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823
阅读:678
发表:2023/12/14
180章 历史 小说
《荆公为政》第133章:岂容毁我赵宋天下
1-2
…
132
133
134
…
1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133章 岂容毁我赵宋天下
身体康复的太皇太后,这天在宫女的搀扶下,来到亲蚕宫。
九月,亲蚕宫蚕儿们的身体已由墨绿渐渐变成了叶绿,腹部也变得浑圆透明,口中更是不断地吐着细细的黏丝,架笾下铺满鲜嫩的桑叶已很少有蚕儿去咬噬,它们一只只高昂着头,不时将头迟钝而缓慢地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探视……
蚕儿要上簇了。
宫女们早将用麦秸扎成的草笼一串串地吊挂在蚕架上,让那些成熟的蚕儿在铺着厚厚的桑叶上慢慢地爬行,用伸张的头部探索着去寻找,一旦触碰到草笼的边缘,它们就义无反顾缓慢地爬上去,感觉已爬到最舒适的地方,它便停下,以来回摆动的头,去调动全身的伸缩,借以抽压出体内那晶莹的丝的液体,去完成自己生命中最优雅也是最后的一场精彩。
“宝贝,慢慢地爬,莫急噢,莫急。”太皇太后不顾一旁站着侄女高太后与使相韩基,径直来到蚕簇下,见那一只只昂头左右摆动在寻找作茧处所的蚕宝宝蠕动得着实可怜,她便伸出两根纤长的指头,轻轻地扶着蚕宝宝那肥胖而晶亮的身体,让它们往草笼上一弓一驰缓慢地向上爬行。
高太后见太皇太后忘了她与韩使相,很不高兴地上前提醒道:“老祖宗,蚕儿会自己爬上去的,哪要您扶持呢?”
自从得知东明县围攻王府失败,嘉王组织的罢市又遭皇上下诏复市,韩基担心自己数千顷土地难能自保,这天听说太皇太后身体已康复,不得不攀着高太后一道前来求援,见太皇太后只一心看着蚕儿上簇,更是着急,上前说道:“太皇太后真是菩萨心肠,对蚕儿太娇惯了。”
太皇太后这才说道:“这不是娇惯。老身这样做,也是为让这些蚕宝宝都能找到一个最舒适的位子,让它们更好地吐丝结茧呀。”
“太皇太后,您这样做,对蚕是可以的,如拿这想法去对待某些官员,那就适得其反了。”韩基借题发挥道。
曹太后又扶着一条身体微显瘦小而笨拙的蚕儿慢慢上草笼,说道:“韩大人指的是那个拗相公吧?”韩基虽在神宗登大位时使了点傲慢,遭到御史台的弹劾,但想着他与仁宗帝的那层关系,曹太后还是一直十分器重这位前任宰相。
韩基抱手施了一礼,回道:“太皇太后英明。”
“听说你上次已来过一趟,不知有何大事找老身?”曹太后仍是不慌不忙边扶着蚕儿上簇边问道。
韩基便把石越在府上告诉他的有关荆公坚持与吐蕃开战而造成全军覆没以及搞得大宋目下人心惶恐、国家危急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安石所做的事,确实够过份了,听说前些日有人去围了王府,近日城里又罢市了,他这宰相是怎么干的?”
高太后正要接话,内侍来报,说使相富大人求见。
富璧为了保住那片土地房产,实指望借千人围王府能让朝廷震惊,不再推行方田均税法,没想到不仅没吓住朝廷,到京城闹事的乡民竟将东明县在施行《方田均税法》时种种违法乱纪之事写成文字呈报到中书。这还了得,朝廷要是追究起来,我富璧在洛阳的土地难保事小,就怕那千人围王府一事也脱不了干系!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不成?思想再三,决意破罐子破摔,重新蹶着疾腿,再次来向“二后”求援。
“啊,又是一位使相?”曹太后听说富璧到了,略一寻思,说道:“那就回宫吧。”
侍女犹豫道:“太皇太后,您这一走,这些上簇的蚕宝宝……”
韩基忙道:“太皇太后,富大人都是老臣了,何必非得回宫接见,就这儿好,边看着蚕宝宝上簇作茧,边说着话,既轻松又有趣,岂不很好?”
