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7 天后开课 去看看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4306
阅读:2176
发表:2023/8/19
都市,农村 小说
三层口罩
花宏 [安徽宿州]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3-B-03097】


  “来晚了,马上就结束了。”穿一身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嗓音清亮。
  方正的玻璃隔断——成行分片的分布在大厅的每个区域,每个隔断上都贴着醒目的招聘内容、要求和所需条件。三五家还没离场的单位零星地散落在空旷的大厅里,工作人员在萧索中树立着一种认真尽职的企业精神。
  跟在两个眉目收缩、眼光渺茫的男子后面向前转悠,蓦然发现整个大厅就我一个女性且年龄也是最大的一个,刚走几步,前面的那个穿白T的男子突然停住,左右扭了扭头,转身向门口走去。
  脚步慢慢地从每一家的办公区走过,眼睛划过一张张招聘启事里的要求和条件,回到原地时,迷瞪的发现只有我一人在绕圈、踯躅。
  大厅的拐角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专注的和某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的在交流、沟通。他们显得尤为突出和扎眼,这时小伙子把屁股下的圆凳往前挪了挪,与工作人员贴得更近了。
  停下脚步,呆呆地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谈话,却听不见一丝的声音,看着他们,但看不见他们一点的特征。
  他们在空荡的大厅备受瞩目,有些人喜欢这样清静、不受干扰的氛围,可专心的跟对方进行互动——不需担心自己的超长占时而遭到别人嗔怒的眼神,在意犹未尽时不情愿的停止心中未解的疑问和正在酝酿的问题。但人多氛围浓烈,震撼喧闹的场景可让怯懦的人胆量增大,说出有些不敢问不敢提的话。
  上面两种情况,我是各掺其半吧!热烈的场面可让我混水摸鱼,在嘈杂的人群中随性发挥,不需顾及面子和自身的细节问题,无所顾忌的观察别人的同时还可借鉴他(她)们的思想与做法。但拥挤的场面、嘈乱的声音却会阻碍我流畅的思路并打乱冷静清晰的大脑,会在众多的注视下丧失或遗忘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主见,无意识的逐流于他人的思想与理念,留下冷静过后的懊悔跟自责。不过这清冷落寞的场面却会因交流中的停顿而产生尴尬和不安,卡顿的场面让人失去激情,在抉择面前犹豫不决或最终放弃选择——无获而归。
  廖落的场景下——双方是不是都有‘嫁不出去,无人可娶’的酸涩感触呢?
  “你这个年龄……,看看吧!”姐姐的声音轻的几乎听不见。
  “花一样的年龄,草一样的人生”
  “被遗忘的曾经,至少还是个回忆”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怀念过去的我们”
  ……
  上了两年中学的姐姐辍学成了母亲生活与农活中的小帮手,担起了一份家庭的责任。没事的时候她喜欢在煤油灯下掏出随身的小本子,把记在上面她所喜欢的句子读给还没上学的我听,年幼的我如今还能记起几句当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的至今不知是谁说的名言。
  七十年代的家乡没灯没电,煤油灯跳跃的火苗给万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金黄的油灯下,姐姐在入睡前总会重复一件事,把带有小补丁或已褪色的裤子——裤缝对折碰齐的铺在桌上,拿过倒入开水的茶缸,用滚烫的茶缸底烫出一条带中缝的美人裤,最后,姐姐把折叠好的裤子再小心的放在枕头下。她身上的衣服总是比别人整洁有形,本身就很直的腿被衬托的更加修长。
  “人靠衣裳马靠鞍。”一看到姐姐,外姥姥总会这么说。
  “狗配铃铛跑得欢。”母亲会假装嗔怒的 接一句。
  窈窕爱美的姐姐从小是我仰望崇拜的偶像。
  听母亲说,姐姐小时候很瘦弱,快十岁的她却抱不动几个月的我。
  一次,姐姐把在她怀中下滑的我使劲地往上一纵,谁知掇过了头,我从姐姐的前肩落在她背后的土地上,所幸只是头上起了个大包,没有让我失去以后的人生。
  “大傻子,二憨子,三捣子,”你就是我们中最能的一个,”姐姐对侃侃而谈的我说,“没有你不知道、不能做的事。”
  社会在快速地发展,时代在飞速地变化,当年的意气风发、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情被岁月和坎坷消耗殆尽了吧?
