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4306
阅读:2180
发表:2023/8/19
都市,农村
小说
三层口罩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3-B-03097】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词,李涣之编曲。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首清越悠扬、激动人心的陕北民歌响彻太空。
晓妹,我听过用家乡的灵璧石制作出的编磬敲击而出的《东方红》,这悠扬悦耳、神圣动听的天籁妙音——涤荡人的心灵、拂去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灵璧石形成于晚元古代震旦纪期间。8亿年前生活在浅海中的低等植物群蓝绿藻死亡以后,与海水中的碳酸盐物质一起沉积下来。其中碳酸盐物质沉淀结晶形成方解石。蓝绿藻就形成花纹漂亮的灵璧石。
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用灵璧磬石制成编磬,它是可以演奏旋律的古代汉族打击乐器中的一种,被誉为会唱歌的“八音石”。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对形、质、色、音、瘦、漏、皱等特点的灵璧石发出由衷的赞叹。清,被被乾隆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之名因楚汉战争而起。又因灵壁奇石而就其名。
身处异地的我深怀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为它骄傲而自豪。
晓妹,离别那晚你看到了我箱中的书。
“陈姐,想考大学呀?我说怎么这么重,”你歪着头,深深的看我一眼,“酸,有点酸,陈姐,这下明白了为什么你平时看上去有点酸。”
同右手捂腮的你相视一笑。
晓妹,我知道,你想用揶揄的玩笑冲淡离别的伤感。
这是我的梦,三十年的梦,它是我的精神支柱与战胜困难和前进的动力。
与陈姐离别的第二天晚上,我收到了她发来的第一条短信。
候车大厅里熙熙攘攘的旅客人头攒动。黑的,白的,红的,绿的,花的,蓝的等各色口罩让人心生敬畏。口罩外面露出一双双漂亮的,丑陋的,呆滞的,茫然的的,阴沉的,开朗的,凝重的,怯懦的等性别年龄各异的眼睛,口罩给每个人罩上一层神秘庄重的面纱。
我提了提脸上黑色的折叠式口罩,觉得它在防护的同时还给我一种特别的安全感,能掩盖脸上的斑点和让我有些不如意的五官,遮住我脸上表情同时还可以使我肆无忌惮的审视他(她)人,看着涌动的人流,他(她)们的心思是不是和我一样呢?
感觉有些闷,又提了提脸上的口罩,同时呼出了一口长气。
丈夫柱子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同意让我出来见识并体验打工的生活,怕我旅途劳累,了解我的柱子订了一张高铁商务座,满足了我的小虚伪。
“那边也开工了?”我旁边站着一个穿灰蓝色翻领T恤的男子,他把头扭向他身侧的一个穿黑色短袖衬衣的似乎比他年轻的男子。
他们的腿边各放着两个不是太小的包裹与行李箱,那个穿黑色衬衣的男子——右手握着灰色行李箱的把柄、并直了直稍微松懈的腰板。
“基本上都恢复了吧!”穿黑色衬衣的男子说。然后轻他“嗯”声,又直了一下腰。
“不出来怎么办?种地没田,大生意没本,小生意没利。”穿翻领T恤的男子把看向人流的茫然眼睛又转向黑色衬衣的男子,“听说你邻居在那混的不错?”
“现在,可别想投资做生意,这事过后好像都不敢消费了,不消费就都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口袋捂的不就更紧。听说好多老板都干不下去了,倒的太多了,我邻居就是,这么好的酒店生意,不行了。”
“像找食的鸡,吃一爪挠一爪吧。”
“给人打工最牢靠,现在是老板不如打工的。”
“有固定工作的更好,到月就有工资,旱涝保收。”
我看了两个男子一眼。
“ 工作没就没了呗!起码我有工资,怎么也不会让你俩挨饿。”
朋友原先红火的小型服装加工厂——疫情后生意惨淡被迫关门了,一直在那工作的我失业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柱子劝我打消外出的念头,“就你,出外能做什么?闺女马上升初中,这样对她也不负责任呀!”
