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182
阅读:11241
发表:2012/11/3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李熙辅被投入刑部大狱判了凌迟之刑,刘娥正准备追究侄子刘从德的责任,却得知他已经畏罪自杀。
  刘娥十分痛心,但还是命人仔细查处此事,后来得知从德并没有参与泄露机密之事,推荐李熙辅只是因为他善于奉承,而从德年幼,察人不清,方才听信了此人的花言巧语。
  下令将从德在外地厚葬,不必运回京城,也算是为他察人不清而赎罪。几个不安的夜晚,总是梦见刘美那张憔悴悲伤的脸,刘娥为没能照顾好从德之事而觉得十分对不住他,便在这个阴晴未定的上午,一身素衣,带着纤紫出了宫。
  已经入冬了,天气寒冷的厉害,虽然手捧暖炉,但是到了刘美墓地的时候,身子还是冻透了。
  刘娥微提衣裙,慢慢下车,在纤紫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到了那位于半山腰的坟前。
  纤紫将祭品一一摆在刘美和宋冰儿的坟前,低声对刘娥道:“太后,都好了。”
  刘娥无力地点点头,在刘美的坟前跪了下来,说些想念抱歉的话,泪水便无法控制的流了出来。
  不知何时,竟然下起雨来,丝丝缕缕的,刺入肌肤,一片沁心的冰凉。纤紫拿了把伞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太后,下雨了,回吧。”
  刘娥摇摇头,没有说话,泪水模糊了视线,墓碑上的文字逐渐在她眼前幻化出一个人形,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正是她的大哥刘美。他是那样温柔,同时又落寞悲伤,即便他的儿子死了,他却还在安慰她不要紧,没什么,他不怪罪她……
  
  第八十九章 应允
  许是一路劳顿的缘故,回到宫里刘娥就觉得身子疲惫的厉害,连晚膳都没用,便直接让纤紫服侍她睡下了。
  第二天,天气依然阴沉沉的,难以分辨时间,不过檐前的更漏显示,已经到了上朝的时候,纤紫便走进内殿准备叫刘娥起床。
  纤紫绕过屏风脚步轻轻地走到刘娥的床边,心下有些奇怪,刘娥以往这个时候都会准时醒来的,而今天殿内则没有一丝动静。
  “太后,该起床了,早膳已经备好,用过后好去上朝。”纤紫轻轻撩开床前的垂帘,向刘娥说道。
  床上依然没有什么动静,纤紫心里有些不安,刘娥睡觉一向警醒,一点儿小小的动静都能惊动她,更何况这次是自己亲自来叫。她看着她那双紧紧闭合的眼睛,她的睫毛长长的,因为睡得不安稳而轻轻颤动,她一直觉得她是很美的,几十年来这种感觉从未改变过,即便如今年岁大了,风华消减,却依然是她心中最美的一个。纤紫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认为她的长相很美,还是多年来她的好让她美的形象在她心中永远树起。如今,她的鬓角已经有了不少白发,无论给她梳怎样的发式都遮掩不了,什么都抵制不住岁月匆匆。
  此时,她的脸色异常红润,虽然那红润看起来很美,但纤紫还是知道不太正常的,慢慢伸出手去,探上她的额头。
  纤紫心中一惊,立刻拿起手来,那灼热的感觉似乎要将她的手指灼伤。她……竟然在发烧。
  纤紫立即吩咐一个小宫女去太医院请太医,而她自己则慌忙打了一盆清水,用白布巾浸水为她降温。
  好累,好累……
  刘娥觉得她做了一个梦,一个让她不愿醒来的梦。她又梦见赵恒了,梦见他对她微笑,与她煮雪品茗,执子对弈。可是,后来他走了,他要走了,她怎么挽留,都没能留住。她想跟他一起走,就那样一直走下去,永远也不分开,只是,在朦朦胧胧中,总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不能就这么不负责任的离开,只能看着他在自己眼前慢慢消失……
  腕上凉意传来,丝丝缕缕,浸透肌肤。刘娥努力睁开眼睛,却一眼瞧见孙太医那张老态龙钟的脸,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慈祥。
  “醒了,醒了!”床边传来一阵惊喜的声音,刘娥微微调转目光,看到纤紫一张溢满笑意的脸,五十多岁的人了,活像个孩子。
  刘娥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嗓子干痛的厉害。
  觅云及时端着一杯茶过来,轻轻将她扶起来,把茶水喂给她喝。
  “现在什么时辰了?”喝了茶,看着觅云端着茶杯离开,刘娥向旁边的纤紫问道。
  “太后,辰时了。”纤紫低声说道。
  “哀家还要去上朝。”刘娥听说时候不早,挣扎着要起来。
  孙太医忙道:“太后,您发着高烧,实在不宜下床,这样折腾下去,身子会吃不消的。”
  刘娥面上出现犹豫之色,许久,对纤紫道:“你去趟云锦殿,让皇太妃陪皇上去上朝,若有什么事,也好过来告诉哀家。”
  “是。”纤紫答应一声,慢慢退了出去。
  刘娥喝过孙太医开得药,又睡下了,模模糊糊醒来的时候,感觉身子比之前轻多了。她慢慢睁开眼睛,却一眼瞧见一张充满担忧的小脸。
  “母后怎么样了?”赵祯轻轻为她掖好被角,关切地道。
  刘娥努力地一笑:“吃了药,好多了。”目光微微转动,看到旁边同样一脸关怀的杨锦华,道,“妹妹也过来了。”
  杨锦华含着眼泪道:“昨个儿天那么冷,姐姐怎的不爱惜身子,还是出去了,姐姐要是有个好歹,我该怎么办呢?”
