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182
阅读:11240
发表:2012/11/3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刘娥正坐在案几边翻阅史书,听到动静,轻轻抬起头来:“皇帝来了。”
  “母后,您在生儿臣的气么?”赵祯走到她面前,低声问道。
  刘娥低头继续翻阅书籍,道:“哀家为什么要生皇帝的气?”
  赵祯道:“母后,儿臣知道您在为儿臣废了皇后之事生气,可是,皇后她妒忌后宫,还出手打了儿臣,如此泼妇行为,实在不配母仪天下……”
  “皇帝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又何须跑到哀家这里道人是非呢!”刘娥冷冷地打断他,垂头继续翻阅书籍。
  “母后,儿臣知道皇后跟您亲,可是……”
  “媳妇再亲,能亲得过儿子吗?”刘娥放下手里的书籍,抬起头来望着他。
  “母后……”赵祯脸上闪过一丝惊喜。
  刘娥收起凝重的神色,有些失落地道:“哀家从来没有生气,也不是想要偏袒皇后,哀家只是失望,皇帝与皇后成亲这么多年,她是什么样的人,皇帝还不了解吗?”
  一句“她是什么样的人,皇帝还不了解吗”,让赵祯猛然一怔,许久,他望着刘娥喃喃道:“或许,真的是儿臣错了。”
  刘娥看到他这个样子,松了口气,道:“那日皇后去移清殿,正好碰上尚氏说她坏话,皇帝认为真的是偶然的吗?”
  赵祯有些恍然:“母后的意思是,有人故意陷害皇后?”
  刘娥接着道:“身为一国之君,管不好后宫,何以管天下?”
  赵祯在她面前屈身跪下,道:“儿臣谨记母后教诲,儿臣马上命人把皇后接回来,不,儿臣亲自去。”
  刘娥摆摆手,道:“废了还不到十日,便去接回来,让大臣们怎么看?还不急于一时,缓几个月再说吧。”
  “是。”赵祯遵从地道。
  刘娥扶他起来,道:“哀家不指望你待皇后能像当年先帝待哀家那般,但至少应该互相信任,祯儿,你明白吗?”
  赵祯认真地点点头,道:“祯儿虽不如父皇幸运,能够遇到母后,但是母后的教诲,祯儿一定铭记于心。”
  “好了,哀家还要看书呢,你先回吧。”刘娥重新拿起案几上的书卷,埋头翻阅起来。
  “儿臣告退,”赵祯答应一声,慢慢向殿外退去,走到屏风旁边,想到什么,转头道,“儿臣明日等母后上朝。”
  迎回郭皇后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
  再次见到那个被自己当成女儿疼爱的媳妇,刘娥眼睛有些酸酸涩涩。几个月不见,她比以前消瘦多了,也憔悴多了,清澈的眼眸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单纯。
  刘娥知道,这是几个月青灯古佛的生活所磨砺出的。这几个月,她也应该想明白了吧,与世无争在后宫中是绝对不可以的,就算不去陷害别人,也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也正是她不急于让她回来的原因。
  看着她清雅消瘦的脸颊,以及没有任何怨言的潇洒微笑,刘娥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长大了,如一颗稀世明珠,终于磨砺出了她最绚烂的光华。
  
  第九十一章 毒害
  温热的风吹过几次,不觉夏天便又来了。
  刘娥与杨锦华坐在宝慈殿的廊檐下,轻摇罗扇,望着天空闪烁的星星聊天,无意间就说起了赵祯。
  其实,与杨锦华在一起的时候,不提到赵祯都难,如今赵祯已经成为她们两个人的精神寄托。
  提到赵祯,刘娥便想起前几天小郑子所说的,那件让她十分欣慰的事情。
  在几天前的一个夜里,赵祯晚上饿醒,久久不能入睡,非常想吃羊肉,身边的近侍建议他下旨破例让百姓进贡,他犹豫了好久,觉得身为一国之君,不应该这样做,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越是小事,越可以显出一个人的品性。赵祯在这件小事上克服了自己的欲望,在大事上,自然更能为百姓着想。
  正说着,小郑子突然急匆匆地跑来,大声道:“太后,太妃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刘娥站起身来,向他问道:“慌慌张张的,什么事情?”
