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7703
阅读:11691
发表:2012/11/29
3章 农村 小说
《孤独人生》第1章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临走,骆氏手里有一本书。赵军笑容堆满地说:“明天吃过中午,你应该没事吧,养猪姑娘?”“不知道。”“猪都睡了,你还有事吗?明天,给你讲我的故事。”“对了,你不是下放知青,那你是什么?”赵军食手一竖:“明天,再告诉你。”
这天书房里多了一口煤炉,上面小铝锅在煮什么。骆氏坐在火炉边看书。从着装看,骆氏比以前的衣服要干净讲究些;从脸色看,进门出门竟是两重天。外面下小雨了,赵军走进来,衣服湿了一点。“怎么,锅里的东西不知道吃?”她站起,用干帕子给他背后擦一擦,一边说:“是什么?”她走得近,他目光跟着她:“你衣服真好看。”她欲走开,他一把拉她入怀,抱住她:“物以类聚,我们一类人,不要拒绝我了。”“我是地主婆,别人走路都离我远远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幸运当地主婆。我喜欢你这样的地主婆。我爷爷本是爱国资本家,他们说是资产阶级,他被打倒,丢了性命。我爸爸是是红军打过丈去过延安,内战中死了。你说我是什么类,红军后人?资产阶级后代?我堂弟回城又下放了。我不想回去了,我就说我城里没亲人了。我孤独,我想要有一个亲人,而你是我最想要的人,在批斗会时我就认识你,你让我怜爱好久了。你受苦了,我心痛;你被小看了,我心还是会痛。金果读那个班,我就跟他到哪个班,我就是想见你。”骆氏流着泪推开他。“不要再说了。”他摇摇头说:“昨天,县里知青部说我爷爷的成份划错了,我爷爷是不仅爱国资本家,还是共产党地下党党员是功臣,我爸爸是红军,要好好对待革命后代,叫我回城当干部。你和金果跟我走吧,不要再让自己受苦了。”“我,让我回去想想。”
猪场。她在喂猪,赵军走进来,还是笑眯眯地。帮她用竹条把小猪赶到一边育苗房,垫上草。问她:“想好没有,县里见我没上去,队长传话说县里明天派人来接我们。”她怔在那里。他急:“你怎么想的?”“我不去,我是地主婆,我怕我会连累你。”“你这样的地主婆,城里随便一个干部家庭不比你‘地主’,再说连累我,连累我怎么了,大不了一死。”“我不会去,城里人更会欺负人。”“你没去你怎么知道城里人欺负人。”“我不去,我现在年轻,我年纪大了你不定看得起我了,你有知识当干部,你丢了我,我去哪里落脚?”“我丢了你,我就是这头猪。”他急不过,使劲用手上的竹条使劲抽打一下猪,疼得猪乱跳。“你的苦日子还没过够?晚上我收拾东西,你简单收拾一下,明天我来接你。”
晚上,骆氏睡在床上碾转反侧,一夜无眠。
第二天,赵军乘县里的车来接她,看见门关着,门上挟着一封信,赵军用手拍打门:“你躲你躲,你就和你的猪过一辈子吧!”县里干部摆摆手,“走吧。”
在车上看她的信,大意是说自己一个人受难足够了,习惯了一个人的苦难,不想连累他人。
14
一天,邮差送来一封信,来旺看了,马上跳起来。“我上师范学校了,全县只考中我一个,我考上了!”高子明来看信,他其实不认字,又叫来旺念一次。确信了,很高兴。
收拾行礼去市师范报名。报了师范,人家提行礼出校门,没看见老师,有个学生报到处,几个往届生坐在那,来旺还没问话,人家就说话:“新报到的,现在是革命时期,不读书了。你是去北京还是省城参加革命?”来旺一脸茫茫然:“好好的,革什么命?”对方说:“这你就不懂了,毛主席号召我们……”不等他们说明什么来旺就走开了。
