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350
阅读:189
发表:2025/2/21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9章 推荐
江政稼 [江西九江]
 银牌VIP
 出售价格:面议 [联系作者]
9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线装书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ISBN:978-7-7800-3364-0】


  民国历史  大家族兴衰  军事战争  宗法社会  鄱阳湖风情

  “所以神明和祖先是一定要祭拜的,当然要选一个好日子。你这次在家休息很长时间吗?那就好,有一件事我要和你商量一下。你也是知道的,我们史家是有族规的,养男不养女啊。现在你的琳儿大了,应该是让她到别的人家去了。瑛儿吗,还可以等上两三年,不过也应该趁你在家的时候定下来。因为你一走可能就是几年。”
  “爷爷,在这件事情上我不同意你的做法,小妹没接回来我已经感到内疚了,现在又要将我的女儿送出去,我是不会同意的。”
  “这不是我的做法,这是祖宗定下的族规。”老太爷脸色沉了下来,“我们史家能保持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按了祖上的规矩行事。现在我们史家虽然还算兴盛,但我隐约感觉到了不安哪。一来是你这次受伤,让全家人惊吓了一场;二来是你至今未能有一个儿子,史家不能没有传承之人啊。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没有将琳儿和瑛儿送出去而造成的。爷爷我也不是心狠之人,也知道儿女情长啊,可你的两个姑姑都在三岁就送出去了,这都是为了史家能延续下去啊。如果因为你留下这两个丫头,而使史家没有传承之人,或使史家衰败没落,那你我都无颜去面见列祖列宗了。”
  “爷爷,我们不能将史家的命运寄托在牺牲史家的女儿们的身上。”史成杰沉默了好一阵,沉重地对老太爷说,“她们也是我们史家的血肉,身上同样流着史家的血脉。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外面已经有许多女人在做大事,她们和男人一样读书受教育,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女人在做事,甚至军队里都有许多女人。因此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就让史家的女孩子们从小就离开我们,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她们既然在史家出生了,就有权利在史家生存下去,她们同样是史家人,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她们长大后如果有出息,同样是史家的荣耀。因此,我希望爷爷能接受我的建议,再也不要执行这样的规矩了,史家应该和时代一起进步,该抛弃的东西一定要抛弃。”
  “哎,杰儿啊,你想得太简单了。”老太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这不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也不仅仅只是一个规矩,这是上天给我们史家祖先的启示啊。爷爷我不能背弃,史家的任何一个后人都不能背弃啊。谁要是背弃这个启示,谁就有可能遭到上天的惩罚。我要是废除了这个传统,我就不配在史镇立足,就无法对史镇的史氏家族交代啊。因此,杰儿,不管你成为了什么人,你都必须遵守史氏家族的族规啊。”
  “爷爷,你信守祖先的传统,把希望寄托在遵守祖训上,这我能理解,但不赞同。我们有时候太遵守祖训了,祖先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一些规矩,它不一定适合于我们现在。西方人崇尚科技,信仰自由和平等的现代文明,所以他们强大了。我们的清朝倒是遵守祖先的规矩,却灭亡了。对一个家族来说也是如此,必须推陈出新,适应时代,才能永远昌盛。”
  “杰儿啊,你在外面接触了许多人和事,受了新事物的影响,我不想和你争论那些太遥远的事情。可我们现在是在史镇,史镇有史镇的习俗和传统,生活在史镇就必须遵守史镇的习俗,也许将来有一天我死了,许多东西都要改变了,那就由你们去变了。但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维护史镇的传统,请杰儿不要为难爷爷。”
  史成杰感觉到了爷爷的固执,以及他对自己信仰的坚定和忠诚。但史成杰也决不能让自己的女儿重复史氏家族女儿们的悲剧。他必须让自己的女儿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改变史镇就从这件事开始。然而自己又不能不给爷爷留有余地,这就和打仗一样必须讲究战术。他想了好一阵说:“如果爷爷坚持要让琳儿和瑛儿离开史家的话,那我只有将她们送到江阳或者省城读书去。送到别的人家去,我决不同意。”
  “好吧,那就按你说的去做吧。你离开家的时候就把琳儿带到外面去吧。”史老太爷无可奈何地说着。他知道这个孙子在开始按自己的意愿去办事,他已经不完全属于史镇这个地方了,他有了自己的意志和信念,他和那些革命党人一样在否定古老的传统,他不会和自己一样尊崇祖上的荣耀。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抛弃祖宗,你不让他们出去吧,又没有出息,没有前途,让他们出去了吧,又尽拿一些什么新的思想啊来推翻祖宗的家训。唉,等我死了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爷孙俩陷入了沉默,都在为刚才争论而感到不愉快。
  过了好一会,还是史成杰开口打破这尴尬的沉寂的场面,他不想因此事而和爷爷闹翻,他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候,想在史镇推广一些新生事物必然要得到爷爷的支持,至少不能让他反对。他对爷爷说:“爷爷,我这次回家可能要休养很长一段时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我们家及整个史镇的状况。这么多年我南征北战,反而对家乡陌生了,这不正常。也许我还能为家乡做些事情呢。”
  “这个想法很好,我赞成。看来杰儿是越来越成熟了。是的,你的目光应该放远些,打仗毕竟不是一辈子的事,天下总有安定的一天,到那时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就要安邦治国了。因此杰儿要做到能文能武啊,你最终的目标是要弃武从文啊。”
  “这么说爷爷是希望我退出军界了?”
