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776
阅读:4124
发表:2021/1/25 修改:2021/1/27
7章 主旋律,爱情,农村 小说
《龙殇》第1章
1
2
3
4
5
6
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爷……爷……
爷爷赶忙俯下身去问:令武,你怎么样了呀?
我……不……行了! 哥哥断断续续地说。
不,你要挺住,县医院的救护车就要赶到了!
没……用,来不……及了呀!
令武,不能……千万不能啊!
我……
你想说什么?
周刚……可恶,他才……该死!
吐出这一句话之后,哥哥缓缓地闭上了双眼。爷爷一双老眼看得很清楚,哥哥依旧保持着较为清醒的神智。爷爷知道,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状态,稍纵即逝,于是赶忙往下追问:令武,你还有什么话,赶紧说给爷爷吧!
不料,哥哥只是轻轻地把头摇了又摇,再也不肯开口。
令武,你倒是开口说话呀!
……
哥哥死后,人们一直为这一场面颇费斟酌,却又百思而不得其解。尽管有着种种不无依据的推测,但都无法令人为之信服。
显而易见,哥哥心中并非无话可说,他只是不肯开口吐露出来而已。到底是为什么呢? 以哥哥的性格而论,这又怎么可以说得通呢? 在那样一种时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障碍,才使得哥哥不得不为之三缄其口呢?
在真相大白之前,这是留在人们心目中一个老大的疑团。当然,也可以算是一个悬念。
爷爷不止一次地说起,那应该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精神重负,让哥哥不得不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只言片语。那是一种坚韧,也是一种忍耐,他似已别无选择了。
当时在场的人们目睹此情此景,都曾为之感慨不已。
在县医院的救护车赶到之前,哥哥就已停止呼吸,撒手人寰,去往另一世界。
4
在父亲那极具忧伤韵味的述说中,哥哥之死已变得扑朔迷离,令我颇感费解。与此同时,有一种五内俱焚的感觉也在折磨着我,令我痛苦不堪,却又无法解脱。很自然地,我想起了与哥哥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与之相关的故事。
卧龙镇北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卧龙桥。桥下,原是一条小溪,平日里流量并不很大。汛期一至,上游的水库开闸泄洪,小溪水量暴涨,浩浩荡荡奔涌而来,水面往往可以达到与桥面持平的程度。平时可以一跃而过的小溪,已俨然一道汹涌奔腾的河流,看上去很是壮观。
盛夏之初,连日来大雨滂沱,溪水暴涨。天一旦开了晴,又显得燥热异常,令人十分难捱。那天下午,我们四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路过卧龙桥时,令志提出了洗澡的建议。酷暑时节,让光光的身子泡在水中,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降温解暑的功效自不必说。光是那一种惬意与舒畅的感觉,就足以令人拍手称快了。见时间还早,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也就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玩起各种把戏来了。不消说,一个个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不无卖弄地显摆一番。
论起水下功夫的高低,我们几个谁也无法与令威相提并论。这小子不只会蛙泳、仰泳,他还会“踩水”。人直直地立在水中,手脚并用,便可以向前行进了。乍一看去,简直如履平地一般,令人羡慕不已。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是他的那一手仰泳,四脚朝天,可以把肚皮完完全全地露出水面。他自己还曾夸口说,把一只盛满水的杯子平放在肚皮上,游上一个来回,连一滴水都不会洒。看来,真该让令威当场一试。如果成功了,算是我们免费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如果失败了,算是他当场出丑,看他以后还有什么可以做为吹嘘的资本。
令志和令柱的水下功夫虽然比不上令威,却也说得过去。两人一左一右,双双在水中游来游去。笑语喧哗,水花四溅,看样子玩得也很开心。
四个人当中,惟有我的水下功夫最差,跟令威简直不能比,跟令志令柱相比也差了好大一截。我只会一个仰泳,也就是俗称“打漂洋”的那一种。严格说也谈不到一个“会”字,只是掌握了基本要领而已,动作远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说到底,我也只能在水中浮起自己的躯体,可以勉强行进而已。
不论干什么,我都不肯屈居人后,或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时至今日,我仍无法改变自己。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这一句话应该不无道理。
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作用在驱使着我,令我昏头昏脑地忽略了眼前的具体情形。往日里下水洗澡,大都是在毫无波澜的池水之中。而今,正处汛期的小溪,已是波高浪急,绝对不可小觑。当我游到水流中心时,已明显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阻力,自己再也无法游出那滚滚而来的漩涡了。几经挣扎之后,身体已失去自控能力。既无力前进,又不能后退,终于随波逐流地漂浮而去。而后,我的双耳已开始进水,听力也在逐渐丧失。波涛在耳畔轰轰隆隆作响,恰似有千军万马一起向我袭来一般。就连方向我也无法辨别,早已分不出个东西南北。好在还有一种下意识的心理作用在支撑着我,四肢依旧不停地做出一系列的惯性动作,才不致于让我的躯体沉入水中。
