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9667
                                    
                                    
                                        阅读:5560
                                    
                                    
										发表:2020/8/4
                                    
                                    
                                    
                                        
                                                爱情,武侠动作,历史 
                                            小说
                                    
                                    
                                    
                                    
                                        苍洱盟(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云南版权网进行版权登记,登记滇作登字-2020-A-00002536】
                                                  郑回:“哦?陛下说来听听。”
异牟寻:“韦皋自经营西川以来就极力整饬武备,招募乡勇,操演府兵,对东蛮要地恩威并用纳于其下。让人感到他想的是一雪天宝之耻。但此时却又修书与我愿结旧好,让人疑窦丛生。眼下吐蕃疑我甚重,莫不是故用此信试探于我?”
郑回:“此信言辞恳切,不像有诈呀,显武功,彰文德,是汉人一贯之所为,就如景龙年间唐九征于云南大破吐军后铸铁柱以标之,也是……”
“此事我知。”异牟寻撞道。“此铁柱已被我王爷爷阁逻凤所毁,其原因就是我们后来所遇的汉人均是张虔陀,鲜于仲通之流的无耻小人!还说什么文德武功!?”
“唉”郑回叹道:“陛下所言极是,孟子云‘君之视臣如士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南诏叛唐既是如此,圣人之言,金石可镂呀!”
异牟寻道:“师尊,我想干脆将此信交与吐蕃,看他如何处置。”
“不可”郑回道:“此信若是吐蕃所写,如此一来,则吐蕃更会轻贱陛下,若非吐蕃所为,吐蕃则对陛下疑心更重。”
“为何”?
郑回“陛下想,自老王爷崩殂后,吐蕃就将赞普钟名号收回而授陛下为日东王,轻贱之心人尽皆知,南诏几代均为唐臣,尤其是陛下,自幼就习汉文,受汉礼,耳濡目染,已成自然。故吐蕃对陛下疑心之重,也是可解。铁桥十万精锐之师,除攻伐西川外,更对我南诏虎视耽耽。吐蕃视我为属下,却又对我之宿敌利罗式大力扶持,使我南诏不可不防,所以臣以为,决不能留任何口实与吐蕃,陛下以为如何?”
异牟寻:“如吐蕃真的问起我将如何应对?”
郑回:“就说看都未看,烧了。”
成都,西川剑南节度府衙,大堂内,一面绘有只威猛下山虎的屏风伫立当中。屏风下,头戴幞帽,身穿圆领袍的节度使韦皋正伏案批阅文牍。
  
一个年约三旬,头戴幞帽的官员走了进来对韦皋躬身施礼道:“启禀大人,节度巡官崔佐时前来复命”。
韦皋:“崔大人辛苦,请坐。”
“谢大人。”崔佐时在一侧坐下道:“此番东蛮之行,果然不出大人所料,感于德化,东蛮愿与我结永好,大人所赠礼品他们也尽悉收下,成为我之番属。从此,西川前往南诏的通衢之道已被打开,而铁桥前往南诏只怕是要绕点路了。
韦皋高兴地:“好,此事办得不错。再说说东蛮这三大鬼主吧。”
“是”崔佐时道:“东蛮一族以女为尊,行走婚之制,大鬼主西山女王乌黛,年约二十许,统领着东蛮九洞十八寨,虽为女流之辈,但却为人豪爽,处事公正,武功亦不弱,深得族人拥戴,二鬼主苴梦冲,为人粗豪枉直,只是显得有些贪财。三鬼主苴那时少言寡语,不善言词,二人均为大鬼主马首是瞻”。
韦皋点头道:“看来东蛮之事只要抓住乌黛,就能迎刃而解。”
崔佐时:“卑职亦有此想。”
韦皋:“这些天本官查阅文牍,发现三年前邛都县令陈仲福所上条陈,说他设计诱捕了一个名叫段忠义的南诏密使准备押往成都,谁知其后就了无下文,经本官派人查证,才发现确有其事。只是此事发生数日后陈县令则染病身亡。此事亦就无人问津。前些日子,此人竞乘抬埋死尸之际逃走了。至今下落不明。经多方查实,这个名叫段忠义之南诏使,年纪虽轻却大有来历,他自幼跟随当今的日东王异牟寻伴读于其清平官郑回,习汉文,受汉礼,聪慧机敏,深得二人之喜爱,武学方面则得之于其叔段俭魏及武学泰斗阁陂大师真传点拨,故而战功卓著,年纪轻轻即被授以大军将之职。唉,如此一人竞在本官眼皮底下让他走脱,真是令人扼腕呀!”
