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7781
阅读:149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11章
推荐
1-2
…
10
11
12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我随便……问问。如果你觉得为难就不要说了。”林志远有些支吾地说道。
“我告诉你吧,我和史师长是患难之交,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在几年前,他受伤后在江阳仁爱康复院休养时,就是我护理他的,从那时起我就再也忘不了他了。上帝让我们重逢,那我们就永远不分开了。”阿莲动情而又幸福地说着。
林志远感觉到了阿莲的幸福,但他却感到绝望,世界上的一切突然变得没有颜色和声音了,有那么一瞬,他不知自己身处何处。他呆呆地在那里沉默着。
“志远,你在听吗?”阿莲的问话把他从茫然中惊醒过来。
“哦,我在听。我为你感到高兴,祝你们幸福!好了,你早点休息吧。”“好的,你也回去吧。我只对你一个人说了我心中的话。”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和坦诚。我走了。”林志远说完便转身离开了阿莲。他转过身去,泪水不自觉地从他的眼眶内奔涌而出。他没想到他进入青春期爱上的第一个女人,心里却永远装着另外一个人,他为自己短暂而又纯真的情感而伤心,但他知道这是一个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女人,他会用自己的一生来珍藏着。阿莲望着林志远的身影,内心也涌动着一股说不清的暖流。
那是林志远无法入睡的一晚,天蒙蒙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似睡非睡的状态。就在这时,由远而近,天空中出现了轰隆的声音,像是雷声又不像雷声,惊醒的村民们知道这是飞机的声音,久经沙场的史成杰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可能是日本人的战机。他马上叫醒熊校长,赶紧招呼大家进行隐藏。可是那些没有经验的村民们有人点亮了灯,这等于向日军战机告诉了他们的位置。日军战机是准备去轰炸一处中国军队防守的阵地,他们发现了地下的灯火,于是冲着那灯火而来,史成杰和跟随他一起来的军人们,赶紧叫村民们将灯火熄灭,但已经晚了,敌机来得那么迅速,炸弹开始扔了下来,在村子的周围轰炸。这时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脚,那些虽然激情澎湃的学生们也惊恐万分,他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场面。史成杰指挥大家隐藏,尽量不要在房子旁边躲藏。林志远是最迟疑的一个,他刚刚入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站起来,看着这慌乱的场面,心想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呢?但随着炸弹巨大的爆炸声和刺眼的冲天的火光闪现,他知道不好了,遇到了敌机的轰炸。他不知如何躲避,只是站在那时发愣。有一架敌机发现了他,俯冲向他扑来,他依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赶紧卧倒。”他听见有人在高声喊道,随即有人将他推倒,并用自己的身躯覆盖着他。他听到了“嗖嗖”的声音,同时感觉到压在自己身上的那人,身体抖动了两下,然后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林志远想爬起来,但身边不时响起爆炸声,他一动也不敢动。
似乎过了很久很久,敌机才慢慢地远去了。这时天亮了,敌机发现轰炸的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破旧的村庄,才失望地飞走了,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军队设下的圈套。敌机飞走了,人们纷纷从隐藏处的地方走出来,这时许多人发现在这短暂的轰炸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哭声和悲哀的情绪笼罩着整个村庄。史成杰和阿莲都躲过了这场灾难,没受到伤害,但他一出来便发现,死亡的更多的是那些跟随自己的军人,军人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表现出了勇敢和牺牲精神,他们大多是在掩护百姓和学生时遇难的,凭着他们的经验,他们是可以更早而又更好地找到掩护场所,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尽了一个军人的义务,来保卫这些素不相识的百姓。人们掀开压在林志远身上的那具尸首时,才发现他就是郭大牛。史成杰走上前去,仔细地观看着已经凝固了的郭大牛,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要以简单而又崇高的礼仪向这位也许永远不被人知道的真正的战士致哀。林志远从地上爬起来,趴在郭大牛的身上,痛哭了起来,他心中感到非常的内疚,该死的是自己,郭大牛是为自己献出了他那还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具有意义,郭大牛为自己献出生命,自己如何承受得了呢?林志远知道自己将会背着一生的重负,来记忆这样的一天。
