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4171
阅读:8576
发表:2016/5/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几度风月几度情》第1章
罗一民 [贵州安顺]
 出售价格:只要给予合理价格即可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B-02798】


  包办婚姻  改革开放  情爱追求

  “噫!莫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今天我们家咋吃晚饭得这么早?我在家时,都好像从不低于九点钟才吃晚饭吧?”她边说着话边推着单车跨进屋门来。
  “想学学你们城里哩,你看看像不像呀?”当妈的逗她说,也笑了起来。
  “想学学我们城里?难道我成了家去?”她感到很诧异地问老妈。
  “他呢?不是跟你在一个城里吗?”阿妹小青翘起大拇指说,但未赶紧站上来。
  “哪一个,小脓包?”当姐的芳芳大声询问当妹的小青说。
  “就是巍巍!”还是仍然蹬下不动的小青对姐姐说。
  芳芳却丢下单车不管了,跳过来就对小青脊背捶了一拳。
  全家人个个都前仰后合的捧腹大笑起来,且大家都笑个够啦。
  “唉,到了哪一天去,我们家都老爱开玩笑哩。”一直瞪着不动的她弟小红对大家说道。
  “生在这个村嘛,谁不爱开玩笑?”芳芳的老爹王玉文也说道,且只管自己吃自己的饭。还懒得看人哩。
  她弟小红放下饭碗了,终于快快过来替她姐芳芳把单车抬进屋来。
  她芳芳也拎起弟弟的饭碗进屋来。
  她一进家来匆匆忙忙洗了个手,就找来饭碗舀起了饭跟家人一道吃晚饭了。
  可在吃饭桌上,小青却故意偏着头问起老妈:晓得巍巍如何了呢?
  “你想当他家媳妇?”当妈的故意开玩笑说。
  “蠢!你就不会关心别人一下?某人年岁可不小了。”小青还向芳芳努嘴过来。
  可老妈却说了:连芳儿都说不清楚,哪个还有闲心去理它?我又不是天天闲着。
  她芳芳一个人自顾吃着自己的饭。大家又都在叽里咕噜地扯着有关她的“闲话”。
  她弟小红也说开了:上个月他爹碰着了我,问问我学习怎么样后,又对我说有空就上他们家去走走。我说了,等到了七月份放了暑假后,我一定会去走走的。我和他老人家只这样打了声招呼后就各走各的去了。
  芳芳的老妈可说了:是啊,人家很会关心咱们家。一年要有不少次问问到咱们家的情况哩,这也算他关心我们家了吧。他黄伯伯倒是说有份工作做,可孩子那么一大串,一窝蜂只会吃饭不会做什么,大的又自己走自己的去了,小的还在读的读书,干的干农活。
  当妈的挺动情地说话,并还车转脸过来看看芳芳,又继续说下去:他们家呀,这几年在生活上总算过得如意喽,像前几年呀还叫老黄哭鼻子过不少回哩。本来他是有份工作做,按道理他们家要比我们家好得多,可是他多年来只领得到手三、四十块工资,一直干了差不多有二十年工资总数也涨不到五十块。
  当爹的王玉文也跟着说:当年连他两口子在内共八口人(即当爸妈的和六个孩子),年年都要贴口粮钱。而且还动不动会在某些时候连饭都不够吃呀。多亏从七八年起,咱们这儿就开始划了田分了地,到七九年就基本上包了产到户啦。要不然呀,对他家也好咱家也好,会有口安稳的饭吃吗?哪怕只是口粗粮也很难吃饱呀。
  当妈的兰英也跟着插嘴:只是到了这几年,他们家才过得更如意了吧。当然我们家也比以往过得好多喽。这年头的巍巍呀,肯定能领到手的工资不低于一百块了吧?我曾听人家摆过,他家这几年从冬月中下旬起就开始宰杀年猪了。所杀的猪还不低于两百斤哩。我还听到他们村来赶集的人摆谈说,去年腊月初三那天他家宰杀了一头足足有二百五十来斤毛重的猪,且连一两肉也不卖掉哩!看来他家跟以前的大员外家已没多少区别了吧!
  当妈的越说越显得好羡慕人家。当妈的竟然睁大眼睛起来。
  当爹的王玉文也说:在饿饭是正常的年代里,有不少人家本就会谋算,如何熬也能熬过得去。但就有那么一部分人家本来也能过得去,但到了如此年头反而还继续过老糠生活呢!
  她弟弟小红却显得不耐烦了:有哪样稀奇的?芳姐都不愿了,干嘛还要提到人家去,你们呀!她弟小红伸手指过来。
  她妹小青一时间又故意“扯”了弟弟一肘子,斜着眼看他,说:你不懂,你别打岔呀,你不清楚他家小康(即巍巍的二弟)去年才同本村几个小伙合伙用了一块将近两亩的烂田改做鱼塘子,只干还没上一年就据说捞得到了一千来块收入哩。唉,打从新政策放宽后,他家就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了。连城里那些经常性跑买卖的都不一定比得上他家生活哩。你没见到他家现在随便是谁出门也好,在穿着上都很讲究吗?只是还没见到他们家屋里摆设如何喽。
  “那你又不直接嫁到他家去?”小红对二姐这样说,接着就笑了起来。
  “蠢货!蠢猪!”小青用筷子指着小红说。
  小红低下了头去,懒得多理睬她们。
  小青又转过脸来看老妈,稍停片刻方对老人说:妈,你去窜窜村走过他家来吗?
  “要去干嘛呀?说他家好我就得去走走呀?”当妈的这样对他们说。
  “真烦人!噫!干嘛还总要提到这些去?”小红一点也不愿听。
  “谁烦?你问问她嘛。”小青朝芳芳努嘴过来。
  片刻,芳芳也迅速丢下饭碗到一边去,赶忙提了张小凳坐到门口来吹吹风。
  
