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3863
阅读:5676
发表:2021/3/12
专辑:《父爱不缺席
家庭 小说
父爱不缺席
墨非 [吉林]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B-00960】


  家庭  伦理  父爱

  起初,人们都认为是我不同意,所以爸爸才拒绝的。甚至有邻居来我家,试探地问我。我因为什么不同意的,我已经成年了,可以自己生活,也不会干涉他的生活。我的妈妈只有一个,爸爸愿意再找什么阿姨,我都不会干涉的。
  后来,爸爸终于说出了原因:他说他怕新找的老伴,如果也生病了,不救,良心过不去;救,怕会拖累我。所以,就直接都拒绝了。
  爸爸这是真的怕了。病来如山倒,总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看着爸爸,不再年轻了。十年,这个时间,也许不长,唯独在生命中,它那么珍贵。人生也就短短的几十年。
  这个对我来说,交织着爱与恨的爸爸,真的老了。妈妈离开时他55岁。转眼,就快60岁了。
  岁月是最好的素描家。一条线一条线勾勒出他所有的轮廓。他终究不再年轻,任凭最好的画家,也画不直他的背,抹不去他的纹,也再点不出眼里的神。
  记得2012年,那天我接起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手脚有些不好使,听到这,觉得不对劲,赶快带爸爸去了医院,做了CT,医生看过后,说是脑血栓。但不严重。
  打了溶栓的针,医生给开了药,就回家了。回家后,我第一次觉得,爸爸需要我的照顾了。但爸爸自己觉得问题不大,按时吃药就可以了。
  恢复一段时间之后,一切正常了。因为当时一听到血栓,就害怕会半身不遂。爸爸的情况比较轻微,所以没有任何的影响,爸爸自己也是很开心的。
  有一对中年夫妇,拉着一车的菜,天天在我家门口的路边卖。爸爸白天闲着没事,就会和这对夫妇聊天。有时我下班回来,爸爸就让我和他们打招呼,让我叫他们哥和嫂子。
  有人能陪他,我真的很开心。也许,就是这每日的闲聊,打发着爸爸这一日一日孤单的日子。
  有一段,别人说,闲着也是闲着,去当保安吧。爸爸问我的建议,我说别去了,你的血压也不稳,还是在家吧。爸爸一辈子都不上班了,已经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就让他这样吧。
  再后来,这对夫妇和爸爸的关系更亲近了。叫我爸爸三叔。经常来家里吃饭。我更开心了。多好,就像又多了两个孩子。
  血栓(二)
  爸爸的老邻居中,有两位喝酒的常胜将军。一个是原来是出租车司机,后来因为经常不按时吃饭,吃上饭就暴饮暴食,后来得了糖尿病,从此无所顾忌,胡吃海喝;另一个是煤矿退休的工人,嗜酒如命,酒是家常便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和他们凑到了一起。
  起初,他们知道爸爸得过血栓,只让爸爸喝点饮料,慢慢地,饮料就变成了啤酒,又后来,变回了白酒。
  刚过几天的好日子就这样结束了。每每我回家时,一进门就两种景象。一种:他们三个喝的热火朝天,看到我回来才知道是几点;第二种:爸爸喝完了,躺在炕上睡着了。吃过饭的桌子,就在那里摆着,桌上、地上一片狼藉。浓烟的味道,酒的味道,熏的我好难受。
  收拾好桌子,将碗筷拿到厨房,准备清洗;拿起笤帚,清扫地面的烟头,蒜皮…… 烧好水,准备洗碗筷。
  我是有轻度洁癖的人。别人用过的碗筷,我总觉得不舒服。这样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我和爸爸说,不要再和他们喝酒了,你得过血栓的,身体要紧啊。爸爸依旧说,没事没事。
  2015年,我和2岁的宝宝在家,忽然又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扶着炕沿边,又站不住了。我打上车,回去看爸爸。路上,我知道,情况可能又严重了。
  我喊了邻居,好几个人把爸爸送上了出租车。不出所料,还是血栓。这次打了一周的溶栓的针。爸爸的身体终于又恢复了。我和爸爸郑重地说,医生告诉戒烟戒酒,爸爸你一定不要再不当回事了。爸爸只是点头,说:好,好。可我知道,爸爸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人。
