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动作,商战
小说
盐道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正是家师。”
“难怪,难怪。”章自元喟然长叹,对着侧上方一抱拳,“穆师随李存义先生奇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砍杀洋毛子,侠骨英风,我辈景仰久矣。”随即又笑,对秦铁英说:“名师门下尽是英雄,贤弟再若推辞,便是看我不起,愚兄可就真恼了。”
秦铁英思忖片刻,起身抱拳,道:“如此,谢过章掌柜。”
“自元虚长几岁……”章自元笑道。
“章兄……” 秦铁英复抱拳。
两人对视,开怀大笑。
笑罢,秦铁英问道:“章兄熟知形意?”
章自元笑道:“贤弟,莫忘了愚兄可是晋商呀。”
山西乃形意拳发源地,武林谁人不知?
形意拳尊岳飞为祖师。相传明末清初年间,山西姬龙峰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朝夕研习,尽得其妙。姬龙峰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祁县戴龙邦游历至安徽池州,拜曹继武得真传。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在山西太谷经商期间,拜戴龙邦为师习心意拳,艺成后开始悟化并传授此术,结合平生实践,取长补短,创形意拳,以“神拳李”名震武林。咸丰、同治年间,李洛能与八卦掌董海川、太极拳杨露蝉鼎足而立,为三大内家拳之领袖。
李洛能择优授徒广为传人,秦铁英的师爷刘奇兰先生正是李洛能宗师门下八大弟子之一。
章自元和秦铁英越聊越投机,笑声不断。
正说着,后院传过来几声马嘶,章自元道:“走!看马去。”
黑儿马拴在槐树下,换了一套新笼头,看到秦铁英过来,它高兴地打个响鼻,仰头轻轻嘶鸣起来。
秦铁英过去摸摸黑儿马的脸颊,捋捋它长长的鬣鬃。马儿歪着脑袋轻轻来蹭秦铁英,显得十分亲热。
章自元见状,笑道:“贤弟,试试吧。”
票号的一个伙计捧来一套崭新的鞍鞯,秦铁英上前为黑儿马披挂起来,披挂完毕,黑儿马轻轻抬蹄刨几下地面,在原地踱起步子。
章自元打开院门,秦铁英牵马上街,纵身上马,黑儿马欢快地长嘶一声,绝尘而去……
自此,黑儿马和秦铁英形影不离,盐镇的海滩上、河堤上、西山上……处处是风驰电掣的黑骏马和身手矫捷的形意拳弟子。
2
这次赴晋出关,是秦铁英任盐务公署缉私队长以来的第一次长途护盐,唐仁才对此非常看重,亲自为大家祭酒送行。
唐仁才检查驼队的时候,他的女儿唐燕姝趁人不注意拽了一下秦铁英的衣袖,手掌一翻,亮出一支精巧的左轮手枪,悄声说:“喏,送你,带着路上用吧。”
“哦。”秦铁英一怔,有些手足无措,“唐小姐,这个……不合适。”
“哪儿那么多不合适?我说合适就合适。”
“我不会用这个。”秦铁英这话是真的,虽说这玩意儿搁谁手里都足够形成一定的震慑力,可在他看来则不如冷兵器顺手。与八国联军交战过后,穆师曾多次感叹冷兵器时代行将过去,但他不擅火器,只在教拳时偶尔提及。
“不会用?”唐燕姝一脸的不可思议,她瞪着眼睛看向秦铁英,又“咯咯”地笑,“那这样吧,等你回来,我教你。”
秦铁英还没想好该怎么回答,就听队伍里响起洪亮的一嗓子:“起驼喽——”
三十多峰骆驼开始慢慢挪动,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秦铁英对唐燕姝一点头,说一声“再见”,转身上马。唐仁才和毕洛爵立在路旁,秦铁英骑在马上对他俩一抱拳,黑骏马昂着脑袋“得得”跑过,直奔队伍前头……
十二天走过千余里,驼队平安无事。
进入太行山第二天,遇上打劫的“朱爷”,倘若对方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秦铁英出手决计不会留情。然而,朱西声称只劫财不劫命更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打劫还提出只要一半货物;并且他自出面到完全落败,貌似根本就没产生任何心理落差,居然还有心情打探秦铁英练的什么拳种,这让本来挺严肃的打劫变得有点儿滑稽。
想着上午的情景,秦铁英一边走一边笑。
下山很快,天还未完全黑下来,驼队就进了青石镇宾悦客栈的大院子。
青石镇东山山顶的大青石上站着两个人,其中的黑衣汉子收起金属单筒望远镜,瞳孔一紧,目光愈加阴冷,“你确定和他们说扎实了?”
