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8321
                                    
                                    
                                        阅读:10651
                                    
                                    
										发表:2017/10/6 修改:2017/10/8
                                    
                                    
                                    
                                        
                                                主旋律,农村,历史 
                                            小说
                                    
                                    
                                    
                                    
                                        花园村往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恰恰翻到新年,当日子走到冬月间,这一带布依之乡却不幸流行了所谓的“天旱天灾”,不少人只稍微染上了一两天就很快加重死掉了。加上这“天灾”病传染快,一村只要有那么一两个人不幸染上,不到两三天就会传染给不少村民。我爷爷和我的大爷爷(即我爷爷的大哥)也正是在这么一个冬季里不幸染上该怪病丧命的。由于我的大爷爷所亲生的一个儿子在灾荒之年提前离开人世了,膝下就只剩下一个姑娘,这样,其老婆(即我的大奶奶)便在我大爷爷辞世后不到两个月就带着姑娘改嫁了,目的是为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今后能生下一个儿子才改嫁的。而我的爷爷由于生下了个儿子(也就是我父亲),我奶奶才至于未改嫁出去。也由于当时我的祖爷爷(即我爷爷的父亲)只不过六十来岁,这样才保得住我罗家不至于断了香火,而且也由于我爹是我奶奶的小儿子。比他大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因为染上急病只求神不信医(或当时无医)而过早夭折。这一年,我爷爷死的这年头正好三十一岁,我奶奶比我爷爷小一岁,自然而然我奶奶她老人家恰走到三十岁就守寡了。至于我爷爷原先使用的那杆汉阳造到底去了哪儿?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当年曾被我爷爷欺侮够了的邻村别寨有人说:这小子死了,恐怕花园村也并不那么厉害了吧!
  
十五
  
民国三十一年我的祖爷爷(即我爷爷的父亲)辞世,他老人家离开人世的那年深冬,正好享年六十四岁。我父亲这时候也正好有四岁了。由于这年景天灾不由人,加上是穷家底,因此,柴米油盐自然比别人少得可怜。也因为我的爷爷和我的大爷爷辞世的那年,家里花的钱也够多了吧,我的祖爷爷就把儿子使用的那杆汉阳造拿去抵给了欠人家的账款。这个传言据别人说,这是我祖爷爷为了安排得下两个儿子不幸死亡的饭食,所跟富裕人家借来的几斗米,几斗包谷来维持生计以及办理孩子丧事时所赊购来的两具棺材及菜金钱,水酒钱等都得要付账。
因家里无能力买回自家的水田,高山斜坡上的旱地收成又不好,一年比一年穷,后来竟然还不起借来的账了。三年后,债主过来跟我的祖爷爷借枪去用用,他自己也不得不只好将枪支借给了人家去把玩几天。可过不了七天,就听说他家有个名叫阿庆的二十多岁小伙子,因为扛枪参加外地人组织的打劫城里豪强大户人家的钱财,给县太爷卫兵抓住,就将枪连人一道押进兵营服兵役去了。就这样,我爷爷当年使用的这杆长枪便如此走失了。
共产党夺得天下后,广大人民获得解放,翻身做主人后有三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中期,那家当年曾借钱借粮给我祖爷爷的村里富裕人家,因为房屋年久失修,漏雨严重,于是决定翻修。当他王家请人来帮忙拆了原来的老墙下来重新修建,是因为墙身斜往一边去,房主人担心不晓得哪一天就会因为一场暴雨而倾倒下来压死人那麻烦更大。不料帮忙者在拆石块到墙中间,却拆得了一杆长枪来,依杨国院歪三爷向我吹嘘说:枪柄蜡黄蜡黄的,可能是你爷爷当年使用的那杆枪。
我也信以为真,无聊时不免找人去打探消息。当年他家真有没有一个儿子给抓去当兵呀?我遇上哪位大爷爷、二爷爷也这样询问道。当然,勉强知晓一点“小道消息”的爷辈们也跟我说:确实解放前他王家有个叫阿庆的小伙子真给县太爷抓去当了兵,连枪支也给缴去,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后来我又听人说起他王家当年也购得一杆长枪,据村人摆谈,说打子弹也行,换打火药也可以。虽然这叫阿庆的连人带枪都丢,但也许阿庆带着的那杆长枪是既打子弹又可打火药的枪。这时我不免点头起来,因为我想起前几年他王家三伯跟外村人闹事时,那三叔曾回到屋里来举枪朝天上放了一枪,那震天响的声音,就跟旧式步枪一个样。因此,我便在自己脑子头暗暗说了:当初那些人对我说的话也许是吹牛哩。
  