  姐姐的轻语掠过我此刻涩痛酸愧的心。
  “这个事要这样做,可知道?”
  “你就听我的,可知道?”
  “……不能这么做,可知道?”
  “……”
  “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每次让人都听你的,你可听别人的吗?”丈夫说。
  “‘可知道’是她的口头禅。”憨厚的哥哥笑了笑。
  不知道何时‘可知道’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可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不知道’了。
  (1)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
  曾经有过
  ……
  (1)《渴望》是易茗作词雷蕾作曲,毛阿敏演唱的电视剧《渴望》的片尾曲。
  (2)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
  (2)《好人一生平安》是易茗作词,蕾蕾作曲。由李娜演唱的电视剧《渴望》的片头曲,同时也是电影《三峡好人》的插曲。
  (3)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
  憨笑中埋着乡音
  一声声喊我乳名
  ……
  (3)《父老乡亲》是由石顺义作词,王锡仁作曲,范琳琳、彭丽媛等演唱的歌曲。
  心中唱着这些我所喜爱的直涌大脑的歌,那抹愁绪似随歌飘散,心往下又沉淀了一层。
  唱歌的路人不一定是得意之人,或许是眼泪在飞的人。
  两手空空的我感觉身体累且重,灌铅的腿伸屈困难,浑身是汗却没有丝毫热意,琳琅的街铺让人生厌,一双双口罩外的眼睛放着寒光,“滴滴嘟嘟”的车辆实是令人心烦。
  我真想,真想拽住这一点点在悄悄流逝不返的时间,让它停下来,停下来,休息,休息,休息一会吧!或者放慢它的脚步,让我有喘息思考的时间,不要把我撵得太紧、太紧,让我太累、太累。自设在数分数秒的生活中,耗不起这无声无形、转瞬而过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时、每一天……。
  “妈呀!热死了,哎呀!做顿饭是真受罪。”教室的门口响起一个清脆洪亮的声音,十点左右走出教室的两个学员回来了。穿橘色圆领T恤,留超短发,身体高胖的五十左右的胖女子拉着一辆蓝灰相间的平板车走了进来。
  “妈的,衣服都湿透了。”她揪住前胸的衣服——来回的扇了两下,倒背的右手拽着板车的拉杆边走边回头查看。
  板车上放着两个不锈钢的饭桶,中间用一条红色的长布带围栏后固定在板车的横牚上。另一个年轻秀气的和骆洛差不多大的姑娘扶着一个放在桶上的菜盆紧跟着走进教室,低头弯腰的她紧张地攥住盆沿,让不停滑动的盆体尽量的固定在桶口,她还时不时的弯下腰去检查一下红色的布带是否滑落,那张年轻紧绷的脸黝黑、健康。
  “辛苦了班长,辛苦了阿月,来帮忙呀!”第二排的那个圆胖结实的短发妇女——最后一句似乎是说教室里有些呆愣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
  声音散漫的她自己却从抽屉深处摸出了一副一次性碗筷。
  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她俩已把菜桶、菜盆一一摆放在门口靠墙的一张桌子上了。
  教室里的学员和老师还有王经理手拿各自的餐具在饭桌后已陆续站好——自觉得排成队列,我和陈姐很自然的站在了一起。
  “谁值班谁打饭,”小李老师站在王经理的后面——扒着她的肩头对想放弃继续工作的大胖个班长和秀气涩讷的阿月说,“这样才会有秩序。”
