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没见过死人吗?
他妈的!就这么死去吗?
躺在污水里象一艘臭油船!
我不能死在这里,
就象一枝报春花!
这些人站在那儿干嘛?
傻呼呼地看着我!这油污……
达米尔走到受伤者背后,跪下来,双手放在他头上念念有词。桥左面有两个土耳其妇女推着一辆童车,右边一个年轻人跑过来。
受伤者:卡琳,昨天我就该告诉你……我很痛,就这么死去了!我躺在这儿,我不能就这样死去……卡琳,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卡琳宝贝,我很好!
受伤者的声音又变得模糊不清。达米尔的《人世颂》渐渐清晰起来。
达米尔:我登上高山,从云雾中走向太阳……草原上的篝火,灰烬中的土豆,远方大海中的船屋。
达米尔与受伤者一起:遥远的东方,高纬度的北方,豪放的西部,浩淼的拜耳湖。
受伤者:特里斯坦岛,密西西比三角洲,莎洛特堡的古建筑,爱尔伯特·卡穆斯,清晨的阳光,孩子们的眼睛,在瀑布下游泳……
这时年轻人跑过来,气愤地向围观人喊道。
年轻人:你们站在这干吗?为什么只是站着?有人去叫救护车吗?
年轻人(心声):你真作孽!耳朵还在流血,可能是头骨碎了!
达米尔轻轻飘走了。镜头离开天使又回到桥上,受伤者的心声,《人世颂》仍在回响!这时一列火车从桥上驶过。
受伤者(人世颂):第一滴雨打湿的地方,太阳、面包和葡萄酒,蹦蹦跳跳地走路;复活节,树叶的叶脉,随风摇曳的小草,石头的颜色,池塘水底的小卵石,屋外洁白的桌布,在屋里做着房子的梦,在隔壁房间里继续做梦,寂静的星期天。
镜头变为从火车内看外面的主观镜头。达米尔此时高高地坐在维多利亚塑像的肩上,时而望着西方,时而看看东方,最后又望着勃兰登堡和东柏林电视塔。受伤者画外音。
受伤者(人世颂):地平线,房间里射出的光线,花园里,夜晚的飞机,不用手扶骑车,令人愉快的陌生人,我的父亲,我母亲,我妻子,我孩子。
画面上是著名的“六·一七”大街,达米尔坐在胜利天使肩上,柏林上空仍是云雾弥罩。
13/2069一2076.内景,白天,国家图书馆(1分28秒)
国家图书馆地理阅览室里,老人候莫尔饶有兴趣地在看一幅太阳系构造图,上面所有的星体都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运转着。天使卡西尔在老人后面站着。
候莫尔:这个世界象是该被诅咒了。我要象原来那样唱歌,讲故事。是那些故事和歌牵住了我的灵魂,保佑我躲开今日的混乱,保佑我的未来。
镜头从远处推向坐在读者中的候莫尔。他现在正看着奥古斯特·山德尔的画册《二十世纪的人》,画外仍可听见他的心声。
候莫尔:现代人已失去了从前那种波澜壮阔的生活,只能在脑中幻想生活。
画面转为资料片:一个刚刚轰炸过的清晨。街上躺着遇难死者。幸存者脸上蒙着手帕在寻找熟人或家人。一个士兵在拍照。
候莫尔:我的英雄已不再是武士和国王。和平已成为英雄业绩。
另一个资料片镜头:一位年老的妇女惊恐地看着成行的尸体。
资料片:一个死去的婴儿好象安静地在睡觉。
资料片:两个死去的孩子头挨头躺着。
候莫尔:和平总是那么美好。干枯的发髻就象沼泽地里的木头。
天使卡西尔闭着眼,头挨头与候莫尔靠在一起。候莫尔似在追记历史,卡西尔则在观察历史,候莫尔又睁开眼,继续看画册。
候莫尔:可是没有人能史诗般缔造和平。和平怎么了?和平为什么不再使人兴奋?难道不需要我再去讲述它了吗?如果我不讲,也许就……
候莫尔没有再说下去,他把手艰难地放在画册上,翻到了两张人物肖像。
候莫尔:人类丢掉了自己的历史。失去历史,人类也就失去了童年、父母。
14/2077一2078.大全景,外景,白天,交通线上(9秒)
柏林市区交通线的中央矗立着维多利亚胜利天使的塑像,天使达米尔仍坐在上面。
15/2079一2082.外景,白天,波茨坦广场(1分零4秒)
候莫尔在波茨坦广场上的柏林墙边散步。天使卡西尔紧跟其后。柏林墙西柏林一边被涂画得五颜六色。
候莫尔:找不到波茨坦广场了,我是说,这不可能是那时的广场,波茨坦广场上应该有个“耶斯蒂”咖啡馆,每天下午我去喝咖啡、聊天,看看那儿的人们。
候莫尔和卡西尔走过铁路桥,镜头一直尾随他们。
候莫尔:喝咖啡前总在“勒泽和沃尔”那儿买根雪茄抽抽,那是一家有名的烟草铺。对了就在这对面。不,这已不是原来的波茨坦广场了,不是!