十六
  
在天灾人祸、国人常年为生计所迫的特困年代里,虽然花园村为求生存而带着本乡本土群众为摆脱命运而同地方恶霸,同当地乡绅战斗的抗争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英勇与无畏。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虽然花园村因战死和病死了不少人,偏偏传染病就没有传染到月妹身上。当然我爷爷得传染病辞世的那一年冬季,她月妹不仅伤心痛哭了整整七天,以后不论我家需要干什么活儿,她月妹都经常性过来帮我家的大忙,就是在我祖爷爷过世后,她月妹也仍然过来帮忙我奶奶打田犁地,秋收时她当男人扛大斗,挑大粪种菜种麦子。我奶奶对她说:大叔,您这样关心我,我怎样报答您好哟。
她笑对我奶奶说:唉,姨娘,你何必这样称呼我?就让别个叫得了,我们都是女人,以前让别人叫我大叔,是为了不让别人欺侮得了我呀。咱们两个在一起,你就叫我姨娘或者叫月妹都行,我们是姊妹呀。
我奶奶点了点头,对她月妹微笑着。
由于好汉们病死的都病死了好几个。而在动乱年代,村人为了活头,就是战死的都有好些人。村里男丁少了,而男孩子的成长又没有那样快。于是,外村人,特别是跟花园村有矛盾的村寨也就慢慢地开始小看花园村人,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吃到花园村人的头上来。
有一年,花园村人组织演戏,过来看热闹的外村人确实不少。偏偏算邻村近寨的杨村人在返回家去的时候,在跑去村边觅食的鸡鸭,随便捉了几只回去炒吃。村里几个小青年见到他们捉鸡时,跑过去骂他们且发誓要追回来,但结果该杨村人凭着人多势众大家捡拾石块就把花园村的那几个小青年男女打了回来。花园村人这时候才对该村违法者恨之入骨了。于是,一伙大男八汉集中大家聚集在一起,都说了我村这样被外村欺侮,颜面扫地了,是男人的一定要为村里讨还血债。于是,花园村人有枪的赶紧找枪出来,有马刀的赶紧提了马刀出来,大家就是这样在一个傍晚里提枪,背着马刀就去寻找了杨村人算账。
虽然花园村病死了我爷爷等人,似乎没主心骨了。但是,村里还有我爷爷的同伴老福、老海等几个毛头小伙,加上还有月妹这员先锋,杨村这村寨虽然比花园村大了将近一倍,但人多遇上强兵虎将,才交手第一次冲锋,杨村人就败下阵来,将近百来个男丁的杨村人偏偏被只有二十来个参加战斗的花园村人追赶到村边去。并且有十来个男丁不是中了枪伤就是被花园村先锋队用石头打中了身上某个部位。杨村人之所以很快败退的原因,就因为看到本村人倒下去几个,于是就纷纷后退。这样,花园村人才至于乘胜追击,最终把该村打回狗窝去。
两天后,杨村人派人过来讲和,说了杨村人有眼不识泰山,宁愿请花园村人吃喝一天到黑,酒、肉、米饭保证够吃。当然,花园村人也很好说情,因为,只要几个头子说不再打就不再打了。“既然人家愿意甘拜下风就算,他们已承认自己做错事,愿意赔偿失主损失,并请全村人吃喝一天就得饶了人家。”爷辈们都常这样说。