  “是的,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是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是带兵之将领,这时的文人就难有作为了。你舅舅算是智谋之人,曾跟随李烈钧在军中征战,后从日本归来再未在军中任职。此乱世之时,未有兵权,也就不能成大器也。不然凭他在国民党中的资历,何止落得一个幕僚的身份。你虽是一旅之长,但双阳县谁不敬我史家三分哪。我只是希望你更进一步,到时天下初定,你便可加官封侯,光耀我史氏门庭。”
  “我怕是要辜负爷爷的期望了。”
  “杰儿啊,有些话我本不想说,今天既然说到了这里,我就说说拙见,供你参考了。按说你是黄埔四期,北伐立过大功的人,智谋和勇气又均不输于你的校友。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只位居旅长之位,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这都是你过于依赖你舅舅的缘故啊。当然你出道之时,多亏得到了你舅舅的提携。但你舅舅过于忠厚,有些书生意气,他不该先随桂李,后从冯阎反蒋啊。现在他虽然成了蒋的幕僚,可位居高官却难揽大权啊。不管怎么说,他在国民党内算得上是一位有资历的人,蒋委员长自然觉得可以利用他了。可你不同了,你是蒋的学生,你跟着舅舅反对他,他自然记恨你,你也就自然不能成为他的亲信了。这是你走错的一步棋啊。俗话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因此你不能再走错了。你必须逐步摆脱你舅舅的影响,取得蒋委员长的信任,这样才有出头之日啊。官场之上,既要讲亲情,讲忠诚,更要讲权谋啊,不然你是很难立足于官场之上的。我希望你能读一读二十四史,从中体察为官之道啊。当然我不是要你背叛你的舅舅,只是觉得你现在该另立门户,不可以永远处在他的门庭之下。”
  史成杰暗暗地感到惊讶,这个从小教授自己诗文和孔孟之道的爷爷,却是如此深谙官场之道,如此深藏不露,富有城府,自己远不如他也。看得出爷爷是很迷恋权力的,说是回家隐居,但他依然不甘,依然关注政坛风云,关注自己的孙子啊。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史镇这个狭小的天地中压抑着自己,七十多岁了,他还希望孙子能出人头地。可他哪里想得到,自己的孙子已经辞官回家,已经是一位平民,一个闲人了。如果现在告诉他,那他将是怎样的失望啊。可现在不告诉他,迟早有一天他会知道的,那时又该如何应付呢?史成杰变得忧虑起来了。
  “杰儿,我说得不对吗?你在想什么呢?”老太爷见史成杰沉默不语,便问道。
  “哦,不。刚才爷爷的话让我感到惭愧。我可能真的不能如爷爷所愿,要辜负爷爷了。”史成杰忙掩饰地回答说。
  “爷爷只是说说而已,关键的是你自己要好好把握。官场风云变幻,你要多多留心哪。爷爷是一个赋闲在家的老朽,对外面的事不太了解。可爷爷也为官多年,也知道一些为官之道。现在虽然改朝换代了,但其中的规则还会延续下来。总的来说,我对你还是满意的,你还年轻,还有荣升的机会。只是你文弟让我有点失望。你们兄弟我都教过,他的天赋应该不在你之下,可他不求功名,学什么地质,涉足于山水之间,这不是浪费自己的才智吗?前不久我让他回家成亲,他和我大吵起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儿戏。这婚事是早就定了的,春香是你奶奶家远房侄子的女儿,也是大家闺秀。要是退亲,我史家还能在双阳守信吗。好好一个后生,竟如此不知礼仪孝道,真有负我望啊。”老太爷说完,长嘘一声,显示出恼怒和失望。
  “爷爷不要生他的气。文弟在外求学,其实已经小有成就了,在南京地质界已经展露头角。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我们不能过多地干涉他的事情,我看他将来会干出一番事业出来的。”
