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350
阅读:187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9章
推荐
1-2
…
8
9
10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是啊,史家施舍的比我们每家都多,再要史家分担那就太折煞我们了。我们都听史老太爷,听吴太太的。”大家纷纷表态支持史家的建议。只有陈贤德依然在那里低头不语。
“陈老爷,你的意见呢?你对老夫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洗耳恭听啊。”老太爷扫了一眼陈贤德,不紧不慢地说着。
“老太爷,都是小侄不懂事,性子急,冲撞了老太爷和吴太太,小侄在这里赔不是了,我什么都听老太爷和吴太太的,会遵照史家的规矩办。”陈贤德有些诚惶诚恐地说,脸庞更加地红了,脑门上的汗已经在往下滴了。
“那就这样吧,大家难得聚得这么齐,今天中午就不要回去了,我请大家吃顿便饭。”老太爷把手一挥说。
“那就多谢老太爷了,多谢吴太太了。”大家纷纷起身致谢。
八
众乡绅集体到史家找史老太爷和吴太太的两天后,史成杰回到了家中。这次回来,史成杰的心情特别舒畅,他觉得这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的顺利,比打赢一场漂亮的战役更让他觉得富有成就感。只要看看自己所到之处乡民们是怎样欢迎和欢送,怎样地对史家感恩戴德,感激史家的仁慈和宽厚,你就知道那些村民是多么需要自己来做这件事。他更加自信了,相信自己构想中的那个和睦、平等和充满仁爱的社会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现在他只是开了个头,这个头开得如此顺利超乎了他的想象,这预示着一切终将会取得成功的。因此史成杰回家时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愉快的心情使他没有发现爷爷和母亲对自己的冷淡。妻子吴清玉怕他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以至于和爷爷与姑妈发生冲突,因此在他踏进家门不久,便将他拉进了房间。史成杰感到莫名其妙,妻子今天有点反常,怎么刚回到家中就将自己拉进房中,这在她是很少见的。今天史成杰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非常想将自己这些天来所做的一切向爷爷和母亲详细叙说,他想爷爷和母亲可能不赞成自己所做的一切,但他想用事实来说服爷爷和母亲。
“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再说吗?我要和爷爷与母亲商量正事。”史成杰有点不高兴地对妻子说。
“你没看见爷爷和姑妈的脸色吗?他们对你这次在外面所做的事非常不满意,一来你没和他们商量,二来你改变了大家认可的规矩。前两天,十里八乡的乡绅都来了,他们都反对你那样做。”吴清玉用担心的目光看着他说。
“这些乡绅们只知道少了一些租子,却不知道这样是很难长久下去的。史镇和这周围的村庄太封闭了,还在按照上千年的传统来运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所做的这些也许会损害他们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会给整个史镇和周边的乡村带来安宁和和睦,这比少那么一些财富重要得多。”史成杰听妻子一说,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了说。
“我把你拉进房间来,就是要告诉你,爷爷和姑妈也不赞成你的做法。虽然他们在那些乡绅们面前为你辩护,维护了你的声誉,也是在维护史家的声誉,但他们也和乡绅们达成了一致,只让你的做法维持一年的时间,明年就会恢复原来的做法。爷爷和姑妈会找你的,因此你要心中有数。”吴清玉忧虑地说。
史成杰沉默不语了。他不想和妻子继续谈论这些事情了。妻子本质上是一个单纯的人,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做得对与错。她只是关心着,不想让丈夫受到伤害,也不想丈夫和家里两位掌管史家命运的人发生不愉快,她希望这个家能够平平安安。史成杰对乡绅们来找自己,是有所预料的,但他并没当一回事,他没有将这个问题想得太复杂。他依然保持一个军人的本性,按军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战场上的一切都是瞬间万变的,一个主帅必须独立做出决断。因此他还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他觉得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没有必要和大家商量,商量的结果是错失战机。
