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85031
成片时长:每集约29分钟
阅读:23412
发表:2017/5/7
3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潮中儿女》第1-3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韩素娟:这本来就是他的事儿吗。
江兰婷:那能分得那么清楚,这就像俩口子过日子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人的笑声(九)
时: 第二天。
景: 厂长办公室。
人: 刘东林、江兰婷。
◎江兰婷兴冲冲来到刘东林办公室。
◎由跨包掏出贷款协议书,兴高采烈地往刘东林办公桌上一放。
江兰婷:厂长,办好啦。广州外贸一纸传真、银行放贷五十万。钱己划拨到咱厂账户。
◎刘东林裂嘴一笑,大母指一伸。
刘东林:呵,你俩算是给厂子立了大功,这个节骨眼上,主管经营的张军生又不在,这点儿事儿差点儿没把我愁死。
江兰婷:厂长,银行管事的同志可是左叮咛、右嘱咐,贷款资金只准用做购进原材料,不得挪做它用。
刘东林:没问题,我通知供销科,马上带车带支票到棉纺厂去买棉纱,等米下锅呢,还能干别的。
◎刘东林边说边拨通了电话。
刘东林:二郎吗,我是东林,你马上到财务科领张支票,带两辆大车到棉纺厂提几十吨棉纱,钱照着五十万花。
◎刘东林说完放下电话。
江兰婷:(赞扬地)厂长,人家韩素娟就是行,遇事真能想出道道来,要是我自己,无论如何也跑不来。我跑这么多年银行,还没想出用这么个方法把款贷出来。
刘东林:其实这里面还有张军生的功劳,没有他在广州外贸那边良好的人际关系配合着,咱也是干着急。关键时刻能看得出来,你们都是好同志啊。
(十)
时: 下午。
景: 厂区。
人: 李二郎、库管员、装卸工若干、车间工人若干。
◎李二郎带两辆满载棉纱的大货车缓缓驶进厂区。
◎大货车停在了棉纱库门前。
◎库房保管员打开大门。
◎李二郎指挥装卸工人忙着卸车。
◎准备车间工人用两轮手推车前来棉纱库支领棉纱。
◎库房保管员忙着办理支领手续。
◎车间停转的机器设备开始送电。
◎车间主任招集工人开始操作。
第六集
(一)
时: 上午。
景: 厂内。
人: 刘东林、锅炉工。
◎办公楼里响起上班的铃声。
◎科室工作人员陆续上班,各自走进办公室,守着岗位忙碌着。
◎厂长办公室。
◎厂长刘东林哼着小曲儿,擦桌子扫地、整理内务。
◎从门外进来一位小伙儿,身穿脏兮兮的工作服,老实憨厚的脸上挂着煤黑的痕迹,带着一幅疲劳的样子。
锅炉工:刘厂长,我是锅炉房的小张。昨晚夜间我当班儿,发现新购进的这批煤填进炉膛不燃火,锅炉供气不足影响了车间生产,一会儿可能有人找您反映这情况。其实这事儿不能怨我,说实话,是新购进的煤的确不能烧。
刘东林:哦,还有这事儿?走,我去看看。
◎刘东林与小张一起走出办公室。
◎锅炉房院内,堆积着小山似的煤垛,外表乌黑。
◎刘东林走到煤垛前,用手抓起一把,仔细的瞧着。
锅炉工:这么多煤是昨晚天快黑时卸的车,看样子像煤,填进炉膛就是不起火。
刘东林:你就从这儿撮一锹,填进炉膛我看看。
◎小张拿来了铁锹,撮了一锹。
◎二人来到锅炉前,打开炉灶口。
锅炉工:炉里燃烧的是以前的存煤。
◎边说边把刚撮来的煤填进炉膛,果然燃不起火苗。
刘东林:(发火地)这是咋回事儿,供销科这几个败家仔儿,花钱买的什么玩艺儿,走,你跟我一块儿马上找他们去!
