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350
阅读:187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9章
推荐
1-2
…
8
9
10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如果确实因为天灾无法交出租子,甚至进行减免。租子的形式也可以适当灵活一些,不能千篇一律。不能让他们租种一年还没有饭吃,甚至还欠下债务。”
史老太爷不置可否地说:“杰儿有些太天真了,你所说的双方满意的方式可能达不成。这些琐事都是你娘在管,我很少过问。但你娘定规矩我是赞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我们史家一直都在积德行善,灾年施粥、接济病荒、救助弱者都没少做。田地收租之事是牵涉到众乡绅的大事,我们史家不能一家作主,不可轻易改变。这事你可以找你娘商量,看看是否有改进的余地,适当做些调整也是可以的。”史老太爷还是在打他的太极。
史成杰继续说:“爷爷应该知道,各个省都有共产党带领农民在闹革命,我这次受伤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根据地南州山区,共产党就是利用了农民的贫穷,说农民的贫穷是我们这些大户人家(他们所说的地主阶级)剥削造成的,所以要‘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现在适当减轻村民的负担,可以缓和矛盾,最终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史镇的长久太平。”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老太爷坐在太师椅上,似乎在闭目养神,突然他睁开眼睛,提高声音厉声喝道打断了史成杰的话,全然没有了平时的儒雅和大度。史成杰停了下来,想让爷爷继续说下去,他预料到爷爷会发怒,他做好了发生任何情况的心理准备。但老太爷又不动声色了,在那里沉默不语,他似乎觉察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过了一会,他又恢复了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共产党是在颠倒黑白,贫富乃命中注定,怎么能说是我们让哪些穷人变穷的呢?你还有什么要说吗?”他等待着孙子继续说下去。
“再者对一些规矩也应作些变动,”史成杰继续说,“不能守着祖宗的规矩一成不变,许多族规家法都与时代不相适应了。比如不许女孩进校门,大户人家不能养育女儿等这些千百前先祖定下的规矩就必须改变。当然史家按这些规矩运行了千百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项一项改,一件一件来做。但时代在变了,我们史家也应顺势而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
史成杰看到爷爷不作声,接着往下说,“爷爷不是说要我振兴史家吗?
我觉得振兴的不应该只是史家,而应该是史镇及整个周围的乡村。如果只有史家一家富有,周围都是穷人,我想,那史家将会处在一种不安定的气氛当中。”
史老太爷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琢磨孙子的想法。后辈们已经改变了,这个孙子虽不像三孙子史成文那样和自己作对,但他同样在试着改变史镇,改变这里存在了千百年的传承和习俗。但他们不知道史家的历史,不知道那个传说了上千年的谶语。他不可能赞成孙子的想法,但他又觉得似乎无法拒绝孙子的要求,孙子每次回来都要向他提出这样和那样的想法,以前都由于孙子在家时间不长,搪塞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这次孙子在家休长假,似乎是做好了要改变些什么的准备。不让他做吧,祖孙两代有可能产生矛盾,表面的和谐将难以维持,这会影响史家的声誉啊。由着孙子去做吧,又违背了祖制,就是现在不让他做,将来自己百年之后他还是会做的。史老太爷心中生出一种无奈的凄凉,有了一种老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没有以前的那种掌控史镇的自信。不,绝对不能,只要自己存在一天,就要维护史镇的规制,对得起祖先的在天之灵。但又不能让孙子感到失望啊,必须允许他做一些事。
他沉吟了一会,说:“杰儿,你的想法我也明白,我也是在外为官多年的人,对外面的世事也略知一二。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和传统,改变它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我看这样吧,只牵涉到我们家的私事由你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说实在的,家事一直是由你娘在管,要变的话,你必须同你娘商量,取得你娘的理解。你说的办学之事我赞成,由我来说服族下的长辈们,毕竟是为史姓的后代着想。至于让女孩子上学和史姓中的大户人家供养女孩的问题,还是缓一步吧,镇中的族长和房长们要认真地商讨一下。操之过急,如万一危害了史姓家族的昌盛,你我都担当不起啊。你看这样行吗?”