令志他们三个才好笑呐,看到我在水中呈现出一副苦苦挣扎的惨状,竟误以为我是在玩什么花样呐。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了岸,朝着我拍手大笑,口中连连叫好不止。
我随波逐流漂浮而下,距离桥面已近在咫尺。一旦我没入桥底,那种严重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换一句话说,这个世界对我而言,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就在这一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哥哥令武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及时地出现在卧龙桥上。后来,哥哥说到此事时,也觉得很有一些神秘莫测之处。他原本一个人走在上学的路上,慢慢腾腾地走了一程之后,忽地心里一热,仿佛心血来潮一般,烦躁已极。于是,他放开脚步飞也似的向前一路狂奔,转瞬之间就赶到了桥头。
接下来的场面应该可想而知。哥哥连衣服都顾不上脱掉,就纵身一跃跳下水去。令威在明白了眼前的实际情形之后,自然不敢怠慢,随即出手相助。
哥哥的游泳技术虽然胜我多多,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独力救我上岸。亏得有技高一筹的令威全力配合,这一场救援行动才得以大功告成。
我虽然受了一场惊吓,吃了一些苦头,神志却还清醒。哥哥见我没有什么异常反应,总算把一颗心放回了肚里。精神一旦放松,仿佛再也支撑不住,他以手加额,仰面朝天地躺了下去。喘息方定,他忽又一个鲤鱼打挺,直直地一跃而起,笑吟吟地连连招手,把令志等人叫到面前,说是要好好地奖励他们一回。他们三个不明就里,还很谦虚地一再表示谢绝。后来发现哥哥不知什么时候已换上一脸严肃的表情,这才一个个闭住嘴巴,不敢多说什么了。
哥哥的奖励方式十分独特,而且很讲究分寸,对三个受奖者给予分别对待。他奖给令威一个耳光,且未怎么用力,因他在救我时毕竟出力不小,似乎应该优待一些。哥哥说令柱有眼无珠,脑瓜里也少了一根弦,一边数说着,一边就动了手,左右开弓,两个响亮的耳光过后,令柱双颊泛红,仿佛喝醉了酒一般,踉踉跄跄地跌坐下去,好一会儿也没能爬得起来。轮到令志时,哥哥说你那小脑瓜一向蛮灵通的,今儿个怎么也不会转个儿了呐, 少说也该奖励你三个耳光吧!话到手到,来了个两面开弓,而后又重复了一次。
这一下令志有话说了,口里嘟嘟哝哝:令武哥,你怎么说话不算话,给我来了四个耳光呢?
是吗?
就是四个耳光,我自个儿数着呐。令志一脸委屈,认认真真地说。
哥哥只是嘿嘿一笑:那也好,就算你偏得了一个耳光吧! 你自个儿说说,我今儿个该不该奖励你们一回呀?
应该……
公平不公平?
公平……
这一切,我一一看在眼中,终归有些于心不忍,赶忙上前替他们三个辩解说:哥,其实这事儿也怨不着他们,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逞强好胜……
哥哥白了我一眼,厉声呵斥:你还替他们三个说好话呐,要不是我及时赶到,你的一条小命早就没了, 这三个榆木疙瘩脑袋,比那见死不救的怂包软蛋也强不了多少,还不该打吗?
……
后来,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哥哥能够及时地赶到现场,直如鬼使神差一般,应该说是一种奇迹。
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也许是某种心灵感应所致。否则,那一种巧合还真无法解释清楚。
5
也许是惊吓所致,那之后,我扎扎实实地病了一场。
大约在病倒两个月之后,我的病情日甚一日,药物似已很难发挥效力,甚至一度出现过濒危场面。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赶巧父亲不在家中,哥哥也早早地在爷爷房间里睡下了。当时,只有母亲一人陪在我的身边。也许是连续的高烧所致,我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一种昏迷状态。那是一种极为神奇的感觉,恍恍惚惚之中,我已身轻如燕,凌空而起,腾云驾雾一般地向前飞行着,最后到达一个我从未到过,却又似曾相识的去处。
那是一处极为幽雅的所在,绿草如茵,柳枝婆娑,一簇簇红花绿叶掩映其间,显得十分耐看。不远处似有一股山泉在潺潺而流,叮咚作响,却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只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丛中时隐时现,相互追逐,跳跃奔跑。还有无数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上空盘旋鸣叫,啾啾之声,听来十分悦耳。后来,有一只高高大大的梅花鹿突兀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无法肯定,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来过这个地方。一种不无诧异之感,在我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不过,我终究还是深深地为之陶醉了。此处可谓人间仙境一般,我已乐而忘返。
恰在此时,我听到了母亲的一声声呼唤。声音仿佛来自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却又让我听得真真切切:孩子,你赶紧醒醒啊! 睁开眼睛看一看妈妈……
我懒洋洋地不肯开口回答。在那种堪称美轮美奂的仙境之中,我独自一人徜徉已久,也许早就累了,此时此刻我更需要休息。
母亲见无法唤醒我,以为我已进入弥留状态,一下子陷入绝望的深渊之中。但她并未就此失去理智,显得手足无措,而是适时地想到了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为我寻找衣服。她的双手在衣柜中不停地搜寻着,半晌一无所获,也就急得她翻来覆去地叨咕起来:棉衣服哪里去了?早就预备好的棉衣服哪里去了呀?我咋就找不到了呢?
这一切,我都清清楚楚地听在耳中,心里生出某种不无疑惑之感——正是初秋时节,天气还热着呐,妈妈找棉衣服干什么呀? 这是要给谁穿呢?