◎刘东林怒气冲冲走出锅炉房,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哇哇地叫着。
刘东林:搞他妈的什么明堂,查清楚我非处理他们不可,不管是谁,背后门子多横也不行!
◎车间门口站着的几名工人在议论。
工人甲:这是为啥事?厂长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工人乙:准是又有什么难题不好办啦。
◎刘东林路过染料库门口,有一名职工叫住了他。
一工人:刘厂长,到染料库看看吧,出事啦!
刘东林:哦,染料库出了什么事?
一工人:您去看一看就知道啦,都是当官有权的人干的好事儿。
刘东林:小张子,你先去供销科等我,我先去染料库看看这是咋回事?
◎锅炉工小张答应着继续往前走,刘东林走进染料库。
◎染料库房,仓库保管员与几名职工正站在一大垛袋装染料前议论。
职工甲:谁当家作主采购这批染化料,不定得对方多少好处呢,少说也得捞它几拾万,抓这一把就发了。
职工乙:这不是听说厂子都要改制吗?有道横的人都开始搂啦。
职工丙:反正公家的事,不搂白不搂呗。
职工甲:搂黄摊子拉倒,最后工人落个倒霉。
◎刘东林走过来。
职工乙:厂长您看,不知供销科从哪采购了这么多的色素?
刘东林:色素是什么东西?
管库员:(解释地)色素是染棉纱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附料,起颜色牢固鲜艳作用,相当于我们炒菜使用的味精,熬粥使用的硷面儿,这批货购进的是多了一些,生产正常情况下,这批货得够咱厂得使用五十年。还有,这批货比平常进价贵了十几倍,总价值七十多万元呢。
◎刘东林一听,火冒三丈,气得直垛脚。
刘东林:啊,供销科这群王八兔子贼,反天了,胡整!捞,我让你们捞!查清楚,统统给我滚蛋回家!去给我找张纸,拿支笔来,把这批货的品名、数量、生产厂家我记下来,我要亲自调查!
库管员:标注生产厂家也不清楚,只标着是从江苏一个县里进的货。
刘东林:(气乎乎地)慢慢查,仔细看,肯定能整明白。
◎刘东林从保管员手中接过纸笔,仔细的翻弄着,研究着,抄写着。库管员打开包装取样抽验。
◎几名职工围过来观看。
刘东林:(不耐烦地)都看啥,有啥好看地,该干啥干啥去!
(二)
时: 上午
景: 厂区。
人: 李二郎、棉纺厂业务员、江兰婷。
◎厂门口。
◎两辆空载的大货车驶进厂区,在办公楼前停了下来。
◎大货车的车门上标有‘唐山棉纺织厂’字样。
◎车上跳下几名装卸工人。
◎从驾驶楼里钻出一位夹着公文包的业务员。
◎业务员手里捏着一张支票,边走边叫嚷。
业务员:这是他妈的什么厂子,敢发几十万元的空头支票,真是无法无天了!还要脸不?不要脸就他妈赶紧关门!
◎绵纺厂业务员带着怒气走进办公楼里的供销科。
◎科长李二郎正喝着茶水吸着烟,与一位女人拉闲篇。
◎棉纺厂业务员进屋将支票往李二郎办公桌上一摔!
业务员:李科长,你真玩大了,几十万的棉纱款、你敢发空头支票,想诈谝是咋地?是不是见纺织局黄了摊子,没人管你啦?
李二郎:哥们,你别急,怎么这支票从银行打了回去?
业务员:不从银行打回去来找你来干啥?你们厂的银行账户上没钱!
李二郎:不对呀,我厂两位科长跑银行刚贷下五十万,不可能没钱呀,怎么回事呢?哥们,你先坐下等会儿,我去财务科问问?
