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981
阅读:4969
发表:2020/5/18
43章 主旋律,爱情 小说
《大广岭》第21-25章
1-5
…
21-25
36-40
41-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不会。谢源渊为人忠厚仗义,敢做敢当,愿为兄弟两肋插刀。”霍海涛信誓旦旦地说。
唐四儿向手中呵了口气,漫不经心似地道:“鱼跃大海,鸟翥高天。就依霍兄之言,你走到哪我们跟到哪,好歹不怨你。”
一个解放兵便装模作样地抱怨说:“当初我多次劝你们安心立命,别这山望到那山高,可你们权当耳边风。你们要走也罢,偏又拽上我。早知如此,说啥也不跟你们来。不管怎样,我对解放军的印象不错。”唐四儿安慰道:“现在我们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走不了你也跑不了他。暮色将临,别抱怨了,赶紧走吧。”
老茎见对方四人已走了两百多米,急忙道:“连长,再不追他们就去远了,两支冲锋枪两支步枪,你舍得送老谢?”
关尚斌担忧地说:“可他们参加了解放军哪?”老茎焦急地说:“现在当兵的有几个不在共军那边待过,这不算事啊。”
在这冰雪漫天的黄昏,暮色悄无声色地在四周弥漫。关尚斌一直想壮大自己的队伍,看到霍海涛四人真的有可能擦肩而过,不复他用,他后悔了,忙跑上前拦住,歉意地说:“弟兄们,弟兄们哪,石头岭有七八十号弟兄,你们被俘日久,又参加了解放军,今日前来不容不疑。想昔日我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袍泽之谊犹在,量不相负。石头岭虽然不毛,但也不差四位的饭,何故舍近而求远?”
霍海涛听了抓耳挠腮,欲擒故纵道:“尚斌老弟,正如你适才所言,我们被俘日久,又当上十几天解放兵。你在此呕心沥血不易,留下我们晚上睡得着?”关尚斌尴尬地说:“霍兄肝胆相照,量不相负。”
唐四儿大声道:“我们已经编入了解放军。若不是霍兄念昔日之情,怎得我们来此!” 霍海涛劝道:“焱弟别动气,关兄的话是肺腑之言,换了我也当如此。就冲这点我们留下,如何?”
唐四儿向手中呵了口气,一副玩世不恭状:“留下就留下,反正哪儿都一样,有饭有酒就行。”另两个解放兵假惺惺地表示同意,霍海涛作主说:“那就跟着关兄干吧。”
石头岭添了四个弟兄,关尚斌既高兴又担忧,他不清楚这四人是不是解放军派来的,如果是,石头岭将有垒卵之危。当下吩咐亲信老茎和大头召集到一起,令两人暗中监视霍海涛、唐四儿。
时间易过,数日弹指而逝。关尚斌因见连日平宁,四境安泰,而霍海涛、唐四儿众人并无异常之举,而老茎、大头与霍海涛先前同在一个连,彼此厮熟。唐四儿虽面生,但热忱大方,不数日便与众匪厮混得熟了。老茎与大头对他多有溢美之词。关尚斌见唐四儿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心中甚喜,疑心渐消。
梅山雨岭兵败后,关尚斌逃到石头岭,连日蛰伏不动,节衣缩食艰难困苦的日子让手下弟兄怨言颇多。一日半晌,一个士兵报说共军一支马队早上驮载物资去了宁远,下午返回时也驮载了一批物资。关尚斌瑟缩在火堆边,答非所问道:“如今我们人多粥少生活艰苦,告诉弟兄们克服一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共军的这条交通线我们吃定了。”
过了几天,关尚斌召集众人说:“早来的弟兄都知道,当初我两度拒绝了孙亚明的收编,屈指算来已经月余,没想到我们能在此缺吃少穿的不毛之地扎下根。前天江大元来此,说独立师第二团、第三团重新组建起来了,刘参谋长答应给我们一个独立连的番号,这是值得庆贺的事。近期陆续有弟兄来投奔,迄今我们己有七十多个弟兄。正是当家方觉柴米贵,养子才知父母恩。现在每天吃的用的开销都挺大,春节将至,我们的存粮仅够维持两天的了,咋办?”
