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350
阅读:190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9章
推荐
1-2
…
8
9
10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们不管曾祖,爸爸会让你们读书的。”“我也要读书。”在一旁的瑛子也叫了起来。
“好,瑛儿也肯定要读书,不过你要再过两年,等你长得和姐姐一样高,爸爸就让你去读书。好吧,我们今天就进去看看。”
说完,史成杰就牵着两个女儿走向了学堂。当他们来到学堂门口的时候,在里面教书的叔叔赶紧走了过来,问:“大侄子,你今天怎么来了?”
“路过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我正在给学生上课,你先到后面坐会。可琳儿和瑛儿就不好进来了。”“为什么?”
“按规矩,史家的学堂是不能让女孩子进来的。”
“哪有这样的规矩,我还想让琳儿她们到这里来读书呢。”“这都是祖上的规矩,我不好作主的。”
“那好吧,我就不进去了。叔叔,你接着上课吧。”
“成杰,你不要怪我。回去你向爷爷说说,只要爷爷同意,我是希望琳儿来上学的。”
“叔叔你上课吧,我走了。回头再说。”史世源望着史成杰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琳子不再活泼了,一路上低着头。史成杰找她说话,她也是很不高兴。史成杰蹲下来看着她,只见她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史成杰深情地对女儿说:“琳儿,你不能这样,你是爸爸的好女儿,你一定要相信爸爸。爸爸答应了你,就一定会让你读上书的。将来爸爸还要带你到城里去读书,那里有许多和你一样的女孩,你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琳子这才破涕为笑,脸上露出灿烂而又天真的笑容。
“瑛儿,说姐姐,又哭又笑羞羞脸。”史成杰对小女儿使了个眼色说。
“姐姐羞,又哭又笑羞羞脸。”瑛子笑着对姐姐说,同时用手指在脸上划着。
“爸爸坏。”琳子用小拳头捶打着爸爸说。
史成杰一边躲闪着,一边和瑛子一起起哄,大笑了起来。父女三人欢快地追逐打闹着。这一天是史成杰回家以来,过得最愉快的一天。
两天后,史成杰来到爷爷的书房。现在的史老太爷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沉浸在古书之中了,在书房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他的视力下降了,看书必须借助放大镜,因此看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但他依然保持在书房的习惯,这是唯一能够使他区别于史镇其他人的地方。史成杰向爷爷请过安。老太爷有些奇怪,孙子是很少主动来他的书房的,因此他猜到孙子肯定有什么事,他在让孙子坐下后,便在那里等待孙子开口。史成杰觉得没有必要与爷爷绕弯子,于是主动地说出自己的来意。
“爷爷,今天我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些事。”史成杰平静而又严肃地说着,“前些天我巡视了我们家的田地,对附近村民的也进行了了解。有两个现象让我感到意外,一个是我们家的田地确实很多,看得出我们家的祖先包括爷爷为我们家的兴盛作了很大的贡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为此感到很自豪。另外我觉得周边的大多数村民都比较贫困,他们的贫困超出了我的想象。”
“是的,”老太爷点点头,“史家几百年来没有衰败,确实要感谢祖宗的恩德,因此我在任何时候都是尊崇祖宗,包括祖宗定的规矩。”
“这么多年来,我在外面经历了许多事,有些事不能不让我深思啊。”史成杰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着,今天他不会随着爷爷的意思说下去了。
“自九十多年前,英国人用炮艇打破了我们的国门,国家就一直衰败至极,天下一直混乱不堪,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国弱民贫。我们史镇看上去风平浪静,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外面的形势迟早要涉及到我们这里。想像几百前那样躲避战乱已经是不可能了。因此,孙儿认为应该在外面的混乱还没有完全波及到我们这里之前,要主动进行改变,让史镇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史老太爷用异样的上学打量着自己的孙子,不知道孙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首先开发民智,”史成杰继续说着,“其实爷爷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做了,但现在的办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表,一是要增加科目,不能只让叔叔在那里教四书五经,应该增加一些算术、自然、生物等一些实用性的科目,国文也要引进外面的教材,让孩子们接触外面的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二是扩大招生范围,让大多数人的子女都有上学的机会,这个可以从史镇开始。我们史氏家族有公产,我在母亲那里查了一下,史氏宗族的公产积累了很大的一笔财富,可以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来资助那些确因家贫而没有钱上学的史家子弟,对那些天资聪慧有潜质的史家子弟应该送出去进行更高层的教育,当他们学成归来时,肯定会改变史镇的面貌。从而逐步让史镇不再封闭,和外面保持畅通,一同进步。”
史老太爷沉默了一会说:“与外界隔离是我们史家先祖选择这个地方的初衷,也是史镇千百年来保持稳定、进退自如的优势。也许时代变了,无法做到和以前一样绝对隔绝,是应该适当与外界保持畅通。你的这些想法可以试试,不过要细细筹划,不可操之过急。”史老太爷依然和史成杰打着太极。
史成杰见爷爷没有绝对反对,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是减少贫富差距。前段时间我到附近的村子走了走,发现贫富差距太大。富有的乡绅只是少数,大部分村民都非常贫困,连温饱都无法解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史老太爷打断史成杰说:“杰儿啊,贫富差距千百年来都是存在的,一直都有穷人和富人,孔老夫子说的‘天下大同’那只是一种理想。这种事不是你我能做的,也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应该由政府去管。”
史成杰点点头,接着说:“爷爷说的没错,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确实是政府的事情,贫富差距也确实是无法消除的,但可以减小这个差距,我们史家还是可以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可以改变收租方式,现在的地租采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而且所有的大户人家采取统一的模式,结成了同盟。
这样确实保护了大户人家的利益,但对村民的压力太大,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更好、更合理、更能保护双方利益的方式,比如对那些长期租种史家田地而又忠于史家的农户进行减租,
“好,瑛儿也肯定要读书,不过你要再过两年,等你长得和姐姐一样高,爸爸就让你去读书。好吧,我们今天就进去看看。”
说完,史成杰就牵着两个女儿走向了学堂。当他们来到学堂门口的时候,在里面教书的叔叔赶紧走了过来,问:“大侄子,你今天怎么来了?”
