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44133
阅读:6591
发表:2020/3/20
悬疑推理,犯罪
小说
恶魔游戏──十三岁少年杀人事件(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B-01367】
上级长官面无表情,声音也冷冰冰地:“好好处理。”
“是!”
杜微慎,男,四十一岁,大北县警局刑事组,就要栽在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小鬼手上?杜微慎摸摸脖子,长长地、长长地叹着满腔的无奈。
■“物理学家”
“未满十四岁,确定没有任何刑事责任?”
“有民事责任喔,还有道德责任。”
坐在杜微慎面前发问的是一个看似清秀、看似瘦弱的国二生。比蔚沛然像国二生多了,却是和同学一棍一棍一棍打死人的刽子手,林守震。
林守震的父亲是个生意人,防心极重。果然,做紧急避难包生意的,危机意识是比一般人多。这次约谈,不约在学校,不约在家里,不约在公司,而是在律师办公室,就是在避免给人多余的想像空间。
杜微慎看一眼林守震的父亲,看一眼林守震父亲的律师。林守震夹在这两个大人中间,身体,还有影子,似乎全都缩了进去,想要继续开口,嘴唇只不住微微发抖。真像什么?腹语傀儡?毕竟只是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吧。毕竟只是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杜微慎克制了恐怕会曝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习惯动作。
呼吸声。重重的呼吸声打破一时的寂静。是林守震的父亲一次一次的深呼吸在提醒林守震:深─呼─吸。
林守震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了出来。
“这是游戏。”林守震捏了捏拳头:“游戏的规则是:一说出‘这是游戏’就输了。”
“游戏?”杜微慎怕反应过头,看了看林守震身旁的两个大人一眼,再回看林守震,又问了一次:“游戏?”
“嗯,我不想输。”林守震吞了吞口水:“但我仔细想了想,好像一开始就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玩我。只要不说出‘这是游戏’,我就输了。”
杜微慎抬头看一眼天花板。林守震似乎在等他问话。就是不肯老老实实、主动说明?逼警方问话?是在那个吧,诱导警方诱导式问案?杜微慎回看林守震。这问题应该没问题:“怎样的游戏?”
林守震低了低头,十指交扣。
不回答?在想什么?想台词?演的吧?不都和律师排练好了?要是回话回得太快,就演得太差了。所以……演得真好。等你唷,等你继续发挥杀手级演技。
林守震深呼吸了几口气,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从裤袋掏出手机,点开了,交给杜微慎。
杜微慎滑了滑手机,一张张翻拍自电脑萤幕的网页照:积极学堂网路学习系统。
“积极学堂?那个知名补习班?”
“免费的,测试用的。”林守震没直接回答问题,只说:“至少它自己这么说。”
约在三个月前,不,应该四个月前,林守震收到这个网路学习系统的邀请,接受线上教学,还有考试,还有测试。测试什么?测试你是不是他们要的学员。每每线上教学了一半,或刚考完试,“物理学家”──学习系统的自称──它就会给一些奇怪的限时任务,任务完成后才保有继续使用的资格。诸如去河滨公园捡垃圾,维护公园设备,昨天擦篮球架、今天擦攀架,不时也检验公园施设安不安全。
“要是明天中午十二点十八分左右,有人将附有铁管的麻袋吊上滑轮装置,请抽出一根铁管,用力打麻袋,检验滑轮装置安不安全。”
一张网页照如此指示。
没错,是很奇怪的任务。可要是蔚沛然也收到这样奇怪的任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所以他会知道还有袋子等着丢。一般人不会想到丢完一只袋子还会跑出另一只袋子吧?不会那么急着赶时间跑一趟、再跑一趟。而蔚沛然一开始就赶着用跑的。
“你那两个同学,王仁哲和周思维,也受到‘物理学家’的指示?”
林守震不带一丝表情地看着杜微慎,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没问过他们?你们之前不是也打过一次麻袋?”
杜微慎滑滑手机。喏,是两星期前的网页照如此指示,一样的时间、一样的铁管麻袋、一样的滑轮装置、一样的抽出铁管、一样的用力打!不一样的大概只有麻袋里没什么王老师、张老师。毫无疑问,这是练习题,杀人练习题。
林守震眼睛下看,稍稍歪了歪头,最后还是摇了头。
“没问?为什么不问?不好奇?不觉得那两个同学行迹相当……”杜微慎看了律师一眼:“和自己一样?”