众人瑟缩着脖子面面相觑,关尚斌叹息道:“我们是堂堂的国民革命军,如今百姓都不资我粮,独立师也不给,怎么办? 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弟兄们,从明天开始,我们也不再做他娘的国民革命军了,改做梁山好汉!” 关尚斌右手一挥,大声疾呼道:“年关将至,百姓家中一般都准备有过年的米粮,为了不至饿殍,明晚大家全部下岭,到大路东面去抢粮,听到没有?”
“听到了!” 众人齐声应道。
唐四儿嘀咕道:“连长,冰天雪跑那么远,不是活受罪吗? 我看远水难解近渴,远抢不如近夺。”关尚斌骂道:“兔子不吃窝边草,你懂个屁!”
唐四儿不愠不火道:“连长是想把抢粮的事嫁祸给谢源渊吗?”关尚斌惊讶道:“不笨嘛。虽说都是一个连中逃出去的患难弟兄,但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找个顶缸的有益无害吧。”
唐四儿不以为然道:“谢源渊蛰伏在蓝山庙岭,离这儿远。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便瞒得了初一也瞒不过十五,解放军和百姓迟早会知道的。”关尚斌嘘唏道:“瞒得了初一就行。”
霍海涛建议道:“眼下雪似沙积,我们要往洞中储存些物资才好,不然共军来了,钻进去没吃没喝没睡的,岂不找死?”关尚斌自欺欺人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别担忧。”
散会后,老茎瞅见较远的地方有几个弟兄,枪都掮在肩上,手拢在衣袖里。他对关尚斌悄声说:“连长,近两天我觉得老霍和老谭有点怪怪的。”关尚斌愣了半晌说:“说说你的看法与建议。”
老茎摇了摇头,附耳说:“谭焱脑瓜灵活,和弟兄们相处颇好,我看可以重用。”关尚斌不明所以道:“他一口本地口音,似乎老霍都听他的,这很反常,怎可重用?”
老茎轻声说:“你升谭焱,老霍心中必不爽,这样便可离间他们。至于口音,谭焱称是祁阳人,祁阳近新田,口音相似。”关尚斌迟疑地说:“这事得仔细掂量掂量。”
翌日正午,关尚斌当着霍海涛的面对唐四儿说:“谭焱啊,今晚我们下岭去,你带几个弟兄给我守好山寨。这里虽简陋,却是我等栖身之所,故须用心守好。”唐四儿信誓旦旦道:“放心吧。我还有一块银元,待会让霍兄去荷塘打酒,归来为你庆贺。”
关尚斌摇头道:“他们都有任务。非常之时,留守人员不得下山。”忽见一人在门外向关尚斌招手,遂赶紧到了门外,过了片刻,又匆匆进来吩咐:“赶紧集合队伍!” 唐四儿惊疑万分道:“不是晚上吗?”
关尚斌跺着脚,不满地说:“你咋婆婆妈妈像个女人? 叫你集合队伍就集合队伍! ”唐四儿恐言多有失,只得按他的吩咐办。关尚斌留下十人交给他,叮嘱说:“仔细看守山寨,如有差池,拿你是问!” 说完率队风风火火地下岭去了。
一日早上,彭希彪在乡政府办公,见柳建勇带警卫员进来,遂起身迎道:“政委,什么风给吹来了?”柳建勇搓手道:“冰天雪地的,还有啥风?”说完,又道:“近无戎笛,我是闲得慌,过来走一走,顺便看看你这衙门。挺忙吧?”
彭希彪一脸苦笑:“你是知道的,我这乡政府名义上下辖二十几个自然村,可如今政令只能通到附近几个村庄。前日李秘书传达县委指示,要求我们组织妇女做军鞋,今天开始上交,这不正在打包呢。”柳建勇问道:“佑武有没有消息来?”