业务员:李科长,我可告诉你,我们厂可是等着这笔钱凑齐给职工发工资呢?临来时厂长说了,你们再给支票也不收,没信誉,必须掏现金!现金掏不出来,马上把棉纱拉走,车就在外面等着呢,快点吧。
◎李二郎拿走桌上的支票慌忙走出办公室。
◎财务科办公室,李二郎拿着支票站在江兰婷跟前。
◎江兰婷拿起电话拨打。
江兰婷:信贷科小杨同志吗?我是染织厂财务科江兰婷,前天你放给我们那笔五十万贷款,当时你就说己拨到我厂账户,我们由棉纺厂采购了棉纱,怎么把支票给打了回去呢?
对 方:不对吧,稍等,我去查一查。
◎江兰婷在等对方回话。
江兰婷:哦,哦,哦,再见。
江兰婷:是咱这边出了问题,田胖子把钱给花掉了。一笔由东升煤矿购进了四十七吨原煤,用去了几万;另一笔由纺织局供销部购进染化料用去了七十多万,银行账面只剩下两万多,采购棉纱的支票可不就成了空头儿。
李二郎:这可坏了大事,棉纺厂的人说了,给不了现金就拉货,车和人都在外面等着呢?
江兰婷:你知道那五十万的贷款贷下来多不容易呀,事到现在,活神仙也找不到几十万的现金买棉纱呀?
李二郎:打电话请示一下刘厂长问他有没有办法?
江兰婷:他能有什么办法,贷款就是韩素娟我俩跑下来的。
◎江兰婷边说边拨电话。
江兰婷:没人接,他办公室没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其实这事也怨你们供销科,花钱也没计划,张军生不在家,没人管着,想干啥就干啥?
李二郎:管理银行账户资金应该是你财务科的事儿,咋怨开了我们?听田胖子说,还染化料欠款的事儿是经过张军生批准安排的。
◎棉纺厂业务员闯进财务科。
业务员:李科长,咋回事,有没有办法?
李二郎:哥们,别急,再容我们合计一下。
业务员:抓紧点儿,人车都在外面等着,我可与你们熬不起时间!
◎业务员说完退出室外。
江兰婷:那能分得那么清楚,这就像俩口子过日子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人的笑声(九)
时: 第二天。
景: 厂长办公室。
人: 刘东林、江兰婷。
◎江兰婷兴冲冲来到刘东林办公室。
◎由跨包掏出贷款协议书,兴高采烈地往刘东林办公桌上一放。
江兰婷:厂长,办好啦。广州外贸一纸传真、银行放贷五十万。钱己划拨到咱厂账户。
◎刘东林裂嘴一笑,大母指一伸。
刘东林:呵,你俩算是给厂子立了大功,这个节骨眼上,主管经营的张军生又不在,这点儿事儿差点儿没把我愁死。
江兰婷:厂长,银行管事的同志可是左叮咛、右嘱咐,贷款资金只准用做购进原材料,不得挪做它用。
刘东林:没问题,我通知供销科,马上带车带支票到棉纺厂去买棉纱,等米下锅呢,还能干别的。
◎刘东林边说边拨通了电话。
刘东林:二郎吗,我是东林,你马上到财务科领张支票,带两辆大车到棉纺厂提几十吨棉纱,钱照着五十万花。
◎刘东林说完放下电话。
江兰婷:(赞扬地)厂长,人家韩素娟就是行,遇事真能想出道道来,要是我自己,无论如何也跑不来。我跑这么多年银行,还没想出用这么个方法把款贷出来。
刘东林:其实这里面还有张军生的功劳,没有他在广州外贸那边良好的人际关系配合着,咱也是干着急。关键时刻能看得出来,你们都是好同志啊。
(十)
时: 下午。
景: 厂区。
人: 李二郎、库管员、装卸工若干、车间工人若干。
◎李二郎带两辆满载棉纱的大货车缓缓驶进厂区。
◎大货车停在了棉纱库门前。
◎库房保管员打开大门。
