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8306
阅读:5011
发表:2018/11/24
100章 喜剧,爱情,青春 小说
《梦幻人生》第55-60章
1-6
…
49-54
55-60
61-65
…
96-10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吕丽美急忙去夺锹,吕大荣自是不给。在他们父女争夺之间,铁锹铲伤了吕丽美的右手食指,拉开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口子,鲜血直流。吕大荣立即扔掉铁锹,托着女儿的右手,心疼地问道:“疼吗?”
吕丽美苦笑道:“没事儿。”
二人回到屋里,孟娇找出云南白药给吕丽美敷上。她边敷药还边责备道:“吕大荣啊,你长脑子了没有?何苦来啥人啊?唯恐天下不乱!他说了两句,你就立不住了?你要去打架,不正中了他的套么?他正准备着看你们打架的热闹呢。你说是不是?”
吕大荣低下头,一言不发。
孟娇白了他一眼:“你看,不叫你,闺女咋能受伤?”
吕大荣不耐烦地说道:“别说了!咋还没完了?我不去就是了。”
没过一天,吕家挨骂的事儿全村都明白了。
因为与曹兴聪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吕丽美羞于见人,自从被拒婚后至今已经一连三个多月没出家门了。手被铲坏的次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吕丽美多日憋在家里,已经受够了,暗想:“我总不能在家闷一辈子啊。”于是,走出家门散心。一路上,她遇到了几个大人和几个小孩,人们也都和她说个话,但语气明显生硬。她总是感觉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浑身不自在。来到大榆树下,她坐下来休息。过了一会儿,她见不远处蓝景岭和女儿蓝玉、儿子蓝石有说有笑地向大榆树走来,急忙躲到了树后。蓝景岭他们几个没有发现她,来到大榆树下,各自选了个地方坐下。
蓝景岭笑道:“咱们村这大榆树就是好!有好事儿可以来庆祝,有坏事儿可以来祈祷,没有事儿可以来散心。”想了想,又自言自语道:“就冲着这大榆树,我闺女也得嫁给本村人。谁合适呢?齐东强不错,可是……”说着,陷入了沉思。
蓝玉娇羞地给了蓝景岭一拳。
蓝石笑道:“姐姐害臊了。”
蓝玉的脸红了。
蓝景岭笑道:“闺女,不管将来嫁给咱们村谁,你都得有志气,不能跟吕大荣家闺女学,搞那乱七八糟的事儿。她啊,败坏了门风,丢尽了爹妈的脸。这不,前段时候挨演戏的骂了,蠢驴似的还不知道呢。她这事儿闹得咋有脸出门儿啊?还能在这村待吗?”
蓝玉说道:“爸,我听说昨天她爸拿铁锹铲坏了她的手。”
蓝景岭冷冷地说道:“那算啥?她要是我闺女我就铲死她!”
吕丽美在树后听得很真切,泪水忍不住默默地流了下来。
吕丽美回家后大病一场,卧炕一月有余,过了1990年的元宵节病体才稍愈。她在卧病的日子里,想了很多很多。
病好了没几天,吕丽美到齐长平家去,恰好他家的大门没有关,吕丽美就径直进了院,又犹豫了一会儿,才进了屋。屈荷可能是去打牌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只有齐长平一人在家画杨柳观音,由于画的太专注了,竟然没有发觉吕丽美进来。吕丽美咳了一声,齐长平抬头一看,见是吕丽美,笑道:“你病好了?咋有空上我家来了?”
吕丽美点点头,探身看看齐长平还未完成的画,夸赞道:“画的真不错。咦?咋像何华啊?”
齐长平急忙说道:“是吗?不……不是她。可别出去乱说啊,不然,我家就……就有战争了。”
吕丽美笑道:“不说,不说。大叔,世上有观音菩萨吗?”
齐长平点点头:“有,不过不是人们想的那样。——观音菩萨最初只是个小马驹,后来人们越传越神,演化成了美女菩萨。”
吕丽美问道:“大叔,我觉得你是咱村最博学的人,啥都知道。你说,哪个宗教靠谱呢?”
齐长平笑道:“这……世上的宗教种类挺多,教义还都不一样,哪个对呢?真相只有一个,最多只能有一个对的。要是没有鬼神,那就连一个对的都没有。可以这样说,极大多数宗教都是骗人的。要是没有鬼神,那就所有的宗教都是骗人的。可是,让人悲哀的是——世上多数人都在信教。这就意味着——骗子创立宗教,通过宗教主宰着这个世界。话又说回来,只要不是邪教,只要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宗教,宁可其有,不可其无。道理很简单,如果世人都认为世上没有鬼神,没有因果报应,做什么事都没顾忌了,人心会变成什么样子?”
吕丽美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齐长平顿一顿,接着说道:“你问我哪个宗教靠谱,我只能说我喜欢哪个。我喜欢道教。道教是中国自有的宗教,中国文化都在里头。道教承载着中华的精神。而且,道教有许多实证,比如说吧,相面和算卦都是道教的东西。只要相面的人、算卦的人水平过硬,都是相当准的。我觉得应该把道教定为国教。”
吕丽美笑道:“大叔,别总甩文词儿啊,我听不懂。——这么说,你要是出家,肯定去当道士了?”
齐长平答道:“那当然了。——当道士还不用剃头发。”说完,呵呵地笑起来。
吕丽美也笑起来:“大叔,你还真逗。”稍后,又问道:“大叔,我还有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宽容?”