  刘娥慢慢伸出手去,拉住她的手安慰道:“这不是没事儿嘛,修养几天就好了。”
  赵祯道:“母后一定要赶快好起来,祯儿还等着母后教祯儿诗文呢!”
  刘娥笑着对他点点头,又向杨锦华问道:“朝中可有什么事?”
  杨锦华道:“大臣们没有什么要启奏的,便早早地下朝了。”
  刘娥笑了笑:“没什么事哀家也便放心了,这几天就有劳妹妹了。”
  杨锦华忙道:“姐姐这是说得哪里话,你我姐妹一场,有什么有劳不有劳的,姐姐安心歇着就是,若有什么事,妹妹一定会尽快前来向姐姐回报的。”
  刘娥点了点头,笑道:“祯儿还要学习功课,妹妹快些带他去吧,哀家这里,有纤紫觅云她们守着就成了。”
  杨锦华犹豫了片刻,道声好,慢慢起身,牵着赵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不知是冬天天冷的缘故,还是身子不太健朗,这样在床上修养了十几天,还是不见好转。幸好觅云把她平日里爱看的书都拿过来,才不至于太过无聊。
  这天早上醒来,刘娥透过木格子花窗,感受到今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再看看殿内又多加了几个炉子,心想可能是下雪了。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虽然身子尚未痊愈,但她还是想去外面瞧瞧,便微微撩起被子,准备下床。
  觅云正好端着茶点进来,见她要下床,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扶住她,道:“太后,今天下了好大的雪,外面冷着呢,您怎么下床了?”
  刘娥笑了笑:“这在床上都躺了十多天了,想去外头瞧瞧,这可是今个儿冬天的第一场雪啊!”
  觅云扶刘娥在床上坐好,为她盖上被子,道:“太后,您等一下。”说完,便快步走了出去。
  不久,觅云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而那托盘里,不是吃食,不是金银首饰或者衣衫之类的,而是满满一盘的雪。她走到刘娥身边,笑道:“这样,太后便能看到雪了。”
  刘娥抬手轻轻拈起几片雪花,其实她根本就不是想要看到雪片,而是想看那种白雪皑皑的景象。低头,无意间看到觅云被冻得红通通的手,心中不由地升起一种感动与酸涩混杂在一起的感觉,让她把托盘放下,快些到炉子旁边去暖和一下,而她自己,也不再坚持去外面看雪了。
  这时,小郑子突然急匆匆地跑进来,身上还带着积雪,便向刘娥禀告道:“太后,刘绰刘大人来了。”
  “太后身子不适,让他改日再来吧。”觅云在一旁烤着手,转头对小郑子道。那刘绰不是什么大官,连她这个小小的宫女都不太把他放在眼里。
  小郑子并不为其所动,转头看向刘娥,等待她的意见。
  刘娥想了想,道:“这么冷的天,来见哀家,想必有什么事,让他进来吧。”
  “太后——”觅云担心她的身子,想要阻止。
  刘娥笑了笑:“见见也无妨。”又对小郑子道,“带他进来吧。”
  小郑子听命出去,不久刘绰便进来了,他跪在刘娥面前行过礼后,起身将带来的东西屈身举到刘娥面前:“臣见太后连日来卧床不起,十分担心,便托人从长白山特意带来了这上好的山参鹿茸和七叶雪芝,愿太后能早日康复。”
  “卿有心了,赐坐。”刘娥微微一笑,道。
  觅云起身搬了把椅子给他,同时接下他手里的东西,放在了殿内的案几上。
  “臣谢过太后,”刘绰再次屈身谢恩,但却并没有立刻坐下,他向刘娥道,“臣还有一事,希望太后能够成全。”
  刘娥眸光微微一闪,就知道他此次前来必不是单纯只来看望她。但很快,她的脸上又溢满了笑容:“有什么事,卿但说无妨。”
  刘绰转头看了看殿内的觅云和小郑子,面上出现犹豫之色。
  刘娥会意地一笑,吩咐他们先下去,然后对刘绰道:“卿现在可以说了。”
  刘绰微微抬起头来,但依然是屈着身子,向刘娥道:“微臣任漕运使已经有些年了,太后可不可以……”下面的话他没有接着说下去,但其中的意思溢于言表。
  刘娥望着他,沉吟了片刻,道:“卿应该知道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吧,他们四人可是因为向哀家进献什么名贵物品而做宰相的?”
