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9437
阅读:7225
发表:2016/5/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几度风月几度情》第2章
1
3
4
2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怎么不这样呀!只有钱多了日子才好过哩,你们两个加起来都超过两百块了,要想买什么机还担心买不下来呀?”“小香港”对王均说。
王均可谦虚地点了点头说:哪里哟!她的工资也只六十多块哩,你想一个小学教师嘛,会有啥子钱哟!况且,双方的父母各自也要支持一点呢。
“哦!你的那朋友是在厂校教书的?”其中的一个小伙子问道。
“嗯,就是她收入太少了,我才这样很焦心着哩。”王均对它们说着。
“为啥要快快地结了婚去?”有个小伙子问道。
“为啥?她来跟我同居过了。结婚都是她逼着我简单点快些办了酒去哩。打从去年年底起到上个月她就逼我三次了,我无法,只好在上个月胡乱地安排了几桌酒席去就算啦。”王均显得极为苦恼地说着。
“那还不好?能简单点就尽量简单点吧。”在场的人个个都这样劝说他王均。
“我在这儿总焦心着哩。”王均总是摇头着说。
“还用多焦心什么呢?”“小香港”追问。
“我虽然算成家了,可住房就只仅仅那么一小间,这像啥话呢!床铺也安在那儿,炉灶也放在那儿,什么都摆在那儿,早上起晚点,有人来敲门,看你还不起床来呀,那不害羞才怪哩。”说这话的王均总在摇着头说。
“哦!对喽,这时候宿舍楼也落成了,我们也应该去争一争它两间房来住住吧,一家子至少也得有两间房住着才像个家才好安排哩。”“小香港”也这样说。
“就为着争住房喽,我上次就请求了黄厂长不少回了,可他就总坚持说先分给了人口多的家庭。”王均对大伙说道,同时还摇着头叹息说。
“你会分得了房子?连我去年要结婚,也申请过了不少回,都得不了分房啊。而你连结婚证都还未领取,咋就会分得到房子啊?厂里头五、六口人以上住一间房的都还有几百家,十一、二口人住一间至两间屋的还有三、四十户哩,至于说七、八口人住两间的更不知还有多少家哩。你想想吧,算你打了结婚证回来,又会有房子安排给你呀!别做梦啦!”“小香港”坚决地对王均说。
“确实,厂里还有那么一大串人,要是黄厂长也分给我一间房的话,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哩。”王均感慨着说。
“可是呀,昨天才一竣工,那些当官的就一窝蜂在昨晚上统统把家具搬到新房去了。”“光汉子”对大家说道。
“什么?陈红,你的话可是真的吗?”王均急着问他。
“当厂长的黄立平他都也去占了几间房吧?”有位小伙子急着问道。
“他这人怎么还会去争房子呢?连他都不准下面的哪位干部随便乱占了住房哩。你说他搬家具到新房子去,我就不相信了。可那些只当点官的却偏偏不听他的话。他们表面上虽答应了他,而过后呢,却快快地把家具搬到新屋去了。”王均一点儿也不相信“光汉子”那嘴皮子。
“都是真的呀?”又是另一位小伙子睁大了眼睛问道。
“哪个儿哄你是狗儿。”原先说话的那小伙子坚决地说。
“好吧!我不恨黄厂长,但是,我不想上班了,我要争得两间房子才上班。你看那些干部,哪家没有两三间住房以上?惟独只有小黄厂长,他就只有一间单人宿舍,这厂子除开他,谁不是既有这个室又有那个室的呀?真好噪他妈的哟。你看那些干部!我王均会服了谁的气啊!小香港,咱闹去!”“小青虫”王均说。
“仅靠闹就能分得了房子吗?多少当点干部的都一共有五、六十家呀,他们每家又还要三、四间以上,你说说吧,只这三栋楼房,会不让他们全给占完了吗?”那位名叫陈红的小伙子说了。
王均也开始点头说:哦!真的啊,干部那么多哩。
“看来,厂里要想能全部满足得了职工们的住房要求呀。那还得再起五、六栋甚至七、八栋以上三层楼的才至于安排得下来哩。”又是另一位青年说。
“我不管咋做,要是未分得房子住呀,那我就懒得上班了,他们要是开除了我,那我就出门去另找‘招聘’啦,然后再请黑社会的人过来收拾了某些干部去。我的知识倒没多,但至少也勉强上得了初中的课。其实嘛,高中也可教得了,因为我毕竟上了三年工学院,是专科生毕业。我本早就不想在这个厂子里干了,难道跑到外面去就找不到饭吃!”名叫王均的那年轻人可感慨地说。
“小香港”也马上激动地说:好吧,我也跟你一同闹去,咱们只要结了婚或打算结婚,都必须得有一套房子住嘛。要不然呀,他们当官的除非开除了我,我是坚决不上班的,讲了就是。
就是这天,早上八点钟一到,工厂上班的铃声就响了,他们这几个小伙子却仍坐在那里无动于衷。五个年青人在这树底下吹了牛又掏出香烟出来抽了一根又一根。他们既抽了烟过后,还继续吹牛下去。
树儿的影子慢慢地在缩短,没好趟便临近中午了,他们五个年青人也仍在吹个没完没了。
60、领导追究故意旷工者的责任
各个技术股的管理层开始发觉本股有旷工,都如实记录了他们的名字并交到了厂长办公室。
黄立平也知道了,哪个在哪一车间工作,谁有什么打算他早都猜得差不多了。中午十二点后,黄立平亲自上了这五个年轻人的家里去问个究竟。
他黄立平第一个先来到绰号叫“小青虫”的王均家。他黄立平才走到他王均家来,便兴师问罪了起来:王均,你咋搞的?自己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还竟然闹罢工了起来。大家都在看你的行为哩,连你都闹罢工不上班了,下面的职工还会去上吗?
“厂长,请您先不要发火好吗?我并不恨你哩。”王均挺老实地说。
“那为何不上工?”黄立平挺认真地问。
王均稍停了一会儿,王均就向他黄立平诉苦起来:那我就把话讲明了——就是为着能住进新房去呀。我在上个月就已登记结婚早早成了个家去啦,可就只有一间十来平方米的空间呀,你说说,这能住得下么?
黄立平可感慨地说:原来你罢工,为的是这个?
王均可点头地说:---也只有这个。
黄立平点了头说:那好,今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再来。我要赶紧去问问他们三个一下,究竟是啥回事。
可王均却摆手,片刻,他王均恳求了厂长:您就甭去啦,他们都是受我影响的。“小香港”也是为了房子而苦恼,还有陈红等几个倒不是为了房子闹罢工,但都是我叫他们不去上工的,你就处罚我一个人吧。
黄立平举手上来,极严厉地说:别多说了,真烦!
