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5714
阅读:5154
发表:2020/5/17
27章 主旋律 小说
《弯弯的乌裕尔河》第19-21章
1-3
…
16-18
19-21
22-24
25-2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何淑芬停顿一下,轻声地问,冯哥,你我不是外人,你就直说了吧,有多严重?
301房间,冯慕林又吐了个圈,人证,物证,证言,证词,都有,王晓爱自己也认了,军管透话,放,是不可能了。至于定什么性质的罪名,判多判少,在我这方面态度了,关健是,看你们的诚心如何表示了------
101房间,
何淑芬扫了两人一眼,冯哥,你就别外道了,跟妹子直说吧!
301房间,
冯慕林站起来,你叫香草过来吧,到301找我,我让香草把结果告诉你们------
101房间,何淑芬同两人交换下眼神,佯装高兴地,好的,冯哥!香草刚出去了,一会儿等她回来,我们再合计一下,你不用再打电话了,等她过去就行了。轻轻按下电话,一脸愤懑,低低地怒骂一句,你这条老狗!
陈香草站起来,脸色凝重,语气坚定地,姐,我去——!
何淑芬猛然回身,手指她脑门,狂吼一声,跪下!
陈香草扑咚跪在地下。吴美环大惊失色,刚欲张口。
何淑芬扭过脸去,狞厉地,打自己嘴巴子!使劲打!
跪在地上的陈香草,两眼喷火,面无表情,一下一下抽着自个儿嘴巴,嘴角流血了------
急得吴美环乱转,捂住嘴,才没哭出声。
陈香草仍用力抽着------
何淑芬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吴美环再也忍不住了,也扑咚跪在陈香草面前,抓住她手,往自个儿脸上打,声嘶力竭地哭喊道,打我吧!
何淑芬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成串流下,呜咽着,好妹妹,起来吧。
三个人头紧紧地顶在一起,泪流满面。
何淑芬掏出手绢,轻轻地给香草嘴角擦去血迹,语重心长地,好妹子,姐要叫你记住:永远不要拿女人最珍贵的东西,去做廉价的交易!姐叫你永远记住!
陈香草坚定地点头,姐!我永远记住了!
何淑芬又对吴美环意味深长地,为了救一个死孩子,咱不能再扔进个活孩子!孩子死了,别再抱怀里了,扔了吧。
吴美环流着泪应着,姐,我懂!
何淑芬搂紧两个好妹子,轻声,咱回家。
两个妹子流着泪,点点头。
301房间,暴怒的冯慕林,狠命地摔掉电话,来回在地板上急走,手指窗外狂叫,你敢耍我?!你个小寡妇!练胆吧?我给你点面子,把陈香草送过来,我可给他少判二年------耍我?好,好,叫你耍我——又操起另一部电话,是小新吗?把王晓爱按最高刑期判刑!放下电话,仍然盛怒未消,又操起电话,给我听着,给他再加上一年!妈的,耍我?看谁利害!
怒吼声、万岁声、打倒声、胜利声、高音大喇叭声、骤然爆响,震耳欲聋。一面面红旗、一幅幅横标、一块块红色语录牌、满天飞舞,遮天蔽日。这一切,都是那个特有的‘革命时代’标致性的场景,从乡村到城镇,每天都上演,革命的群众乐此不疲,因为不用去田里干活,工厂劳作,机关上班,斗了阶级敌人,快乐了自己!
炎炎的烈日下,皆是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标的造反派,兴奋得涨红的脸庞,激奋的变态神情,疯狂地挥举红宝书。
一个小小的破县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机关瘫痪,商店关门,社员不干农活,全都召集来到镇上来,在‘他’的旗帜下,竟然聚集了几万之众,只为欢庆‘我的县’文革取得的‘伟大胜利’。
到处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县革委会前广场,远远地,缓缓地驶来十几辆汽车,车顶架着高音大喇叭,播送着‘革命委员会通告’ 。
车上站着两排‘红卫兵纠察队’,每两人押解着一个罪犯,或坏分子,或当权派。
底下的革命群众热情高涨,跟着车队涌动,为一睹‘阶级敌人’的惨象。
吴美环被人群裹胁着随车前行,为了看上一眼自家的小二儿,她踮起脚,来回扫视着车上被押人脸,生怕看不到给漏掉了。
军管组长冷挺新,在头车的麦克风前,摇头晃脑,口吐白沫,声嘶力竭地‘宣读’ 革命委员会‘通告’,现行反革命分子王晓爱,叛国投敌一案已查明,王晓爱出身反动,一贯对现实不满,疯狂反对文革,多次参与打砸抢文革活动,攻击文革大好革命形势,死不悔改。王晓爱道德败坏,品质恶劣,流氓成性,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抢劫供销社,企图强奸女售货员,罪行败露后,又偷走一匹白马,妄图逃往敌国台湾,叛国投敌------
革命群众被这‘离奇’的罪行震惊,喧嚣声如潮水般响起。
许多人愤怒狂呼,我们看看这小子长啥样!