  每次回去看他,或者是打电话,都会叮嘱他,只希望他不要再和那两个人一起吃饭了。因为,爸爸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
  再后来,邻居告诉我,爸爸的饭局基本天天都不断。爸爸提供吃饭的场地,提供酒和菜。我终于明白了,爸爸为什么总是朝我要钱,给少了还会不高兴。因为影响他请朋友吃饭了。
  血栓(三)
  终于,他再一次病倒了。我又一次带着快4岁的孩子,风驰电掣地回到了家。爸爸躺在炕上,说:姑娘,我又犯病了。爸爸半开玩笑地说着。可是他的身体已经动不了,说话时,舌头也明显变硬了。凭我自己我肯定挪不动他的。
  那个得糖尿病的酒友,就住在我家后面。可是当时他出去吃饭了,也在不远的小店里,我记得我去找过他,他没有来帮忙。他的妻子,实在看不过去了,跟着我和另一个邻居,艰难地扶着爸爸,走出了院子。路上,人们看到我们扶着爸爸,猜想可能是生病了,就停下来看。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爸爸嗜酒如命。爸爸这时显得很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
  我用尽最后的忍耐,和爸爸说,我们快点到车上,去医院吧。
  这次的情况很严重。爸爸卧床了。但因为住院没有人能够照顾,所以只能回家养病。医生开好药,回家后,请诊所的人过来给打针。
  L后来也来了。看了一眼后,就要离开,并且让我一起走。我的爸爸,刚从医院回来,现在因为脑血栓卧床,我怎么走呢。他带着孩子,生气的离开了。过了一会,又打来了电话,好像是说孩子自己在车后排,磕到哪里了。那一刻,我的心里乱乱的。一边是我的孩子,一边是我的爸爸。电话中,我告诉他,我不回去。
  可是,爸爸只有我,只有我这一个孩子啊。大娘和门口卖菜的大嫂都在,一直帮我忙乎着。我联系了附近的一个诊所,每天来给爸爸打针。
  我跑到了家附近的药店,给爸爸买了一个医用的小便器和坐式的大便器,就是一个简易的折叠椅上面带一个便斗的。准备妥当后,天也渐渐黑了。嫂子给爸爸做完饭,爸爸吃完饭后,也要回去了。家里也就剩爸爸自己了。
  爸爸说,他没事,已经吃饱了,药也吃了。睡觉就行了。告诉我不要惦记。后来我们都走了。我回头看看那个小屋,只有那个暗暗的小灯,陪着爸爸。
  第二天,突然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下炕大便,现在动不了了,让我赶紧回去一下。
  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在快速路上一路疾驰。爸爸打电话时大约是下午2点多。我们到时已经快3点了。
  冬日的白天总是那么短。当我走进屋子,昏暗的灯光下,爸爸坐在我给他买的简易的大便坐盆上,等我的“救援。”
  爸爸觉得有一点点的尴尬,可我的心里却是深深地自责。
  我给爸爸又擦拭好了。扶着爸爸,上了炕。便盆上,每次都会提前套好垃圾袋,所以封好口,扔出去就可以了。
  爸爸坐的太久了,腿脚都已经麻了,所以上炕时有些费劲。
  上了炕,爸爸还安慰我说,没事,也不冷,就坐那等一会。我原本想完事,自己就上炕了,可不知道咋整的,就是起不来了。
  我真的不想爸爸再说什么了。我怕自责的泪滴,瞬间流出来。我下意识地提高了嗓门说话,这似乎是我平静下来的方式。
  屋里依旧臭臭的。但是,为了保温,窗户都是钉上塑料布的。更何况,屋里本来就很冷。所以,只能开着门缝,慢慢散去。
  一切都收拾好,爸爸又催着我回去,快回去看孩子吧。
  心里又是一阵难受。我是您的孩子啊,却不能在这里照顾你。
  转身,趁爸爸不注意,快速抹了抹眼泪。总是怪眼泪不争气,总是往下落。但眼泪,除了提示你的情绪,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家南边有一个邻居。平时来往不多。后来知道我爸爸生病了,就过来帮忙生生炉子,烧个水什么的。家里终于有了热乎气。
  再后来,卖菜的哥哥和嫂子说,因为我孩子小,来回跑也不方便。因为嫂子没有工作,所以嫂子就白天过来,照顾爸爸,大哥下班后,再来换班。
  当时听到这些话,我是非常感激的。至少我不用再那么担心爸爸,经常回来看他就可以了。