踏上车厢的时候,左眼‘突突’跳了几下,“左眼跳财,右眼跳挨。”这是老妈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长辈们的右眼皮上贴着火柴盒上的擦火皮,用它来止住不祥的右眼跳,或者伸出胳膊让别人打两下来消灾去祸(她们大都是女长辈)。
虽然左眼跳从没给我带过财运,右眼跳也没让我挨过打,但我还是喜欢左眼跳,它让我心里踏实。
“给你号过脉了,那点钱花没了,人就回来了,就算去旅游吧。”心情放飞的我身轻如燕,柱子的话和闺女被我抛在身后。
晓妹,我俩有缘如此一见如故,情如姐妹的情谊给身处他乡异地的我们带来一股暖流。
今天是我到这的第三天,一直在回炉学习,虽然是一些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重温一遍感觉收获还是不少,估计两三天上户。
十几天的朝夕厮磨给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命运休戚的姐妹留下了永远的美好回忆,彼此慢慢拉近的心灵已消融先前的抵触与戒备,一颗颗孤寂的心、在真诚的友谊上得到了依托和慰藉。我们都在努力的为各自未尽的责任而奔波拼搏,承起了自己的一份担当。
晓妹,成为小李老师的助手对你应很合适,学经验长见识的同时还会从中收获不少有用的东西,对以后的路和生活会大有帮助。
做了近三十个小时的硬座。
拖着酸痛麻木的身体,戴了三层口罩的我来到了这座耳熟陌生的城市。疫情慢慢远离,口罩成了人不可少的随身之物。脸上厚厚的口罩,不时的被人盯视一下,不住的向外拉了拉脸上的三层口罩,以便呼出口罩内的浊气。
九十年代初,电视剧《外来妹》影响并改变了当时数以千万的外出打工青年的命运。打工的热潮让年轻的我激情澎湃、浮想联翩。说服了父母,准备南下时,却为了一个顶替接班的名额——不得不放弃了打工的野心,成了最后一批接班的县企职工。
一个个肩背手推、负重而行——因脸上的口罩而显得肃穆、沉静的旅客在站台外四散而去,奔向了各自的目标,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看着四处伸展的马路,我沿着一条向东舒展的街道无目的的大步向前。
干净的街道两旁盛开美丽娇艳的花朵,绿油油、错落有致的绿化带给沉静的马路注入新鲜的生命血液。
我与这座城市隔心相望,踏在它的身上,中间确似有一道厚厚的屏障。
头开始下垂,更着往前探出,背不觉得在持续的下弯、下弯,沉重的背包跟行李箱很快成为我的负担。
这儿的初夏比老家热多了,虽然已是傍晚,一股股热浪却噎得人喘不过气,汗水在额头聚拢,一颗颗滑过了我的脸颊、鼻翼、脖子、进入领口被衣服所吸收——挡住了它下行的道路。寒性体质的我很久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酣畅淋漓的出汗感觉了。
脚几乎是擦着地皮往前移,一个凹起的小泥块绊了我一下,踉跄中——心神俱惊的失衡身体被拉杆箱的手把柄支撑住。
“离这最近的旅馆在哪?”我转身停步,稳住慌乱的心神看着一直紧跟在后——手里举着‘住宿’,牌 子的拉客大姐,露在口罩外的眼角皱纹让我决定相信她。
“不远,前面那个路口往南走,过一个铁道口转个弯就到。”透过口罩,我看到她脸上有种胜利的微笑,黑色的圆顶遮阳帽她让不高的身材显得更加矮小。“前面直走也有,但没这个近。”她的步幅小,要加快步伐才能跟上疲惫的我。
“还有多远?铁道口怎么还没看到?”湿透的三层口罩紧贴口鼻,不得不随时的往外牵拉一下,使粗重的呼吸得到短暂的缓解。
腿只能机械得抬起、落下,像滑行般一步步的向前挪动。
“快了,来,箱子给我。”我们同时发现了这个实际的问题,“快了,快了,再走两步就到。”她安慰的说,反超在前的她又加快了脚步且扭头看了两眼手中沉重的行李箱。
吸进呼出的口罩起伏不止,却无暇顾及懒得去动它了,少个行李箱,并没感到轻松多少,心里不时掠过一丝恐意,不会碰到黑店吧?更着的头伸得更长了,紧缩着肩以防背包的肩带会从松懈无力的肩头滑落。跟着她的脚步滑动我的双脚,带动着双腿和身躯向前移,一步步的移。
慢了一步,火车拖着“呜呜……”的长腔由远而近的“咣当咣当……”驶过来。
双手扒住铁路护栏,放下强撑的外表,垂下头,微闭着眼,尽量放松僵硬的身体,这一刻似乎进入清醒的睡眠中。
“如此的身体能承受接下来的一切未知的挑战吗”?耳边响起一个质疑的声音。
“是长途的劳累、没有休息和进食导致的,我能行,一定行。”垂着的头轻摇了一下。
穿过一条僻静的街巷,拐弯处看见一栋民房样的三层小旅馆,心稍稍的放了下来。