随即黄立平便“砰!”一声地拉上了门走出来。
当天下午下了班后,黄立平便用电话通知全厂所有的大小干部,包括工程师和技术员在内,都赶紧到会议室里来开会,并定于六点过二十分,谁不到会后果自负。
61、黄立平在厂会议厅训斥干部们
下午六点半钟,厂会议室里所有当领导的都过来“尽义务”。
黄立平站到主席台上便发火了:全体干部们,请大家说说,我们能对得起广大职工吗?你们会替别人着想吗?要是职工们都不来上班了,你们还能再继续当官吗?你们还算个起码的党员吗?你们能拿出什么来衡量自己呢?还有一百多户人家生活上确实困难呀,连一家子都有七、八口了,也仅住在二十多个平米刚好两小间的空间里,你们就不会想一想呀?在我调来之前,你们就想住进新房子了,而很多人家都有十来口人甚至更多了,却仍挤在不过三十平米的空间里,不少人家因床铺安排不下去,都只好实行上中下三层了。
厂党委书记都说:大家都早想住进新居去,那厂里为何总建不了新居呢?为何公用的自来水管道早坏了多少年也不把它修理好?你们想想吧。
黄立平继续说:在此,我限定你们明天上午十二点二十分前必须全部交出钥匙出来,要不然呀,明天中午12:30分黄立平可亲自上门挨一排二地将你们的门板踢坏了,就下令不管屋里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都统统将他们丢出来,对不愿搬家的干部从明天起也不用上班了。
黄某这次来个“突然袭击”召开会议,这令干部们很难料到他黄立平这样很快地逼迫他们交出钥匙来。其实呢,他也是为了要采此措施才先打了招呼的。就在他宣布那个决定时还故意重申了一句:要是谁想保住党票的话,那就请明早赶紧交了钥匙出来给黄立平;若只想着住在新子的话,那就请在今晚上把党票快快交给了他黄立平,他才好快些拿去上交。
黄立平继续说:我倒要看看,是谁只想住新房而不想要党票了。
稍停片刻,他黄立平着重对大伙解释说:我黄立平只能先照顾了那最苦人口又最多的人家,谁想要房子也好,只能将你跟最困难的职工相比较。通过比较后,我再看看,究竟是谁家最先得到新房子分配呢?因为这期房子很有限。
大家乖乖地走出会议室来,各自一声不响地回了家去。
次日早,有人果真为了保住党票,都纷纷叫自家的小孩或老人悄悄地送上了钥匙来给他黄立平。
然而又到中午了,仍还有那么几位干部始终未交出钥匙来。这时候他黄立平就又在广播站通知了,并直呼其名。直接过了好久后,才有两位干部让自家的女人冷冰冰地提了钥匙过来丢给了他黄立平,连半句话都不用打招呼就扭头转身走了。而他也懒得理睬这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势利小人。
黄立平内心里:可是,就偏偏还有那么几位干部不愿交出钥匙来。
62、黄立平亲自对占房干部的处理
而他又继续通过广播站通知,还顺便通知了今天傍晚七点钟要召开一次全厂干部职工大会。今天,他着重讲了:今晚,谁不到会者,扣半个月的工资,并通告全厂记大过一次。他才通知结束,就请了绰号叫“小青虫”的王均技术员,绰号叫“小香港”的职工陈红去替他黄立平走走。就特意去看看常年累月都干厂医的林江婆和姜福春两位老人。因为他黄立平今天要亲自上新宿舍楼去解决问题。
当他黄某上到新修建的宿舍楼来看看时,搬走的人家自然已开了门,而未搬走的人家仍把门锁得紧紧的。此时他一话不说,一扇门只几大脚板下去,就给踢烂了。紧接着他还挨一接二地踢烂了四、五扇门坏掉,并叫厂保卫科冲到里屋去将所有的家具等一切大小东西都全从后窗扔出去,有啥事他黄立平全承担了。
这时某些干部家属看见自己的家具被厂保卫科干部将它扔出了窗外来,都大叫着,最后也只好上来向黄立平和保卫科干部求情了。于是,愿保住当票的都赶忙交出了钥匙来,可这时候大门都给砸破了,他黄某把这时候才交出来的钥匙都统统甩往一边去,也叫人去请了木工来重新整修门板,该开支多少人民币照扣了赖住新房的干部的工资多少,如果不够扣,就连下个月的工资也要把它先扣下来,直至扣足为止。
63、全厂干部群众集中到大晒坝开会
晚上恰到八点钟光景,全厂干部群众便集中到大操场上来了。这个时候,闹罢工的头目王均也同陈红都揉着眼来参加会议了。他们还将两个合写的一封信悄悄地送来递给黄立平。
这时候,他黄立平却不管别的,只在会场上庄严地宣布了他的施政措施:同志们,现在,我要宣布了住进新房去的职工名单。请听到自己名字的同志及时上台来领取了钥匙去。
稍停片刻,他还着重跟大家说了,分到了房子后,你们就要及时住进新房去,而不能再住老房子了,对老房子应该怎样调,应该由哪些人家去居住。厂里会将被调换到老房子居住的名单公布出来。
折腾了好大半天,才算了结他的一桩心事。
片刻,他黄某立即宣布散会,并宣布改天再召开新的行政干部会议。
64、黄立平回屋看信
他回到自己的宿舍来,便匆匆地摸出由别人转交给他的一封“私信”来看看。那信是这样写的:
厂长,您好:
我们真对不住您,虽然谁都是年青人,而您考虑问题总比我们周全。只有我们两个想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说起来大家都是年青人,可我们这些人永远赶不上您。我们几个昨天早上竟会干出那样的蠢事来,这真对不住您啦。更对不住了厂里的每位职工,故特望您多多谅解我为好啦。
厂长,我们都知道自己本不该住进新房子去,只因为我们刚刚成了家,谁家都未生下一男半女,住房虽小一点,但比起人口多的家庭来说,我们家恰恰并不算挤。我们两个今天去了姜福春老伯家和林江婆家老伯母家后,我们这才晓得这两家实在太惨啦。谁家都有八、九口人以上,可林江婆家却只有两小间;而姜福春老伯家虽有两间屋,而人口数已达到十二人啦,哪晚上睡前都只好打地铺,到第二天早上再收裹起地铺躲到一边去。我们真看到了林家七、八口人都只有两张床,且每张床都只好分上中下三层,年青人又多,一家子男男女女的,谁都有二十来岁了,可也全挤在两间共二十来平米的屋子里几十年。我们两个都是目光短浅的家伙,却一再惹您生气,太对不起您了,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请原谅我们吧。您就先解决了姜、林这样的人家吧。您作为一厂之长,又是总工程师,无论天南海北,鸡毛蒜皮的事您都得要亲自管一管,您做人真不容易啊。我们哪会考虑有您那样周全呢!
我们实在对不住您啦。我们几个都说了,要是这次分房,您连自己的份额都没留下一间,那才让我们真替您感到遗憾啦,因为连您也只有一间房哩。
厂长,您是位颇有真才实学的实业家,有人说您既不是管理学系也不是经济学系毕业下来的大学生,不该当厂长。而我们觉得:就是学过了哲学专业来的大学生也比不过您。您在这厂子里,努力使机械厂早一天繁荣昌盛,如何做好工作才能让长期处于危机关头的红星机械厂重见曙光,让全体职工最终看到了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您呢?昨日我们几个那样做,确实是弄巧成拙了,这可教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见您呢!