有佣人进来,请大少爷到账房去,吴太太在那里等候着。史成杰说了声知道了,便将佣人打发回去了。吴清玉走近,拉着他的衣服,目光中充满了忧虑地、轻轻说:“和姑妈好好地说,别和她吵。”她感觉到了丈夫这一次的认真,她知道丈夫是一个大度而又宽容的人,一般他不和家人计较一些小事,但这次丈夫是想在家里做一些事情的,他已经不是什么军官了,他回家就是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应该做的事,如果不能按照他的意思,那他肯定会受不了的。当丈夫脸色阴沉下来的一刹那,她似乎觉察出了丈夫此刻的孤独和孤单,她一直觉得强大的丈夫似乎也有弱小的时候,他似乎也需要帮助和支持,可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
史成杰也同时感觉到妻子目光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和担心,此时他觉得在这个大家庭中,只有这个和自己既亲切而又陌生的女人给予自己一点点的温暖和关怀,他非常感激而又坚决地握了一下妻子的手说:“别担心,我会处理好的。”他不想让这个娇小而又脆弱的女人操心,他必须表现出坚强和稳固的状态,不能让这个女人感觉到风雨的吹打。“不会有事的,你安心在房里等着,我一会就回来。”他再一次说着,表现得很轻松的样子离开了妻子。
史成杰来到账房,母亲和管家史忠实已经在那里。母亲的脸色是严肃的,看得出她非常的不高兴,甚至已经愤怒了。但她控制着,不让愤怒宣泄出来,以至于她的脸涨得通红。史忠实身边堆放了许多账本,他的脸也是阴沉的,他肯定向母亲作了详细的汇报,这位尽职的管家一路上对自己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和反对,因此他肯定将自己的不满和反对一起向母亲叙说了。房间内的气氛是凝重的,让人感到压抑而又沉闷。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史成杰反而觉得轻松了,他已经将自己的意愿表露出来而且付诸实施了,现在就看看母亲是怎样否决了。他知道这场争论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争论才能说服母亲和爷爷。史成杰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他只是点头和母亲打了个招呼,然后沉默不语,他在等待着母亲开口。
“杰儿啊,你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吗?我真不该让你试着管理家政。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做了,我不会饶恕他的。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傻事。”吴太太依然在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怒气发作出来,但话语中充满失望的情绪。
“我当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是在改变我们史家,改变史镇,改变整个史镇周围的乡村。我们这里已经不符合潮流了,外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落后于整个时代。”史成杰沉稳而又严肃地对母亲说。
“外面变化又怎么了,哪管我们史家什么事?但在史镇就必须按我们史家的规矩和传统。再说,这么多年来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但每次变化都没有影响到我们史镇。长毛那么凶猛,也没伤及到我们史镇。这民国闹革命多少年了,我们史镇不还是史镇?你啊,从小和你舅舅在外面,外面的事情见多了,以为我们吴史两镇也会像外面一样。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的老祖宗选了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此地能够避开外面的影响。因此史镇是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吴太太用教训的口吻对儿子说。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巡视了一番周围的乡村,乡民的穷困超出了我的想象。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闹革命吗?有那么多人跟着共产党来‘打土豪、分田地’吗?就是因为穷,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这里永远不会来共产党,你也不能保证那些无法生存下去的乡民们不去做出极端的暴力行动来。这里的人也会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信息,这种超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封闭的社会状态很难再维持下去了。因此我们必须让乡民能够生存下去,我们家的收入是减少了一些,但我们依然是富有的。我算了一下,我们家的财富足够养活几代人,积累更多的财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那些乡民们会因为我减少一些租子,解决生存问题。我们必须主动求变,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你想得太多了,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那些乡民们在你的面前哭穷,说什么活不下去了,没米下锅了,无非是想逃那么一点租子。