后来,母亲终于找齐了她所需要的衣物,一一摆放到我的面前。我睁开双眼一瞥,看到那一顶深蓝色的夹帽,就赫然摆放在上面。
我病愈之后,母亲在一次笑谈中告诉我,父亲担心我的病情已好转无望,才特地为我备下那一顶深蓝色的夹帽,夸张一点儿说,算是我的“寿帽”也不为过。它终于未能派上用场,应该说是一桩让我值得为之庆幸的事情。
生命至尊至贵,堪称宇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大千世界情趣盎然。然而,作为生命的个体而言,又确实渺小得可怜至极,简直不值一提。生与死的界限,也不过一步之遥而已。由此,我对生命有了深入一步的思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之倍加珍惜。善待生命,从而使之达到某种应有的极致,才可谓人生的最佳境界。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刻,哥哥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只是瞥了一眼母亲为我备下的那些衣物,也就明白了我此时此地的处境。他扑上前来,紧紧地拉住我的一只手摇了又摇:兄弟,你要挺住,千万等我回来,什么都不要怕,一切都有哥哥我哪!
说完这些之后,哥哥放开我的手,大步跨出门去,义无反顾地冲进风雨之中。他深一脚浅一脚地闯进生产队的马棚,径自去槽头上牵出两匹高头大马,将身一纵骑了上去。临到出大门时,饲养员周大虎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再三盘问缘由。哥哥又哪里顾得上说明情况,只一脚,就把那周大虎踹得趴在了地上。而后,他径自快马扬鞭,顶风冒雨疾驰而去。
到了社教运动时期,周大虎还以此为由,给父亲提过一条十分尖刻的意见。他说哥哥仗势胡为,未免欺人太甚,和一个真正的土匪崽子相比不差多少。还说到自己当时给踹折了两根肋骨,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而已。他这一种说法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毕竟已是时过境迁,早就无法核实其真实性了。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也多亏了哥哥那种出马一条枪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才及时地把医生请了回来,对我实施救治。否则,那一晚我是生是死,还真不大好说。
后来据哥哥自己说起,那一晚他原本睡得十分香甜,后来却做了一个十分诡异的梦。梦中出现一条恶龙,张牙舞爪地向我扑了过来,似欲夺我而去。见此情景,哥哥哪敢怠慢,当即出手相救。在与那恶龙的一场殊死搏斗之后,哥哥终于大获全胜。他驱走了那条恶龙,救下了我,自己却负了伤,而且伤势不轻。
一阵阵难耐的伤痛让哥哥从梦中醒了过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再也无法入睡,索性披衣而起,匆匆来到我的面前,于是就出现了而后那一系列行动。
也许,那仍是一种心灵感应所致,否则仍将无从解释。
一念及此,我不禁为之感慨不已。那该是何其相似的两个梦境啊! 在哥哥的梦境中,他面对狂悖肆虐的恶龙,不只勇于挺身而出,为我做出一番舍身相救的壮举,而且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让自己的行动获得圆满成功,一种拳拳的手足之情堪称感人至深。而在我的梦境中,当哥哥面临巨大危险时,我竟浑然不觉,无所作为。
哥哥,我的哥哥啊!
你是我永远的哥哥!
6
从小到大,哥哥一直都是孟氏家族小伙伴们的首领人物,仿佛享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地位,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无人可以取而代之。
还有一点,我很佩服哥哥。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如果生长在战乱年代,他一定能够做出某种英雄壮举,这一点我一直坚信不疑。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讲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那是我大病初愈之后,第一次走出了家门。小伙伴们乍一见到我,都颇感惊喜。大家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有拍着巴掌笑得格外开心的,也有东拉西扯问个没完没了的,那种亲热已极的情形,宛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当时曾让我为之感动不已。
令志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建议,为了庆祝我们这一次难得的欢聚,大家可以共同去逛一逛生产队的瓜园。说到瓜园,可以算是农村孩子们心目中的一方乐园。这一点,比起城市孩子们心目中的公园应该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而已,还可以在瓜园中一饱口福,一个个都把小肚子撑得溜溜圆,那种感觉确实美妙极了。
那些香喷喷的甜瓜,对孩子们的诱惑力极大。大家觊觎已久,或许早就跃跃欲试了。
谁也不曾想到,我们一行在瓜园遭到了冷遇。不要说吃到可口的甜瓜了,就连令志灵机一动提出要进入瓜园一睹为快的请求,也遭到一番义正辞严的拒绝。应该说,两位老瓜头儿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一来尚未正式开园,二来我们去的人也太多了一些,实在难以接待,有此结局实属正常。
事后,哥哥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缘由,当即发起火来,把令志叫来臭骂了一通。
令志觉得挺委屈,嘟嘟囔囔地替自己辩解说:嗐,不就是没吃到甜瓜嘛,多大个事儿啊!赶明儿个我自个儿掏钱买一筐来,给孟真把这个缺补上好了。
哥哥的火气越发大了起来,手指差一点儿戳到令志的鼻尖上:你是猪托生的呀? 咋就光长了个吃心眼儿呐,你以为那只是几个生瓜蛋子的事情吗?
那还能是咋回事儿呢?
你就不能动脑筋想一想,两个老瓜头儿都姓他娘的周,他们来这么一手儿,不是存心给咱们姓孟的眼罩戴吗?
对呀! 我咋就没想到这一步上去呢? 令志眨巴了一阵眼睛,朝哥哥响响地一拍大腿。
哥哥把嘴一撇:哼,我看你那些心眼儿都白长了吧!