  刘绰脸上顿时一红,有些无地自容。
  刘娥又接着道:“大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卿若做出些成绩来,何愁得不到升迁?”
  刘绰点点头,低声道:“臣明白,臣多谢太后教诲。”
  刘娥笑道:“哀家必不会埋没一个贤才,卿安心做事就好。哀家有些乏了,卿先退下吧。”
  “臣告退。”刘绰躬身退出大殿。
  不几日,天晴了,地上的积雪已经被洒扫干净,只剩下房顶树梢薄薄的一层,刘娥的病也完全好了。披着厚厚的披风,走出大殿,微微仰后,便可以看见澄明的天空中轻轻飘动的白云。
  “又要过年了。”刘娥微微抬手,看着阳光从指缝间穿过,轻轻道。如今已经到了腊月中旬。
  杨锦华正随她散步,听她提起过年之事,叹息道:“这些年来过年越来越没意思,总是死气沉沉的,除了各宫聚聚之外,便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前些日子随处走了走,看到各宫都在虔心礼佛呢。”
  刘娥笑道:“礼佛可以静心,让日子好打发一些,这样也未尝不好。”
  杨锦华道:“话虽这样说,但日子总是过得没滋没味。姐姐,自从先帝走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老了?”
  刘娥目光微微静默,望着遥远天际那触不可及的云,脑中又闪现出赵恒的影子。那个男人就犹如这天边的云,美而飘渺,看在眼里,但已经伸手不可及了。
  “姐姐,你没事吧?”杨锦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忙问道。
  刘娥淡淡一笑,回过头来望着她:“没事儿,都过去那么久了。”
  杨锦华这才放下心来,道:“姐姐,妹妹倒是有一个想法。”
  刘娥笑道:“什么想法?”
  杨锦华思虑了片刻,道:“不如过了年,让皇上早些日子成婚吧,热闹热闹,也好给各宫添添喜庆。”
  刘娥想了想,觉得这样未尝不可,于是道:“那便命礼部择个黄道吉日,把喜事给办了吧。”
  “姐姐同意了?”杨锦华惊喜地道,“姐姐如今身子好了,还要每日操劳朝中之事,不如把这件事交给妹妹来办吧。”
  刘娥见她一副兴致很高的模样,便点头答应了。这后宫里的日子不好过,做些事情打发时间还是比每日无所事事好。
  
  第九十章 磨砺
  第二年上元节刚过,刘娥便着手把赵祯的婚事办了。婚礼办得很是热闹,风风光光的迎娶,弄得满城皆知。
  刘娥并不觉得这样有多奢侈,毕竟是皇帝迎娶皇后,新娘是将来要母仪天下的人,自然不能让人小看了。
  大婚第二天喝过媳妇茶之后,刘娥便提议要搬去宝慈殿住,理由是自己一个老太婆住着这般奢侈的奉华宫,实在是太浪费了,而宝慈殿周围更安静一些,适合静养。
  赵祯见阻止没用,便任由她搬过去了,只是在之前命人好好修缮了一番。
  刘娥平时用度衣装一向简约,搬去宝慈殿后,服饰就更加朴实,连带宫里的宫女也是衣装简朴。她宫里的宫女看到皇帝皇后身边的宫女个个衣装亮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身边的人,不应该被比下去,便向刘娥提意见,刘娥却总是置之一笑,不说什么。她让皇帝皇后身边的人打扮,是想以此向邻国显示大宋的繁荣昌盛,大概说了她们也不明白。
  赵祯对刘娥很是孝顺,年前他说要亲自为刘娥庆祝寿辰,到了那天,刘娥方才知晓,他竟然率领群臣为她贺寿。
  刘娥自然感动的一沓涂地,毕竟赵祯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份心,确实是很少见的。她不仅感动于他的孝顺,同时也欣慰他的懂事,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总是错不了的。
  皇后郭彩菡对刘娥也十分恭敬孝顺,平时总是待在宝慈殿里陪伴她,比赵祯来的还要勤快。刘娥也曾劝她不用经常来,而她总是说皇上繁忙,他要替他尽孝。
  不知不觉,日子又过去好几年,这几年来,郭彩菡总是像亲生女儿一样侍候在刘娥身边,对她的那份孝心,从来没有改变过。刘娥知道她的孝心是真的,也十分欣慰,不过心里却总是隐隐有些担忧。几年的接触,她发现郭彩菡是那种十分温柔贤惠的女子,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且生性单纯。而在后宫,太过单纯无争总算不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更何况她并非像自己当年一样,与赵恒有着那么深刻的感情。
  前段时间,赵祯看上了一个叫做张乐菱的宫女,封了美人。那张美人刘娥见过,美则美矣,且又生的妖娆妩媚,不是郭彩菡这种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所能比得上的。那张美人虽然对她一副恭敬有加的模样,但刘娥却觉得她不是那种安分守己的女子,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里,总是透出一种野心与算计。