  小郑子道:“太后,玉清昭应宫……失火了。”
  “怎样?火势严不严重?”刘娥忙问道。
  自从前些年“天书”随赵恒下葬之后,玉清昭应宫便空了下来,不过那是一座十分完美的建筑,是赵恒几年的心血,她没舍得让人拆除,便留下了。
  玉清昭应宫与其它宫苑离得较远,一般情况下失火影响不大,不过看着外面被风吹得荡来荡去的树枝,刘娥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风,可就保不准了。
  小郑子道:“火势很大,皇上已经命人在救火了,只可惜了这么好的宫殿。”
  刘娥微提衣裙快步走下台阶,道:“不行,哀家得去看看!”
  杨锦华跟了上来:“姐姐,等等我。”
  二人来到玉清昭应宫附近的时候,大火还在燃烧着,熊熊火势直冲天际,任是再多的人救火,也无济于事。
  看到她们过来,赵祯远远地迎了上来,道:“母后,您怎么过来了,这里危险,儿臣送您回去吧。”
  刘娥摇摇头,道:“哀家都这把年纪了,还怕什么危险不危险的,倒是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应该好好保重自己才是。”
  赵祯道:“儿臣知晓了,不如儿臣送母后和母妃回去吧,这里交给他们就是。”
  刘娥看这火势虽大,但却没有蔓延,便也放下心来,交代下去让众人在救火的同时更要保全自己,然后听从赵祯的意见,让他送着回去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大火才算扑灭,只是那么富丽堂皇的一座宫殿,转眼化作了灰烬,还是让人不免有些惋惜。
  宫里失火的事情,宫外早已传遍,上朝的时候,朝臣们提出重修玉清昭应宫的事,刘娥想了想,却觉得玉清昭应宫之前也一直是空着的,修建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便没有同意再修。
  一堆灰烬怎么看上去都不好,刘娥便命人将那片地方整理出来,留待第二年春天种梅树。那是赵恒看重的地方,修建了玉清昭应宫,她不想再那么奢侈,便决定在这里种上他最喜欢的红梅。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又是两年过去了。
  送走赵恒的两个妹妹,杨国公主与荆国公主,刘娥一个人坐在菱花镜前,望着镜中自己不知何时又增多的白发,心中有些慨叹。她见杨国公主与荆国公主老了,送了十分贵重的珠玑让她们遮盖白发,自己又何尝没有老呢。
  只是,她觉得这老了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容颜不再如当初又能怎么样,赵恒已经不在了,还能给谁看?
  其实,就是赵恒还在的时候,她也没有过分重视过容貌,赵恒是个用情之人,从来不会以貌取人,反正至少在她这里,从来都没有过。
  刘娥觉得,在这点上,赵祯比不上赵恒,虽然那是她疼爱的儿子。他的薄情与喜爱美色她都看在眼里,不去介意那是因为她是母后,而不是他后宫中的女人。午夜梦回的时候,刘娥常常高兴地流出眼泪来,幸好,幸好她遇见的是赵恒,而不是其他哪怕再好的一个皇帝……
  “太后,太后,润王妃来了。”殿门外突然传来小郑子的声音。
  这个小郑子,跟随了赵恒多年,如今又跟了她这些年,年纪已经不小了,可是越大,却越是喜欢一惊一乍。
  “你小声点儿成不成,太后在午休呢!”纤紫开门出去,压低声音道。
  刘娥淡淡一笑,起身对外面道:“让她进来吧,哀家也好些日子没有见过她了。”
  没多久,润王妃便进来了,行过礼之后,刘娥让她在旁边坐下来,吩咐纤紫沏茶,上点心。
  刘娥见她说话一直小心翼翼的,像是有什么事,寒暄了一阵子,向她问道:“你我都是赵家的媳妇,一家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润王妃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皇嫂,臣妾听闻您赏赐了杨国公主和荆国公主西域进贡的上好珠玑来遮挡白发,臣妾如今年岁也大了,白发日益增多,皇嫂可不可以也送臣妾一副。”
  刘娥望着她那张不再年轻的脸,沉吟了片刻,道:“不是我不予你,只是杨国公主和荆国公主是先帝的姐妹,皇家的女儿,赐予珠玑是应该的,而你我是皇家的媳妇,便不要那么奢侈了。”