见过太多死亡的史成杰依然对这些无辜的平民,还有这些处在非战斗状态下士兵们的死亡感到悲痛,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他应该让大家注意,应该预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应该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就像自己在指挥战斗时所做的那样,不然不会显得如此慌乱,死亡也许会比现在少多了。熊祥熹看出了史成杰沉重的心思,在草草地埋藏好那些死去的人以后,走过来对史成杰说:“史师长,你不要太难过了。你还要带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继续往前走啊,大家都依赖着你呢。”
“哎,”史成杰长嘘了一声说,“知道这些士兵们吗?他们都是在岷山上和日本人拼杀过来的,他们消灭了很多日本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本来还可以消灭更多的日本人。可他们就这样死了,无声无息地死了,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不会有人为他们竖立墓碑。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死亡,却在这里被炸死了,怎么不让我感到痛心哪。”
熊祥熹也叹息说:“这就是战争,它只能是毁灭、破坏和死亡。人类生存了几千年,战争就伴随人类走过了几千年。每次战争都造成无数家园的毁灭和人的死亡,但战争依然在发生着,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其残酷性和毁灭性也越来越大,这样下去的话,最后毁灭的将是整个人类。”史成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对着那些新起的坟墓,默默地哀悼,这个时候的他不可能去思考那些高深的、关于人类的生存与毁灭的哲学问题。
他们又重新开始了不可预知的旅程。然而,现在气氛完全变了。那些以前还充满激情的学生们,在见证了真正的死亡之后,突然间变得沉默了,悲观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同仁中学是一所教会创办的学校,除了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还要向学生宣讲基督教的精神,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意识中都多少有着对上帝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却在他们接触到现实生活时变得那样虚弱。有一部分学生的信仰并不特别虔诚,这时便开始怀疑了,上帝以及他的儿子基督耶稣,这时怎么就无法来拯救这些苦难的人呢?让那些充满征服欲望的种族任其杀戮呢?迁徙的人群在缓慢而又沉默地前进着,几十个人组成的迁徙人群几乎听不到说话声。那些死去的人的亡灵依然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似乎那些亡灵就在这个队伍里,就在他们的身旁。
史成杰开始担心起来,这群学生太脆弱了。他们在这之前的所有经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接受教会宣传的那些思想观念又是那样的虚幻,都是一些对人和社会充满美好向往的说教,他们还不知道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现实,他们还没有做好和困难与邪恶作斗争的思想准备,这样的精神状态是无法走完这样一个遥远而又充满困难和艰险的旅程的。必须让他们明白,未来是不可预知的,迁徙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即使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面临的困境也将是巨大的,这样的历史时期只有具备坚强毅力的人才能生存下来。他找到熊祥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熊校长正在一筹莫展,他这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也从来没遇到过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是一个有见地有思想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软弱的人,很少介入复杂的社会生活,一直是在美国人保护的教会学校中度过的,过着与现实中国隔绝的生活,要不是日本人的入侵,他将永远在那个教会学校待下去,完成自己作为教育者和传教士双重身份的一生。熊祥熹问史成杰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学生振作而又坚强起来,史成杰说,要向他们说明白,让他们知道前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让他们再生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中。熊祥熹默然地点点头,这个时候他只能依赖面前这个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人。
在走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的时候,史成杰让大家停留下来,因为精神的负担让大家觉得非常疲惫,必须让大家休息一下。人们一停顿下来,整个人便松弛下来了,有的人干脆倒在地上,无神地仰视布满乌云的天空,那样子完全是麻木而又丧失希望的。史成杰让阿莲将林志远叫过来,他知道,林志远在学生们中的影响力肯定超过自己,因此必须让他首先振作起来。林志远跟着阿莲来到了史成杰的身边,史成杰让他坐下。他机械地坐了下来。
“你看到了吗?大家的精神状况非常糟糕,你觉得这样下去,大家能够走到重庆吗?”史成杰看了一眼林志远,轻声地问道。
林志远沉默着没有回答。