两个红卫兵,把低头被蓬乱的头发遮挡住脸面的王晓爱,揪住头发仰起他脸儿,让大家认识一番。
王晓爱苍白而又清秀的脸上面无表情。
人们惊呼,哇!一个小孩儿!就这样反动!
吴美环在人群中拼命挥手狂喊,爱弟!姐在这儿!
打倒的口号声淹没了她的呼唤。
第二十章 王晓爱监督改造的岁月
为了给县革委会召开的‘宣判大会’装门面,造声势,红五月的造反派全来镇里了,吴美环惦念着自个的爱弟,也跟来了。当她看见心爱的人儿给整得这样惨,跟疯了一样,追着宣判车不停高呼,爱弟根本就听不到。她痛哭失声,挤出人群,向街边跑去,在一户居民家门前的水缸里,掏起一瓢冷水就浇在自己头上,又浇一瓢,又浇一瓢------
一个坚毅的女神,如雕塑般屹立在那里。
她的脸变得苍白冷峻,再也没有少女的稚嫩天真了。
王晓爱将在未来长久的岁月里,惜别带给他真爱和友谊的母亲河——弯弯的乌裕尔河,挥泪放弃他为之奋斗的现代化大国营农场的宏伟蓝图,无情的高墙铁网,把他与亲人,朋友,爱人阻隔在茫茫人海两世间,唯有真情思念,回望他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
场招待所车库前。
陈香草轻轻地擦着车身,心不在焉,若有所思。
场团委办公室。
何淑芬独自一人站在‘五年发展纲要’前,用手抚摸在导言上。
招待所娱乐室里。
沈荣荣独自一人坐在风琴旁,缓缓地弹奏着‘恋恋乌裕尔’。
王晓爱家里。
晓爱妈在贴着大饼子,美环坐在灶坑边,默默地往里添柴禾。
场部大礼堂里。
造反派撕下一张张围攻王晓爱的大字块、大字报、大横幅,随手扔在地上。
无数双脚,杂乱地在上面踏来踏去------
红五月的天空。
薄薄的云层下,一片片树叶随风飘落,无声无息。北方的严冬的急先锋,肃杀的秋风开始肆虐大地,远处的草甸子枯草在朔风中不得不低下了头。
多少个漫长而又孤单的夜里,她在失声痛哭中惊醒,泪水湿透了枕巾。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她独自一人站在繁星满天,月色矇眬的星空下,思绪万千!漫漫长夜仰望星空,她思绪飞扬情如潮涌,年轻激荡的内心难已平静。我们仿佛是暗夜中,比邻牵手的两颗星,争相辉映闪闪烁烁亮晶晶,虽然你我曾高歌欢唱,爱在亲亲的乌裕尔河,如今却已天各一方,无缘再次姐弟相称。未泯的童心,相伴着彼此未来的岁月;孤独与寂寞,注定你我一生不再相逢。我们曾经立志点亮青春,奋力划破黑暗光耀苍穹。即使我们的爱化作流火,也是为迎接东方新黎明!即使我们的真爱化作了七月流火,也是为迎接那万众欢腾的新黎明!欢腾的新黎明!
她把深深地思念埋在心底,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来。因为她深信,终有一天,她们会喜相逢,再团聚!
半年以后,吴美环家,吉普车嘎然停在院门外。车上跳下来陈香草,吴美环,何淑芬,小跑进院。
跑在前头的何淑芬,手里摇晃着文件袋兴奋地喊道,贺叔!贺叔!
