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内景,兰波的房间,白天
兰波用透视一切的目光盯着魏尔兰。
兰波:我决定要当奇才。我决定要开创未来。
魏尔兰脸上的神情像是在思考兰波的提议。
内景,波比诺剧院咖啡馆,晚上
维莱斯·本肖姆组织的一次晚宴,也是一次诗人聚会,正在进行着。食品正被撤走,接下来诗歌朗诵就要开始。今晚到场的著名诗人是让·埃卡,一位粗壮但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正在紧张地整理他的诗稿。魏尔兰和兰波坐在桌子另一头的角落。很明显,两个人都喝得差不多了。不知什么原因,兰波戴了一顶软塌塌的绅士帽。紧挨着他们俩人坐的是夏尔勒·克罗和照相师艾蒂安·卡尔雅特。这位照相师43岁,个子不高,衣冠楚楚,长着山羊胡子。尽管下面的大部分对话在热烈嘈杂的环境中进行,但是仍有其逻辑性。
克罗:原理和照相术非常相似。只不过照相是拍人的脸,而你要做的是留下他的声音。
兰波:看在上帝的份上,让我们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
魏尔兰:不能。
兰波:为什么不?
魏尔兰:他马上就要开始朗诵了。
克罗:20年后就像打开像簿,你只要把相关的设备放入还原声音的机器中,就能听到他朗诵的诗或者他演唱的歌。
卡尔雅特:你认为自己能发明这样一台有用的机器?
克罗:完全有可能。
兰波:谁要朗诵?
魏尔兰:埃卡。
他指着桌子的另一端——
魏尔兰:就在那边。
兰波:噢,我想他的东西不会怎么样。
魏尔兰笑着听兰波发表的蔑视言论。
卡尔雅特:你对彩色照片的研究怎么样?
克罗:没钱研究。
卡尔雅特把头偏向一边,对着兰波。兰波向走过来的侍者又要了一杯酒。
卡尔雅特:我读了你留给我的那些诗。
兰波:噢,是吗?
卡尔雅特:了不起,非常有前途。只是在我看来,所有的那些独创性被那种……怎么说呢,不完全是想惊世骇俗的少年冲动,但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东西,给损坏了。
兰波:我的诗吓倒你了?
卡尔雅特:不,我没有,当然没有。
兰波:那你为什么认为我想吓你们?
卡尔雅特:但……问题不在这里。
魏尔兰:我觉得理所当然。
卡尔雅特:我反对你用的技巧。
兰波:我反对你的领结。
魏尔兰:他不喜欢讨论他的诗歌。
卡尔雅特:我明白。
当坐在另一头的埃卡站起来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埃卡:谢谢诸位。我的第一首诗是写给儿童的。
当他继续发言时,兰波从他马甲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然后将瓶中的东西倒在卡尔雅特的酒里,酒立刻就开始冒泡并且发出兹兹的响声。
埃卡: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虽然这是写给孩童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与成年人也有些关联。
卡尔雅特伸手去端酒杯,差不多举到嘴边了,才被吓得恍然大悟,马上就放下杯子。魏尔兰强压住笑声,而兰波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一番。
兰波:硫酸。
在桌字的另一端,埃卡正在清嗓子。
埃卡:这首诗的名字叫“绿色的苦艾酒”。
兰波鼓起嘲讽的掌声。
埃卡:“致命的毒药阻塞了血管,而妻儿在贫贱中哭泣……”
兰波:我不信。
一阵骚乱。埃卡决定继续朗诵。
埃卡:“酒鬼在往自己的脑子里倾入苦艾酒。”
兰波:放屁。
埃卡:“啊!酒鬼,最可恶的男人……”
兰波:放屁。
埃卡:“退化、堕落、罪恶、愚钝……”
他的嗓音开始变哑。
兰波:完全狗屁不通!
埃卡:“退化、堕落、罪恶、愚钝……”
兰波:我喜欢这样。
埃卡:“你无所顾忌殴打妻儿……”
兰波:因为剥夺你喝美酒的权利。
像地狱般大吵大闹,抗议,笑声,呼喊。埃卡无可奈何地坐下。卡尔雅特冲着兰波跳了起来。
卡尔雅特:你,滚出去!
