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7703
阅读:11693
发表:2012/11/29
3章 农村 小说
《孤独人生》第1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一九六0年。
大饥荒开始了。
食堂里那点口粮根本不够村民们塞开牙缝。一碗稀饭两个鸡蛋大的红薯,分完饭大家仍围着锅不散开,用咬一口的红薯在锅底粘点汤汁。大家对银花蒸饭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派一个傻瓜蛋茅嫂去监视她有没城克扣大伙的粮米。只见银花从米缸里量一筒米,倒在一口大锅里,再倒入一大桶水,煮出来就是一大锅粥。茅嫂子还看见她在偿食野菜。
吃饭时,稀饭里多了一占绿绿的东西,人们说,“这能吃吗?”银花说:“能吃,我已经亲自偿试过的,只要是猪能吃的野菜都能吃,苦味不重,大家一定要吃下去,大枫树村已经饿死好几个人了。”村民们再没微辞。茅嫂用大碗去捞野菜吃。
高树生和几位老人蹲在一棵枫树下闲聊,说着说着就说到饿死人的事,年事大的人也不讳忌些。高树生老人抽着烟锅“叭答叭答”响。老人甲说:“我们是水米之乡,国民党都没饿死人,现在倒好,饿死人了。”老人乙说:“个个都得了浮肿病,吃糠拉不出屎,乱吃东西中毒了。打我记事起没这事。” “饿死是自己找的?”老人丙敲敲旱烟袋说。高树生:“你为什么说是自己找的?粮食交上去了。又不准副业。”老人丙看着光秃秃地上的一头瘦黄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见。
几个老人一齐向黄牛奔去。
回村的女人提着一大块牛肉,神秘传话给另一个女人:“分牛肉了,后头山。”待问不及,女人们关了房门,向后山快步走去。只见几个壮年男人在切分牛肉,一家一块。就像远古时候狩猎后的分食。走近的都是大人,老人们坐在几十米远负责把跟来的孩子们被远远喝走了。
晚上家家户户灯明火亮,牛肉飘香。
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怪罪下来,高树生一人顶替了,小杨和另一个公社干部把他带走,关在一间空房子里。无床无被,他蹲在地上,胸前护住旱烟袋。对方看是个老人,无对话锁门走人。第二天,一群上级干部们来了,小杨叫他起来,老人没起来。再喝:“起来!少装事,上头来查了。”老人艰难说:“起不来了,被你们弄瘫了。”小杨扶起他,还是立不住。他们中一个说:“快叫他家里人抬回去。”
就这样瘫了!
八岁的香草总是争着给瘫痪的爷爷送饭,她总是喝一口碗里的稀饭再给渗点冷水再送到爷爷跟前。
来旺长得清秀,杨保民时常和他玩耍。“来旺,想吃鱼吗?”“你不想吃吗?”“你家里有茶油吗?一滴就行。”他在来旺耳朵边嘀咕一阵。早上,来旺从家里用一个小瓶装了一点茶油,在菜地里摘了两根葱管,再把茶油滴一滴讲入到葱管里,把它放在池塘有草丛遮蔽住的边沿,下午放学,他拔开草丛,看见浮在上面两条大草鱼,捡了装在书包里。他一口气跑到和杨保民约定的地方——桥洞下,他们升起火烤鱼吃,吃完鱼,火灰里的红薯也熟了,扒出来吃个够。
12
禾田镇黄家村。
杨氏骆氏的日子更是艰难。杨氏经常挖草根做汤充饥。金花躺在床上发高烧,迷迷糊糊叫:“娘,我饿。”骆氏推门进来。两家素来不和,金花见了她:“你来干什么,我娘呢?”“你娘找吃的去了,我给你做碗汤喝。”“你怎么有?”骆氏浮肿的脸笑了:“有就是了。”一转身盛来大碗汤,金花一口气喝下,脸色仿佛好了些。
天黑时分,杨氏挑着空箩筐回来了。金花没有声音。她走近一看,金花鼻子出血,尚有一口气。她大叫:“救命啊……”。
及时抢救,命总算保住了。医生说:“是食物中毒。”杨氏说:“她一天没吃了呀。”后面一个人哭着跟来了,是骆氏,她说:“是我给她喝了野菜汤。我早上喝了一点,没事的。”杨氏回过头看见骆氏:“你为什么要管我家的事?你是用什么做的汤?”“杨树皮、狗尾草根、榕树叶子,柬树尖儿。”一旁的医生说:“那就是一剂毒药,愚昧愚昧。”
村里的孩子们又流传出一句话来:“地主婆毒害女儿喽!地主婆好狠毒!”