彭希彪摇了摇头:“信写好后我交给了杜参谋长。”柳建勇轻声道:“信已由张参谋送达,但没收到回音。我希望你堂弟能顺应潮流。不过愿望与现实有距,单凭一两封信就让他掉转炮口未免有些多情,我想必要时还须以武力胁迫之。”
一个中年女人给柳建勇沏了碗茶来。
柳建勇接过茶碗,道了声谢,随后问彭希彪:“这位女同志是……”彭希彪看了看女人,歉意地说:“忘了向你介绍,拙荆吕蕾。”柳建勇闻言站起来,歉意地说:“不知是嫂子,失敬了。”
唐四儿向手中呵了口气,漫不经心似地道:“鱼跃大海,鸟翥高天。就依霍兄之言,你走到哪我们跟到哪,好歹不怨你。”
一个解放兵便装模作样地抱怨说:“当初我多次劝你们安心立命,别这山望到那山高,可你们权当耳边风。你们要走也罢,偏又拽上我。早知如此,说啥也不跟你们来。不管怎样,我对解放军的印象不错。”唐四儿安慰道:“现在我们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走不了你也跑不了他。暮色将临,别抱怨了,赶紧走吧。”
老茎见对方四人已走了两百多米,急忙道:“连长,再不追他们就去远了,两支冲锋枪两支步枪,你舍得送老谢?”
关尚斌担忧地说:“可他们参加了解放军哪?”老茎焦急地说:“现在当兵的有几个不在共军那边待过,这不算事啊。”
在这冰雪漫天的黄昏,暮色悄无声色地在四周弥漫。关尚斌一直想壮大自己的队伍,看到霍海涛四人真的有可能擦肩而过,不复他用,他后悔了,忙跑上前拦住,歉意地说:“弟兄们,弟兄们哪,石头岭有七八十号弟兄,你们被俘日久,又参加了解放军,今日前来不容不疑。想昔日我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袍泽之谊犹在,量不相负。石头岭虽然不毛,但也不差四位的饭,何故舍近而求远?”
霍海涛听了抓耳挠腮,欲擒故纵道:“尚斌老弟,正如你适才所言,我们被俘日久,又当上十几天解放兵。你在此呕心沥血不易,留下我们晚上睡得着?”关尚斌尴尬地说:“霍兄肝胆相照,量不相负。”
唐四儿大声道:“我们已经编入了解放军。若不是霍兄念昔日之情,怎得我们来此!” 霍海涛劝道:“焱弟别动气,关兄的话是肺腑之言,换了我也当如此。就冲这点我们留下,如何?”
唐四儿向手中呵了口气,一副玩世不恭状:“留下就留下,反正哪儿都一样,有饭有酒就行。”另两个解放兵假惺惺地表示同意,霍海涛作主说:“那就跟着关兄干吧。”
石头岭添了四个弟兄,关尚斌既高兴又担忧,他不清楚这四人是不是解放军派来的,如果是,石头岭将有垒卵之危。当下吩咐亲信老茎和大头召集到一起,令两人暗中监视霍海涛、唐四儿。
时间易过,数日弹指而逝。关尚斌因见连日平宁,四境安泰,而霍海涛、唐四儿众人并无异常之举,而老茎、大头与霍海涛先前同在一个连,彼此厮熟。唐四儿虽面生,但热忱大方,不数日便与众匪厮混得熟了。老茎与大头对他多有溢美之词。关尚斌见唐四儿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心中甚喜,疑心渐消。
梅山雨岭兵败后,关尚斌逃到石头岭,连日蛰伏不动,节衣缩食艰难困苦的日子让手下弟兄怨言颇多。一日半晌,一个士兵报说共军一支马队早上驮载物资去了宁远,下午返回时也驮载了一批物资。关尚斌瑟缩在火堆边,答非所问道:“如今我们人多粥少生活艰苦,告诉弟兄们克服一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共军的这条交通线我们吃定了。”
过了几天,关尚斌召集众人说:“早来的弟兄都知道,当初我两度拒绝了孙亚明的收编,屈指算来已经月余,没想到我们能在此缺吃少穿的不毛之地扎下根。前天江大元来此,说独立师第二团、第三团重新组建起来了,刘参谋长答应给我们一个独立连的番号,这是值得庆贺的事。近期陆续有弟兄来投奔,迄今我们己有七十多个弟兄。正是当家方觉柴米贵,养子才知父母恩。现在每天吃的用的开销都挺大,春节将至,我们的存粮仅够维持两天的了,咋办?”