“我看得出来,你在这群学生中很有号召力,大家都在看着你,可你呢?表现出来的是悲观和绝望,你的情绪影响了整个队伍,让大家都处在极度低落的情绪之中,这样下去我们是无法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的。”史成杰声音不大,但非常严厉地说着。
“郭大牛就倒在我的身上,是他挡住了鬼子的子弹,我活下来了,而他却死了。还有那些和郭大牛一样的士兵们,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掩护我们这些学生而死去的,我们能不悲痛吗?还有那些村民,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他们村庄歇脚,才招来了日本人的飞机,让他们做了我们的牺牲品。那么多人死了,我们还能高兴得起来吗?我们做不到,我们会因此痛苦内疚一辈子的。”林志远眼眶中充满了泪水,冲着史成杰喊了起来。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他觉得史成杰太没有人情味了,这个时刻既然能对自己部下的死亡无动于衷,反而教训起人来了。
“你错了,表现悲痛不能只是消极和悲观的方式。郭大牛他们的死确实让人感到痛心,然而他们是军人,他们表现出了军人的勇敢,尽了一个中国军人的职责。在国家和百姓受到侵犯时,军人就是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大家,让更多的人生存下来。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因此而消极悲观,那他们的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会死不瞑目的。”史成杰也提高着声音说。
他们的争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们纷纷靠过来。史成杰站了起来,看着大家继续说着,现在他是对整个群体说了。“说实在的,我一介武夫是没有资格向大家宣讲什么大道理的,这次旅途(实际上是逃难)能和你们走在一起我是感到非常荣幸的,因为从一开始,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少有的活力,让我看到了希望。但今天,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所有的人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被日本人的几颗炸弹炸垮了?这种状况我非常担心哪。因为如果我们这样走下去,肯定无法走完这遥远的路程。不是我们的体力问题,而是意志和毅力问题。没有超凡的精神力量我们就会在我们的体力消耗完之前崩溃、涣散、绝望,就会在日本人消灭我们之前自我消亡。这正是日本人最希望看到的,他们就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这样消沉、绝望下去,接受他们的奴役和统治。我相信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你们决定迁徙就说明你们是向往尊严和自由的。我知道,大家会为那些死去的同伴伤心,为那些保护你们而死去的士兵们内疚难过,这我完全理解。你们中没有谁比我见过的死亡更多,也没有谁比我更能体会死亡的残忍和生命的可贵。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见到许多的人倒下,有些人倒下值得纪念和尊敬,有些则倒下的毫无意义。因此我是最不愿意看见战争和死亡的人,我非常希望和平的到来。可是战争就像瘟疫一样,长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无法避免。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场战争,其残酷性和毁灭性,超过了任何一次,它不只是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尊严。这场战争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死亡的人何只以千万来计算,然而无数的人没有因此而退缩,无数的人毅然迎着死亡向前走去。昨天那些死去的人,若干年后没有人知道他们,他们生命的轨迹短暂而又渺小,但他们存在过。那些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你们的士兵们,做出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他们是按照军人的尊严死去的,他们应该值得纪念。我们这些生存下来的人,不能绝望而又颓废,我们要让他们的死富有意义。我们前面的路,肯定还会充满无法想象的困难,还可能会遇到日本人的战机,甚至更为危险的遭遇,还会出现新的死亡和灾难。我想在你们做出迁徙学校的决定时,就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为了这尊严可以面对一切,放弃一切。你们的决定是值得尊敬的,我钦佩你们的勇气,我想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此我们这群人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到重庆,那就是整个群体的胜利,我们就可以骄傲地告诉后人,我们维护了我们的尊严。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个人的死亡如果是为了这个整体生存下去,那我们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勇敢地面对死亡走下去,变得更加坚定和强大,那么死亡的生命就得到了新生。我希望大家能够振作起来,将那些死去的人记在心中,带着他们的心愿去完成我们去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