终于身无重负的坐到床上,“嗯……啊……”双脚搭地仰面哼哼不停的倒了下去。
墙上的空调吹出一缕缕看不见的白烟,屋里暗了下来,我一动不动的用眼睛扫过变黑的咖色窗帘和旁边发出淡淡青光的半圆形靠墙白桌,上面放着两个底向上的灰白色的白瓷带把的茶水杯,隐约可见的黑色热水壶静默相陪。正对床头的墙上挂着市场上已淘汰的小屏幕液晶电视,黑黝黝的它泛出冷漠无情的暗光。床的左侧入门的右边是个玻璃已发黄的棱形卫生间。
“走十字路口停一下,一定要停,”背包里的奶粉、压缩饼干和一些零食是姐给我塞进去的。
火车上的嘈杂喧闹让纷乱的心没有一丝饿意,窗外如萤火般的景物在一夜大睁、了无睡意的眼中飞速得倒退。
突地想起在车上喝了两口还温热的水,后来一直放在包侧的水杯就再没动过,那里装的是家乡的水。
“如果不行,立刻回来,不要顾面子——硬撑。”丈夫呼出一缕灰白色的烟雾,背对着我,看着氤氲四散的烟气, “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哎……”丈夫轻轻地话语后发出长长的叹息。
窘迫紧急的经济状况让中规中矩、从不冒险耖大步的他无力也无能去扭转、缓解,突如其来的——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的事件更是让困顿的家到了无以维持的地步。
家人隐忍的愁容时时触动我的心,那是胜过狂涛巨浪般的怒斥与指责的表情。
“儿子,以后不要忙考虑成家啊!二十六七、思想成熟、工作稳定、有能力过日子了,再……”
儿子快入高中那年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从饭店出来,悠闲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多玩几年,好好享受单身生活,不要像我这样。”丈夫对我做了个表情,笑眯眯的止住了下面的话。
“成家和单身可就不一样了,带了孙子一一你妈老的就快了! ”
“二十——六——七。”儿子瞪着眼,一字一顿的说,脸带不屑。
“二十六七还嫌晚?”丈夫对儿子扭过头。
“谈是可以谈的,我说的是大学时。”我说。
“是个女人迷,看他那样。”忍不住的丈夫和我发出开心的大笑。
丈夫在已高出他半头的儿子的后面——冲他的后背捶了一下。
而今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儿子却一直不愿考虑个人问题,默默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份稳定工作,给了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动力。
一杯奶,两块压缩饼干,止住了我的饿,恢复了我的体能,心里却干燥如火,嗓子灼哑,内心的一种渴望是愈加的强烈。
外面华灯初上,刚刚降临的夜幕在灰黑中还能看出一丝隐约的残霞,暮色冲淡了灼人的热浪,温柔的掩盖住白昼的炽热。
极度的焦渴让我在搜寻一种滋润的甘甜。
旅馆斜对面有一个小商店,门口摆放的几种水果似磁石吸引我的双腿。
“老板,多少钱一斤?”我指着灯光下那堆水灵红艳的苹果旁边——几个焉巴巴没有光泽的苹果。
‘去掉皮一样吃,坏皮不坏味,还是苹果味。’缩在后面的几个果子已被我去掉皮放在嘴里,一股津液溢满了口腔。
清瘦肤黑、身材矮小的年轻男店主不住划拉着手机屏,头也没抬地回了一个远超我预想的价格,他把下巴上的口罩拉了上去。
“这个呢?”我怕他听不见又叫了声:“老板。”并指了指地上那个烂了边的纸箱,里面仅剩一个体型残缺的西瓜,它没长开的半个身体能看见里边那一片发白的瓤水。
‘只要有瓜味和一丝甜味就行,比喝白水滋润,’我似乎又把它吃到了嘴。
店主放下手机,拿起一个苍蝇拍摇晃了几下,在他面前‘嗡嗡’叫着的一只苍蝇转了个圈落在了一把金黄色的香蕉旁边,“啪”他手快眼疾,然后把不动的苍蝇挑落在地。
他转身向店内走去的同时又报了一个超乎我预料的价格。
“老板。”一对青年男女趿拉着拖鞋走过来。
男店主闪身出来,拉下口罩,黑瘦的脸现出逢迎的笑,慌忙接过男子手中一把黄亮亮的没有丝毫杂色的香蕉和女子挑选好的半袋晶亮鲜艳的苹果。
木木的我迈着涩涩的步子向旅馆走去。白墙、白地与白色的吧台,陌生的打量着入住时在意识的带领下完成入住手续的旅馆前台。
前台后边留短发的年轻姑娘露出穿白色工服的上半身,口罩外的那双温和的眼睛与我对视了一下,眼角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微笑。