  刘娥隐隐有些担忧,觉得她那一双眼睛总是虎视眈眈的盯在郭彩菡的后位上。不过,那张乐菱是赵祯看上的女人,没犯过什么错误,她这个做母后的,总是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叮嘱郭彩菡小心谨慎的侍奉赵祯。
  为了分减张乐菱的恩宠,刘娥又做主为赵祯选了几个新人进宫,都封了美人,让她们与张乐菱平起平坐,以求能保稳郭彩菡的后位。
  然而,她最终还是小觑了张乐菱,对于那些新进宫的美人,她非但没有表现出嫉妒怨恨的样子,反而劝赵祯多去看望她们,在新人眼里,比皇后郭彩菡落得还要好。当这天晚上,郭彩菡身边的近侍宫女佩儿急匆匆地跑来宝慈殿,刘娥心里就明白,一定出事了。
  “太后,不好了,不好了!”还未等刘娥问些什么,佩儿便跪在刘娥面前说道,一副焦急的模样。
  刘娥稳了稳心神,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且慢慢说来。”
  佩儿道:“皇后娘娘闯进了尚美人的移清殿,误打了皇上。”
  “皇后一向稳重和善,怎么会突然闯宫,还动手打人?”刘娥眸光微闪,心里似乎有些了悟,向她问道,“皇后为何会去移清殿?”
  佩儿道:“奴婢与皇后娘娘在来宝慈殿的路上遇见了张美人,她说尚美人最近得了一件好东西,名叫千里眼,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是皇上赏的。皇后娘娘好奇,便决定带奴婢过去瞧瞧。”
  刘娥想了想,道:“那是西域进贡的贡品,皇上赏了尚美人也不足为奇,皇后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不至于为了一件赏赐而发脾气。”
  佩儿接着道:“太后,是这样的,皇后娘娘到移清殿的时候,正好听到尚美人在和皇上说她的坏话,一气之下,便打算教训她,没想到皇上竟然出手阻止,皇后娘娘来不及收手,这才误打了皇上。”
  “以皇上那要强的性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吧。”刘娥叹了口气,道。
  佩儿道:“皇上说要废了皇后娘娘的后位呢,皇上最听太后您的了,您快去劝劝皇上吧。”
  刘娥沉默了一阵子,道:“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哀家不能去劝。若是去了,就算能说服皇帝放过皇后,但皇后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你先回去安抚着皇后,就说哀家说得,让她务必要想开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好好活下去。”
  “太后……”见她不管,佩儿脸上出现些不情愿的神色。
  刘娥摆摆手:“回去吧。”
  “冤孽啊,先帝的时候,后宫没什么争斗陷害,哀家便真的以为后宫能够和睦相处了。”望着佩儿离开的背影,刘娥无奈地叹了口气。
  “太后的意思是……张美人……”纤紫试探地说道。
  刘娥望着殿内闪烁的烛光,道:“心里有数就好。”
  纤紫不解地道:“太后真的打算不管吗?”
  刘娥道:“管了反而是害了皇后,指望哀家庇护,哀家还能庇护她几年?得到皇上的真心爱护,那才是最重要的。”
  纤紫点点头,不再提及此事,道:“太后,时候不早了,该去就寝了。”
  第二天,赵祯便下了圣旨,废黜皇后郭氏,改为净妃,迁往城外皇家寺院洪福寺出嫁修行。
  离宫的时候,刘娥没有去相送,而是让纤紫替她带了句话,让郭彩菡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而她自己,则是称病不去上朝,对赵祯也避而不见,每次他来,都让小郑子挡住。
  在小郑子第六次阻拦之后,赵祯终于忍不住,推开他闯了进去。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sie
  • 学生
    k12
  • 学生
    f7c
  • 学生
    cak
  • 学生
    eva
  • 学生
    rob
  • 学生
    ak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鹰喙(主旋律, 悬疑推理, 历史)
洛阳微雨(历史)
吟啸行(主旋律, 武侠动作, 历史)
金沙王国(主旋律, 奇幻, 历史)
嘉靖政案(历史)
浦江黎明芙蓉花(主旋律, 历史)
兄弟(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