史成杰想了一下,点点头,赞同了爷爷的意见。说实在的,爷爷的态度超过了他的想象,他已经做好了和爷爷理论的准备,可爷爷竟然没有坚决而又顽固地反对自己的主张。他也清楚,事情不能太急,太急了会适得其反的。
七
史成杰找到了母亲,将自己的想法向母亲说明了。吴太太没有去认真地思考,便答应了儿子的意思。她对这个儿子充满了信任,她认为这个儿子传承了她吴家血脉中的优点,她相信自己的儿子比自己更有能力将这个家治好,她也想让周边的乡邻们看看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富有才干,他不只是会打仗,而且还会治家理财。因此她对管家史忠实说,大少爷在家的这些日子里,一切都由大少爷作主,家里的人都要听从大少爷的安排和吩咐,我操劳了这么多年,可以歇一下了,我真的想清静一段时期。同时她要二儿子史成仁,跟哥哥好好学一学,等大哥走了,你也可以承担起管理史家的责任,不能指望你的娘来帮你一辈子啊。
史成杰得到了两个关键人的同意,便开始了自己的改良运动。他用族产支持史家子孙读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史老太爷建的那所学堂是容不下那么多人的,史成杰就决定先在祠堂里开课。史成杰托二舅吴浩然在县城请来了两个年轻的先生,他对两个先生说,不要教学生们之乎者也,要用白话文上课,要教给学生们有用的东西,教会他们算术,要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另外,史成杰发动史镇的青壮年男子,自己动手重建一所简易的学堂,那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读上书的人,更是十分卖力,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座能容下三四十人读书的三间土坯学堂便建立起来了。这所学堂能使史镇的平民子弟有了上学的地方和机会,史镇人非常感激史成杰。至于自己的两个女儿,史成杰则请那两个先生,轮流到史家来教授,他特意在西屋腾出了一间房,供两个女儿学习之用。
秋收冬种基本结束的时候,史成杰便让管家史忠实带上账本和自己一起动身,再一次到那些租种史家田地的村庄去,这一次他不再是去巡视的了,而是要免掉那些确实无力偿还史家债务的贫困家庭的债务。他同样是第一个来到李家村,在李益轩家稍事休息,便到乡民家里去。他首先来到李老鬼家,李老鬼家是三间破旧的土砖瓦房,四壁到处漏风,柱子和横梁都是灰尘和蜘蛛网。屋内乱极了,一张破损的八仙桌上,摆放着几个盛着咸菜的碗碟。有几只鸡飞上了桌子,见有人进来,便飞了下来、窜到屋外去了,桌子上还留下几小堆鸡屎。屋内没有人,史成杰让人呼叫李老鬼的名字,也没有人答应。
“也许到地里干活去了。”陪同来的李益轩说。
史成杰对李益轩说:“能派个人把他找回来吗?”
李益轩马上吩咐下去了。李益轩说:“官少爷如果找他有事的话,把他叫到我家去,你到我家等就是了。这里那是你这么有身份的人呆的地方。”
史成杰摆摆手,说要在这里等等。这时从房内传出轻微的呻吟声,史成杰说:“房里好象有人。”
李益轩说:“是李老鬼的老婆,病了多年,现在完全下不了床。看来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史成杰说:“进去看看。”
史忠实慌忙上前拦住:“少爷,这可不行啊。会有晦气的。刚才李老爷说得不错,这不是你待的地方,我们还是到李老爷的府上等吧。”
史成杰没有理会史忠实的话,将史忠实扒开一旁便向房内走去。房内阴暗潮湿,更加乱得不成样子,而且有一股刺鼻的极其难闻的气味,那其中有陈腐的霉味、屎尿的骚味,还有近似于尸首腐烂的味道。史成杰真的有点后悔自己进来了,他非常不适应这样的气味,他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但他还是停了下来,控制住自己,同时让自己的眼睛适应这里的阴暗的光线。“有人吗?”他喊了一声,没人回应,他又喊了两声。
“是谁啊?”在房间的深处,有一张床,那个微弱的毫无生气的声音便是从那张床上发出来的。
“嫂子啊,我是益轩。刚才问你的是史家的官少爷,他来看你。你还好吗?”随后跟进来的李益轩说着。
让史成杰意想不到的是,李益轩的话刚说完,那床上便有了动静,一阵剧烈的咳嗽和喘息声爆发出来了,同时听到断断续续的、吃力的、低沉而又惶恐的说话声:“你们……你们……不……不要过来,出去,出去……赶快……出……去…….”可以听得出去,床上的人不欢迎人们进入这个只属于她的卑微的空间。
史成杰很快退了出来,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真的不应该进去,倒不是怕惹上什么晦气,而是觉得自己伤害了一个病人的自尊,她是不希望任何人看到自己可怜的、狼狈而又尴尬的处境。
正当史成杰自己也陷入尴尬的时候,李老鬼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来。“真是对不起,我不知道官少爷要来,李老爷怎么不对我说一声,你看家里乱的,哎,让官少爷见笑了。”李老鬼非常不好意思,显得非常慌乱,黝黑的脸上被羞得通红。