崔佐时不解地问道:“大人如何这般看重此人呀?”
韦皋道:“本官入川前就向皇上奏言,此番入川,就是要实现南通南诏以断吐蕃之右臂,消吐蕃之兵灾,解百姓之苦难,但两番去信南诏都如石沉在,究其因,所欠的就是一个穿针引线之人,而这个段忠义就是最佳之选。若能得到他,晓以大义,助我与南诏相通。则南诏回归,早晚必成。崔将军,听说你对川中江湖人士十分谙熟,口碑极佳,有川中一鹤之称。本官想,这个段忠义逃走之时身上带伤,必不能远行,本官命你找到他!切记,不可伤了他。”
崔佐时躬身道:“卑职一定尽力。”
  
一条弯曲的山道,罗锦背着药篓正走着,两名轿夫抬着一顶软桥从她身后走来,旁边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轿子越过罗锦在她前面停了下来,一个年过六旬的矮胖老头从轿中走出,对着罗锦拱手道:“敢问姑娘,到王家庄如何走?”一边问,一双眼睛却色迷迷地打量着罗锦。
罗锦道:“沿着这条路过了此村,再有三里路就到了。”
矮胖老头道:“鄙人姓王,在京为官多年,现今回乡省亲,怎么连路都不识了呢?嘿嘿,姑娘是此村之人吧?”
罗锦看他不怀好意的目光,就道:“大人若无事,小女子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望着罗锦的背影,矮胖老头喃喃自语道:“深山必出幽兰,荒村自生佳丽,妙呀……”一招手,管家模样的人急忙过来,矮胖老头道:“去,打听一下,这小女子是谁家的?我要了。”
上六甲村,罗顺家农舍
罗锦端着碗汤药叫了一声“段大哥”走进屋来。
屋内,那个叫段二的人从床上坐起,此时的他已是胡须净去,长发挽起,人顿显年青英俊。
罗锦走进屋来道:“别动别动,还是我来喂你。”
罗锦一边给段二喂药一边道:“这两天爹爹不在,我又将你的药调了几味,我想药效会更好些。”
段二赞道:“确实不错,吃过姑娘的药感觉一日好过一日,想不到姑娘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医术,令我可是钦佩万分。”
罗锦:“这都是自小跟爹爹学的,段大哥过奖了,来,吃药吧。”
  
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树下,段二双腿盘起,双手合什,双眼微闭正在练功,丝丝白气从他头上冉冉升起……
罗锦手拿一件外衣朝他走来。
听到脚步之声,段二睁开双眼见是罗锦,不由微微一笑:“又让姑娘费心了。”
罗锦故做不高兴状:“叫锦儿,怎么又忘了?“
段二:“对,对,锦儿,你看我……”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罗锦:“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如何,感觉好些了吗?”
“一日好过一日,真该谢谢你们父女二人。”
“那就好,不过段大哥也须小心,我爹爹说了,你疫毒未尽,外伤也未愈,担心复发呀,看,额头上都见汗了,歇一歇吧!”罗锦一边说一边替他披上外衣,揩去汗水,然后在他身旁坐下,只见阳光从树缝中投下,将大地照得斑剥陆离,蓝天如洗,白云悠悠,远山含黛,近林叠翠,清风徐徐,林鸟委婉,山村乡景美不胜收……
段二轻声自语道:“这儿真美,就和我的家乡一样。”
罗锦:“段大哥,你的家乡南岙是何地?远吗?”
段二:“南岙在雨林附近,过了大渡河既是,锦儿可曾去过?”
“没有”。罗锦摇了摇头。
段二比幽幽地叹道:“我的家张也如此处一般,山川隽秀,景色宜人,山茶艳丽,兰草幽香,令人思念呀。”
“山茶?听说南蛮子那儿的山茶花就极多极美?”
段二:“那儿的山茶花确实是极多极美。”
罗锦:“段大哥,你常去那儿贩麻丝你就不怕吗?听说那儿到处都是毒蛇猛兽,瘅厉之气更利害,闻到必死,尤其是那些南蛮子,披发纹身,还会吃人,令人好害怕呀!”