当今世界上,正走改革开放的中国,最需要您这样的人才,您好好干吧,谁都赞同您的主张。在当今社会,虽还有许多人在嫉妒您,甚至瞧不起您。然而,天下最终还是属于您这种颇有敬业精神的人。尽管一穷二白的江山给改革者带来不是一般的困难,然而只有您才解决得了人们盼望已久的生存条件,坚信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您自己吧。我们这几个都是对厂里,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都是多余的人,我们已没什么前途了,这都因为我们以往未曾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的结果。
您——黄厂长,总之是我们最尊敬的好领导。厂长呀,以后凡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就请告诉我们一声好吧,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另外,您在解决别人的住房时,也顺便考虑到自己一下。
再见,祝好!
敬致 恭礼!
“小青虫”和“小香港”合笔
1984年7月5日
只仅仅在这两天当中,他黄某就让厂里的“故事情节”变得如此波折。
黄立平想:人心真是难测啊!不过,黄立平已算勉强了结了一桩心事了。虽然,只在这两、三天当中,我就招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事,特别是大多数干部的反对和憎恨。可是,我又能成功地报答了广大职工向我投来寄予希望的目光。我虽遭到“上层人物”的咒骂,却又能获得下层劳动者的尊敬、爱戴和拥护。
连王玲玲也说:就这样,他因为自己能为职工办得了大事而心安理得了。确实也仅在这么短暂的日子里,他就跟一大串干群结成了仇敌。这些干部背后骂他,还当面对他瞪眼,甚至向他射来一股刺人的目光,而他都早预料到,在未这样做之前,也必然会有那么一些人这样对待他的。
主管部门领导也说:不过,他是能够忍受得了的。只是有点儿忍受不了广大群众突然间竟会对他投来敬重的目光,人们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给了他黄立平,但愿她能为广大职工解决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今他已算解决得了啦。
职工们也说了:自己的幸福是他的赐予,群众所盼望的就是他黄立平这种人来当头头了。也只有他被调来,群众哪怕再怎样艰苦也要坚持上工,哪怕条件再差,只要上面的领导能理解和体谅他们,能够同情了他们甚至他们的痛苦,而尽力为他们办了事情,真替他们着想了,真替他们这些人解决得了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大小问题,那么群众所欢迎的正是这种人来当头头了。
厂里宣传科科长也说了:而该厂行政干部不只一个两个,不只十家八家,却很难见到哪几个干部站出来为广大职工真正办了件实事去哩。则人民群众怎会觉得哪几位干部是好人呢!就偏偏只有他黄立平给调来了之后,才至于整年如一日地为广大职工当跑腿啊。也只有把他调来之后,才逐步解决得了他早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呀。哪怕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多多少少体现出他当干部的决心,表现出他作为一名领导眼中有没有人民群众吧。哪儿又会有如此干部处处总为群众着想啦?但有的人竟然还不会体谅了当领导的苦口婆心?让当干部的处处都遭唾骂?
黄立平说:职工们每时每刻都替我流着同情的泪水,广大职工都在努力完成我的夙愿而拼命地大干了。一时间这才使得我这个当厂长的黄某不丢失了信念,职工们这才如何也不给他抹黑。而他也考虑到,只有为职工们怎样做,就怎样想,时刻都忘不掉能办点好事就行了,大家也但愿它黄某会考虑到他们就好了。
只要大家都幸福了,只要职工们都有了喜和乐,生活中处处见歌声,处处是欢乐,我就满足了。黄立平这样在心里头说。
当领导的他,其实何曾不是为了广大职工能得到点利益而在考虑呀,有的人天天都把“贡献”挂到嘴边来,可自己却实实际际一点儿也不为谁做上什么好事,并给广大群众带来好处,反而还给群众带来不少麻烦,这也算他真有贡献了?若他一名当干部的,他虽然不常把“贡献”二字挂到嘴边来讲。可是,他能实实际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广大职工办得实事,能给人民带来了一定好处,让广大民众能从他身上获得了一点点光和热,得到了一点点利益。那么,人民群众自然而然会说他好了,职工们都说他真有点本事,真能为厂里做出贡献了。
红星厂的一位干部:其实嘛,人世间的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真正的,一个要想永远有好名声的人,又何曾不从他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利益所体现出来的呢?他黄立平是从来不在嘴边提到“贡献”二字呀。其实哩,他就真没贡献吗?要讲到他没贡献的话,那占全厂绝大多数的红星厂职工是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相信他的人谁也不会承认这是真的。
他说自己生来这世间,并不希望自己无论如何也都总要能干出一桩什么惊人的大事来,也并非要大干出一桩震响五洲的伟业来。他只盼望自己能将仅存的一点光和热贡献出来,奉献给曾对他投来希望目光的群众。他的愿望,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也莫过于此了。他认为他既然来到了这人世间,那就得让大多数人不能咒骂他,而宁愿让少数人痛恨他,他巴不得少数人撕开他的皮。
今天呢?他算勉强办完了一件大事,他觉得自己轻松多了,也觉得这件事是人们长久来希望的眼光在注视着他的到来,逼视着他教他不得不去执行。他早都说了,只要他能办完了自己所必须要办的事去了才好啦。从此,人们就把他全忘了他也心甘情愿。他最不希望别人永远牢记着他的功劳,而他也说自己本就没什么功劳。
今晚,他对一切都全明白过来了。人间倒是美好的。到处都是理想的人间。可是,又何曾不都是罪恶的人间!他今儿是其生平以来跟别人发生巨大“冲突”的一次,这次“冲突”是将永远抹不掉的呀。只有这时候,他才至于深深地感受到了荣与辱的距离。也只有这时候,他才明白了这人世间全充满着矛盾、虚伪、欺骗。从此,他也深感到了这回是他生平以来算最大的一次深呼吸。
65、王玲玲对艺术的感悟
这段时间的芳芳她干什么?她天天都外出远门去采访。
她在自己心目中说了:有些人本没有什么出息,没啥本事,可为什么总要想着当官呢?自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得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哟。而为何还想着总要高人一等呢?为何总想骑在别人头上?