“放心,今晚,青石镇宾悦客栈。”旁边年轻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狡诈,额头上的几颗麻子都跟着跳动起来,他小眼睛一转,“那个……还要等到今晚事成之后么?”
“噢,不用。”黑衣汉子的眼角跳了几下,突然冲年轻男子身后吼道,“谁!?”
年轻男子不由转头去看,发现身后没人,刚转回脑袋,黑衣汉子对准他一挥手,“嘭!”一声闷响,他的喉管处喷出一股血箭。
黑衣汉子神情阴鸷地看着他,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年轻男子圆瞪双眼看向黑衣汉子,两手紧紧捂住伤口,想说话却说不出,一张嘴,鲜血就不断地从指缝汩汩涌出,喉咙里“咯咯”响了几声,身体瘫软下去。
未等年轻男子倒地,黑衣汉子上前抬起一脚将他踹下大青石。看着对方滚落进下面的灌木丛里,黑衣汉子等了一会儿,见灌木丛里没有任何动静,转身钻进了身后的松树林。
秦铁英背靠一卷棉被,半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笃!笃!笃!”
有人敲门。
“谁?”秦铁英闭着眼问。
“秦爷,是我,老丁。”
秦铁英坐起身来,“进来吧。”
门开了,老丁站在门口,端着四个精致的热菜和一壶酒。
秦铁英说:“一会儿下去吃就行。”
“不不,秦爷,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儿意思。”老丁低眉顺眼地笑。
“呵呵……”秦铁英笑了,“老丁,用得着吗?”
“要不是秦爷保全,我老丁的脸今天可就丢大发喽。”老丁一脸的郑重其事,转而也笑,“今晚我陪您喝两杯。”进屋把菜摆好,又要斟酒。
秦铁英说:“酒不能喝。”
“那怎么好呢?就一壶,就一壶。”老丁还要倒酒。
“老丁,不喝酒。”见老丁有些尴尬,秦铁英遂道,“等回去,我请你喝酒。”
老丁喜道:“那好,那好,秦爷,那咱们就……吃饭?”
秦铁英坐到桌前,示意老丁坐。
老丁说要两碗面,开门喊一嗓子:“伙计!两碗烩面。”
“好嘞——”客栈伙计回应。
饭后,老丁把碗筷和剩菜收拾利索,沏一壶热茶,“秦爷,那我回去了,您早歇着。”
秦铁英跟老丁一起出门,到后院查看一遍驼队,去马棚看看黑骏马,又挨个房间和同行的伙计打过招呼,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客栈伙计送过来一桶热水,秦铁英一边喝茶一边烫脚,一直烫到鼻尖微微出汗,洗漱一番就上床躺下了。
“咴咴咴……”
半夜时分,马棚方向传来一阵马嘶,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秦铁英一个激灵醒过来,是黑骏马!
他顾不上穿外套,摸黑起床,悄悄蹬上短靴,轻轻抓起枕边雁翎刀,放轻脚步走到窗户旁。窗外除了风声再没有其他任何动静,秦铁英却明显地感觉到门外有一股杀气,他屏住呼吸将耳朵贴向门板。
“咔!”
门栓微微一响。
有人!
秦铁英定睛看去,微弱的夜光下,门栓正在轻轻地拨动。
“呛!”
“喀嚓!”
“啊!”
