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线装书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ISBN:978-7-7800-3364-0】
民国历史 大家族兴衰 军事战争 宗法社会 鄱阳湖风情
简要梗概:
鄱阳湖畔史镇的清朝官吏史忠方,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退隐乡里。长子史世清因家规无法与爱人林洁结合,最终遇水匪身亡,林洁生下儿子后含恨离世。史世清长子史成杰投身国民革命,参加北伐中立功得到提拔,后在剿共战争中,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洪新生(红军战士)战场对峙,退出军界。抗日战争中,史成杰重返战场,战后因排挤碌碌无为。解放战争中,他被捕并由洪新生审判处死刑,史家随之终结。
详细梗概:(2569字)
鄱阳湖畔北岸的双阳县史镇,史忠方老爷在湖北为官,这一年他精心准备了丰盛的贡品,想进献给朝廷,想利用这个机会到北京送礼,以便能得到进一步提拔。他装满贡品的官船行到半路上时,爆发了辛亥革命,全国乱成一团,北京的皇帝自身难保,他只能回乡退隐。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史世清从小不喜欢读圣贤书,放荡不羁。小儿子史世源专心读圣贤书,可是二十世纪初朝廷废除科举,也成了一个废人。大儿子史世清有经商头脑,他看中了父亲带回来的两条官船,要将其改造成商船,上武汉下上海跑生意。史忠方开始没有答应,他意识中商人是势利之人,有辱史家的声誉。史世清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还欠下赌债。史世清的妻子是吴镇的吴家大小姐,出身于大户人家,聪明能干,把整个史氏家族管理得有条有理。她看不上不求上进的史世清,两人经常吵闹。为平息矛盾,史忠方只得同意史世清去行商。
史世清在江湖之间行般经商,如鱼得水,压抑太久的他终于得到释放。一次他在长江上救了一个因遭洪灾落水女子林洁。两人一见钟情,相互爱上了对方,史世清将其带在身边跑生意。在一年的春夏之交,史世清正行船在鄱阳湖上,突然遇到了奇怪的大风暴,船失去控制,在湖面上随风飘荡。待风暴停下来,船竟然飘到了家乡史镇的湖面。史世清只能硬着头皮,将林洁带回家。史家的家规是不能纳妾,妻子吴瑞芳也是不允许,软弱的史世清谎述自己是将林洁带回家让她侍候父母以尽孝心的。要维护家族声誉的史忠方选择了息事宁人。自此林洁留在了史家大院,史世清离家行商,两人分离。当他回家时已经是一具尸体,他在鄱阳湖上遇上了水匪,他本可以破财消灾,但他选择与水匪搏斗,中弹身亡。当他的尸体抬回家时,林洁也生下他们共同的儿子后死去了。
史世清的死亡给史家带来沉重的打击,留下三个……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一、传播主旋律基调,历史厚重感强
《史家绝唱》以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38年为时间轴,通过史氏家族的兴衰沉浮,全景式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历史节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围剿”与反“围剿”、抗日战争初期的武汉保卫战、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等;
地域背景:以江西省(书中为江右省)为核心,重点描绘九江(书中为江阳市)和鄱阳湖地区,填补了江西省在革命年代历史题材的空白。
近年来,主旋律历史正剧(如《觉醒年代》《人间正道》)深受观众追捧,尤其是建党百年后,年轻观众对历史题材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史家绝唱》不仅契合这一趋势,更以独特的家族视角和地域特色,展现了江西省在革命年代的重要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政治价值。
二、文化多元融合,地域特色鲜明
江西自古为“吴头楚尾”,深受吴楚文化影响,兼具水乡泽国的浪漫豪放与巫傩神秘色彩。同时,历史上北方中原文化的南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
文化传承:小说通过神话故事、谶言传说、巫傩仪式等,追溯了江西千年的文化根基;
民俗画卷:生动描绘了江南乡村宗族社会的治理模式、乡俗民情、生活方式,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江南水乡风俗画卷。
近年来,民国年代剧(如《白鹿原》《大宅门》)多以北方为背景,反映南方水乡文化的作品较少,尤其是鄱阳湖地区的题材几乎空白。《史家绝唱》不仅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更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三、市场潜力巨大,受众覆盖面广
1.故事内容丰富,能吸引多年龄段观众。
《史家绝唱》以史氏家族的兴衰为主线,多线并行,涵盖:
.家族内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代际矛盾的激化;
.战争场面: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情感纠葛:夫妻、兄弟、恋人之间的爱恨交织;
.生死思考: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引发深度共鸣。
无论是30岁以上的中年观众,还是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点。
2.地域色彩鲜明,辐射南方文化圈
虽然故事以鄱阳湖地区和江西省为背景,但其文化底蕴与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等南方省份一脉相承,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南方地区经济发达,观……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第十一章
一
那是唯一让史成杰在回首往事时,感到欣慰的一段时期,他认为自己尽了一个军人的职责。虽然那次胜利并没有阻止住日军的进攻,从而改变整个战争的走势,也没有为他自己带来什么荣誉和美好的前途,他甚至差一点就因此失去了生命,但他仍然认为那是自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经历的最有意义的时光。
他受伤了,倒下了,不记得战役最终的结果。他也只是后来才知道,就在自己倒下的同时,万家岭的战斗结束了,中国军队全歼了日军第一〇六师,重创了一〇一师,一〇六师只有师长和极少的数日军在一〇一师救助下冲出了重围,一〇一师在增援一〇六师时也被中国军队包围,损失大半。日军的两个师共伤亡近万人。是抗战初期继台儿庄战役之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攻打北山的日军准备发起最后的冲击,消灭北山阵地上最后的中国军人。但日军指挥官接到了总部的命令,放弃增援万家岭,立即撤出战场,因为万家岭的战斗已经结束,救援没有了任何意义。如果强行进入岷山山脉,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第二支一〇六师。因此史成杰没有被日军打死或俘虏。
万家岭战斗结束后,薛汉魂急忙派兵接应第五预备师,并亲自随部队赶到北山阵地。当他来到北山阵地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放眼看去,阵地上到处堆满了尸首,日军的和中国军队的交叉叠在一起,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除了还在漂浮的烟雾,一切都沉寂了,你只能感觉到庄重和静穆。
“给我找,一定要找到史师长,一定要给我找到还存活下来的人。”薛汉魂下达命令,他不能接受这支他从军以来,见过的最英勇的部队全军覆没的现实。士兵们开始在尸首中寻找,不遗漏任何一个地方。很快有人发现了史成杰,但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有人报告了薛汉魂,薛汉魂赶紧走上前去,看着史成杰平静而又安然的面容,泪水止不住往下流淌。“我的好兄弟,你不能死呀,日本人还没有赶出中国,我们要一起去完成这个使命。”他蹲下去,抱住史成杰,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来晚来。我不该让你亲自来的。我怎么答应让你来到这个战场上呢?”他在深深地自责,为失去这样一个纯粹的军人而痛心。
正当他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时,似乎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呻吟声。他让周围所有的人都静下来,他要仔细判断一下那呻吟声是否是从史成杰的嘴中发出来的。然而他什么也没听到,他不死心,将自己的耳朵紧贴在史成杰的胸前。终于他捕捉到了那缓……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