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项目
电影投资项目
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7329
阅读:3722
发表:2021/8/19
108章 都市,悬疑推理 小说
《双瞳异色的湖水》第1-27章
安大略 [加拿大]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27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B-03572】


  信任  情感  关爱  创伤  童年

  手机那端,轻轻的一个按键声,电话断了。
  
  第 11 章
  
  对于柯尔顿来说, 每一个工作日,都是从清晨开始的。注意,是清晨,而不是早晨,更不是上午。
  在日出之前,他就已经来到了公司大楼。他并不是直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在公司里面,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来回溜达着。
  他那富有性感的手指,同样极富敏感,可以在他的王国里,对每一道曲线、每一个拐点,轻轻抚慰,慢慢品味,细细盘点。
  柔软的皮革,抛光的木材,磨砂的玻璃,和灰黑的钢铁。他爱抚着这里所有的一切,默默地清点着每一处细节。
  他对这座大楼的内部状况,了如指掌。从推倒的第一堵墙,到重新布线安装电源插座,他监督了整个装修的全过程。他记得每一次决定,每一次购买,每一次安装。这个公司的整个空间,是他多年的创意,是他曾经的远见,是他成真的梦想。
  几年前,就在毕业后不久,在一家投资银行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前,柯尔顿在从列治文山市到联合总站的通勤火车上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不仅意识到空空的车厢只剩下他一个人,而是清楚地知道将如何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清晰而坚定地知道并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创立自己的基金,一个侧重于新兴企业发展和指导的基金。他将打造一座完美的公司,像宫殿一样容纳和安置自己的基金财富。
  他可以预见,他的办公室里那份纯正的美丽,在炫目的简朴之下,隐藏着可怕的开销。他一直守护着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直到梦想成真。
  那是他的方式。还是在他小时候,十岁多一点,年少时的样子,一直在梦想着,计划着,努力着,一直坚持着把奇异的想法从脑海里面提炼出来,把它们变成现实。
  不知为什么,他也设法用同样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恋爱与婚姻。和所有的男孩一样,他同样梦想着,一个完美的女孩,会成为他完美的妻子。当斯嘉莱出现在他常去的那家咖啡店的柜台后面时,他几乎相信了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男人。
  在他的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孩。她是一个奇迹,她身上的每一道光彩,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一个来自遥远地方的神秘与陌生,清澈的面容如同安大略湖中的浪花。
  那是一见钟情。他知道,和她在一起,他会建立一个纯洁的、牢不可破的情感。果不其然,他们走到了一切,就好像魔术一样,完美的生活,在他们眼前,得以完美的实现。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似乎只需要想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快它就会出现。
  即使聪明的斯嘉莱,也不能否定或质疑他的特殊能力,能让似乎不可发生的特殊事情发生了。斯嘉莱曾经比喻过,他就像个吹玻璃的工匠,能够从干燥枯竭、粉尘飞扬的沙子里,编织出迷人的形状和多姿的色彩,像童话一样。
  一道温暖的阳光,照在柯尔顿的肩上,他转过身来,看到远方的旭日,从多伦多的天际线中挣脱出来。奶油色的光线,透过夹层的玻璃墙又反射过来,照亮了整个办公室,将内部变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棱镜。
  他微微地笑了笑。
  以前,他身处自己的办公室里,总是感到很开心。不过最近,他发现自己经常高兴不起来,反而带着某种忧郁,仿佛在和以往说着再见。甚至好像他的手指一触碰过的什么,都能将他成真的梦想变成尘土,把他多彩的玻璃变回原始的沙子。
  他躲在阳光照射下的玻璃墙后面,俯视着通往电梯的开敞楼道。
  玻璃夹层的单向透光,是他最喜欢的功能之一。在这里,他几乎可以鸟瞰整个公司的关键部位,而不必担心有人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每天的早上,他总是喜欢站在这里,看着自己的员工陆陆续续地来上班。
  莎拉总是排在第一位,她的披肩长发,像黑色披风一样,在身后摆动着。随后出现的,通常是一些年轻人,团队中的一些初级员工。他的中层干部,会后面的某个时刻出现。
  最后出现的,至少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是接待前台的那个接待员黛蓝儿,几乎总是满脸通红着,上气不接下气地,最后一个跑出了电梯。