“不,好奇,但不能问。”
为什么?因为这是规定。有关网站的事,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
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听起来像是秘密组织,或宗教,尤其是邪教。
哪来的规定?杜微慎滑了滑手机,没看到相关的网页照。因为不许截图。这也是规定。林守震直到加入一个月后才想到用手机拍照,好留存网页画面离线复习,就怕网站内含监视软体,时时刻刻监测使用者的电脑操作。
“这么听从电脑的……规定?为什么?我不是怀疑,而是好奇。”
“要是老怀疑书上教的东西,那还学什么?”
也是。心存怀疑就不是信仰了。“这也是‘物理学家’教的?”
“相信,才能成功。”
所以,你成功了?杜微慎差点问出这句。
眼前的林守震直像是成功跑完了比赛,却一脸茫然。因为比赛完了都不知道,比的是什么也不晓得。是接力赛呀!是接力赛没错,却不是接力赛跑,而是接力杀人!
如果游戏一开始就明说是杀人游戏,林守震他还会不会照样不外传、不试探地听从?会吧?会吧?杜微慎微微点点头。
按手机里的最后一张网页照来看,“网站维修中,休息也是一种修炼”,这个“物理学家”早跑了!他才不信学员不会出卖他呢!网站开宗明义还有一篇“免责宣言”,很莫名其妙的:
。
学习期间敬请疯狂、敬请自由!
但如涉及法律问题,嘿嘿,
恕本站一概不负责。
因为,我们是“物理学家”!
。
我们是疯子,但是灵透。
我们是囚犯,但是自由。
我们是物理学家,但是无罪可咎。
──〈物理学家〉
。
这个“物理学家”成功得手后便断然抽手,果然“无罪可咎”。但要不是如此,林守震会依然死守着“游戏规则”,什么都不说吧?即使死了一个人。
剩下的那几个,就什么都不说,是想继续这个“游戏”?想继续享用应考的独家秘笈、独门密技?都不说了。即使死了一个人。
不。杜微慎两眼直盯着林守震。
呼出一口气的林守震。吸进一口气的林守震。眨了两眼睛的林守震。咽了咽口水的林守震。这次的演出发挥得如何?满意?不满意?是结束了,松了一口气?还是还没落幕,皮还绷着?这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透露的是真是假?真的有“物理学家”?真的是“物理学家”在搞鬼?搞鬼的就不会是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
那未满十四岁的眼睛眨了一下。
■潘朵拉的考试
眼睛、眼睛、眼睛,一只只眼睛都是潘朵拉的盒子,里头藏了什么都不让人看见。在杜微慎眼前,满萤幕的眼睛都微微避着杜微慎的眼睛。
命案第二天,常善国中的学生一早就在进行考试。
学生都纷纷嚷嚷:“期末考不是刚结束?”“明天不是要放寒假?”
老师只好整以暇:“寒假过后不就是新学期?学校打算进行学科能力分班,这次的测验仅供作分班参考。”
于是在电脑教室,一人一台电脑,一台电脑一只监视器,学生作答的画面便即时传送到杜微慎眼前。
林守震的眼睛。周思维的眼睛。王仁哲的眼睛。蔚沛然的眼睛。杜微慎的眼睛眨了眨,都看花了。这就是电脑化的世界吧?用电脑考试,也用电脑犯案。
林守震说得不错──“不错”指的还不确定是不是“对”,但肯定是“好”──林守震说得真好,和蔚沛然他们后来供述的大体一致。一样有网路学习系统,一样有“物理学家”,一样有“物理学家”指派的任务,还一样有“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的规定。只是在向蔚沛然问话的时候──
蔚沛然眨着眼睛,“骗人的吧?”“想套话吧?”,那眼神不断质疑,嘴巴硬是保留了缄默权。本想出示林守震留存的网页照,但杜微慎决定先转问王仁哲、周思维两人。蔚沛然不想翻底牌,警方可还有别的底牌可翻。
王仁哲被问得直说有趣,可惜猜错了。哪里猜错了?王仁哲微微一笑:“这么说,警方果然是用猜的?”