他们知道你很少在家,可以利用你的怜悯之心。这种事年年都有,每个村子都有,我早就看透了他们的把戏,如果你每天都为这些事去减租减息,那我们史家怎么能够积攒下今天这份家业?今年碰到你这个心软而又很少在家的人就信了他们。你心里也许在说:我娘怎么没有怜悯之心?可你看到的都是假象。这么多年你看过谁饿死了?谁因交不起租子而出去要饭逃荒、造反闹事了?我是没见过。大家不都生活得好好的吗?你啊,上了他们的当。我们史家可是够宽厚仁慈的了。遇到大灾大荒的减租减免是深有的事。对那些确实遇到大灾祸的,还会组织史氏家族的人接济救助。这么多年来,史镇一直风平浪静,你这么一闹还真把乡民的心思扰动了。我看那,你以后就不要管这事了,后面的事还是由我来收场,史家的事我不想管也不行啊。你做了就做了吧,我也不去改变了,就让乡民们记住你的恩德吧,反正你也不会在家待很长时间的。”
“娘,你错了,我要在家长久地待下去。我早就想告诉你一件事,怕你接受不了,想过一段时期再对你说。现在我不能不告诉你了。我已经辞官了,也就是说你的儿子已经不是什么军官啊、将军了,我和大家一样是一个平民百姓。我厌倦了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我不能到了自己的晚年再回首往事时,除了杀人就什么也没做。因此我回到家中,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就是要改变史镇及其周边的社会。我看了那些农民的生活,太穷了,再这样下去迟早发生变故的,那样的后果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我觉得我们史家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一起改变这种贫穷的状态,把我们的家乡建成一个和睦的、充满仁爱的、人性的社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们史家还有整个史镇及周围乡村的长期昌盛平安。我不会离开家了,也不会离开史镇了,我想要做的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娘能支持我,帮助我完成自己的心愿。”史成杰激动地说着,说得振振有词。
他的声音在账房内回荡着,像尖刀一样在不停地扎着吴太太的心脏。吴太太和史忠实面色都非常苍白,他们完全惊呆了,这是近年来吴太太从未听过的、让她目瞪口呆的信息。而且这信息竟然是自己心爱的、为自己带来无上光荣和骄傲的儿子的说出的。很长时间她都没有回过神来,这个打击是损失一些财富无法比拟的。一贯反应敏捷的她,今天要慢慢地琢磨着,想一想儿子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但房内静得让人觉得悚然的气氛使她清醒意识到,自己一生中最难以处理的事情出现了。
吴太太站了起来。她想离开这个房间,她觉得这里让她窒息,无法呼吸。然而,当她刚刚站立起来,却又觉得头晕目眩,身子摇晃了一下。史忠实和史成杰同时本能地前去扶持她。“放手!”她大喊一声,对着二人怒目相向。“我还不会倒下的。”史成杰松开了手,史忠实却还在搀扶着。她在史忠实的搀扶下跨过高高的房门槛,脚步虚浮地走了出去。她向东屋走去,这完全是无意识的,只有快到东屋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只有求助于老太爷了。她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衰老的人还能成为史镇的权威,因为在关键的时刻只有他才能决定如何行动了。一向自信的她也不能不来找老太爷了。
吴太太走进史老太爷的书房的一刹那间,把老太爷吓了一跳,他从未见过媳妇如此地失魂落魄,她是一副被完全打败的样子,在老太爷的记忆中,从来没见过儿媳妇出现过这个样子。她是从来都不认输的,即使自己面临着失败,还依然保持着她血统中那固有的高傲的姿态。一定出了大事。老太爷暗自想着。吴太太已经无法向老太爷叙说了,是史忠实在一旁代替她叙说完了的。老太爷也惊呆了,问题的严重性超过了他的预料,他已经感觉到了孙子的反常举动,但他从未想过孙子会背叛自己的家庭,背叛史姓家族。这和自己的儿子的背叛是完全不同的,史世清从小就表现出悖逆的倾向,而这个自己精心培养的、寄予厚望的孙子做出如此令人不解的事,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孙子接受新的思想,要求新的潮流改变一些老传统他可以理解,但孙子辞去官职,却是他不可能容忍的,为了史家的荣辱他必须制止。他暗自庆幸,孙子的悖逆行为,出现在自己还清醒健康的时候,如果哪一天自己不在了,或者神志不清无法掌控史家的时候,孙子再做出今天这样的事来,那自己真的无法去见列祖列宗了。然而老太爷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他需要冷静思考,几十年的经验告诉自己,在这种大事情面前一定不能慌乱,要沉住气。要将事情处理得圆滑,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史家所发生的一切,也不能和孙子闹翻,必须让孙子心甘情愿地回到正道上来。
