相识。若当初自己没有来到扬州,此生是否仍会与卓义相识,若相识了,又是否会与他定了终身,这些实是难以测算之事。而此时再教少女想自己能与他人定了终身,却又是难以想象的了。
自己不曾遇过别人,心中也不曾有过别人,又如何能想得别人。想到这里,少女顿觉自己幸运的很,这幸运中尚有些许庆幸,只见她抿起双唇,将双手放在腿上,紧紧地攥在一起,心道:“这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好,更教我喜欢的人了吧。”
“这世上再没有比怡兰更好,更教我喜欢的姑娘了,”卓义在房内与闻人来道,“闻人前辈,一想到今日便要娶她过门,晚辈心中实在是万分欢喜啊。”
闻人来微微笑道:“既是如此,那你又该如何称呼我?”卓义一怔,尴尬地笑道:“晚辈该称呼您岳……岳父大人。”
“不对,不对。”闻人来轻轻摇了摇头,伸出手指了指卓义,又指了指自己,笑道:“义儿,我一直将你视为己出一般。你我不但是翁婿,也是师徒,更是父子。”卓义闻言喜道:“爹,义儿明白了!”闻人来哈哈大笑。
很快便到了酒席开张的时候了,门口的镖师正忙不迭地接收查阅请帖。镖局厅内院内也早已坐满了各路宾客,卓开满面笑容地在其中穿来行去,一一拜谢。
宋人办新人喜事,本应要有纳彩、纳吉、纳征、亲迎等环节的,然而闻人来与闻人怡兰既是住在镇南镖局内,自然就省去了亲迎的环节。闻人来和卓开商议后,又问过卓义和闻人怡兰,最终决定还是依照江湖规矩来办,又省去了许多繁琐事。江湖儿女大都是游历四方,守不得许多规矩。往往一间破庙,半根残烛,夫妻二人许下刀山共火海,生死不离弃的誓言,就是一桩美事。
时辰一到,这对金童玉女便由内堂走出,二人一身红装,携手共牵“同心结”,此谓之“牵巾”。少女躲在盖头内,望不得外面事物,只听得嘈杂喝彩之声。
随着卓开挑开盖头,厅内厅外再齐声喝彩。只见少女梳着同心髻,此时微微低头,面上带着红晕,红唇粉黛,光彩照人。厅内人不由得看的呆了,片刻后又再齐声叫好。
张天正夫妇与张宛裳也在,张宛裳看的出神,心道:“等到我出嫁之时,是不是也会像闻人姊姊这般漂亮。”少女这么一想,却又不由得想起卓峰来。自年初二月离开桂阳后,一晃半年有余,卓峰仍是毫无音讯。
二人正要拜堂,只听厅外有人叫道:“好大的喜事,怎么不等我?”众人纷纷望去,只见厅外走进三人,当头一人正是卓峰。
卓义喜道:“大哥,你回来啦?”卓峰走至二人面前,笑道:“义弟大喜之日,怎能不等我?”卓开斥道:“你还知道回来,要等你回来,还不知要什么年月!”
卓峰不以为意,笑道:“义弟,你这喜事办的好,值得我给你送一份大礼。”卓义道:“大哥,你回来就好,何需什么大礼。”
卓峰嘿嘿一笑道:“义弟,我说与你也不信,今日这许多人的礼加在一起,怕也不及我这份礼大。”台下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叫道:“什么大礼值这许多,拿出来看看!”“这许多人也不是小气之人,万把两银子总有的,莫要在这唬人了!”
