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7468
阅读:11862
发表:2017/11/25 修改:2017/11/30
农村
小说
村霸刘十六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这一瞬间竟然在两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不可忘却的印记。
刘十六手牵着念五走出崔家大院,像胜利凯旋的英雄昂首阔步往家里走。
“哥,你真的什么都不怕。”
“弟,你今后长大了也要敢于面对世上的一切人,要挺起身子,无论好人坏人富人穷人,归根到底都是人。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更要藐视别人。来,我们一起高声吼。”
“吼吼吼——吼吼吼!老子一声吼,地也摇山也抖!吓死王八龟孙地方鬼!吼吼吼——吼吼吼!老子一声吼,地也摇山也抖,吓死王八龟孙地方鬼!”
吼声在山谷回响,吼声在田野震荡。
“念五,从此以后你不但不要再去讨米,而且哥要让你上学。”
“哥,妈总是病,不去讨米连煮粥的米都没有。”
“念五,哥长大了,过了年我做长工就要涨到三斗米一个月,加上早晚种点菜,你和娘就勉强能过得下去了。”
“哥,我真的好想像有钱家的细伢子一样能读书写字。听妈妈说只要会读书,将来就可能成为有出身的人。”
8、老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嘻嘻——念五,你如果成了有出身的人,做了大官首先就要让娘过上好生活。”
“哥,那你也不要做长工了。”
“念五,快点走,娘在家里两天没吃东西了。”
“哥,我们打胜仗回来了,娘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们回去一定要多煮些米,让娘多吃一些饭。”
“念五快走,我一想到娘一个人病在家里我心里就慌得很。”
刘十六和念五刚一走出崔家大院,崔家少奶奶对着崔九宝的脸上就是一巴掌:“你这个不长进的东西与其让别人打不如自己打!我穷了家都不可怕,就是怕出报应崽子!你敢打一个比你小几岁的细伢子,却面对一个比你大几岁的人打你,你就往桌子下面钻,你太没志气了,俗话说我打你不赢咬也要咬你一口!你从小就只知道欺善怕恶,长大了有什么出息!”
“尚薇,刚才那野杂种打了他,你还打他,九宝受得了吗?”崔十大老爷挠起八字胡须瞪着眼睛对着儿媳。
“三一少爷不在家,你做爷爷的就惯着他,今天那王保长对你是一点面子都不讲。你看看,厨房里被打砸得如同日本鬼子进了村一样,现在不但不叫他赔倒还给他一斗米,真是气死我了!”少奶奶吴尚薇借着九宝数落公公。
“妈,你也消消气。今天都是九宝弟惹的事,九宝也是要吸取教训才是,在一个叫化崽子面前你逞什么威风喽。你不想想,要是你是他,被人打了,你会有什么想法?”九宝的姐姐崔如霞说。
“如霞,穷人就是穷人,你怎么拿九宝与他相比?九宝,你今后如有出身,你一定要记住那穷鬼子今天对你的羞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崔十大老爷把九宝拉在身边说。
“爷爷,你这样护着九宝,我看只能是害了他,长大了说不定会横行乡里,广结仇怨。你欺人太甚,必定会物极必反,遭人暗算,说不定哪一天会暴死荒郊野外。人在世上都是为人,虽有穷富之别,但人格尊严都是一样的。我看到那个才七岁的孩子一个人出来讨米,被九宝欺侮到那个样子,说实在的我都有些于心不忍。你还叫弟弟记仇,冤冤相报何时了!再说了,人的命运穷富倒置谁都说不定,你能保证我们家永不衰败,而那个乞讨的孩子会一世的穷?”如霞有些气愤地说。
崔老太太望了老头子一眼:“ 是呀,如霞到底是个读了书,懂事的大姑娘了,说出话来不无道理。先不说这叫化子有无翻身之时,就是时下这叫化子总是不惹他的好。你们还记得吗?以前秦三财主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打了一个大叫化两个耳光。结果在那一年里,养猪猪死,养鸡鸡瘟。满园蔬菜正是叶绿花红瓜嫩的时候,一两天之内全都枯萎死尽。唉呀,这冤家真的是宜解不宜结。”
崔十大老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
9、妈,你醒醒
刘十六还没有进屋就大声喊:“妈,我们回来了!”