金果抱住骆氏,骆氏手里拿着一根白绳。金果哭:“娘,你去了,我怎么办,我就孤单一个人了,娘走了,我也会跟着去找娘。”
另一边屋,金花说:“她给我喝了药,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杨氏认真更正:“不是药是汤,没有人害你。”“就是毒药。她恨娘!金果也是!”“快去跟我去道歉!”“我不!”杨氏给女儿掴了响亮的一掌。金花大哭大闹,蹬床板踢被子。
金花金果,苦花苦果。
13
可是再严酷的日子,也会有春风佛面时。渡日如年的日子,如果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你会好好把握吗?年轻守寡骆氏带着金果维生艰难,她会把握好吗?
受尽人生磨难、年轻守寡骆氏的生活一直被一个乡中学教师赵军关注。那是“运动”夹来的唯一一个留下来大城里的知识份子,据说城里没有了家人,“运动”后也不就没有回城了。金果在他的班上,金果人很聪明好学,穿得最差,常常又饿又冷的情况下坚持上课,赵老师经常接济他一点吃的。大冬天的,没有鞋穿,赵老师就给了他一双半新的胶鞋。金果不敢接:“老师,我家是地主,我不要。”赵老师给他装进书包。“不怕。明天让你娘来生产地捡红薯吧,那是我种的,还有一点我挖不动的地。”金果马上点头。周六金果带着骆氏,背着破筐果然来了,骆氏说:“红薯地在哪?晚了,我还要回去喂猪。”。赵老师看见骆氏,摆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骆氏已不是当年得宠的二夫人,眼神木木的,看到赵老师的斯文,就脸红不已。“红薯我已经挖回来了,我带你到楼上去拿。”学堂是栋小木楼,放学了只有他一个人住校,楼上一间杂房,作厨房,地上放着红薯。赵老师说:“金果,你把大小分开,大的装一袋,小的装一袋。”金果立即去做了。“金果妈妈,你来这边看看。”他带骆氏走进他的书房,里面放着各种书籍。“你姓骆是吧?请坐。”在书架一角骆氏忐忐坐下。赵老师在书籍中用鸡毛掸子扫扫尘土,看看摆摆书藉,说:“你们家的书,我这里有一些。还有一本已故黄先生的记事本。在这,还给你吧。”骆氏接住书本,有点勾起伤心事。“你现在做什么?”“在生产队养猪。”“那么一点油水都捞不到了,不到田不到地不到厨房不舀米。”骆氏笑了,点点头:“是呀。”“没关系,困难总会过去的。”金果站在门口说:“分好了。”骆氏忙起身,赵老师让她先走并随着出了门。他把大个的那一袋装入她的筐子。 “不好意思,今天就这些。”骆氏说:“这怎么行,我们不要这袋。”赵老师见她要动手,忙用一点藤子掩上,举到金果背上让金果背。骆氏吱唔:“赵老师……”他微笑地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没事没事的。”
过了几天,赵老师叫金果留下。“叫你娘来拿一些红薯干,她不来?”金果摇摇头。“你娘认识字吗?”金果点点头。他给金果一本书放书包里。“给你娘。不要让别人看见了。”金果点点头:“我知道。”“你还知道什么?”“赵老师喜欢我娘。”金果嘴角难得笑了一下。“知道就好,笑什么。快回去。”晚上,金果把书放在娘床头。
第二天,又是周六。骆氏就来了。赵还是在书房接待她。“赵老师,你不能走。你走了金果就没老师了。” “新老师会来的。” “你走了,金果再没有喜欢的老师了。”赵老师哈哈大笑:“我骗你的,我当然不会走。我要在这里成家立业呢。”说着坐在骆氏坐过的椅子上。“你看了信,说明你认识很多字?”“认得一点,他教我一二年。”“一二年认得那么多字,这本书,应该读得下。”他拿出三字经给她。并给她读一两页。
窗外听见骆氏十几年不曾过的笑声。
大饥荒开始了。
