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34 天后开课 去看看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0724
阅读:179
发表:2025/2/20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4章 推荐
江政稼 [江西九江]
 银牌VIP
 出售价格:面议 [联系作者]
4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线装书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ISBN:978-7-7800-3364-0】


  民国历史  大家族兴衰  军事战争  宗法社会  鄱阳湖风情

  林姑娘怎么都不同意缠脚,她说,外面的女人都在放脚,你们史镇还要缠足,真是落后,缠足是对女人的摧残,你们被摧残了,还要来摧残我吗?我不会让你们缠的。可这是在史镇,你来了史镇就必须缠足。吴太太态度坚决地说。于是,吴太太叫来了两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将林姑娘捆绑在椅子上,强行给她缠足。她挣扎着,反抗着,呼叫着,然而整个史家大院都没有人理会,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是女人,谁也不能另外。她不停地呼喊着,喊声惨烈而又愤怒。吴太太叫人用一块布将她的嘴堵了起来。缠足是痛苦的,林姑娘痛得大汗淋漓。她痛苦的不只是肉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如果缠了足,她将和史镇上女人一样,被禁锢在这个狭小的封闭的天地里,无法回到已经在变化的外部世界。那太可怕了,比要她死都可怕。她决定以死来抗争。她拒绝进食,拒绝喝水,只要一天不松开她双脚上的裹脚布,她就绝食。吴太太毫不理会,不吃饭就不吃饭,看你能熬过谁,要想松开裹脚布那是不可能的。老太太知道了,有些害怕了,要是缠出人命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毕竟是一条人命啊。史家的名声也不好听啊。她找到媳妇说出自己的忧虑。吴太太说,您放心好了,她这是威胁我们,如果给她松开,那以后史家还有谁能说得了她,她以为只要她一闹,史家人就会让着她呢。您看着吧,熬不过几天她自然会吃喝的。整整过了七天,她依然不肯进食,她已经相当虚弱了,没有力气喊叫了,裹脚布越缠越紧,她的双脚感觉像有无数的针在扎似的,骨头都像是要断似的。她无力呻吟着,她知道自己这次是逃脱不了啦,自己不久就要死去的。她盼望死亡早点到来,她不愿再这样生不如死地生存下去。这时她明白了,世清为什么不让她来这个该死的史镇,这里根本不是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的地方,那就让我去死吧。她做好了死的准备,她没想到那么大的洪水没让自己死去,却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史镇,以这样的方式屈辱地死去。她想着,渐渐地又昏迷了过去,她这几天就是这样,一会昏迷一会儿又被疼痛折磨得醒过来。
  她昏迷着,做着可怕的噩梦。她感觉有怪兽在追赶着自己,自己在茫茫无边的灼热的沙漠上逃亡,脚下的沙粒像烈火在烧烤着自己。她跑着,非常的疲惫,她跑不动了,她想倒下去,永远地倒下去,再也不想起来了。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天空中有一个小孩的哭声传来,那声音又像是在呼唤着自己,她惊奇抬起头,寻找小孩,但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着急地寻找着,可那声音越来越近,就在自己的身边,然而她怎么看不到,她更加着急了,便从梦中惊醒过来。她醒来,回味着那奇怪的梦。这时老太太走了过来,她看了看已经非常虚弱而又蒙头垢脸的林姑娘,心里可怜起来。她坐到林洁的身边说,林姑娘,你不能这样啊,你要吃东西,在史镇每个女人都要缠脚的,你既然来到了我们史家,也要缠脚,我们每个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疼痛都是难免的,过了这个关就好了。你再忍几天吧,但你一定要吃饭,你不能想到死,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能想到死呢?你就是为你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吃饭啊。你要听话,不要再犟了。老太太又说了些安慰劝说的话,但林洁都没听见,她在想老太太刚才说的孩子和自己的梦。