最后问到了周思维。周思维沉默了好一会,不是行使缄默权,而是在思考。再让他思考下去,天要黑了。杜微慎出示了网页照,周思维才哦地一声,说没错,他就在想,为什么警方会故意“猜”一个“错”的细节。一切和林守震说的一样,除了网站名称,还有网址。因为网址是一长串乱码,所以还不确定。
确定了。再次问过蔚沛然、王仁哲后,终于确定了。学生是受到网路学习系统的指示行动,每个网路学习系统各有各的网站名称,积极学堂网路学习系统、乐苦常善网路学习系统、生存法则网路学习系统,网址都是乱码,网页都大同小异,都在维修中。
这个“物理学家”玩得真彻底,只要网站名称对不上,学生都以为出事的是冒牌网站。不,不只如此。就算在出事前知道有人使用教学网站,也都以为和自己的只是相似、绝不相干吧?将人隔离起来,无从依赖他人,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过滤过的讯息,这就是洗脑了。即使是一个好人也很容易就这样成了杀人武器,至少是杀人武器的零件。“物理学家”动用的零件绝不只枱面上的这四个……。
杜微慎搔搔头。怎么不知不觉又信了林守震?真不想让这几个家伙平白无辜。
萤幕监视画面里,林守震这几个家伙正专心答题,是大量的翻译挑错。真想告诉他们:你们错了,错了就是错了,别装没事,还回学校读书考试、读书考试?但他们应该答得很好,毕竟受过“物理学家”的特别指导。真讽刺。别的学生知道了,会不会不满?羡慕?恨?杜微慎只能替这些学生叹一口气。
“物理学家”……应该是老师吧?能教学生就是了。还没当上老师的老师?所以杀一个老师好代替?被擦掉的第三关系人会是这样的老师?不可能。能教警局擦白板的还稀罕当什么老师?或者纯粹是杀人为乐的异常心理?那么那些学生是被变态杀人魔捉弄才犯下自己并不知道的罪?害人的学生成了被害人?──呿!那些学生就想听这个答案吧?
Be a good student。这题的答案是“当个好学生”,而不是“当个杀人武器”。杜微慎紧盯着监视萤幕,咬着牙,克制了,没说出口。
***
这天早上的考题全来自资讯组同事,熬夜出的。
“考得出嫌疑人?”
当时杜微慎问了资讯组的这一句,当下吃了一记白眼。怎么了?差点中毒。怎么差点中毒?就杜微慎给的网址,一点进去,电脑就被绑架了,被勒赎了。
看来“物理学家”留了一手,从学员的手机、电脑进网站,网页就“维修中”;其他的,网页就“勒赎中”。
幸好资讯组也留了一手。“隐蔽网址很简单,它却大咧咧给我们看,明摆着就是陷阱。”所以先用预备中毒的电脑进网站,被绑架了、被勒赎了就系统还原……
所以,虽然中毒,但差点?杜微慎没敢问出口。
“电脑被绑架有多麻烦你知道吗?不给赎金,原有档案就开不了,等于没了;给赎金,档案也不一定能回来。所以,要是民众有电脑被绑架,警察会怎么办?先劝一句:别付赎金!然后?还有什么然后?有个警局的电脑就曾遭骇客绑架,结果呢?抓人?哼哼!乖乖的,弱弱的,服服贴贴的──付了赎金!”