齐长平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宽容是针对犯错而言的。过失犯错以及被迫犯错,犯错后能够认错的,说明主观恶性不大,都是可以宽容的。故意犯错,并且所犯的错是根本性错误的,比如强奸、贩卖人口、贩毒、强迫卖淫、始乱终弃、利用别人的善良进行诈骗等,不仅主观上丧尽天良,客观上造成受害人无法挽回的终身痛苦和遗憾,那是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原谅的。其他错误,要是犯错的出发点不道德、很卑鄙,那也是不可宽容的。中国有句老话‘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西方有句谚语‘狐狸会变老,但不会变好’,对于犯这类错误的人说的悔过之类的话不要轻易相信,否则必然有让人后悔的时候。要是犯错的出发点情有可原,事后能够认错、忏悔,并且愿意承担相关责任的,可以宽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免去了其相关的责任,该担什么责任还得担什么责任。更不能意味着以后应该对这犯错的人更好。当年有人问孔夫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夫子说‘要是那样的话,怎么回报恩德呢?正确的做法是,有什么恩德就报什么恩德,有什么仇怨就报什么仇怨。可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没原则宽恕罪恶、善待仇敌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是不该肯定的,更是不该赞扬的,他们只不过想通过他们的做法来证明自己多么胸怀宽广、多么品德高尚,来骗取好的名声,究根到底,他们只不过是沽名钓誉、害人害己的伪君子而已,等同于带着天使面具的魔鬼。这类人十有八九都有反受其害的时候,不值得同情。鲁迅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吕丽美连连点头:“大叔,别总甩文词儿啊。不过,你说的我茅塞顿开。谢谢。”
晚上,吕丽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尼姑、道姑。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好不容易合上眼。等到她再睁眼看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庭院之中。院北是一座庙宇。院东有一群道姑,院西有一群尼姑,都在向她招手、呼唤,她一会儿跑到这边来,一会儿跑到那边去,两边跑个不停,直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稍不留神,脚下踩空,跌了个跟头,不禁大叫一声。这时,忽觉有人在推她,睁眼看时,发现母亲正躺在她旁边推她,这才明白,刚才乃是南柯一梦。可是,身上却分明已经湿透了。
第五十九章 催命戏剧
新的一天里,吕丽美除了吃饭,就是在炕上坐着,靠着墙沉思。太阳落山的那一刻,她的眼睛湿润了。
又是新的一天,吕丽美穿戴齐整,出了家门。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还不见她回来。吕大荣、孟娇着了急,到处去找,直找到天色已晚,仍是不见踪影。最后,听屈丽竹说,见到吕丽美在村东长时间抱着大榆树,然后向东走了。孟娇闻言,急得哭了起来。情绪稍微稳定以后,急忙让吕大荣发动吕家全族的成年男人连夜去找。找了一夜,不见踪影。后来,接连找了好几天,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吕丽美究竟哪里去了呢?还是钟清亮有头脑,他说道:“丽美不见了。要是她自个走的,应当留有书信。我们翻翻找找,看看有没有书信。”
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孟娇在炕梢的席子底下找到一封遗书,拿给钟清亮看。钟清亮接过来,念道:“爸,妈,我做错了事,已经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幸好妈已经怀孕,你们还会再有一个孩子,能够给你们养老送终。我走了,你们生养的大恩我来世再报。如果你们非要找我,请到村西的河里边捞我。不孝女……”
还没等钟清亮念完,吕大荣、孟娇等人都大哭起来。
钟清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既然丽美那样说了,咱们就快点去那儿找吧。”接下来,钟清亮发动了全村的成年男女到齐东强所称的“流沙河”去找人。因为刚过元宵节不久,天还比较冷,河里的水还没有化,大家只能从刚被凿穿复又冻上的河面下手,方法是把疑似的河面重又凿穿,然后用木棍等东西触探,来判断里面有无疑似尸体之类的东西。由于这河虽大,但从来没有过鱼,凿冰窟窿的人很少。他们找啊,找啊,从早找到晚,冰窟窿只凿了十几个,搜寻河面长达三十里,但一无所获。对吕大荣、孟娇等人而言,心情既沉重又矛盾,既怕找着尸体,确认吕丽美的死讯,又怕找不着尸体,不能让亡人入土为安。最后见一无所获,孟娇和吕大荣望着河面又痛哭起来。众人都来劝慰。
何巧说道:“你们别哭了。要是丽美真的跳河了,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用。等水一开化,她自然会浮上来。要是浮不上来,你们就当她出家当道姑了,不就行了?”
孟娇和吕大荣哭得更厉害了。
钟清亮说道:“这个……大哥大嫂啊,你们得这样想——大嫂不是怀孕了吗?这样哭下去,对胎儿不好。不要大的没找着,小的再搭进去,那不是太不划算了吗?不管怎么说,日子还得过啊。”
孟娇点点头,擦擦泪,不哭了。吕大荣稳定了下情绪,慢慢地也不哭了。众人陆续散去。
天黑了。孟娇和吕大荣沿着河边徘徊着,直到十点左右才回了家。
临睡前,孟娇再三默念道:“闺女啊,你要是在天有灵,就给妈托个梦吧。”可是,一夜过去,孟娇的梦里竟然没有出现吕丽美的影子。
又过了约有一个月之久,孟娇夫妇从失女的阴影中渐渐走了出来。痛定思痛,吕大荣怒道:“这事儿都是因为老曹家哪个狗杂种作孽引起来的,我跟他没完。”说完,拿起铁锹就走。孟娇也不阻拦。吕大荣来到曹子高家不容分说,把他家的窗玻璃一通乱拍,碎玻璃渣掉的到处都是。这回,曹子高一家人都很淡定,不吵不嚷,不阻不拦,任他闹去。当然,每个人都拿着棍子,目的是遮挡随时可能发生的袭击。拍完窗玻璃,吕大荣持锹到处寻找曹兴聪,屋里屋外、仓房马厩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他。吕大荣吼道:“操你们妈的,曹兴聪那个小兔崽子哪去了?”