街上一群群学生在兴冲冲说着要去北京闹革命的兴奋事情。一个女生“嗨”了一声,他就跟他们踏上了北上的盲流,他不知道革命什么,为什么革命。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打倒右派,反四旧,许多知识份子被被迫害,许多优秀的文化被付之一炬,红卫兵红小兵造反乱串,行恶为非惨绝人寰。针对文化界灰天暗地的浩劫长达一个时代。
几个月后他回来了,回到家里,倒头躺下。银花问他:“怎么了?” 来旺说:“外面是战争,是狂风暴雨。外公的命运随时在上演。我还是在乡下娶个老婆生孩子完事算了。”
来旺人长得好,家里成份好,很快娶了邻村一个有台属问题家庭的女孩子,叫成小米。她瘦瘦的,干净的洗得发白变簿的衬衣,梳两辫子。她的包和棉纺车放大门口外面。银花把她的东西不是往里让,而是要拿到爷爷上房去。新媳妇不放手。来旺说:“妈,你往哪拎。我们住这房。”“哪?楼上?”来旺不好意思抠耳朵:“就是你那间房。”银花果断地说:“不行,那是我和你爸爸和房间。”“那你让我住哪?楼上还香妹子睡呢?!”“住爷爷那边。”“妈,不是赶你们走,以后还你们住,先让我们住下。”“那也不行,这是我过门才盖的,你们想住新房自己盖好了。”银花话未说完,媳妇拿纺车的手松开,扭头就走。
新媳妇成小米还是和来旺过起了小日子,住的是爷爷过世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房子比原来更差,来旺长得高,进门都需弯一下头才能进去。来旺不会做农活:犁田。犁田牛就乱跑。后来,在杨保民的推荐下他当了民办老师。他按课表给学生上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他都能教,倒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类型。
腊月二十八,农历除夕,成小米回娘家。她先给因台属牵连被罚扫镇圩坪的爸爸送一碗面吃去,爸爸坐在镇政府对面的台阶上大口吃面。她说:“来旺教书了,教书争的工分和壮劳力差不多,回来还能干会子活。”“那好,他待你好?”“好。”“哎,要不是你哥哥,你在县城读书好好的,我也不扫街了。”“他去台湾,我们来受罪,他不知道我们受的苦,明天他活着回来会怎样呢?” “嘘,不能说活着,明儿不小心说漏嘴。”他看四周,大过年的,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冷风吹得伐木后的残枝败叶卷起来。他喝口汤吞下去。 “太香了。”缓一会说“在我睡房枕头边的墙壁上有一块松动的砖块,你拿开有你哥哥的相片,你拿到你那边去另收好,我担心过了年那伙人会搜走。他回来好歹有张相片。”她要走了,回头看见空荡荡街上父亲的身影,有一些伤感。但她匆匆回家取了相片。刚出来,四个陌生人进来又去父亲房里搜查。成小米与那伙人交错而过,因此没和母亲哥哥道别就回夫家去了。
15
成小米往回走,在阿婆田(地名)看见香梅和香草俩又挑柴又赶着排队的鸭群回家,互相称呼了,成小米接过香梅的担子,香梅则接妹妹的小份的,三人跟在鸭子后面。
银花在家里正用茶油炸糍粑,过年了,吃顿丰盛的。就有村里一个青年急急冲进来说。“不好了,子明大哥回不来了。”“怎么回来不了,他去卖柴,不让人过年了?!”“不是,他走着走着,路上歇肩就歇过去了。让来旺快叫叔侄跟我去抬回来。”
成小米和两个妹妹刚好回来,听见后面一句话,香梅松了担子三步并一步进来扶住昏厥的母亲。香草大叫一声:“娘——”嗓子竟无比沙哑。