“不怪李老爷,他也不知道我今天要来。我要对你说声对不起,刚才我进了你的房间,打扰了你的老婆。”史成杰沉重地对李老鬼说。
“丢人哪,丢人哪。”李老鬼低下头,边摇头边轻声地说着,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眼泪止不住滴落下来。
史老太爷不置可否地说:“杰儿有些太天真了,你所说的双方满意的方式可能达不成。这些琐事都是你娘在管,我很少过问。但你娘定规矩我是赞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我们史家一直都在积德行善,灾年施粥、接济病荒、救助弱者都没少做。田地收租之事是牵涉到众乡绅的大事,我们史家不能一家作主,不可轻易改变。这事你可以找你娘商量,看看是否有改进的余地,适当做些调整也是可以的。”史老太爷还是在打他的太极。
史成杰继续说:“爷爷应该知道,各个省都有共产党带领农民在闹革命,我这次受伤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根据地南州山区,共产党就是利用了农民的贫穷,说农民的贫穷是我们这些大户人家(他们所说的地主阶级)剥削造成的,所以要‘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现在适当减轻村民的负担,可以缓和矛盾,最终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史镇的长久太平。”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老太爷坐在太师椅上,似乎在闭目养神,突然他睁开眼睛,提高声音厉声喝道打断了史成杰的话,全然没有了平时的儒雅和大度。史成杰停了下来,想让爷爷继续说下去,他预料到爷爷会发怒,他做好了发生任何情况的心理准备。但老太爷又不动声色了,在那里沉默不语,他似乎觉察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过了一会,他又恢复了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共产党是在颠倒黑白,贫富乃命中注定,怎么能说是我们让哪些穷人变穷的呢?你还有什么要说吗?”他等待着孙子继续说下去。
“再者对一些规矩也应作些变动,”史成杰继续说,“不能守着祖宗的规矩一成不变,许多族规家法都与时代不相适应了。比如不许女孩进校门,大户人家不能养育女儿等这些千百前先祖定下的规矩就必须改变。当然史家按这些规矩运行了千百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项一项改,一件一件来做。但时代在变了,我们史家也应顺势而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
史成杰看到爷爷不作声,接着往下说,“爷爷不是说要我振兴史家吗?
我觉得振兴的不应该只是史家,而应该是史镇及整个周围的乡村。如果只有史家一家富有,周围都是穷人,我想,那史家将会处在一种不安定的气氛当中。”
史老太爷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琢磨孙子的想法。后辈们已经改变了,这个孙子虽不像三孙子史成文那样和自己作对,但他同样在试着改变史镇,改变这里存在了千百年的传承和习俗。但他们不知道史家的历史,不知道那个传说了上千年的谶语。他不可能赞成孙子的想法,但他又觉得似乎无法拒绝孙子的要求,孙子每次回来都要向他提出这样和那样的想法,以前都由于孙子在家时间不长,搪塞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这次孙子在家休长假,似乎是做好了要改变些什么的准备。不让他做吧,祖孙两代有可能产生矛盾,表面的和谐将难以维持,这会影响史家的声誉啊。由着孙子去做吧,又违背了祖制,就是现在不让他做,将来自己百年之后他还是会做的。史老太爷心中生出一种无奈的凄凉,有了一种老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没有以前的那种掌控史镇的自信。不,绝对不能,只要自己存在一天,就要维护史镇的规制,对得起祖先的在天之灵。但又不能让孙子感到失望啊,必须允许他做一些事。
他沉吟了一会,说:“杰儿,你的想法我也明白,我也是在外为官多年的人,对外面的世事也略知一二。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和传统,改变它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我看这样吧,只牵涉到我们家的私事由你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说实在的,家事一直是由你娘在管,要变的话,你必须同你娘商量,取得你娘的理解。你说的办学之事我赞成,由我来说服族下的长辈们,毕竟是为史姓的后代着想。至于让女孩子上学和史姓中的大户人家供养女孩的问题,还是缓一步吧,镇中的族长和房长们要认真地商讨一下。操之过急,如万一危害了史姓家族的昌盛,你我都担当不起啊。你看这样行吗?”