  11、在芳芳家屋外
  天黑定下来。芳芳在屋外独自坐了片刻,左邻右舍及同年伙伴们都纷纷聚集到芳芳身边来。
  她家门口一时间站满了一大堆男男女女。
  这些人只到过县城就算最远的姑娘们一下子想请芳芳摆摆城里头的“新鲜事”。
  有三个姑娘异口同声地问起芳芳:是不是城里的“洋房子”都真的有十八层?甚至八十层呀?
  这时候芳芳一五一十地对大家说了:它还不照样跟我们农村的一样高!而且什么东西也少得可怜。我们能有的在城里可找不到哩。
  芳芳的这话逗得大伙捧腹大笑起来。
  芳芳也跟着笑起来,并继续说:在城里呀,什么都要用钱买,可换到我们乡下来呀,要想吃鱼吃虾只要你肯下河去捞它一趟来就保准你有吃了;要想尝尝点野果什么的,只要你肯上山去摘它一趟来,就保准你得尝鲜了。可你走到城里去后,你想吃什么也得掏它几个铜板出来才能吃得上,况且有时候花了钱也还不如意呀。要是说你想看看个风景呀,至少也得去逛逛公园,走走河滨。并且会有啥子好玩的!唯有上电影院去望望几眼老片子,那有啥意思嘛。我说了,那还不如到我们村后的北桥河捉螃蟹来烤吃好玩点哩。
  大家“哎哟哟”地大笑个不停。片刻,在芳芳家庭院到处是年轻人爽朗的笑声。
  正当芳芳还给大家“解释”,却不知从哪儿钻来了童年伙伴菊菊。
  这姑娘还没走到人堆里,就抬高了嗓门大叫道:噫!芳芳哩,还戴上了金边眼镜来了!真够像个官太太啦。
  大伙扭头看去,正是个留长发辫的大龄姑娘在说话。
  “憨包!”芳芳“以牙还牙”地说道。
  菊菊走过来,对她芳芳说:你真的变成大官人了,还是当上了官太太?
  “野人精!给我滚一边去。”芳芳故意“骂”起菊菊这大龄女子。
  顿时,他们家庭院又热闹了起来。此刻只听到那位名叫菊菊的大龄姑娘这样说:十多年前,咱们还一同割草,一起拣猪菜哩。我清楚地记得,好像有那么个早上,我们俩就是去一座还算挺高的山上割草,在未割好并未挑回家来时,我俩在山上正割着割着,却猛然碰着了有锄头柄那样粗的一条大蟒,吓得我们连扁担、麻绳都丢下不要了,并赶紧跑回家来。等过了几天再去找找麻绳、镰刀,其结果两个的工具都统统不见啦。那回真的气死人啦!
  菊菊的话越说越起劲,那话儿听起来挺生动哩。
  “是啊!一提到那件往事,就真有说不完的笑话。”芳芳对她菊菊说。
  菊菊又说:我还记得有那么一回,我俩在南山那边割柴时,不清楚是那个小崽故意吓唬我们,或是山羊踩的,山上竟会滚出一块大石头下来,那石块还直接从我身旁擦过去。当时吓得我“心惊胆寒”呢,连脸都煞白了,一下子给摔到了一块油菜地里去。而你也两腿发软地奔过去抱着我的身子摇啊摇,并迅速地背起我跑回了家来,待我回过神来后,你还说我都昏死了过去,这回割柴的砍刀也不清楚给摔到了哪儿去。