  我的孩子,她在心中呼唤了一声,你在埋怨我了吧?你不想死吗?你想来到这个世界上吗?可是我的孩子呀,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把你生下来。就是生下来,你又能否存活下来?你知道你出来后会是什么在等待着你吗?我可怜的孩子,我真不敢把你生下来。可我又是多么希望将你生下来,你是我和你父亲的果实,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和你父亲相爱的见证啊。我不把你生下来,就等于我没有存在过,就没有人知道我和你父亲相爱过。我不知道你父亲现在在哪里,他还会不会来接我出去,我想他不会回来的。我再也见不着他了,你也见不着他了。我的孩子,我们命里注定要遭受磨难,那么一场风暴将我们母子抛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啊。因此我想带着你一起去死,可刚才你在梦里向我抗议了,你要活下去。是啊,你一定是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定像你的父亲,你应该存活下来,你有这样的权利。她在想着,和肚子里的孩子在交谈着。她感到温暖又感到伤心,她似乎觉得孩子在自己肚子里蠕动着,她感受着这个和她连在一起的生命。她闭上眼睛,泪水从她的两边的脸颊哗哗地往下流,她要活下去,必须活下去,为了孩子,为了世清,她决定活下去。给我水,她微弱的声音在呼唤着水,周围的人都惊喜起来,都说老太太劝说得好。老太太也松了一口气,她真的不希望林洁死去,那样她的心会永远不安的,菩萨也不会原谅自己的。林洁要水喝,说明她不想死了。老太太吩咐女佣要给林姑娘水喝,要给她饭吃。
  吴太太听说林洁要水喝,心里的感受是复杂的。林洁对自己低头了,这个女人自到史家起,就阻梗在自己的面前,她那故作清高的眼神透露出孤傲的神情,似乎她不会屈服于任何人。怎么样?服了吧,不敢再装腔作势地闹什么绝食了吧,我以为你真敢以死来抗争,那样的话我还真有点难办。你真要是抗争到底,我也不敢让你死的,你死了成了烈女,而我呢,将背负着逼死人的恶名,永远成为史镇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放了你吧,那你将永远不会把我放在眼里,认为我是虚张声势,对你没有任何办法的。吴太太非常得意林洁的屈服,然而她又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她想活下去呢?她明知道她的生将会比死更难受的。自己决不能让她舒舒服服地活着。
  裹脚的效果一点也不明显,有女佣告诉吴太太,说林姑娘的脚已经定型,可能无法缠小了。吴太太瞪了女佣一眼,你的脚是一夜之间缠小的吗?你不用力怎么缠得小,你现在就放弃前面的功夫不白费了吗?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放松。你不能用缠小女孩脚的那种办法,要想点法子,我想你每天在缠的时候,要边缠边用棒槌锤,这样效果也许会明显一些。女佣眼睛露出恐惧的神色,摇头说,那样恐怕不行吧,林姑娘哪受得了。吴太太厉声说,你没试怎么知道,你这个废物,这么点事情还做不来吗?不想在史家干下去了?女佣退了下去。第二天她们果然按照太太说的,用棒槌锤,林洁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刺耳的惨叫声从房间传出,刺向每个人的心脏。史成杰少爷正要出门到学堂读书,听到这惨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奔向那发出惨叫的房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女佣们在麻木地捶打着林洁的双脚,裹脚布上已是血红的一片。你们在干什么?你们有人性吗?史成杰高声喝道。女佣们停了下来,脸红着望着少爷说,是吴太太要我们这样做的。史成杰转身离开,来到母亲的房间,他一进门就对母亲说,娘,不能再给她缠脚了,必须马上停止。这是在摧残她。吴太太漫不经心看了儿子一眼说,不是我要给她缠的,我是按照你爷爷和奶奶的吩咐做的。史成杰又去寻找奶奶,老太太已经去看林洁了,她也被那惨叫声震惊了。史成杰找到奶奶,对奶奶说,奶奶不能再缠了,这太残忍了,爷爷不总是给我们说要讲仁义吗?老太太点点头说,杰儿,你说得对,不能再缠了,怎么能这样,这真是造孽啊。你们给我松了吧。从那天起,林姑娘的脚就没有再缠了。
  然而,林姑娘苦和罪并没有结束,那双脚破损了,那么热的天裹脚布一捂,脚便开始腐烂了。开始腐烂的时候没有人去理会,因此就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只是等到腐烂得相当厉害时,才请来了郎中,但已经晚了,郎中开了药敷上,但没有效果,而且药还经常不能及时地换。林姑娘双脚腐烂的臭味在散发,整个东屋都弥漫着这腐烂的气味。这时吴太太又找到老太爷说,史家是清静高贵门第,怎么能容忍这些污浊之物。你原说等那个死鬼来将她带走,可你知道他哪天能回来呢?这小狐狸精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到时史镇人怎么说我们史家?老太爷沉默了一会说,是啊,她已经这个样子了,是不能留在史家大屋了。让我想想吧,怎样妥善安排。老太爷请来了史忠良老先生,在有难处的时候总会找他来商量的。史忠良想了想说,给她找个人家吧。史老太爷点点头说,我也是这个意思。我想,就让洪老头收留她吧。史忠良说,这倒是个比较好的办法。于是老太爷把我叫去对我说,洪老头,我想把林姑娘托付给你,你好好照顾她。你跟了我一辈子,也没成个家。林姑娘虽然不干净,有个不明不白的孩子,但她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你就不要嫌弃了。那孩子如果能顺利出生,你就认了吧,等老了也有个人照顾。我在一天你就在史家住下去,等我死了,你就带着他们回你的老家去吧。我答应了老太爷,我知道老太爷是要我照顾林姑娘,我知道这对林姑娘不公啊,但没有别的办法了。就这样,林姑娘搬到我住的这间偏屋,她的脚再也没好起来。她能活到今天,就是为了那孩子。孩子生下来了,她就走了,倒也解脱了,再也不要受这份罪了。