一堆残垣废墟,破屋,后面是蓝蓝的天。
候莫尔:也找不到一个问路的人,原先这儿可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
候莫尔闭着眼往前走,卡西尔把手放在他肩上。
候莫尔:那时还有有轨电车,两轮马车,有两辆小汽车,一辆我的,一辆是巧克力店老板哈曼的。
候莫尔和天使一起走向昔日的市中心,当今的无人区。
候莫尔:“维特·海姆”百货公司也在这里。一时所有商店都升起了旗,整个广场都挂满了旗。
16/2083一2087.外景,白天,东西柏林交界无人区(1分19秒)
候莫尔和天使走过田野上的草丛,坐到一张长椅上。候莫尔吃力地喘着气,卡西尔则在一旁观察他,候莫尔挠了挠头。
候莫尔:人们也变得不友好了,警察也一样,在没找到波茨坦广场以前我是不会止步的。英雄们在哪里?孩子们,你们在哪里?我的家人又在哪里呢?那些纯朴、地道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
候莫尔坐在椅子上,忧伤地看着四周。
候莫尔:艺术女神缪斯,命名我吧,一个老不死的穷歌手,死去的听众抛弃了他,他的声音离开了他……
无人区高高的杂草后边是车轨和柏林墙。
17/2088.中景,外景,白天,无人区(14秒)
候莫尔站在波茨坦广场上的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前,手里拿着一只玩具表。候莫尔动了一下,表中传出人们熟悉的曲子《这是柏林的空气》。候莫尔笑了。
候莫尔:他从一个讲故事的天使变成了一个无人重视、可笑地站在这的老朽了。
第二幕结束
18/3001一3006.外景,白天,铁路桥下(53秒)
一个石头翅膀出现在原帝国铁路医院的房顶上。天使达米尔在往下观看,铁路三岔口处一列火车驶来,铁路桥下可以看见一个人影。只见一个姑娘在铁路桥下的支柱旁蹦蹦跳跳地走着,因为有点冷,她交叉胳膊抱着双肩,卡西尔在旁边看着。
姑娘:20马克,40马克,80马克,嘿!一星期能挣500马克,到南边去吧!