“气色比那时好多了,”见我没听明白,她又说:“身体不舒服吗?登记时看你脸色那么差,像站不住似的。”
我看着她,不知该说什么。
“早休息。”她加深了笑容。
我对她双手合十点了点头,焦渴消失了。
白色的拉杆箱,紫色的背包,在旁边静静的等着与我同行。镜中那张苍黄皮肤的脸——长着还算中正的五官,我和她同时眨了眨眼,呆板沉闷的表情让我们厌恶的又同时闭了闭眼。慢慢地戴上了第一个浅蓝色的口罩,在抚平第二个口罩边的褶皱时又带上了第三个,我和她互相看不见也认不出各自的容貌了,嫌恶的我们相互扭头离开,不愿再看对方一眼。
不知从什么时候——害怕并拒绝参加任何公共场合,偶尔参加一次亲戚家的喜宴,沾边带故的往来亲戚济济一堂。
彼此极力的掩饰着一种说不出的表情,热情的互相招呼、寒暄着词不代意的违心话,语尽时要继续搜刮不着边际的话题,想缓和一下忽然滞住的气氛。对我满放热情知我情的他(她)们和对我无所顾忌不知我情的他(她)们一一让我说时如鲠在喉,坐时如芒在背,最后在满腹的无味中散场。
七点不到,太阳就已发威,汗水开始顺着下巴往下滴,黏糊糊的皮肤牢牢吸附着身上的衣服。陌生清冷的街道向前方无限延伸,几个戴着口露出警戒、漠然眼睛的行人匆匆而过,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让我迷惘、胆怯。
“那边有熟人吗?”儿子询问的眼神在脑中出现。
“有老乡,也有认识的,”看着担忧的儿子,“很安全,没事,不行的话,我会立马回来。”
“要注意身体和安全。”儿子微低着头,弹拨着桌上那个被他捏成团的纸球。
“儿子,做好各自的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会的,放心,一定会好起来的’压下泛起的酸,加快了脚步。
‘一定尽全力去克服前面所面临的困难。’那个声音又在说话。
在百货店主的指引下,很快拐进一个小巷,高矮不一年数已久的民房不规整的分布两旁,门头上和墙上大都挂着‘住宿’的牌子。
“老板娘,有房间吗?”
“三楼有,二楼没了。”烫满发,五十左右,穿一身大红连衣裙的老板娘瞄了我一眼,收回的目光又快速的扫了我一下,她继续回到了手机游戏中。
“三楼便宜啊!只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老板娘看出我迟疑停留的心思,一下说中了要害,游戏控制了手和眼、却管不了嘴。
“有空调吗?”
“有呀!这个天没有空调谁受得了?”她拿着手机站了起来,离开手机的眼睛转向缩胸弯背的我。
“箱子放楼下吧!”我看了看陡窄的楼梯。
“只住一晚?”她看出箱子的笨重,语气有些失望。
“现在说不准。”
这是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房间,东西放着一张单人小床,床头顶东墙,床尾靠西墙。床尾处的拐角放着一张脱漆褪色的小小的黄白色圆桌,上面黑色的热水壶的把根处锈迹斑斑。墙上挂着的空调外壳——已发黄、变黑,裂开的出风口露出带着黑褐色锈迹的扇叶。
右手的食指肚碰到了刚烧开水的发烫壶盖,指肚上的弧形疤痕是捅存钱罐时留下的。
存放了二十多年的全瓷彩猪是准备留给儿子的孩子——未来的孙子做礼物的。它圆乎乎的头上扎着两个粉色的蝴蝶结,圆溜溜的两个乌黑的大眼睛笑盈盈、甜蜜蜜,幸福的神情惹人怜爱,圆滚滚的肚子是异常的饱满丰沛。
底部封口处模糊的字迹引来一阵阵心痛的涩,小小的出口被硬币的重力挤压的没有一丝回旋的空间,扶着它侧歪胖硕的身体,我俯伏在地抠了好一会才掉出一两枚硬币。
初冬的夜晚,冰凉的地面没有缓解我的燥热,冒汗了,脱掉了一件外衣。它睡倒的身体恰好遮住我不愿看到的笑容,我身热脸红,终于狠下心,找出一把螺丝刀,试探地轻轻地敲了敲出口,再转过来用木柄的圆头在出口的四周沿圈敲打,一次有力的敲击后,一道裂纹显现出来。心硬了下来,一次比一次的加大了力度。沿着裂纹掰下一块块的碎片,我极力的躲避着那双圆溜溜、笑眯眯的大眼睛。一阵刺痛,右手的食指随着一泻而下的硬币从猪肚出来时已鲜血淋漓,俯身趴地的我看见了地板上的红色硬币。锋利的裂边把它划的很深,血在不断的涌出,空洞的彩猪已缩小了身体,在那张笑容依旧的脸上——似能看出它内在的忧伤和悲凉,它完整的笑容减轻了我的痛。
“他们白天都不回来,晚上才回来休息,你可以在他们回来前洗好澡。”楼梯旁的公用卫生间让我想起老板娘递给我房门钥匙时——在特意的着重交代。
空气燥热却感到舒服,太阳底下的一切景物放出一层耀眼的光。没有负重的身体迈着轻快的脚步,口罩上愉悦的眼睛不住的打量着所过的景物,川流的行人和流动的车辆令通透的心感到一种新生的力量。
