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276
阅读:9334
发表:2018/11/12
爱情,家庭,
小说
犹似故人归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走了?”沈汉民一惊,回身问:“怎么走了?”
阿庆嫂一个巴掌狠狠地往自己脸上抽去,眼里随即流出两行蚀泪,一副罪不可恕的愁苦模样呈现在沈汉民面前:“都是我不好,我没好好藏住楚姑娘,让太太发现了。自从大小姐晓得耳房里住着楚姑娘后,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宅子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后来连镇上的人也晓得老爷从上海带来了这位楚姑娘,都说是来给老爷做小的。这话传到太太耳朵里,所以那天太太一生气,来耳房把楚姑娘给赶走了……我要是早点把楚姑娘藏好,太太就寻不见她了,那些闲话也不再有了……”阿庆嫂看着沈汉民愠怒的脸色,怯怯地又添了句:“再说,耳房跟上房相隔不过是两堵厚墙,想让太太不晓得也难……”
……
沈汉民来到上房时,徐氏还在一张雕花红木床上懒懒地躺着,一条牡丹花纹缎面真丝被褥将她娇贵的身子盖得严严实实。陪房丫头端着一脸盆的水来到床前,轻轻地说了声:“太太,老爷回来了。”
徐氏仍是侧身躺着,只道:“晓得了,你下去忙吧。”便不再动弹。
待那丫头走后,她才翻过身来抬起慵懒的眼睑,见沈汉民在床前站着,便问:“回来了?上海的事处理完了?我堂兄还好吧?”随后若无其事地支起身准备下床。
“你到底还是把楚姑娘赶走了。”沈汉民复杂地看着这个女人,脱口道。
“什么楚姑娘?”徐氏问:“你什么时候告诉我,家里来了位楚姑娘?”见沈汉民久久不语,她冷笑了两声:“我是听人说后院来了只狐狸精,我替你们沈家清理了!”
“她人生地不熟,年纪轻轻,你让她去哪?”沈汉民急切起来。
而徐氏是最最见不得沈汉民为一个野女人着急的样子的。她站在男人跟前,用犀利的目光盯了他片刻,愤怒了:“你也晓得她年纪轻呐?她的年纪轻到可以做你的女儿,你却想着要纳她做小!”
徐氏这一怒,在旁人眼中沈汉民俨然成了负心的人,他的任何顶撞全是对这位原配夫人的亵渎……
这个冬天的清早沈家老爷一回来,宅子里以至于镇上廊桥人家就听见太太在房跟他为了上海来的小倌人而争吵。沈太太用她尖锐的嗓音在高声清唱一出戏,唱得沈家宅院里的主仆顿时矮了半截。
“你在上海四马路上风流多情,我只当是一个男人在外逢场作戏,从来不作真的。可你有本事就别做出的龌龊事来,让我们徐家人出面帮你擦屁股呀!你们沈家在菰城不过是徒有虚名,老太爷口口声声说你们家是官宦出身,可官宦出身到头还不是败落了?要是没有我们徐家,沈家要想在上海开门面做生意,你想也别想!我娘家这么帮衬,偏偏你不领情,在四马路上寻了只野鸡回来,还敢藏在耳房。别当我不晓得,我徐慧听得见……”
徐氏的话还没完,上房的门被迅速打开又被“怦”地一声关上来。沈汉民愤然地开门离去,脚步蹬蹬蹬地急切地踩在青石板上。他走出宅院,头也不回地出了宅门。未来得及梳妆的徐氏披散着长发追了几步往窗口喊:“你去哪里呀?”
长生记得他在耳房告诉楚姝儿沈老爷去了上海那天,是个阴雨绵绵的天色。姝儿依在窗前,一眼地茫然地看着他,仿佛要从他身上寻一个“去”或“留”的答案。流言从墙外漫了进来,阿庆嫂那两天难堪的表情令她畏惧。从她迷茫的眼眸里,长生明白,沈汉民不在,他便成了这个小女人的主心骨。
“姑娘别着急,老爷上海去去就来,不会耽搁的。”长生轻轻地开言,他的话说得一点底气也没有,让听的人也失去了信心。
就在这说话的当儿门蓦地被撞开,陪房丫头指着楚姝儿对徐氏道:“太太,她就是楚姑娘!”