  黛蓝儿之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倒不全是由于她的老是迟到,而是因为她身上有种什么特质,让他有些熟悉却无法触及。她的确与众不同,老是大大地睁着眼睛,迟到时诚惶诚恐的样子,和公司以往雇用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们差得太远了。
  她总是聚精会神地盯着那台电话总机,就像她在生活里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东西。
  她向走过她面前的所有人,都打着招呼,就像他们都是自己邀请前来参加派对的客人一样,却从未分清哪位是科室领导哪位是普通员工。面对其他人的大多数要求,她总是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好像她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收发各类邮件和不停嗡嗡作响的电话上。
  每天,他都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在桌子上乱抓乱摸,丢下了耳机,放错了文件。他还看着她,独自吃午饭,边吃边看着手机,然后呈现出明显的失望感。
  他还看着她是如何看待其工作的团队,尤其是那些女孩们。她用饥渴的眼神跟着她们,模仿着她们的猫步,和活力四射的发型,用山寨版的服装,贴近她们的时尚,急切地想让她们注意到她。
  在他每天观察她的时候,一个想法已经逐渐形成,或者至少是一个设想的萌芽,尽管还没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时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斯嘉莱传过来的信息,变得越来越疯狂。萌芽的种子在逐日长大,直到有一天他决定进行一些测试。
  首先,他从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档案里,调出来黛蓝儿的简历。他发现黛蓝儿原来是个国际学生,主修音乐。她是在香港长大的,大学时来加拿大留学。她的脸书帐户上,只显示了几张有限的活动照片,同样的两三个朋友,在廉价的场地上和免费活动中拍的。没有男朋友。没有家庭照片。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情况,柯尔顿甚至私下里,叫来具有香港背景的手下员工,在微信里设法潜入她的朋友圈,得到的结果也是同样的。
  他让莎拉给她一些应急的工作安排,分配一些他知道黛蓝儿已经完成了的任务,只是看看她是否会再做一次。
  她都做了。
  通过莎拉,他要求她一周内,每天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出门,在街区的尽头为一幢大楼拍照。她去了。莎拉给她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告诉她一个缺班的年轻员工台式电脑的密码,让她去打开那台电脑并拷贝一份私人文件 。她也去做了,并没有异议。
  她可能是一个渴望讨好他人的女孩,也可能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至少算是一个听话的女孩,每一次都毫不犹豫地服从并执行了所有的命令。
  后来,他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常用于职业评估的个性测验,并把它粘贴到一封电子邮件里,加进去他胡编的一个关于公司新闻通讯的故事,后面附上几个他自己定制的“有趣”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汇集团队个人成员的倡议。他以群发的形式,寄到了黛蓝儿的公司邮箱,期待着会引起她的特别注意。
  自然地,她上了诱饵。
  她的回答很有启发性。
  他甚至有一天晚上,跟着她坐地铁回家,一路跟着她回到那间合租的小公寓,并远远地看着她,如何扭动并踢打公寓的房门,然后沿着小楼梯走到一家印度餐馆上面的房间。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惊讶。
  柯尔顿打了个电话给一位前同事,感谢他兑现了一笔长期债务的基金项目。三天后,那位前同事信守诺言,把一个厚厚的橙色信封,送到了柯尔顿的办公桌上。
  信封里面的东西,几乎让柯尔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从来都不相信什么叫命中注定,但这次有点相信了,这次似乎就是某种证明。
  天堂啊,上帝啊,无论称呼什么,反正一定是有什么天意似的,把那个女孩带到这儿,带到公司,带到他的面前。这绝不是巧合。一切都太诡异了,完美地难以置信。
  就在那天下午,自己那个萌芽的种子,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他打了几个电话,自然欠了几个人情,做了一些安排。将以前杂乱无序的几只天鹅,排列成整齐的一队。都安排好了之后,又等了大约一个星期,他指示鲍罗终止了黛蓝儿的工作。
  当然,他也有过怀疑的时候,时而质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但是,当他看到黛蓝儿和那个小男孩,在前台接待处捉迷藏的时候,拼图上的最后一张卡片落了下来。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确信这一点。
  很快,他就会打电话给雷昂。开始准备那边的一切。
  现在,只剩下一件事要做。
  