“哈哈哈”段二听罢大笑道:“锦儿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全是以讹传讹,其实那个地方叫南诏,与这儿相差无几,只是蛮夷多些,但亦有汉人。毒蛇猛兽虽多,但在山间林中,瘅厉之气则生于湖泊沼泽之地,需待暴雨之后太阳暴晒方会有,也不是闻者必死。南诏诸夷众多,形态名异,全由南诏王统辖,但绝无一种蛮夷吃人,相反,南诏对汉人还特好,你知为何吗?”
“不知道。”罗锦摇了摇头。
段二道:“那是因为汉人懂的东西比诸夷多,做的东西也比诸夷好,从耕田织布到铸炼制作无一不妙,诸夷也是纷纷效法,南诏王的老师就是个汉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是受人尊重呀!”
罗锦:“那为何南蛮子又常到我们这儿烧杀抢掠呢?”
段二:“那是因为汉唐与南诏交恶所致,南诏地产人稀,多是穷乡僻壤,汉人多不愿去,南诏就抢,汉人到了那边,当地的村邑理人官自会给他们食舍,若有一技之长者,更是喜欢。不但给食舍,还减免税赋呢,像你这般标致还懂医道的女子若到了那边,非大鬼主之辈莫想娶得哟。”
罗锦笑道:“我可不敢”。
段二:“若有机缘,我当带你到那边看看,不知敢与不敢?”
罗锦道:“只要有段大哥在我就敢。”
段二笑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罗锦抬头望了望天道:“时辰不早了,给你煎好的药恐怕早已凉了,段大哥,我们回吧。”
罗锦扶着段二刚去进院内,就听到屋内有人正怒气冲冲地嚷道:“此礼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罗顺,我家老爷看得起你是你的福份,今日本管家携礼上门,你可别不识好歹呀!”
罗锦脸色顿变,急步朝屋里走来,段二紧随其后,罗锦推门跨进屋来,只见屋内站着两名家丁及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桌上放着几块绸缎和两绽银子,罗顺坐在一旁低头不语。
罗锦对管家怒道:“管家大人,小女子此前就与大人言过,小女子福浅命溥,消受不起你家富贵,怎生今日又来拱挠我爹爹?”
管家:“自在于嫁娶之事当尊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我今日与你父提亲,你休得在此多言。”
罗顺道:“草民也与大人再三言过,我与小女相依为命多年,过贯了山野田居的日子,实在不敢高攀贵府,还望多多见谅。”
管家:“我家老爷乃当朝六品京官,虽说是娶你女儿为妾,但到了本府也是锦衣玉食,呼婢唤仆的主。多少人家可是求之不得的呀。若不是你女儿貌美,就是来本府做下人也是可能的,罗顺,再想想,三日后我再来。”
罗顺起身拱手道:“不用了,草民担当不起,聘礼也请带回吧。”
管家不理罗顺,对两家丁喝道:“走”,转身朝屋外走去。
段二上前一步挡住管家道:“主人说了,聘礼一并带走。”
管家怒道:“你是谁?”
罗锦挽住段二道:“他……他乃小女子待嫁之夫。”
“哦?”管家一楞,上下打量了段二一下,逐冷笑道:“哼,小小山野村夫,也敢挡我道,给我打!”
两家丁顿时扑了上来挥拳打来,段二双臂一张挡住二人拳脚,接着出手如电顷刻将二人打倒在地。然后来到桌边抓起聘礼扔在两家丁身上,喝道:“滚!”
家丁起身捡起聘礼跟在管家身后狼狈地夺门而去。
罗锦挽住段二手臂羞涩地:“刚才之言是我一时情急之言,段大哥不会怪我吧?”
段二也有不好意思地:“不……不会的。”
两人相视而笑……
  
五
南诏王府内,异牟导正伏案阅读,郑回从外勿勿走入道:“陛下”。
异牟寻放下书起身相迎:“师尊请坐。”
“谢陛下”。郑回坐下道:“老臣刚刚接到密报,说三浪王利罗式亲率五百轻骑离开铁桥已到了鹤庆,老臣以为这是截杀他的绝好时机呀。”
“哦,果有此事?本王即亲率一军去斩了此贼!”