  稍停片刻,菊菊又说:还记得有一回呢,那是我们去割“秧青”,是我自己不注意时让脚底板给一块尖石套住了,脚趾头顿时撞上了石尖冒出了血来,我整整哭了好大半天,裤脚都给流的血浸红了。当时你又背不动我,这一回你也偏偏给路草绊了脚,大跌了一跤,鼻子、嘴巴都冒出了血,连自己都顾不上了,又哪还能再顾得了我哩!我们好大半天都哭丧着脸,最后相互搀扶着慢慢地走回家来。直接有好几回,我俩对一棵柴、一把“秧青”也割不回家来。这太好笑啦!太好笑喽!芳芳啊,我记得好像从七零年起,从你上了高中,我们从此就不能常在一起喽,不能在一块儿打柴割草啦。以后,谁都长大长高了。但我万万想不到你就轻而易举离开得了这个“圈子”,永远踏上幸福的路去,永远有好日子享受了,就只我等这些人---只能生在这块土地,死也死在这块土地上啊。好伴侣,芳芳啊,人的变化可真大啊,你没冤枉生下来!可到了鹅年去我等这些没出过远门的人也总在修理地球呀。
  片刻,有位名叫秋秋的姑娘也挺激动地说了:是啊,人家芳芳就是比咱们有出息,只咱们这些人笨蛋哩。你菊菊是看人家曾同你本是一样出生的吧?可人家今天已成“洋人”啦,过去的都早就过去喽。
  芳芳立即安慰起大伙一番说:菊菊,秋秋,咱们几个之间话可不能这样说呀,我们几个难道连话就不能说到别处去么?我芳芳还不是小时候咱们一起割草的芳芳?现在嘛,做什么还不照样要吃饭!讲真的,我的地位并不比你们高哩,你们可要相信我哟。今天无论做什么,个个都是平等的,我欢迎大伙都能到我那儿玩玩去哦。
  大家听了芳芳的话后,马上沉默了,也惊呆了。片刻,才见到一个姑娘先开了腔:芳芳,你还记得当年的那件事吧?
  大家又一下子把眼光投向了芳芳,也投向了说话者。而说话的姑娘也紧跟着把话说下去:刚刚读小学三年级那阵子,同学们都老爱叫你“小媳妇”或“巍巍媳妇”,你都还没忘记吧?
  芳芳面对大家,说了:都过了二十年了,我知道那年我还六、七岁,你说我那时候能懂什么屁事?
  “面对巍巍,你现在碰着了他还跟他打招呼么?”又是位名叫小燕的姑娘问芳芳。
  “咋的不打招呼呢?又没得冤仇!”芳芳说。
  名叫菊菊的姑娘又问起了她芳芳:听说,他巍巍家现在生活上可红火哩,你曾听说过没有?
  芳芳可说了:听是没听说过。不过,今儿下午我在城里可碰上了他老爸,见着了他老爸穿着上也显得阔气多了,我敢肯定他们家在生活上准过得如意了吧。
  这个时候,她妹妹小青站上来劈头盖脸地说:我们晓得了,我们晓得了。吃饭那趟你又说自己根本没碰着他们家哪一个,我敢肯定你还暗自跟他约会哩,并且还有不少次哩。好啦,我祝福你们,你甭担心。
  “噫!这脓包儿,你这贱货小青!啥也乱分析哩,谁信你嘛?”芳芳说着还故意擂了阿妹一拳,还斜了眼过去看她。
  “你看,哪个像你这样粗鲁嘛?是真就说真,是假就说假。”当妈的立刻指责芳芳道。
  她芳芳不好意思地埋下了头去,都懒得说话了。
  