你就说咋办吧? 我听你的,你是大哥。
咱们不能吃这个哑巴亏,非得给那两个老东西一点儿苦头尝尝不可,你这就给我张罗人去,一个小时以后咱们就采取行动,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姓孟的不那么好惹,才不在乎他们姓周的那一套哪!
那好,我这就去办。
令志一跳老高,当即一阵风似的跑走了。这种事情找到他的头上,忙得脚打后脑勺子他也不会嫌累,反倒比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还要高兴三分。
出卧龙镇向北,有一高阜去处。我们习惯地把它称之为大土包,可谓名副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大土包,当然,这里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玩耍所在。
这一次,哥哥依旧把集合的地点定在这里。
大土包真是一个好地方,它堪称全镇的一处制高点。居高临下,举目四望,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这时节,目光所及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轻风徐徐吹来,泛起一层层绿色涟漪,看上去足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许许多多的昆虫们,不知各自隐身何处,让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阵阵此起彼伏的低吟浅唱,唧唧长鸣,仿佛永远没个尽头似的,一时间听得人心都醉了。
小伙伴们相继出现,就像一条条狡黠的鱼儿似的,一个个从那绿色的波澜中浮游而来,登陆在大土包上。
掐着指头一数,十几个人纷纷到齐,竟无一人缺席或迟到。这一伙人都是孟氏家族的子孙后代,除去哥哥这个首领之外,以令志、令威、令柱等人为骨干分子。
首先,哥哥当众宣布了一个攻击瓜园的行动计划。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一个个似乎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哥哥和令志已经确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先后派出两组人去,分别引开两个老瓜头,而后第三组主力军再开始行动。到了那一步上,瓜园已经唱了空城计,一旦动起手来,还不是灶王爷爷伸手——稳拿糖瓜的事情嘛。这三个行动小组,分别由令威、令柱、令志率领。哥哥居中调停,负责全面指挥。
行动刚刚开始,令柱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放开嗓门儿尖叫起来:哎哟,我说,咱们都忘了带口袋,可拿啥装瓜呀!
哥哥板起面孔,在令柱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两脚。令柱捂住屁股怪叫起来:你又踢我屁股,再踢就两瓣儿了呀!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都说,真是一个缺心眼儿的家伙,屁股本来就是两瓣的嘛。
只有哥哥不笑,他一脸严肃地说:你缺心眼儿我可不缺心眼儿,拿什么口袋呀! 这么多人都带口袋出来,明晃晃的,那不是不打自招了吗?
那咋办呢?
现成的办法,都把裤子脱了,扎上两条裤腿,往自个脖子上一挂,要多便当有多便当!
对呀!
这一番话提醒了大家,纷纷照此办理,果然十分便当,而且容量也很可观。这一手儿挺厉害,也不知哥哥是急中生智,还是早就心中有数。总之,着实令人佩服。
令威、令柱、令志分别带着自己的行动小组走在前面,哥哥拉着我尾随其后,十几号人很自然地排成了一路纵队。小路弯弯,那队形便也变得曲曲折折,宛若一条出洞的蛇儿一般,无声无息地游弋在莽莽苍苍的青纱帐里。工夫不大,我们就已接近了瓜园。
一个简易的窝棚,就坐落在瓜园中央。一高一矮两个老瓜头儿,正在里里外外地忙活着什么。
这两个老东西,是一对老跑腿子,平日里就走动得相当不赖。到了种瓜时节,他们成了一对搭档,关系也就显得更为密切一些。在瓜园里,他俩一个主外,干地里的活计;一个主内,忙活一日三餐。两人各司其职,配合得相当默契,俨然一对恩爱夫妻。那些爱开玩笑的人们,把那个主外的称为周大叔,把那个主内的称为周大婶,戏谑之意极浓。他们也不在乎,往往随口应之,让那些人们为之开心一笑。
哥哥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分头行动。不出所料,两个老瓜头儿果然上了道儿,调虎离山之计先后大功告成。
哥哥又把手用力一挥,发出了指令。令志带上他的第三行动小组,饿虎扑食般地冲进瓜园。看那样子,大有席卷一空之势。
第一个被调离瓜园的是周大叔,第二个则是周大婶。这一点,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毕竟“男女”有别,男人应该第一个挺身而出嘛。但不知是令柱这一行动小组在计划的实施中有所失误,还是由于周大婶本人过于精明所致——“女人”似乎应该比男人心细一些,这很正常——总之,工夫不大,周大婶似有所悟一般,竟然去而复返,形势一时间已变得十分危急。
哥哥确实很有大将风度,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他当即做出决策,迅速召回令柱的第二行动小组,由他本人亲自率领,赶赴一有利地势,分头埋伏妥当。周大婶刚一露面,只听得哥哥一声令下,生瓜蛋子们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一窝蜂似的朝周大婶飞去。
那情形,看上去相当惨烈。周大婶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既无处躲,又无处藏,他的头上和身上早挨了无数的生瓜蛋子。随着一声声脆响,大大小小的瓜们四分五裂,汁水迸溅。周大婶连滚带爬,呼爹喊娘,叫苦不迭。从上到下,都看不出个人模样来了。
此时,令志那一行动小组的人员,一个个身负重荷,正在成功地实施撤离。
看看火候已到,哥哥振臂一呼,大叫起来:好男不和女斗,咱们就饶过周大婶吧! 弟兄们,随我撤退!