这资讯组的,跟警察抱怨警察?他自己不也是警察?还资讯组的呢!杜微慎却只能乖乖的,弱弱的,服服贴贴的听他抱怨、抱怨、抱怨。听他抱怨完,才能听他解释如何考出嫌疑人,否则之后问案心里多少都没个底。
资讯组的推推眼镜,说这个简单。
从仅存的网页照看,“物理学家”教的和学校不同。譬如英文的时态,一般教的是: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物理学家”说,没有什么未来式。一般教的未来式其实是“倾向句”。现在未来式讲的就是现在的倾向,过去未来式就是过去的倾向。倾向是一种可能,只要没有意外就会发生的可能。如用be going to表达“打算”,如用will表达“将会”。如I am going to fly at 8 tomorrow。我打算明天八点起飞。改成I will fly at 8 tomorrow。我将会在明天八点起飞。这没问题。但The plane will fly at 8 tomorrow。飞机将会在明天八点起飞。就不能改成be going to的形式。除非飞机有自我意识,能打算做什么、不做什么。而The plane flies at 8 tomorrow。飞机在明天八点起飞。或I fly at 8 tomorrow。我明天八点起飞。这两句在一般的文法书叫“用现在式表现未来式”。用现在式表现未来式?这什么鬼东西?其实这两句意味着:明天八点起飞这件事,并非只是很可能发生的,而是毫不怀疑一定会实现的。所以不用“倾向句”。再强调一次,英文根本没什么未来式!勉强要说的话,比较接近未来式的是原形动词。原形动词就跟原木一样,未经雕琢、不确定会不会使用,用来表示未知的、不确定的动作,所以又称原形不定词。原形动词用在……
***
现在光是想想,杜微慎都不觉打出长长的、长长的哈欠。
资讯组的那一段长长的、长长的话,简单说就是针对“物理学家”的教法设计出大量的考题,受过特别指导的肯定考得特别好。
“或者考得特别糟,故意避开嫌疑?”
“也可能。”
“甚至考得特别不特别,故意用‘猜’的?”
“也可能。”
“所以……?”
所以用电脑考试。考试采即时问答。电脑即时出题,学生即时答题,答题时间都有电脑记录。答题特别快、特别慢都特别有嫌疑。另外也对照林守震等人的答题记录和过去的考试记录。如何找出嫌疑人?资讯组熬夜赶出的考题就是答案。答案对不对,学生一考完就知道了。怎么知道?现在电脑都进入大数据时代了呀!……
铃──!
倏地一声铃响,考试结束!
杜微慎恰要喘口气,喘没半口,眼前的电脑萤幕瞬间切换出两个人名──
江心如
简博约
■黑眼圈的嫌疑人
海风吹得窗框匡啷啷地响,那是这间教室里的唯一声音了。像是恶魔在外头乱拍乱打,想敲开这间座落在四楼的教室。为了什么?为了恐吓少年?教他别乱说话?杜微慎不觉心底想笑。怎么会这么想?恶魔不就是坐在眼前的这位不说话的少年?
那是个黑眼圈深重的孩子,两眼黑洞,像是教人一不小心就会跌进的深渊。孩子,相对于蔚沛然,简博约这家伙是可以用孩子来形容。纯就外表而言。还是不说话?还要磨时间?肯把青春耗在这里的,还不是恶魔?
杜微慎胡思乱想了一会,是该改变策略了。
原定的策略是直接找来简博约,当面说:“你做了什么我们都知道了,那就给自己一个机会吧。好证明自己是无辜的,被利用的。”然后就不说了,让简博约说。然后简博约就不说了。不,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没开过口。
看来自己也许犯了一个大错。不过,也许翻到一张王牌。杜微慎他有这种感觉。
***
“问题:我们多了两张牌,而且是媒体不知道的牌,这牌要怎么打?简单说就是和林守震他们有所不同。为什么?还用问为什么?不就因为问林守震他们那时,我们知道的少,问话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现在我们知道了江心如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比他们知道的多,牌,就有不同打法,当然要用不同打法啰。”
这些话是由一个油头油嘴的臭家伙说的。这家伙,只因问案凑巧问出了迷药咖哩,就要来“支援”,由他负责侦讯江心如,还要杜微慎“征询”他的侦讯经验。这小子,真那么厉害?他自称别人都称他为“脑人”,就是电视上〈脑人神探〉的脑人。脑袋特别聪明?他昂着鼻子点点头。怎么没聪明到听出那是在讽刺他唠唠叨叨、呶呶不休、“恼人”得要命?
“人哪,又不是木头,问木头也不是老这么问。要有策略。──策略。”“恼人”指头点点太阳穴:“有的松,有的紧,有快有慢,才有变化,才问得出问题在哪。盖子一个方向转不开,都会转个方向开吧?现在案子一个方向问不出,就不会转个方向问?”
呿!教老学长怎么问案?当老学长没读过警校、没当过警察?这些话,有哪几句不是当年警校教的?杜微慎按捺住性子:“你说要怎么问?”
“用强的。”
“用强的?为什么?”