史成杰说完了,整个树林都处在沉静之中,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过了一会,熊祥熹带头鼓起掌来,他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史成杰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史将军让我们茅塞顿开。今天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相信也是在场的同学们听过最好的一堂课。”他回过身来,向大家说,“同学们,教师们,史将军说得对啊,我们不能消沉和绝望,我们应该振作起来,一直走下去,走到安全的地方去。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将这所学校保存下来,保存了学校,就保存着希望。我记得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圣经中关于摩西率领犹太人出走埃及的故事,摩西就是不愿意以色列人在埃及人的奴隶下生活,带领大家经历无数的磨难,跋涉高山、大海和沼泽,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于回到了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过上了自由的生活。现在我们也在出走,我们也要像摩西一样,坚信上帝是在我们这一边,那我们就会到达重庆。在自由的天空下传授着思想和知识。大家不要悲观,有史将军和我们在一起,就一定会完成我们的迁徙。”
熊祥熹讲完后,人们的情绪开始高昂起来。有人喊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生存、要自由。”众人纷纷呼应着。
“那我们就挺起腰杆,勇敢地走下去。”史成杰用他那军人特有的气势果敢地挥了一下手。人们又开始上路了,现在的情形和原来完全不同了,那种敢于面对困难和无畏的精神在队伍中传递着,鼓舞着大家向前走去。
林志远开始还在沉默地走着,但内心却有着无限的感慨,他在这时才体会到了史成杰作为一位军人存在的价值。他走向阿莲,在阿莲身边轻轻地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也是一位成熟而又勇敢的男人,他值得你去爱,好好珍惜吧。”
阿莲幸福地对林志远笑了笑,说:“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
林志远突然感到轻松了许多,他快步地向前走去,他觉得力量和信心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当他走到队伍的前列时,远远地回过头来,望着满脸洋溢着笑意的阿莲,心里暗暗地赞叹:真美啊,她就像一位圣洁的仙女,她和史成杰是多么的和谐啊。愿他们在这个混乱的世界,能够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营造他们爱的世界吧。
十
迁徙的人群艰难地向前走着,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他们选择了偏僻的路线。这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人,如果遇到日本的战机或士兵时,是无法与之对抗的。然而偏僻山区的路途又是崎岖坎坷的,而且更加遥远。这样的路途人烟也很稀少,难得遇到一个村庄。人们吃的东西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节约着,不可能每天每餐都有足够的食物。这样遥远而又漫长的路途,在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补充的情况下,大家的体能明显下降了。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许多人也得不到足够的衣物保暖,体质弱的人开始生病。更多的学生鞋底磨穿了,脚底板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血泡破裂后便开始腐烂,感染,许多人已经无法前行了。然而他们还是互相鼓励着,搀扶着,对那些实在无法行走的人,则由大家轮流用担架抬着。整个队伍显得非常团结而又友爱,在这团结和友爱中,坚毅而又勇敢地向前走去。但行进的速度更加慢了,一天也只能走二十来里路。
这一天,他们走出了山区,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小河。小河本来是有一座桥的,但桥面已经被倒塌了,因此他们必须涉水渡过去。林志远对大家说,他先试探一下,看看水有多深,然后大家跟着往前走,女人和伤员们则由身体好的同学们背负过去。大家同意了他的意见。他手持一根木棍,慢慢地向河中间走去。还好,这已经是枯水季节,水并不深,刚好在林志远的腰部。林志远返回来,他背起一个伤病员,让大家依次跟着他往前走去,人们手拉着手,慢慢地走过去,一批人到达了对岸,林志远又折回来,带领第二批人过去,他又背着一个伤病号过去,他来往了四次,有人叫他歇一下,这样来回很累的,而且已经是深秋了,水很凉,长时间泡在水里会吃不消的。但他微微一笑,说没关系,他能挺得住,他必须负责把大家安全地渡到对岸去。自从那次听了史成杰的讲话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但变得积极自信了,而且成熟了,不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是冲在前面。史成杰对熊祥熹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负责任的精神,正是这代青年所需要的。熊祥熹会心地一笑说,是的,他以前更多的是激情,现在他更加稳重了,国难当头,让孩子们成熟得更快啊。