食堂里那点口粮根本不够村民们塞开牙缝。一碗稀饭两个鸡蛋大的红薯,分完饭大家仍围着锅不散开,用咬一口的红薯在锅底粘点汤汁。大家对银花蒸饭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派一个傻瓜蛋茅嫂去监视她有没城克扣大伙的粮米。只见银花从米缸里量一筒米,倒在一口大锅里,再倒入一大桶水,煮出来就是一大锅粥。茅嫂子还看见她在偿食野菜。
吃饭时,稀饭里多了一占绿绿的东西,人们说,“这能吃吗?”银花说:“能吃,我已经亲自偿试过的,只要是猪能吃的野菜都能吃,苦味不重,大家一定要吃下去,大枫树村已经饿死好几个人了。”村民们再没微辞。茅嫂用大碗去捞野菜吃。
高树生和几位老人蹲在一棵枫树下闲聊,说着说着就说到饿死人的事,年事大的人也不讳忌些。高树生老人抽着烟锅“叭答叭答”响。老人甲说:“我们是水米之乡,国民党都没饿死人,现在倒好,饿死人了。”老人乙说:“个个都得了浮肿病,吃糠拉不出屎,乱吃东西中毒了。打我记事起没这事。” “饿死是自己找的?”老人丙敲敲旱烟袋说。高树生:“你为什么说是自己找的?粮食交上去了。又不准副业。”老人丙看着光秃秃地上的一头瘦黄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见。
几个老人一齐向黄牛奔去。
回村的女人提着一大块牛肉,神秘传话给另一个女人:“分牛肉了,后头山。”待问不及,女人们关了房门,向后山快步走去。只见几个壮年男人在切分牛肉,一家一块。就像远古时候狩猎后的分食。走近的都是大人,老人们坐在几十米远负责把跟来的孩子们被远远喝走了。
晚上家家户户灯明火亮,牛肉飘香。
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怪罪下来,高树生一人顶替了,小杨和另一个公社干部把他带走,关在一间空房子里。无床无被,他蹲在地上,胸前护住旱烟袋。对方看是个老人,无对话锁门走人。第二天,一群上级干部们来了,小杨叫他起来,老人没起来。再喝:“起来!少装事,上头来查了。”老人艰难说:“起不来了,被你们弄瘫了。”小杨扶起他,还是立不住。他们中一个说:“快叫他家里人抬回去。”
就这样瘫了!
八岁的香草总是争着给瘫痪的爷爷送饭,她总是喝一口碗里的稀饭再给渗点冷水再送到爷爷跟前。
来旺长得清秀,杨保民时常和他玩耍。“来旺,想吃鱼吗?”“你不想吃吗?”“你家里有茶油吗?一滴就行。”他在来旺耳朵边嘀咕一阵。早上,来旺从家里用一个小瓶装了一点茶油,在菜地里摘了两根葱管,再把茶油滴一滴讲入到葱管里,把它放在池塘有草丛遮蔽住的边沿,下午放学,他拔开草丛,看见浮在上面两条大草鱼,捡了装在书包里。他一口气跑到和杨保民约定的地方——桥洞下,他们升起火烤鱼吃,吃完鱼,火灰里的红薯也熟了,扒出来吃个够。
12
禾田镇黄家村。
杨氏骆氏的日子更是艰难。杨氏经常挖草根做汤充饥。金花躺在床上发高烧,迷迷糊糊叫:“娘,我饿。”骆氏推门进来。两家素来不和,金花见了她:“你来干什么,我娘呢?”“你娘找吃的去了,我给你做碗汤喝。”“你怎么有?”骆氏浮肿的脸笑了:“有就是了。”一转身盛来大碗汤,金花一口气喝下,脸色仿佛好了些。
天黑时分,杨氏挑着空箩筐回来了。金花没有声音。她走近一看,金花鼻子出血,尚有一口气。她大叫:“救命啊……”。
及时抢救,命总算保住了。医生说:“是食物中毒。”杨氏说:“她一天没吃了呀。”后面一个人哭着跟来了,是骆氏,她说:“是我给她喝了野菜汤。我早上喝了一点,没事的。”杨氏回过头看见骆氏:“你为什么要管我家的事?你是用什么做的汤?”“杨树皮、狗尾草根、榕树叶子,柬树尖儿。”一旁的医生说:“那就是一剂毒药,愚昧愚昧。”
村里的孩子们又流传出一句话来:“地主婆毒害女儿喽!地主婆好狠毒!”