她王玲玲曾听别人说过不止一次:要想人类达到相当高度的文明,除非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而人类要真正的在灵魂上的进步,也莫过于在艺术上的进步”。从这里,人们所必须的“荣”,所憎的“辱”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出来。而自己能不能有所作为,对别人有益或有害那还得看个人的努力方向了,一个人生来此世间上嘛,如何也只为着从别人身上无偿地榨取营养哪有可能!讲有力量并非如投机商,根本没可能一下子变成“小利赚大钱”的豪富资本家。
她王玲玲说:我觉得人的力量在于不断奋斗,只有通过不断奋斗了,努力了才可能成功,但有时也难免获得成功。且甚而至于还作出了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也未能获得什么成就呀。你想想,人世间的追求又何尝总是一条直线型上升呀。前途,理想,憧憬,追求,人人因而有之,只是人世间无曾不是谈何容易而做起来真难,我们的艺术,也莫过于探索人世间生活中的哲理。艺术追求不是从生活中获取的?人世间的艺术啊,你来源于何处?艺术就来源于民间。我们的艺术就从大群广众中出来。我们该感谢上帝吗?不,我们要感谢上帝时就应该感谢的是人民。这里,值得称颂的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你可知道?人们都在努力着争取创造出自己的幸福园,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谁不在拼命奋斗着,谁不在努力追求着啊。
66、王玲玲带队深入红星厂基层采访
七月中旬的某天。
省报社派出记者团对他黄立平机械厂核实调查了。自然,作为此次采访团团长的仍然是王玲玲。
但这回,机械厂里的大大小小干部,以及职工们都事先不知道。她们记者团已不再先上会议厅去打个“招呼”,她们一来就直接来个突然袭击,有的亲自下到各个车间去看看。有的去看看了宿舍以及职工们的用水排水设备等等。
这回,他们直接同下层职工在一块儿谈谈,当面了解情况。但这时候,他黄立平刚好又是出厂到其他单位去参加企业学术报告会了。她自然在这一次碰不到他。待他黄立平回到本厂后,报纸早都印刷完毕并早就送过来了。这时他只能从报纸上看到来访者的“踪迹”,并毫不困难地读到了她芳芳的文章,得知省报社真来采访过了。
67、上级通知红星厂准备接见外宾来访
八月初,据上级领导电话通知,近期要有一批外国记者和专家要采访到省城来,决定顺便下来看看一下周围厂矿,看看中国地方国企办得如何。从中可多少了解得到近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
上级领导说了:还有本国专家也陪同一道过来参观参观。现在都访问到了临近市科技部门。正在这个时候,该省府所在地市的市政府分管企业领导,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科技局的一些领导同志,便决定把他们这些外国记者和专家,以及陪同前往的本国专家都推荐到红星厂来看看,并希望外国友人一行能到红星机械厂里来走走。
领导们都说了:该厂有个年轻企业家确实真有才干,是个只仅仅在上前年三月间才调来上任的厂长,就真能做出了卓越的可喜成绩。比如职工的住房问题等等他黄立平都能圆满解决。领导还吹嘘了他黄立平正在尽力改善机床设备。同时还提到了他们当领导的还听到一些风声,就是他黄先生要开办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再过一两年去,他还要开办一所理工类应用型专科院校。
陪同前往一路当翻译的都全把领导的话如实翻译给了外国专家听,贵宾们都一齐竖耳倾听,都睁大了眼睛一个看一个。都似乎在脑子头说:好一位改革者,好一位盖世英才。外国贵宾经人介绍,估计八月七日这天会采访到红星机械厂来。
领导当面拍板说:你们去采访后,可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某些真情实况。
就正是八月二日下午,上级领导先用电话通知当厂长的黄立平,让他先做好充分准备。这时,他才得知外国人要来访。可他却说了苦闷话:可我对英语会话还不熟悉,人家讲的话自己怎么能听得懂!自己又怎么能直接用外文同人家交流感情!
他想来想去,总感到多么苦恼,觉得自己以前应该多学点英文就好了。也正在此时此刻,他便恼恨起了自己读的书太少得可怜了。刹那间,他便极不情愿地吟起了两句古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他说了这话对他无不很有道理呀。他还说了“知识面狭窄的人到这时候就吃了亏嘛”。
黄立平在内心里说:我现在狠抓哪还能来得及呢!况且,只一天两天就会学好了么?不会的,知识是靠日积月累才至于慢慢获得的。只有你时刻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年年岁岁,日积月累在抓。那你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硕果哩。可是哟,今天------今天哪还能来得及?他在脑子头说了:要是该厂有谁能当得了翻译,替他黄立平去接见了外宾来就好了。
他于是在脑子头说了:我的上级哟,你们为啥要把外宾介绍到我们厂里来呢?我本来就没什么出息,也并未在企业界做出个表率来呀,有啥值得人家光临寒舍哩!我说领导啊,你们真的一点儿也不会体谅我呀。我现在好苦恼哟,你们知道吗?
68、黄立平唯请王玲玲过来当翻译
然而,话早都讲过了去,还能够再收回来么?当领导的都邀请了来访者,难道外宾们就不来走走一趟吗?你当厂领导的,无论如何也只得准备迎接贵宾莅临了。
这时候的黄立平更烦恼了起来。他说自己当年外语学得不好,如何跟外宾们“谈心”?他想了又想,过了一会儿,他方在心里头决定:我只好上省报社去请求老同乡,老朋友,还可能是未来的一家人王芳芳过来帮忙他承担点重担了,要不然呀,他能有啥办法呢。
因为她芳芳是文科大学生嘛,他知道她不单单只在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学得扎实,而且在外语(即英语)那一学科也学得挺扎实哩。她从分配到省报社工作至今,她已曾随团出国采访了两、三次来,朋友们都说只要是文科生,有的人无论哪一门功课都学得够好的。他今天去请了她过这几天去来为他当一次翻译,她一定能胜任得了的,也一定会答应他的。由此,他便决定了赶快先去找找她,让她好调调外出采访时间。
八月五号的这天下午六点过几分,他仅吃过晚饭后就照样骑着自行车从厂里向城区疾驰而去了。这天,他还直接蹬着自行车冲到省报社来,也急匆匆地进了记者办公室去。而刚好又听到她同事说她芳芳这天仍在外面采访。他胡乱地从衣兜里抓出香烟空壳子来,随便潦草了几个字就向她的同行们告辞出来了。
69、在省城一个公园里