“你们回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杰儿是一时的糊涂和冲动,我会处理好的。现在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杰儿辞官的消息,这一点很重要。其他的事由我来处理。先让我清静两天。”吴太太半信半疑地离开了老太爷的书房,她不知道老太爷是否能有办法,可老太爷镇定自若的样子,似乎问题不大。她暗自感叹这个已经近乎于干枯的人,遇到这样大的事既然能不慌不忙。现在只有相信他了,自己回去慢慢等吧。
史成杰知道母亲去找爷爷了,他不知道爷爷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在等待着,并做好了发生冲突的思想准备。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似乎他的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是家里的气氛格外地凝重,平静的之下隐藏着激流。一天之后,他不去想那么多了,他想去找爷爷,主动而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决定,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还是等待爷爷来找自己吧。这一天,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有侄子史元雄一起来到学堂。自己出去有好些天了,他一直挂念着这所自己发动建起来的学堂。他们没有从大门进去,而是从后门走进了老师住的后间。两个老师一个姓李,一个姓何。李老师看见史成杰带着小孩进来了,便过来招呼史成杰,问史成杰有什么吩咐。史成杰摆摆手,叫他继续上课。李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李老师上的是音乐课,他在教学生们唱歌。乡村的孩子们只是唱些山歌野调,有的可以学着大人的样唱两句戏曲,真正的歌曲是没唱过的。他们唱起来自然是嘈杂的,跑调的,但却唱得认真,兴奋,每个学生的脸上都表现出非常迷人的笑容。李老师非常认真地教着,不停地纠正着学生们的音调。史成杰在后间和三个小孩一起在听着,内心也充满着喜悦,在家中被压抑的心情顿时舒畅开来,他也和着学生们一起轻声哼唱起来。两个女儿也专注而又好奇地趴在窗户格子后面看着,目光中流露出非常向往的神情。就连元雄那呆滞的脸上,也似乎有了微笑的模样。
一节课下来,李老师再次来到后间,史成杰迎上前去,握着李老师的手说:“李老师,你教得太好了,我都入迷了。看来我没请错先生啊。怎么样,我不在的这几天没什么事吧?”
李老师说:“还好。只是孩子们的基础差了些,只能一步一步来。现在还是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
这时在另外一间教室上课的何老师也进来了,史成杰和他招呼握手,然后问:“你们还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陈老爷,你的意见呢?你对老夫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洗耳恭听啊。”老太爷扫了一眼陈贤德,不紧不慢地说着。
“老太爷,都是小侄不懂事,性子急,冲撞了老太爷和吴太太,小侄在这里赔不是了,我什么都听老太爷和吴太太的,会遵照史家的规矩办。”陈贤德有些诚惶诚恐地说,脸庞更加地红了,脑门上的汗已经在往下滴了。
“那就这样吧,大家难得聚得这么齐,今天中午就不要回去了,我请大家吃顿便饭。”老太爷把手一挥说。
“那就多谢老太爷了,多谢吴太太了。”大家纷纷起身致谢。
八
众乡绅集体到史家找史老太爷和吴太太的两天后,史成杰回到了家中。这次回来,史成杰的心情特别舒畅,他觉得这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的顺利,比打赢一场漂亮的战役更让他觉得富有成就感。只要看看自己所到之处乡民们是怎样欢迎和欢送,怎样地对史家感恩戴德,感激史家的仁慈和宽厚,你就知道那些村民是多么需要自己来做这件事。他更加自信了,相信自己构想中的那个和睦、平等和充满仁爱的社会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现在他只是开了个头,这个头开得如此顺利超乎了他的想象,这预示着一切终将会取得成功的。因此史成杰回家时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愉快的心情使他没有发现爷爷和母亲对自己的冷淡。妻子吴清玉怕他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以至于和爷爷与姑妈发生冲突,因此在他踏进家门不久,便将他拉进了房间。史成杰感到莫名其妙,妻子今天有点反常,怎么刚回到家中就将自己拉进房中,这在她是很少见的。今天史成杰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非常想将自己这些天来所做的一切向爷爷和母亲详细叙说,他想爷爷和母亲可能不赞成自己所做的一切,但他想用事实来说服爷爷和母亲。
“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再说吗?我要和爷爷与母亲商量正事。”史成杰有点不高兴地对妻子说。