爷爷赶忙俯下身去问:令武,你怎么样了呀?
我……不……行了! 哥哥断断续续地说。
不,你要挺住,县医院的救护车就要赶到了!
没……用,来不……及了呀!
令武,不能……千万不能啊!
我……
你想说什么?
周刚……可恶,他才……该死!
吐出这一句话之后,哥哥缓缓地闭上了双眼。爷爷一双老眼看得很清楚,哥哥依旧保持着较为清醒的神智。爷爷知道,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状态,稍纵即逝,于是赶忙往下追问:令武,你还有什么话,赶紧说给爷爷吧!
不料,哥哥只是轻轻地把头摇了又摇,再也不肯开口。
令武,你倒是开口说话呀!
……
哥哥死后,人们一直为这一场面颇费斟酌,却又百思而不得其解。尽管有着种种不无依据的推测,但都无法令人为之信服。
显而易见,哥哥心中并非无话可说,他只是不肯开口吐露出来而已。到底是为什么呢? 以哥哥的性格而论,这又怎么可以说得通呢? 在那样一种时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障碍,才使得哥哥不得不为之三缄其口呢?
在真相大白之前,这是留在人们心目中一个老大的疑团。当然,也可以算是一个悬念。
爷爷不止一次地说起,那应该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精神重负,让哥哥不得不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只言片语。那是一种坚韧,也是一种忍耐,他似已别无选择了。
当时在场的人们目睹此情此景,都曾为之感慨不已。
在县医院的救护车赶到之前,哥哥就已停止呼吸,撒手人寰,去往另一世界。
4
在父亲那极具忧伤韵味的述说中,哥哥之死已变得扑朔迷离,令我颇感费解。与此同时,有一种五内俱焚的感觉也在折磨着我,令我痛苦不堪,却又无法解脱。很自然地,我想起了与哥哥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与之相关的故事。
卧龙镇北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卧龙桥。桥下,原是一条小溪,平日里流量并不很大。汛期一至,上游的水库开闸泄洪,小溪水量暴涨,浩浩荡荡奔涌而来,水面往往可以达到与桥面持平的程度。平时可以一跃而过的小溪,已俨然一道汹涌奔腾的河流,看上去很是壮观。
盛夏之初,连日来大雨滂沱,溪水暴涨。天一旦开了晴,又显得燥热异常,令人十分难捱。那天下午,我们四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路过卧龙桥时,令志提出了洗澡的建议。酷暑时节,让光光的身子泡在水中,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降温解暑的功效自不必说。光是那一种惬意与舒畅的感觉,就足以令人拍手称快了。见时间还早,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也就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玩起各种把戏来了。不消说,一个个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不无卖弄地显摆一番。
论起水下功夫的高低,我们几个谁也无法与令威相提并论。这小子不只会蛙泳、仰泳,他还会“踩水”。人直直地立在水中,手脚并用,便可以向前行进了。乍一看去,简直如履平地一般,令人羡慕不已。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是他的那一手仰泳,四脚朝天,可以把肚皮完完全全地露出水面。他自己还曾夸口说,把一只盛满水的杯子平放在肚皮上,游上一个来回,连一滴水都不会洒。看来,真该让令威当场一试。如果成功了,算是我们免费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如果失败了,算是他当场出丑,看他以后还有什么可以做为吹嘘的资本。
令志和令柱的水下功夫虽然比不上令威,却也说得过去。两人一左一右,双双在水中游来游去。笑语喧哗,水花四溅,看样子玩得也很开心。
四个人当中,惟有我的水下功夫最差,跟令威简直不能比,跟令志令柱相比也差了好大一截。我只会一个仰泳,也就是俗称“打漂洋”的那一种。严格说也谈不到一个“会”字,只是掌握了基本要领而已,动作远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说到底,我也只能在水中浮起自己的躯体,可以勉强行进而已。
不论干什么,我都不肯屈居人后,或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时至今日,我仍无法改变自己。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这一句话应该不无道理。
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作用在驱使着我,令我昏头昏脑地忽略了眼前的具体情形。往日里下水洗澡,大都是在毫无波澜的池水之中。而今,正处汛期的小溪,已是波高浪急,绝对不可小觑。当我游到水流中心时,已明显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阻力,自己再也无法游出那滚滚而来的漩涡了。几经挣扎之后,身体已失去自控能力。既无力前进,又不能后退,终于随波逐流地漂浮而去。而后,我的双耳已开始进水,听力也在逐渐丧失。波涛在耳畔轰轰隆隆作响,恰似有千军万马一起向我袭来一般。就连方向我也无法辨别,早已分不出个东西南北。好在还有一种下意识的心理作用在支撑着我,四肢依旧不停地做出一系列的惯性动作,才不致于让我的躯体沉入水中。
令志他们三个才好笑呐,看到我在水中呈现出一副苦苦挣扎的惨状,竟误以为我是在玩什么花样呐。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了岸,朝着我拍手大笑,口中连连叫好不止。