“我告诉你吧,我和史师长是患难之交,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在几年前,他受伤后在江阳仁爱康复院休养时,就是我护理他的,从那时起我就再也忘不了他了。上帝让我们重逢,那我们就永远不分开了。”阿莲动情而又幸福地说着。
林志远感觉到了阿莲的幸福,但他却感到绝望,世界上的一切突然变得没有颜色和声音了,有那么一瞬,他不知自己身处何处。他呆呆地在那里沉默着。
“志远,你在听吗?”阿莲的问话把他从茫然中惊醒过来。
“哦,我在听。我为你感到高兴,祝你们幸福!好了,你早点休息吧。”“好的,你也回去吧。我只对你一个人说了我心中的话。”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和坦诚。我走了。”林志远说完便转身离开了阿莲。他转过身去,泪水不自觉地从他的眼眶内奔涌而出。他没想到他进入青春期爱上的第一个女人,心里却永远装着另外一个人,他为自己短暂而又纯真的情感而伤心,但他知道这是一个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女人,他会用自己的一生来珍藏着。阿莲望着林志远的身影,内心也涌动着一股说不清的暖流。
那是林志远无法入睡的一晚,天蒙蒙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似睡非睡的状态。就在这时,由远而近,天空中出现了轰隆的声音,像是雷声又不像雷声,惊醒的村民们知道这是飞机的声音,久经沙场的史成杰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可能是日本人的战机。他马上叫醒熊校长,赶紧招呼大家进行隐藏。可是那些没有经验的村民们有人点亮了灯,这等于向日军战机告诉了他们的位置。日军战机是准备去轰炸一处中国军队防守的阵地,他们发现了地下的灯火,于是冲着那灯火而来,史成杰和跟随他一起来的军人们,赶紧叫村民们将灯火熄灭,但已经晚了,敌机来得那么迅速,炸弹开始扔了下来,在村子的周围轰炸。这时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脚,那些虽然激情澎湃的学生们也惊恐万分,他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场面。史成杰指挥大家隐藏,尽量不要在房子旁边躲藏。林志远是最迟疑的一个,他刚刚入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站起来,看着这慌乱的场面,心想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呢?但随着炸弹巨大的爆炸声和刺眼的冲天的火光闪现,他知道不好了,遇到了敌机的轰炸。他不知如何躲避,只是站在那时发愣。有一架敌机发现了他,俯冲向他扑来,他依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赶紧卧倒。”他听见有人在高声喊道,随即有人将他推倒,并用自己的身躯覆盖着他。他听到了“嗖嗖”的声音,同时感觉到压在自己身上的那人,身体抖动了两下,然后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林志远想爬起来,但身边不时响起爆炸声,他一动也不敢动。
似乎过了很久很久,敌机才慢慢地远去了。这时天亮了,敌机发现轰炸的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破旧的村庄,才失望地飞走了,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军队设下的圈套。敌机飞走了,人们纷纷从隐藏处的地方走出来,这时许多人发现在这短暂的轰炸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哭声和悲哀的情绪笼罩着整个村庄。史成杰和阿莲都躲过了这场灾难,没受到伤害,但他一出来便发现,死亡的更多的是那些跟随自己的军人,军人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表现出了勇敢和牺牲精神,他们大多是在掩护百姓和学生时遇难的,凭着他们的经验,他们是可以更早而又更好地找到掩护场所,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尽了一个军人的义务,来保卫这些素不相识的百姓。人们掀开压在林志远身上的那具尸首时,才发现他就是郭大牛。史成杰走上前去,仔细地观看着已经凝固了的郭大牛,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要以简单而又崇高的礼仪向这位也许永远不被人知道的真正的战士致哀。林志远从地上爬起来,趴在郭大牛的身上,痛哭了起来,他心中感到非常的内疚,该死的是自己,郭大牛是为自己献出了他那还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具有意义,郭大牛为自己献出生命,自己如何承受得了呢?林志远知道自己将会背着一生的重负,来记忆这样的一天。
见过太多死亡的史成杰依然对这些无辜的平民,还有这些处在非战斗状态下士兵们的死亡感到悲痛,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他应该让大家注意,应该预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应该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就像自己在指挥战斗时所做的那样,不然不会显得如此慌乱,死亡也许会比现在少多了。熊祥熹看出了史成杰沉重的心思,在草草地埋藏好那些死去的人以后,走过来对史成杰说:“史师长,你不要太难过了。你还要带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继续往前走啊,大家都依赖着你呢。”