  “阿月,把我们的碗拿来,别搞到最后自己没得吃了。”班长尖脆的声音带着不满。她的头上升腾着柔弱的袅袅的新鲜热气,热气中飘散出一股饭香。
  不是很饿的胃不觉咕噜起来,难道是异乡的饭菜引起了我的胃口。
  班长舀了半勺米饭,“啪”往我崭新的粉白色的带把的不锈钢碗一擖,舀出一勺卷心菜炒肉时她停了一下,晃了晃勺子,减了一小半的量后再一擖,最后一道醋炝绿豆芽一下就让我不大的碗冒了尖。
  “不够的再去加呦!吃光了才不浪费。”小李老师坐在后排的桌上,撕开了一次性筷子上的封口。
  “今天还不知道够不够吃的嘞!少算了两个人。”班长心虚的小声回应。
  我面前的纸巾上有一小堆分拣出的菜和被锅底炕焦的硌牙米饭。陈姐往我这边看了看,站起来不经意的又向四周看了下,她瘦削的身体慢慢地走到了了无烟气的饭桶前,没入饭桶中的手臂舀出粘在勺底的米饭,菜桶中又舀出一些带汁的汤菜。
  我瞪了瞪第二排那个圆胖结实的瞥了陈姐一眼的妇女。
  “吃光才好,不浪费,吃了不疼糟蹋疼。”小李老师在后排发出“吧唧、吧唧”的咀嚼声,恰到时机的用进食的间隔说出要说的话。
  陈姐端正的脸像有一丝绯红。
  “不能把口罩拿下来吃吗?戴这么多,刚见面时我就觉得好奇怪。”堆在她下巴上的口罩让我觉得真是很闷,反正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让我觉得怪。
  陈姐对我笑了一下,没回应。我的碗被她抽走顺带着清洗了,碗中还有没吃完的饭。
  “老黄,不行,要叫你阿黄才行,你给我们每人名字前都加个‘阿’,是要叫你阿黄才对。”班长对第二排那个长得圆胖结实的叫阿黄的妇女说。
  “这样好称呼呀!”阿黄娇滴滴的声音和她的体型、年龄不符。
  “看你老实巴交的,心眼倒是挺足,我昨天才来,就被你封官当班长,”班长响亮的斥责声并没生气的意思,“当班长累的多,今天做饭热死我了。”
  “以后我们也要向上批学员那样排班做饭,小李老师已经说了。你、阿月和阿梅都是昨天来的,阿月年轻就不要说了,阿梅散事太多,我和阿霞比你们早来半天,想当也没这个能力,你既有这能力又长这么大个,往这一站压得住阵呀!”阿黄的脸现出得意,“我们总得有个头,小李老师说的。”
  “我看你就很厉害,想的这么周全。”染一头黄的有些发焦、面色略显苍老的坐在班长后面的那个穿枣红色上衣的妇女说。
  “阿梅,话不能这样说,只要是为大家好,没有恶意,不就行了,要‘少说话,多做事’”她把脸转向坐在隔壁的阿月又转向在后面与骆落坐在一起的一个年轻的短发姑娘,“像阿月阿霞学习才行。”
  两个年轻人的头垂的更低了,骆落的头也低了下来。
  “说正事,明天就开始排班做饭,包括你们几个新来的,两人一组,现在不是班长也是了。”
  “排班做饭是小李老师要求的,”阿黄说,“大家都能尝到不同地方的口味,主意真的很好。”
  “不能只吃不做啊!规定好的事就要遵守,做呗!”高平冷冷的说,扁平的脸上露出习惯的不屑表情。
  “把我和安徽大姐排一起。”我对着班长大声的说。
  “名字写下来,以后好安排。”班长推了推她面前摊开的一个上面放着笔的本子。
  高平,骆落,陈荣,常晓,阿月,阿梅,阿黄,阿霞,班长卜宏。
  “以后我就喊你陈姐了。”我看着陈姐的名字。
  “那我就喊你晓妹。”陈姐对我微微一笑。
  “戴这么多口罩?”阿黄看了看陈姐。“那时口罩紧缺,我把口罩是反复的洗反复的用,用到里面起毛才舍得扔掉。”
  陈姐的口罩始终没有像其她人那样拉下来。
  “谁能想到呢?口罩会成为紧俏商品并且还是必备的随身之物。”班长嗓音尖亮。
  “我们那边的口罩厂新增好几个。”高平说。
  我“嗯嗯”的附和她们,班长和阿梅坐在靠窗的那侧,我和陈姐在中间的第一排,阿黄在我们的后面,高平一人坐在放饭桶那侧的最后面。我们的身体都转向教室的中心——坐在中间的阿月、阿霞和骆落的身上,被我们的视线围在中间三个年轻人一声不吭的微垂着头,骆落把胳膊肘撑在桌沿边上,“咔吧、咔吧”她不住的按着笔杆上的弹簧按钮。