  憨叔听完洪老头讲述后,在那里沉默不语。两位老人都没讲话,都在沉默着,目光中没有任何的表情。过了好一会,憨叔慢慢地站起来,拖着沉重而又老迈的步子,向外面走去。他边走边嘟囔着,是我害了她,是我作了孽,我当时该劝船工们离开就好了。老天啊,你惩罚我吧。林姑娘,老爷你们怪我吧,你们让我也早点去吧,我到那边去服侍你们。洪老头望着憨叔的背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七天过后,史世清便要下葬了。在史世清下葬的前三天,洪老头在憨叔的帮助下,用一床破草席将林洁的尸首裹上,埋葬了。因为她是外面人,不属于这附近的任何家族,因此在史镇这一带,她是不能进各村各姓的祖坟山的。憨叔帮着找到了一座不生树木和柴草的荒凉的山冈,将她埋下了。事前他们并不知道史世清要埋葬在史家哪座祖坟山上。第三天洪老头在为林洁复山时,才发现林洁的坟墓和史世清的坟墓,正好在一个山坳的两侧,东西相望。洪老头欣慰地点点头。他边给林洁烧纸,边对坟墓里的林洁说:“这是天意啊。林姑娘,你看见吗?老爷就在那边。你们在生不能相守,死后却能相望,你该满意了。你安心地走吧,保佑你们的孩子能顺利地成长,我答应过你的事情,我一定尽力去做,我会帮你将那小孩带大的。我以后不能经常来看你了,你就不要怪我了。”
  
  六
  史世清死后一个多月,便要过年了。那一年的过年史家没有喜庆的气氛。史成杰觉得那是最为压抑的一个过年,没有人提起父亲,但父亲的阴影始终徘徊在史家的每一个角落。连过年要贴的春联也没有贴,本来家里死了人是要贴白色春联以示纪念,但今年史家死了祖孙两代人,春联的内容不好写。爷爷就说算了,不贴了。每年过年,史家是热闹的,因为全镇的老少爷们都要来给史老太爷拜年,但今年没有人来,一来人们不喜欢先给死了人的家里拜年,那样会给新的一年带来不吉利,二来,史老太爷自儿子死后一直卧床不起,不见客人。到了晌午过后,有几个宗亲下的和其他宗族的长者来看了一下史老太爷,大家也只是说了一些安慰和希望的话,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史成杰兄弟都要穿孝衣,因此也不便出门,也没有给其他长辈们拜年。
  年前,吴太太出去了好几年的哥哥吴浩淼回来了。吴镇处在交通通商之地,吴老太爷因此比较开明,他就将儿子吴浩淼送到省陆军小学堂读书,后来又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吴浩淼暗地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了一名革命党人。回国后,便跟着革命党闹事。那时史老太爷对吴老太爷的做法表示不解,这不是白白浪费子孙的前程吗?民国成立后,吴浩淼风光了一段时期,在省军政府黎烈钧手下任职。几年后,又跟随黎烈钧起事讨伐袁世凯,失败后又流亡日本。十来年只听说吴浩淼在外面东闯西走,也没成什么气候。现在听说又参加了什么广州国民政府。
  大年初二,吴浩淼前来史家拜年,一来看望丧夫的妹妹,二来受吴老太爷的委托,前来安慰史老太爷。史家这下忙活起来了,吴瑞芳布置着仆人们整理整个史家大院,寡居一个来月,使她很少过问家事,因此史家又有点乱了。今天一大早她就动员全家的佣人,包括那些回家过年的佣人都被叫回来了,她要恢复史家的井然有序。
  在上午的时候,吴浩淼乘着船来了。史老太爷叫小儿子史世源到湖边码头去代表自己去迎接吴浩淼。史老太爷则强打着精神,支撑着日渐衰落消瘦的身子到院门口迎接。史家很久没来过这样尊贵的客人。吴浩淼见了史老太爷后,两人寒暄客套了几句,吴浩淼又安慰了几句,并将吴老太爷对史老太爷的关切之意转告于史老太爷。
  “我已是行将入土之人,只求史家上下平安,就别无他求了。可不曾想世清他遭此变故,先我而去。真是痛杀老朽啊。”来到大厅宾主落座之后,史老太爷叹息地说道。
  “世清妹夫遭此不测,确实令人痛心,但事已发生,也没有办法。还望史老太爷节哀保重,史家还仰望老太爷能身体康健啊。”吴浩淼接过史老太爷的话说。
  “我越来越老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史家可能要败在我的手中,那样的话,我真无脸去见各位列祖列宗了。”
  “史老太爷也不要过于悲观,只要您保住身体,史家还是有希望的。”“我已经不行了。告老回家十来年了,对外界是不知有汉,更不知魏晋了。
  哎,只是不曾想民国成立都十来年了,还是天下大乱,内有匪患猖獗,外有强敌欺压。我泱泱大国,日渐衰败,国将不国了。国不太平,我史家又何有出头之日啊。”
  “是啊,更可怕的是内部分裂严重,奉、直、皖相互争斗,闹得民不聊生,国家怎能安宁,更何谈驱赶外敌。”
  “这都是革命闹的,他们打倒了皇上,现在人人都想做皇上。什么共和,只不过是个幌子。中华几千年来都是仁义治国,学西洋人搞什么共和,可都学成什么样子了?”