曹子高翻翻眼皮,说道:“行了,别找了。他怕挨打,早跑了,现在恐怕都出省了。我们还想找他呢。”
吕大荣怒道:“怕挨打?我看见他,我……我铲死他!跑了算便宜。只要我见到他,我就剥了他的皮!”说完,恨恨而去。
过了些日子,吕大荣与孟娇喜得一子,取名吕志和。
到了雪化冰消的时候,吕大荣、孟娇等人到齐东强所称的“流沙河”边沿河寻找吕丽美的尸体,但没有找到,只找到了吕丽美平时所穿的一件上衣。孟娇拎着那件上衣哭道:“闺女啊,你死了,尸体还喂鱼了。”最后,因始终没有找到吕丽美的尸体,吕大荣只好把那件衣服掩埋在村北的树丛中,算是给吕丽美做了个小坟,让她入土为安了。
就在吕大荣夫妇为女儿之死愁肠百结的时候,何良很欣喜——他新创作的二人转《婚变》完成了,并且得到了柳如烟的赞赏,经过反复的排练,《婚变》在县剧团连演几场,反响不错。何良每次回家都喜形于色。何华笑道:“哥,你的作品是不是又成功了?”
何良笑道:“那当然了。我的新作取得了成功,非同凡响。太精彩了!”
何华笑道:“哥,你看,能不能带着我去看看?”
何良摇摇头:“不行。你要是去了,妈就没有人管了。”
何华说道:“没事儿,不到半天就能回来。”
何良摇摇头:“行了,你还是别去了。这个戏不适合你看。”
“啥?不适合我看?”何良的话激发了何华的好奇心,她问道:“这戏还分人儿啊?别人看得,我就看不得?”
何良低头不语。
何华咕嘟着嘴,一脸不悦。
何良不想过拂妹意,托着下颌沉思,可是,左思右想,觉得终归还是不能让她去,随她生气去吧,再过一两天妹妹也就事过气消了。
这天,《婚变》正在县剧院上演。何良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看着台上的演出,听着观众们的掌声,脸上不时地流露出一丝笑容。当《婚变》进行到一半多时,何良回头看看观众很多,空座不多,就笔画着数起来,想知道究竟来了多少观众。当他数到倒数第三排的座位时,发现有一个女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戏,眼里泪盈盈的。那不是妹妹又是谁?她怎么来了?急忙走过去,问道:“妹子,你咋来了?”
何华抬眼看了他一眼,气愤道:“哥,你这是干啥?你这写的不就是我吗?闲的没事儿是吧?”
何良满脸堆笑:“妹子,我把名字、地方都改了,谁也不知道是你的事儿。”
何华怒道:“哥,我恨你。”
何良急忙说道:“妹子,小点声。我本来不让你来……”
何华怒道:“好,好!我这就不看了。”说完,起身就走。何良也不阻拦,只是木然地立在那,不知所措。
何华哭了一路,临近家门把眼睛擦了擦,稳定了一下情绪,进了家。一进屋,往炕上一倒,就说道:“妈,我太盹了,我睡觉了。”
何母点点头,说道:“睡吧。”
何华睡得着吗?越想越委屈,越想越憋闷,但在母亲面前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合上眼睛装作睡觉,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和齐长平在一起的情景。两三天后何华嘴上出了一圈泡,竟然还卧床不起了。何良只好和县文艺团请了假,在家陪侍着妹妹,见她发着高烧,说着胡话,嘴里一个劲儿地叫着“长平,长平”,心里十分矛盾,叫齐长平来吧,又怕妹妹情绪激动,病情加重;不叫齐长平来吧,妹妹又是如此地想着他。该不该让齐长平来看看她呢?何良犹豫不决。思来想去,最终觉得还是不叫齐长平为好,因为齐长平来了,妹妹的情绪不但会更激动,而且自知复合无望,妹妹的病会越发沉重。何良看着妹妹痛苦的样子,总觉得是自己写《婚变》所致,十分内疚。多么希望妹妹的病体尽早康复啊!可是,事与愿违,何华的生命烛火就在这痛苦的煎熬中一点点燃尽了。半月后的一个晚间,已经形销骨立的何华突然挣扎着坐起来,要了块冰块吃。吃过后,笑道:“刚才王母娘娘派人来接我了,说我本是瑶池的荷花侍女,该回去了。我要走了。”
何良哭道:“妹子,你没事儿的,你很快就会好的。你可千万别吓我啊。”
何华轻柔地说道:“哥,别哭了。我没事儿的,我要睡觉了。”说完,复又躺下,闭上眼睛。何良大惊,伸手过去,探探何华的鼻孔,分明已经没有了鼻息。何良抱住何华大哭。何母也跟着哭了起来。母子二人哭了许久,方才止住。何良想了想,古人死了,亲属有唱挽歌的习俗,而妹妹生前又最爱听歌,于是即编即唱 “瑶池使者且听闻,舍妹生前一善人……”
他刚唱了两句,母亲就哭道:“王八犊子,你妹子死了,你还唱呢。你禽兽不如啊!”