  “像做梦一样,真像做梦一样。”阿梅的神色像进入了回忆中。
  “听说晚上还有一个新来的。”班长说。
  “我们这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的……”阿黄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责任重大。”高平说。
  “难熬也最难受,在家没路子,只有出来看看。”阿梅说。
  “苦累都不怕,只要能挣到钱呐!”班长的声音比别人都大。
  “你们都交费了吗?”阿黄问。
  “不交能坐这吗?”我反问。
  陈姐的眼睛闪缩了一下,垂下了头,看着桌上上午发的记录本。
  瞅着沉默的陈姐,觉得我一直在说两个人的话。
  “听说有一种免费的政府补贴式的培训?”班长转动着手中的笔。
  “有,老家就有,但来到外面,还要经过培训才能推荐工作。”高平站起来,走到离大家近的桌子,屁股靠着桌沿,深沉的把双臂抱拢在胸前。
  “那不白学吗?来外边还要交学费培训。”阿黄说。
  “还不是人人都能享免的,有条件要求的。”高平说,“听说教的不好,学不到什么东西。”
  “这样看免费学也没用呀!”班长看着高平,“现在这些对我们都没用了,结业后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说,没钱在外真是寸步难行,妈的,动步就要钱。”
  “听别人是这么说的,谁知道呢!”高平说。
  “走一步算一步,想多没用,‘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中用’。”老妈的话顺口被我说了出来。
  高平的脸上明显的带着反对的表情。
  “我儿子在这边,先学着再说啦!”阿黄双手举过头顶,“啊呀”一声张大了嘴巴,伸了个大懒腰。
  我的嘴也随之张开,其她人都在相继地打着大小的哈哈,陈姐在用一只手按揉着两侧的太阳穴。
  “饭后就是犯困,能休息一会就好了,下午才有精神上课呀!”阿梅闭上张大的嘴,揉了揉眼睛。
  “想的美,哎呀!有些冷。”阿黄从抽屉里拿出一件紫茄色的外套,把它慌忙的披在了肩上。
  “都是娇滴滴的小姐,多舒服,还冷?”班长看看我和陈姐还有阿黄。
  教室里就我们三个穿外套的。
  听王经理说话前——我下意识的抱了一下手臂,陈姐从外面的包里拿出一件格子外套递给了我,自己也拿出一件稍簿些的外套穿在了身上,当时心里确实是佩服陈姐的远见和周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秦戈
  • 编剧
    竹雨凝
  • 自由职
    我是无
  • 其他
    pet
  • 学生
    tro
  • 制片人
    ren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4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同类推荐作品

故事众筹者(爱情, 都市, 奇幻)
爱在春城不觉醒(一)(爱情, 都市, 校园)
美颜劫(都市)

同类最新作品

小小(农村)
三重暖色(都市, 犯罪)
“丽”老师(都市)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骇客传奇之一 惊天窃案(都市, 悬疑推理, 犯罪)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同类随机作品

贾家村修路记(主旋律, 农村)
囚爱(都市)
怂人,钱二喜(农村)
赌王(上)(都市)
纵火(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