“什么楚姑娘,不过是个贱人!”徐氏上前不由分说地挥起一掌,在楚姝儿脸上打下五个手指印。
楚姝儿措手不及地跌在长生面前,长生忙上前扶起。正要开口与太太辩解,太太歇斯底里的一声令下,从后院窜出几名家丁将他和楚姝儿两个生拉硬拽地拖出门去。细雨绵绵地下着,无数串雨珠儿顿时将他们淋成了落汤鸡。长生扶着楚姝儿艰难地站起,才挪开步,太太的陪房丫头便将楚姝儿的随身细软一股脑儿地丢了出来。
“太太让你们滚开,你们还不快滚!”那陪房丫头凶残地大喊。
……
在沈家几名家丁一阵哄赶下,长生顿时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楚姝儿蹲在后院的墙角久久啜泣,哗哗的雨声覆盖了她的嘤嘤的哭声,而长生也只能在她的头顶上撑一把旧伞。
黄昏时分,躲在墙角的长生窥见阿庆气冲冲地走进偏门,直奔到下人房中跟阿庆嫂吵了一架。阿庆责问他的女人:“老爷回来后,看你怎么向他交代?”女人委委曲曲地低语:“这是太太的主意,是太太吩咐的事,我有什么办法?”
见楚姝儿哭泣,长生心疼不已。他犹豫道:“要不,我去求求阿庆让我们留下来,等老爷回来再说?”
楚姝儿迟迟不语,直到暮色降下时,这个小女人忽然有了主意。她拭了把泪,拉着长生的衣角,起身说:“我们走,离开这里!”
……
楚姝儿一双小脚移步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怎么也不走不快,而夜色却越来越深沉。长生蹲在面前要驮她,她却啐道:“我现在又不是朱雀阁上的倌人,要你驮作啥?”说着,无比执拗地自顾上前。
他们步行至古镇码头已是深夜,一艘挂帆的航船正从运河驶来。楚姝儿由长生的搀扶着下了河埠头来到船上,她摸着左手腕上的一只秋香色的镯子犹豫了片刻,终还是有些不舍。她思量再三,最后从鬓角取一根银簪子给了船家。
长生身为女人的主心骨,除了为她撑伞、提箱子和搀扶她之外,别无用处。他彷徨地看着航船上那些粗布长衫或扯起乡音谈笑或彼此冷漠无言陌生的旅客,低声问楚姝儿:“我们还回上海么?”这小女人凄楚地摇头低语:“不,我们是回不去,也是万万不能回去的。”
阿庆嫂一个巴掌狠狠地往自己脸上抽去,眼里随即流出两行蚀泪,一副罪不可恕的愁苦模样呈现在沈汉民面前:“都是我不好,我没好好藏住楚姑娘,让太太发现了。自从大小姐晓得耳房里住着楚姑娘后,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宅子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后来连镇上的人也晓得老爷从上海带来了这位楚姑娘,都说是来给老爷做小的。这话传到太太耳朵里,所以那天太太一生气,来耳房把楚姑娘给赶走了……我要是早点把楚姑娘藏好,太太就寻不见她了,那些闲话也不再有了……”阿庆嫂看着沈汉民愠怒的脸色,怯怯地又添了句:“再说,耳房跟上房相隔不过是两堵厚墙,想让太太不晓得也难……”
……
沈汉民来到上房时,徐氏还在一张雕花红木床上懒懒地躺着,一条牡丹花纹缎面真丝被褥将她娇贵的身子盖得严严实实。陪房丫头端着一脸盆的水来到床前,轻轻地说了声:“太太,老爷回来了。”
徐氏仍是侧身躺着,只道:“晓得了,你下去忙吧。”便不再动弹。
待那丫头走后,她才翻过身来抬起慵懒的眼睑,见沈汉民在床前站着,便问:“回来了?上海的事处理完了?我堂兄还好吧?”随后若无其事地支起身准备下床。
“你到底还是把楚姑娘赶走了。”沈汉民复杂地看着这个女人,脱口道。
“什么楚姑娘?”徐氏问:“你什么时候告诉我,家里来了位楚姑娘?”见沈汉民久久不语,她冷笑了两声:“我是听人说后院来了只狐狸精,我替你们沈家清理了!”
“她人生地不熟,年纪轻轻,你让她去哪?”沈汉民急切起来。
而徐氏是最最见不得沈汉民为一个野女人着急的样子的。她站在男人跟前,用犀利的目光盯了他片刻,愤怒了:“你也晓得她年纪轻呐?她的年纪轻到可以做你的女儿,你却想着要纳她做小!”