闪电般的一霎那,三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秦铁英的身影已经贴到另一侧门后的墙壁上,雁翎刀垂在手里,一串血珠慢慢地从刀尖上滴落……
“咯吱——”
门开了。
门外,一个手握短刀的汉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鲜血从他脑门的一道刀口里不断地涌出来,地上很快就积了一大滩血迹。
这个家伙到死都没料到秦铁英已经惊醒,并且给了他致命一击。
他趴在门缝上正聚精会神地用短刀轻轻拨动门栓,秦铁英拧腰调胯身体一转,步未落地刀已出鞘,“呛!”雁翎刀对着门栓外斜劈出去。这一刀“喀嚓”劈裂门板,深深地劈过他的额角、右眼、鼻梁和左脸,他一声惨呼倒毙在地。
黑骏马又嘶鸣两声,其它几匹马也跟着叫起来。另外几个屋子的人被惊醒后,低声吼了几嗓子,拉开房门。
“抄家伙!”秦铁英冲外面吼了一声,斜着身子向外一窜,像一支箭斜射出去,身子就势一转,背靠到墙根上。有的房间已经亮起灯,院子里被照得一览无余,他急忙喊道:“别掌灯!”
“嘭!”
一声闷响。
秦铁英话音未落就感觉右胸一麻,一阵疼痛穿透前胸,瞬间向四周撕裂开来。他咬着牙呻吟一声,双手拄着刀柄,靠着墙慢慢坐到地上。
墙外亮起一片火把,大门推开,呼啦啦涌进来一群提着各种兵刃的家伙。
刚刚冲出房间的几个人定住了,老丁带着哭腔喊道:“秦爷——”
秦铁英提起一口气,大声道:“都回去!守住门。”
大家面色紧张地握着兵刃,慢慢退到门口。
几个陌生汉子走到秦铁英面前,其中一个白净男子举着火把照向秦铁英。
秦铁英抬头冷冷地看他一眼,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上滚落下来,他整个前胸已被鲜血浸透,身体却是纹丝不动。
白净男子看到秦铁英手里的雁翎刀,对着为首的络腮胡点一下头。
络腮胡道:“老二。”
一个灰衣汉子从络腮胡身后走出来,向前一步,举刀对准秦铁英当头劈下。
秦铁英身体一拧,雁翎刀反手一撩,接着手腕一翻,斜抹一刀。
“嗷!”灰衣汉子惨呼一声,右小臂被秦铁英齐肘削断,连同手里紧握的钢刀一起掉在地上,腹部同时“噗”地涌出大股鲜血,双腿不由自主地往前一跪,歪倒在地上痛苦地抽搐几下,脑袋一耷拉就断了气。
这奋力一击用尽了秦铁英的全部气力。不等他再动,白净男子手中长剑一挥,秦铁英颈部喷出一股鲜血,他圆睁双眼倒了下去……
白净男子把秦铁英的手掰开,将雁翎刀在秦铁英衣服上擦干净,有两个家伙到秦铁英屋里拿出刀鞘交给白净男子。白净男子还刀入鞘递给络腮胡。
“走!”络腮胡招呼一声。
一群人呼呼啦啦走出客栈大院,飞快地离开了镇子。
“秦爷!”
“秦爷!”
屋子里的人纷纷冲出来,奔向秦铁英。
黑骏马声声哀鸣……
古朴的院落里是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柿子树,树叶即将落尽,一盏盏红灯笼般的柿子挂满枝桠,像无数簇火焰在深秋的天空里尽情燃烧。老柿树残存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一位老人在絮叨着往事……
树下的磨台上,一个白瓷彩花的茶壶散发着热气,几个斟满茶水的粗瓷小黑碗一字排开,茶香氤氲。树旁的空地上,两个十几岁的男娃子正在站桩;磨台旁端坐着一个华发黑衣的老人,他慈祥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俩男娃子。
——这是燕赵大地、直隶深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
村外田野里散落着几片尚未收割的高粱,远处的青山和村前的小河比往昔清瘦了许多。幽蓝的高空里凝结着几团白云,远山之上有雁阵刚刚飞远,又是一声雁鸣,一队大雁从村子上空缓缓飞过……
天地间弥漫着一片深秋的寂寥之气。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邯郸游侠之“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燕地刺秦荆轲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一曲曲高亢壮烈的燕赵之歌,铮然天地间!