屋里南炕桌边,贺场长正聚精会神地写着回忆录,炕上,堆着厚厚一摞原稿纸。
何淑芬跑进屋,激动得气喘吁吁贺叔,农场局党委新班子成立了,实行的是老中青三结合,老局长们又官复原职了!
贺场长赶忙下炕,扶着何淑芬淑芬,坐下来说,坐下来说!
吴美环和陈香草过来拉住他的双手,乐得直跳脚,贺叔!您仍然是咱场的场长兼党委书记!我们都来接你回机关上班!
闻讯赶来的敖桂兰和石来喜,更乐得不知说啥好,敖桂兰更是乐的放声大哭,老天爷终于睁开眼了!
贺场长把几个人搂住,深情地,患难之中,父女情深!
敖桂兰提议,叔,我现在就做饭!咱们吃了饭,再走,好吗?
贺场长高兴地,好啊,咱们再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几个人乐得全跳起来。
场部大礼堂,曾经的死亡墓地亡灵招幡全都不见了,大礼堂重又恢复往日宽敞明亮。
贺场长仍是那么从容自信,神采奕奕,主持他重新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场直机关干部职工大会。
他的讲桌,就放在食堂卖饭口。
他扫视了一遍黑压压一屋里干部,职工,便开口讲道:今天我召集大家开会,宣布场党委的一个新的决议,回身指墙上贴着的王晓爱那张‘红革会向何处去?’的大字报,王晓爱的这张大字报,任何人都不允许损毁,一直挂在这里!这是场党委的决定。
坐在最后排的占学青立马站起来大声反对,这大礼堂里,所有我们贴的大字报,都撤了,为啥王晓爱写的大字报就不撤?
贺场长,为了让时间来证明,王晓爱说的正确!
扬松涛也站起来质问,总得定个时间点儿撤吧?
贺场长干脆,永远不撤,这是新党委决议,有意见可以保留,但要坚决执行!散会吧!自己先起身走了,来到挂着新门牌‘党委书记办公室’门前,开门进去。
人们议论纷纷,离开会场。
占学青们一干众人,垂头丧气地散去。
沈荣荣一声不响,独自一人,朝自己曾经坐习惯了的‘场长办公室’对面房间走去,拉开贴有‘毛泽东思想宣传办’字样牌子的办公室门进去,乒的一下,使劲关上了门。
吴美环,陈香草,敖桂兰,石来喜,几个人神色轻松地跟在何淑芬后面,走进了‘党委副书记办公室’。
门关上了。
欢快的笑语传了出来。
场党委书记办公室,办公桌上厚厚两摞原稿纸。
一摞封面上写‘记实小说:红五月的天空’,一摞封面上写‘调研笔记’。
晓爱爸瞅着对面的贺场长,又瞅着身边的吴美环,何淑芬,晓爱让我把他这些珍贵的手稿,交给他贺叔保存,这是他原话。
沉寂了一下。吴美环把手放到小说手稿上,探试着,贺叔啊,小二儿的小说稿,我给他保存起来好吗?一来我仿照他的笔法也练习写点东西,二来等他回来时交给他。
不等贺场长表态,精灵的何淑芬立马捧过‘调研笔记’,贺叔,这些资料我给他保管吧,我有空就学习晓爱是如何搞调查研究的,这对我今后干工作肯定能有不小帮助。
贺场长欣慰地笑了,这正是我把你俩请来的意图。又对吴美环,美环哪,我现在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来写我的革命回忆录,多展写完了,也一并交给你,等晓爱回来后,让他帮我修改。我们都等他回来!
半年以后,场部大礼堂里,省革委会新班子成立后,以省革委会副主任、团省委书记孟仰韶为首的毛泽东思想宣讲团,第一次来到红五月农场,检查指导工作。
精明干练而又风采依旧的孟仰韶,在市、县的领导伴陪下,在何淑芬、吴美环、沈荣荣的热情引导下,来到了场部机关大礼堂。
孟副主任进门后,环视了一下四周,表示满意,淑芬哪,新班子改选后,你们场的政治氛围挺健康,大字报也都撤掉了。
何淑芬轻声汇报说,孟书记,我们场遵照您的指示精神,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地清除了一切不良的政治污染,为迎接党的九大召开,创造良好的大团结环境,时刻准备开创文革胜利新局面。您接着看。
有着过目不忘惊人记忆力的孟书记,微笑着悄声在她耳边问她,哦,你上次来团省委带去的小秘书那个帅气大男孩儿,怎么没见着他呀?他编写的话剧‘天堂恋歌’,一直是省话剧团小舞台剧的保留剧目呢。
何淑芬扫了一眼吴美环,急忙掩饰地叉开话头说,他有事了,不在这儿了。
孟书记‘哦。’了一声后,也不再问,又环视了四周,她手指食堂卖饭口上又问何淑芬,哦,那儿还有一张大字报?