“也行。那就传富大人来这儿吧。”曹太后吩咐侍女去搬来坐椅。
使相富璧蹶着老腿进来,鞠躬行礼问候。
“都是老臣了,常不见,怪想念的。都坐下。都坐下。”曹太后示意两位使相坐下。
韩基、富璧见太皇太后仍站着看蚕宝宝上簇,哪里敢坐,只说道:“谢太皇太后。”
曹太后边看蚕儿上簇边问道:“你们今日来,一定有事,就直说吧。”
富璧说道:“太皇太后,早年苏判院说王安石是个大奸慝,当时老臣还以为言过其实。现在看来,那王安石不仅是个奸慝,更是个吃里扒外的卖国贼。此贼不除,我大宋就永无安宁之日呀!”
曹太后见富璧说得如此严重,吃惊不小,正要问话,内侍又报,说嘉王及高副使到了。
曹太后知是这天的事情绝非一般,只得说道:“传他们进来。”
嘉王赵君、高登谷进来,施礼。
曹太后见是老臣与自家人,也无过多客气,问道:“富大人刚才说王丞相是吃里扒外的国贼,能有证据吗?”
富璧见老太后仍在扶蚕儿上簇,也不计较,回道:“启禀太皇太后,河熙开战,先是我们的战马不战而溃逃,再就是王韶那十万将士悄然消失。还有,”富璧吸了一口涎水,接着说道,“太皇太后最清楚,自真宗帝与北朝签下《澶渊之盟》以来,又经过仁宗帝的经略怀柔,我大宋已平和四十余年无大的战事。可现在那王介甫以变法更张、纾解大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由,却暗中与辽夏勾结,其目的就是搞乱我大宋,毁我赵宋天下呀!”
身体康复的太皇太后,这天在宫女的搀扶下,来到亲蚕宫。
九月,亲蚕宫蚕儿们的身体已由墨绿渐渐变成了叶绿,腹部也变得浑圆透明,口中更是不断地吐着细细的黏丝,架笾下铺满鲜嫩的桑叶已很少有蚕儿去咬噬,它们一只只高昂着头,不时将头迟钝而缓慢地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探视……
蚕儿要上簇了。
宫女们早将用麦秸扎成的草笼一串串地吊挂在蚕架上,让那些成熟的蚕儿在铺着厚厚的桑叶上慢慢地爬行,用伸张的头部探索着去寻找,一旦触碰到草笼的边缘,它们就义无反顾缓慢地爬上去,感觉已爬到最舒适的地方,它便停下,以来回摆动的头,去调动全身的伸缩,借以抽压出体内那晶莹的丝的液体,去完成自己生命中最优雅也是最后的一场精彩。
“宝贝,慢慢地爬,莫急噢,莫急。”太皇太后不顾一旁站着侄女高太后与使相韩基,径直来到蚕簇下,见那一只只昂头左右摆动在寻找作茧处所的蚕宝宝蠕动得着实可怜,她便伸出两根纤长的指头,轻轻地扶着蚕宝宝那肥胖而晶亮的身体,让它们往草笼上一弓一驰缓慢地向上爬行。
高太后见太皇太后忘了她与韩使相,很不高兴地上前提醒道:“老祖宗,蚕儿会自己爬上去的,哪要您扶持呢?”