到达人才服务中心时,寥寥无几的大厅冷清的让人尴尬,脸上的口罩让气氛更显清疏冷漠。
《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依照《骑白马》的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词,李涣之编曲。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首清越悠扬、激动人心的陕北民歌响彻太空。
晓妹,我听过用家乡的灵璧石制作出的编磬敲击而出的《东方红》,这悠扬悦耳、神圣动听的天籁妙音——涤荡人的心灵、拂去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灵璧石形成于晚元古代震旦纪期间。8亿年前生活在浅海中的低等植物群蓝绿藻死亡以后,与海水中的碳酸盐物质一起沉积下来。其中碳酸盐物质沉淀结晶形成方解石。蓝绿藻就形成花纹漂亮的灵璧石。
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用灵璧磬石制成编磬,它是可以演奏旋律的古代汉族打击乐器中的一种,被誉为会唱歌的“八音石”。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对形、质、色、音、瘦、漏、皱等特点的灵璧石发出由衷的赞叹。清,被被乾隆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之名因楚汉战争而起。又因灵壁奇石而就其名。
身处异地的我深怀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为它骄傲而自豪。
晓妹,离别那晚你看到了我箱中的书。
“陈姐,想考大学呀?我说怎么这么重,”你歪着头,深深的看我一眼,“酸,有点酸,陈姐,这下明白了为什么你平时看上去有点酸。”
同右手捂腮的你相视一笑。
晓妹,我知道,你想用揶揄的玩笑冲淡离别的伤感。
这是我的梦,三十年的梦,它是我的精神支柱与战胜困难和前进的动力。
与陈姐离别的第二天晚上,我收到了她发来的第一条短信。
候车大厅里熙熙攘攘的旅客人头攒动。黑的,白的,红的,绿的,花的,蓝的等各色口罩让人心生敬畏。口罩外面露出一双双漂亮的,丑陋的,呆滞的,茫然的的,阴沉的,开朗的,凝重的,怯懦的等性别年龄各异的眼睛,口罩给每个人罩上一层神秘庄重的面纱。
我提了提脸上黑色的折叠式口罩,觉得它在防护的同时还给我一种特别的安全感,能掩盖脸上的斑点和让我有些不如意的五官,遮住我脸上表情同时还可以使我肆无忌惮的审视他(她)人,看着涌动的人流,他(她)们的心思是不是和我一样呢?
感觉有些闷,又提了提脸上的口罩,同时呼出了一口长气。
丈夫柱子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同意让我出来见识并体验打工的生活,怕我旅途劳累,了解我的柱子订了一张高铁商务座,满足了我的小虚伪。
“那边也开工了?”我旁边站着一个穿灰蓝色翻领T恤的男子,他把头扭向他身侧的一个穿黑色短袖衬衣的似乎比他年轻的男子。
他们的腿边各放着两个不是太小的包裹与行李箱,那个穿黑色衬衣的男子——右手握着灰色行李箱的把柄、并直了直稍微松懈的腰板。
“基本上都恢复了吧!”穿黑色衬衣的男子说。然后轻他“嗯”声,又直了一下腰。
“不出来怎么办?种地没田,大生意没本,小生意没利。”穿翻领T恤的男子把看向人流的茫然眼睛又转向黑色衬衣的男子,“听说你邻居在那混的不错?”
“现在,可别想投资做生意,这事过后好像都不敢消费了,不消费就都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口袋捂的不就更紧。听说好多老板都干不下去了,倒的太多了,我邻居就是,这么好的酒店生意,不行了。”
“像找食的鸡,吃一爪挠一爪吧。”
“给人打工最牢靠,现在是老板不如打工的。”
“有固定工作的更好,到月就有工资,旱涝保收。”
我看了两个男子一眼。
“ 工作没就没了呗!起码我有工资,怎么也不会让你俩挨饿。”
朋友原先红火的小型服装加工厂——疫情后生意惨淡被迫关门了,一直在那工作的我失业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柱子劝我打消外出的念头,“就你,出外能做什么?闺女马上升初中,这样对她也不负责任呀!”