何淑芬陪笑着轻描淡写地,还留一张------
孟书记,哦,留一张,什么意思?看看去!
何淑芬同吴美环的表情,完啦,这下捂不住了。
众人围过去,都认真读着。
何淑芬,吴美环,沈荣荣,表情复杂,都佯装不看大字报。
读罢,孟书记点指这张‘大字报’盛赞道,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好文章,文风活泼,文笔犀利,没有概念化一吼到底的‘假洋鬼子’气,论点论据,让人无懈可击,好文章!这个写作水平,在我省大批判写作小组写手们之上!淑芬,你把他找来,我见见这位作者,我看好的话,把他调到省大批判写作小组!
何淑芬同吴美环,沈荣荣几人只尬笑并不行动。
孟书记也觉出有点‘故事儿’,便轻声问何淑芬,怎么回事儿?
何淑芬干咳一声,王晓爱写的。
孟书记环顾四周,这孩子呢?找来呀?
四处回响,找来呀、找来呀、找来呀------旋转的天花板。无人应声。
背影。穿旧灰布挂子的年轻人背影。
我二舅王晓爱贴出的这张‘大字报’, 当年就是轰动一时,直到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在机关大礼堂,整整挂了十二年!所有人,都见证了他的政治勇气,政治远见和远大报负。这张大字报,是他给当年‘左’的‘倒上炕’ 的狂热年代的占学青们,泼了一大盆冷水,引起了对这场动乱不满的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认真反思,他的创新思维,他的哲学理念,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理论认知的局限,二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一九六九年七月 去往红五月农场的沙土路上,天上骄阳似火,土路两旁的林荫道树叶打卷,空气闷热无风。中午时分,一辆二马车,在沙土路上向东颠喝着。
坐在车二板上赶车老板儿,不时挥下小鞭子,仍在缓缓讲述着。背影。
301房间,冯慕林又吐了个圈,人证,物证,证言,证词,都有,王晓爱自己也认了,军管透话,放,是不可能了。至于定什么性质的罪名,判多判少,在我这方面态度了,关健是,看你们的诚心如何表示了------
101房间,
何淑芬扫了两人一眼,冯哥,你就别外道了,跟妹子直说吧!
301房间,
冯慕林站起来,你叫香草过来吧,到301找我,我让香草把结果告诉你们------
101房间,何淑芬同两人交换下眼神,佯装高兴地,好的,冯哥!香草刚出去了,一会儿等她回来,我们再合计一下,你不用再打电话了,等她过去就行了。轻轻按下电话,一脸愤懑,低低地怒骂一句,你这条老狗!
陈香草站起来,脸色凝重,语气坚定地,姐,我去——!
何淑芬猛然回身,手指她脑门,狂吼一声,跪下!
陈香草扑咚跪在地下。吴美环大惊失色,刚欲张口。
何淑芬扭过脸去,狞厉地,打自己嘴巴子!使劲打!
跪在地上的陈香草,两眼喷火,面无表情,一下一下抽着自个儿嘴巴,嘴角流血了------
急得吴美环乱转,捂住嘴,才没哭出声。
陈香草仍用力抽着------
何淑芬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吴美环再也忍不住了,也扑咚跪在陈香草面前,抓住她手,往自个儿脸上打,声嘶力竭地哭喊道,打我吧!
何淑芬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成串流下,呜咽着,好妹妹,起来吧。
三个人头紧紧地顶在一起,泪流满面。
何淑芬掏出手绢,轻轻地给香草嘴角擦去血迹,语重心长地,好妹子,姐要叫你记住:永远不要拿女人最珍贵的东西,去做廉价的交易!姐叫你永远记住!
陈香草坚定地点头,姐!我永远记住了!
何淑芬又对吴美环意味深长地,为了救一个死孩子,咱不能再扔进个活孩子!孩子死了,别再抱怀里了,扔了吧。
吴美环流着泪应着,姐,我懂!