我随波逐流漂浮而下,距离桥面已近在咫尺。一旦我没入桥底,那种严重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换一句话说,这个世界对我而言,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就在这一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哥哥令武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及时地出现在卧龙桥上。后来,哥哥说到此事时,也觉得很有一些神秘莫测之处。他原本一个人走在上学的路上,慢慢腾腾地走了一程之后,忽地心里一热,仿佛心血来潮一般,烦躁已极。于是,他放开脚步飞也似的向前一路狂奔,转瞬之间就赶到了桥头。
接下来的场面应该可想而知。哥哥连衣服都顾不上脱掉,就纵身一跃跳下水去。令威在明白了眼前的实际情形之后,自然不敢怠慢,随即出手相助。
哥哥的游泳技术虽然胜我多多,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独力救我上岸。亏得有技高一筹的令威全力配合,这一场救援行动才得以大功告成。
我虽然受了一场惊吓,吃了一些苦头,神志却还清醒。哥哥见我没有什么异常反应,总算把一颗心放回了肚里。精神一旦放松,仿佛再也支撑不住,他以手加额,仰面朝天地躺了下去。喘息方定,他忽又一个鲤鱼打挺,直直地一跃而起,笑吟吟地连连招手,把令志等人叫到面前,说是要好好地奖励他们一回。他们三个不明就里,还很谦虚地一再表示谢绝。后来发现哥哥不知什么时候已换上一脸严肃的表情,这才一个个闭住嘴巴,不敢多说什么了。
哥哥的奖励方式十分独特,而且很讲究分寸,对三个受奖者给予分别对待。他奖给令威一个耳光,且未怎么用力,因他在救我时毕竟出力不小,似乎应该优待一些。哥哥说令柱有眼无珠,脑瓜里也少了一根弦,一边数说着,一边就动了手,左右开弓,两个响亮的耳光过后,令柱双颊泛红,仿佛喝醉了酒一般,踉踉跄跄地跌坐下去,好一会儿也没能爬得起来。轮到令志时,哥哥说你那小脑瓜一向蛮灵通的,今儿个怎么也不会转个儿了呐, 少说也该奖励你三个耳光吧!话到手到,来了个两面开弓,而后又重复了一次。
这一下令志有话说了,口里嘟嘟哝哝:令武哥,你怎么说话不算话,给我来了四个耳光呢?
是吗?
就是四个耳光,我自个儿数着呐。令志一脸委屈,认认真真地说。
哥哥只是嘿嘿一笑:那也好,就算你偏得了一个耳光吧! 你自个儿说说,我今儿个该不该奖励你们一回呀?
应该……
公平不公平?
公平……
这一切,我一一看在眼中,终归有些于心不忍,赶忙上前替他们三个辩解说:哥,其实这事儿也怨不着他们,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逞强好胜……
哥哥白了我一眼,厉声呵斥:你还替他们三个说好话呐,要不是我及时赶到,你的一条小命早就没了, 这三个榆木疙瘩脑袋,比那见死不救的怂包软蛋也强不了多少,还不该打吗?
……
后来,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哥哥能够及时地赶到现场,直如鬼使神差一般,应该说是一种奇迹。
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也许是某种心灵感应所致。否则,那一种巧合还真无法解释清楚。
5
也许是惊吓所致,那之后,我扎扎实实地病了一场。
大约在病倒两个月之后,我的病情日甚一日,药物似已很难发挥效力,甚至一度出现过濒危场面。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赶巧父亲不在家中,哥哥也早早地在爷爷房间里睡下了。当时,只有母亲一人陪在我的身边。也许是连续的高烧所致,我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一种昏迷状态。那是一种极为神奇的感觉,恍恍惚惚之中,我已身轻如燕,凌空而起,腾云驾雾一般地向前飞行着,最后到达一个我从未到过,却又似曾相识的去处。
那是一处极为幽雅的所在,绿草如茵,柳枝婆娑,一簇簇红花绿叶掩映其间,显得十分耐看。不远处似有一股山泉在潺潺而流,叮咚作响,却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只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丛中时隐时现,相互追逐,跳跃奔跑。还有无数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上空盘旋鸣叫,啾啾之声,听来十分悦耳。后来,有一只高高大大的梅花鹿突兀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无法肯定,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来过这个地方。一种不无诧异之感,在我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不过,我终究还是深深地为之陶醉了。此处可谓人间仙境一般,我已乐而忘返。
恰在此时,我听到了母亲的一声声呼唤。声音仿佛来自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却又让我听得真真切切:孩子,你赶紧醒醒啊! 睁开眼睛看一看妈妈……
我懒洋洋地不肯开口回答。在那种堪称美轮美奂的仙境之中,我独自一人徜徉已久,也许早就累了,此时此刻我更需要休息。
母亲见无法唤醒我,以为我已进入弥留状态,一下子陷入绝望的深渊之中。但她并未就此失去理智,显得手足无措,而是适时地想到了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为我寻找衣服。她的双手在衣柜中不停地搜寻着,半晌一无所获,也就急得她翻来覆去地叨咕起来:棉衣服哪里去了?早就预备好的棉衣服哪里去了呀?我咋就找不到了呢?
这一切,我都清清楚楚地听在耳中,心里生出某种不无疑惑之感——正是初秋时节,天气还热着呐,妈妈找棉衣服干什么呀? 这是要给谁穿呢?