次日,傍晚六点半钟,他又是骑着自行车往城里飞驰而来。这回,他已不再直接上了“她家里”去,而只往一口公园里奔去。七点十分左右,他终于开始进到了这个都市里的某一口大公园来。
可步子都还未跨进园里的栅栏门来,他便给眼前的一派热闹气氛和园里娇妍的四季花美色迷住心窍了。眼窝子这时也不得不睁大了起来。请看看几眼吧,那亭子间的盆景无一不二地在点缀着凉秋八月的颜色,而盆景四围的这儿那儿的荫蔽,更显露出炎夏的繁荣景象。啊!还有那明镜一般的小湖中,似乎突然间竟然开出朵朵娇羞的荷花哩。还有那远远的湖心“孤岛”上夏季花正在向人们招手;湖边的垂柳,在柔和的熙风里飘飘荡荡,而那似乎是远在天边的拱桥下驾驶过来的一叶叶轻舟,瞧那轻舟上一男端坐,一女划桨以及一女端坐,一男划桨的镜头,又莫不更让你感觉出“仙景人间在”,“我在画中游”。
连他黄立平今天也带着愉快的心情说:只见欢乐的情侣才把船驾到湖心来,湖中又仍见到不少欢乐的人们还在泼水嬉戏,尽情享乐。于是这更让人感觉得他们的生活无不增添了无穷诗意;而那些打着花花伞挨坐到一块儿的对对情侣,以及一条条弯弯的垂柳正好从他们头顶上弯过去。其中还有一人手里还捏着柳条儿,甚至将柳条儿拍打在对方的肩头上或脸上的情景,这简直令人想起这尘世间不知留着多少无穷的赞美诗哩。
王均可谦虚地点了点头说:哪里哟!她的工资也只六十多块哩,你想一个小学教师嘛,会有啥子钱哟!况且,双方的父母各自也要支持一点呢。
“哦!你的那朋友是在厂校教书的?”其中的一个小伙子问道。
“嗯,就是她收入太少了,我才这样很焦心着哩。”王均对它们说着。
“为啥要快快地结了婚去?”有个小伙子问道。
“为啥?她来跟我同居过了。结婚都是她逼着我简单点快些办了酒去哩。打从去年年底起到上个月她就逼我三次了,我无法,只好在上个月胡乱地安排了几桌酒席去就算啦。”王均显得极为苦恼地说着。
“那还不好?能简单点就尽量简单点吧。”在场的人个个都这样劝说他王均。
“我在这儿总焦心着哩。”王均总是摇头着说。
“还用多焦心什么呢?”“小香港”追问。
“我虽然算成家了,可住房就只仅仅那么一小间,这像啥话呢!床铺也安在那儿,炉灶也放在那儿,什么都摆在那儿,早上起晚点,有人来敲门,看你还不起床来呀,那不害羞才怪哩。”说这话的王均总在摇着头说。
“哦!对喽,这时候宿舍楼也落成了,我们也应该去争一争它两间房来住住吧,一家子至少也得有两间房住着才像个家才好安排哩。”“小香港”也这样说。
“就为着争住房喽,我上次就请求了黄厂长不少回了,可他就总坚持说先分给了人口多的家庭。”王均对大伙说道,同时还摇着头叹息说。
“你会分得了房子?连我去年要结婚,也申请过了不少回,都得不了分房啊。而你连结婚证都还未领取,咋就会分得到房子啊?厂里头五、六口人以上住一间房的都还有几百家,十一、二口人住一间至两间屋的还有三、四十户哩,至于说七、八口人住两间的更不知还有多少家哩。你想想吧,算你打了结婚证回来,又会有房子安排给你呀!别做梦啦!”“小香港”坚决地对王均说。
“确实,厂里还有那么一大串人,要是黄厂长也分给我一间房的话,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哩。”王均感慨着说。
“可是呀,昨天才一竣工,那些当官的就一窝蜂在昨晚上统统把家具搬到新房去了。”“光汉子”对大家说道。
“什么?陈红,你的话可是真的吗?”王均急着问他。
“当厂长的黄立平他都也去占了几间房吧?”有位小伙子急着问道。
“他这人怎么还会去争房子呢?连他都不准下面的哪位干部随便乱占了住房哩。你说他搬家具到新房子去,我就不相信了。可那些只当点官的却偏偏不听他的话。他们表面上虽答应了他,而过后呢,却快快地把家具搬到新屋去了。”王均一点儿也不相信“光汉子”那嘴皮子。
“都是真的呀?”又是另一位小伙子睁大了眼睛问道。
“哪个儿哄你是狗儿。”原先说话的那小伙子坚决地说。
“好吧!我不恨黄厂长,但是,我不想上班了,我要争得两间房子才上班。你看那些干部,哪家没有两三间住房以上?惟独只有小黄厂长,他就只有一间单人宿舍,这厂子除开他,谁不是既有这个室又有那个室的呀?真好噪他妈的哟。你看那些干部!我王均会服了谁的气啊!小香港,咱闹去!”“小青虫”王均说。
“仅靠闹就能分得了房子吗?多少当点干部的都一共有五、六十家呀,他们每家又还要三、四间以上,你说说吧,只这三栋楼房,会不让他们全给占完了吗?”那位名叫陈红的小伙子说了。
王均也开始点头说:哦!真的啊,干部那么多哩。
“看来,厂里要想能全部满足得了职工们的住房要求呀。那还得再起五、六栋甚至七、八栋以上三层楼的才至于安排得下来哩。”又是另一位青年说。
“我不管咋做,要是未分得房子住呀,那我就懒得上班了,他们要是开除了我,那我就出门去另找‘招聘’啦,然后再请黑社会的人过来收拾了某些干部去。我的知识倒没多,但至少也勉强上得了初中的课。其实嘛,高中也可教得了,因为我毕竟上了三年工学院,是专科生毕业。我本早就不想在这个厂子里干了,难道跑到外面去就找不到饭吃!”名叫王均的那年轻人可感慨地说。
“小香港”也马上激动地说:好吧,我也跟你一同闹去,咱们只要结了婚或打算结婚,都必须得有一套房子住嘛。要不然呀,他们当官的除非开除了我,我是坚决不上班的,讲了就是。
就是这天,早上八点钟一到,工厂上班的铃声就响了,他们这几个小伙子却仍坐在那里无动于衷。五个年青人在这树底下吹了牛又掏出香烟出来抽了一根又一根。他们既抽了烟过后,还继续吹牛下去。
树儿的影子慢慢地在缩短,没好趟便临近中午了,他们五个年青人也仍在吹个没完没了。
60、领导追究故意旷工者的责任
各个技术股的管理层开始发觉本股有旷工,都如实记录了他们的名字并交到了厂长办公室。
黄立平也知道了,哪个在哪一车间工作,谁有什么打算他早都猜得差不多了。中午十二点后,黄立平亲自上了这五个年轻人的家里去问个究竟。
他黄立平第一个先来到绰号叫“小青虫”的王均家。他黄立平才走到他王均家来,便兴师问罪了起来:王均,你咋搞的?自己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还竟然闹罢工了起来。大家都在看你的行为哩,连你都闹罢工不上班了,下面的职工还会去上吗?
“厂长,请您先不要发火好吗?我并不恨你哩。”王均挺老实地说。
“那为何不上工?”黄立平挺认真地问。
王均稍停了一会儿,王均就向他黄立平诉苦起来:那我就把话讲明了——就是为着能住进新房去呀。我在上个月就已登记结婚早早成了个家去啦,可就只有一间十来平方米的空间呀,你说说,这能住得下么?
黄立平可感慨地说:原来你罢工,为的是这个?
王均可点头地说:---也只有这个。
黄立平点了头说:那好,今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再来。我要赶紧去问问他们三个一下,究竟是啥回事。
可王均却摆手,片刻,他王均恳求了厂长:您就甭去啦,他们都是受我影响的。“小香港”也是为了房子而苦恼,还有陈红等几个倒不是为了房子闹罢工,但都是我叫他们不去上工的,你就处罚我一个人吧。
黄立平举手上来,极严厉地说:别多说了,真烦!