此后过了一年,二头子老福外出惹事引火烧身了。他自己一杆枪哪能抵挡得住人家的十来杆枪。因为,打枪又不像玩刀、玩石头、使棍棒那样。他老福虽然手快打死两人打伤一人。但也很快被人多的对方乱枪打中胸脯,就因为这一枪给打死了。
至于男人身材男人性格的月妹,为了养家糊口,她从投靠到花园村麾下后,除了留下少部分给自己吃喝外,其余的钱粮都通知她男人过来扛走去养人了。对家庭来说,她是功臣。但因为常年在外,她一旦遇上帅哥后,便也因为饮酒的原因,她常跟野男人产生感情而很快发生性行为。于是,在这样的年头里,她月妹便在三十四、五岁这样年纪轻轻就慢慢感觉“阴寒”起来。她临死前,对在她身边照顾她饮食起居的我奶奶悄悄说:姨娘啊,我这病,开始是肚子痛,慢慢地就一天比一天加重了。我奶奶看着她才染上这病不到七天,就脸色煞白,连进食都困难了。也为此,仅仅往后拖了三四天,一员虎将,比很多男人打仗都厉害的巾帼英雄月妹就这样很凄凉地被花园村男人安排下葬了。临死前,她月妹也明白自己的身世,为了不影响她的夫家,也为了不影响她亲生的一男一女,更为了不影响她临时寄居的主人家。她月妹坚持挪动身子四脚爬到外面来,可她月妹恰将身子滚出寄居户的大门来,最后捂着肚子挪动身子去死在了一丛刺竹林下。
对于她月妹的死,花园村人都哭了,村民们都自觉走过去给她敬一口“饭食”。大家都为她掉泪,因为她月妹六、七年来为花园村人办了不少大事。她除了帮助一家接一家做活儿外,还凭着她的蛮力维护得了花园村的安全与稳定。比如,官老爷下来收田赋,收缴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但只要她月妹看到官家跟狗腿子往哪家去,即使她还背着长枪,左腰间挂着钢刀,她月妹也要赶紧跑过去,抽出宝刀来顶着官人的脖颈。官人也因为担心她月妹会一刀隔断自己的喉管而命丧黄泉,也只好挥手叫手下人撤离了。因此,凭着这一点,花园村人没有谁不怀念起她,没有谁不感激她的恩情。
月妹死了以后,花园村还派几个人到麻栗坡村去,把噩耗告诉给了她的婆家和她的男人及其家族。可她夫家家族们却因为她常年在外沾花惹草,背着她男人,到处跟野男人发生性行为,这种孬事直接有损于婆家人的面子。于是,她夫家及族人当年才没有下来抬了她月妹的尸首回去安葬。而是由花园村人共同出资将她安葬在了花园村的土地上。只因为当时识字的人太少了,所以群众未能及时给她立下一块石碑罢。直到解放后有二十多年的一个清明节,她儿子长高长大了,人都有三十几岁,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做,自己当然也想要点面子,就不免请了一位阴阳先生在麻栗坡村边的一座土岗上选了一块墓地,然后带人抬上新棺材一路吹吹打打,由儿媳妇们穿着齐整的民族服装过来在前面引路。她的这个儿子请来的大队人马挖坟刨土,捡起母亲的遗骨重新装殓入新棺。再一路吹吹打打地将棺材抬回麻栗坡的土地来安葬。今天她的这儿子都快有五十岁了吧。
  