  莫名其妙的承诺
  可是不知为什么,住在南边的邻居,他和卖菜的哥哥嫂子相处的很不好。慢慢地就不去了。不知发生了什么矛盾。
  直到有一天。住在家南边的那个邻居,非常生气的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一个惊天的秘密。
  他说,不要相信他们两口子。我说怎么了。他说,因为你不能经常回去看你爸,你爸觉得你不孝顺。那天我偷听到一件事。
  一件事,一件什么事?“我听说,你大哥养大车,赔钱了,赔了将近8万。你爸说如果房子占地了,补偿款下来,就把这8万给他补上。”
  我爸爸的老房子,早就在占地规划的范围内了。快20年了,一直也没有占地。我家的院子,面积很大,700多平,但建筑面积很小,不到50平。具体占地补偿能够补偿多少,连补偿的标准都不知道呢。
  大约是在2006年或是2007年的样子。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我在广播上和房地产报上,做了多次出售房屋的广告。房地产报上的花费大约是500元。功夫不负有心人吧,终于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房子的情况了。
  后来,买方决定过来看一看。我们约好了地方,我在那里接他们。
  来看房子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人很不错,很真诚。那时妈妈还在,来到家里,看到妈妈和家里的情况,也很有感触。简单问了一下房子的情况,最终他们给出了23万的价格。23万的价格,可以买到距离家车程10分钟位置的,两个100平的楼房。这样,可以自己住一个,租出去一个。租出去房子的租金,就可以给爸爸当养老金了。我也可以给妈妈购置一些康复用的护理床,轮椅等。如果可以成交,这真的是很好的结局。这也是这个家庭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
  可是爸爸听到了这个价格,第一时间,一口回绝了。在他心里,这个房子和院子,估价要是23万的好几倍,所以一听到这个价格,他的心里落差很大。没有任何的考虑,就直接拒绝了。我在旁边欲言又止。房子是爸爸的,面对倔强的爸爸,我说的话,不起作用。
  夫妇俩,看到爸爸回绝的这么快,可能想到买不成了,后来就离开了。
  他们离开后,我什么也没说。因为我知道遇到一个买家真的很不容易,毕竟是在郊区,开发的速度不会太快。果然,直到14年后,依旧没有开发。
  晚上,爸爸突然有些后悔,让我再联系一下那对夫妇。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终于想通了。可是当我拨通了那个阿姨的电话时,阿姨说,已经在别处选好了。
  所以唯一一次的成交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做过任何广告。
  如今,房子的事情还没有着落。
  那个邻居说:“孩子,你得留点心眼儿啊。”我在电话这端什么也没有说,简单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我不想留什么心眼儿,只要我能够做好我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剩下的,那是爸爸的事。
  敬老院
  那天,阎大娘家的姐姐,给我发了一个微信,说她的朋友是开敬老院的。两口子人特别好,对老人也好。她知道我带孩子照顾我爸爸不方便,问我要不要去看看。
  我同意了,问好了地址,就往那家敬老院赶。
  敬老院的负责人,和大娘家的姐姐差不多年纪。像女汉子的性格,很直爽。看了环境,问问了伙食的情况,问问了费用的情况,最后我确定这里可以的。
  接下来是征询爸爸的建议。最终还是要看他是否同意。以前一提起敬老院,爸爸是相当反感的,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是从来不提的。但这三次血栓后,我还是觉得,让他有一个静心的环境,好好养病吧。
  那天我回去看爸爸,和他提起了这件事情。首先告诉他,敬老院是阎大娘家姐姐介绍的,让他知道都是朋友,他可能会感觉更好一些。又介绍了伙食,费用的情况。那时爸爸的养老金已经开始发放了。足够支付1500元/月的敬老院费用。最终,爸爸同意了。说心里话,爸爸能同意,多少还是有些意外。