史成杰想了一下,点点头,赞同了爷爷的意见。说实在的,爷爷的态度超过了他的想象,他已经做好了和爷爷理论的准备,可爷爷竟然没有坚决而又顽固地反对自己的主张。他也清楚,事情不能太急,太急了会适得其反的。
七
史成杰找到了母亲,将自己的想法向母亲说明了。吴太太没有去认真地思考,便答应了儿子的意思。她对这个儿子充满了信任,她认为这个儿子传承了她吴家血脉中的优点,她相信自己的儿子比自己更有能力将这个家治好,她也想让周边的乡邻们看看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富有才干,他不只是会打仗,而且还会治家理财。因此她对管家史忠实说,大少爷在家的这些日子里,一切都由大少爷作主,家里的人都要听从大少爷的安排和吩咐,我操劳了这么多年,可以歇一下了,我真的想清静一段时期。同时她要二儿子史成仁,跟哥哥好好学一学,等大哥走了,你也可以承担起管理史家的责任,不能指望你的娘来帮你一辈子啊。
史成杰得到了两个关键人的同意,便开始了自己的改良运动。他用族产支持史家子孙读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史老太爷建的那所学堂是容不下那么多人的,史成杰就决定先在祠堂里开课。史成杰托二舅吴浩然在县城请来了两个年轻的先生,他对两个先生说,不要教学生们之乎者也,要用白话文上课,要教给学生们有用的东西,教会他们算术,要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另外,史成杰发动史镇的青壮年男子,自己动手重建一所简易的学堂,那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读上书的人,更是十分卖力,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座能容下三四十人读书的三间土坯学堂便建立起来了。这所学堂能使史镇的平民子弟有了上学的地方和机会,史镇人非常感激史成杰。至于自己的两个女儿,史成杰则请那两个先生,轮流到史家来教授,他特意在西屋腾出了一间房,供两个女儿学习之用。
秋收冬种基本结束的时候,史成杰便让管家史忠实带上账本和自己一起动身,再一次到那些租种史家田地的村庄去,这一次他不再是去巡视的了,而是要免掉那些确实无力偿还史家债务的贫困家庭的债务。他同样是第一个来到李家村,在李益轩家稍事休息,便到乡民家里去。他首先来到李老鬼家,李老鬼家是三间破旧的土砖瓦房,四壁到处漏风,柱子和横梁都是灰尘和蜘蛛网。屋内乱极了,一张破损的八仙桌上,摆放着几个盛着咸菜的碗碟。有几只鸡飞上了桌子,见有人进来,便飞了下来、窜到屋外去了,桌子上还留下几小堆鸡屎。屋内没有人,史成杰让人呼叫李老鬼的名字,也没有人答应。
“也许到地里干活去了。”陪同来的李益轩说。
史成杰对李益轩说:“能派个人把他找回来吗?”
李益轩马上吩咐下去了。李益轩说:“官少爷如果找他有事的话,把他叫到我家去,你到我家等就是了。这里那是你这么有身份的人呆的地方。”
史成杰摆摆手,说要在这里等等。这时从房内传出轻微的呻吟声,史成杰说:“房里好象有人。”
李益轩说:“是李老鬼的老婆,病了多年,现在完全下不了床。看来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史成杰说:“进去看看。”
史忠实慌忙上前拦住:“少爷,这可不行啊。会有晦气的。刚才李老爷说得不错,这不是你待的地方,我们还是到李老爷的府上等吧。”
史成杰没有理会史忠实的话,将史忠实扒开一旁便向房内走去。房内阴暗潮湿,更加乱得不成样子,而且有一股刺鼻的极其难闻的气味,那其中有陈腐的霉味、屎尿的骚味,还有近似于尸首腐烂的味道。史成杰真的有点后悔自己进来了,他非常不适应这样的气味,他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但他还是停了下来,控制住自己,同时让自己的眼睛适应这里的阴暗的光线。“有人吗?”他喊了一声,没人回应,他又喊了两声。
“是谁啊?”在房间的深处,有一张床,那个微弱的毫无生气的声音便是从那张床上发出来的。
“嫂子啊,我是益轩。刚才问你的是史家的官少爷,他来看你。你还好吗?”随后跟进来的李益轩说着。
让史成杰意想不到的是,李益轩的话刚说完,那床上便有了动静,一阵剧烈的咳嗽和喘息声爆发出来了,同时听到断断续续的、吃力的、低沉而又惶恐的说话声:“你们……你们……不……不要过来,出去,出去……赶快……出……去…….”可以听得出去,床上的人不欢迎人们进入这个只属于她的卑微的空间。
史成杰很快退了出来,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真的不应该进去,倒不是怕惹上什么晦气,而是觉得自己伤害了一个病人的自尊,她是不希望任何人看到自己可怜的、狼狈而又尴尬的处境。
正当史成杰自己也陷入尴尬的时候,李老鬼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来。“真是对不起,我不知道官少爷要来,李老爷怎么不对我说一声,你看家里乱的,哎,让官少爷见笑了。”李老鬼非常不好意思,显得非常慌乱,黝黑的脸上被羞得通红。
“不怪李老爷,他也不知道我今天要来。我要对你说声对不起,刚才我进了你的房间,打扰了你的老婆。”史成杰沉重地对李老鬼说。
“丢人哪,丢人哪。”李老鬼低下头,边摇头边轻声地说着,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眼泪止不住滴落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