后来,母亲终于找齐了她所需要的衣物,一一摆放到我的面前。我睁开双眼一瞥,看到那一顶深蓝色的夹帽,就赫然摆放在上面。
我病愈之后,母亲在一次笑谈中告诉我,父亲担心我的病情已好转无望,才特地为我备下那一顶深蓝色的夹帽,夸张一点儿说,算是我的“寿帽”也不为过。它终于未能派上用场,应该说是一桩让我值得为之庆幸的事情。
生命至尊至贵,堪称宇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大千世界情趣盎然。然而,作为生命的个体而言,又确实渺小得可怜至极,简直不值一提。生与死的界限,也不过一步之遥而已。由此,我对生命有了深入一步的思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之倍加珍惜。善待生命,从而使之达到某种应有的极致,才可谓人生的最佳境界。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刻,哥哥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只是瞥了一眼母亲为我备下的那些衣物,也就明白了我此时此地的处境。他扑上前来,紧紧地拉住我的一只手摇了又摇:兄弟,你要挺住,千万等我回来,什么都不要怕,一切都有哥哥我哪!
说完这些之后,哥哥放开我的手,大步跨出门去,义无反顾地冲进风雨之中。他深一脚浅一脚地闯进生产队的马棚,径自去槽头上牵出两匹高头大马,将身一纵骑了上去。临到出大门时,饲养员周大虎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再三盘问缘由。哥哥又哪里顾得上说明情况,只一脚,就把那周大虎踹得趴在了地上。而后,他径自快马扬鞭,顶风冒雨疾驰而去。
到了社教运动时期,周大虎还以此为由,给父亲提过一条十分尖刻的意见。他说哥哥仗势胡为,未免欺人太甚,和一个真正的土匪崽子相比不差多少。还说到自己当时给踹折了两根肋骨,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而已。他这一种说法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毕竟已是时过境迁,早就无法核实其真实性了。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也多亏了哥哥那种出马一条枪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才及时地把医生请了回来,对我实施救治。否则,那一晚我是生是死,还真不大好说。
后来据哥哥自己说起,那一晚他原本睡得十分香甜,后来却做了一个十分诡异的梦。梦中出现一条恶龙,张牙舞爪地向我扑了过来,似欲夺我而去。见此情景,哥哥哪敢怠慢,当即出手相救。在与那恶龙的一场殊死搏斗之后,哥哥终于大获全胜。他驱走了那条恶龙,救下了我,自己却负了伤,而且伤势不轻。
一阵阵难耐的伤痛让哥哥从梦中醒了过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再也无法入睡,索性披衣而起,匆匆来到我的面前,于是就出现了而后那一系列行动。
也许,那仍是一种心灵感应所致,否则仍将无从解释。
一念及此,我不禁为之感慨不已。那该是何其相似的两个梦境啊! 在哥哥的梦境中,他面对狂悖肆虐的恶龙,不只勇于挺身而出,为我做出一番舍身相救的壮举,而且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让自己的行动获得圆满成功,一种拳拳的手足之情堪称感人至深。而在我的梦境中,当哥哥面临巨大危险时,我竟浑然不觉,无所作为。
哥哥,我的哥哥啊!
你是我永远的哥哥!
6
从小到大,哥哥一直都是孟氏家族小伙伴们的首领人物,仿佛享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地位,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无人可以取而代之。
还有一点,我很佩服哥哥。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如果生长在战乱年代,他一定能够做出某种英雄壮举,这一点我一直坚信不疑。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讲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那是我大病初愈之后,第一次走出了家门。小伙伴们乍一见到我,都颇感惊喜。大家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有拍着巴掌笑得格外开心的,也有东拉西扯问个没完没了的,那种亲热已极的情形,宛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当时曾让我为之感动不已。
令志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建议,为了庆祝我们这一次难得的欢聚,大家可以共同去逛一逛生产队的瓜园。说到瓜园,可以算是农村孩子们心目中的一方乐园。这一点,比起城市孩子们心目中的公园应该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而已,还可以在瓜园中一饱口福,一个个都把小肚子撑得溜溜圆,那种感觉确实美妙极了。
那些香喷喷的甜瓜,对孩子们的诱惑力极大。大家觊觎已久,或许早就跃跃欲试了。
谁也不曾想到,我们一行在瓜园遭到了冷遇。不要说吃到可口的甜瓜了,就连令志灵机一动提出要进入瓜园一睹为快的请求,也遭到一番义正辞严的拒绝。应该说,两位老瓜头儿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一来尚未正式开园,二来我们去的人也太多了一些,实在难以接待,有此结局实属正常。
事后,哥哥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缘由,当即发起火来,把令志叫来臭骂了一通。
令志觉得挺委屈,嘟嘟囔囔地替自己辩解说:嗐,不就是没吃到甜瓜嘛,多大个事儿啊!赶明儿个我自个儿掏钱买一筐来,给孟真把这个缺补上好了。
哥哥的火气越发大了起来,手指差一点儿戳到令志的鼻尖上:你是猪托生的呀? 咋就光长了个吃心眼儿呐,你以为那只是几个生瓜蛋子的事情吗?
那还能是咋回事儿呢?
你就不能动脑筋想一想,两个老瓜头儿都姓他娘的周,他们来这么一手儿,不是存心给咱们姓孟的眼罩戴吗?
对呀! 我咋就没想到这一步上去呢? 令志眨巴了一阵眼睛,朝哥哥响响地一拍大腿。
哥哥把嘴一撇:哼,我看你那些心眼儿都白长了吧!