兰波:我?
卡尔雅特:对,你,你这个惹事的小杂种,滚出去,否则我把你扔出去。
兰波:法国诗歌被糟蹋成这样,我可不可以提出反对,我想我可以。
卡尔雅特:不,你不可以。现在你道歉,然后滚出去。
他朝兰波走去。兰波站起来,抓起魏尔兰的手杖。
魏尔兰:小心。
兰波:别再靠近。
卡尔雅特:你以为用这个鬼把戏就可以把我吓住……
他抓住手棍。兰波抽出来,原来是把剑。剑锋闪亮,卡尔雅特一下子哑口无言。陷人了僵局。他们互相仇视地与对方周旋。卡尔雅特突然袭击,兰波对他挥舞着剑。卡尔雅特吓坏了,喊了一声,捂住手腕,鲜血直流,一片混乱。
魏尔兰:我说过要小心。
兰波掉转身来,用剑指着埃卡。
兰波:现在轮到你了。
他弯下腰去,埃卡此时吓傻了,也忘记了逃命。兰波追着他,疯狂地对他挥着剑。
兰波:你这个胡说八道的家伙!
兰波最终平息下来,放下剑。魏尔兰收回剑,把剑柄往膝上一碰,这场风波暂告一段落。但是突然间,兰波跳上了桌子。
兰波:在弗朗索瓦·普莱米埃的时代,聪明而又和善的巨人漫游乡间。他们天生的使命之一就是,从高处对他们撒尿……
在别人能阻拦他之前,他已经站到桌子上,然后对着埃卡的诗稿撤尿,而当埃卡想要挽救诗稿时,兰波也朝他尿。
兰波:来为世人清除学究、笨蛋和没才华的作家。
外景,布齐街,晚上
魏尔兰和兰波手挽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穿过无人的街道,同时大笑不止。
魏尔兰:如何在文艺界发展。
兰波:在巴黎有件事令人失望,艺术家比资产阶级更他妈资产阶级。
他们拐弯进入兰波房子的狭窄楼道。
内景,兰波的房间,晚上
兰波拿起刚点燃的蜡烛,并在烟斗里点上烟叶和大麻的混合物。魏尔兰已经瘫坐在椅子里,看着他。兰波快意地抽着,然后把烟斗递给了魏尔兰。
兰波:这东西能让你看到彩色。绚丽多彩的颜色,你还可以闻到并且听见。我想到一个没有大麻,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的地方(他从魏尔兰那里接过烟斗,然后“璞”地一声躺倒在软垫上,继续抽)。我们南方,远离欧洲这个尘土飞扬的壁炉台。
淡出。淡入。
内景,兰波的房间,清晨
蜡烛已快燃尽。俩人同样的姿势。兰波看着魏尔兰,眼神具有穿透力。
魏尔兰:我们怎样度日?
兰波:你有些钱。
魏尔兰:啊,我懂了。我资助你,你帮我擦亮生锈的灵感,是这样吗?
兰波:不完全是。
兰波突然从软垫上站起来,朝魏尔兰伸出一只手。魏尔兰一言不发,犹豫了一段时间,然后站起来。兰波把他抱在怀里。一个长时间的吻。镜头慢慢从他们身上挪开,移到窗外的远处。
外景,布齐街,白天,1892
前面镜头的继续,慢慢降至外面的街道,看见年老的魏尔兰。他沿着街道盲目地走着,跌跌撞撞,惹来过路人极度的厌恶情绪。一个行人撞到他身上,还连声诅咒。我们听不清,他也没听到。在这片喧哗中,他突然停住脚,立于街心,只见他眼角噙满了泪水。人流从他身旁分开走过。他抬头望着街对面黑乎乎的窗子,记忆回到了20年前。
内景,在瓦尼埃尔的办公室,白天
魏尔兰步履艰难地踏上狭窄的楼梯,穿过前面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有家破旧的印刷厂在工作。他从一个穿着黑衣,神情憔悴的女人身边经过,她正坐在长凳上,像在等什么人。他进入镶着大玻璃的办公室,一位表情严肃的中年女子坐在办公桌后面。他把一页写着他的新诗的稿纸放在桌上。那位女秘书一句话也没说就收下了,然后打开装有现金的皮包,数出五法朗,给了魏尔兰。他接下,放进衣袋。
秘书:有个人等着要见你。
魏尔兰顺着她目光望去,穿过玻璃窗,看见了那个穿黑衣,神情憔悴的女人。他皱了皱眉头,没有认出来。
秘书:她没有说自己的名字。
魏尔兰干脆离开这间办公室,直接走到那女人的身旁。她见他过来,就站了起来。
女人:魏尔兰先生?