踏上车厢的时候,左眼‘突突’跳了几下,“左眼跳财,右眼跳挨。”这是老妈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长辈们的右眼皮上贴着火柴盒上的擦火皮,用它来止住不祥的右眼跳,或者伸出胳膊让别人打两下来消灾去祸(她们大都是女长辈)。
虽然左眼跳从没给我带过财运,右眼跳也没让我挨过打,但我还是喜欢左眼跳,它让我心里踏实。
“给你号过脉了,那点钱花没了,人就回来了,就算去旅游吧。”心情放飞的我身轻如燕,柱子的话和闺女被我抛在身后。
晓妹,我俩有缘如此一见如故,情如姐妹的情谊给身处他乡异地的我们带来一股暖流。
今天是我到这的第三天,一直在回炉学习,虽然是一些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重温一遍感觉收获还是不少,估计两三天上户。
十几天的朝夕厮磨给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命运休戚的姐妹留下了永远的美好回忆,彼此慢慢拉近的心灵已消融先前的抵触与戒备,一颗颗孤寂的心、在真诚的友谊上得到了依托和慰藉。我们都在努力的为各自未尽的责任而奔波拼搏,承起了自己的一份担当。
晓妹,成为小李老师的助手对你应很合适,学经验长见识的同时还会从中收获不少有用的东西,对以后的路和生活会大有帮助。
做了近三十个小时的硬座。
拖着酸痛麻木的身体,戴了三层口罩的我来到了这座耳熟陌生的城市。疫情慢慢远离,口罩成了人不可少的随身之物。脸上厚厚的口罩,不时的被人盯视一下,不住的向外拉了拉脸上的三层口罩,以便呼出口罩内的浊气。
九十年代初,电视剧《外来妹》影响并改变了当时数以千万的外出打工青年的命运。打工的热潮让年轻的我激情澎湃、浮想联翩。说服了父母,准备南下时,却为了一个顶替接班的名额——不得不放弃了打工的野心,成了最后一批接班的县企职工。
一个个肩背手推、负重而行——因脸上的口罩而显得肃穆、沉静的旅客在站台外四散而去,奔向了各自的目标,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看着四处伸展的马路,我沿着一条向东舒展的街道无目的的大步向前。
干净的街道两旁盛开美丽娇艳的花朵,绿油油、错落有致的绿化带给沉静的马路注入新鲜的生命血液。
我与这座城市隔心相望,踏在它的身上,中间确似有一道厚厚的屏障。
头开始下垂,更着往前探出,背不觉得在持续的下弯、下弯,沉重的背包跟行李箱很快成为我的负担。
这儿的初夏比老家热多了,虽然已是傍晚,一股股热浪却噎得人喘不过气,汗水在额头聚拢,一颗颗滑过了我的脸颊、鼻翼、脖子、进入领口被衣服所吸收——挡住了它下行的道路。寒性体质的我很久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酣畅淋漓的出汗感觉了。
脚几乎是擦着地皮往前移,一个凹起的小泥块绊了我一下,踉跄中——心神俱惊的失衡身体被拉杆箱的手把柄支撑住。
“离这最近的旅馆在哪?”我转身停步,稳住慌乱的心神看着一直紧跟在后——手里举着‘住宿’,牌 子的拉客大姐,露在口罩外的眼角皱纹让我决定相信她。
“不远,前面那个路口往南走,过一个铁道口转个弯就到。”透过口罩,我看到她脸上有种胜利的微笑,黑色的圆顶遮阳帽她让不高的身材显得更加矮小。“前面直走也有,但没这个近。”她的步幅小,要加快步伐才能跟上疲惫的我。
“还有多远?铁道口怎么还没看到?”湿透的三层口罩紧贴口鼻,不得不随时的往外牵拉一下,使粗重的呼吸得到短暂的缓解。
腿只能机械得抬起、落下,像滑行般一步步的向前挪动。
“快了,来,箱子给我。”我们同时发现了这个实际的问题,“快了,快了,再走两步就到。”她安慰的说,反超在前的她又加快了脚步且扭头看了两眼手中沉重的行李箱。
吸进呼出的口罩起伏不止,却无暇顾及懒得去动它了,少个行李箱,并没感到轻松多少,心里不时掠过一丝恐意,不会碰到黑店吧?更着的头伸得更长了,紧缩着肩以防背包的肩带会从松懈无力的肩头滑落。跟着她的脚步滑动我的双脚,带动着双腿和身躯向前移,一步步的移。
慢了一步,火车拖着“呜呜……”的长腔由远而近的“咣当咣当……”驶过来。
双手扒住铁路护栏,放下强撑的外表,垂下头,微闭着眼,尽量放松僵硬的身体,这一刻似乎进入清醒的睡眠中。
“如此的身体能承受接下来的一切未知的挑战吗”?耳边响起一个质疑的声音。
“是长途的劳累、没有休息和进食导致的,我能行,一定行。”垂着的头轻摇了一下。
穿过一条僻静的街巷,拐弯处看见一栋民房样的三层小旅馆,心稍稍的放了下来。
终于身无重负的坐到床上,“嗯……啊……”双脚搭地仰面哼哼不停的倒了下去。