郑回道:“这倒不必,陛下乃一诏之主,不必亲自前往,只需让俭魏将军率军两千直赴鹤庆就足矣。”
异牟寻:“不,师尊,我与利罗式虽六祖同源,但对我祖上一统云南他却不服,一心想灭我南诏取而代之。吐蕃对他也是百般庇护,倾力相扶,意在替我,故这个利罗式非但是本王之死敌,更是我蒙氏王族之死敌,本王或不亲自斩了他,怎能消这心头之恨。”
“你们都不必争了,我去最合适。”两人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头插珠花,身穿短袄花裤的一美少女边说边走进殿来。她就是南诏公主李波罗诺。
异牟寻:“王妹”。
郑回“公主”。
“诏王哥哥,师尊”,李波罗诺向二人施礼毕,接着说道:“你们刚才所议我都听到了,也不必派段将军了,我定将利罗式首级取来让诏王阿哥放心。”
异牟寻:“不,不用你去,你虽是我之王妹,但只是一小女子,你就是掉根头发我都对不起长眠于地下的父王。”
李波罗诺:“诏王哥哥也太小瞧王妹了,我李波罗诺从十三岁起就随父王东征西战,这小雌虎的名头可不是随便闯出来的。”
“不行不行,”异牟寻打断她道:“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去呀,再说了,这利罗式可不是只家猫,他可是只凶捍的山豹,万一伤了你怎么办?”
“伤我?哼!如此说来我还非去不可,我到要看看是他的爪利还是我的剑快!”
异牟寻:“本王说过不行就是不行。”
李波罗诺拉住异牟寻撒娇道:“诏王阿哥你就让我去吧……”转头又对郑回道:“郑大人,你可是我兄妹的师尊,如何也不帮我劝劝王兄?”
郑回笑道:“公主殿下,你的玉女剑法练到几成啦?”
“六成,公孙前辈还夸我呢。”
郑回:“此剑法博大精深,三年间能练到六成也着实不易,我想此番公主争着去剿利罗式,只怕是想试试此剑法之威吧?”
李波罗诺笑道:“师尊就是师尊。”
郑回对异牟寻道:“陛下,据密报,此番利罗式所带人马不足千人,公主前去自当无虞,臣想她若斩了利罗式,消除心腹之患不说,还可替蒙氏王室增辉呀。”
异牟寻无可奈何地笑道:“我这王妹撒起娇来,本王都没法呀,好吧,就依师尊所言让你去,不过,须带上赵胜岚为副将一同前往。”
李波罗诺高兴地:“谨遵王命”。
  
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如水的月光将山林照得朦朦胧胧。
马蹄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山道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夜行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头缠黑包头,身披灰毡的胖胖的汉子,后面跟着的是他的随从。
两人正策马而行,忽然,胖子停了下来侧耳细听,自语道:“奇怪,更深夜半的,哪来的人马?”一勒马,两人迅速隐入道旁的林中。
山道上,出现了大队的疾行人马,士兵们均头缠白包头,脚打绑腿,手中乃枪在月色下寒光闪闪,队伍中可以看到全身披甲,鬓上斜插雉鸡毛的李波罗诺,更显英姿勃勃,她的身旁,一员年青将领策马紧随。
树林中,那名随从紧张地对胖子道:“邓赕王,这是南诏军。”
胖子顿时脸色大变道:“不好,快走。”立刻转身与随从消失在黑暗之中。
鹤庆城内三浪王的军帐内,年近三旬,面庞削瘦的利罗式正和衣而卧。
“三浪王!三浪王!”一阵急促的喊声将他从梦中惊醒,他一跃而起拔刀在手。
帐帘被猛地掀开,胖胖的邓赕王冲了进来急切地:“快快,南诏人马杀到啦!”
利罗式冲到账门向外望去,但见外面已是火光冲天,杀声一片,南诏人马正蜂涌杀来……人马之中只见李波罗诺挥舞长剑,剑光过处,三浪兵纷纷倒下……
利罗式怒吼道:“牵我马来,杀!”
邓赕王急道:“不可!南诏人势大,当以避之,你我兄弟多年未见,莫非今日要血溅于此?”