十七
  
从此,花园村的头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辞世,花园村人从此便很难吃上别村的便宜酒肉了。而且,自从我爷爷染上传染病死后,特别是我的祖爷爷病逝,在我爹才有四岁时,我家就几乎年年饭不够吃。有时候还要现找米下锅甚至有时候还找不到米下锅。一块巴掌大的水田也很快被外村的富人低价买走了。没几年过去,村前的这坝平整的田畴就变成别个村寨的人过来打田插秧、收割了。而别处的强盗也竟然公开吃到花园村来了。开始时,因为村里还有一位也算厉害的王老四健在,有强盗敢来偷花园村的果实,花园村人还可到别处去偷来弥补。可是从四头子阿金给人家一枪打死后,王老四再病死,则花园村人就几乎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当年,在阿金未被打死之前,因为四头子毕竟还算有一定本事的人,外村人多少还是有点惧怕的。
当邻居杨村这么一个大村寨两百来个壮汉扛枪提刀过来牵走罗金良的一匹白马去,花园村人尽管人少,但也敢背枪握刀冲到人家村寨里去把那匹白马牵回来。而且,在人家稻谷成熟时,村里几个年轻人还敢扛枪提刀去插在人家的田埂上,由一个蛮力回村去扛走了一口大斗进入人家的水田里,安排几个人割谷子,另外几个赶紧打谷子。就直接把人家的这块一亩三分田的谷子全部收割了回来。担当后卫的人还举枪对着人家村寨的上空随便放了几发子弹的空枪,天晓得打着人不着哟,当然这个只有天知道。可是老天也不饶恕他们,因为阿金偏偏过早去世了,五头子、六头子也跟着病死了。从此,村里就只有零星几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并且都还在拉帮结派。有的家族只管本家族人,家门只管家门人,这样,力量也快分散完了,有的贼人竟依靠它村别寨势力。而有些人竟勾结起外面的强盗一起来共同瓜分本村本寨。
就是在那个第二年,王家那一帮人去联系了杨村人过来吃了罗家清的鸡狗去。之后,罗家清、罗尚荣等又联络山狼村野汉子来牵走了王二福的一匹马去。再过去不到一年,小狗仔的老爹罗尚文因为晚上一个人外出搞小偷小摸,给外村打死在八弯河边。因此小狗仔也因为他妈妈早年逢“天灾”得传染病比他爹早死五年去成了孤儿。偏偏小狗仔最亲的家族户数少,有些算同族的也相隔六、七代人了。还有多少人家会可怜你穷命呀!因此,小狗仔只好到处漂游浪荡去好几年。
其实,就像我奶奶这样的寡妇也没多少人可怜呀。如果真的都有人会可怜寡妇的话,她也不至于那么东奔西突到处找粮养人了。我长大以后,她都时不时对我说,在汉子人(指我爷爷)在世时,哪家哪户都挺尊敬人呀。但汉子人(我爷爷)死后,别说村里人,就是本家族,有的人也竟会吃到你头上来了。就像老沛,不是曾有一个晚上过来打开了我罗家的牛圈门准备把我家的黄母牛牵走吗?只因为我奶奶咳嗽了几声,他方返回去。可过不到一段时间去,日子也快到大年三十夜来了,他老沛(现在他有七十来岁了)看我奶奶几天前赶乡场时,买得了几斤猪肉回家来吊在伙房里正在用火炕腊肉时,他也想来偷去吃。
我奶奶跟我说:孩子呀,我记得正是腊月二十八晚上,因为第二天就是大年夜了。这晚到三更半夜了,他一个年轻人偷偷摸摸地用力硬挤我们家的竹篱笆门,门缝里慢慢地从外面伸进来一只手,随后就是一颗脑袋慢慢地挤进来了。我奶奶早发觉了,也准备好一把宰猪刀等着他。眼看可以动手了,我奶奶就举起那把宰猪刀上来,因担心老沛会因为我奶奶的一刀下去,人会马上死在门槛上,而这时都到大年三十夜了,家里不吉利,家族之间也不好讲话。于是,我奶奶只用刀背狠狠地砸了他额头上。马上他脑袋便随着身子往后缩而侧身倒往一边去。我奶奶知道这小子昏死了过去,收住手不再开门出去再加一刀。而是静悄悄地站立在大门的一侧屏住呼吸倾听消息。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才听见踉跄的脚步声渐走渐远。第二天清早,我奶奶开门看,见到门槛上还洒着十多滴血。过了五天,那个老沛出门来张望朦胧的天,额头上包扎一块白布。我奶奶见了问他:阿沛,你的额头上咋这么包扎呀?
                                            