何良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闭口。
次日,何良操持着埋葬了何华。何母见女儿死了,不胜悲痛,加之多年卧病,体力早已虚弱不堪,没几天便也一命呜呼。何良接着又操持着埋葬了母亲。前后不到一个月,何良接连失去了两位亲人,连叹自己流年不利。
齐长平听说何华死了,不禁嚎啕大哭。屈荷大怒:“你哭啥?是不是何华死了,你难受?你应该明白,你们早就离婚了,我才是你媳妇儿。”
齐长平不说话,还是哭。屈荷看着齐长平哭泣的样子,越发恼怒,抄起笤帚就不顾头尾地朝齐长平一阵乱打。齐长平止住哭,呆呆地望着屈荷,毫不躲避,任由她打去。屈荷打了一阵,把笤帚打碎了,见齐长平竟没哼一下,气得嘴唇直颤,忍不住也嚎啕大哭起来。接下来,齐长平与屈荷几天间都没有理睬对方。又过两天,齐长平忽然发起烧来,病倒在床,连说胡话“华华,华华……”
屈荷大怒,骂道:“你个遭天杀的,死了倒好,好和那个小贱人团聚去。”
齐东强急道:“妈,快给我爸找大夫吧,他病的挺重。”
屈荷气道:“不找!”
齐东强和齐丽都哭起来。
又过了半日,屈荷见齐长平脸色通红,伸手一摸其额头,很是滚烫,不禁害了怕,急忙去何家堡找何大夫给齐长平看病。
在何大夫的精心医治下,齐长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和缓解,但过了一个多月才好。
时间过得很快,弹指间,齐东强上了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学校里组织了一次班级合影。老师们和学生们集体照了几张。张廷秀拉着齐东强照了两张。几个要好的同学也照了团伙照。
张声起对齐东强说道:“齐东强,我曾经冤枉你作假,一直过意不去。今天,咱俩照张像吧。”
齐东强闪到一边,板着脸不说话。张廷秀走到他的近前,说道:“东强啊,张老师是挺稀罕你的啦,你快过去吧。”
齐东强还是一动不动。
张声起叹了口气。
张廷秀脸一沉:“东强,走啦,和我去办公室啦。”
走到办公室门口,齐东强发现张声起的座位上坐着一个姑娘,正是他以前见过的那个被张声起搂着哭泣的女孩。“她咋在这儿?”齐东强大惑不解。
“张老师好!”那姑娘立起身和张廷秀打招呼。
张廷秀笑道:“小云真懂事。外面照相呢,你去看看吧。”
那姑娘点点头,走了。
张廷秀待那姑娘走远了,问道:“东强啊,你为啥那么讨厌张老师呀?告诉姐姐好吗?”
齐东强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刚才那女生是谁啊?”
张廷秀说道:“那是张老师的闺女小云啊。怎么啦?你们见过吗?”
齐东强一愣:“他闺女?我看见张老师搂着她哭着,不知咋回事儿?”
张廷秀问道:“谁哭着?是张老师哭还是他闺女哭?”
齐东强说道:“他闺女哭。”
张廷秀叹口气:“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张老师人挺好,就是认死理啦,脾气又不好啦,他媳妇儿受不了,就和他离婚的啦。小云跟着他妈过。后来,小云妈改嫁了。小云的继父对小云很不好。小云有的时候就来找张老师,要求跟着张老师过。张老师觉得,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大闺女,挺不方便的啦,就一直没答应啦。小云啊,可怜的孩子一个啊!”
齐东强的心一颤,闹了半天,都是自己不好啊!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眼见的谁又敢说一定为实呢?眼睛有时候也误人啊!想了想,齐东强说了声“我去和张老师照相”,就跑开了。
张廷秀疑惑道:“这孩子咋回事啦?”
齐东强来到张声起面前,说道:“张老师,对不起,我能和你照相吗?”
张声起笑道:“好啊。”
张声起和齐东强并立在一起,照了两张。齐东强又和齐丽照了几张兄妹照。郝美秀见齐东强、齐丽并立着照相的样子,呆呆地出神。
张声起连叫了几声郝美秀,郝美秀才缓过神来,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对不起,老师,你刚才的问题我没有听到。”
张声起摇摇头:“我还没问你呢。——你想啥呢?”
郝美秀脸更红了:“老……老师。我能不能……能不能……”
张声起急道:“痛快点儿,想干啥?”
郝美秀低下头,轻声道:“和齐东强照……照张相。”
张声起笑了:“这有啥不能的?去吧。”
郝美秀走到齐东强近前,大声说道:“齐东强,你是咱们班最好的。这个……学习成绩最好的。我要向你挑战,以后一定要超过你。你敢不敢和我照张合影?”
齐东强打量了郝美秀一眼,笑了:“挑战和合影有啥关系?我有啥不敢的?”
郝美秀头一扬:“一看到咱俩的合影,我就会想到我旁边立着一个强者,我要奋发向上,把你超过去。”
齐丽冷笑一声:“郝美秀,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不过,我佩服你的勇敢。”
郝美秀急了:“齐丽,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丽抿嘴一笑:“你心里明白。”
郝美秀急得满脸通红,正要分辩,一旁的男摄影师不耐烦了:“你俩还照不照了?”