深夜时高子明硬邦邦冷冰冰的尸体抬回来了,银花大声恸哭,捶打他:“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就走了,你好毒哟——我等你回来吃饭等不回来哟——”农村妇女,一死人痛哭就是唱腔了。全家人悲声哭泣。银花果然是做好了全家人年夜饭的饭菜,可是没有人吃得下了。
后来有人说高子明可能是得脑溢血去世的。
这天书房里多了一口煤炉,上面小铝锅在煮什么。骆氏坐在火炉边看书。从着装看,骆氏比以前的衣服要干净讲究些;从脸色看,进门出门竟是两重天。外面下小雨了,赵军走进来,衣服湿了一点。“怎么,锅里的东西不知道吃?”她站起,用干帕子给他背后擦一擦,一边说:“是什么?”她走得近,他目光跟着她:“你衣服真好看。”她欲走开,他一把拉她入怀,抱住她:“物以类聚,我们一类人,不要拒绝我了。”“我是地主婆,别人走路都离我远远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幸运当地主婆。我喜欢你这样的地主婆。我爷爷本是爱国资本家,他们说是资产阶级,他被打倒,丢了性命。我爸爸是是红军打过丈去过延安,内战中死了。你说我是什么类,红军后人?资产阶级后代?我堂弟回城又下放了。我不想回去了,我就说我城里没亲人了。我孤独,我想要有一个亲人,而你是我最想要的人,在批斗会时我就认识你,你让我怜爱好久了。你受苦了,我心痛;你被小看了,我心还是会痛。金果读那个班,我就跟他到哪个班,我就是想见你。”骆氏流着泪推开他。“不要再说了。”他摇摇头说:“昨天,县里知青部说我爷爷的成份划错了,我爷爷是不仅爱国资本家,还是共产党地下党党员是功臣,我爸爸是红军,要好好对待革命后代,叫我回城当干部。你和金果跟我走吧,不要再让自己受苦了。”“我,让我回去想想。”
猪场。她在喂猪,赵军走进来,还是笑眯眯地。帮她用竹条把小猪赶到一边育苗房,垫上草。问她:“想好没有,县里见我没上去,队长传话说县里明天派人来接我们。”她怔在那里。他急:“你怎么想的?”“我不去,我是地主婆,我怕我会连累你。”“你这样的地主婆,城里随便一个干部家庭不比你‘地主’,再说连累我,连累我怎么了,大不了一死。”“我不会去,城里人更会欺负人。”“你没去你怎么知道城里人欺负人。”“我不去,我现在年轻,我年纪大了你不定看得起我了,你有知识当干部,你丢了我,我去哪里落脚?”“我丢了你,我就是这头猪。”他急不过,使劲用手上的竹条使劲抽打一下猪,疼得猪乱跳。“你的苦日子还没过够?晚上我收拾东西,你简单收拾一下,明天我来接你。”
晚上,骆氏睡在床上碾转反侧,一夜无眠。
第二天,赵军乘县里的车来接她,看见门关着,门上挟着一封信,赵军用手拍打门:“你躲你躲,你就和你的猪过一辈子吧!”县里干部摆摆手,“走吧。”
在车上看她的信,大意是说自己一个人受难足够了,习惯了一个人的苦难,不想连累他人。
14
一天,邮差送来一封信,来旺看了,马上跳起来。“我上师范学校了,全县只考中我一个,我考上了!”高子明来看信,他其实不认字,又叫来旺念一次。确信了,很高兴。
收拾行礼去市师范报名。报了师范,人家提行礼出校门,没看见老师,有个学生报到处,几个往届生坐在那,来旺还没问话,人家就说话:“新报到的,现在是革命时期,不读书了。你是去北京还是省城参加革命?”来旺一脸茫茫然:“好好的,革什么命?”对方说:“这你就不懂了,毛主席号召我们……”不等他们说明什么来旺就走开了。
街上一群群学生在兴冲冲说着要去北京闹革命的兴奋事情。一个女生“嗨”了一声,他就跟他们踏上了北上的盲流,他不知道革命什么,为什么革命。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打倒右派,反四旧,许多知识份子被被迫害,许多优秀的文化被付之一炬,红卫兵红小兵造反乱串,行恶为非惨绝人寰。针对文化界灰天暗地的浩劫长达一个时代。