屋里静静的。
刘十六在堂屋放下米,兄弟二人奔到房里,妈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妈,我们回来了,晚上煮好多饭给您吃餐足的。”刘十六站在母亲床前。
母亲睡得好安稳。
“妈,你醒醒,我和念五弄了好多米回来了。”十六轻推妈妈的被子。
“妈,你怎么啦!妈,你醒醒呀!”十六大声呼喊。
妈妈再也没有醒来。
兄弟二人呼天抢地放声大哭。
哭声惊动邻里,惊动族亲。
三间茅草屋里里外外站满了人。
“各位邻里亲朋戚友,家侄媳刘汪氏不幸辞世,其家境贫寒,免行棺木道场。本族主捐米一斗,肉十斤开饭一餐,请大家协力将其捆蓆草草掩埋于本族公山东南角洼地挖穴为茔。”刘氏族长刘三晚老爷站在屋前坪向着大家说。
七年前的事过去了。刘氏宗祠的规定,族长应由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族人继位承担。因此,刘三晚老爷依旧是族上主事的人。
刘十六听族长主动出面安排娘的后事,也就丢弃前嫌,从房里走了出来,依乡俗跪在刘三晚老爷跟前:“三叔公,请你借给我娘一口薄棺吧,两年之内我一定还给你钱。”
“十六,我看算了吧,只怪你娘前世作了孽。”刘三晚老爷说完转身就走了。
“你还以为他很慈悲很慷慨是吗?其实老祖宗有规定,族上的穷苦人死了,族长可以列支族上的公产收入以示抚恤,帮助安埋。”刘超二悄悄地对十六说。
十六点了点头。
母亲刘汪氏死了,作为世邻的李十一阿公也就不请自来了。
“刘十六呀,你家族长给你一斗米十斤肉这是他最大的开恩了,我看你娘用蓆子捆了,只要是能埋个干爽之地也是可以的。但那东南角洼地渗水,肯定不行。不如我带你去你家族公山看个好一点的地。”李十一阿公站在刘十六面前悄悄地说。
刘十六立马就跪倒在他面前:“这就有劳十一伯了。”
二人来到刘氏公山。那李十一阿公本来也是一个略懂风水的先生,他来到山里东转西瞧,最后在刘氏的一座祖坟边蹲了下来,两眼直望前方。
“十一伯,怎么啦?”十六问。
李十一阿公没有回话。
“十一伯,我看我娘就葬在这里吧。”
“你看到了什么?”
“这地方干燥。”
“你知道这座坟埋的什么人?
“是三晚叔公把 他的叔叔葬在这里。”
“看来你三晚叔公是怀有私心的。”
“何以见得?”
“这是一个最好的风水宝地。叫太师椅座。如果亡者葬于椅正中,则后人不是为官者也是富豪之家。但如果处于乱世则可能出称霸一方的绿林寨主。你叔太公的坟恰处椅边,他的后人只能是傍富为佣。所以说主持葬这墓者留有私心,就是说他想今后自葬于椅中。”
10、风水宝地
“十一伯,那我就把娘葬在这里。”刘十六高兴地说。
“好是好只怕你三晚叔公不同意。”
“那我不管,是族上的公山只要是族上的人死了谁都可以埋。”
“你不要说是我为你出的主意。”
“我只说是我自己看中的这地方。”
刘十六要把母亲埋葬在公山最好的风水宝地的消息很快传到族长刘三晚老爷那里。
“十六伢子怎么随意乱来?我们的老祖宗早有规定,族上的穷人死了只能埋在公山东南角洼地。”刘三晚老爷攥着拐杖来到刘十六家门前对着大家说。
“三晚叔公,那洼地我只挖了几锄头就浸出水来,我总不能把母亲埋葬在泥水里呗。所以才选在山腰干燥地动土。”刘十六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族长。
“你懂个屁,那洼地是泥鳅地,后人会像泥鳅一样(滑)发得快。而且埋在那里不能用石灰三砂土筑坟台,这不更符合你们穷人家的实情?”