齐东强一扬手:“照!我接受挑战!”说完,冲齐丽使个眼色。齐丽知趣地闪到一边。
郝美秀轻移莲步,走到齐东强右边站定。
男摄像师说道:“摆个姿势,笑一下,好,就这样,别动。”说着,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吕丽美苦笑道:“没事儿。”
二人回到屋里,孟娇找出云南白药给吕丽美敷上。她边敷药还边责备道:“吕大荣啊,你长脑子了没有?何苦来啥人啊?唯恐天下不乱!他说了两句,你就立不住了?你要去打架,不正中了他的套么?他正准备着看你们打架的热闹呢。你说是不是?”
吕大荣低下头,一言不发。
孟娇白了他一眼:“你看,不叫你,闺女咋能受伤?”
吕大荣不耐烦地说道:“别说了!咋还没完了?我不去就是了。”
没过一天,吕家挨骂的事儿全村都明白了。
因为与曹兴聪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吕丽美羞于见人,自从被拒婚后至今已经一连三个多月没出家门了。手被铲坏的次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吕丽美多日憋在家里,已经受够了,暗想:“我总不能在家闷一辈子啊。”于是,走出家门散心。一路上,她遇到了几个大人和几个小孩,人们也都和她说个话,但语气明显生硬。她总是感觉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浑身不自在。来到大榆树下,她坐下来休息。过了一会儿,她见不远处蓝景岭和女儿蓝玉、儿子蓝石有说有笑地向大榆树走来,急忙躲到了树后。蓝景岭他们几个没有发现她,来到大榆树下,各自选了个地方坐下。
蓝景岭笑道:“咱们村这大榆树就是好!有好事儿可以来庆祝,有坏事儿可以来祈祷,没有事儿可以来散心。”想了想,又自言自语道:“就冲着这大榆树,我闺女也得嫁给本村人。谁合适呢?齐东强不错,可是……”说着,陷入了沉思。
蓝玉娇羞地给了蓝景岭一拳。
蓝石笑道:“姐姐害臊了。”
蓝玉的脸红了。
蓝景岭笑道:“闺女,不管将来嫁给咱们村谁,你都得有志气,不能跟吕大荣家闺女学,搞那乱七八糟的事儿。她啊,败坏了门风,丢尽了爹妈的脸。这不,前段时候挨演戏的骂了,蠢驴似的还不知道呢。她这事儿闹得咋有脸出门儿啊?还能在这村待吗?”
蓝玉说道:“爸,我听说昨天她爸拿铁锹铲坏了她的手。”
蓝景岭冷冷地说道:“那算啥?她要是我闺女我就铲死她!”
吕丽美在树后听得很真切,泪水忍不住默默地流了下来。
吕丽美回家后大病一场,卧炕一月有余,过了1990年的元宵节病体才稍愈。她在卧病的日子里,想了很多很多。
病好了没几天,吕丽美到齐长平家去,恰好他家的大门没有关,吕丽美就径直进了院,又犹豫了一会儿,才进了屋。屈荷可能是去打牌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只有齐长平一人在家画杨柳观音,由于画的太专注了,竟然没有发觉吕丽美进来。吕丽美咳了一声,齐长平抬头一看,见是吕丽美,笑道:“你病好了?咋有空上我家来了?”
吕丽美点点头,探身看看齐长平还未完成的画,夸赞道:“画的真不错。咦?咋像何华啊?”
齐长平急忙说道:“是吗?不……不是她。可别出去乱说啊,不然,我家就……就有战争了。”
吕丽美笑道:“不说,不说。大叔,世上有观音菩萨吗?”
齐长平点点头:“有,不过不是人们想的那样。——观音菩萨最初只是个小马驹,后来人们越传越神,演化成了美女菩萨。”
吕丽美问道:“大叔,我觉得你是咱村最博学的人,啥都知道。你说,哪个宗教靠谱呢?”
齐长平笑道:“这……世上的宗教种类挺多,教义还都不一样,哪个对呢?真相只有一个,最多只能有一个对的。要是没有鬼神,那就连一个对的都没有。可以这样说,极大多数宗教都是骗人的。要是没有鬼神,那就所有的宗教都是骗人的。可是,让人悲哀的是——世上多数人都在信教。这就意味着——骗子创立宗教,通过宗教主宰着这个世界。话又说回来,只要不是邪教,只要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宗教,宁可其有,不可其无。道理很简单,如果世人都认为世上没有鬼神,没有因果报应,做什么事都没顾忌了,人心会变成什么样子?”
吕丽美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齐长平顿一顿,接着说道:“你问我哪个宗教靠谱,我只能说我喜欢哪个。我喜欢道教。道教是中国自有的宗教,中国文化都在里头。道教承载着中华的精神。而且,道教有许多实证,比如说吧,相面和算卦都是道教的东西。只要相面的人、算卦的人水平过硬,都是相当准的。我觉得应该把道教定为国教。”
吕丽美笑道:“大叔,别总甩文词儿啊,我听不懂。——这么说,你要是出家,肯定去当道士了?”
齐长平答道:“那当然了。——当道士还不用剃头发。”说完,呵呵地笑起来。
吕丽美也笑起来:“大叔,你还真逗。”稍后,又问道:“大叔,我还有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宽容?”