“你没看见爷爷和姑妈的脸色吗?他们对你这次在外面所做的事非常不满意,一来你没和他们商量,二来你改变了大家认可的规矩。前两天,十里八乡的乡绅都来了,他们都反对你那样做。”吴清玉用担心的目光看着他说。
“这些乡绅们只知道少了一些租子,却不知道这样是很难长久下去的。史镇和这周围的村庄太封闭了,还在按照上千年的传统来运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所做的这些也许会损害他们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会给整个史镇和周边的乡村带来安宁和和睦,这比少那么一些财富重要得多。”史成杰听妻子一说,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了说。
“我把你拉进房间来,就是要告诉你,爷爷和姑妈也不赞成你的做法。虽然他们在那些乡绅们面前为你辩护,维护了你的声誉,也是在维护史家的声誉,但他们也和乡绅们达成了一致,只让你的做法维持一年的时间,明年就会恢复原来的做法。爷爷和姑妈会找你的,因此你要心中有数。”吴清玉忧虑地说。
史成杰沉默不语了。他不想和妻子继续谈论这些事情了。妻子本质上是一个单纯的人,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做得对与错。她只是关心着,不想让丈夫受到伤害,也不想丈夫和家里两位掌管史家命运的人发生不愉快,她希望这个家能够平平安安。史成杰对乡绅们来找自己,是有所预料的,但他并没当一回事,他没有将这个问题想得太复杂。他依然保持一个军人的本性,按军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战场上的一切都是瞬间万变的,一个主帅必须独立做出决断。因此他还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他觉得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没有必要和大家商量,商量的结果是错失战机。
有佣人进来,请大少爷到账房去,吴太太在那里等候着。史成杰说了声知道了,便将佣人打发回去了。吴清玉走近,拉着他的衣服,目光中充满了忧虑地、轻轻说:“和姑妈好好地说,别和她吵。”她感觉到了丈夫这一次的认真,她知道丈夫是一个大度而又宽容的人,一般他不和家人计较一些小事,但这次丈夫是想在家里做一些事情的,他已经不是什么军官了,他回家就是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应该做的事,如果不能按照他的意思,那他肯定会受不了的。当丈夫脸色阴沉下来的一刹那,她似乎觉察出了丈夫此刻的孤独和孤单,她一直觉得强大的丈夫似乎也有弱小的时候,他似乎也需要帮助和支持,可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
史成杰也同时感觉到妻子目光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和担心,此时他觉得在这个大家庭中,只有这个和自己既亲切而又陌生的女人给予自己一点点的温暖和关怀,他非常感激而又坚决地握了一下妻子的手说:“别担心,我会处理好的。”他不想让这个娇小而又脆弱的女人操心,他必须表现出坚强和稳固的状态,不能让这个女人感觉到风雨的吹打。“不会有事的,你安心在房里等着,我一会就回来。”他再一次说着,表现得很轻松的样子离开了妻子。
史成杰来到账房,母亲和管家史忠实已经在那里。母亲的脸色是严肃的,看得出她非常的不高兴,甚至已经愤怒了。但她控制着,不让愤怒宣泄出来,以至于她的脸涨得通红。史忠实身边堆放了许多账本,他的脸也是阴沉的,他肯定向母亲作了详细的汇报,这位尽职的管家一路上对自己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和反对,因此他肯定将自己的不满和反对一起向母亲叙说了。房间内的气氛是凝重的,让人感到压抑而又沉闷。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史成杰反而觉得轻松了,他已经将自己的意愿表露出来而且付诸实施了,现在就看看母亲是怎样否决了。他知道这场争论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争论才能说服母亲和爷爷。史成杰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他只是点头和母亲打了个招呼,然后沉默不语,他在等待着母亲开口。
“杰儿啊,你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吗?我真不该让你试着管理家政。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做了,我不会饶恕他的。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傻事。”吴太太依然在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怒气发作出来,但话语中充满失望的情绪。
“我当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是在改变我们史家,改变史镇,改变整个史镇周围的乡村。我们这里已经不符合潮流了,外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落后于整个时代。”史成杰沉稳而又严肃地对母亲说。