“路过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我正在给学生上课,你先到后面坐会。可琳儿和瑛儿就不好进来了。”“为什么?”
“按规矩,史家的学堂是不能让女孩子进来的。”
“哪有这样的规矩,我还想让琳儿她们到这里来读书呢。”“这都是祖上的规矩,我不好作主的。”
“那好吧,我就不进去了。叔叔,你接着上课吧。”
“成杰,你不要怪我。回去你向爷爷说说,只要爷爷同意,我是希望琳儿来上学的。”
“叔叔你上课吧,我走了。回头再说。”史世源望着史成杰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琳子不再活泼了,一路上低着头。史成杰找她说话,她也是很不高兴。史成杰蹲下来看着她,只见她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史成杰深情地对女儿说:“琳儿,你不能这样,你是爸爸的好女儿,你一定要相信爸爸。爸爸答应了你,就一定会让你读上书的。将来爸爸还要带你到城里去读书,那里有许多和你一样的女孩,你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琳子这才破涕为笑,脸上露出灿烂而又天真的笑容。
“瑛儿,说姐姐,又哭又笑羞羞脸。”史成杰对小女儿使了个眼色说。
“姐姐羞,又哭又笑羞羞脸。”瑛子笑着对姐姐说,同时用手指在脸上划着。
“爸爸坏。”琳子用小拳头捶打着爸爸说。
史成杰一边躲闪着,一边和瑛子一起起哄,大笑了起来。父女三人欢快地追逐打闹着。这一天是史成杰回家以来,过得最愉快的一天。
两天后,史成杰来到爷爷的书房。现在的史老太爷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沉浸在古书之中了,在书房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他的视力下降了,看书必须借助放大镜,因此看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但他依然保持在书房的习惯,这是唯一能够使他区别于史镇其他人的地方。史成杰向爷爷请过安。老太爷有些奇怪,孙子是很少主动来他的书房的,因此他猜到孙子肯定有什么事,他在让孙子坐下后,便在那里等待孙子开口。史成杰觉得没有必要与爷爷绕弯子,于是主动地说出自己的来意。
“爷爷,今天我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些事。”史成杰平静而又严肃地说着,“前些天我巡视了我们家的田地,对附近村民的也进行了了解。有两个现象让我感到意外,一个是我们家的田地确实很多,看得出我们家的祖先包括爷爷为我们家的兴盛作了很大的贡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为此感到很自豪。另外我觉得周边的大多数村民都比较贫困,他们的贫困超出了我的想象。”
“是的,”老太爷点点头,“史家几百年来没有衰败,确实要感谢祖宗的恩德,因此我在任何时候都是尊崇祖宗,包括祖宗定的规矩。”
“这么多年来,我在外面经历了许多事,有些事不能不让我深思啊。”史成杰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着,今天他不会随着爷爷的意思说下去了。
“自九十多年前,英国人用炮艇打破了我们的国门,国家就一直衰败至极,天下一直混乱不堪,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国弱民贫。我们史镇看上去风平浪静,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外面的形势迟早要涉及到我们这里。想像几百前那样躲避战乱已经是不可能了。因此,孙儿认为应该在外面的混乱还没有完全波及到我们这里之前,要主动进行改变,让史镇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史老太爷用异样的上学打量着自己的孙子,不知道孙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首先开发民智,”史成杰继续说着,“其实爷爷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做了,但现在的办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表,一是要增加科目,不能只让叔叔在那里教四书五经,应该增加一些算术、自然、生物等一些实用性的科目,国文也要引进外面的教材,让孩子们接触外面的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二是扩大招生范围,让大多数人的子女都有上学的机会,这个可以从史镇开始。我们史氏家族有公产,我在母亲那里查了一下,史氏宗族的公产积累了很大的一笔财富,可以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来资助那些确因家贫而没有钱上学的史家子弟,对那些天资聪慧有潜质的史家子弟应该送出去进行更高层的教育,当他们学成归来时,肯定会改变史镇的面貌。从而逐步让史镇不再封闭,和外面保持畅通,一同进步。”
史老太爷沉默了一会说:“与外界隔离是我们史家先祖选择这个地方的初衷,也是史镇千百年来保持稳定、进退自如的优势。也许时代变了,无法做到和以前一样绝对隔绝,是应该适当与外界保持畅通。你的这些想法可以试试,不过要细细筹划,不可操之过急。”史老太爷依然和史成杰打着太极。
史成杰见爷爷没有绝对反对,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是减少贫富差距。前段时间我到附近的村子走了走,发现贫富差距太大。富有的乡绅只是少数,大部分村民都非常贫困,连温饱都无法解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史老太爷打断史成杰说:“杰儿啊,贫富差距千百年来都是存在的,一直都有穷人和富人,孔老夫子说的‘天下大同’那只是一种理想。这种事不是你我能做的,也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应该由政府去管。”
史成杰点点头,接着说:“爷爷说的没错,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确实是政府的事情,贫富差距也确实是无法消除的,但可以减小这个差距,我们史家还是可以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可以改变收租方式,现在的地租采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而且所有的大户人家采取统一的模式,结成了同盟。
这样确实保护了大户人家的利益,但对村民的压力太大,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更好、更合理、更能保护双方利益的方式,比如对那些长期租种史家田地而又忠于史家的农户进行减租,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