  “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我送他出去,是让他学而优则仕,去求取仕途,光耀我史氏门庭。研究那些石头能搞出什么名堂出来。”
  “仕途固然能光耀门庭,但如果能在学术上取得成就,那可是造福国家造福人类的大事,同样也能光耀我们史家门庭啊。西方许多科学家,从来没有当过什么官,却也能名扬青史。我看我们是不是有点过于看重‘学而优则仕’了。”
  “你就不要为他辩解了。你这个做哥哥的也要关心一下你的弟弟,你可是长兄当父啊,你不能对他太宽松了,要对他严厉一点。他在外面,我很难管着他,你和他见面的机会更多些,要经常说说他,让他改邪归正,他现在还年轻,还来得及,不然真辜负了爷爷的一番心血啊。”
  “好吧,我要是见到他,一定好好劝劝他,把爷爷的意思告诉他。”史成杰知道和爷爷再争论下去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因此只能敷衍地应和着。
  爷孙俩又说了一会儿话,但总有些话不投机。两人都尽量避免发生争执,他们要维护彼此之间的表面上的平和。再谈下去两人都觉得沉闷和尴尬,于是史成杰起身告辞,史老太爷也未再作挽留,两人的第一次长谈在心照不宣中结束了。史成杰走出爷爷的书房后,长出了一口气,妻子说得不错,长期在家可能有许多麻烦的事,看来自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
  过了几天后,史成杰和妻子吴清玉带上两个女儿一起,到吴镇去看大舅妈与其他的几位舅舅。这时外公已经不在了,几年前年近九十的外公无疾而终,然而吴家依然维持着一个大家庭,没有分家。到了吴家,几位舅舅自然热情地招待着这个外甥。大舅妈依然保持原有的习惯,不到厅堂见客人,史成杰在见过了几位舅舅后,便和吴清玉一起到内房拜见大舅妈。几年不见,大舅妈已经显得苍老了许多,但依然是那么平和温顺。她拉着史成杰的手,详细地询问史成杰的伤势,在得知史成杰的伤势完全恢复了以后,她才放心了,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之后,她又询问史成杰,大舅舅在外面可好,表弟吴静远已经长得很高了吧。史成杰一一向大舅妈详细讲述着,还转达了大舅舅对她的问候,要她在家里多保重,年纪大了不要做什么事,可多请几个佣人服侍。大舅妈依旧平静地说:“我在家没有什么,只要他在外面平安,静远能顺利成长,我也就知足了。”又说了一会儿话,大舅妈对史成杰说:“杰儿,你到外面舅舅们那里去坐吧,我和清玉说会话,她也很久没来吴镇了。我们娘儿俩啊好好唠唠。”史成杰应承着,又回到了大厅。
  来到客厅只剩下二舅一人在厅堂上,三舅四舅都离开了。史成杰问二舅,
  三舅、四舅还有正邦表哥到哪里去了。二舅说,他们都忙啊,商行里都有很多事。今天是你来了,不然我也不会在家,那两个厂还要我照看呢。史成杰一时愣了,什么商行?什么工厂?二舅说,哦,你可能不知道,前些年,我们不是和你一起随你大舅到外面去,本想混个一官半职的,搞个差事干干,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一介草民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第七人(1)(家庭)
第七人(2)(家庭)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同类随机作品

偏见(农村, 家庭)
烽火(军事)
梅雨季(家庭)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女生(爱情, 农村, 家庭)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清水白菜杂料面(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