  12、芳芳去串门
  次日大清早,芳芳随便去串串了一些本家的门,同左邻右舍的伯叔、伯娘、婶婶们谈谈了一番话。她芳芳还随便走到同伴们的家去坐坐了一趟来。
  她亲自走了一家又一家,摆了一阵又一阵后。
  芳芳对大家说:我既然回来了,就顺便抽点时间走走亲戚家一趟来。
  
  13、芳芳返回到省城
  三天后。天大早她还是赶快回县城,乘客车到工作单位上班去了。
  芳芳的老妈李兰英。自从她芳芳进了大学读毕业并分在城里工作后,李兰英心头暗自高兴了许多。
  
  14、李兰英外出“亮相”
  李兰英无论走到集镇上去,还是来到亲戚家串门,甚至上老朋友家去玩玩一趟来,她都显得很高兴。
  中年女性画外音:她从面子上似乎增添了不少光彩。怪不得有人从三年前起就已经开始叫她“老太太”。然而转到今天乡亲们反而改口叫她“大娘”,难道说,当妈的李兰英是不是年纪越大反而变得越发年轻了?
  众乡邻的画外音:早当母亲的反而跟大孩儿似乎年纪悬殊不大,虽然当妈的李兰英超不过五十三、四岁吧。
  当妈的李兰英在众人当她面“夸奖”她时,她便会在人前连连摆手:不---,不---,我总比她芳芳多二十一、二个年头哩,你们可别冤枉我哟。
  
  15王玉文“素描”
  那么当爸爸的王玉文哩,也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头发就白去了三分之二啦,而且越到了这年头来,白头发就几乎“垄断”了他王玉文的头哩。
  王玉文八字胡一大扎,乱蓬蓬的,又不常休边胡,老伴都说:你的胡子都开始要变白了哩。
  可他王玉文不相信自己真的变老了。他说:早甭考虑了。
  他岂会相信自己真个变得如此苍老。饭都有吃了。可是,当他王玉文偶尔从净水中偶然看到自己的身影后,便不禁笑着:真是无情岁月催人老呀!
  
  第二章 热闹的省城
  
  16、省城元旦节
  真叹时光流逝得真快,真让人感觉得还没好好地眨一下眼儿,就到了严冬。这天光,这年华,谁都觉得时间去得太匆匆,去得那么悄然无声呀!你才默默神不过一会儿,就又过去了一年又一年,时光真的不等人啦。
  一九八三年元旦到了。
  座落于穷山峻岭中的山城,到处一片欢腾起来。镜头扫描每一条大街,扫描每一条巷道,均沉浸于“万众欢腾”之中。
  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公司,哪个部门,哪一行业,都在轰轰烈烈地欢度着一年一度新佳节;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都在燃放起了很响又很长的鞭炮。
  