随即黄立平便“砰!”一声地拉上了门走出来。
当天下午下了班后,黄立平便用电话通知全厂所有的大小干部,包括工程师和技术员在内,都赶紧到会议室里来开会,并定于六点过二十分,谁不到会后果自负。
61、黄立平在厂会议厅训斥干部们
下午六点半钟,厂会议室里所有当领导的都过来“尽义务”。
黄立平站到主席台上便发火了:全体干部们,请大家说说,我们能对得起广大职工吗?你们会替别人着想吗?要是职工们都不来上班了,你们还能再继续当官吗?你们还算个起码的党员吗?你们能拿出什么来衡量自己呢?还有一百多户人家生活上确实困难呀,连一家子都有七、八口了,也仅住在二十多个平米刚好两小间的空间里,你们就不会想一想呀?在我调来之前,你们就想住进新房子了,而很多人家都有十来口人甚至更多了,却仍挤在不过三十平米的空间里,不少人家因床铺安排不下去,都只好实行上中下三层了。
厂党委书记都说:大家都早想住进新居去,那厂里为何总建不了新居呢?为何公用的自来水管道早坏了多少年也不把它修理好?你们想想吧。
黄立平继续说:在此,我限定你们明天上午十二点二十分前必须全部交出钥匙出来,要不然呀,明天中午12:30分黄立平可亲自上门挨一排二地将你们的门板踢坏了,就下令不管屋里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都统统将他们丢出来,对不愿搬家的干部从明天起也不用上班了。
黄某这次来个“突然袭击”召开会议,这令干部们很难料到他黄立平这样很快地逼迫他们交出钥匙来。其实呢,他也是为了要采此措施才先打了招呼的。就在他宣布那个决定时还故意重申了一句:要是谁想保住党票的话,那就请明早赶紧交了钥匙出来给黄立平;若只想着住在新子的话,那就请在今晚上把党票快快交给了他黄立平,他才好快些拿去上交。
黄立平继续说:我倒要看看,是谁只想住新房而不想要党票了。
稍停片刻,他黄立平着重对大伙解释说:我黄立平只能先照顾了那最苦人口又最多的人家,谁想要房子也好,只能将你跟最困难的职工相比较。通过比较后,我再看看,究竟是谁家最先得到新房子分配呢?因为这期房子很有限。
大家乖乖地走出会议室来,各自一声不响地回了家去。
次日早,有人果真为了保住党票,都纷纷叫自家的小孩或老人悄悄地送上了钥匙来给他黄立平。
然而又到中午了,仍还有那么几位干部始终未交出钥匙来。这时候他黄立平就又在广播站通知了,并直呼其名。直接过了好久后,才有两位干部让自家的女人冷冰冰地提了钥匙过来丢给了他黄立平,连半句话都不用打招呼就扭头转身走了。而他也懒得理睬这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势利小人。
黄立平内心里:可是,就偏偏还有那么几位干部不愿交出钥匙来。
62、黄立平亲自对占房干部的处理
而他又继续通过广播站通知,还顺便通知了今天傍晚七点钟要召开一次全厂干部职工大会。今天,他着重讲了:今晚,谁不到会者,扣半个月的工资,并通告全厂记大过一次。他才通知结束,就请了绰号叫“小青虫”的王均技术员,绰号叫“小香港”的职工陈红去替他黄立平走走。就特意去看看常年累月都干厂医的林江婆和姜福春两位老人。因为他黄立平今天要亲自上新宿舍楼去解决问题。
当他黄某上到新修建的宿舍楼来看看时,搬走的人家自然已开了门,而未搬走的人家仍把门锁得紧紧的。此时他一话不说,一扇门只几大脚板下去,就给踢烂了。紧接着他还挨一接二地踢烂了四、五扇门坏掉,并叫厂保卫科冲到里屋去将所有的家具等一切大小东西都全从后窗扔出去,有啥事他黄立平全承担了。
这时某些干部家属看见自己的家具被厂保卫科干部将它扔出了窗外来,都大叫着,最后也只好上来向黄立平和保卫科干部求情了。于是,愿保住当票的都赶忙交出了钥匙来,可这时候大门都给砸破了,他黄某把这时候才交出来的钥匙都统统甩往一边去,也叫人去请了木工来重新整修门板,该开支多少人民币照扣了赖住新房的干部的工资多少,如果不够扣,就连下个月的工资也要把它先扣下来,直至扣足为止。
63、全厂干部群众集中到大晒坝开会
晚上恰到八点钟光景,全厂干部群众便集中到大操场上来了。这个时候,闹罢工的头目王均也同陈红都揉着眼来参加会议了。他们还将两个合写的一封信悄悄地送来递给黄立平。
这时候,他黄立平却不管别的,只在会场上庄严地宣布了他的施政措施:同志们,现在,我要宣布了住进新房去的职工名单。请听到自己名字的同志及时上台来领取了钥匙去。
稍停片刻,他还着重跟大家说了,分到了房子后,你们就要及时住进新房去,而不能再住老房子了,对老房子应该怎样调,应该由哪些人家去居住。厂里会将被调换到老房子居住的名单公布出来。
折腾了好大半天,才算了结他的一桩心事。
片刻,他黄某立即宣布散会,并宣布改天再召开新的行政干部会议。
64、黄立平回屋看信
他回到自己的宿舍来,便匆匆地摸出由别人转交给他的一封“私信”来看看。那信是这样写的:
厂长,您好:
我们真对不住您,虽然谁都是年青人,而您考虑问题总比我们周全。只有我们两个想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说起来大家都是年青人,可我们这些人永远赶不上您。我们几个昨天早上竟会干出那样的蠢事来,这真对不住您啦。更对不住了厂里的每位职工,故特望您多多谅解我为好啦。
厂长,我们都知道自己本不该住进新房子去,只因为我们刚刚成了家,谁家都未生下一男半女,住房虽小一点,但比起人口多的家庭来说,我们家恰恰并不算挤。我们两个今天去了姜福春老伯家和林江婆家老伯母家后,我们这才晓得这两家实在太惨啦。谁家都有八、九口人以上,可林江婆家却只有两小间;而姜福春老伯家虽有两间屋,而人口数已达到十二人啦,哪晚上睡前都只好打地铺,到第二天早上再收裹起地铺躲到一边去。我们真看到了林家七、八口人都只有两张床,且每张床都只好分上中下三层,年青人又多,一家子男男女女的,谁都有二十来岁了,可也全挤在两间共二十来平米的屋子里几十年。我们两个都是目光短浅的家伙,却一再惹您生气,太对不起您了,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请原谅我们吧。您就先解决了姜、林这样的人家吧。您作为一厂之长,又是总工程师,无论天南海北,鸡毛蒜皮的事您都得要亲自管一管,您做人真不容易啊。我们哪会考虑有您那样周全呢!
我们实在对不住您啦。我们几个都说了,要是这次分房,您连自己的份额都没留下一间,那才让我们真替您感到遗憾啦,因为连您也只有一间房哩。
厂长,您是位颇有真才实学的实业家,有人说您既不是管理学系也不是经济学系毕业下来的大学生,不该当厂长。而我们觉得:就是学过了哲学专业来的大学生也比不过您。您在这厂子里,努力使机械厂早一天繁荣昌盛,如何做好工作才能让长期处于危机关头的红星机械厂重见曙光,让全体职工最终看到了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您呢?昨日我们几个那样做,确实是弄巧成拙了,这可教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见您呢!