                                            
                                十五
民国三十一年我的祖爷爷(即我爷爷的父亲)辞世,他老人家离开人世的那年深冬,正好享年六十四岁。我父亲这时候也正好有四岁了。由于这年景天灾不由人,加上是穷家底,因此,柴米油盐自然比别人少得可怜。也因为我的爷爷和我的大爷爷辞世的那年,家里花的钱也够多了吧,我的祖爷爷就把儿子使用的那杆汉阳造拿去抵给了欠人家的账款。这个传言据别人说,这是我祖爷爷为了安排得下两个儿子不幸死亡的饭食,所跟富裕人家借来的几斗米,几斗包谷来维持生计以及办理孩子丧事时所赊购来的两具棺材及菜金钱,水酒钱等都得要付账。
因家里无能力买回自家的水田,高山斜坡上的旱地收成又不好,一年比一年穷,后来竟然还不起借来的账了。三年后,债主过来跟我的祖爷爷借枪去用用,他自己也不得不只好将枪支借给了人家去把玩几天。可过不了七天,就听说他家有个名叫阿庆的二十多岁小伙子,因为扛枪参加外地人组织的打劫城里豪强大户人家的钱财,给县太爷卫兵抓住,就将枪连人一道押进兵营服兵役去了。就这样,我爷爷当年使用的这杆长枪便如此走失了。
共产党夺得天下后,广大人民获得解放,翻身做主人后有三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中期,那家当年曾借钱借粮给我祖爷爷的村里富裕人家,因为房屋年久失修,漏雨严重,于是决定翻修。当他王家请人来帮忙拆了原来的老墙下来重新修建,是因为墙身斜往一边去,房主人担心不晓得哪一天就会因为一场暴雨而倾倒下来压死人那麻烦更大。不料帮忙者在拆石块到墙中间,却拆得了一杆长枪来,依杨国院歪三爷向我吹嘘说:枪柄蜡黄蜡黄的,可能是你爷爷当年使用的那杆枪。
我也信以为真,无聊时不免找人去打探消息。当年他家真有没有一个儿子给抓去当兵呀?我遇上哪位大爷爷、二爷爷也这样询问道。当然,勉强知晓一点“小道消息”的爷辈们也跟我说:确实解放前他王家有个叫阿庆的小伙子真给县太爷抓去当了兵,连枪支也给缴去,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后来我又听人说起他王家当年也购得一杆长枪,据村人摆谈,说打子弹也行,换打火药也可以。虽然这叫阿庆的连人带枪都丢,但也许阿庆带着的那杆长枪是既打子弹又可打火药的枪。这时我不免点头起来,因为我想起前几年他王家三伯跟外村人闹事时,那三叔曾回到屋里来举枪朝天上放了一枪,那震天响的声音,就跟旧式步枪一个样。因此,我便在自己脑子头暗暗说了:当初那些人对我说的话也许是吹牛哩。
十六
在天灾人祸、国人常年为生计所迫的特困年代里,虽然花园村为求生存而带着本乡本土群众为摆脱命运而同地方恶霸,同当地乡绅战斗的抗争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英勇与无畏。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虽然花园村因战死和病死了不少人,偏偏传染病就没有传染到月妹身上。当然我爷爷得传染病辞世的那一年冬季,她月妹不仅伤心痛哭了整整七天,以后不论我家需要干什么活儿,她月妹都经常性过来帮我家的大忙,就是在我祖爷爷过世后,她月妹也仍然过来帮忙我奶奶打田犁地,秋收时她当男人扛大斗,挑大粪种菜种麦子。我奶奶对她说:大叔,您这样关心我,我怎样报答您好哟。
她笑对我奶奶说:唉,姨娘,你何必这样称呼我?就让别个叫得了,我们都是女人,以前让别人叫我大叔,是为了不让别人欺侮得了我呀。咱们两个在一起,你就叫我姨娘或者叫月妹都行,我们是姊妹呀。
我奶奶点了点头,对她月妹微笑着。
由于好汉们病死的都病死了好几个。而在动乱年代,村人为了活头,就是战死的都有好些人。村里男丁少了,而男孩子的成长又没有那样快。于是,外村人,特别是跟花园村有矛盾的村寨也就慢慢地开始小看花园村人,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吃到花园村人的头上来。