卓峰也不答话,将手中包袱向厅内地上一掷,只见包袱在地上滚了几滚摊开,里面现出一颗头颅。这头颅披头散发,怒目而睁,面上毫无血色,当真是恐怖至极。
头颅旁边几人吓得一跳,急掀了板凳向后躲去。闻人怡兰惊叫一声,一下扑到卓义怀内不敢再看,张宛裳则是吓得躲到张天正身后捂住双眼,厅内众人无不大吃一惊。
卓开气得浑身发抖,怒喝道:“胡闹!你胡闹些什么!”卓义不知卓峰是何用意,问道:“大哥……你这……这是做什么?”卓峰指着那头颅,道:“爹,义弟,这便是那丁天狗贼的人头,我为你们取回来了。”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齐声惊呼。卓开快走两步上前,盯着那头颅道:“峰儿,你说的可是当真?”卓峰说道:“陆大哥,你来说吧。”只见他身后除了耶律楚楚外,另一人竟是当日在青竹林比武时被他刺伤的陆祟。
陆祟走上前来,说道:“诸位,卓盟主所言不错,这人正是叛国投金的逆贼丁天。”
当日卓峰与耶律楚楚启程返回大宋,一日晌午途径桑干河旁的一个小镇。二人见这小镇人口繁荣,似是未经战乱一般,与沿途所见其他村落的人丁凋零全然不同,便准备在小镇上打点一下行装,顺便歇息一晚。
二人走在镇中,卓峰忽地望见前面转角处走出三人,正中一人他认得,正是陆祟。
卓峰心中一惊,忙将耶律楚楚拉到一边,将情况与少女说了,少女问道:“那与他在一起的定有丁天了?”
此时扬州城内似是比平常更热闹了些,一打听,原来是城中赫赫有名的镇南镖局有了大喜事。
沿路向镇南镖局走去,只见路旁无论大小铺子,门前无不是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从镖局门口一直伸尽了出去,望也望不到头。
一年半前,也正是在此处,卓开的爱女卓玉迎来周岁之喜。卓开发帖广邀天下豪杰,恰逢闻人怡兰替父亲闻人来前来贺喜,少女就在此处结识了卓义。
一年半后,二人经过日日的朝夕相处,苦甘共渡,彼此已是难再分开。卓开与闻人来也知道二人情意相合,便商量着给爱子爱女成婚的喜事。
闻人来素来对卓义喜爱非常,他想一个孩子小时遭受父母被人杀害的厄运,不可说不是怀着世间最教人痛苦的血海深仇,而长大后仍能不改一颗赤子之心,当真是世间极为难得的了。况且卓义无论武功还是品行,皆是当世佼佼者,将爱女托付给这样一位少年英雄,闻人来是再放心不过了。闲暇时,闻人来也将自己一身功夫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与卓义,俨然已将他当作弟子兼爱婿了。
而今日便是卓义与闻人怡兰成亲的日子了,卓开依旧是广发请帖,各路江湖豪杰此时又再齐聚扬州,占住了各大酒馆客栈,先到的就整日吃喝饮酒,寻欢作乐,一时间连城内孩童也纷纷传唱道:“镇南王,喜事忙,忽来一曲凤求凰,便将扬州变阿房。”
外面如何喧闹,与屋内人也是不相干的。此时,闻人怡兰正忐忑地坐在房中,对着桌上铜镜中的自己静静地出了神。
少女细细回想过去这一年半,从冀州到扬州,是自己此生首次离开父亲远游,这本是极为巧合之事,只是自己偏偏就与卓义在这巧合当中相识。若当初自己没有来到扬州,此生是否仍会与卓义相识,若相识了,又是否会与他定了终身,这些实是难以测算之事。而此时再教少女想自己能与他人定了终身,却又是难以想象的了。
自己不曾遇过别人,心中也不曾有过别人,又如何能想得别人。想到这里,少女顿觉自己幸运的很,这幸运中尚有些许庆幸,只见她抿起双唇,将双手放在腿上,紧紧地攥在一起,心道:“这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好,更教我喜欢的人了吧。”
“这世上再没有比怡兰更好,更教我喜欢的姑娘了,”卓义在房内与闻人来道,“闻人前辈,一想到今日便要娶她过门,晚辈心中实在是万分欢喜啊。”