《隋书·地理志》云“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送董邵南序》写道:“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不仅大学士苏东坡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曹操在占领冀州后也曾感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
清光绪二十六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派遣联合远征军侵华,燕赵、京津武林志士投身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形意拳大师、“霹雳神手”穆振东随大师兄李存义提刀上阵痛杀洋兵,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时,一柄雁翎刀杀得守站俄兵肝胆俱裂。李存义弟子傅剑秋在《形意真诠·跋》中记载了形意拳先哲的壮举:“庚子之岁,八国入侵,洋兵到处掳掠、奸淫烧杀,民不聊生。当时有血气者,号称义民,奋起反抗……先生每战必先,勇猛杀寇,血透重衣,尤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摧枯拉朽。洋兵披靡,遗尸盈野,弃械而窜,时人称快……”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西方列强和清朝政府悬赏缉拿李存义、穆振东等形意拳弟子,群豪避难山西太谷。
在同盟会的支持下,李存义与其师弟“闪电手”张占魁于民国元年在天津创办北方民间最大的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同盟会委派燕京支部委员、李存义门下弟子叶云表任第一任会长,李存义任总教习。不久,李存义接任第二任会长兼教务主任,亲自教授形意拳。
此时,穆振东已归隐直隶深县老家,务农闲隙将收养的乱世孤儿秦铁英、黄石山、陈诚桢三人培养成为搏杀高手。
一年前,山东海曲县盐镇盐务公署新任总办唐仁才赴任途中遭遇劫匪,幸得秦铁英出手相救,秦铁英被唐仁才带走聘做盐务公署缉私队长。二弟子黄石山和老三陈诚桢侍奉穆师左右,务农闲暇就去镇上做工,穆振东则调教着邻居家的几个娃娃练拳玩儿。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从郊外传来,老人眼睛微微一眯,心道:“两匹快马,蹄声凌乱,该是经过长途跋涉了。”马蹄在村头停留片刻,复又响起,竟是奔着这边来了。
“难怪,难怪。”章自元喟然长叹,对着侧上方一抱拳,“穆师随李存义先生奇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砍杀洋毛子,侠骨英风,我辈景仰久矣。”随即又笑,对秦铁英说:“名师门下尽是英雄,贤弟再若推辞,便是看我不起,愚兄可就真恼了。”
秦铁英思忖片刻,起身抱拳,道:“如此,谢过章掌柜。”
“自元虚长几岁……”章自元笑道。
“章兄……” 秦铁英复抱拳。
两人对视,开怀大笑。
笑罢,秦铁英问道:“章兄熟知形意?”
章自元笑道:“贤弟,莫忘了愚兄可是晋商呀。”
山西乃形意拳发源地,武林谁人不知?
形意拳尊岳飞为祖师。相传明末清初年间,山西姬龙峰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朝夕研习,尽得其妙。姬龙峰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祁县戴龙邦游历至安徽池州,拜曹继武得真传。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在山西太谷经商期间,拜戴龙邦为师习心意拳,艺成后开始悟化并传授此术,结合平生实践,取长补短,创形意拳,以“神拳李”名震武林。咸丰、同治年间,李洛能与八卦掌董海川、太极拳杨露蝉鼎足而立,为三大内家拳之领袖。
李洛能择优授徒广为传人,秦铁英的师爷刘奇兰先生正是李洛能宗师门下八大弟子之一。
章自元和秦铁英越聊越投机,笑声不断。