你就说咋办吧? 我听你的,你是大哥。
咱们不能吃这个哑巴亏,非得给那两个老东西一点儿苦头尝尝不可,你这就给我张罗人去,一个小时以后咱们就采取行动,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姓孟的不那么好惹,才不在乎他们姓周的那一套哪!
那好,我这就去办。
令志一跳老高,当即一阵风似的跑走了。这种事情找到他的头上,忙得脚打后脑勺子他也不会嫌累,反倒比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还要高兴三分。
出卧龙镇向北,有一高阜去处。我们习惯地把它称之为大土包,可谓名副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大土包,当然,这里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玩耍所在。
这一次,哥哥依旧把集合的地点定在这里。
大土包真是一个好地方,它堪称全镇的一处制高点。居高临下,举目四望,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这时节,目光所及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轻风徐徐吹来,泛起一层层绿色涟漪,看上去足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许许多多的昆虫们,不知各自隐身何处,让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阵阵此起彼伏的低吟浅唱,唧唧长鸣,仿佛永远没个尽头似的,一时间听得人心都醉了。
小伙伴们相继出现,就像一条条狡黠的鱼儿似的,一个个从那绿色的波澜中浮游而来,登陆在大土包上。
掐着指头一数,十几个人纷纷到齐,竟无一人缺席或迟到。这一伙人都是孟氏家族的子孙后代,除去哥哥这个首领之外,以令志、令威、令柱等人为骨干分子。
首先,哥哥当众宣布了一个攻击瓜园的行动计划。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一个个似乎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哥哥和令志已经确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先后派出两组人去,分别引开两个老瓜头,而后第三组主力军再开始行动。到了那一步上,瓜园已经唱了空城计,一旦动起手来,还不是灶王爷爷伸手——稳拿糖瓜的事情嘛。这三个行动小组,分别由令威、令柱、令志率领。哥哥居中调停,负责全面指挥。
行动刚刚开始,令柱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放开嗓门儿尖叫起来:哎哟,我说,咱们都忘了带口袋,可拿啥装瓜呀!
哥哥板起面孔,在令柱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两脚。令柱捂住屁股怪叫起来:你又踢我屁股,再踢就两瓣儿了呀!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都说,真是一个缺心眼儿的家伙,屁股本来就是两瓣的嘛。
只有哥哥不笑,他一脸严肃地说:你缺心眼儿我可不缺心眼儿,拿什么口袋呀! 这么多人都带口袋出来,明晃晃的,那不是不打自招了吗?
那咋办呢?
现成的办法,都把裤子脱了,扎上两条裤腿,往自个脖子上一挂,要多便当有多便当!
对呀!
这一番话提醒了大家,纷纷照此办理,果然十分便当,而且容量也很可观。这一手儿挺厉害,也不知哥哥是急中生智,还是早就心中有数。总之,着实令人佩服。
令威、令柱、令志分别带着自己的行动小组走在前面,哥哥拉着我尾随其后,十几号人很自然地排成了一路纵队。小路弯弯,那队形便也变得曲曲折折,宛若一条出洞的蛇儿一般,无声无息地游弋在莽莽苍苍的青纱帐里。工夫不大,我们就已接近了瓜园。
一个简易的窝棚,就坐落在瓜园中央。一高一矮两个老瓜头儿,正在里里外外地忙活着什么。
这两个老东西,是一对老跑腿子,平日里就走动得相当不赖。到了种瓜时节,他们成了一对搭档,关系也就显得更为密切一些。在瓜园里,他俩一个主外,干地里的活计;一个主内,忙活一日三餐。两人各司其职,配合得相当默契,俨然一对恩爱夫妻。那些爱开玩笑的人们,把那个主外的称为周大叔,把那个主内的称为周大婶,戏谑之意极浓。他们也不在乎,往往随口应之,让那些人们为之开心一笑。
哥哥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分头行动。不出所料,两个老瓜头儿果然上了道儿,调虎离山之计先后大功告成。
哥哥又把手用力一挥,发出了指令。令志带上他的第三行动小组,饿虎扑食般地冲进瓜园。看那样子,大有席卷一空之势。
第一个被调离瓜园的是周大叔,第二个则是周大婶。这一点,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毕竟“男女”有别,男人应该第一个挺身而出嘛。但不知是令柱这一行动小组在计划的实施中有所失误,还是由于周大婶本人过于精明所致——“女人”似乎应该比男人心细一些,这很正常——总之,工夫不大,周大婶似有所悟一般,竟然去而复返,形势一时间已变得十分危急。
哥哥确实很有大将风度,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他当即做出决策,迅速召回令柱的第二行动小组,由他本人亲自率领,赶赴一有利地势,分头埋伏妥当。周大婶刚一露面,只听得哥哥一声令下,生瓜蛋子们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一窝蜂似的朝周大婶飞去。
那情形,看上去相当惨烈。周大婶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既无处躲,又无处藏,他的头上和身上早挨了无数的生瓜蛋子。随着一声声脆响,大大小小的瓜们四分五裂,汁水迸溅。周大婶连滚带爬,呼爹喊娘,叫苦不迭。从上到下,都看不出个人模样来了。
此时,令志那一行动小组的人员,一个个身负重荷,正在成功地实施撤离。
看看火候已到,哥哥振臂一呼,大叫起来:好男不和女斗,咱们就饶过周大婶吧! 弟兄们,随我撤退!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