闻人来微微笑道:“既是如此,那你又该如何称呼我?”卓义一怔,尴尬地笑道:“晚辈该称呼您岳……岳父大人。”
“不对,不对。”闻人来轻轻摇了摇头,伸出手指了指卓义,又指了指自己,笑道:“义儿,我一直将你视为己出一般。你我不但是翁婿,也是师徒,更是父子。”卓义闻言喜道:“爹,义儿明白了!”闻人来哈哈大笑。
很快便到了酒席开张的时候了,门口的镖师正忙不迭地接收查阅请帖。镖局厅内院内也早已坐满了各路宾客,卓开满面笑容地在其中穿来行去,一一拜谢。
宋人办新人喜事,本应要有纳彩、纳吉、纳征、亲迎等环节的,然而闻人来与闻人怡兰既是住在镇南镖局内,自然就省去了亲迎的环节。闻人来和卓开商议后,又问过卓义和闻人怡兰,最终决定还是依照江湖规矩来办,又省去了许多繁琐事。江湖儿女大都是游历四方,守不得许多规矩。往往一间破庙,半根残烛,夫妻二人许下刀山共火海,生死不离弃的誓言,就是一桩美事。
时辰一到,这对金童玉女便由内堂走出,二人一身红装,携手共牵“同心结”,此谓之“牵巾”。少女躲在盖头内,望不得外面事物,只听得嘈杂喝彩之声。
随着卓开挑开盖头,厅内厅外再齐声喝彩。只见少女梳着同心髻,此时微微低头,面上带着红晕,红唇粉黛,光彩照人。厅内人不由得看的呆了,片刻后又再齐声叫好。
张天正夫妇与张宛裳也在,张宛裳看的出神,心道:“等到我出嫁之时,是不是也会像闻人姊姊这般漂亮。”少女这么一想,却又不由得想起卓峰来。自年初二月离开桂阳后,一晃半年有余,卓峰仍是毫无音讯。
二人正要拜堂,只听厅外有人叫道:“好大的喜事,怎么不等我?”众人纷纷望去,只见厅外走进三人,当头一人正是卓峰。
卓义喜道:“大哥,你回来啦?”卓峰走至二人面前,笑道:“义弟大喜之日,怎能不等我?”卓开斥道:“你还知道回来,要等你回来,还不知要什么年月!”
卓峰不以为意,笑道:“义弟,你这喜事办的好,值得我给你送一份大礼。”卓义道:“大哥,你回来就好,何需什么大礼。”
卓峰嘿嘿一笑道:“义弟,我说与你也不信,今日这许多人的礼加在一起,怕也不及我这份礼大。”台下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叫道:“什么大礼值这许多,拿出来看看!”“这许多人也不是小气之人,万把两银子总有的,莫要在这唬人了!”
卓峰也不答话,将手中包袱向厅内地上一掷,只见包袱在地上滚了几滚摊开,里面现出一颗头颅。这头颅披头散发,怒目而睁,面上毫无血色,当真是恐怖至极。
头颅旁边几人吓得一跳,急掀了板凳向后躲去。闻人怡兰惊叫一声,一下扑到卓义怀内不敢再看,张宛裳则是吓得躲到张天正身后捂住双眼,厅内众人无不大吃一惊。
卓开气得浑身发抖,怒喝道:“胡闹!你胡闹些什么!”卓义不知卓峰是何用意,问道:“大哥……你这……这是做什么?”卓峰指着那头颅,道:“爹,义弟,这便是那丁天狗贼的人头,我为你们取回来了。”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齐声惊呼。卓开快走两步上前,盯着那头颅道:“峰儿,你说的可是当真?”卓峰说道:“陆大哥,你来说吧。”只见他身后除了耶律楚楚外,另一人竟是当日在青竹林比武时被他刺伤的陆祟。
陆祟走上前来,说道:“诸位,卓盟主所言不错,这人正是叛国投金的逆贼丁天。”
当日卓峰与耶律楚楚启程返回大宋,一日晌午途径桑干河旁的一个小镇。二人见这小镇人口繁荣,似是未经战乱一般,与沿途所见其他村落的人丁凋零全然不同,便准备在小镇上打点一下行装,顺便歇息一晚。
二人走在镇中,卓峰忽地望见前面转角处走出三人,正中一人他认得,正是陆祟。
卓峰心中一惊,忙将耶律楚楚拉到一边,将情况与少女说了,少女问道:“那与他在一起的定有丁天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