“是!”
杜微慎,男,四十一岁,大北县警局刑事组,就要栽在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小鬼手上?杜微慎摸摸脖子,长长地、长长地叹着满腔的无奈。
■“物理学家”
“未满十四岁,确定没有任何刑事责任?”
“有民事责任喔,还有道德责任。”
坐在杜微慎面前发问的是一个看似清秀、看似瘦弱的国二生。比蔚沛然像国二生多了,却是和同学一棍一棍一棍打死人的刽子手,林守震。
林守震的父亲是个生意人,防心极重。果然,做紧急避难包生意的,危机意识是比一般人多。这次约谈,不约在学校,不约在家里,不约在公司,而是在律师办公室,就是在避免给人多余的想像空间。
杜微慎看一眼林守震的父亲,看一眼林守震父亲的律师。林守震夹在这两个大人中间,身体,还有影子,似乎全都缩了进去,想要继续开口,嘴唇只不住微微发抖。真像什么?腹语傀儡?毕竟只是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吧。毕竟只是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杜微慎克制了恐怕会曝露自己内心想法的习惯动作。
呼吸声。重重的呼吸声打破一时的寂静。是林守震的父亲一次一次的深呼吸在提醒林守震:深─呼─吸。
林守震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了出来。
“这是游戏。”林守震捏了捏拳头:“游戏的规则是:一说出‘这是游戏’就输了。”
“游戏?”杜微慎怕反应过头,看了看林守震身旁的两个大人一眼,再回看林守震,又问了一次:“游戏?”
“嗯,我不想输。”林守震吞了吞口水:“但我仔细想了想,好像一开始就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玩我。只要不说出‘这是游戏’,我就输了。”
杜微慎抬头看一眼天花板。林守震似乎在等他问话。就是不肯老老实实、主动说明?逼警方问话?是在那个吧,诱导警方诱导式问案?杜微慎回看林守震。这问题应该没问题:“怎样的游戏?”
林守震低了低头,十指交扣。
不回答?在想什么?想台词?演的吧?不都和律师排练好了?要是回话回得太快,就演得太差了。所以……演得真好。等你唷,等你继续发挥杀手级演技。
林守震深呼吸了几口气,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从裤袋掏出手机,点开了,交给杜微慎。
杜微慎滑了滑手机,一张张翻拍自电脑萤幕的网页照:积极学堂网路学习系统。
“积极学堂?那个知名补习班?”
“免费的,测试用的。”林守震没直接回答问题,只说:“至少它自己这么说。”
约在三个月前,不,应该四个月前,林守震收到这个网路学习系统的邀请,接受线上教学,还有考试,还有测试。测试什么?测试你是不是他们要的学员。每每线上教学了一半,或刚考完试,“物理学家”──学习系统的自称──它就会给一些奇怪的限时任务,任务完成后才保有继续使用的资格。诸如去河滨公园捡垃圾,维护公园设备,昨天擦篮球架、今天擦攀架,不时也检验公园施设安不安全。
“要是明天中午十二点十八分左右,有人将附有铁管的麻袋吊上滑轮装置,请抽出一根铁管,用力打麻袋,检验滑轮装置安不安全。”
一张网页照如此指示。
没错,是很奇怪的任务。可要是蔚沛然也收到这样奇怪的任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所以他会知道还有袋子等着丢。一般人不会想到丢完一只袋子还会跑出另一只袋子吧?不会那么急着赶时间跑一趟、再跑一趟。而蔚沛然一开始就赶着用跑的。
“你那两个同学,王仁哲和周思维,也受到‘物理学家’的指示?”
林守震不带一丝表情地看着杜微慎,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没问过他们?你们之前不是也打过一次麻袋?”
杜微慎滑滑手机。喏,是两星期前的网页照如此指示,一样的时间、一样的铁管麻袋、一样的滑轮装置、一样的抽出铁管、一样的用力打!不一样的大概只有麻袋里没什么王老师、张老师。毫无疑问,这是练习题,杀人练习题。
林守震眼睛下看,稍稍歪了歪头,最后还是摇了头。
“没问?为什么不问?不好奇?不觉得那两个同学行迹相当……”杜微慎看了律师一眼:“和自己一样?”