正说着,后院传过来几声马嘶,章自元道:“走!看马去。”
黑儿马拴在槐树下,换了一套新笼头,看到秦铁英过来,它高兴地打个响鼻,仰头轻轻嘶鸣起来。
秦铁英过去摸摸黑儿马的脸颊,捋捋它长长的鬣鬃。马儿歪着脑袋轻轻来蹭秦铁英,显得十分亲热。
章自元见状,笑道:“贤弟,试试吧。”
票号的一个伙计捧来一套崭新的鞍鞯,秦铁英上前为黑儿马披挂起来,披挂完毕,黑儿马轻轻抬蹄刨几下地面,在原地踱起步子。
章自元打开院门,秦铁英牵马上街,纵身上马,黑儿马欢快地长嘶一声,绝尘而去……
自此,黑儿马和秦铁英形影不离,盐镇的海滩上、河堤上、西山上……处处是风驰电掣的黑骏马和身手矫捷的形意拳弟子。
2
这次赴晋出关,是秦铁英任盐务公署缉私队长以来的第一次长途护盐,唐仁才对此非常看重,亲自为大家祭酒送行。
唐仁才检查驼队的时候,他的女儿唐燕姝趁人不注意拽了一下秦铁英的衣袖,手掌一翻,亮出一支精巧的左轮手枪,悄声说:“喏,送你,带着路上用吧。”
“哦。”秦铁英一怔,有些手足无措,“唐小姐,这个……不合适。”
“哪儿那么多不合适?我说合适就合适。”
“我不会用这个。”秦铁英这话是真的,虽说这玩意儿搁谁手里都足够形成一定的震慑力,可在他看来则不如冷兵器顺手。与八国联军交战过后,穆师曾多次感叹冷兵器时代行将过去,但他不擅火器,只在教拳时偶尔提及。
“不会用?”唐燕姝一脸的不可思议,她瞪着眼睛看向秦铁英,又“咯咯”地笑,“那这样吧,等你回来,我教你。”
秦铁英还没想好该怎么回答,就听队伍里响起洪亮的一嗓子:“起驼喽——”
三十多峰骆驼开始慢慢挪动,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秦铁英对唐燕姝一点头,说一声“再见”,转身上马。唐仁才和毕洛爵立在路旁,秦铁英骑在马上对他俩一抱拳,黑骏马昂着脑袋“得得”跑过,直奔队伍前头……
十二天走过千余里,驼队平安无事。
进入太行山第二天,遇上打劫的“朱爷”,倘若对方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秦铁英出手决计不会留情。然而,朱西声称只劫财不劫命更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打劫还提出只要一半货物;并且他自出面到完全落败,貌似根本就没产生任何心理落差,居然还有心情打探秦铁英练的什么拳种,这让本来挺严肃的打劫变得有点儿滑稽。
想着上午的情景,秦铁英一边走一边笑。
下山很快,天还未完全黑下来,驼队就进了青石镇宾悦客栈的大院子。
青石镇东山山顶的大青石上站着两个人,其中的黑衣汉子收起金属单筒望远镜,瞳孔一紧,目光愈加阴冷,“你确定和他们说扎实了?”
“放心,今晚,青石镇宾悦客栈。”旁边年轻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狡诈,额头上的几颗麻子都跟着跳动起来,他小眼睛一转,“那个……还要等到今晚事成之后么?”
“噢,不用。”黑衣汉子的眼角跳了几下,突然冲年轻男子身后吼道,“谁!?”
年轻男子不由转头去看,发现身后没人,刚转回脑袋,黑衣汉子对准他一挥手,“嘭!”一声闷响,他的喉管处喷出一股血箭。
黑衣汉子神情阴鸷地看着他,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年轻男子圆瞪双眼看向黑衣汉子,两手紧紧捂住伤口,想说话却说不出,一张嘴,鲜血就不断地从指缝汩汩涌出,喉咙里“咯咯”响了几声,身体瘫软下去。
未等年轻男子倒地,黑衣汉子上前抬起一脚将他踹下大青石。看着对方滚落进下面的灌木丛里,黑衣汉子等了一会儿,见灌木丛里没有任何动静,转身钻进了身后的松树林。
秦铁英背靠一卷棉被,半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笃!笃!笃!”
有人敲门。
“谁?”秦铁英闭着眼问。
“秦爷,是我,老丁。”
秦铁英坐起身来,“进来吧。”
门开了,老丁站在门口,端着四个精致的热菜和一壶酒。
秦铁英说:“一会儿下去吃就行。”
“不不,秦爷,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儿意思。”老丁低眉顺眼地笑。
“呵呵……”秦铁英笑了,“老丁,用得着吗?”