墙上的空调吹出一缕缕看不见的白烟,屋里暗了下来,我一动不动的用眼睛扫过变黑的咖色窗帘和旁边发出淡淡青光的半圆形靠墙白桌,上面放着两个底向上的灰白色的白瓷带把的茶水杯,隐约可见的黑色热水壶静默相陪。正对床头的墙上挂着市场上已淘汰的小屏幕液晶电视,黑黝黝的它泛出冷漠无情的暗光。床的左侧入门的右边是个玻璃已发黄的棱形卫生间。
“走十字路口停一下,一定要停,”背包里的奶粉、压缩饼干和一些零食是姐给我塞进去的。
火车上的嘈杂喧闹让纷乱的心没有一丝饿意,窗外如萤火般的景物在一夜大睁、了无睡意的眼中飞速得倒退。
突地想起在车上喝了两口还温热的水,后来一直放在包侧的水杯就再没动过,那里装的是家乡的水。
“如果不行,立刻回来,不要顾面子——硬撑。”丈夫呼出一缕灰白色的烟雾,背对着我,看着氤氲四散的烟气, “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哎……”丈夫轻轻地话语后发出长长的叹息。
窘迫紧急的经济状况让中规中矩、从不冒险耖大步的他无力也无能去扭转、缓解,突如其来的——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的事件更是让困顿的家到了无以维持的地步。
家人隐忍的愁容时时触动我的心,那是胜过狂涛巨浪般的怒斥与指责的表情。
“儿子,以后不要忙考虑成家啊!二十六七、思想成熟、工作稳定、有能力过日子了,再……”
儿子快入高中那年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从饭店出来,悠闲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多玩几年,好好享受单身生活,不要像我这样。”丈夫对我做了个表情,笑眯眯的止住了下面的话。
“成家和单身可就不一样了,带了孙子一一你妈老的就快了! ”
“二十——六——七。”儿子瞪着眼,一字一顿的说,脸带不屑。
“二十六七还嫌晚?”丈夫对儿子扭过头。
“谈是可以谈的,我说的是大学时。”我说。
“是个女人迷,看他那样。”忍不住的丈夫和我发出开心的大笑。
丈夫在已高出他半头的儿子的后面——冲他的后背捶了一下。
而今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儿子却一直不愿考虑个人问题,默默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份稳定工作,给了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动力。
一杯奶,两块压缩饼干,止住了我的饿,恢复了我的体能,心里却干燥如火,嗓子灼哑,内心的一种渴望是愈加的强烈。
外面华灯初上,刚刚降临的夜幕在灰黑中还能看出一丝隐约的残霞,暮色冲淡了灼人的热浪,温柔的掩盖住白昼的炽热。
极度的焦渴让我在搜寻一种滋润的甘甜。
旅馆斜对面有一个小商店,门口摆放的几种水果似磁石吸引我的双腿。
“老板,多少钱一斤?”我指着灯光下那堆水灵红艳的苹果旁边——几个焉巴巴没有光泽的苹果。
‘去掉皮一样吃,坏皮不坏味,还是苹果味。’缩在后面的几个果子已被我去掉皮放在嘴里,一股津液溢满了口腔。
清瘦肤黑、身材矮小的年轻男店主不住划拉着手机屏,头也没抬地回了一个远超我预想的价格,他把下巴上的口罩拉了上去。
“这个呢?”我怕他听不见又叫了声:“老板。”并指了指地上那个烂了边的纸箱,里面仅剩一个体型残缺的西瓜,它没长开的半个身体能看见里边那一片发白的瓤水。
‘只要有瓜味和一丝甜味就行,比喝白水滋润,’我似乎又把它吃到了嘴。
店主放下手机,拿起一个苍蝇拍摇晃了几下,在他面前‘嗡嗡’叫着的一只苍蝇转了个圈落在了一把金黄色的香蕉旁边,“啪”他手快眼疾,然后把不动的苍蝇挑落在地。
他转身向店内走去的同时又报了一个超乎我预料的价格。
“老板。”一对青年男女趿拉着拖鞋走过来。
男店主闪身出来,拉下口罩,黑瘦的脸现出逢迎的笑,慌忙接过男子手中一把黄亮亮的没有丝毫杂色的香蕉和女子挑选好的半袋晶亮鲜艳的苹果。
木木的我迈着涩涩的步子向旅馆走去。白墙、白地与白色的吧台,陌生的打量着入住时在意识的带领下完成入住手续的旅馆前台。
前台后边留短发的年轻姑娘露出穿白色工服的上半身,口罩外的那双温和的眼睛与我对视了一下,眼角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微笑。
“气色比那时好多了,”见我没听明白,她又说:“身体不舒服吗?登记时看你脸色那么差,像站不住似的。”
我看着她,不知该说什么。
“早休息。”她加深了笑容。