魏尔兰:对不起,我有几个约会,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安排个时间迟些会面,傍晚如何……?
当他同她握手的时候,表现出过去练就的魅力。
女人:你不记得我了吗?这是我的名片。
她递给他一张名片。他凝神细看,然后脸色变得苍白。他看了看这女人,嘴激动地一张一合,然后又低头盯着名片。
插入名片:上面写着伊莎贝尔·兰波。非常明显,魏尔兰的手在颤抖。
魏尔兰抬头:从魏尔兰的视点,看见伊莎贝尔镇定自若的脸。
外景,罗什,兰波家的农庄,白天,1872
镜头注视着农庄主要建筑物的一扇窗户:一个全身穿着素装,好像是无家可归的小孩立于窗后遥望着屋子外面。可以认出来她是11岁的伊莎贝尔。突然间,她变得兴奋起来,从窗边消失了。镜头慢慢拉出全景,呈现在眼前的是兰波家在罗什的农庄建筑物暗淡的外墙。
这幢18世纪的建筑从整体上看还比较像样。但是它却矗立在一片平坦无奇的空地上,而且在战争时期还遭到了破坏,外面的建筑有一半给毁了,墙也给火烧得发黑,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过去的弹痕。庭院里长满了杂草,只有几棵白杨显得生机勃勃,这是早春的一天。
当镜头不再移动时,兰波阔步走进院子里,步履匆匆。同时建筑物的大门也被推开,刚才那个小女孩冲了出来,一头扎进兰波的怀抱。
兰波用透视一切的目光盯着魏尔兰。
兰波:我决定要当奇才。我决定要开创未来。
魏尔兰脸上的神情像是在思考兰波的提议。
内景,波比诺剧院咖啡馆,晚上
维莱斯·本肖姆组织的一次晚宴,也是一次诗人聚会,正在进行着。食品正被撤走,接下来诗歌朗诵就要开始。今晚到场的著名诗人是让·埃卡,一位粗壮但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正在紧张地整理他的诗稿。魏尔兰和兰波坐在桌子另一头的角落。很明显,两个人都喝得差不多了。不知什么原因,兰波戴了一顶软塌塌的绅士帽。紧挨着他们俩人坐的是夏尔勒·克罗和照相师艾蒂安·卡尔雅特。这位照相师43岁,个子不高,衣冠楚楚,长着山羊胡子。尽管下面的大部分对话在热烈嘈杂的环境中进行,但是仍有其逻辑性。
克罗:原理和照相术非常相似。只不过照相是拍人的脸,而你要做的是留下他的声音。
兰波:看在上帝的份上,让我们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
魏尔兰:不能。
兰波:为什么不?
魏尔兰:他马上就要开始朗诵了。
克罗:20年后就像打开像簿,你只要把相关的设备放入还原声音的机器中,就能听到他朗诵的诗或者他演唱的歌。
卡尔雅特:你认为自己能发明这样一台有用的机器?
克罗:完全有可能。
兰波:谁要朗诵?
魏尔兰:埃卡。
他指着桌子的另一端——
魏尔兰:就在那边。
兰波:噢,我想他的东西不会怎么样。
魏尔兰笑着听兰波发表的蔑视言论。
卡尔雅特:你对彩色照片的研究怎么样?
克罗:没钱研究。
卡尔雅特把头偏向一边,对着兰波。兰波向走过来的侍者又要了一杯酒。
卡尔雅特:我读了你留给我的那些诗。
兰波:噢,是吗?