何淑芬搂紧两个好妹子,轻声,咱回家。
两个妹子流着泪,点点头。
301房间,暴怒的冯慕林,狠命地摔掉电话,来回在地板上急走,手指窗外狂叫,你敢耍我?!你个小寡妇!练胆吧?我给你点面子,把陈香草送过来,我可给他少判二年------耍我?好,好,叫你耍我——又操起另一部电话,是小新吗?把王晓爱按最高刑期判刑!放下电话,仍然盛怒未消,又操起电话,给我听着,给他再加上一年!妈的,耍我?看谁利害!
怒吼声、万岁声、打倒声、胜利声、高音大喇叭声、骤然爆响,震耳欲聋。一面面红旗、一幅幅横标、一块块红色语录牌、满天飞舞,遮天蔽日。这一切,都是那个特有的‘革命时代’标致性的场景,从乡村到城镇,每天都上演,革命的群众乐此不疲,因为不用去田里干活,工厂劳作,机关上班,斗了阶级敌人,快乐了自己!
炎炎的烈日下,皆是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标的造反派,兴奋得涨红的脸庞,激奋的变态神情,疯狂地挥举红宝书。
一个小小的破县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机关瘫痪,商店关门,社员不干农活,全都召集来到镇上来,在‘他’的旗帜下,竟然聚集了几万之众,只为欢庆‘我的县’文革取得的‘伟大胜利’。
到处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县革委会前广场,远远地,缓缓地驶来十几辆汽车,车顶架着高音大喇叭,播送着‘革命委员会通告’ 。
车上站着两排‘红卫兵纠察队’,每两人押解着一个罪犯,或坏分子,或当权派。
底下的革命群众热情高涨,跟着车队涌动,为一睹‘阶级敌人’的惨象。
吴美环被人群裹胁着随车前行,为了看上一眼自家的小二儿,她踮起脚,来回扫视着车上被押人脸,生怕看不到给漏掉了。
军管组长冷挺新,在头车的麦克风前,摇头晃脑,口吐白沫,声嘶力竭地‘宣读’ 革命委员会‘通告’,现行反革命分子王晓爱,叛国投敌一案已查明,王晓爱出身反动,一贯对现实不满,疯狂反对文革,多次参与打砸抢文革活动,攻击文革大好革命形势,死不悔改。王晓爱道德败坏,品质恶劣,流氓成性,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抢劫供销社,企图强奸女售货员,罪行败露后,又偷走一匹白马,妄图逃往敌国台湾,叛国投敌------
革命群众被这‘离奇’的罪行震惊,喧嚣声如潮水般响起。
许多人愤怒狂呼,我们看看这小子长啥样!
两个红卫兵,把低头被蓬乱的头发遮挡住脸面的王晓爱,揪住头发仰起他脸儿,让大家认识一番。
王晓爱苍白而又清秀的脸上面无表情。
人们惊呼,哇!一个小孩儿!就这样反动!
吴美环在人群中拼命挥手狂喊,爱弟!姐在这儿!