有一年,花园村人组织演戏,过来看热闹的外村人确实不少。偏偏算邻村近寨的杨村人在返回家去的时候,在跑去村边觅食的鸡鸭,随便捉了几只回去炒吃。村里几个小青年见到他们捉鸡时,跑过去骂他们且发誓要追回来,但结果该杨村人凭着人多势众大家捡拾石块就把花园村的那几个小青年男女打了回来。花园村人这时候才对该村违法者恨之入骨了。于是,一伙大男八汉集中大家聚集在一起,都说了我村这样被外村欺侮,颜面扫地了,是男人的一定要为村里讨还血债。于是,花园村人有枪的赶紧找枪出来,有马刀的赶紧提了马刀出来,大家就是这样在一个傍晚里提枪,背着马刀就去寻找了杨村人算账。
虽然花园村病死了我爷爷等人,似乎没主心骨了。但是,村里还有我爷爷的同伴老福、老海等几个毛头小伙,加上还有月妹这员先锋,杨村这村寨虽然比花园村大了将近一倍,但人多遇上强兵虎将,才交手第一次冲锋,杨村人就败下阵来,将近百来个男丁的杨村人偏偏被只有二十来个参加战斗的花园村人追赶到村边去。并且有十来个男丁不是中了枪伤就是被花园村先锋队用石头打中了身上某个部位。杨村人之所以很快败退的原因,就因为看到本村人倒下去几个,于是就纷纷后退。这样,花园村人才至于乘胜追击,最终把该村打回狗窝去。
两天后,杨村人派人过来讲和,说了杨村人有眼不识泰山,宁愿请花园村人吃喝一天到黑,酒、肉、米饭保证够吃。当然,花园村人也很好说情,因为,只要几个头子说不再打就不再打了。“既然人家愿意甘拜下风就算,他们已承认自己做错事,愿意赔偿失主损失,并请全村人吃喝一天就得饶了人家。”爷辈们都常这样说。
此后过了一年,二头子老福外出惹事引火烧身了。他自己一杆枪哪能抵挡得住人家的十来杆枪。因为,打枪又不像玩刀、玩石头、使棍棒那样。他老福虽然手快打死两人打伤一人。但也很快被人多的对方乱枪打中胸脯,就因为这一枪给打死了。
至于男人身材男人性格的月妹,为了养家糊口,她从投靠到花园村麾下后,除了留下少部分给自己吃喝外,其余的钱粮都通知她男人过来扛走去养人了。对家庭来说,她是功臣。但因为常年在外,她一旦遇上帅哥后,便也因为饮酒的原因,她常跟野男人产生感情而很快发生性行为。于是,在这样的年头里,她月妹便在三十四、五岁这样年纪轻轻就慢慢感觉“阴寒”起来。她临死前,对在她身边照顾她饮食起居的我奶奶悄悄说:姨娘啊,我这病,开始是肚子痛,慢慢地就一天比一天加重了。我奶奶看着她才染上这病不到七天,就脸色煞白,连进食都困难了。也为此,仅仅往后拖了三四天,一员虎将,比很多男人打仗都厉害的巾帼英雄月妹就这样很凄凉地被花园村男人安排下葬了。临死前,她月妹也明白自己的身世,为了不影响她的夫家,也为了不影响她亲生的一男一女,更为了不影响她临时寄居的主人家。她月妹坚持挪动身子四脚爬到外面来,可她月妹恰将身子滚出寄居户的大门来,最后捂着肚子挪动身子去死在了一丛刺竹林下。
对于她月妹的死,花园村人都哭了,村民们都自觉走过去给她敬一口“饭食”。大家都为她掉泪,因为她月妹六、七年来为花园村人办了不少大事。她除了帮助一家接一家做活儿外,还凭着她的蛮力维护得了花园村的安全与稳定。比如,官老爷下来收田赋,收缴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但只要她月妹看到官家跟狗腿子往哪家去,即使她还背着长枪,左腰间挂着钢刀,她月妹也要赶紧跑过去,抽出宝刀来顶着官人的脖颈。官人也因为担心她月妹会一刀隔断自己的喉管而命丧黄泉,也只好挥手叫手下人撤离了。因此,凭着这一点,花园村人没有谁不怀念起她,没有谁不感激她的恩情。
月妹死了以后,花园村还派几个人到麻栗坡村去,把噩耗告诉给了她的婆家和她的男人及其家族。可她夫家家族们却因为她常年在外沾花惹草,背着她男人,到处跟野男人发生性行为,这种孬事直接有损于婆家人的面子。于是,她夫家及族人当年才没有下来抬了她月妹的尸首回去安葬。而是由花园村人共同出资将她安葬在了花园村的土地上。只因为当时识字的人太少了,所以群众未能及时给她立下一块石碑罢。直到解放后有二十多年的一个清明节,她儿子长高长大了,人都有三十几岁,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做,自己当然也想要点面子,就不免请了一位阴阳先生在麻栗坡村边的一座土岗上选了一块墓地,然后带人抬上新棺材一路吹吹打打,由儿媳妇们穿着齐整的民族服装过来在前面引路。她的这个儿子请来的大队人马挖坟刨土,捡起母亲的遗骨重新装殓入新棺。再一路吹吹打打地将棺材抬回麻栗坡的土地来安葬。今天她的这儿子都快有五十岁了吧。