齐长平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宽容是针对犯错而言的。过失犯错以及被迫犯错,犯错后能够认错的,说明主观恶性不大,都是可以宽容的。故意犯错,并且所犯的错是根本性错误的,比如强奸、贩卖人口、贩毒、强迫卖淫、始乱终弃、利用别人的善良进行诈骗等,不仅主观上丧尽天良,客观上造成受害人无法挽回的终身痛苦和遗憾,那是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原谅的。其他错误,要是犯错的出发点不道德、很卑鄙,那也是不可宽容的。中国有句老话‘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西方有句谚语‘狐狸会变老,但不会变好’,对于犯这类错误的人说的悔过之类的话不要轻易相信,否则必然有让人后悔的时候。要是犯错的出发点情有可原,事后能够认错、忏悔,并且愿意承担相关责任的,可以宽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免去了其相关的责任,该担什么责任还得担什么责任。更不能意味着以后应该对这犯错的人更好。当年有人问孔夫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夫子说‘要是那样的话,怎么回报恩德呢?正确的做法是,有什么恩德就报什么恩德,有什么仇怨就报什么仇怨。可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没原则宽恕罪恶、善待仇敌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是不该肯定的,更是不该赞扬的,他们只不过想通过他们的做法来证明自己多么胸怀宽广、多么品德高尚,来骗取好的名声,究根到底,他们只不过是沽名钓誉、害人害己的伪君子而已,等同于带着天使面具的魔鬼。这类人十有八九都有反受其害的时候,不值得同情。鲁迅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吕丽美连连点头:“大叔,别总甩文词儿啊。不过,你说的我茅塞顿开。谢谢。”
晚上,吕丽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尼姑、道姑。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好不容易合上眼。等到她再睁眼看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庭院之中。院北是一座庙宇。院东有一群道姑,院西有一群尼姑,都在向她招手、呼唤,她一会儿跑到这边来,一会儿跑到那边去,两边跑个不停,直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稍不留神,脚下踩空,跌了个跟头,不禁大叫一声。这时,忽觉有人在推她,睁眼看时,发现母亲正躺在她旁边推她,这才明白,刚才乃是南柯一梦。可是,身上却分明已经湿透了。
第五十九章 催命戏剧
新的一天里,吕丽美除了吃饭,就是在炕上坐着,靠着墙沉思。太阳落山的那一刻,她的眼睛湿润了。
又是新的一天,吕丽美穿戴齐整,出了家门。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还不见她回来。吕大荣、孟娇着了急,到处去找,直找到天色已晚,仍是不见踪影。最后,听屈丽竹说,见到吕丽美在村东长时间抱着大榆树,然后向东走了。孟娇闻言,急得哭了起来。情绪稍微稳定以后,急忙让吕大荣发动吕家全族的成年男人连夜去找。找了一夜,不见踪影。后来,接连找了好几天,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吕丽美究竟哪里去了呢?还是钟清亮有头脑,他说道:“丽美不见了。要是她自个走的,应当留有书信。我们翻翻找找,看看有没有书信。”
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孟娇在炕梢的席子底下找到一封遗书,拿给钟清亮看。钟清亮接过来,念道:“爸,妈,我做错了事,已经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幸好妈已经怀孕,你们还会再有一个孩子,能够给你们养老送终。我走了,你们生养的大恩我来世再报。如果你们非要找我,请到村西的河里边捞我。不孝女……”
还没等钟清亮念完,吕大荣、孟娇等人都大哭起来。
钟清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既然丽美那样说了,咱们就快点去那儿找吧。”接下来,钟清亮发动了全村的成年男女到齐东强所称的“流沙河”去找人。因为刚过元宵节不久,天还比较冷,河里的水还没有化,大家只能从刚被凿穿复又冻上的河面下手,方法是把疑似的河面重又凿穿,然后用木棍等东西触探,来判断里面有无疑似尸体之类的东西。由于这河虽大,但从来没有过鱼,凿冰窟窿的人很少。他们找啊,找啊,从早找到晚,冰窟窿只凿了十几个,搜寻河面长达三十里,但一无所获。对吕大荣、孟娇等人而言,心情既沉重又矛盾,既怕找着尸体,确认吕丽美的死讯,又怕找不着尸体,不能让亡人入土为安。最后见一无所获,孟娇和吕大荣望着河面又痛哭起来。众人都来劝慰。
何巧说道:“你们别哭了。要是丽美真的跳河了,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用。等水一开化,她自然会浮上来。要是浮不上来,你们就当她出家当道姑了,不就行了?”
孟娇和吕大荣哭得更厉害了。
钟清亮说道:“这个……大哥大嫂啊,你们得这样想——大嫂不是怀孕了吗?这样哭下去,对胎儿不好。不要大的没找着,小的再搭进去,那不是太不划算了吗?不管怎么说,日子还得过啊。”
孟娇点点头,擦擦泪,不哭了。吕大荣稳定了下情绪,慢慢地也不哭了。众人陆续散去。
天黑了。孟娇和吕大荣沿着河边徘徊着,直到十点左右才回了家。
临睡前,孟娇再三默念道:“闺女啊,你要是在天有灵,就给妈托个梦吧。”可是,一夜过去,孟娇的梦里竟然没有出现吕丽美的影子。
又过了约有一个月之久,孟娇夫妇从失女的阴影中渐渐走了出来。痛定思痛,吕大荣怒道:“这事儿都是因为老曹家哪个狗杂种作孽引起来的,我跟他没完。”说完,拿起铁锹就走。孟娇也不阻拦。吕大荣来到曹子高家不容分说,把他家的窗玻璃一通乱拍,碎玻璃渣掉的到处都是。这回,曹子高一家人都很淡定,不吵不嚷,不阻不拦,任他闹去。当然,每个人都拿着棍子,目的是遮挡随时可能发生的袭击。拍完窗玻璃,吕大荣持锹到处寻找曹兴聪,屋里屋外、仓房马厩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他。吕大荣吼道:“操你们妈的,曹兴聪那个小兔崽子哪去了?”