  第 12 章
  
  在柯尔顿的口袋里,他的手机振动了一次。两次。三次。
  大概又是斯嘉莱。
  幸运的是,昨天夜里在他入睡之前,他非常有理性地处理了昨天收到的大量短信。
  他们在午夜通话,她痛苦的耳语像一束细细的光那样,在他们之间穿梭并回荡着,在陆地和大湖的上空跳跃,从星星和月亮上弹回。
  他过去常常看到他们之间的这种联系:从他的心到她的心,有着一条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丝线,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彼此相距多远。
  而如今,仿佛一切不再。
  “求你了。”她又在央求着。“你无法想象这里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我太孤独了。”
  他喃喃地表示同意,并说了一些她想听的话。
  “我只是想要和谁说说话,我就……”她停了下来。改变了话题。“你什么时候过来?什么时候?”
  那些甜蜜的时刻,那段美好的时光,他让自己回忆起以前曾经的情景。他回想起,那是怎样美好的感觉,和她一起笑着,抱着她,感觉着她的头发缠在他的手指上。
  他还记得他们相遇的那一天,欣喜如狂,心跳得像看见一个鬼魂从坟墓里冒出来。他回想起,她那芬芳的皮肤的气味,她那身体的温暖。
  当他们挂断电话之后,他曾短暂地感觉到,自己可以重新了一样。而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在几个小时,他又回到了紧张不安、激动不已和浅微发作的状态。
  楼道那端的电梯,开始隆隆地动了起来,标志着一天的开始。
  电梯的门开了,莎拉走了出来,她的高跟鞋,踩在抛光的水泥地砖上咔咔作响。
  柯尔顿掰了掰指关节,向后仰了一下肩膀。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决心先不理会斯嘉莱发来的短信,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先不要理她。
  不过,有一个未接来电,却不是他妻子打来的。
  柯尔顿查了一下号码。来电者留言了。他按了一下按钮,把电话举到耳边。
  “柯尔顿。我是汤姆。” 那声音急切中带着自信。“很抱歉,有点早。只是想告诉你,我已经和丹利安谈过了,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实际上,一切都在快速地往前走,这真是太棒了。我们下个月就能完成。所以,我只想打个电话,表示我对你所有安排的由衷感谢。你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哥们。那我们谈谈那件事?” 这个男人的声音变得很平静,好像他刚刚躲进了一个安静的房间。“今天正在整理呢。十点钟吧。所以,好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不管怎样,待会儿打电话给我。再次感谢。”
  柯尔顿删除了留言,然后将手机放回了口袋里。
  “柯尔顿?” 莎拉的声音从下面的某个地方传过来。“你在那儿吗?”
  “我在。”他叫道。“这就下来。”
  柯尔顿深吸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最后撇了一眼空荡荡的接待前台,然后走下楼梯,他性感的手指,滑过青铜的楼梯扶手。
  到了九点十五分,柯尔顿已经开始感到有些筋疲力尽了。
  早餐会进展得很不顺利。他揉着酸疼痛的眼睛,用疲惫的目光扫过餐桌,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到谈话中。莎拉做得很到位,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用她一贯的才华与天赋,吸引着那些投资者们,但柯尔顿有点跟不上。
  餐厅太吵了,他感到有些分心,无法集中起精力,甚至有点心烦。和斯嘉莱的谈话,使他一整夜都没睡好觉。他辗转反侧,折腾了过来,又折腾过去,在凌晨三点左右才勉强睡着了。然而在两个小时之后,由于他现在都无法完全理解的原因,他又强迫自己起床,去了健身房。
  在桌子下面,他把一只手攥成了拳头,回缩了一下。用笔在他的手掌上扎一个小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动作。原来的伤口,他已经清洗干净并包扎好了,但伤口仍在微微跳动。
  当莎拉问他怎么包上了绷带,他说手碰到烤箱上了。她似乎相信了。
  有人轻轻地推了一下他。
  “对不起,”他清了清嗓子说。“那是什么?”
  “我说,祝贺最新的首次公开募股,”柯尔顿左边的一位投资者说,他是个意大利人,头发上带着一个发夹,额头上布满了红红的小疙瘩,就像青春痘似的。“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我不介意告诉你,我们中的一些人曾对此表示过怀疑,但你又一次做成功了。”
  他轻轻地按了按柯尔顿的胳膊。“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柯尔顿,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作投资的。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你参与,我肯定都会参与的。”
  “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哦,我很有信心。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我的朋友,冷酷无情。” 意大利人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并举起来他的玛奇朵咖啡。 “他们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你很冷静,有些无情,而这正是你的成功之处。”
  柯尔顿点了点头,接受了他所希望得到的称赞,或是恭维。是的,他很冷酷无情。但是他有充分的理由那样去做。
  他咬紧牙关,在座位上挪动了一下。他实在没有心情庆祝着什么。实际上,这都一些轻描淡写的浮夸。
  突然间,他没有心情喝酒、吃饭、聊天、思考,也不想有任何陪伴。
  莎拉隔着桌子对他说了些什么。他笑了笑,但在他内心里,却聚集着另一场风暴。
  “再来一杯,怎么样?柯尔顿先生?” 一位女服务员的手,在他的臂肘处盘旋着。
  柯尔顿轻轻地摇了摇头,把她打发走了。他感到很不舒服。一股无名火,在他的眼皮后面积聚起来,他很想在餐厅里一吼为快,把身上的所有包袱,全都卸在白色的亚麻桌布上面,这种冲动,几乎越来越无法控制。
  他看了看手表,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然后向后推了推椅子。“先生们,我希望你们能原谅。”他对桌子说。“可我还要参加另一个会议。”
  用他的余光可以看到,莎拉的头马上抬了起来。她张开嘴对着他,好像无声地说,什么会议?
  “我现在把你们,都交给莎拉那双富有能力的手里。先生们,谢谢你的时间,我期待着与你们再次相见。”
  他与每位投资者都握了手,转身走向门口,留下他的助理,正在疯狂翻看着日程表,寻找着她永远也找不到的会议安排。
  