“哎,”史成杰长嘘了一声说,“知道这些士兵们吗?他们都是在岷山上和日本人拼杀过来的,他们消灭了很多日本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本来还可以消灭更多的日本人。可他们就这样死了,无声无息地死了,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不会有人为他们竖立墓碑。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死亡,却在这里被炸死了,怎么不让我感到痛心哪。”
熊祥熹也叹息说:“这就是战争,它只能是毁灭、破坏和死亡。人类生存了几千年,战争就伴随人类走过了几千年。每次战争都造成无数家园的毁灭和人的死亡,但战争依然在发生着,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其残酷性和毁灭性也越来越大,这样下去的话,最后毁灭的将是整个人类。”史成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对着那些新起的坟墓,默默地哀悼,这个时候的他不可能去思考那些高深的、关于人类的生存与毁灭的哲学问题。
他们又重新开始了不可预知的旅程。然而,现在气氛完全变了。那些以前还充满激情的学生们,在见证了真正的死亡之后,突然间变得沉默了,悲观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同仁中学是一所教会创办的学校,除了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还要向学生宣讲基督教的精神,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意识中都多少有着对上帝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却在他们接触到现实生活时变得那样虚弱。有一部分学生的信仰并不特别虔诚,这时便开始怀疑了,上帝以及他的儿子基督耶稣,这时怎么就无法来拯救这些苦难的人呢?让那些充满征服欲望的种族任其杀戮呢?迁徙的人群在缓慢而又沉默地前进着,几十个人组成的迁徙人群几乎听不到说话声。那些死去的人的亡灵依然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似乎那些亡灵就在这个队伍里,就在他们的身旁。
史成杰开始担心起来,这群学生太脆弱了。他们在这之前的所有经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接受教会宣传的那些思想观念又是那样的虚幻,都是一些对人和社会充满美好向往的说教,他们还不知道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现实,他们还没有做好和困难与邪恶作斗争的思想准备,这样的精神状态是无法走完这样一个遥远而又充满困难和艰险的旅程的。必须让他们明白,未来是不可预知的,迁徙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即使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面临的困境也将是巨大的,这样的历史时期只有具备坚强毅力的人才能生存下来。他找到熊祥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熊校长正在一筹莫展,他这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也从来没遇到过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是一个有见地有思想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软弱的人,很少介入复杂的社会生活,一直是在美国人保护的教会学校中度过的,过着与现实中国隔绝的生活,要不是日本人的入侵,他将永远在那个教会学校待下去,完成自己作为教育者和传教士双重身份的一生。熊祥熹问史成杰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学生振作而又坚强起来,史成杰说,要向他们说明白,让他们知道前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让他们再生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中。熊祥熹默然地点点头,这个时候他只能依赖面前这个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人。
在走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的时候,史成杰让大家停留下来,因为精神的负担让大家觉得非常疲惫,必须让大家休息一下。人们一停顿下来,整个人便松弛下来了,有的人干脆倒在地上,无神地仰视布满乌云的天空,那样子完全是麻木而又丧失希望的。史成杰让阿莲将林志远叫过来,他知道,林志远在学生们中的影响力肯定超过自己,因此必须让他首先振作起来。林志远跟着阿莲来到了史成杰的身边,史成杰让他坐下。他机械地坐了下来。
“你看到了吗?大家的精神状况非常糟糕,你觉得这样下去,大家能够走到重庆吗?”史成杰看了一眼林志远,轻声地问道。
林志远沉默着没有回答。
“我看得出来,你在这群学生中很有号召力,大家都在看着你,可你呢?表现出来的是悲观和绝望,你的情绪影响了整个队伍,让大家都处在极度低落的情绪之中,这样下去我们是无法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的。”史成杰声音不大,但非常严厉地说着。