卡西尔从姑娘身后看去,一辆辆小车从她身边驶过。姑娘半真半假地向开车人打招呼。
姑娘:真是个好主意!站在这儿能有那么多车经过。这混蛋!这小子已从这过了三次了!直傻!在雪地里尿个洞。如果有人想把我带走我会马上走的,他也会痛痛快快付钱的。
姑娘转过身,开始哭汉。
姑娘:唉!我现在真的需要克劳斯了,他的确不错,与我那么相配……可是他太好了,象他这种人会丧命的。
19/3007一3019.白天,外景,奔驰车行驶中(1分49秒)
从一个昏暗的车库里开出一辆战前制造的奔驰利穆希尼牌小车。小车缓缓开过铁路桥下。卡西尔从一个铁柱后面站出来看着这辆车。
司机(心声):还有边界吗?当然还有!每条街都有自己的隔离墩或隔离线,每一块地皮之间都隔着篱笆墙或是水沟,谁要是掉进去,就会象落马的西班牙骑手或许是碰到什么激光器。
奔驰车远远地拐了个弯,驶入波茨坦广场。
司机(心声):水中的鳟鱼不过是电鳐科动物。每个房产老板或房东都把自己名字写在门牌上当门徽。象一位世界统治者那样看晨报。
卡西尔坐在车里后座上,看着前面的司机。
司机仍沉浸在思考之中,小车从恩斯特一劳伊特广场来到俾斯麦大街。
司机(心声):德意志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就象人一样多。国家形象也不相同,各有所爱,去哪儿都要交入境费。
卡西尔往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然后若有所思地抬头看看窗外。窗外的景象变了,似乎是一部老纪录片放出来的镜头,画外仍是司机的心声。
司机(心声):为了过边界,人要变成一个琥珀里的苍蝇,或者是那种又扁又圆装白酒的小瓶。如果想进入任何一个小国的深处,知道口令是唯一的通行证。
画面此时是1945年初柏林市区的纪录片:男人们用铁锹清理空袭后的街道,一些人背着破烂家当匆匆走过。画面是从同一个牌子的小车里拍的,卡西尔看着这位不知名摄影师的画面,也沉浸在回忆之中。
纪录片画面:清晨,一些清扫街道的工人和围观的人们看着一辆空袭后被烧坏的电车。
从侧面看,坐在摄影师旁边的司机似乎是卡西尔现在观察的司机。时空又回到现在,小车穿过约克桥。
司机(心声):只有知道口令,能穿过各式各样小国的人才能征服和指引当今德意志民族。
20/3020一3030.外景,白天,防空洞外(1分31秒)
小车拐过哥本大街,进入过去的防空洞区,环绕四周的是“社会宫”。
司机(心声):幸好现在还没有这种人,所以人人为自己,都跑到国外去了。
奔驰车驶入防空洞区的大门。分成几层的防空洞里正在拍电影,一些穿着40年代服装的群众演员在外面走来走去,一个负责人把奔驰车引到指定的停车位置。美国电视明星彼特·福克和一个穿着希特勒青年团制服的年轻人进入画面。
司机(心声):每个人都让自己四处招摇,他们的孩子也摇着拨浪鼓胡作非为。
福克(英语):这就是你刚才跟我说的那本书?这本。
年轻人:对,是这本。
福克:《两面人》?
年轻人:嗯。
福克:什么意思?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对,对!
福克: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
福克:真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嗯,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希特勒从东线战场回来以后,没到阿尔卑斯山的家中就死了。
福克站在防空洞门前,前面停着那辆奔驰车。从上往下看,几个身着党卫军制服的群众演员在分糖吃,边上站着一个演员胳膊上戴着犹太教六星标志。
福克:是吗?然后戈培尔就找了一个演员装扮成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
卡西尔在一旁观察着剥糖吃的党卫军们。
福克:是这样……请允许我向几个问题,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并不是胡编乱造的。
年轻人:不是吗?我倒觉得……
一位导演助理打断了福克和年轻人的谈话。
助理:福克先生,过一小时拍下一场戏。
福克:好,好。
年轻人:那可是比现在拍的影片要现实多了。
福克:让我解释一下。人们一般都喜欢侦探片,因此他们利用每一种解释来编造侦探故事,你明白吗?
年轻人:明白。
福克:这是自我麻醉。的确,是麻醉。不过这部影片也会使人麻醉的。
天使卡西尔很有兴趣地听着两人谈话。一个女摄影师走过来要给福克照像,福克与年轻人道别。
福克:艾丽卡,我真想和你谈谈。小宝贝,过来,来吧!