卡尔雅特:了不起,非常有前途。只是在我看来,所有的那些独创性被那种……怎么说呢,不完全是想惊世骇俗的少年冲动,但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东西,给损坏了。
兰波:我的诗吓倒你了?
卡尔雅特:不,我没有,当然没有。
兰波:那你为什么认为我想吓你们?
卡尔雅特:但……问题不在这里。
魏尔兰:我觉得理所当然。
卡尔雅特:我反对你用的技巧。
兰波:我反对你的领结。
魏尔兰:他不喜欢讨论他的诗歌。
卡尔雅特:我明白。
当坐在另一头的埃卡站起来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埃卡:谢谢诸位。我的第一首诗是写给儿童的。
当他继续发言时,兰波从他马甲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然后将瓶中的东西倒在卡尔雅特的酒里,酒立刻就开始冒泡并且发出兹兹的响声。
埃卡: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虽然这是写给孩童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与成年人也有些关联。
卡尔雅特伸手去端酒杯,差不多举到嘴边了,才被吓得恍然大悟,马上就放下杯子。魏尔兰强压住笑声,而兰波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一番。
兰波:硫酸。
在桌字的另一端,埃卡正在清嗓子。
埃卡:这首诗的名字叫“绿色的苦艾酒”。
兰波鼓起嘲讽的掌声。
埃卡:“致命的毒药阻塞了血管,而妻儿在贫贱中哭泣……”
兰波:我不信。
一阵骚乱。埃卡决定继续朗诵。
埃卡:“酒鬼在往自己的脑子里倾入苦艾酒。”
兰波:放屁。
埃卡:“啊!酒鬼,最可恶的男人……”
兰波:放屁。
埃卡:“退化、堕落、罪恶、愚钝……”
他的嗓音开始变哑。
兰波:完全狗屁不通!
埃卡:“退化、堕落、罪恶、愚钝……”
兰波:我喜欢这样。
埃卡:“你无所顾忌殴打妻儿……”
兰波:因为剥夺你喝美酒的权利。
像地狱般大吵大闹,抗议,笑声,呼喊。埃卡无可奈何地坐下。卡尔雅特冲着兰波跳了起来。
卡尔雅特:你,滚出去!
兰波:我?
卡尔雅特:对,你,你这个惹事的小杂种,滚出去,否则我把你扔出去。
兰波:法国诗歌被糟蹋成这样,我可不可以提出反对,我想我可以。
卡尔雅特:不,你不可以。现在你道歉,然后滚出去。
他朝兰波走去。兰波站起来,抓起魏尔兰的手杖。
魏尔兰:小心。
兰波:别再靠近。
卡尔雅特:你以为用这个鬼把戏就可以把我吓住……
他抓住手棍。兰波抽出来,原来是把剑。剑锋闪亮,卡尔雅特一下子哑口无言。陷人了僵局。他们互相仇视地与对方周旋。卡尔雅特突然袭击,兰波对他挥舞着剑。卡尔雅特吓坏了,喊了一声,捂住手腕,鲜血直流,一片混乱。
魏尔兰:我说过要小心。
兰波掉转身来,用剑指着埃卡。
兰波:现在轮到你了。
他弯下腰去,埃卡此时吓傻了,也忘记了逃命。兰波追着他,疯狂地对他挥着剑。
兰波:你这个胡说八道的家伙!
兰波最终平息下来,放下剑。魏尔兰收回剑,把剑柄往膝上一碰,这场风波暂告一段落。但是突然间,兰波跳上了桌子。
兰波:在弗朗索瓦·普莱米埃的时代,聪明而又和善的巨人漫游乡间。他们天生的使命之一就是,从高处对他们撒尿……
在别人能阻拦他之前,他已经站到桌子上,然后对着埃卡的诗稿撤尿,而当埃卡想要挽救诗稿时,兰波也朝他尿。
兰波:来为世人清除学究、笨蛋和没才华的作家。
外景,布齐街,晚上
魏尔兰和兰波手挽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穿过无人的街道,同时大笑不止。
魏尔兰:如何在文艺界发展。
兰波:在巴黎有件事令人失望,艺术家比资产阶级更他妈资产阶级。
他们拐弯进入兰波房子的狭窄楼道。
内景,兰波的房间,晚上
兰波拿起刚点燃的蜡烛,并在烟斗里点上烟叶和大麻的混合物。魏尔兰已经瘫坐在椅子里,看着他。兰波快意地抽着,然后把烟斗递给了魏尔兰。
兰波:这东西能让你看到彩色。绚丽多彩的颜色,你还可以闻到并且听见。我想到一个没有大麻,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的地方(他从魏尔兰那里接过烟斗,然后“璞”地一声躺倒在软垫上,继续抽)。我们南方,远离欧洲这个尘土飞扬的壁炉台。
淡出。淡入。
内景,兰波的房间,清晨
蜡烛已快燃尽。俩人同样的姿势。兰波看着魏尔兰,眼神具有穿透力。
魏尔兰:我们怎样度日?