十七
从此,花园村的头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辞世,花园村人从此便很难吃上别村的便宜酒肉了。而且,自从我爷爷染上传染病死后,特别是我的祖爷爷病逝,在我爹才有四岁时,我家就几乎年年饭不够吃。有时候还要现找米下锅甚至有时候还找不到米下锅。一块巴掌大的水田也很快被外村的富人低价买走了。没几年过去,村前的这坝平整的田畴就变成别个村寨的人过来打田插秧、收割了。而别处的强盗也竟然公开吃到花园村来了。开始时,因为村里还有一位也算厉害的王老四健在,有强盗敢来偷花园村的果实,花园村人还可到别处去偷来弥补。可是从四头子阿金给人家一枪打死后,王老四再病死,则花园村人就几乎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当年,在阿金未被打死之前,因为四头子毕竟还算有一定本事的人,外村人多少还是有点惧怕的。
当邻居杨村这么一个大村寨两百来个壮汉扛枪提刀过来牵走罗金良的一匹白马去,花园村人尽管人少,但也敢背枪握刀冲到人家村寨里去把那匹白马牵回来。而且,在人家稻谷成熟时,村里几个年轻人还敢扛枪提刀去插在人家的田埂上,由一个蛮力回村去扛走了一口大斗进入人家的水田里,安排几个人割谷子,另外几个赶紧打谷子。就直接把人家的这块一亩三分田的谷子全部收割了回来。担当后卫的人还举枪对着人家村寨的上空随便放了几发子弹的空枪,天晓得打着人不着哟,当然这个只有天知道。可是老天也不饶恕他们,因为阿金偏偏过早去世了,五头子、六头子也跟着病死了。从此,村里就只有零星几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并且都还在拉帮结派。有的家族只管本家族人,家门只管家门人,这样,力量也快分散完了,有的贼人竟依靠它村别寨势力。而有些人竟勾结起外面的强盗一起来共同瓜分本村本寨。
就是在那个第二年,王家那一帮人去联系了杨村人过来吃了罗家清的鸡狗去。之后,罗家清、罗尚荣等又联络山狼村野汉子来牵走了王二福的一匹马去。再过去不到一年,小狗仔的老爹罗尚文因为晚上一个人外出搞小偷小摸,给外村打死在八弯河边。因此小狗仔也因为他妈妈早年逢“天灾”得传染病比他爹早死五年去成了孤儿。偏偏小狗仔最亲的家族户数少,有些算同族的也相隔六、七代人了。还有多少人家会可怜你穷命呀!因此,小狗仔只好到处漂游浪荡去好几年。
其实,就像我奶奶这样的寡妇也没多少人可怜呀。如果真的都有人会可怜寡妇的话,她也不至于那么东奔西突到处找粮养人了。我长大以后,她都时不时对我说,在汉子人(指我爷爷)在世时,哪家哪户都挺尊敬人呀。但汉子人(我爷爷)死后,别说村里人,就是本家族,有的人也竟会吃到你头上来了。就像老沛,不是曾有一个晚上过来打开了我罗家的牛圈门准备把我家的黄母牛牵走吗?只因为我奶奶咳嗽了几声,他方返回去。可过不到一段时间去,日子也快到大年三十夜来了,他老沛(现在他有七十来岁了)看我奶奶几天前赶乡场时,买得了几斤猪肉回家来吊在伙房里正在用火炕腊肉时,他也想来偷去吃。
我奶奶跟我说:孩子呀,我记得正是腊月二十八晚上,因为第二天就是大年夜了。这晚到三更半夜了,他一个年轻人偷偷摸摸地用力硬挤我们家的竹篱笆门,门缝里慢慢地从外面伸进来一只手,随后就是一颗脑袋慢慢地挤进来了。我奶奶早发觉了,也准备好一把宰猪刀等着他。眼看可以动手了,我奶奶就举起那把宰猪刀上来,因担心老沛会因为我奶奶的一刀下去,人会马上死在门槛上,而这时都到大年三十夜了,家里不吉利,家族之间也不好讲话。于是,我奶奶只用刀背狠狠地砸了他额头上。马上他脑袋便随着身子往后缩而侧身倒往一边去。我奶奶知道这小子昏死了过去,收住手不再开门出去再加一刀。而是静悄悄地站立在大门的一侧屏住呼吸倾听消息。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才听见踉跄的脚步声渐走渐远。第二天清早,我奶奶开门看,见到门槛上还洒着十多滴血。过了五天,那个老沛出门来张望朦胧的天,额头上包扎一块白布。我奶奶见了问他:阿沛,你的额头上咋这么包扎呀?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