当今世界上,正走改革开放的中国,最需要您这样的人才,您好好干吧,谁都赞同您的主张。在当今社会,虽还有许多人在嫉妒您,甚至瞧不起您。然而,天下最终还是属于您这种颇有敬业精神的人。尽管一穷二白的江山给改革者带来不是一般的困难,然而只有您才解决得了人们盼望已久的生存条件,坚信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您自己吧。我们这几个都是对厂里,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都是多余的人,我们已没什么前途了,这都因为我们以往未曾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的结果。
您——黄厂长,总之是我们最尊敬的好领导。厂长呀,以后凡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就请告诉我们一声好吧,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另外,您在解决别人的住房时,也顺便考虑到自己一下。
再见,祝好!
敬致 恭礼!
“小青虫”和“小香港”合笔
1984年7月5日
只仅仅在这两天当中,他黄某就让厂里的“故事情节”变得如此波折。
黄立平想:人心真是难测啊!不过,黄立平已算勉强了结了一桩心事了。虽然,只在这两、三天当中,我就招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事,特别是大多数干部的反对和憎恨。可是,我又能成功地报答了广大职工向我投来寄予希望的目光。我虽遭到“上层人物”的咒骂,却又能获得下层劳动者的尊敬、爱戴和拥护。
连王玲玲也说:就这样,他因为自己能为职工办得了大事而心安理得了。确实也仅在这么短暂的日子里,他就跟一大串干群结成了仇敌。这些干部背后骂他,还当面对他瞪眼,甚至向他射来一股刺人的目光,而他都早预料到,在未这样做之前,也必然会有那么一些人这样对待他的。
主管部门领导也说:不过,他是能够忍受得了的。只是有点儿忍受不了广大群众突然间竟会对他投来敬重的目光,人们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给了他黄立平,但愿她能为广大职工解决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今他已算解决得了啦。
职工们也说了:自己的幸福是他的赐予,群众所盼望的就是他黄立平这种人来当头头了。也只有他被调来,群众哪怕再怎样艰苦也要坚持上工,哪怕条件再差,只要上面的领导能理解和体谅他们,能够同情了他们甚至他们的痛苦,而尽力为他们办了事情,真替他们着想了,真替他们这些人解决得了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大小问题,那么群众所欢迎的正是这种人来当头头了。
厂里宣传科科长也说了:而该厂行政干部不只一个两个,不只十家八家,却很难见到哪几个干部站出来为广大职工真正办了件实事去哩。则人民群众怎会觉得哪几位干部是好人呢!就偏偏只有他黄立平给调来了之后,才至于整年如一日地为广大职工当跑腿啊。也只有把他调来之后,才逐步解决得了他早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呀。哪怕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多多少少体现出他当干部的决心,表现出他作为一名领导眼中有没有人民群众吧。哪儿又会有如此干部处处总为群众着想啦?但有的人竟然还不会体谅了当领导的苦口婆心?让当干部的处处都遭唾骂?
黄立平说:职工们每时每刻都替我流着同情的泪水,广大职工都在努力完成我的夙愿而拼命地大干了。一时间这才使得我这个当厂长的黄某不丢失了信念,职工们这才如何也不给他抹黑。而他也考虑到,只有为职工们怎样做,就怎样想,时刻都忘不掉能办点好事就行了,大家也但愿它黄某会考虑到他们就好了。
只要大家都幸福了,只要职工们都有了喜和乐,生活中处处见歌声,处处是欢乐,我就满足了。黄立平这样在心里头说。
当领导的他,其实何曾不是为了广大职工能得到点利益而在考虑呀,有的人天天都把“贡献”挂到嘴边来,可自己却实实际际一点儿也不为谁做上什么好事,并给广大群众带来好处,反而还给群众带来不少麻烦,这也算他真有贡献了?若他一名当干部的,他虽然不常把“贡献”二字挂到嘴边来讲。可是,他能实实际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广大职工办得实事,能给人民带来了一定好处,让广大民众能从他身上获得了一点点光和热,得到了一点点利益。那么,人民群众自然而然会说他好了,职工们都说他真有点本事,真能为厂里做出贡献了。
红星厂的一位干部:其实嘛,人世间的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真正的,一个要想永远有好名声的人,又何曾不从他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利益所体现出来的呢?他黄立平是从来不在嘴边提到“贡献”二字呀。其实哩,他就真没贡献吗?要讲到他没贡献的话,那占全厂绝大多数的红星厂职工是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相信他的人谁也不会承认这是真的。
他说自己生来这世间,并不希望自己无论如何也都总要能干出一桩什么惊人的大事来,也并非要大干出一桩震响五洲的伟业来。他只盼望自己能将仅存的一点光和热贡献出来,奉献给曾对他投来希望目光的群众。他的愿望,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也莫过于此了。他认为他既然来到了这人世间,那就得让大多数人不能咒骂他,而宁愿让少数人痛恨他,他巴不得少数人撕开他的皮。
今天呢?他算勉强办完了一件大事,他觉得自己轻松多了,也觉得这件事是人们长久来希望的眼光在注视着他的到来,逼视着他教他不得不去执行。他早都说了,只要他能办完了自己所必须要办的事去了才好啦。从此,人们就把他全忘了他也心甘情愿。他最不希望别人永远牢记着他的功劳,而他也说自己本就没什么功劳。
今晚,他对一切都全明白过来了。人间倒是美好的。到处都是理想的人间。可是,又何曾不都是罪恶的人间!他今儿是其生平以来跟别人发生巨大“冲突”的一次,这次“冲突”是将永远抹不掉的呀。只有这时候,他才至于深深地感受到了荣与辱的距离。也只有这时候,他才明白了这人世间全充满着矛盾、虚伪、欺骗。从此,他也深感到了这回是他生平以来算最大的一次深呼吸。
65、王玲玲对艺术的感悟
这段时间的芳芳她干什么?她天天都外出远门去采访。
她在自己心目中说了:有些人本没有什么出息,没啥本事,可为什么总要想着当官呢?自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得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哟。而为何还想着总要高人一等呢?为何总想骑在别人头上?