众人瑟缩着脖子面面相觑,关尚斌叹息道:“我们是堂堂的国民革命军,如今百姓都不资我粮,独立师也不给,怎么办? 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弟兄们,从明天开始,我们也不再做他娘的国民革命军了,改做梁山好汉!” 关尚斌右手一挥,大声疾呼道:“年关将至,百姓家中一般都准备有过年的米粮,为了不至饿殍,明晚大家全部下岭,到大路东面去抢粮,听到没有?”
“听到了!” 众人齐声应道。
唐四儿嘀咕道:“连长,冰天雪跑那么远,不是活受罪吗? 我看远水难解近渴,远抢不如近夺。”关尚斌骂道:“兔子不吃窝边草,你懂个屁!”
唐四儿不愠不火道:“连长是想把抢粮的事嫁祸给谢源渊吗?”关尚斌惊讶道:“不笨嘛。虽说都是一个连中逃出去的患难弟兄,但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找个顶缸的有益无害吧。”
唐四儿不以为然道:“谢源渊蛰伏在蓝山庙岭,离这儿远。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便瞒得了初一也瞒不过十五,解放军和百姓迟早会知道的。”关尚斌嘘唏道:“瞒得了初一就行。”
霍海涛建议道:“眼下雪似沙积,我们要往洞中储存些物资才好,不然共军来了,钻进去没吃没喝没睡的,岂不找死?”关尚斌自欺欺人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别担忧。”
散会后,老茎瞅见较远的地方有几个弟兄,枪都掮在肩上,手拢在衣袖里。他对关尚斌悄声说:“连长,近两天我觉得老霍和老谭有点怪怪的。”关尚斌愣了半晌说:“说说你的看法与建议。”
老茎摇了摇头,附耳说:“谭焱脑瓜灵活,和弟兄们相处颇好,我看可以重用。”关尚斌不明所以道:“他一口本地口音,似乎老霍都听他的,这很反常,怎可重用?”
老茎轻声说:“你升谭焱,老霍心中必不爽,这样便可离间他们。至于口音,谭焱称是祁阳人,祁阳近新田,口音相似。”关尚斌迟疑地说:“这事得仔细掂量掂量。”
翌日正午,关尚斌当着霍海涛的面对唐四儿说:“谭焱啊,今晚我们下岭去,你带几个弟兄给我守好山寨。这里虽简陋,却是我等栖身之所,故须用心守好。”唐四儿信誓旦旦道:“放心吧。我还有一块银元,待会让霍兄去荷塘打酒,归来为你庆贺。”
关尚斌摇头道:“他们都有任务。非常之时,留守人员不得下山。”忽见一人在门外向关尚斌招手,遂赶紧到了门外,过了片刻,又匆匆进来吩咐:“赶紧集合队伍!” 唐四儿惊疑万分道:“不是晚上吗?”
关尚斌跺着脚,不满地说:“你咋婆婆妈妈像个女人? 叫你集合队伍就集合队伍! ”唐四儿恐言多有失,只得按他的吩咐办。关尚斌留下十人交给他,叮嘱说:“仔细看守山寨,如有差池,拿你是问!” 说完率队风风火火地下岭去了。
一日早上,彭希彪在乡政府办公,见柳建勇带警卫员进来,遂起身迎道:“政委,什么风给吹来了?”柳建勇搓手道:“冰天雪地的,还有啥风?”说完,又道:“近无戎笛,我是闲得慌,过来走一走,顺便看看你这衙门。挺忙吧?”
彭希彪一脸苦笑:“你是知道的,我这乡政府名义上下辖二十几个自然村,可如今政令只能通到附近几个村庄。前日李秘书传达县委指示,要求我们组织妇女做军鞋,今天开始上交,这不正在打包呢。”柳建勇问道:“佑武有没有消息来?”
彭希彪摇了摇头:“信写好后我交给了杜参谋长。”柳建勇轻声道:“信已由张参谋送达,但没收到回音。我希望你堂弟能顺应潮流。不过愿望与现实有距,单凭一两封信就让他掉转炮口未免有些多情,我想必要时还须以武力胁迫之。”
一个中年女人给柳建勇沏了碗茶来。
柳建勇接过茶碗,道了声谢,随后问彭希彪:“这位女同志是……”彭希彪看了看女人,歉意地说:“忘了向你介绍,拙荆吕蕾。”柳建勇闻言站起来,歉意地说:“不知是嫂子,失敬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