“要不是秦爷保全,我老丁的脸今天可就丢大发喽。”老丁一脸的郑重其事,转而也笑,“今晚我陪您喝两杯。”进屋把菜摆好,又要斟酒。
秦铁英说:“酒不能喝。”
“那怎么好呢?就一壶,就一壶。”老丁还要倒酒。
“老丁,不喝酒。”见老丁有些尴尬,秦铁英遂道,“等回去,我请你喝酒。”
老丁喜道:“那好,那好,秦爷,那咱们就……吃饭?”
秦铁英坐到桌前,示意老丁坐。
老丁说要两碗面,开门喊一嗓子:“伙计!两碗烩面。”
“好嘞——”客栈伙计回应。
饭后,老丁把碗筷和剩菜收拾利索,沏一壶热茶,“秦爷,那我回去了,您早歇着。”
秦铁英跟老丁一起出门,到后院查看一遍驼队,去马棚看看黑骏马,又挨个房间和同行的伙计打过招呼,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客栈伙计送过来一桶热水,秦铁英一边喝茶一边烫脚,一直烫到鼻尖微微出汗,洗漱一番就上床躺下了。
“咴咴咴……”
半夜时分,马棚方向传来一阵马嘶,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秦铁英一个激灵醒过来,是黑骏马!
他顾不上穿外套,摸黑起床,悄悄蹬上短靴,轻轻抓起枕边雁翎刀,放轻脚步走到窗户旁。窗外除了风声再没有其他任何动静,秦铁英却明显地感觉到门外有一股杀气,他屏住呼吸将耳朵贴向门板。
“咔!”
门栓微微一响。
有人!
秦铁英定睛看去,微弱的夜光下,门栓正在轻轻地拨动。
“呛!”
“喀嚓!”
“啊!”
闪电般的一霎那,三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秦铁英的身影已经贴到另一侧门后的墙壁上,雁翎刀垂在手里,一串血珠慢慢地从刀尖上滴落……
“咯吱——”
门开了。
门外,一个手握短刀的汉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鲜血从他脑门的一道刀口里不断地涌出来,地上很快就积了一大滩血迹。
这个家伙到死都没料到秦铁英已经惊醒,并且给了他致命一击。
他趴在门缝上正聚精会神地用短刀轻轻拨动门栓,秦铁英拧腰调胯身体一转,步未落地刀已出鞘,“呛!”雁翎刀对着门栓外斜劈出去。这一刀“喀嚓”劈裂门板,深深地劈过他的额角、右眼、鼻梁和左脸,他一声惨呼倒毙在地。
黑骏马又嘶鸣两声,其它几匹马也跟着叫起来。另外几个屋子的人被惊醒后,低声吼了几嗓子,拉开房门。
“抄家伙!”秦铁英冲外面吼了一声,斜着身子向外一窜,像一支箭斜射出去,身子就势一转,背靠到墙根上。有的房间已经亮起灯,院子里被照得一览无余,他急忙喊道:“别掌灯!”
“嘭!”
一声闷响。
秦铁英话音未落就感觉右胸一麻,一阵疼痛穿透前胸,瞬间向四周撕裂开来。他咬着牙呻吟一声,双手拄着刀柄,靠着墙慢慢坐到地上。
墙外亮起一片火把,大门推开,呼啦啦涌进来一群提着各种兵刃的家伙。
刚刚冲出房间的几个人定住了,老丁带着哭腔喊道:“秦爷——”
秦铁英提起一口气,大声道:“都回去!守住门。”
大家面色紧张地握着兵刃,慢慢退到门口。
几个陌生汉子走到秦铁英面前,其中一个白净男子举着火把照向秦铁英。
秦铁英抬头冷冷地看他一眼,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上滚落下来,他整个前胸已被鲜血浸透,身体却是纹丝不动。
白净男子看到秦铁英手里的雁翎刀,对着为首的络腮胡点一下头。
络腮胡道:“老二。”
一个灰衣汉子从络腮胡身后走出来,向前一步,举刀对准秦铁英当头劈下。
秦铁英身体一拧,雁翎刀反手一撩,接着手腕一翻,斜抹一刀。
“嗷!”灰衣汉子惨呼一声,右小臂被秦铁英齐肘削断,连同手里紧握的钢刀一起掉在地上,腹部同时“噗”地涌出大股鲜血,双腿不由自主地往前一跪,歪倒在地上痛苦地抽搐几下,脑袋一耷拉就断了气。
这奋力一击用尽了秦铁英的全部气力。不等他再动,白净男子手中长剑一挥,秦铁英颈部喷出一股鲜血,他圆睁双眼倒了下去……
白净男子把秦铁英的手掰开,将雁翎刀在秦铁英衣服上擦干净,有两个家伙到秦铁英屋里拿出刀鞘交给白净男子。白净男子还刀入鞘递给络腮胡。
“走!”络腮胡招呼一声。
一群人呼呼啦啦走出客栈大院,飞快地离开了镇子。
“秦爷!”