金果抱住骆氏,骆氏手里拿着一根白绳。金果哭:“娘,你去了,我怎么办,我就孤单一个人了,娘走了,我也会跟着去找娘。”
另一边屋,金花说:“她给我喝了药,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杨氏认真更正:“不是药是汤,没有人害你。”“就是毒药。她恨娘!金果也是!”“快去跟我去道歉!”“我不!”杨氏给女儿掴了响亮的一掌。金花大哭大闹,蹬床板踢被子。
金花金果,苦花苦果。
13
可是再严酷的日子,也会有春风佛面时。渡日如年的日子,如果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你会好好把握吗?年轻守寡骆氏带着金果维生艰难,她会把握好吗?
受尽人生磨难、年轻守寡骆氏的生活一直被一个乡中学教师赵军关注。那是“运动”夹来的唯一一个留下来大城里的知识份子,据说城里没有了家人,“运动”后也不就没有回城了。金果在他的班上,金果人很聪明好学,穿得最差,常常又饿又冷的情况下坚持上课,赵老师经常接济他一点吃的。大冬天的,没有鞋穿,赵老师就给了他一双半新的胶鞋。金果不敢接:“老师,我家是地主,我不要。”赵老师给他装进书包。“不怕。明天让你娘来生产地捡红薯吧,那是我种的,还有一点我挖不动的地。”金果马上点头。周六金果带着骆氏,背着破筐果然来了,骆氏说:“红薯地在哪?晚了,我还要回去喂猪。”。赵老师看见骆氏,摆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骆氏已不是当年得宠的二夫人,眼神木木的,看到赵老师的斯文,就脸红不已。“红薯我已经挖回来了,我带你到楼上去拿。”学堂是栋小木楼,放学了只有他一个人住校,楼上一间杂房,作厨房,地上放着红薯。赵老师说:“金果,你把大小分开,大的装一袋,小的装一袋。”金果立即去做了。“金果妈妈,你来这边看看。”他带骆氏走进他的书房,里面放着各种书籍。“你姓骆是吧?请坐。”在书架一角骆氏忐忐坐下。赵老师在书籍中用鸡毛掸子扫扫尘土,看看摆摆书藉,说:“你们家的书,我这里有一些。还有一本已故黄先生的记事本。在这,还给你吧。”骆氏接住书本,有点勾起伤心事。“你现在做什么?”“在生产队养猪。”“那么一点油水都捞不到了,不到田不到地不到厨房不舀米。”骆氏笑了,点点头:“是呀。”“没关系,困难总会过去的。”金果站在门口说:“分好了。”骆氏忙起身,赵老师让她先走并随着出了门。他把大个的那一袋装入她的筐子。 “不好意思,今天就这些。”骆氏说:“这怎么行,我们不要这袋。”赵老师见她要动手,忙用一点藤子掩上,举到金果背上让金果背。骆氏吱唔:“赵老师……”他微笑地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没事没事的。”
过了几天,赵老师叫金果留下。“叫你娘来拿一些红薯干,她不来?”金果摇摇头。“你娘认识字吗?”金果点点头。他给金果一本书放书包里。“给你娘。不要让别人看见了。”金果点点头:“我知道。”“你还知道什么?”“赵老师喜欢我娘。”金果嘴角难得笑了一下。“知道就好,笑什么。快回去。”晚上,金果把书放在娘床头。
第二天,又是周六。骆氏就来了。赵还是在书房接待她。“赵老师,你不能走。你走了金果就没老师了。” “新老师会来的。” “你走了,金果再没有喜欢的老师了。”赵老师哈哈大笑:“我骗你的,我当然不会走。我要在这里成家立业呢。”说着坐在骆氏坐过的椅子上。“你看了信,说明你认识很多字?”“认得一点,他教我一二年。”“一二年认得那么多字,这本书,应该读得下。”他拿出三字经给她。并给她读一两页。
窗外听见骆氏十几年不曾过的笑声。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