◎李二郎指挥装卸工人忙着卸车。
◎准备车间工人用两轮手推车前来棉纱库支领棉纱。
◎库房保管员忙着办理支领手续。
◎车间停转的机器设备开始送电。
◎车间主任招集工人开始操作。
第六集
(一)
时: 上午。
景: 厂内。
人: 刘东林、锅炉工。
◎办公楼里响起上班的铃声。
◎科室工作人员陆续上班,各自走进办公室,守着岗位忙碌着。
◎厂长办公室。
◎厂长刘东林哼着小曲儿,擦桌子扫地、整理内务。
◎从门外进来一位小伙儿,身穿脏兮兮的工作服,老实憨厚的脸上挂着煤黑的痕迹,带着一幅疲劳的样子。
锅炉工:刘厂长,我是锅炉房的小张。昨晚夜间我当班儿,发现新购进的这批煤填进炉膛不燃火,锅炉供气不足影响了车间生产,一会儿可能有人找您反映这情况。其实这事儿不能怨我,说实话,是新购进的煤的确不能烧。
刘东林:哦,还有这事儿?走,我去看看。
◎刘东林与小张一起走出办公室。
◎锅炉房院内,堆积着小山似的煤垛,外表乌黑。
◎刘东林走到煤垛前,用手抓起一把,仔细的瞧着。
锅炉工:这么多煤是昨晚天快黑时卸的车,看样子像煤,填进炉膛就是不起火。
刘东林:你就从这儿撮一锹,填进炉膛我看看。
◎小张拿来了铁锹,撮了一锹。
◎二人来到锅炉前,打开炉灶口。
锅炉工:炉里燃烧的是以前的存煤。
◎边说边把刚撮来的煤填进炉膛,果然燃不起火苗。
刘东林:(发火地)这是咋回事儿,供销科这几个败家仔儿,花钱买的什么玩艺儿,走,你跟我一块儿马上找他们去!
◎刘东林怒气冲冲走出锅炉房,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哇哇地叫着。
刘东林:搞他妈的什么明堂,查清楚我非处理他们不可,不管是谁,背后门子多横也不行!
◎车间门口站着的几名工人在议论。
工人甲:这是为啥事?厂长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工人乙:准是又有什么难题不好办啦。
◎刘东林路过染料库门口,有一名职工叫住了他。
一工人:刘厂长,到染料库看看吧,出事啦!
刘东林:哦,染料库出了什么事?
一工人:您去看一看就知道啦,都是当官有权的人干的好事儿。
刘东林:小张子,你先去供销科等我,我先去染料库看看这是咋回事?
◎锅炉工小张答应着继续往前走,刘东林走进染料库。
◎染料库房,仓库保管员与几名职工正站在一大垛袋装染料前议论。
职工甲:谁当家作主采购这批染化料,不定得对方多少好处呢,少说也得捞它几拾万,抓这一把就发了。
职工乙:这不是听说厂子都要改制吗?有道横的人都开始搂啦。
职工丙:反正公家的事,不搂白不搂呗。
职工甲:搂黄摊子拉倒,最后工人落个倒霉。
◎刘东林走过来。
职工乙:厂长您看,不知供销科从哪采购了这么多的色素?
刘东林:色素是什么东西?
管库员:(解释地)色素是染棉纱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附料,起颜色牢固鲜艳作用,相当于我们炒菜使用的味精,熬粥使用的硷面儿,这批货购进的是多了一些,生产正常情况下,这批货得够咱厂得使用五十年。还有,这批货比平常进价贵了十几倍,总价值七十多万元呢。
◎刘东林一听,火冒三丈,气得直垛脚。
刘东林:啊,供销科这群王八兔子贼,反天了,胡整!捞,我让你们捞!查清楚,统统给我滚蛋回家!去给我找张纸,拿支笔来,把这批货的品名、数量、生产厂家我记下来,我要亲自调查!