打倒的口号声淹没了她的呼唤。
第二十章 王晓爱监督改造的岁月
为了给县革委会召开的‘宣判大会’装门面,造声势,红五月的造反派全来镇里了,吴美环惦念着自个的爱弟,也跟来了。当她看见心爱的人儿给整得这样惨,跟疯了一样,追着宣判车不停高呼,爱弟根本就听不到。她痛哭失声,挤出人群,向街边跑去,在一户居民家门前的水缸里,掏起一瓢冷水就浇在自己头上,又浇一瓢,又浇一瓢------
一个坚毅的女神,如雕塑般屹立在那里。
她的脸变得苍白冷峻,再也没有少女的稚嫩天真了。
王晓爱将在未来长久的岁月里,惜别带给他真爱和友谊的母亲河——弯弯的乌裕尔河,挥泪放弃他为之奋斗的现代化大国营农场的宏伟蓝图,无情的高墙铁网,把他与亲人,朋友,爱人阻隔在茫茫人海两世间,唯有真情思念,回望他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
场招待所车库前。
陈香草轻轻地擦着车身,心不在焉,若有所思。
场团委办公室。
何淑芬独自一人站在‘五年发展纲要’前,用手抚摸在导言上。
招待所娱乐室里。
沈荣荣独自一人坐在风琴旁,缓缓地弹奏着‘恋恋乌裕尔’。
王晓爱家里。
晓爱妈在贴着大饼子,美环坐在灶坑边,默默地往里添柴禾。
场部大礼堂里。
造反派撕下一张张围攻王晓爱的大字块、大字报、大横幅,随手扔在地上。
无数双脚,杂乱地在上面踏来踏去------
红五月的天空。
薄薄的云层下,一片片树叶随风飘落,无声无息。北方的严冬的急先锋,肃杀的秋风开始肆虐大地,远处的草甸子枯草在朔风中不得不低下了头。
多少个漫长而又孤单的夜里,她在失声痛哭中惊醒,泪水湿透了枕巾。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她独自一人站在繁星满天,月色矇眬的星空下,思绪万千!漫漫长夜仰望星空,她思绪飞扬情如潮涌,年轻激荡的内心难已平静。我们仿佛是暗夜中,比邻牵手的两颗星,争相辉映闪闪烁烁亮晶晶,虽然你我曾高歌欢唱,爱在亲亲的乌裕尔河,如今却已天各一方,无缘再次姐弟相称。未泯的童心,相伴着彼此未来的岁月;孤独与寂寞,注定你我一生不再相逢。我们曾经立志点亮青春,奋力划破黑暗光耀苍穹。即使我们的爱化作流火,也是为迎接东方新黎明!即使我们的真爱化作了七月流火,也是为迎接那万众欢腾的新黎明!欢腾的新黎明!
她把深深地思念埋在心底,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来。因为她深信,终有一天,她们会喜相逢,再团聚!
半年以后,吴美环家,吉普车嘎然停在院门外。车上跳下来陈香草,吴美环,何淑芬,小跑进院。
跑在前头的何淑芬,手里摇晃着文件袋兴奋地喊道,贺叔!贺叔!
屋里南炕桌边,贺场长正聚精会神地写着回忆录,炕上,堆着厚厚一摞原稿纸。
何淑芬跑进屋,激动得气喘吁吁贺叔,农场局党委新班子成立了,实行的是老中青三结合,老局长们又官复原职了!
贺场长赶忙下炕,扶着何淑芬淑芬,坐下来说,坐下来说!
吴美环和陈香草过来拉住他的双手,乐得直跳脚,贺叔!您仍然是咱场的场长兼党委书记!我们都来接你回机关上班!
闻讯赶来的敖桂兰和石来喜,更乐得不知说啥好,敖桂兰更是乐的放声大哭,老天爷终于睁开眼了!
贺场长把几个人搂住,深情地,患难之中,父女情深!
敖桂兰提议,叔,我现在就做饭!咱们吃了饭,再走,好吗?
贺场长高兴地,好啊,咱们再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几个人乐得全跳起来。
场部大礼堂,曾经的死亡墓地亡灵招幡全都不见了,大礼堂重又恢复往日宽敞明亮。
贺场长仍是那么从容自信,神采奕奕,主持他重新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场直机关干部职工大会。
他的讲桌,就放在食堂卖饭口。
他扫视了一遍黑压压一屋里干部,职工,便开口讲道:今天我召集大家开会,宣布场党委的一个新的决议,回身指墙上贴着的王晓爱那张‘红革会向何处去?’的大字报,王晓爱的这张大字报,任何人都不允许损毁,一直挂在这里!这是场党委的决定。
坐在最后排的占学青立马站起来大声反对,这大礼堂里,所有我们贴的大字报,都撤了,为啥王晓爱写的大字报就不撤?
贺场长,为了让时间来证明,王晓爱说的正确!
扬松涛也站起来质问,总得定个时间点儿撤吧?