  润王妃也是明事理之人,看到刘娥一身简约装扮,连她自己都没戴那珠玑,知道她不是故意不给,而是真的不想浪费,便也不再多说什么,留下来说了一会儿话,告辞离开了。
  日子依然平平淡淡地过着,朝中除了范仲淹和宋绶曾经建议她还政给赵祯,便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举国上下,一片和平。
  刘娥岂是不知,赵祯如今已经二十一岁了,到了亲政的年纪,只是唯恐辜负了赵恒所托,才没有同意。
  九年了,赵恒离开她已经九年了,可是这九年来,她却觉得他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就算不能相处,也感觉到他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守候着。
  刘娥觉得很奇怪,这些年来,那么多人离她而去,她都渐渐遗忘了,就连两年前方才过世的叶云楚,也已经在她的脑子里模糊了,而赵恒的影子,却始终那么清晰,那么的清晰,在她心里,在她眼前。
  是真的太在乎了吧,在她心中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才会如此念念不忘。刘娥知道每次想起他的时候总是心痛的厉害,但可怕的是,她竟然爱上了这种心痛的感觉,对此甘之如殆……
  皇后病了,已经有好几天了,只是明明是风寒那么小的毛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刘娥也曾派纤紫去慰问过几次,带去许多补品,也没什么用。自打孙太医去世之后,这太医院里也没什么好太医了,全是一帮庸碌无为之辈,皇后这么点儿毛病,却久治不愈。
  这天,刘娥正躺在榻子上小憩,觅云突然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声叫道:“太后,不好了,不好了!”
  刘娥心头一惊,猛地起身,向她问道:“什么事?”
  觅云一向稳重,若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断不会如此慌慌张张。
  觅云偷眼瞧了瞧刘娥,见她还好,于是如实地说道:“皇后娘娘……没了……”
  “啪”,案几上的青花瓷杯被她一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碎成一片。刘娥望着那些锋利的瓷片,含痛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觅云道:“就是刚刚。”
  刘娥强压下心底的痛苦,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觅云道:“听太医说是病故。之前皇上身边的阎公公带着太医去给皇后娘娘医病,没医好,皇后娘娘便去了。”
  “阎文应?”刘娥道,“怎么是他?”
  觅云摇摇头,道:“奴婢不知。”
  “走,陪哀家去琼华宫。”刘娥起身向外面走去。
  来到琼华宫,见各宫嫔妃和太妃太嫔已经到了,对于她们的拜见,刘娥只点了点头,便直接进去了。
  皇后郭彩菡躺在内殿的雕花凤床上,眼睛微微闭合,未施脂粉的脸上异常红润,比往日都要美上许多,然而,却已经没有了呼吸。
  赵祯在她的床前坐着,紧紧拉着她的手,眼里噙着泪水。刘娥知道,此时他是真的伤心了,可是,人在的时候不好好对待,人都没了,伤心还有什么用?
  看过郭彩菡,刘娥由觅云搀扶着,慢慢走出琼华宫。此时心里异常混乱,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好好安静一下,所以并没有回宝慈殿去。
  “是谁?”刘娥回头问道。有一个人一直在她们身后不远不近十多步远的地方跟着,那么小心谨慎,她们回头,便会躲到一边。
  许久,一个身穿蓝色官袍的年轻人从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后面走出来,在刘娥面前跪下,道:“微臣太医院杜宁拜见太后。”
  “你怎么鬼鬼祟祟的,跟着哀家做什么?”刘娥厉声问道。
  那杜宁道:“微臣是已故孙太医的徒弟,师傅在世的时候时常教导微臣不仅要医术精到,更要有医德,所以有一事,微臣不得不对太后说。”
  刘娥神色缓和了些,道:“你且说来,到底是什么事?”