“郭大牛就倒在我的身上,是他挡住了鬼子的子弹,我活下来了,而他却死了。还有那些和郭大牛一样的士兵们,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掩护我们这些学生而死去的,我们能不悲痛吗?还有那些村民,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他们村庄歇脚,才招来了日本人的飞机,让他们做了我们的牺牲品。那么多人死了,我们还能高兴得起来吗?我们做不到,我们会因此痛苦内疚一辈子的。”林志远眼眶中充满了泪水,冲着史成杰喊了起来。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他觉得史成杰太没有人情味了,这个时刻既然能对自己部下的死亡无动于衷,反而教训起人来了。
“你错了,表现悲痛不能只是消极和悲观的方式。郭大牛他们的死确实让人感到痛心,然而他们是军人,他们表现出了军人的勇敢,尽了一个中国军人的职责。在国家和百姓受到侵犯时,军人就是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大家,让更多的人生存下来。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因此而消极悲观,那他们的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会死不瞑目的。”史成杰也提高着声音说。
他们的争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们纷纷靠过来。史成杰站了起来,看着大家继续说着,现在他是对整个群体说了。“说实在的,我一介武夫是没有资格向大家宣讲什么大道理的,这次旅途(实际上是逃难)能和你们走在一起我是感到非常荣幸的,因为从一开始,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少有的活力,让我看到了希望。但今天,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所有的人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被日本人的几颗炸弹炸垮了?这种状况我非常担心哪。因为如果我们这样走下去,肯定无法走完这遥远的路程。不是我们的体力问题,而是意志和毅力问题。没有超凡的精神力量我们就会在我们的体力消耗完之前崩溃、涣散、绝望,就会在日本人消灭我们之前自我消亡。这正是日本人最希望看到的,他们就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这样消沉、绝望下去,接受他们的奴役和统治。我相信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你们决定迁徙就说明你们是向往尊严和自由的。我知道,大家会为那些死去的同伴伤心,为那些保护你们而死去的士兵们内疚难过,这我完全理解。你们中没有谁比我见过的死亡更多,也没有谁比我更能体会死亡的残忍和生命的可贵。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见到许多的人倒下,有些人倒下值得纪念和尊敬,有些则倒下的毫无意义。因此我是最不愿意看见战争和死亡的人,我非常希望和平的到来。可是战争就像瘟疫一样,长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无法避免。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场战争,其残酷性和毁灭性,超过了任何一次,它不只是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尊严。这场战争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死亡的人何只以千万来计算,然而无数的人没有因此而退缩,无数的人毅然迎着死亡向前走去。昨天那些死去的人,若干年后没有人知道他们,他们生命的轨迹短暂而又渺小,但他们存在过。那些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你们的士兵们,做出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他们是按照军人的尊严死去的,他们应该值得纪念。我们这些生存下来的人,不能绝望而又颓废,我们要让他们的死富有意义。我们前面的路,肯定还会充满无法想象的困难,还可能会遇到日本人的战机,甚至更为危险的遭遇,还会出现新的死亡和灾难。我想在你们做出迁徙学校的决定时,就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为了这尊严可以面对一切,放弃一切。你们的决定是值得尊敬的,我钦佩你们的勇气,我想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此我们这群人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到重庆,那就是整个群体的胜利,我们就可以骄傲地告诉后人,我们维护了我们的尊严。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个人的死亡如果是为了这个整体生存下去,那我们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勇敢地面对死亡走下去,变得更加坚定和强大,那么死亡的生命就得到了新生。我希望大家能够振作起来,将那些死去的人记在心中,带着他们的心愿去完成我们去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