艾丽卡:好的。
他妈的!就这么死去吗?
躺在污水里象一艘臭油船!
我不能死在这里,
就象一枝报春花!
这些人站在那儿干嘛?
傻呼呼地看着我!这油污……
达米尔走到受伤者背后,跪下来,双手放在他头上念念有词。桥左面有两个土耳其妇女推着一辆童车,右边一个年轻人跑过来。
受伤者:卡琳,昨天我就该告诉你……我很痛,就这么死去了!我躺在这儿,我不能就这样死去……卡琳,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卡琳宝贝,我很好!
受伤者的声音又变得模糊不清。达米尔的《人世颂》渐渐清晰起来。
达米尔:我登上高山,从云雾中走向太阳……草原上的篝火,灰烬中的土豆,远方大海中的船屋。
达米尔与受伤者一起:遥远的东方,高纬度的北方,豪放的西部,浩淼的拜耳湖。
受伤者:特里斯坦岛,密西西比三角洲,莎洛特堡的古建筑,爱尔伯特·卡穆斯,清晨的阳光,孩子们的眼睛,在瀑布下游泳……
这时年轻人跑过来,气愤地向围观人喊道。
年轻人:你们站在这干吗?为什么只是站着?有人去叫救护车吗?
年轻人(心声):你真作孽!耳朵还在流血,可能是头骨碎了!
达米尔轻轻飘走了。镜头离开天使又回到桥上,受伤者的心声,《人世颂》仍在回响!这时一列火车从桥上驶过。
受伤者(人世颂):第一滴雨打湿的地方,太阳、面包和葡萄酒,蹦蹦跳跳地走路;复活节,树叶的叶脉,随风摇曳的小草,石头的颜色,池塘水底的小卵石,屋外洁白的桌布,在屋里做着房子的梦,在隔壁房间里继续做梦,寂静的星期天。
镜头变为从火车内看外面的主观镜头。达米尔此时高高地坐在维多利亚塑像的肩上,时而望着西方,时而看看东方,最后又望着勃兰登堡和东柏林电视塔。受伤者画外音。
受伤者(人世颂):地平线,房间里射出的光线,花园里,夜晚的飞机,不用手扶骑车,令人愉快的陌生人,我的父亲,我母亲,我妻子,我孩子。
画面上是著名的“六·一七”大街,达米尔坐在胜利天使肩上,柏林上空仍是云雾弥罩。
13/2069一2076.内景,白天,国家图书馆(1分28秒)
国家图书馆地理阅览室里,老人候莫尔饶有兴趣地在看一幅太阳系构造图,上面所有的星体都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运转着。天使卡西尔在老人后面站着。
候莫尔:这个世界象是该被诅咒了。我要象原来那样唱歌,讲故事。是那些故事和歌牵住了我的灵魂,保佑我躲开今日的混乱,保佑我的未来。
镜头从远处推向坐在读者中的候莫尔。他现在正看着奥古斯特·山德尔的画册《二十世纪的人》,画外仍可听见他的心声。
候莫尔:现代人已失去了从前那种波澜壮阔的生活,只能在脑中幻想生活。
画面转为资料片:一个刚刚轰炸过的清晨。街上躺着遇难死者。幸存者脸上蒙着手帕在寻找熟人或家人。一个士兵在拍照。
候莫尔:我的英雄已不再是武士和国王。和平已成为英雄业绩。
另一个资料片镜头:一位年老的妇女惊恐地看着成行的尸体。
资料片:一个死去的婴儿好象安静地在睡觉。
资料片:两个死去的孩子头挨头躺着。
候莫尔:和平总是那么美好。干枯的发髻就象沼泽地里的木头。
天使卡西尔闭着眼,头挨头与候莫尔靠在一起。候莫尔似在追记历史,卡西尔则在观察历史,候莫尔又睁开眼,继续看画册。
候莫尔:可是没有人能史诗般缔造和平。和平怎么了?和平为什么不再使人兴奋?难道不需要我再去讲述它了吗?如果我不讲,也许就……
候莫尔没有再说下去,他把手艰难地放在画册上,翻到了两张人物肖像。
候莫尔:人类丢掉了自己的历史。失去历史,人类也就失去了童年、父母。
14/2077一2078.大全景,外景,白天,交通线上(9秒)
柏林市区交通线的中央矗立着维多利亚胜利天使的塑像,天使达米尔仍坐在上面。
15/2079一2082.外景,白天,波茨坦广场(1分零4秒)
候莫尔在波茨坦广场上的柏林墙边散步。天使卡西尔紧跟其后。柏林墙西柏林一边被涂画得五颜六色。
候莫尔:找不到波茨坦广场了,我是说,这不可能是那时的广场,波茨坦广场上应该有个“耶斯蒂”咖啡馆,每天下午我去喝咖啡、聊天,看看那儿的人们。
候莫尔和卡西尔走过铁路桥,镜头一直尾随他们。
候莫尔:喝咖啡前总在“勒泽和沃尔”那儿买根雪茄抽抽,那是一家有名的烟草铺。对了就在这对面。不,这已不是原来的波茨坦广场了,不是!