  和爸爸约定好时间来接他。可是来接他那天,爸爸的态度却很不好,似乎有些怨气。我进屋后,就开始帮爸爸收拾衣服等物品。可是爸爸不断地挑我的毛病。我知道又有人背后说了我的坏话。我不去计较,任凭爸爸怎样说。
  可是爸爸,并没有因为我的忍耐而停止他的指责。后来爸爸说:“你不愿意管我,你就走,不用你管,有人管我。”直到那一刻,眼泪瞬间模糊双眼,我从屋子里,跑了出去。
  爸爸,你只有我这一个孩子呀。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谁会像孩子一样管你。在路上走了很久,我渐渐平静了下来。想起了第三次血栓后艰难的日子。我带着3岁多的孩子,在东北的寒冬里,打着出租车,三天两天的来看爸爸。一回来,就跑到卖菜的摊位买好多的菜,备齐小一周的菜量。后来,听说,大部分菜都被大嫂拿回家里。
  为了感谢哥、嫂帮我照顾爸爸,我总是买好多的东西回家。所做的这些,只是希望他们能帮我好好照顾爸爸。让爸爸的身体早点好起来。
  我终于让自己平静了下来。又回到那个院子,回到那个屋子,回到爸爸身边。
  爸爸依旧是那样半嘲讽办指责的口吻。可我通通接受了。
  爸爸上了车,终于离开了这个他住了半辈子的小平房。
  先把爸爸送到敬老院,我又回来收拾东西。当我再次回来时,忽然觉得屋里空荡荡的。剩下的东西凌乱地扔着。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好荒凉。
  曾几何时,这里也曾三世同堂。有奶奶,有爸爸妈妈,还有小小的我。
  如果,如果当时奶奶和爸爸能对妈妈好一点,也许妈妈就不会生这场大病;妈妈没有生病,奶奶就可以继续在我们家,不用在另外两个孩子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如果爸爸能多爱妈妈一点点,能公平地对妈妈一点点,也许就不用他照顾妈妈十年,让妈妈承受十年的卧床的苦;如果妈妈还在,也许我可以更优秀,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家庭……
  可人生没有如果,当我再次站在这个平房的屋子的门口,我的心痛啊。物是人非。我的家已经支离破碎。原本的四口之家,如今就剩下我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现在又对我充满了敌意。一想到这些,我就好想妈妈,妈妈,我好难过。
  继续整理爸爸的东西。抽屉中原本有两小本这个家里唯一的相册集。很小的那种。可上下两个抽屉都翻遍了也没有。相册中有我几岁时过生日拍的生日照;有爸爸妈妈结婚时的照片,有两张妈妈生病时,我给拍的照片。现在都没有了。是什么时候,谁拿走了吗?是扔掉了吗?唯一可以回忆的东西也没有了。
  当我继续整理时,我发现了一个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那字是爸爸写的。硬硬的字体,一如他倔强的性格。
  上面记录着:
  x年x月,借给xx多少元。
  x年x月,借给xx多少元。
  x年x月,借给xx多少元。
  ……
  大约十几页纸吧。那上面的时间,都是爸爸没有开养老金的时候。都是我省吃俭用给爸爸的。我每次给爸爸钱多一点的时候,爸爸就会很开心,有时给的少了,就会很生气,有时还会骂我。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孩子那么小,我在家里带孩子,向别人伸手要钱的日子不好过啊。为了给爸爸钱,我几经记不清吵了多少回架。
  还记得有一次元旦,为了让爸爸吃点家里的饺子,我想我自己包饺子,冷冻上,第二天给爸爸送去。从晚上9点多开始准备的,孩子一直也不睡,后来在子母床的楼梯上磕到了,哇哇大哭。于是战争又开始了,一直吵到12点。后来,孩子吓得哭着睡着了。
  我去看爸爸,我一个字都没有提。爸爸对我包的饺子,似乎也不是很放在心上,因为它看起来是在太普通了。那饺子上的泪滴已经风干,爸爸又怎么会看得到呢。
  我不停地翻着那记录着数字的纸。中间偶尔也会有xx还回xx多少的记录。但还总的金额比起来,实在少的可怜。这么多年,我省吃俭用的钱,到底在养活着谁?