  “史老太爷如此关心国事,可敬啊。”吴浩淼不想和史老太爷争论什么共和制和帝制,便附和一句。
  “我哪有什么资格关心天下事,家事就够我忧虑的了,世清和世源都没有成就功名,后面孩子的前途也未可知也。”
  “老太爷,我想对您说的是,天下大势是人力不可为的,只能顺其自然。您忠于皇上,忠心难得。但帝制在中国是不可能恢复了,寄望于成就功名获取富贵是不现实的。我不知道世清的几个孩子现在都在学些什么?”
  “我和世源教他们圣贤之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从修身做起,还是要靠圣贤之道啊。”
  “老太爷,恕我直言,您这是在害他们,他们的前途将毁于一旦。您虽然一直不接受维新和洋务,可后来老佛爷都采用了他们的治国之道。现在天下大乱,可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你将他们兄弟关在家里,学那些古代圣贤,那他们就会成为另一个世源。老太爷要三思啊。”
  “可我担心哪,世清出事后我更加担心。听说外面的学堂都不学孔孟之道,学什么白话文、洋文,那以后还有谁知道什么礼仪仁义?前两年,北京的学生闹事闹出大乱子,烧杀抢掠的事都干得出来,简直是斯文扫地,无理至极。外面这样的乱世我怎能放心让他们兄弟出去求学啊。”
  “老太爷,当今世界是强者生存,东西方列强都是共和体制立国。我中华要想强盛只有走共和之路。民国成立后,由于袁氏窃国,推行帝制,共和名存实亡。后来又是军阀混战,闹得国家混乱不堪,处于分裂状态。自古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乱世终要归于一统的。当今中国,顺应潮流者,非孙中山莫属。现孙中山在广州再组国民政府,有识之士纷纷前去投奔,北洋军阀气势已尽,国家统一指日可待。我这次回来就是邀家乡有为青年随我前去广州,一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二来施展抱负,光耀门庭啊。老太爷若是放心,世清的孩子可随我前去,将来一定能重振你们史家的辉煌。不知老太爷意下如何?”
  史老太爷被吴浩淼的慷慨陈词打劫了。他和吴浩淼政见不一,退隐史镇之后,他一直观望着外界的形势,他有许多的想法和看法在这偏僻的史镇找不到人说。吴浩淼的到来使他多年来的积压在心中的话得到释放,他终于可以对时局表达自己的看法了。本来他想和吴浩淼辩论,指出共和的荒谬。然而十来年过去了,自己盼望的恢复满清帝制是已经没有希望了,要自己拥护共和也是断然不可能的。但刚才吴浩淼的话隐约地使他觉得自己可能落后了,吴家确实走在了史家的前面。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史忠方忠于满清,但我的子孙却未必必须如此。在明清交替之时,史家曾有一位明朝的高官,拒绝了康熙编撰史书的邀请,隐居在鄱阳湖边平静的史镇,但他没有反对自己的子孙参加清朝的应试,使史家得以继续辉煌。看来自己也应该适应时局的变化了,只有这样都能让史家重新振兴起来。现在史家的振兴只有依靠吴家了,依靠面前这位自己曾经蔑视的,在外面瞎闯荡多年而现在正踌躇满志的吴浩淼了。
  “大舅真的愿意带杰儿他们出去?”史老太爷的精神似乎振作起来了,追问道。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上官一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第七人(1)(家庭)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第七人(2)(家庭)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同类随机作品

大妈的烦恼(小小说)(主旋律, 家庭)
冬梅(主旋律, 军事)
新桃园三结义(喜剧, 武侠动作, 历史)
香妃秘史(历史)
哭泣如歌(校园, 农村, 家庭)
凤仪天下(历史)
血摇罂粟花(其他, 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