利罗式冲出大帐,几支箭就迎面射来,利罗式挥刀拨开,几名侍卫牵马过来,利罗式和邓赕王翻身上马。邓赕王大呼:“三浪王,青山留下了,你还担心烧柴呀?走吧。”
                                            
                                            
                                异牟寻:“韦皋自经营西川以来就极力整饬武备,招募乡勇,操演府兵,对东蛮要地恩威并用纳于其下。让人感到他想的是一雪天宝之耻。但此时却又修书与我愿结旧好,让人疑窦丛生。眼下吐蕃疑我甚重,莫不是故用此信试探于我?”
郑回:“此信言辞恳切,不像有诈呀,显武功,彰文德,是汉人一贯之所为,就如景龙年间唐九征于云南大破吐军后铸铁柱以标之,也是……”
“此事我知。”异牟寻撞道。“此铁柱已被我王爷爷阁逻凤所毁,其原因就是我们后来所遇的汉人均是张虔陀,鲜于仲通之流的无耻小人!还说什么文德武功!?”
“唉”郑回叹道:“陛下所言极是,孟子云‘君之视臣如士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南诏叛唐既是如此,圣人之言,金石可镂呀!”
异牟寻道:“师尊,我想干脆将此信交与吐蕃,看他如何处置。”
“不可”郑回道:“此信若是吐蕃所写,如此一来,则吐蕃更会轻贱陛下,若非吐蕃所为,吐蕃则对陛下疑心更重。”
“为何”?
郑回“陛下想,自老王爷崩殂后,吐蕃就将赞普钟名号收回而授陛下为日东王,轻贱之心人尽皆知,南诏几代均为唐臣,尤其是陛下,自幼就习汉文,受汉礼,耳濡目染,已成自然。故吐蕃对陛下疑心之重,也是可解。铁桥十万精锐之师,除攻伐西川外,更对我南诏虎视耽耽。吐蕃视我为属下,却又对我之宿敌利罗式大力扶持,使我南诏不可不防,所以臣以为,决不能留任何口实与吐蕃,陛下以为如何?”
异牟寻:“如吐蕃真的问起我将如何应对?”
郑回:“就说看都未看,烧了。”
成都,西川剑南节度府衙,大堂内,一面绘有只威猛下山虎的屏风伫立当中。屏风下,头戴幞帽,身穿圆领袍的节度使韦皋正伏案批阅文牍。
一个年约三旬,头戴幞帽的官员走了进来对韦皋躬身施礼道:“启禀大人,节度巡官崔佐时前来复命”。
韦皋:“崔大人辛苦,请坐。”
“谢大人。”崔佐时在一侧坐下道:“此番东蛮之行,果然不出大人所料,感于德化,东蛮愿与我结永好,大人所赠礼品他们也尽悉收下,成为我之番属。从此,西川前往南诏的通衢之道已被打开,而铁桥前往南诏只怕是要绕点路了。
韦皋高兴地:“好,此事办得不错。再说说东蛮这三大鬼主吧。”
“是”崔佐时道:“东蛮一族以女为尊,行走婚之制,大鬼主西山女王乌黛,年约二十许,统领着东蛮九洞十八寨,虽为女流之辈,但却为人豪爽,处事公正,武功亦不弱,深得族人拥戴,二鬼主苴梦冲,为人粗豪枉直,只是显得有些贪财。三鬼主苴那时少言寡语,不善言词,二人均为大鬼主马首是瞻”。
韦皋点头道:“看来东蛮之事只要抓住乌黛,就能迎刃而解。”
崔佐时:“卑职亦有此想。”
韦皋:“这些天本官查阅文牍,发现三年前邛都县令陈仲福所上条陈,说他设计诱捕了一个名叫段忠义的南诏密使准备押往成都,谁知其后就了无下文,经本官派人查证,才发现确有其事。只是此事发生数日后陈县令则染病身亡。此事亦就无人问津。前些日子,此人竞乘抬埋死尸之际逃走了。至今下落不明。经多方查实,这个名叫段忠义之南诏使,年纪虽轻却大有来历,他自幼跟随当今的日东王异牟寻伴读于其清平官郑回,习汉文,受汉礼,聪慧机敏,深得二人之喜爱,武学方面则得之于其叔段俭魏及武学泰斗阁陂大师真传点拨,故而战功卓著,年纪轻轻即被授以大军将之职。唉,如此一人竞在本官眼皮底下让他走脱,真是令人扼腕呀!”