兰波:你有些钱。
魏尔兰:啊,我懂了。我资助你,你帮我擦亮生锈的灵感,是这样吗?
兰波:不完全是。
兰波突然从软垫上站起来,朝魏尔兰伸出一只手。魏尔兰一言不发,犹豫了一段时间,然后站起来。兰波把他抱在怀里。一个长时间的吻。镜头慢慢从他们身上挪开,移到窗外的远处。
外景,布齐街,白天,1892
前面镜头的继续,慢慢降至外面的街道,看见年老的魏尔兰。他沿着街道盲目地走着,跌跌撞撞,惹来过路人极度的厌恶情绪。一个行人撞到他身上,还连声诅咒。我们听不清,他也没听到。在这片喧哗中,他突然停住脚,立于街心,只见他眼角噙满了泪水。人流从他身旁分开走过。他抬头望着街对面黑乎乎的窗子,记忆回到了20年前。
内景,在瓦尼埃尔的办公室,白天
魏尔兰步履艰难地踏上狭窄的楼梯,穿过前面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有家破旧的印刷厂在工作。他从一个穿着黑衣,神情憔悴的女人身边经过,她正坐在长凳上,像在等什么人。他进入镶着大玻璃的办公室,一位表情严肃的中年女子坐在办公桌后面。他把一页写着他的新诗的稿纸放在桌上。那位女秘书一句话也没说就收下了,然后打开装有现金的皮包,数出五法朗,给了魏尔兰。他接下,放进衣袋。
秘书:有个人等着要见你。
魏尔兰顺着她目光望去,穿过玻璃窗,看见了那个穿黑衣,神情憔悴的女人。他皱了皱眉头,没有认出来。
秘书:她没有说自己的名字。
魏尔兰干脆离开这间办公室,直接走到那女人的身旁。她见他过来,就站了起来。
女人:魏尔兰先生?
魏尔兰:对不起,我有几个约会,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安排个时间迟些会面,傍晚如何……?
当他同她握手的时候,表现出过去练就的魅力。
女人:你不记得我了吗?这是我的名片。
她递给他一张名片。他凝神细看,然后脸色变得苍白。他看了看这女人,嘴激动地一张一合,然后又低头盯着名片。
插入名片:上面写着伊莎贝尔·兰波。非常明显,魏尔兰的手在颤抖。
魏尔兰抬头:从魏尔兰的视点,看见伊莎贝尔镇定自若的脸。
外景,罗什,兰波家的农庄,白天,1872
镜头注视着农庄主要建筑物的一扇窗户:一个全身穿着素装,好像是无家可归的小孩立于窗后遥望着屋子外面。可以认出来她是11岁的伊莎贝尔。突然间,她变得兴奋起来,从窗边消失了。镜头慢慢拉出全景,呈现在眼前的是兰波家在罗什的农庄建筑物暗淡的外墙。
这幢18世纪的建筑从整体上看还比较像样。但是它却矗立在一片平坦无奇的空地上,而且在战争时期还遭到了破坏,外面的建筑有一半给毁了,墙也给火烧得发黑,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过去的弹痕。庭院里长满了杂草,只有几棵白杨显得生机勃勃,这是早春的一天。
当镜头不再移动时,兰波阔步走进院子里,步履匆匆。同时建筑物的大门也被推开,刚才那个小女孩冲了出来,一头扎进兰波的怀抱。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