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0777
阅读:7992
发表:2015/11/17
20章 主旋律 小说
《永远的先锋》第2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六)
杨成武看第一天只赶了八十里路,他就和王开湘商量要赶时间,他们命令提前一个小时开饭,五点钟的时候,部队已经出发了。
天还未明,河谷里的风冷嗖嗖的,大河的波涛看不分明,但它的强烈的震撼更令人恐怖;两边的山还隐藏在夜色之中,山显得更近,更有气势。
跑动的脚步慢慢地把夜的黑暗踩进了右边的波涛。
红四团的首长还不知道,半夜一时三十分,军团部接到了朱德总司令的紧急电报。
5月28日一时三十分,朱德致电一军团:
A、昨二十七日二十时电悉。
B、我四团今二十八日应乘胜直追被击溃之敌一营。并迎击增援之敌约一营,以便直下泸定桥。二师部队迅速跟进,万一途程过远,今日不及赶到沪定桥,应明二十九日赶到。
C、刘、聂率第二团亦应迅速追击北岸之敌一营,以便配合四团夹江行动。
乳白的雾慢慢地升向峰峦的高处,阴沉沉的天空压得河川的景象更为清晰。
一匹大黑马从后边直追上来,到了跟前,杨成武认得是军团部的通信员。
“报告,紧急命令!”
一份命令递了过来。
杨成武打开一看,命令是--
王、杨: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你们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的。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
林、聂
杨成武看完命令,马上递给了王开湘,李英华也赶紧过来了。
王开湘看完后,也是一句话没讲,他立即打开地图,查看红四团现在的位置。
李英华思考着,他说:“看来军情紧急,军委把任务提前了,这后面两天的路现在要一天跑完!”
“从地图上标的里程,此处到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杨成武说。
“今天是二十八日。”王开湘着急地说。
“对,明天是二十九日,也就是说两天的路程必须一天赶完!”杨成武自然也感到了压力,但他知道,命令就是命令,命令一定要坚决执行,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
“是啊,一天必须跑完二百四十里路,这可都是山路,确实是个大难题!”王开湘看了看快速行进中的战士,好像是自言自语。
“必须马上紧急动员!”杨成武坚定地说,他知道,现在容不得一分、一秒的犹豫。
“马上召集营、连干部开会!”王开湘说。
“没有时间了!”杨成武说,“咱们边跑边把命令传到各营、连,再由营、连传达到每一个战士!”
“就这样,咱们分头行动!”王开湘一下子提高了声音。
杨成武拔腿往前赶,一边对旁边的战士喊道:“快,快,加速前进!”
团长和参谋长都对通过的战士大声喊道:
“快,再快点!有紧急命令!”
“任务提前,加速前进!”
战士们一下都跑了起来,这不是小跑,这是快跑。后面的队伍一看前面跑了起来,也马上像受了传导似的,都跑了起来。
杨成武追上了一营长季光顺:
“军团部紧急命令,明天一早赶到泸定桥!”
“现在要求战士们,一天一夜跑完二百四十里路!”
“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营干部要马上传达到各连,各连再传达到各排,再到各班,要到每一个战士!”
“一定要发挥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
“来不及开会,跑步传达!”
一营长季光顺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飞一样地跑向前面。
马上,红四团的奔跑的队伍里出现了一种景象:一个干部聚笼着一些人,跑着,说着;很快,小团体散开来了,跑得更快了。
干部又朝前跑去。
这就是红四团创造的“飞行会议”!
很快,杨成武和总支书罗华生一起,飞一样地奔驰到行军队伍的最前头,他们冲上一个小土坡,马上做起了鼓动宣传,政治处的同志们也快速地加入了进来。
口号声起来了:
“我们是‘铁军’!”
“我们有光荣的历史!”
“克服一切困难!”
“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要经得住考验!”
“共产党员要跑在最前面!”
“向夺取安顺场的红一团学习!”
“和红一团比赛,坚决拿下泸定桥!”
“跑完二百四,夺取泸定桥!”
“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
“红四团是永远的先锋!”
红四团现在成了奔跑的洪流!
(七)
猛虎岗。
奔到了猛虎岗,红四团的指战员们才注意到起雾了。朝大山上望去,浓雾早就把山峰遮了个严严实实。
根据侦察,猛虎岗上下有三四十里,右边是大渡河,左侧是险峻的高峰,中间是一条羊肠小道,山顶上有敌人一个营在把守。
这是安顺场通往泸定桥的必经之路!