崔佐时不解地问道:“大人如何这般看重此人呀?”
韦皋道:“本官入川前就向皇上奏言,此番入川,就是要实现南通南诏以断吐蕃之右臂,消吐蕃之兵灾,解百姓之苦难,但两番去信南诏都如石沉在,究其因,所欠的就是一个穿针引线之人,而这个段忠义就是最佳之选。若能得到他,晓以大义,助我与南诏相通。则南诏回归,早晚必成。崔将军,听说你对川中江湖人士十分谙熟,口碑极佳,有川中一鹤之称。本官想,这个段忠义逃走之时身上带伤,必不能远行,本官命你找到他!切记,不可伤了他。”
崔佐时躬身道:“卑职一定尽力。”
一条弯曲的山道,罗锦背着药篓正走着,两名轿夫抬着一顶软桥从她身后走来,旁边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轿子越过罗锦在她前面停了下来,一个年过六旬的矮胖老头从轿中走出,对着罗锦拱手道:“敢问姑娘,到王家庄如何走?”一边问,一双眼睛却色迷迷地打量着罗锦。
罗锦道:“沿着这条路过了此村,再有三里路就到了。”
矮胖老头道:“鄙人姓王,在京为官多年,现今回乡省亲,怎么连路都不识了呢?嘿嘿,姑娘是此村之人吧?”
罗锦看他不怀好意的目光,就道:“大人若无事,小女子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望着罗锦的背影,矮胖老头喃喃自语道:“深山必出幽兰,荒村自生佳丽,妙呀……”一招手,管家模样的人急忙过来,矮胖老头道:“去,打听一下,这小女子是谁家的?我要了。”
上六甲村,罗顺家农舍
罗锦端着碗汤药叫了一声“段大哥”走进屋来。
屋内,那个叫段二的人从床上坐起,此时的他已是胡须净去,长发挽起,人顿显年青英俊。
罗锦走进屋来道:“别动别动,还是我来喂你。”
罗锦一边给段二喂药一边道:“这两天爹爹不在,我又将你的药调了几味,我想药效会更好些。”
段二赞道:“确实不错,吃过姑娘的药感觉一日好过一日,想不到姑娘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医术,令我可是钦佩万分。”
罗锦:“这都是自小跟爹爹学的,段大哥过奖了,来,吃药吧。”
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树下,段二双腿盘起,双手合什,双眼微闭正在练功,丝丝白气从他头上冉冉升起……
罗锦手拿一件外衣朝他走来。
听到脚步之声,段二睁开双眼见是罗锦,不由微微一笑:“又让姑娘费心了。”
罗锦故做不高兴状:“叫锦儿,怎么又忘了?“
段二:“对,对,锦儿,你看我……”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罗锦:“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如何,感觉好些了吗?”
“一日好过一日,真该谢谢你们父女二人。”
“那就好,不过段大哥也须小心,我爹爹说了,你疫毒未尽,外伤也未愈,担心复发呀,看,额头上都见汗了,歇一歇吧!”罗锦一边说一边替他披上外衣,揩去汗水,然后在他身旁坐下,只见阳光从树缝中投下,将大地照得斑剥陆离,蓝天如洗,白云悠悠,远山含黛,近林叠翠,清风徐徐,林鸟委婉,山村乡景美不胜收……
段二轻声自语道:“这儿真美,就和我的家乡一样。”
罗锦:“段大哥,你的家乡南岙是何地?远吗?”
段二:“南岙在雨林附近,过了大渡河既是,锦儿可曾去过?”
“没有”。罗锦摇了摇头。
段二比幽幽地叹道:“我的家张也如此处一般,山川隽秀,景色宜人,山茶艳丽,兰草幽香,令人思念呀。”
“山茶?听说南蛮子那儿的山茶花就极多极美?”
段二:“那儿的山茶花确实是极多极美。”
罗锦:“段大哥,你常去那儿贩麻丝你就不怕吗?听说那儿到处都是毒蛇猛兽,瘅厉之气更利害,闻到必死,尤其是那些南蛮子,披发纹身,还会吃人,令人好害怕呀!”