自从得知东明县围攻王府失败,嘉王组织的罢市又遭皇上下诏复市,韩基担心自己数千顷土地难能自保,这天听说太皇太后身体已康复,不得不攀着高太后一道前来求援,见太皇太后只一心看着蚕儿上簇,更是着急,上前说道:“太皇太后真是菩萨心肠,对蚕儿太娇惯了。”
太皇太后这才说道:“这不是娇惯。老身这样做,也是为让这些蚕宝宝都能找到一个最舒适的位子,让它们更好地吐丝结茧呀。”
“太皇太后,您这样做,对蚕是可以的,如拿这想法去对待某些官员,那就适得其反了。”韩基借题发挥道。
曹太后又扶着一条身体微显瘦小而笨拙的蚕儿慢慢上草笼,说道:“韩大人指的是那个拗相公吧?”韩基虽在神宗登大位时使了点傲慢,遭到御史台的弹劾,但想着他与仁宗帝的那层关系,曹太后还是一直十分器重这位前任宰相。
韩基抱手施了一礼,回道:“太皇太后英明。”
“听说你上次已来过一趟,不知有何大事找老身?”曹太后仍是不慌不忙边扶着蚕儿上簇边问道。
韩基便把石越在府上告诉他的有关荆公坚持与吐蕃开战而造成全军覆没以及搞得大宋目下人心惶恐、国家危急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安石所做的事,确实够过份了,听说前些日有人去围了王府,近日城里又罢市了,他这宰相是怎么干的?”
高太后正要接话,内侍来报,说使相富大人求见。
富璧为了保住那片土地房产,实指望借千人围王府能让朝廷震惊,不再推行方田均税法,没想到不仅没吓住朝廷,到京城闹事的乡民竟将东明县在施行《方田均税法》时种种违法乱纪之事写成文字呈报到中书。这还了得,朝廷要是追究起来,我富璧在洛阳的土地难保事小,就怕那千人围王府一事也脱不了干系!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不成?思想再三,决意破罐子破摔,重新蹶着疾腿,再次来向“二后”求援。
“啊,又是一位使相?”曹太后听说富璧到了,略一寻思,说道:“那就回宫吧。”
侍女犹豫道:“太皇太后,您这一走,这些上簇的蚕宝宝……”
韩基忙道:“太皇太后,富大人都是老臣了,何必非得回宫接见,就这儿好,边看着蚕宝宝上簇作茧,边说着话,既轻松又有趣,岂不很好?”
“也行。那就传富大人来这儿吧。”曹太后吩咐侍女去搬来坐椅。
使相富璧蹶着老腿进来,鞠躬行礼问候。
“都是老臣了,常不见,怪想念的。都坐下。都坐下。”曹太后示意两位使相坐下。
韩基、富璧见太皇太后仍站着看蚕宝宝上簇,哪里敢坐,只说道:“谢太皇太后。”
曹太后边看蚕儿上簇边问道:“你们今日来,一定有事,就直说吧。”
富璧说道:“太皇太后,早年苏判院说王安石是个大奸慝,当时老臣还以为言过其实。现在看来,那王安石不仅是个奸慝,更是个吃里扒外的卖国贼。此贼不除,我大宋就永无安宁之日呀!”
曹太后见富璧说得如此严重,吃惊不小,正要问话,内侍又报,说嘉王及高副使到了。
曹太后知是这天的事情绝非一般,只得说道:“传他们进来。”
嘉王赵君、高登谷进来,施礼。
曹太后见是老臣与自家人,也无过多客气,问道:“富大人刚才说王丞相是吃里扒外的国贼,能有证据吗?”
富璧见老太后仍在扶蚕儿上簇,也不计较,回道:“启禀太皇太后,河熙开战,先是我们的战马不战而溃逃,再就是王韶那十万将士悄然消失。还有,”富璧吸了一口涎水,接着说道,“太皇太后最清楚,自真宗帝与北朝签下《澶渊之盟》以来,又经过仁宗帝的经略怀柔,我大宋已平和四十余年无大的战事。可现在那王介甫以变法更张、纾解大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由,却暗中与辽夏勾结,其目的就是搞乱我大宋,毁我赵宋天下呀!”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