史成杰说完了,整个树林都处在沉静之中,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过了一会,熊祥熹带头鼓起掌来,他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史成杰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史将军让我们茅塞顿开。今天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相信也是在场的同学们听过最好的一堂课。”他回过身来,向大家说,“同学们,教师们,史将军说得对啊,我们不能消沉和绝望,我们应该振作起来,一直走下去,走到安全的地方去。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将这所学校保存下来,保存了学校,就保存着希望。我记得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圣经中关于摩西率领犹太人出走埃及的故事,摩西就是不愿意以色列人在埃及人的奴隶下生活,带领大家经历无数的磨难,跋涉高山、大海和沼泽,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于回到了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过上了自由的生活。现在我们也在出走,我们也要像摩西一样,坚信上帝是在我们这一边,那我们就会到达重庆。在自由的天空下传授着思想和知识。大家不要悲观,有史将军和我们在一起,就一定会完成我们的迁徙。”
熊祥熹讲完后,人们的情绪开始高昂起来。有人喊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生存、要自由。”众人纷纷呼应着。
“那我们就挺起腰杆,勇敢地走下去。”史成杰用他那军人特有的气势果敢地挥了一下手。人们又开始上路了,现在的情形和原来完全不同了,那种敢于面对困难和无畏的精神在队伍中传递着,鼓舞着大家向前走去。
林志远开始还在沉默地走着,但内心却有着无限的感慨,他在这时才体会到了史成杰作为一位军人存在的价值。他走向阿莲,在阿莲身边轻轻地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也是一位成熟而又勇敢的男人,他值得你去爱,好好珍惜吧。”
阿莲幸福地对林志远笑了笑,说:“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
林志远突然感到轻松了许多,他快步地向前走去,他觉得力量和信心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当他走到队伍的前列时,远远地回过头来,望着满脸洋溢着笑意的阿莲,心里暗暗地赞叹:真美啊,她就像一位圣洁的仙女,她和史成杰是多么的和谐啊。愿他们在这个混乱的世界,能够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营造他们爱的世界吧。
十
迁徙的人群艰难地向前走着,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他们选择了偏僻的路线。这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人,如果遇到日本的战机或士兵时,是无法与之对抗的。然而偏僻山区的路途又是崎岖坎坷的,而且更加遥远。这样的路途人烟也很稀少,难得遇到一个村庄。人们吃的东西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节约着,不可能每天每餐都有足够的食物。这样遥远而又漫长的路途,在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补充的情况下,大家的体能明显下降了。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许多人也得不到足够的衣物保暖,体质弱的人开始生病。更多的学生鞋底磨穿了,脚底板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血泡破裂后便开始腐烂,感染,许多人已经无法前行了。然而他们还是互相鼓励着,搀扶着,对那些实在无法行走的人,则由大家轮流用担架抬着。整个队伍显得非常团结而又友爱,在这团结和友爱中,坚毅而又勇敢地向前走去。但行进的速度更加慢了,一天也只能走二十来里路。
这一天,他们走出了山区,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小河。小河本来是有一座桥的,但桥面已经被倒塌了,因此他们必须涉水渡过去。林志远对大家说,他先试探一下,看看水有多深,然后大家跟着往前走,女人和伤员们则由身体好的同学们背负过去。大家同意了他的意见。他手持一根木棍,慢慢地向河中间走去。还好,这已经是枯水季节,水并不深,刚好在林志远的腰部。林志远返回来,他背起一个伤病员,让大家依次跟着他往前走去,人们手拉着手,慢慢地走过去,一批人到达了对岸,林志远又折回来,带领第二批人过去,他又背着一个伤病号过去,他来往了四次,有人叫他歇一下,这样来回很累的,而且已经是深秋了,水很凉,长时间泡在水里会吃不消的。但他微微一笑,说没关系,他能挺得住,他必须负责把大家安全地渡到对岸去。自从那次听了史成杰的讲话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但变得积极自信了,而且成熟了,不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是冲在前面。史成杰对熊祥熹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负责任的精神,正是这代青年所需要的。熊祥熹会心地一笑说,是的,他以前更多的是激情,现在他更加稳重了,国难当头,让孩子们成熟得更快啊。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