“秦爷!”
屋子里的人纷纷冲出来,奔向秦铁英。
黑骏马声声哀鸣……
古朴的院落里是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柿子树,树叶即将落尽,一盏盏红灯笼般的柿子挂满枝桠,像无数簇火焰在深秋的天空里尽情燃烧。老柿树残存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一位老人在絮叨着往事……
树下的磨台上,一个白瓷彩花的茶壶散发着热气,几个斟满茶水的粗瓷小黑碗一字排开,茶香氤氲。树旁的空地上,两个十几岁的男娃子正在站桩;磨台旁端坐着一个华发黑衣的老人,他慈祥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俩男娃子。
——这是燕赵大地、直隶深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
村外田野里散落着几片尚未收割的高粱,远处的青山和村前的小河比往昔清瘦了许多。幽蓝的高空里凝结着几团白云,远山之上有雁阵刚刚飞远,又是一声雁鸣,一队大雁从村子上空缓缓飞过……
天地间弥漫着一片深秋的寂寥之气。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邯郸游侠之“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燕地刺秦荆轲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一曲曲高亢壮烈的燕赵之歌,铮然天地间!
《隋书·地理志》云“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送董邵南序》写道:“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不仅大学士苏东坡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曹操在占领冀州后也曾感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
清光绪二十六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派遣联合远征军侵华,燕赵、京津武林志士投身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形意拳大师、“霹雳神手”穆振东随大师兄李存义提刀上阵痛杀洋兵,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时,一柄雁翎刀杀得守站俄兵肝胆俱裂。李存义弟子傅剑秋在《形意真诠·跋》中记载了形意拳先哲的壮举:“庚子之岁,八国入侵,洋兵到处掳掠、奸淫烧杀,民不聊生。当时有血气者,号称义民,奋起反抗……先生每战必先,勇猛杀寇,血透重衣,尤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摧枯拉朽。洋兵披靡,遗尸盈野,弃械而窜,时人称快……”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西方列强和清朝政府悬赏缉拿李存义、穆振东等形意拳弟子,群豪避难山西太谷。
在同盟会的支持下,李存义与其师弟“闪电手”张占魁于民国元年在天津创办北方民间最大的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同盟会委派燕京支部委员、李存义门下弟子叶云表任第一任会长,李存义任总教习。不久,李存义接任第二任会长兼教务主任,亲自教授形意拳。
此时,穆振东已归隐直隶深县老家,务农闲隙将收养的乱世孤儿秦铁英、黄石山、陈诚桢三人培养成为搏杀高手。
一年前,山东海曲县盐镇盐务公署新任总办唐仁才赴任途中遭遇劫匪,幸得秦铁英出手相救,秦铁英被唐仁才带走聘做盐务公署缉私队长。二弟子黄石山和老三陈诚桢侍奉穆师左右,务农闲暇就去镇上做工,穆振东则调教着邻居家的几个娃娃练拳玩儿。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从郊外传来,老人眼睛微微一眯,心道:“两匹快马,蹄声凌乱,该是经过长途跋涉了。”马蹄在村头停留片刻,复又响起,竟是奔着这边来了。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措辞,场景描写都很棒啊,有淡淡的古龙风,就是盐道这个名字可能不容易火
3万多字 精彩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