“哈哈哈”段二听罢大笑道:“锦儿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全是以讹传讹,其实那个地方叫南诏,与这儿相差无几,只是蛮夷多些,但亦有汉人。毒蛇猛兽虽多,但在山间林中,瘅厉之气则生于湖泊沼泽之地,需待暴雨之后太阳暴晒方会有,也不是闻者必死。南诏诸夷众多,形态名异,全由南诏王统辖,但绝无一种蛮夷吃人,相反,南诏对汉人还特好,你知为何吗?”
“不知道。”罗锦摇了摇头。
段二道:“那是因为汉人懂的东西比诸夷多,做的东西也比诸夷好,从耕田织布到铸炼制作无一不妙,诸夷也是纷纷效法,南诏王的老师就是个汉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是受人尊重呀!”
罗锦:“那为何南蛮子又常到我们这儿烧杀抢掠呢?”
段二:“那是因为汉唐与南诏交恶所致,南诏地产人稀,多是穷乡僻壤,汉人多不愿去,南诏就抢,汉人到了那边,当地的村邑理人官自会给他们食舍,若有一技之长者,更是喜欢。不但给食舍,还减免税赋呢,像你这般标致还懂医道的女子若到了那边,非大鬼主之辈莫想娶得哟。”
罗锦笑道:“我可不敢”。
段二:“若有机缘,我当带你到那边看看,不知敢与不敢?”
罗锦道:“只要有段大哥在我就敢。”
段二笑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罗锦抬头望了望天道:“时辰不早了,给你煎好的药恐怕早已凉了,段大哥,我们回吧。”
罗锦扶着段二刚去进院内,就听到屋内有人正怒气冲冲地嚷道:“此礼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罗顺,我家老爷看得起你是你的福份,今日本管家携礼上门,你可别不识好歹呀!”
罗锦脸色顿变,急步朝屋里走来,段二紧随其后,罗锦推门跨进屋来,只见屋内站着两名家丁及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桌上放着几块绸缎和两绽银子,罗顺坐在一旁低头不语。
罗锦对管家怒道:“管家大人,小女子此前就与大人言过,小女子福浅命溥,消受不起你家富贵,怎生今日又来拱挠我爹爹?”
管家:“自在于嫁娶之事当尊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我今日与你父提亲,你休得在此多言。”
罗顺道:“草民也与大人再三言过,我与小女相依为命多年,过贯了山野田居的日子,实在不敢高攀贵府,还望多多见谅。”
管家:“我家老爷乃当朝六品京官,虽说是娶你女儿为妾,但到了本府也是锦衣玉食,呼婢唤仆的主。多少人家可是求之不得的呀。若不是你女儿貌美,就是来本府做下人也是可能的,罗顺,再想想,三日后我再来。”
罗顺起身拱手道:“不用了,草民担当不起,聘礼也请带回吧。”
管家不理罗顺,对两家丁喝道:“走”,转身朝屋外走去。
段二上前一步挡住管家道:“主人说了,聘礼一并带走。”
管家怒道:“你是谁?”
罗锦挽住段二道:“他……他乃小女子待嫁之夫。”
“哦?”管家一楞,上下打量了段二一下,逐冷笑道:“哼,小小山野村夫,也敢挡我道,给我打!”
两家丁顿时扑了上来挥拳打来,段二双臂一张挡住二人拳脚,接着出手如电顷刻将二人打倒在地。然后来到桌边抓起聘礼扔在两家丁身上,喝道:“滚!”
家丁起身捡起聘礼跟在管家身后狼狈地夺门而去。
罗锦挽住段二手臂羞涩地:“刚才之言是我一时情急之言,段大哥不会怪我吧?”
段二也有不好意思地:“不……不会的。”
两人相视而笑……
五
南诏王府内,异牟导正伏案阅读,郑回从外勿勿走入道:“陛下”。
异牟寻放下书起身相迎:“师尊请坐。”
“谢陛下”。郑回坐下道:“老臣刚刚接到密报,说三浪王利罗式亲率五百轻骑离开铁桥已到了鹤庆,老臣以为这是截杀他的绝好时机呀。”
“哦,果有此事?本王即亲率一军去斩了此贼!”