她王玲玲曾听别人说过不止一次:要想人类达到相当高度的文明,除非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而人类要真正的在灵魂上的进步,也莫过于在艺术上的进步”。从这里,人们所必须的“荣”,所憎的“辱”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出来。而自己能不能有所作为,对别人有益或有害那还得看个人的努力方向了,一个人生来此世间上嘛,如何也只为着从别人身上无偿地榨取营养哪有可能!讲有力量并非如投机商,根本没可能一下子变成“小利赚大钱”的豪富资本家。
她王玲玲说:我觉得人的力量在于不断奋斗,只有通过不断奋斗了,努力了才可能成功,但有时也难免获得成功。且甚而至于还作出了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也未能获得什么成就呀。你想想,人世间的追求又何尝总是一条直线型上升呀。前途,理想,憧憬,追求,人人因而有之,只是人世间无曾不是谈何容易而做起来真难,我们的艺术,也莫过于探索人世间生活中的哲理。艺术追求不是从生活中获取的?人世间的艺术啊,你来源于何处?艺术就来源于民间。我们的艺术就从大群广众中出来。我们该感谢上帝吗?不,我们要感谢上帝时就应该感谢的是人民。这里,值得称颂的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你可知道?人们都在努力着争取创造出自己的幸福园,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谁不在拼命奋斗着,谁不在努力追求着啊。
66、王玲玲带队深入红星厂基层采访
七月中旬的某天。
省报社派出记者团对他黄立平机械厂核实调查了。自然,作为此次采访团团长的仍然是王玲玲。
但这回,机械厂里的大大小小干部,以及职工们都事先不知道。她们记者团已不再先上会议厅去打个“招呼”,她们一来就直接来个突然袭击,有的亲自下到各个车间去看看。有的去看看了宿舍以及职工们的用水排水设备等等。
这回,他们直接同下层职工在一块儿谈谈,当面了解情况。但这时候,他黄立平刚好又是出厂到其他单位去参加企业学术报告会了。她自然在这一次碰不到他。待他黄立平回到本厂后,报纸早都印刷完毕并早就送过来了。这时他只能从报纸上看到来访者的“踪迹”,并毫不困难地读到了她芳芳的文章,得知省报社真来采访过了。
67、上级通知红星厂准备接见外宾来访
八月初,据上级领导电话通知,近期要有一批外国记者和专家要采访到省城来,决定顺便下来看看一下周围厂矿,看看中国地方国企办得如何。从中可多少了解得到近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
上级领导说了:还有本国专家也陪同一道过来参观参观。现在都访问到了临近市科技部门。正在这个时候,该省府所在地市的市政府分管企业领导,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科技局的一些领导同志,便决定把他们这些外国记者和专家,以及陪同前往的本国专家都推荐到红星厂来看看,并希望外国友人一行能到红星机械厂里来走走。
领导们都说了:该厂有个年轻企业家确实真有才干,是个只仅仅在上前年三月间才调来上任的厂长,就真能做出了卓越的可喜成绩。比如职工的住房问题等等他黄立平都能圆满解决。领导还吹嘘了他黄立平正在尽力改善机床设备。同时还提到了他们当领导的还听到一些风声,就是他黄先生要开办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再过一两年去,他还要开办一所理工类应用型专科院校。
陪同前往一路当翻译的都全把领导的话如实翻译给了外国专家听,贵宾们都一齐竖耳倾听,都睁大了眼睛一个看一个。都似乎在脑子头说:好一位改革者,好一位盖世英才。外国贵宾经人介绍,估计八月七日这天会采访到红星机械厂来。
领导当面拍板说:你们去采访后,可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某些真情实况。
就正是八月二日下午,上级领导先用电话通知当厂长的黄立平,让他先做好充分准备。这时,他才得知外国人要来访。可他却说了苦闷话:可我对英语会话还不熟悉,人家讲的话自己怎么能听得懂!自己又怎么能直接用外文同人家交流感情!
他想来想去,总感到多么苦恼,觉得自己以前应该多学点英文就好了。也正在此时此刻,他便恼恨起了自己读的书太少得可怜了。刹那间,他便极不情愿地吟起了两句古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他说了这话对他无不很有道理呀。他还说了“知识面狭窄的人到这时候就吃了亏嘛”。
黄立平在内心里说:我现在狠抓哪还能来得及呢!况且,只一天两天就会学好了么?不会的,知识是靠日积月累才至于慢慢获得的。只有你时刻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年年岁岁,日积月累在抓。那你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硕果哩。可是哟,今天------今天哪还能来得及?他在脑子头说了:要是该厂有谁能当得了翻译,替他黄立平去接见了外宾来就好了。
他于是在脑子头说了:我的上级哟,你们为啥要把外宾介绍到我们厂里来呢?我本来就没什么出息,也并未在企业界做出个表率来呀,有啥值得人家光临寒舍哩!我说领导啊,你们真的一点儿也不会体谅我呀。我现在好苦恼哟,你们知道吗?
68、黄立平唯请王玲玲过来当翻译
然而,话早都讲过了去,还能够再收回来么?当领导的都邀请了来访者,难道外宾们就不来走走一趟吗?你当厂领导的,无论如何也只得准备迎接贵宾莅临了。
这时候的黄立平更烦恼了起来。他说自己当年外语学得不好,如何跟外宾们“谈心”?他想了又想,过了一会儿,他方在心里头决定:我只好上省报社去请求老同乡,老朋友,还可能是未来的一家人王芳芳过来帮忙他承担点重担了,要不然呀,他能有啥办法呢。
因为她芳芳是文科大学生嘛,他知道她不单单只在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学得扎实,而且在外语(即英语)那一学科也学得挺扎实哩。她从分配到省报社工作至今,她已曾随团出国采访了两、三次来,朋友们都说只要是文科生,有的人无论哪一门功课都学得够好的。他今天去请了她过这几天去来为他当一次翻译,她一定能胜任得了的,也一定会答应他的。由此,他便决定了赶快先去找找她,让她好调调外出采访时间。
八月五号的这天下午六点过几分,他仅吃过晚饭后就照样骑着自行车从厂里向城区疾驰而去了。这天,他还直接蹬着自行车冲到省报社来,也急匆匆地进了记者办公室去。而刚好又听到她同事说她芳芳这天仍在外面采访。他胡乱地从衣兜里抓出香烟空壳子来,随便潦草了几个字就向她的同行们告辞出来了。
69、在省城一个公园里
次日,傍晚六点半钟,他又是骑着自行车往城里飞驰而来。这回,他已不再直接上了“她家里”去,而只往一口公园里奔去。七点十分左右,他终于开始进到了这个都市里的某一口大公园来。
可步子都还未跨进园里的栅栏门来,他便给眼前的一派热闹气氛和园里娇妍的四季花美色迷住心窍了。眼窝子这时也不得不睁大了起来。请看看几眼吧,那亭子间的盆景无一不二地在点缀着凉秋八月的颜色,而盆景四围的这儿那儿的荫蔽,更显露出炎夏的繁荣景象。啊!还有那明镜一般的小湖中,似乎突然间竟然开出朵朵娇羞的荷花哩。还有那远远的湖心“孤岛”上夏季花正在向人们招手;湖边的垂柳,在柔和的熙风里飘飘荡荡,而那似乎是远在天边的拱桥下驾驶过来的一叶叶轻舟,瞧那轻舟上一男端坐,一女划桨以及一女端坐,一男划桨的镜头,又莫不更让你感觉出“仙景人间在”,“我在画中游”。
连他黄立平今天也带着愉快的心情说:只见欢乐的情侣才把船驾到湖心来,湖中又仍见到不少欢乐的人们还在泼水嬉戏,尽情享乐。于是这更让人感觉得他们的生活无不增添了无穷诗意;而那些打着花花伞挨坐到一块儿的对对情侣,以及一条条弯弯的垂柳正好从他们头顶上弯过去。其中还有一人手里还捏着柳条儿,甚至将柳条儿拍打在对方的肩头上或脸上的情景,这简直令人想起这尘世间不知留着多少无穷的赞美诗哩。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