  第 13 章
  
  黛蓝儿一早起来,尽管感到有点饿,可为了避开碰上南溪,商量如何解决她们迫在眉睫的被驱赶走的破事,黛蓝儿决定提早离开了家,赶乘地铁去市中心。
  她卷缩在车窗边上,回想着昨天夜里与朱荔娅的电话。自己的困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和家里的关系又搞砸了。又搞砸了。自己办的这些事儿,怎么总是做得如此糟糕。
  她感觉到自己的眼泪,在眼睛里对自己的刺痛。她低下了头,不想让周围的通勤乘客,看到自己此刻的悲伤。
  生活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艰难?哪里出错了?
  生在香港,长在香港,说起来满好听的,其实她是一直生活在香港北部的元朗地区。她和周围在工厂、点心店、时装店、餐馆或邮局里面打工的那些无聊的什么人,总是有些格格不入。她很勇敢,更大胆,勇于尝试与冒险。
  多年以来,她一直对父母的经历感到诧异,惊叹于他们竟然可以忍受如此无聊的生活。
  戴俊辉开了一家小型牙科诊所,按点上下班,像时钟发条那样,周而复始地已经运转了三十多年。每天的八个小时,几乎发生着与昨天同样发生过的事情,这一周几乎是上一周的翻版或拷贝。
  朱荔娅一周工作三天,为一座区属郊野公园做景观园艺。在周末,他们出去吃早茶,去教会作礼拜,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里看电视。他们很少去比港岛更远的地方,除了每年去两次深圳或广州溜达一圈。
  她在中学里的同学们也都是一样,没有更大的野心,没有更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女孩子们,她只会听到她们谈论电影里面的男明星们,还有最时髦的婚纱款式。她很想问她们,将怎样摆脱平淡的郊区生活,可她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并且怀疑是不是能得到,应该有的共鸣与回应。
  当她进入钢琴夜校之后,在古典与现代的优美旋律中,她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甚至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世界。
  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在宗教或世俗的节日里,她应聘担任晚会或舞会的钢琴伴奏,她很想知道,在那些盛装出席的宾客们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最想要的答案应该是,一个期待王子出现的灰姑娘。
  每当圣诞节全家聚会的时候,她回家后,总是陷进一片疑问的沼泽地里。周围的表情,总是由惊奇逐渐被失望所取代。
  她的爷爷奶奶,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还没有上电视,小姨妈想知道,为什么她还没有和云迪交上朋友。她不是出国了吗?她不是可以弹钢琴吗?她为什么没有钱呢?
  还有一些更具实际分量的问题,连黛蓝儿自己也没有正确的答案。
  她为什么不认识更多的名人呢?为什么她还住在一个鞋盒般的、没有中央空调的小房间里呢?为什么她的衣服上总是有个小洞呢?
  每次回家的路上,这样一些问题,就像是在学校里留的作业,总是在她的眼前转来转去。那些所谓横向思维的考题,设计得很愚蠢,回答了就更愚蠢。所以最后她只好止步不前,不再回家就是了。
  她用指尖,轻轻地按在眼睛上。也许这样,眼泪可以被眼底吸回去。
  从一开始,来多伦多留学,也许就不是一个好主意。也许她应该留在香港北部的那个小镇。聊聊明星,谈谈婚纱,而不是念什么申请工签的注意事项。吃吃早茶,去去教会,而不是天天奔忙在地铁线上。
  生活,原本可以不是这个样子。或者说,生活,原本可能就是那个样子。
1 2 3 4 5 6 7 ... 9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图安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执笔为
  • 神秘人
    qiu
  • 学生
    sie
  • 学生
    akt
  • 学生
    eva
  • 学生
    cak
  • 学生
    rob
  • 学生
    f7c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8月几日?(提示:28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远东神机(主旋律,, 军事)
双瞳异色的湖水(都市, 悬疑推理)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美颜劫(都市)
灰烬飞舞(爱情, 青春, 悬疑推理)
爱在春城不觉醒(一)(爱情, 都市, 校园)
故事众筹者(爱情, 都市, 奇幻)
钻石的圈套(悬疑推理)

同类最新作品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三重暖色(都市, 犯罪)
“丽”老师(都市)
骇客传奇之一 惊天窃案(都市, 悬疑推理, 犯罪)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张三的选择(都市)
幻觉(悬疑推理)
善良(都市)

同类随机作品

恶之花系列2..(悬疑推理)
鹿鸣谷(农村, 家庭, 悬疑推理)
鱼眼(悬疑推理)
石头与糖(都市)
恶丈夫(都市, 悬疑推理, 犯罪)
雷烟倾(都市, 青春)
九月围城(悬疑推理, 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