郑回道:“这倒不必,陛下乃一诏之主,不必亲自前往,只需让俭魏将军率军两千直赴鹤庆就足矣。”
异牟寻:“不,师尊,我与利罗式虽六祖同源,但对我祖上一统云南他却不服,一心想灭我南诏取而代之。吐蕃对他也是百般庇护,倾力相扶,意在替我,故这个利罗式非但是本王之死敌,更是我蒙氏王族之死敌,本王或不亲自斩了他,怎能消这心头之恨。”
“你们都不必争了,我去最合适。”两人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头插珠花,身穿短袄花裤的一美少女边说边走进殿来。她就是南诏公主李波罗诺。
异牟寻:“王妹”。
郑回“公主”。
“诏王哥哥,师尊”,李波罗诺向二人施礼毕,接着说道:“你们刚才所议我都听到了,也不必派段将军了,我定将利罗式首级取来让诏王阿哥放心。”
异牟寻:“不,不用你去,你虽是我之王妹,但只是一小女子,你就是掉根头发我都对不起长眠于地下的父王。”
李波罗诺:“诏王哥哥也太小瞧王妹了,我李波罗诺从十三岁起就随父王东征西战,这小雌虎的名头可不是随便闯出来的。”
“不行不行,”异牟寻打断她道:“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去呀,再说了,这利罗式可不是只家猫,他可是只凶捍的山豹,万一伤了你怎么办?”
“伤我?哼!如此说来我还非去不可,我到要看看是他的爪利还是我的剑快!”
异牟寻:“本王说过不行就是不行。”
李波罗诺拉住异牟寻撒娇道:“诏王阿哥你就让我去吧……”转头又对郑回道:“郑大人,你可是我兄妹的师尊,如何也不帮我劝劝王兄?”
郑回笑道:“公主殿下,你的玉女剑法练到几成啦?”
“六成,公孙前辈还夸我呢。”
郑回:“此剑法博大精深,三年间能练到六成也着实不易,我想此番公主争着去剿利罗式,只怕是想试试此剑法之威吧?”
李波罗诺笑道:“师尊就是师尊。”
郑回对异牟寻道:“陛下,据密报,此番利罗式所带人马不足千人,公主前去自当无虞,臣想她若斩了利罗式,消除心腹之患不说,还可替蒙氏王室增辉呀。”
异牟寻无可奈何地笑道:“我这王妹撒起娇来,本王都没法呀,好吧,就依师尊所言让你去,不过,须带上赵胜岚为副将一同前往。”
李波罗诺高兴地:“谨遵王命”。
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如水的月光将山林照得朦朦胧胧。
马蹄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山道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夜行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头缠黑包头,身披灰毡的胖胖的汉子,后面跟着的是他的随从。
两人正策马而行,忽然,胖子停了下来侧耳细听,自语道:“奇怪,更深夜半的,哪来的人马?”一勒马,两人迅速隐入道旁的林中。
山道上,出现了大队的疾行人马,士兵们均头缠白包头,脚打绑腿,手中乃枪在月色下寒光闪闪,队伍中可以看到全身披甲,鬓上斜插雉鸡毛的李波罗诺,更显英姿勃勃,她的身旁,一员年青将领策马紧随。
树林中,那名随从紧张地对胖子道:“邓赕王,这是南诏军。”
胖子顿时脸色大变道:“不好,快走。”立刻转身与随从消失在黑暗之中。
鹤庆城内三浪王的军帐内,年近三旬,面庞削瘦的利罗式正和衣而卧。
“三浪王!三浪王!”一阵急促的喊声将他从梦中惊醒,他一跃而起拔刀在手。
帐帘被猛地掀开,胖胖的邓赕王冲了进来急切地:“快快,南诏人马杀到啦!”
利罗式冲到账门向外望去,但见外面已是火光冲天,杀声一片,南诏人马正蜂涌杀来……人马之中只见李波罗诺挥舞长剑,剑光过处,三浪兵纷纷倒下……
利罗式怒吼道:“牵我马来,杀!”
邓赕王急道:“不可!南诏人势大,当以避之,你我兄弟多年未见,莫非今日要血溅于此?”
利罗式冲出大帐,几支箭就迎面射来,利罗式挥刀拨开,几名侍卫牵马过来,利罗式和邓赕王翻身上马。邓赕王大呼:“三浪王,青山留下了,你还担心烧柴呀?走吧。”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