曹子高翻翻眼皮,说道:“行了,别找了。他怕挨打,早跑了,现在恐怕都出省了。我们还想找他呢。”
吕大荣怒道:“怕挨打?我看见他,我……我铲死他!跑了算便宜。只要我见到他,我就剥了他的皮!”说完,恨恨而去。
过了些日子,吕大荣与孟娇喜得一子,取名吕志和。
到了雪化冰消的时候,吕大荣、孟娇等人到齐东强所称的“流沙河”边沿河寻找吕丽美的尸体,但没有找到,只找到了吕丽美平时所穿的一件上衣。孟娇拎着那件上衣哭道:“闺女啊,你死了,尸体还喂鱼了。”最后,因始终没有找到吕丽美的尸体,吕大荣只好把那件衣服掩埋在村北的树丛中,算是给吕丽美做了个小坟,让她入土为安了。
就在吕大荣夫妇为女儿之死愁肠百结的时候,何良很欣喜——他新创作的二人转《婚变》完成了,并且得到了柳如烟的赞赏,经过反复的排练,《婚变》在县剧团连演几场,反响不错。何良每次回家都喜形于色。何华笑道:“哥,你的作品是不是又成功了?”
何良笑道:“那当然了。我的新作取得了成功,非同凡响。太精彩了!”
何华笑道:“哥,你看,能不能带着我去看看?”
何良摇摇头:“不行。你要是去了,妈就没有人管了。”
何华说道:“没事儿,不到半天就能回来。”
何良摇摇头:“行了,你还是别去了。这个戏不适合你看。”
“啥?不适合我看?”何良的话激发了何华的好奇心,她问道:“这戏还分人儿啊?别人看得,我就看不得?”
何良低头不语。
何华咕嘟着嘴,一脸不悦。
何良不想过拂妹意,托着下颌沉思,可是,左思右想,觉得终归还是不能让她去,随她生气去吧,再过一两天妹妹也就事过气消了。
这天,《婚变》正在县剧院上演。何良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看着台上的演出,听着观众们的掌声,脸上不时地流露出一丝笑容。当《婚变》进行到一半多时,何良回头看看观众很多,空座不多,就笔画着数起来,想知道究竟来了多少观众。当他数到倒数第三排的座位时,发现有一个女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戏,眼里泪盈盈的。那不是妹妹又是谁?她怎么来了?急忙走过去,问道:“妹子,你咋来了?”
何华抬眼看了他一眼,气愤道:“哥,你这是干啥?你这写的不就是我吗?闲的没事儿是吧?”
何良满脸堆笑:“妹子,我把名字、地方都改了,谁也不知道是你的事儿。”
何华怒道:“哥,我恨你。”
何良急忙说道:“妹子,小点声。我本来不让你来……”
何华怒道:“好,好!我这就不看了。”说完,起身就走。何良也不阻拦,只是木然地立在那,不知所措。
何华哭了一路,临近家门把眼睛擦了擦,稳定了一下情绪,进了家。一进屋,往炕上一倒,就说道:“妈,我太盹了,我睡觉了。”
何母点点头,说道:“睡吧。”
何华睡得着吗?越想越委屈,越想越憋闷,但在母亲面前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合上眼睛装作睡觉,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和齐长平在一起的情景。两三天后何华嘴上出了一圈泡,竟然还卧床不起了。何良只好和县文艺团请了假,在家陪侍着妹妹,见她发着高烧,说着胡话,嘴里一个劲儿地叫着“长平,长平”,心里十分矛盾,叫齐长平来吧,又怕妹妹情绪激动,病情加重;不叫齐长平来吧,妹妹又是如此地想着他。该不该让齐长平来看看她呢?何良犹豫不决。思来想去,最终觉得还是不叫齐长平为好,因为齐长平来了,妹妹的情绪不但会更激动,而且自知复合无望,妹妹的病会越发沉重。何良看着妹妹痛苦的样子,总觉得是自己写《婚变》所致,十分内疚。多么希望妹妹的病体尽早康复啊!可是,事与愿违,何华的生命烛火就在这痛苦的煎熬中一点点燃尽了。半月后的一个晚间,已经形销骨立的何华突然挣扎着坐起来,要了块冰块吃。吃过后,笑道:“刚才王母娘娘派人来接我了,说我本是瑶池的荷花侍女,该回去了。我要走了。”
何良哭道:“妹子,你没事儿的,你很快就会好的。你可千万别吓我啊。”
何华轻柔地说道:“哥,别哭了。我没事儿的,我要睡觉了。”说完,复又躺下,闭上眼睛。何良大惊,伸手过去,探探何华的鼻孔,分明已经没有了鼻息。何良抱住何华大哭。何母也跟着哭了起来。母子二人哭了许久,方才止住。何良想了想,古人死了,亲属有唱挽歌的习俗,而妹妹生前又最爱听歌,于是即编即唱 “瑶池使者且听闻,舍妹生前一善人……”
他刚唱了两句,母亲就哭道:“王八犊子,你妹子死了,你还唱呢。你禽兽不如啊!”