  “回太后,皇后娘娘不是病逝,而是……中毒身亡——”
  刘娥心中一紧,厉声道:“你所说的,可是实话?”
  杜宁道:“微臣不敢欺瞒太后,皇后娘娘是中了胭脂醉的毒。”
  “胭脂醉?”
  “是,”杜宁认真地道,“胭脂醉毒性十分强,且此毒不会像其它毒药一样七窍流血,而是脸上异常红润,如涂了胭脂或者喝了酒一般,所以名为胭脂醉。”
  刘娥想到方才看到的郭彩菡,她的脸色便是异常红润,那种根本不是一个卧病多日的人应该有的,心中顿时明白他没有说谎。
  想了想,刘娥问道:“你可知晓此毒是何人所为?”
  杜宁道:“是皇上身边的阎文应命果太医所为。”
  “阎文应为何要害皇后,他与皇后素无恩怨?”这样问,其实刘娥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杜宁道:“据臣所知,那阎文应近来与珠蕊殿的张美人走得很近。”
  刘娥问道:“那此事,卿认为可是张美人所指使?”
  杜宁摇摇头,道:“这个,微臣便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张美人指使,也有可能是阎文应自作主张要为张美人除去障碍。”
  刘娥点点头,问道:“卿可愿意作证,指出皇后是中毒身亡的吗?”
  杜宁道:“臣愿意。”
  
  第九十二章 思念
  刘娥带着杜宁返回琼华宫,寻了个理由让他为郭皇后检查。
  杜宁检查完毕之后,跪在刘娥赵祯面前,向他们禀告了郭皇后中毒身亡的事实。
  “可是真的?有没有弄错?”赵祯郑重地问道。
  杜宁道:“微臣愿以性命担保,一定没有弄错。趁如今还未打草惊蛇,皇上要查出此毒是谁所为,应该不难。”
  赵祯脸色寒了几分,气恼有人竟然在他眼皮底下害人,害的竟然还是他的皇后,便立即命人搜查太医院。
  不久,便有侍卫拿着一个方形木盒,来到赵祯面前禀告道:“皇上,这是从果太医的药箱里搜出来的。”
  杜宁走过去,接下侍卫手中的盒子,打开仔细观察了一番,道:“皇上,太后,此物正是胭脂醉。”
  赵祯寒着脸向那侍卫问道:“人可曾带来了?”
  侍卫道:“回皇上,已经带来了。”
  赵祯便命人把那果太医带上来询问,开始他还不肯承认,后来见杜宁把胭脂醉拿出来,便低头认下了,并供出是阎文应指使他这样做的。
  接着又审问了阎文应,那阎文应知道抵赖不了,便怀着将功折罪的心理,直接把张美人供了出来,说她图谋后位已久,指使他毒害郭皇后,希望赵祯能够饶他一命。
  赵祯不曾想此事竟然牵扯到他最为宠爱的张乐菱,脸上寒意更重,抽出剑来指着他,让他承认这是污蔑。
  阎文应哪里知晓赵祯的心理,以为赵祯怀疑他说谎,便十分诚恳地把这些年来张乐菱陷害郭皇后的事和盘托出,其中自然包括上次郭皇后被废一事。
  赵祯心中一怒,也顾不得当着刘娥的面,一剑刺向阎文应的胸口。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sie
  • 学生
    k12
  • 学生
    f7c
  • 学生
    cak
  • 学生
    eva
  • 学生
    rob
  • 学生
    ak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最难忘的一顿饭(都市, 家庭, 历史)
夏春虎(主旋律, 家庭, 历史)
绝招(历史)
巴国(历史)
荆公为政(历史)
聊斋系列之苏仙(奇幻, 历史)
蓝色幽灵(历史)
国家至上(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