贺场长干脆,永远不撤,这是新党委决议,有意见可以保留,但要坚决执行!散会吧!自己先起身走了,来到挂着新门牌‘党委书记办公室’门前,开门进去。
人们议论纷纷,离开会场。
占学青们一干众人,垂头丧气地散去。
沈荣荣一声不响,独自一人,朝自己曾经坐习惯了的‘场长办公室’对面房间走去,拉开贴有‘毛泽东思想宣传办’字样牌子的办公室门进去,乒的一下,使劲关上了门。
吴美环,陈香草,敖桂兰,石来喜,几个人神色轻松地跟在何淑芬后面,走进了‘党委副书记办公室’。
门关上了。
欢快的笑语传了出来。
场党委书记办公室,办公桌上厚厚两摞原稿纸。
一摞封面上写‘记实小说:红五月的天空’,一摞封面上写‘调研笔记’。
晓爱爸瞅着对面的贺场长,又瞅着身边的吴美环,何淑芬,晓爱让我把他这些珍贵的手稿,交给他贺叔保存,这是他原话。
沉寂了一下。吴美环把手放到小说手稿上,探试着,贺叔啊,小二儿的小说稿,我给他保存起来好吗?一来我仿照他的笔法也练习写点东西,二来等他回来时交给他。
不等贺场长表态,精灵的何淑芬立马捧过‘调研笔记’,贺叔,这些资料我给他保管吧,我有空就学习晓爱是如何搞调查研究的,这对我今后干工作肯定能有不小帮助。
贺场长欣慰地笑了,这正是我把你俩请来的意图。又对吴美环,美环哪,我现在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来写我的革命回忆录,多展写完了,也一并交给你,等晓爱回来后,让他帮我修改。我们都等他回来!
半年以后,场部大礼堂里,省革委会新班子成立后,以省革委会副主任、团省委书记孟仰韶为首的毛泽东思想宣讲团,第一次来到红五月农场,检查指导工作。
精明干练而又风采依旧的孟仰韶,在市、县的领导伴陪下,在何淑芬、吴美环、沈荣荣的热情引导下,来到了场部机关大礼堂。
孟副主任进门后,环视了一下四周,表示满意,淑芬哪,新班子改选后,你们场的政治氛围挺健康,大字报也都撤掉了。
何淑芬轻声汇报说,孟书记,我们场遵照您的指示精神,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地清除了一切不良的政治污染,为迎接党的九大召开,创造良好的大团结环境,时刻准备开创文革胜利新局面。您接着看。
有着过目不忘惊人记忆力的孟书记,微笑着悄声在她耳边问她,哦,你上次来团省委带去的小秘书那个帅气大男孩儿,怎么没见着他呀?他编写的话剧‘天堂恋歌’,一直是省话剧团小舞台剧的保留剧目呢。
何淑芬扫了一眼吴美环,急忙掩饰地叉开话头说,他有事了,不在这儿了。
孟书记‘哦。’了一声后,也不再问,又环视了四周,她手指食堂卖饭口上又问何淑芬,哦,那儿还有一张大字报?
何淑芬陪笑着轻描淡写地,还留一张------
孟书记,哦,留一张,什么意思?看看去!
何淑芬同吴美环的表情,完啦,这下捂不住了。
众人围过去,都认真读着。
何淑芬,吴美环,沈荣荣,表情复杂,都佯装不看大字报。
读罢,孟书记点指这张‘大字报’盛赞道,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好文章,文风活泼,文笔犀利,没有概念化一吼到底的‘假洋鬼子’气,论点论据,让人无懈可击,好文章!这个写作水平,在我省大批判写作小组写手们之上!淑芬,你把他找来,我见见这位作者,我看好的话,把他调到省大批判写作小组!
何淑芬同吴美环,沈荣荣几人只尬笑并不行动。
孟书记也觉出有点‘故事儿’,便轻声问何淑芬,怎么回事儿?
何淑芬干咳一声,王晓爱写的。
孟书记环顾四周,这孩子呢?找来呀?
四处回响,找来呀、找来呀、找来呀------旋转的天花板。无人应声。
背影。穿旧灰布挂子的年轻人背影。
我二舅王晓爱贴出的这张‘大字报’, 当年就是轰动一时,直到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在机关大礼堂,整整挂了十二年!所有人,都见证了他的政治勇气,政治远见和远大报负。这张大字报,是他给当年‘左’的‘倒上炕’ 的狂热年代的占学青们,泼了一大盆冷水,引起了对这场动乱不满的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认真反思,他的创新思维,他的哲学理念,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理论认知的局限,二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一九六九年七月 去往红五月农场的沙土路上,天上骄阳似火,土路两旁的林荫道树叶打卷,空气闷热无风。中午时分,一辆二马车,在沙土路上向东颠喝着。
坐在车二板上赶车老板儿,不时挥下小鞭子,仍在缓缓讲述着。背影。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