何良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闭口。
次日,何良操持着埋葬了何华。何母见女儿死了,不胜悲痛,加之多年卧病,体力早已虚弱不堪,没几天便也一命呜呼。何良接着又操持着埋葬了母亲。前后不到一个月,何良接连失去了两位亲人,连叹自己流年不利。
齐长平听说何华死了,不禁嚎啕大哭。屈荷大怒:“你哭啥?是不是何华死了,你难受?你应该明白,你们早就离婚了,我才是你媳妇儿。”
齐长平不说话,还是哭。屈荷看着齐长平哭泣的样子,越发恼怒,抄起笤帚就不顾头尾地朝齐长平一阵乱打。齐长平止住哭,呆呆地望着屈荷,毫不躲避,任由她打去。屈荷打了一阵,把笤帚打碎了,见齐长平竟没哼一下,气得嘴唇直颤,忍不住也嚎啕大哭起来。接下来,齐长平与屈荷几天间都没有理睬对方。又过两天,齐长平忽然发起烧来,病倒在床,连说胡话“华华,华华……”
屈荷大怒,骂道:“你个遭天杀的,死了倒好,好和那个小贱人团聚去。”
齐东强急道:“妈,快给我爸找大夫吧,他病的挺重。”
屈荷气道:“不找!”
齐东强和齐丽都哭起来。
又过了半日,屈荷见齐长平脸色通红,伸手一摸其额头,很是滚烫,不禁害了怕,急忙去何家堡找何大夫给齐长平看病。
在何大夫的精心医治下,齐长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和缓解,但过了一个多月才好。
时间过得很快,弹指间,齐东强上了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学校里组织了一次班级合影。老师们和学生们集体照了几张。张廷秀拉着齐东强照了两张。几个要好的同学也照了团伙照。
张声起对齐东强说道:“齐东强,我曾经冤枉你作假,一直过意不去。今天,咱俩照张像吧。”
齐东强闪到一边,板着脸不说话。张廷秀走到他的近前,说道:“东强啊,张老师是挺稀罕你的啦,你快过去吧。”
齐东强还是一动不动。
张声起叹了口气。
张廷秀脸一沉:“东强,走啦,和我去办公室啦。”
走到办公室门口,齐东强发现张声起的座位上坐着一个姑娘,正是他以前见过的那个被张声起搂着哭泣的女孩。“她咋在这儿?”齐东强大惑不解。
“张老师好!”那姑娘立起身和张廷秀打招呼。
张廷秀笑道:“小云真懂事。外面照相呢,你去看看吧。”
那姑娘点点头,走了。
张廷秀待那姑娘走远了,问道:“东强啊,你为啥那么讨厌张老师呀?告诉姐姐好吗?”
齐东强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刚才那女生是谁啊?”
张廷秀说道:“那是张老师的闺女小云啊。怎么啦?你们见过吗?”
齐东强一愣:“他闺女?我看见张老师搂着她哭着,不知咋回事儿?”
张廷秀问道:“谁哭着?是张老师哭还是他闺女哭?”
齐东强说道:“他闺女哭。”
张廷秀叹口气:“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张老师人挺好,就是认死理啦,脾气又不好啦,他媳妇儿受不了,就和他离婚的啦。小云跟着他妈过。后来,小云妈改嫁了。小云的继父对小云很不好。小云有的时候就来找张老师,要求跟着张老师过。张老师觉得,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大闺女,挺不方便的啦,就一直没答应啦。小云啊,可怜的孩子一个啊!”
齐东强的心一颤,闹了半天,都是自己不好啊!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眼见的谁又敢说一定为实呢?眼睛有时候也误人啊!想了想,齐东强说了声“我去和张老师照相”,就跑开了。
张廷秀疑惑道:“这孩子咋回事啦?”
齐东强来到张声起面前,说道:“张老师,对不起,我能和你照相吗?”
张声起笑道:“好啊。”
张声起和齐东强并立在一起,照了两张。齐东强又和齐丽照了几张兄妹照。郝美秀见齐东强、齐丽并立着照相的样子,呆呆地出神。
张声起连叫了几声郝美秀,郝美秀才缓过神来,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对不起,老师,你刚才的问题我没有听到。”
张声起摇摇头:“我还没问你呢。——你想啥呢?”
郝美秀脸更红了:“老……老师。我能不能……能不能……”
张声起急道:“痛快点儿,想干啥?”
郝美秀低下头,轻声道:“和齐东强照……照张相。”
张声起笑了:“这有啥不能的?去吧。”
郝美秀走到齐东强近前,大声说道:“齐东强,你是咱们班最好的。这个……学习成绩最好的。我要向你挑战,以后一定要超过你。你敢不敢和我照张合影?”
齐东强打量了郝美秀一眼,笑了:“挑战和合影有啥关系?我有啥不敢的?”
郝美秀头一扬:“一看到咱俩的合影,我就会想到我旁边立着一个强者,我要奋发向上,把你超过去。”
齐丽冷笑一声:“郝美秀,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不过,我佩服你的勇敢。”
郝美秀急了:“齐丽,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丽抿嘴一笑:“你心里明白。”
郝美秀急得满脸通红,正要分辩,一旁的男摄影师不耐烦了:“你俩还照不照了?”
齐东强一扬手:“照!我接受挑战!”说完,冲齐丽使个眼色。齐丽知趣地闪到一边。
郝美秀轻移莲步,走到齐东强右边站定。
男摄像师说道:“摆个姿势,笑一下,好,就这样,别动。”说着,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