“不,好奇,但不能问。”
为什么?因为这是规定。有关网站的事,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
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听起来像是秘密组织,或宗教,尤其是邪教。
哪来的规定?杜微慎滑了滑手机,没看到相关的网页照。因为不许截图。这也是规定。林守震直到加入一个月后才想到用手机拍照,好留存网页画面离线复习,就怕网站内含监视软体,时时刻刻监测使用者的电脑操作。
“这么听从电脑的……规定?为什么?我不是怀疑,而是好奇。”
“要是老怀疑书上教的东西,那还学什么?”
也是。心存怀疑就不是信仰了。“这也是‘物理学家’教的?”
“相信,才能成功。”
所以,你成功了?杜微慎差点问出这句。
眼前的林守震直像是成功跑完了比赛,却一脸茫然。因为比赛完了都不知道,比的是什么也不晓得。是接力赛呀!是接力赛没错,却不是接力赛跑,而是接力杀人!
如果游戏一开始就明说是杀人游戏,林守震他还会不会照样不外传、不试探地听从?会吧?会吧?杜微慎微微点点头。
按手机里的最后一张网页照来看,“网站维修中,休息也是一种修炼”,这个“物理学家”早跑了!他才不信学员不会出卖他呢!网站开宗明义还有一篇“免责宣言”,很莫名其妙的:
。
学习期间敬请疯狂、敬请自由!
但如涉及法律问题,嘿嘿,
恕本站一概不负责。
因为,我们是“物理学家”!
。
我们是疯子,但是灵透。
我们是囚犯,但是自由。
我们是物理学家,但是无罪可咎。
──〈物理学家〉
。
这个“物理学家”成功得手后便断然抽手,果然“无罪可咎”。但要不是如此,林守震会依然死守着“游戏规则”,什么都不说吧?即使死了一个人。
剩下的那几个,就什么都不说,是想继续这个“游戏”?想继续享用应考的独家秘笈、独门密技?都不说了。即使死了一个人。
不。杜微慎两眼直盯着林守震。
呼出一口气的林守震。吸进一口气的林守震。眨了两眼睛的林守震。咽了咽口水的林守震。这次的演出发挥得如何?满意?不满意?是结束了,松了一口气?还是还没落幕,皮还绷着?这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透露的是真是假?真的有“物理学家”?真的是“物理学家”在搞鬼?搞鬼的就不会是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国二生?
那未满十四岁的眼睛眨了一下。
■潘朵拉的考试
眼睛、眼睛、眼睛,一只只眼睛都是潘朵拉的盒子,里头藏了什么都不让人看见。在杜微慎眼前,满萤幕的眼睛都微微避着杜微慎的眼睛。
命案第二天,常善国中的学生一早就在进行考试。
学生都纷纷嚷嚷:“期末考不是刚结束?”“明天不是要放寒假?”
老师只好整以暇:“寒假过后不就是新学期?学校打算进行学科能力分班,这次的测验仅供作分班参考。”
于是在电脑教室,一人一台电脑,一台电脑一只监视器,学生作答的画面便即时传送到杜微慎眼前。
林守震的眼睛。周思维的眼睛。王仁哲的眼睛。蔚沛然的眼睛。杜微慎的眼睛眨了眨,都看花了。这就是电脑化的世界吧?用电脑考试,也用电脑犯案。
林守震说得不错──“不错”指的还不确定是不是“对”,但肯定是“好”──林守震说得真好,和蔚沛然他们后来供述的大体一致。一样有网路学习系统,一样有“物理学家”,一样有“物理学家”指派的任务,还一样有“不可外传、不可试探、不可不听从”的规定。只是在向蔚沛然问话的时候──
蔚沛然眨着眼睛,“骗人的吧?”“想套话吧?”,那眼神不断质疑,嘴巴硬是保留了缄默权。本想出示林守震留存的网页照,但杜微慎决定先转问王仁哲、周思维两人。蔚沛然不想翻底牌,警方可还有别的底牌可翻。
王仁哲被问得直说有趣,可惜猜错了。哪里猜错了?王仁哲微微一笑:“这么说,警方果然是用猜的?”