一堆残垣废墟,破屋,后面是蓝蓝的天。
候莫尔:也找不到一个问路的人,原先这儿可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
候莫尔闭着眼往前走,卡西尔把手放在他肩上。
候莫尔:那时还有有轨电车,两轮马车,有两辆小汽车,一辆我的,一辆是巧克力店老板哈曼的。
候莫尔和天使一起走向昔日的市中心,当今的无人区。
候莫尔:“维特·海姆”百货公司也在这里。一时所有商店都升起了旗,整个广场都挂满了旗。
16/2083一2087.外景,白天,东西柏林交界无人区(1分19秒)
候莫尔和天使走过田野上的草丛,坐到一张长椅上。候莫尔吃力地喘着气,卡西尔则在一旁观察他,候莫尔挠了挠头。
候莫尔:人们也变得不友好了,警察也一样,在没找到波茨坦广场以前我是不会止步的。英雄们在哪里?孩子们,你们在哪里?我的家人又在哪里呢?那些纯朴、地道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
候莫尔坐在椅子上,忧伤地看着四周。
候莫尔:艺术女神缪斯,命名我吧,一个老不死的穷歌手,死去的听众抛弃了他,他的声音离开了他……
无人区高高的杂草后边是车轨和柏林墙。
17/2088.中景,外景,白天,无人区(14秒)
候莫尔站在波茨坦广场上的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前,手里拿着一只玩具表。候莫尔动了一下,表中传出人们熟悉的曲子《这是柏林的空气》。候莫尔笑了。
候莫尔:他从一个讲故事的天使变成了一个无人重视、可笑地站在这的老朽了。
第二幕结束
18/3001一3006.外景,白天,铁路桥下(53秒)
一个石头翅膀出现在原帝国铁路医院的房顶上。天使达米尔在往下观看,铁路三岔口处一列火车驶来,铁路桥下可以看见一个人影。只见一个姑娘在铁路桥下的支柱旁蹦蹦跳跳地走着,因为有点冷,她交叉胳膊抱着双肩,卡西尔在旁边看着。
姑娘:20马克,40马克,80马克,嘿!一星期能挣500马克,到南边去吧!