几个月后他回来了,回到家里,倒头躺下。银花问他:“怎么了?” 来旺说:“外面是战争,是狂风暴雨。外公的命运随时在上演。我还是在乡下娶个老婆生孩子完事算了。”
来旺人长得好,家里成份好,很快娶了邻村一个有台属问题家庭的女孩子,叫成小米。她瘦瘦的,干净的洗得发白变簿的衬衣,梳两辫子。她的包和棉纺车放大门口外面。银花把她的东西不是往里让,而是要拿到爷爷上房去。新媳妇不放手。来旺说:“妈,你往哪拎。我们住这房。”“哪?楼上?”来旺不好意思抠耳朵:“就是你那间房。”银花果断地说:“不行,那是我和你爸爸和房间。”“那你让我住哪?楼上还香妹子睡呢?!”“住爷爷那边。”“妈,不是赶你们走,以后还你们住,先让我们住下。”“那也不行,这是我过门才盖的,你们想住新房自己盖好了。”银花话未说完,媳妇拿纺车的手松开,扭头就走。
新媳妇成小米还是和来旺过起了小日子,住的是爷爷过世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房子比原来更差,来旺长得高,进门都需弯一下头才能进去。来旺不会做农活:犁田。犁田牛就乱跑。后来,在杨保民的推荐下他当了民办老师。他按课表给学生上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他都能教,倒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类型。
腊月二十八,农历除夕,成小米回娘家。她先给因台属牵连被罚扫镇圩坪的爸爸送一碗面吃去,爸爸坐在镇政府对面的台阶上大口吃面。她说:“来旺教书了,教书争的工分和壮劳力差不多,回来还能干会子活。”“那好,他待你好?”“好。”“哎,要不是你哥哥,你在县城读书好好的,我也不扫街了。”“他去台湾,我们来受罪,他不知道我们受的苦,明天他活着回来会怎样呢?” “嘘,不能说活着,明儿不小心说漏嘴。”他看四周,大过年的,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冷风吹得伐木后的残枝败叶卷起来。他喝口汤吞下去。 “太香了。”缓一会说“在我睡房枕头边的墙壁上有一块松动的砖块,你拿开有你哥哥的相片,你拿到你那边去另收好,我担心过了年那伙人会搜走。他回来好歹有张相片。”她要走了,回头看见空荡荡街上父亲的身影,有一些伤感。但她匆匆回家取了相片。刚出来,四个陌生人进来又去父亲房里搜查。成小米与那伙人交错而过,因此没和母亲哥哥道别就回夫家去了。
15
成小米往回走,在阿婆田(地名)看见香梅和香草俩又挑柴又赶着排队的鸭群回家,互相称呼了,成小米接过香梅的担子,香梅则接妹妹的小份的,三人跟在鸭子后面。
银花在家里正用茶油炸糍粑,过年了,吃顿丰盛的。就有村里一个青年急急冲进来说。“不好了,子明大哥回不来了。”“怎么回来不了,他去卖柴,不让人过年了?!”“不是,他走着走着,路上歇肩就歇过去了。让来旺快叫叔侄跟我去抬回来。”
成小米和两个妹妹刚好回来,听见后面一句话,香梅松了担子三步并一步进来扶住昏厥的母亲。香草大叫一声:“娘——”嗓子竟无比沙哑。
深夜时高子明硬邦邦冷冰冰的尸体抬回来了,银花大声恸哭,捶打他:“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就走了,你好毒哟——我等你回来吃饭等不回来哟——”农村妇女,一死人痛哭就是唱腔了。全家人悲声哭泣。银花果然是做好了全家人年夜饭的饭菜,可是没有人吃得下了。
后来有人说高子明可能是得脑溢血去世的。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