最后问到了周思维。周思维沉默了好一会,不是行使缄默权,而是在思考。再让他思考下去,天要黑了。杜微慎出示了网页照,周思维才哦地一声,说没错,他就在想,为什么警方会故意“猜”一个“错”的细节。一切和林守震说的一样,除了网站名称,还有网址。因为网址是一长串乱码,所以还不确定。
确定了。再次问过蔚沛然、王仁哲后,终于确定了。学生是受到网路学习系统的指示行动,每个网路学习系统各有各的网站名称,积极学堂网路学习系统、乐苦常善网路学习系统、生存法则网路学习系统,网址都是乱码,网页都大同小异,都在维修中。
这个“物理学家”玩得真彻底,只要网站名称对不上,学生都以为出事的是冒牌网站。不,不只如此。就算在出事前知道有人使用教学网站,也都以为和自己的只是相似、绝不相干吧?将人隔离起来,无从依赖他人,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过滤过的讯息,这就是洗脑了。即使是一个好人也很容易就这样成了杀人武器,至少是杀人武器的零件。“物理学家”动用的零件绝不只枱面上的这四个……。
杜微慎搔搔头。怎么不知不觉又信了林守震?真不想让这几个家伙平白无辜。
萤幕监视画面里,林守震这几个家伙正专心答题,是大量的翻译挑错。真想告诉他们:你们错了,错了就是错了,别装没事,还回学校读书考试、读书考试?但他们应该答得很好,毕竟受过“物理学家”的特别指导。真讽刺。别的学生知道了,会不会不满?羡慕?恨?杜微慎只能替这些学生叹一口气。
“物理学家”……应该是老师吧?能教学生就是了。还没当上老师的老师?所以杀一个老师好代替?被擦掉的第三关系人会是这样的老师?不可能。能教警局擦白板的还稀罕当什么老师?或者纯粹是杀人为乐的异常心理?那么那些学生是被变态杀人魔捉弄才犯下自己并不知道的罪?害人的学生成了被害人?──呿!那些学生就想听这个答案吧?
Be a good student。这题的答案是“当个好学生”,而不是“当个杀人武器”。杜微慎紧盯着监视萤幕,咬着牙,克制了,没说出口。
***
这天早上的考题全来自资讯组同事,熬夜出的。
“考得出嫌疑人?”
当时杜微慎问了资讯组的这一句,当下吃了一记白眼。怎么了?差点中毒。怎么差点中毒?就杜微慎给的网址,一点进去,电脑就被绑架了,被勒赎了。
看来“物理学家”留了一手,从学员的手机、电脑进网站,网页就“维修中”;其他的,网页就“勒赎中”。
幸好资讯组也留了一手。“隐蔽网址很简单,它却大咧咧给我们看,明摆着就是陷阱。”所以先用预备中毒的电脑进网站,被绑架了、被勒赎了就系统还原……
所以,虽然中毒,但差点?杜微慎没敢问出口。
“电脑被绑架有多麻烦你知道吗?不给赎金,原有档案就开不了,等于没了;给赎金,档案也不一定能回来。所以,要是民众有电脑被绑架,警察会怎么办?先劝一句:别付赎金!然后?还有什么然后?有个警局的电脑就曾遭骇客绑架,结果呢?抓人?哼哼!乖乖的,弱弱的,服服贴贴的──付了赎金!”