敌人看不清红军的位置,只是盲目而慌乱地放着枪。
雾越来越大了。
干部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出各的主意,各想各的办法。大家一商量,都认为大雾是好事:既然老天给我们布下了一个天然屏障,那我们就利用它,来一个神兵天降!
战斗方案很快形成了。
队伍集合好了,团长特别交待:“不许放枪,要利用大雾作掩护,突然接近敌人,用刺刀、手榴弹解决!”
曾庆林一挥手,带着部队摸上去了。
政委、团长还有其他干部都紧张地等待着,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睁大眼睛盯着前方。其实,满天的大雾,什么也看不见。
5分钟,10分钟……
“轰隆!”大家盼望的声音终于响起来了。
“轰隆!”“轰隆!”又是连续的爆炸声。在爆炸声中,震天的喊杀声也在山头上响起来了。
“又成功了!”王开湘高兴地拍着手。
“吹号助威!”杨成武大声命令道。
号声响起来了,冲锋的呐喊响起来了。先锋营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全线崩溃。先锋营马上以排山倒海之势猛追逃敌。这一口气追下去就是30多里。
敌军的溃兵逃进了摩西面,摩西面还驻着敌人的团部和一个营。
先锋营越追越勇,以迅猛的冲击直接占领了敌人的团部。草木皆兵的敌军在溃逃时炸毁了小道上唯一的一座木桥。
(八)
逃跑的敌军炸毁了河上的木桥,战士们恨得直咬牙。
王有才带领工兵排的战士们迅速伐木架桥,政委和团长在一边指挥,一边让其他战士稍作休息,吃点干粮。焦急地等了有两个小时,桥终于架好了,一声军号响,红四团又奔跑起来了。这一跑,一口气就是四五十里。
已是七点多了,阴沉沉的天眼看着就要黑了,看看地图,还有一百一十里路。
突然从天空跌下豆大的雨点,杨成武一惊:“可不敢下雨啊!”
雨来了,马上就来了,而且是暴雨!山谷里立即是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直往下灌。雨打得战士们睁不开眼,抬不起头。雨雾、夜色很快把道路都要遮严了,前后左右只能看清数米远,泥水一冲,几乎分不出道路了。只有在闪电划破夜空的一瞬间,才可大约看出那里是山,那里是路,才能看见蜿蜒前进的队伍。
红四团的战士个个是“铁军”,这点雨算不了什么,可是牲口很恐惧,拉也拉不动,推也推不走。但这支部队还是不停地往前赶。
突然发现东岸有敌人的部队!不用说,他们是往泸定桥增援的。战士们的脚下更急了,绝不能让敌人的增援赶到前面去!王开湘也传令作好迎战东岸敌人的准备。
杨成武看到,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必须进一步动员,必须发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立即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动员,队伍里又开起了“飞行会议”。
马上队伍里响起了短促的鼓动声:
“明天六点,必须赶到!”
“坚决克服困难!”
“暴雨挡不住红四团!”
“绝不掉队!”
“共青团员,冲在最前!”
“共产党员,永做先锋!”
“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
机枪换手了,扛到了党员的肩上。
弹药箱换手了,扛到了干部的肩上。
共青团员们伸出了友爱的手。一个人跌倒了,马上就被旁边的战友拉了起来;有人跑不动了,马上有人拉着他跑。战士们什么也不顾了,索性痛痛快快地拼上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断地跑。饿了,随手掏一把生米边嚼边跑;渴上,更简单,脸上、手上有的是雨水。
二连长廖大珠想了个办法,他让战士们把绑腿全解下来,连成一根长长的绳子,大家都拉着绳子跑,这样,既有了方向,又可前后互相帮助。这个方法很快就推广开来了。
可这毕竟是黑夜,暴雨,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实在快不起来。
杨成武想,困难越是严重,越需要加强政治工作。他立刻组织干部,向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进行动员,说明了摆在面前的极端困难,也说明了上级的要求:必须在明天6点前赶到泸定桥。
“现在,是发挥我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时刻,我们绝不能松一口气,要用我们的行动带动全体战士,坚决克服暴雨、泥泞带着我们的更大的困难。一句话,坚决克服千难万险,带领红色战士,永往直前!”
王开湘也大声喊道:
“每人准备一根拐杖!来不及做饭,要大家嚼生米,喝雨水充饥!无论如何,坚决完成任务!”
(九)
开完军事会议,刘文辉马上部署军队,他不敢怠慢,至少表面上不敢怠慢。他立即调兵遣将,他自己也在5月27日赶到汉源督战。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