卡西尔从姑娘身后看去,一辆辆小车从她身边驶过。姑娘半真半假地向开车人打招呼。
姑娘:真是个好主意!站在这儿能有那么多车经过。这混蛋!这小子已从这过了三次了!直傻!在雪地里尿个洞。如果有人想把我带走我会马上走的,他也会痛痛快快付钱的。
姑娘转过身,开始哭汉。
姑娘:唉!我现在真的需要克劳斯了,他的确不错,与我那么相配……可是他太好了,象他这种人会丧命的。
19/3007一3019.白天,外景,奔驰车行驶中(1分49秒)
从一个昏暗的车库里开出一辆战前制造的奔驰利穆希尼牌小车。小车缓缓开过铁路桥下。卡西尔从一个铁柱后面站出来看着这辆车。
司机(心声):还有边界吗?当然还有!每条街都有自己的隔离墩或隔离线,每一块地皮之间都隔着篱笆墙或是水沟,谁要是掉进去,就会象落马的西班牙骑手或许是碰到什么激光器。
奔驰车远远地拐了个弯,驶入波茨坦广场。
司机(心声):水中的鳟鱼不过是电鳐科动物。每个房产老板或房东都把自己名字写在门牌上当门徽。象一位世界统治者那样看晨报。
卡西尔坐在车里后座上,看着前面的司机。
司机仍沉浸在思考之中,小车从恩斯特一劳伊特广场来到俾斯麦大街。
司机(心声):德意志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就象人一样多。国家形象也不相同,各有所爱,去哪儿都要交入境费。
卡西尔往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然后若有所思地抬头看看窗外。窗外的景象变了,似乎是一部老纪录片放出来的镜头,画外仍是司机的心声。
司机(心声):为了过边界,人要变成一个琥珀里的苍蝇,或者是那种又扁又圆装白酒的小瓶。如果想进入任何一个小国的深处,知道口令是唯一的通行证。
画面此时是1945年初柏林市区的纪录片:男人们用铁锹清理空袭后的街道,一些人背着破烂家当匆匆走过。画面是从同一个牌子的小车里拍的,卡西尔看着这位不知名摄影师的画面,也沉浸在回忆之中。
纪录片画面:清晨,一些清扫街道的工人和围观的人们看着一辆空袭后被烧坏的电车。
从侧面看,坐在摄影师旁边的司机似乎是卡西尔现在观察的司机。时空又回到现在,小车穿过约克桥。
司机(心声):只有知道口令,能穿过各式各样小国的人才能征服和指引当今德意志民族。
20/3020一3030.外景,白天,防空洞外(1分31秒)
小车拐过哥本大街,进入过去的防空洞区,环绕四周的是“社会宫”。
司机(心声):幸好现在还没有这种人,所以人人为自己,都跑到国外去了。
奔驰车驶入防空洞区的大门。分成几层的防空洞里正在拍电影,一些穿着40年代服装的群众演员在外面走来走去,一个负责人把奔驰车引到指定的停车位置。美国电视明星彼特·福克和一个穿着希特勒青年团制服的年轻人进入画面。
司机(心声):每个人都让自己四处招摇,他们的孩子也摇着拨浪鼓胡作非为。
福克(英语):这就是你刚才跟我说的那本书?这本。
年轻人:对,是这本。
福克:《两面人》?
年轻人:嗯。
福克:什么意思?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对,对!
福克: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
福克:真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嗯,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希特勒从东线战场回来以后,没到阿尔卑斯山的家中就死了。
福克站在防空洞门前,前面停着那辆奔驰车。从上往下看,几个身着党卫军制服的群众演员在分糖吃,边上站着一个演员胳膊上戴着犹太教六星标志。
福克:是吗?然后戈培尔就找了一个演员装扮成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
卡西尔在一旁观察着剥糖吃的党卫军们。
福克:是这样……请允许我向几个问题,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并不是胡编乱造的。
年轻人:不是吗?我倒觉得……
一位导演助理打断了福克和年轻人的谈话。
助理:福克先生,过一小时拍下一场戏。
福克:好,好。
年轻人:那可是比现在拍的影片要现实多了。
福克:让我解释一下。人们一般都喜欢侦探片,因此他们利用每一种解释来编造侦探故事,你明白吗?
年轻人:明白。
福克:这是自我麻醉。的确,是麻醉。不过这部影片也会使人麻醉的。
天使卡西尔很有兴趣地听着两人谈话。一个女摄影师走过来要给福克照像,福克与年轻人道别。
福克:艾丽卡,我真想和你谈谈。小宝贝,过来,来吧!
艾丽卡:好的。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