徐氏这一怒,在旁人眼中沈汉民俨然成了负心的人,他的任何顶撞全是对这位原配夫人的亵渎……
这个冬天的清早沈家老爷一回来,宅子里以至于镇上廊桥人家就听见太太在房跟他为了上海来的小倌人而争吵。沈太太用她尖锐的嗓音在高声清唱一出戏,唱得沈家宅院里的主仆顿时矮了半截。
“你在上海四马路上风流多情,我只当是一个男人在外逢场作戏,从来不作真的。可你有本事就别做出的龌龊事来,让我们徐家人出面帮你擦屁股呀!你们沈家在菰城不过是徒有虚名,老太爷口口声声说你们家是官宦出身,可官宦出身到头还不是败落了?要是没有我们徐家,沈家要想在上海开门面做生意,你想也别想!我娘家这么帮衬,偏偏你不领情,在四马路上寻了只野鸡回来,还敢藏在耳房。别当我不晓得,我徐慧听得见……”
徐氏的话还没完,上房的门被迅速打开又被“怦”地一声关上来。沈汉民愤然地开门离去,脚步蹬蹬蹬地急切地踩在青石板上。他走出宅院,头也不回地出了宅门。未来得及梳妆的徐氏披散着长发追了几步往窗口喊:“你去哪里呀?”
长生记得他在耳房告诉楚姝儿沈老爷去了上海那天,是个阴雨绵绵的天色。姝儿依在窗前,一眼地茫然地看着他,仿佛要从他身上寻一个“去”或“留”的答案。流言从墙外漫了进来,阿庆嫂那两天难堪的表情令她畏惧。从她迷茫的眼眸里,长生明白,沈汉民不在,他便成了这个小女人的主心骨。
“姑娘别着急,老爷上海去去就来,不会耽搁的。”长生轻轻地开言,他的话说得一点底气也没有,让听的人也失去了信心。
就在这说话的当儿门蓦地被撞开,陪房丫头指着楚姝儿对徐氏道:“太太,她就是楚姑娘!”
“什么楚姑娘,不过是个贱人!”徐氏上前不由分说地挥起一掌,在楚姝儿脸上打下五个手指印。
楚姝儿措手不及地跌在长生面前,长生忙上前扶起。正要开口与太太辩解,太太歇斯底里的一声令下,从后院窜出几名家丁将他和楚姝儿两个生拉硬拽地拖出门去。细雨绵绵地下着,无数串雨珠儿顿时将他们淋成了落汤鸡。长生扶着楚姝儿艰难地站起,才挪开步,太太的陪房丫头便将楚姝儿的随身细软一股脑儿地丢了出来。
“太太让你们滚开,你们还不快滚!”那陪房丫头凶残地大喊。
……
在沈家几名家丁一阵哄赶下,长生顿时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楚姝儿蹲在后院的墙角久久啜泣,哗哗的雨声覆盖了她的嘤嘤的哭声,而长生也只能在她的头顶上撑一把旧伞。
黄昏时分,躲在墙角的长生窥见阿庆气冲冲地走进偏门,直奔到下人房中跟阿庆嫂吵了一架。阿庆责问他的女人:“老爷回来后,看你怎么向他交代?”女人委委曲曲地低语:“这是太太的主意,是太太吩咐的事,我有什么办法?”
见楚姝儿哭泣,长生心疼不已。他犹豫道:“要不,我去求求阿庆让我们留下来,等老爷回来再说?”
楚姝儿迟迟不语,直到暮色降下时,这个小女人忽然有了主意。她拭了把泪,拉着长生的衣角,起身说:“我们走,离开这里!”
……
楚姝儿一双小脚移步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怎么也不走不快,而夜色却越来越深沉。长生蹲在面前要驮她,她却啐道:“我现在又不是朱雀阁上的倌人,要你驮作啥?”说着,无比执拗地自顾上前。
他们步行至古镇码头已是深夜,一艘挂帆的航船正从运河驶来。楚姝儿由长生的搀扶着下了河埠头来到船上,她摸着左手腕上的一只秋香色的镯子犹豫了片刻,终还是有些不舍。她思量再三,最后从鬓角取一根银簪子给了船家。
长生身为女人的主心骨,除了为她撑伞、提箱子和搀扶她之外,别无用处。他彷徨地看着航船上那些粗布长衫或扯起乡音谈笑或彼此冷漠无言陌生的旅客,低声问楚姝儿:“我们还回上海么?”这小女人凄楚地摇头低语:“不,我们是回不去,也是万万不能回去的。”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