  借钱的人是照顾爸爸的大嫂,借钱的时间是在爸爸生病前。后来,我终于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是关于爸爸和那个我叫嫂子的人。我无从考证,也不像去探究。但我似乎明白了他们的善良,以及爸爸的许诺。
  爸爸在敬老院安定下来了。这是爸爸第一次住楼房。我真心想爸爸安心地住在这里,好好养身体,过过好日子。
  平房记忆
  那个平房里,有着太多的不易。
  我从小生活在那里,那里的一切都刻在我的记忆里。
  我家房子的位置,地势很洼,早些年的雨水都很大。每到下急雨时,雨水就顺着路边,沿着坡流下来,灌进院子,灌进屋里。爸爸就穿着大雨衣,在电闪雷鸣的雨天开始给这个家“抗洪”。
  爸爸穿上黑色的雨衣,冲进雨里,把在墙根处,在冬天存放的炉灰碎渣,一锹一锹地运过来,挡在屋门口。拦上水。再拿着锹和水桶,从窗户跳进来,一锹一锹把屋里的水,盛到水桶里,水桶装满了,再把水桶放在窗边的椅子上,从窗户跳出去,再把水桶拎出去。倒在房子侧面的一个洼的地方,流走。然后再跳进来,再继续淘水。雨大的时候,一边下,一边就快速的流进屋里,连淘水的机会都没有,雨水就那样打着滚一样,来到屋里,用它的凶猛,嘲笑着我们的无奈。
  天晴了,雨水退去。大屋的地上依然会返出水,屋里湿涝涝的。屋里的衣服,被褥都是潮的。太阳出来时,都赶紧拿到太阳下面晒晒,被褥的干爽中,带着一种别人不知的安全感。
  我的家在城郊。远离城市。在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型的垃圾处理站。一大车一大车的垃圾从屋后的路运过来。卸载在距离我家不远的垃圾处理站。
  原来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好空气,渐渐地没有了。美好的夏天,成了我们最难熬的时刻。天气越炎热,垃圾发酵的速度越快,熏天的臭味也就越浓烈。
  那个味道弥漫在整个空气中,挥之不去,逃而不能。不开窗,家里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唯一解暑的只有一把扇子;开窗,那个浓重的臭味儿就会扑面而来,那个味道,会在瞬间让你什么胃口都没有。
  那个时候,比起日出,我们更期盼日落。日落,没有了阳光的加速发酵,空气就能变好一些,再或者是雨天,我们才能真正的呼吸。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几年。
  小时候,爸爸一想要买什么东西,就会说,我去市里买。我从小就问爸爸,为什么我的家这么远?为什么我的家不在市里?我们为什么不搬家?可我一直没有得到答案。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一直没有解开好奇的机会。
  就这样我一年一年的长大着。城里的孩子是不会知道,还会有人住在垃圾处理站很近的地方,顶着恶臭的天空生活;它也不会知道,雨天家里也需要抗洪。
  那时,每次去大娘家,都会很羡慕。羡慕他们住楼房,不用到外面上厕所。
  小时候,在冬天的时候,我不愿意上厕所去拉臭臭。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太冻屁股了。所以,每次想上厕所时,就会忍着,久而久之,就便秘了。有时一周都不去一次厕所。
  可是要上厕所时,就特别的痛苦了。每次上厕所都需要妈妈的帮助,要不然根本排不出来。需要用肥皂水,需要用开塞露。上一次厕所,至少要1个小时。记得妈妈有一次开玩笑说;“这孩子拉臭臭,怎么比生孩子都费劲啊。”
  小时候的冬天,雪总是很大。爸爸总会带上棉帽子,穿上棉袄,很早就出去扫雪。从屋门扫到大门,扫出整个甬路来,再从大门口扫到大路边,这样我才有路去上学;第二个方向,是从屋门到厕所。
  大扫帚哗-哗的扫着,一年又一年,渐渐地扫白了爸爸的头发。岁月这个时光机,就带着我们一点一点走向未来。
  关于生活用水。因为爸爸妈妈修理电机的缘故,所以家里很早就用上了水泵。水泵下到井里,有一个黑色的,粗粗的管子,可以一直伸到屋门口的水缸里,插上电源,3-4分钟,一缸水就接满了。