这资讯组的,跟警察抱怨警察?他自己不也是警察?还资讯组的呢!杜微慎却只能乖乖的,弱弱的,服服贴贴的听他抱怨、抱怨、抱怨。听他抱怨完,才能听他解释如何考出嫌疑人,否则之后问案心里多少都没个底。
资讯组的推推眼镜,说这个简单。
从仅存的网页照看,“物理学家”教的和学校不同。譬如英文的时态,一般教的是: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物理学家”说,没有什么未来式。一般教的未来式其实是“倾向句”。现在未来式讲的就是现在的倾向,过去未来式就是过去的倾向。倾向是一种可能,只要没有意外就会发生的可能。如用be going to表达“打算”,如用will表达“将会”。如I am going to fly at 8 tomorrow。我打算明天八点起飞。改成I will fly at 8 tomorrow。我将会在明天八点起飞。这没问题。但The plane will fly at 8 tomorrow。飞机将会在明天八点起飞。就不能改成be going to的形式。除非飞机有自我意识,能打算做什么、不做什么。而The plane flies at 8 tomorrow。飞机在明天八点起飞。或I fly at 8 tomorrow。我明天八点起飞。这两句在一般的文法书叫“用现在式表现未来式”。用现在式表现未来式?这什么鬼东西?其实这两句意味着:明天八点起飞这件事,并非只是很可能发生的,而是毫不怀疑一定会实现的。所以不用“倾向句”。再强调一次,英文根本没什么未来式!勉强要说的话,比较接近未来式的是原形动词。原形动词就跟原木一样,未经雕琢、不确定会不会使用,用来表示未知的、不确定的动作,所以又称原形不定词。原形动词用在……
***
现在光是想想,杜微慎都不觉打出长长的、长长的哈欠。
资讯组的那一段长长的、长长的话,简单说就是针对“物理学家”的教法设计出大量的考题,受过特别指导的肯定考得特别好。
“或者考得特别糟,故意避开嫌疑?”
“也可能。”
“甚至考得特别不特别,故意用‘猜’的?”
“也可能。”
“所以……?”
所以用电脑考试。考试采即时问答。电脑即时出题,学生即时答题,答题时间都有电脑记录。答题特别快、特别慢都特别有嫌疑。另外也对照林守震等人的答题记录和过去的考试记录。如何找出嫌疑人?资讯组熬夜赶出的考题就是答案。答案对不对,学生一考完就知道了。怎么知道?现在电脑都进入大数据时代了呀!……
铃──!
倏地一声铃响,考试结束!
杜微慎恰要喘口气,喘没半口,眼前的电脑萤幕瞬间切换出两个人名──
江心如
简博约
■黑眼圈的嫌疑人
海风吹得窗框匡啷啷地响,那是这间教室里的唯一声音了。像是恶魔在外头乱拍乱打,想敲开这间座落在四楼的教室。为了什么?为了恐吓少年?教他别乱说话?杜微慎不觉心底想笑。怎么会这么想?恶魔不就是坐在眼前的这位不说话的少年?
那是个黑眼圈深重的孩子,两眼黑洞,像是教人一不小心就会跌进的深渊。孩子,相对于蔚沛然,简博约这家伙是可以用孩子来形容。纯就外表而言。还是不说话?还要磨时间?肯把青春耗在这里的,还不是恶魔?
杜微慎胡思乱想了一会,是该改变策略了。
原定的策略是直接找来简博约,当面说:“你做了什么我们都知道了,那就给自己一个机会吧。好证明自己是无辜的,被利用的。”然后就不说了,让简博约说。然后简博约就不说了。不,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没开过口。
看来自己也许犯了一个大错。不过,也许翻到一张王牌。杜微慎他有这种感觉。
***
“问题:我们多了两张牌,而且是媒体不知道的牌,这牌要怎么打?简单说就是和林守震他们有所不同。为什么?还用问为什么?不就因为问林守震他们那时,我们知道的少,问话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现在我们知道了江心如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比他们知道的多,牌,就有不同打法,当然要用不同打法啰。”
这些话是由一个油头油嘴的臭家伙说的。这家伙,只因问案凑巧问出了迷药咖哩,就要来“支援”,由他负责侦讯江心如,还要杜微慎“征询”他的侦讯经验。这小子,真那么厉害?他自称别人都称他为“脑人”,就是电视上〈脑人神探〉的脑人。脑袋特别聪明?他昂着鼻子点点头。怎么没聪明到听出那是在讽刺他唠唠叨叨、呶呶不休、“恼人”得要命?
“人哪,又不是木头,问木头也不是老这么问。要有策略。──策略。”“恼人”指头点点太阳穴:“有的松,有的紧,有快有慢,才有变化,才问得出问题在哪。盖子一个方向转不开,都会转个方向开吧?现在案子一个方向问不出,就不会转个方向问?”
呿!教老学长怎么问案?当老学长没读过警校、没当过警察?这些话,有哪几句不是当年警校教的?杜微慎按捺住性子:“你说要怎么问?”
“用强的。”
“用强的?为什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您好,我是一个剧本杀作品的发行,看了您的作品,比较较感兴趣,不知道您是否有想法把您的剧本改成一个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