库管员:标注生产厂家也不清楚,只标着是从江苏一个县里进的货。
刘东林:(气乎乎地)慢慢查,仔细看,肯定能整明白。
◎刘东林从保管员手中接过纸笔,仔细的翻弄着,研究着,抄写着。库管员打开包装取样抽验。
◎几名职工围过来观看。
刘东林:(不耐烦地)都看啥,有啥好看地,该干啥干啥去!
(二)
时: 上午
景: 厂区。
人: 李二郎、棉纺厂业务员、江兰婷。
◎厂门口。
◎两辆空载的大货车驶进厂区,在办公楼前停了下来。
◎大货车的车门上标有‘唐山棉纺织厂’字样。
◎车上跳下几名装卸工人。
◎从驾驶楼里钻出一位夹着公文包的业务员。
◎业务员手里捏着一张支票,边走边叫嚷。
业务员:这是他妈的什么厂子,敢发几十万元的空头支票,真是无法无天了!还要脸不?不要脸就他妈赶紧关门!
◎绵纺厂业务员带着怒气走进办公楼里的供销科。
◎科长李二郎正喝着茶水吸着烟,与一位女人拉闲篇。
◎棉纺厂业务员进屋将支票往李二郎办公桌上一摔!
业务员:李科长,你真玩大了,几十万的棉纱款、你敢发空头支票,想诈谝是咋地?是不是见纺织局黄了摊子,没人管你啦?
李二郎:哥们,你别急,怎么这支票从银行打了回去?
业务员:不从银行打回去来找你来干啥?你们厂的银行账户上没钱!
李二郎:不对呀,我厂两位科长跑银行刚贷下五十万,不可能没钱呀,怎么回事呢?哥们,你先坐下等会儿,我去财务科问问?
业务员:李科长,我可告诉你,我们厂可是等着这笔钱凑齐给职工发工资呢?临来时厂长说了,你们再给支票也不收,没信誉,必须掏现金!现金掏不出来,马上把棉纱拉走,车就在外面等着呢,快点吧。
◎李二郎拿走桌上的支票慌忙走出办公室。
◎财务科办公室,李二郎拿着支票站在江兰婷跟前。
◎江兰婷拿起电话拨打。
江兰婷:信贷科小杨同志吗?我是染织厂财务科江兰婷,前天你放给我们那笔五十万贷款,当时你就说己拨到我厂账户,我们由棉纺厂采购了棉纱,怎么把支票给打了回去呢?
对 方:不对吧,稍等,我去查一查。
◎江兰婷在等对方回话。
江兰婷:哦,哦,哦,再见。
江兰婷:是咱这边出了问题,田胖子把钱给花掉了。一笔由东升煤矿购进了四十七吨原煤,用去了几万;另一笔由纺织局供销部购进染化料用去了七十多万,银行账面只剩下两万多,采购棉纱的支票可不就成了空头儿。
李二郎:这可坏了大事,棉纺厂的人说了,给不了现金就拉货,车和人都在外面等着呢?
江兰婷:你知道那五十万的贷款贷下来多不容易呀,事到现在,活神仙也找不到几十万的现金买棉纱呀?
李二郎:打电话请示一下刘厂长问他有没有办法?
江兰婷:他能有什么办法,贷款就是韩素娟我俩跑下来的。
◎江兰婷边说边拨电话。
江兰婷:没人接,他办公室没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其实这事也怨你们供销科,花钱也没计划,张军生不在家,没人管着,想干啥就干啥?
李二郎:管理银行账户资金应该是你财务科的事儿,咋怨开了我们?听田胖子说,还染化料欠款的事儿是经过张军生批准安排的。
◎棉纺厂业务员闯进财务科。
业务员:李科长,咋回事,有没有办法?
李二郎:哥们,别急,再容我们合计一下。
业务员:抓紧点儿,人车都在外面等着,我可与你们熬不起时间!
◎业务员说完退出室外。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