  到了冬天,如果上一次抽完水,没有将水管里面的水控干净,管子里剩余的水,就会冻上,再抽水就抽不出来了。就需要把管子卸下来,放在炉子周围烤,融化里面的水。管子很粗,里面的水,可以在管子里面冻成一个大冰坨。所以,让它融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每次管子冻上,爸爸就带着手套,拿着钳子,卸管子,再装管子。东北的冬天,白天都零下二三十度,可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上班的不长时间。爸爸那天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房子倒了。”
  心里顿时颤了一下。这个房子真的好老了。年久失修,西面的房山突然倒塌了。电话中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也塌陷了。后来,终于在砖瓦地叮叮当当中,房屋坚强地站了起来。我们终于又有了容身之所。
  如今,这些问题再也不用考虑了。爸爸在敬老院里,阳光明媚。窗台上养了很多花,还养了一些鱼。爸爸终于可以过过有花有鱼的生活。
  爸爸搬进敬老院的几天,我去看爸爸。爸爸拄着拐棍,坐在床边。脸上依旧带着从家出发时,那种傲慢。我小心翼翼地和爸爸说着话,可在爸爸的语气中,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亲切。不知是什么话,惹爸爸生气了,爸爸举起拐杖就要打我。那一刻,失望、伤心,和愤怒,一股脑地涌了上来。我想起这样的场景,曾经是对妈妈,如今是对我。我平静而坚定地对爸爸说:“你打吧,打完,我们就断绝父女关系吧。”
  爸爸的拐杖最终没有落下。我带着我仅有的冷静,离开了爸爸的房间。冲到敬老院的楼下。
  敬老院的负责人,双姐,就是阎大娘家姐姐的朋友,正坐在楼下。我走到她面前,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她看出我脸色很难看,问我怎么了。我忍了又忍,终于哭了出来。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虚谷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竹雨凝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神秘人
    qiu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7号)
      *
专辑《父爱不缺席》的所有作品:
2、   《父爱不缺席》2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儿子(小品剧本)
不着调(小品剧本)
分开旅行(小品剧本)
为了谁(小品剧本)
东施妹妹别生气(喜剧, 古装)
我是秤砣(小品剧本)
老爸是卧底(小品剧本)
老伴(小品剧本)

同类推荐作品

第七人(1)(家庭)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第七人(2)(家庭)

同类最新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妈妈我长大后保护你(家庭, 犯罪)
孕事(农村, 家庭)
云与树(农村, 家庭, 奇幻)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女生(爱情, 农村, 家庭)

同类随机作品

迷途(家庭, 悬疑推理)
只想要一个拥抱(都市, 校园, 家庭)
父亲的摩托车(农村, 家庭)
繁星满天(校园, 家庭, 奇幻)
老夫老妻(家庭)
拐小女孩的乞丐(小小说)(主旋律, 家庭, 犯罪)
梅(上)(爱情, 农村, 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