“外面变化又怎么了,哪管我们史家什么事?但在史镇就必须按我们史家的规矩和传统。再说,这么多年来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但每次变化都没有影响到我们史镇。长毛那么凶猛,也没伤及到我们史镇。这民国闹革命多少年了,我们史镇不还是史镇?你啊,从小和你舅舅在外面,外面的事情见多了,以为我们吴史两镇也会像外面一样。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的老祖宗选了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此地能够避开外面的影响。因此史镇是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吴太太用教训的口吻对儿子说。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巡视了一番周围的乡村,乡民的穷困超出了我的想象。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闹革命吗?有那么多人跟着共产党来‘打土豪、分田地’吗?就是因为穷,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这里永远不会来共产党,你也不能保证那些无法生存下去的乡民们不去做出极端的暴力行动来。这里的人也会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信息,这种超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封闭的社会状态很难再维持下去了。因此我们必须让乡民能够生存下去,我们家的收入是减少了一些,但我们依然是富有的。我算了一下,我们家的财富足够养活几代人,积累更多的财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那些乡民们会因为我减少一些租子,解决生存问题。我们必须主动求变,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你想得太多了,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那些乡民们在你的面前哭穷,说什么活不下去了,没米下锅了,无非是想逃那么一点租子。他们知道你很少在家,可以利用你的怜悯之心。这种事年年都有,每个村子都有,我早就看透了他们的把戏,如果你每天都为这些事去减租减息,那我们史家怎么能够积攒下今天这份家业?今年碰到你这个心软而又很少在家的人就信了他们。你心里也许在说:我娘怎么没有怜悯之心?可你看到的都是假象。这么多年你看过谁饿死了?谁因交不起租子而出去要饭逃荒、造反闹事了?我是没见过。大家不都生活得好好的吗?你啊,上了他们的当。我们史家可是够宽厚仁慈的了。遇到大灾大荒的减租减免是深有的事。对那些确实遇到大灾祸的,还会组织史氏家族的人接济救助。这么多年来,史镇一直风平浪静,你这么一闹还真把乡民的心思扰动了。我看那,你以后就不要管这事了,后面的事还是由我来收场,史家的事我不想管也不行啊。你做了就做了吧,我也不去改变了,就让乡民们记住你的恩德吧,反正你也不会在家待很长时间的。”
“娘,你错了,我要在家长久地待下去。我早就想告诉你一件事,怕你接受不了,想过一段时期再对你说。现在我不能不告诉你了。我已经辞官了,也就是说你的儿子已经不是什么军官啊、将军了,我和大家一样是一个平民百姓。我厌倦了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我不能到了自己的晚年再回首往事时,除了杀人就什么也没做。因此我回到家中,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就是要改变史镇及其周边的社会。我看了那些农民的生活,太穷了,再这样下去迟早发生变故的,那样的后果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我觉得我们史家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一起改变这种贫穷的状态,把我们的家乡建成一个和睦的、充满仁爱的、人性的社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们史家还有整个史镇及周围乡村的长期昌盛平安。我不会离开家了,也不会离开史镇了,我想要做的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娘能支持我,帮助我完成自己的心愿。”史成杰激动地说着,说得振振有词。
他的声音在账房内回荡着,像尖刀一样在不停地扎着吴太太的心脏。吴太太和史忠实面色都非常苍白,他们完全惊呆了,这是近年来吴太太从未听过的、让她目瞪口呆的信息。而且这信息竟然是自己心爱的、为自己带来无上光荣和骄傲的儿子的说出的。很长时间她都没有回过神来,这个打击是损失一些财富无法比拟的。一贯反应敏捷的她,今天要慢慢地琢磨着,想一想儿子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但房内静得让人觉得悚然的气氛使她清醒意识到,自己一生中最难以处理的事情出现了。