我对她双手合十点了点头,焦渴消失了。
白色的拉杆箱,紫色的背包,在旁边静静的等着与我同行。镜中那张苍黄皮肤的脸——长着还算中正的五官,我和她同时眨了眨眼,呆板沉闷的表情让我们厌恶的又同时闭了闭眼。慢慢地戴上了第一个浅蓝色的口罩,在抚平第二个口罩边的褶皱时又带上了第三个,我和她互相看不见也认不出各自的容貌了,嫌恶的我们相互扭头离开,不愿再看对方一眼。
不知从什么时候——害怕并拒绝参加任何公共场合,偶尔参加一次亲戚家的喜宴,沾边带故的往来亲戚济济一堂。
彼此极力的掩饰着一种说不出的表情,热情的互相招呼、寒暄着词不代意的违心话,语尽时要继续搜刮不着边际的话题,想缓和一下忽然滞住的气氛。对我满放热情知我情的他(她)们和对我无所顾忌不知我情的他(她)们一一让我说时如鲠在喉,坐时如芒在背,最后在满腹的无味中散场。
七点不到,太阳就已发威,汗水开始顺着下巴往下滴,黏糊糊的皮肤牢牢吸附着身上的衣服。陌生清冷的街道向前方无限延伸,几个戴着口露出警戒、漠然眼睛的行人匆匆而过,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让我迷惘、胆怯。
“那边有熟人吗?”儿子询问的眼神在脑中出现。
“有老乡,也有认识的,”看着担忧的儿子,“很安全,没事,不行的话,我会立马回来。”
“要注意身体和安全。”儿子微低着头,弹拨着桌上那个被他捏成团的纸球。
“儿子,做好各自的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会的,放心,一定会好起来的’压下泛起的酸,加快了脚步。
‘一定尽全力去克服前面所面临的困难。’那个声音又在说话。
在百货店主的指引下,很快拐进一个小巷,高矮不一年数已久的民房不规整的分布两旁,门头上和墙上大都挂着‘住宿’的牌子。
“老板娘,有房间吗?”
“三楼有,二楼没了。”烫满发,五十左右,穿一身大红连衣裙的老板娘瞄了我一眼,收回的目光又快速的扫了我一下,她继续回到了手机游戏中。
“三楼便宜啊!只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老板娘看出我迟疑停留的心思,一下说中了要害,游戏控制了手和眼、却管不了嘴。
“有空调吗?”
“有呀!这个天没有空调谁受得了?”她拿着手机站了起来,离开手机的眼睛转向缩胸弯背的我。
“箱子放楼下吧!”我看了看陡窄的楼梯。
“只住一晚?”她看出箱子的笨重,语气有些失望。
“现在说不准。”
这是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房间,东西放着一张单人小床,床头顶东墙,床尾靠西墙。床尾处的拐角放着一张脱漆褪色的小小的黄白色圆桌,上面黑色的热水壶的把根处锈迹斑斑。墙上挂着的空调外壳——已发黄、变黑,裂开的出风口露出带着黑褐色锈迹的扇叶。
右手的食指肚碰到了刚烧开水的发烫壶盖,指肚上的弧形疤痕是捅存钱罐时留下的。
存放了二十多年的全瓷彩猪是准备留给儿子的孩子——未来的孙子做礼物的。它圆乎乎的头上扎着两个粉色的蝴蝶结,圆溜溜的两个乌黑的大眼睛笑盈盈、甜蜜蜜,幸福的神情惹人怜爱,圆滚滚的肚子是异常的饱满丰沛。
底部封口处模糊的字迹引来一阵阵心痛的涩,小小的出口被硬币的重力挤压的没有一丝回旋的空间,扶着它侧歪胖硕的身体,我俯伏在地抠了好一会才掉出一两枚硬币。
初冬的夜晚,冰凉的地面没有缓解我的燥热,冒汗了,脱掉了一件外衣。它睡倒的身体恰好遮住我不愿看到的笑容,我身热脸红,终于狠下心,找出一把螺丝刀,试探地轻轻地敲了敲出口,再转过来用木柄的圆头在出口的四周沿圈敲打,一次有力的敲击后,一道裂纹显现出来。心硬了下来,一次比一次的加大了力度。沿着裂纹掰下一块块的碎片,我极力的躲避着那双圆溜溜、笑眯眯的大眼睛。一阵刺痛,右手的食指随着一泻而下的硬币从猪肚出来时已鲜血淋漓,俯身趴地的我看见了地板上的红色硬币。锋利的裂边把它划的很深,血在不断的涌出,空洞的彩猪已缩小了身体,在那张笑容依旧的脸上——似能看出它内在的忧伤和悲凉,它完整的笑容减轻了我的痛。
“他们白天都不回来,晚上才回来休息,你可以在他们回来前洗好澡。”楼梯旁的公用卫生间让我想起老板娘递给我房门钥匙时——在特意的着重交代。
空气燥热却感到舒服,太阳底下的一切景物放出一层耀眼的光。没有负重的身体迈着轻快的脚步,口罩上愉悦的眼睛不住的打量着所过的景物,川流的行人和流动的车辆令通透的心感到一种新生的力量。
到达人才服务中心时,寥寥无几的大厅冷清的让人尴尬,脸上的口罩让气氛更显清疏冷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