  17、在省城城郊某机械厂
  一座周长足足有六公里的现代化市郊小镇,一天到晚都笼罩在层层“烟雾”之中。请瞧那成排的高楼大厦上面的一面面飘扬的彩旗,都似乎处于硝烟弥漫的炮火中。
  元旦节大清早。七点钟光景,靠近省城北郊东北山崖之中的一座机械厂热闹非凡,该厂行政楼里,从炮竹炸响之后,就接连是激情的大喇叭在高唱着昂扬的乐曲。
  职工们的收音机、录音机也在这个时候,拼命地在主人家里狂叫着。
  工人们个个都欢天喜地欢度着新年的到来,大家在热情洋溢地欢庆佳节。
  大伙们还聚集成一堆堆的、议论纷纷个不停。几个围成一堆高高兴兴地谈论着厂里这个八二年一年来的表现如何了得等等。
  只见个个都“指手划脚”,看起来没有谁不高兴哟。
  看看工人们那样子,瞧瞧他们那多么得意、多么感到满足的脸呀,可猜一定是成绩上一定取得了可喜成绩喽!
  中午,他们的头头黄立平还竟然把表扬信干脆张贴到了厂铁门前刚用白石灰浆粉刷过一遍的墙壁上。
  大家都争着挤过去看看,并还边看边在议论着。
  
  18、工厂活动大厅
  傍晚,厂工人活动大厅内。工人们、特别是年青人,都自发地组织起了歌舞晚会。大家欢欢快快地一同欢度自己应有的节日。
  进入傍晚六点半钟,大厅里便开始自发举办了歌舞表演。首先是一个年轻人在门外燃放了一串鞭炮,紧跟着男主持人请股长以上干部(包括部分尖端技术员)直到所有工程师再到厂长按时到会。
  对只当一名技术员的年轻人,哪怕只是职工队伍中的技术工人,都请几个代表上来发言了。厂里尽量让职工代表能够在歌舞晚会来临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演说”过后,一对对年轻人自动闪亮登场,开始步入“青年圆舞曲”之中。
  时间推移到晚上八点钟,活动大厅里就狂热地响起了“叮当、叮当、叮当------”的交响曲。圆舞曲的旋律在剧烈地震响着,红红绿绿的彩色小灯泡也一闪一失地非常好看。
  这时候,原本长得不算漂亮的女子也变得更漂亮了,而本就长得美的人越发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片刻,在雌雄相伴的“青年舞”过后,便是“独具一格”的“狂迪斯科舞”在剧烈地表演起来。活动大厅的热闹气氛顿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舞会一直表演到子夜凌晨两点钟(钟表显示),大伙儿才依依不舍的散回家去。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玄玥未央
举报
顶啦 2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业余
    延边青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共有 2 个评论
胡祥   广东广州  2016/7/26 14:45:00 
罗老师,最近有啥剧作?
罗一民 作者   贵州安顺  2016/5/5 9:21:00 
希望喜爱文学的同仁能够喜欢本人的作品,并希望影业公司能够采用我的稿件(包括1——6),这是本人从上世纪后期起,根据本地的社会现实写出来的作品,如果有其他老师想将它改编成各类可以表演的剧作,先跟我联系,我要求不高。谢谢支持。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5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作家的璀璨人生(爱情, 都市)
2022年春天的爱情奔现(爱情, 校园, 农村)
农民工孩子的梦想(主旋律, 都市, 儿童)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从地狱迈向天堂(喜剧, 都市, 校园)
从地狱迈向天堂(主旋律, 喜剧, 校园)
有奶便是娘(主旋律, 喜剧, 校园)
拼爹(主旋律, 喜剧, 农村)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青花梅瓶(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舞台密码(主旋律)
天生我财(主旋律)
那些年,那些事儿(主旋律, 农村)
绿茵之云(主旋律, 校园)
晨曦交响曲(主旋律)
第一书记(主旋律, 喜剧, 农村)
(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