吴太太站了起来。她想离开这个房间,她觉得这里让她窒息,无法呼吸。然而,当她刚刚站立起来,却又觉得头晕目眩,身子摇晃了一下。史忠实和史成杰同时本能地前去扶持她。“放手!”她大喊一声,对着二人怒目相向。“我还不会倒下的。”史成杰松开了手,史忠实却还在搀扶着。她在史忠实的搀扶下跨过高高的房门槛,脚步虚浮地走了出去。她向东屋走去,这完全是无意识的,只有快到东屋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只有求助于老太爷了。她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衰老的人还能成为史镇的权威,因为在关键的时刻只有他才能决定如何行动了。一向自信的她也不能不来找老太爷了。
吴太太走进史老太爷的书房的一刹那间,把老太爷吓了一跳,他从未见过媳妇如此地失魂落魄,她是一副被完全打败的样子,在老太爷的记忆中,从来没见过儿媳妇出现过这个样子。她是从来都不认输的,即使自己面临着失败,还依然保持着她血统中那固有的高傲的姿态。一定出了大事。老太爷暗自想着。吴太太已经无法向老太爷叙说了,是史忠实在一旁代替她叙说完了的。老太爷也惊呆了,问题的严重性超过了他的预料,他已经感觉到了孙子的反常举动,但他从未想过孙子会背叛自己的家庭,背叛史姓家族。这和自己的儿子的背叛是完全不同的,史世清从小就表现出悖逆的倾向,而这个自己精心培养的、寄予厚望的孙子做出如此令人不解的事,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孙子接受新的思想,要求新的潮流改变一些老传统他可以理解,但孙子辞去官职,却是他不可能容忍的,为了史家的荣辱他必须制止。他暗自庆幸,孙子的悖逆行为,出现在自己还清醒健康的时候,如果哪一天自己不在了,或者神志不清无法掌控史家的时候,孙子再做出今天这样的事来,那自己真的无法去见列祖列宗了。然而老太爷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他需要冷静思考,几十年的经验告诉自己,在这种大事情面前一定不能慌乱,要沉住气。要将事情处理得圆滑,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史家所发生的一切,也不能和孙子闹翻,必须让孙子心甘情愿地回到正道上来。
“你们回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杰儿是一时的糊涂和冲动,我会处理好的。现在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杰儿辞官的消息,这一点很重要。其他的事由我来处理。先让我清静两天。”吴太太半信半疑地离开了老太爷的书房,她不知道老太爷是否能有办法,可老太爷镇定自若的样子,似乎问题不大。她暗自感叹这个已经近乎于干枯的人,遇到这样大的事既然能不慌不忙。现在只有相信他了,自己回去慢慢等吧。
史成杰知道母亲去找爷爷了,他不知道爷爷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在等待着,并做好了发生冲突的思想准备。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似乎他的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是家里的气氛格外地凝重,平静的之下隐藏着激流。一天之后,他不去想那么多了,他想去找爷爷,主动而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决定,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还是等待爷爷来找自己吧。这一天,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有侄子史元雄一起来到学堂。自己出去有好些天了,他一直挂念着这所自己发动建起来的学堂。他们没有从大门进去,而是从后门走进了老师住的后间。两个老师一个姓李,一个姓何。李老师看见史成杰带着小孩进来了,便过来招呼史成杰,问史成杰有什么吩咐。史成杰摆摆手,叫他继续上课。李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李老师上的是音乐课,他在教学生们唱歌。乡村的孩子们只是唱些山歌野调,有的可以学着大人的样唱两句戏曲,真正的歌曲是没唱过的。他们唱起来自然是嘈杂的,跑调的,但却唱得认真,兴奋,每个学生的脸上都表现出非常迷人的笑容。李老师非常认真地教着,不停地纠正着学生们的音调。史成杰在后间和三个小孩一起在听着,内心也充满着喜悦,在家中被压抑的心情顿时舒畅开来,他也和着学生们一起轻声哼唱起来。两个女儿也专注而又好奇地趴在窗户格子后面看着,目光中流露出非常向往的神情。就连元雄那呆滞的脸上,也似乎有了微笑的模样。
一节课下来,李老师再次来到后间,史成杰迎上前去,握着李老师的手说:“李老师,你教得太好了,我都入迷了。看来我没请错先生啊。怎么样,我不在的这几天没什么事吧?”
李老师说:“还好。只是孩子们的基础差了些,只能一步一步来。现在还是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
这时在另外一间教室上课的何老师也进来了,史成杰和他招呼握手,然后问:“你们还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