“三晚叔公,我不要什么泥鳅地,我实在不忍心把娘埋在泥水里,所以我一定要把她葬在叔太公坟墓边那干爽地方。”
刘三晚老爷一听十六要把他娘埋在那太师椅风水宝地,心里一惊。那正是他要留作自己百年之后的安葬地,怎么能给这穷婆子占去?于是他说:“不行,万万不行。”他又面向一大堆的族人说:“现在我请大家帮忙立即动手,把刘汪氏抬出去,在公山东南角洼地就地挖坑掩埋。”
族上的几个青壮年就往汪氏房里走。
刘十六立马挡在门口:“不行。我娘绝对不能埋在那地方。”
大家仍旧退到地坪上。
“十六伢子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大家都回去吧,看他把死尸放在床上发臭也不要再理他家的事。”刘三晚老爷甩着衣袖气冲冲地走了。
男男女女的族人也都陸续离开。
大家都走了。
“念五,你不要怕,娘不会吓你,你坐在大门口,哥出去一会,很快就会回来。”
念五点了点头:“哥,快点回来。”
天快黑的时候刘十六手里提着两斤肉,身边跟着他的发小李十一阿公的儿子李八强和他的堂兄弟李九和。他们一进屋就生火做饭。
四个人一顿饱餐之后,刘十六取下家里唯一的一张门板,几个人将母亲抬到门板上。又找来绳索和抬扛,李氏兄弟两个人抬着刘汪氏,十六自己担着箢箕锄头等工具,念五打着火把,一齐向山林进发。找到那太师椅风水宝地后,先按门板大小挖坑。下挖约三尺深,再下挖一个五尺长一尺半宽一尺深的小坑。完了,刘十六将母亲平平稳稳地放进坑内,然后盖上门板,覆上土,再在上面堆成一个大坟堆。
一切完了之后已是东方发白。
11、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二天,第三天,乃至第五天,人们不见刘十六家有一点动静,慑于族长刘三晚老爷的威力族上人谁都不敢接近刘十六的家。
到了第七天刘三晚老爷走进刘十六的家里,三间茅草屋门洞大开,室内空荡荡静无声息。他慌忙退了出来,自言自语道“唉呀!真见鬼活人死人一个都没有了。”
“细二,你快到山里看看刘汪氏到底埋在哪里?”刘三晚老爷回到家中连忙叫儿子。
刘细二邀了堂兄弟刘细八一同来到族上公山东南角洼地,见那里有个新的土堆。
“十六伢子不能不听族长的话。”刘细八脸上显出一副得意的微笑。
“是呀,人就是要服命。十六伢子三代都是穷鬼相,他爷爷也是卖壮丁死在外面回不了家。走,我们回去交差。”刘细二拉着细八下山。
第二年清明时节,族长刘三晚老爷亲自带领一班族人上山扫墓。
“三伯,这里好像是一个坟堆吔”刘细八站在刘细二的亲叔公坟边指着一个茅草堆说。
刘三晚老爷对着那茅草堆看了半天:“当时你与细二不是说刘汪氏已埋在东南角洼地吗?那这里埋的是谁?”
“爸,我们当时在那洼地确实看到有一个新的坟堆。”刘细二说。
刘三晚老爷心想莫非十六伢子还会暗渡陈仓以假乱真?他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于是对族人发号施令。
“你们几个青壮年回去拿锄头来,挖开茅草堆看看。”
刘细二带了两三个人下了山。
刘念五也在扫墓的人群里,他一听到刘三晚老爷要挖娘的坟,便一个人偷偷溜下山。
“哥,不好了,刘三晚老爷正在组织人要挖娘的坟。”念五一口气跑到何六三老爷的田垅,对正在举锄挖土的刘十六说。
“真的呀?走,去看看。”刘十六把锄头往肩上一掮,顺便又在地上检起一把砍柴的刀插在腰围上向刘氏公山快步如飞而去。
刘细二带着几个人正要动手挖那个茅草堆。
“慢!”刘十六站到刘三晚老爷身边:“是你要挖这座坟堆?”
“你敢放肆!”刘三晚老爷竖起眉毛瞪大眼睛一副恐怖的面目直向着刘十六。
刘十六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也鼓起一双如田螺般大的眼睛射向族长:“你这个狼心狗肺的老杂种!我娘在世的时候你想方设法迫害她,现在她死了你也不放过她!我告诉你,从今天起我不会认你是族长,更不会认你做叔公!”
“你……你你……你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你想怎样?你反了!”刘三晚老爷气得说话都打着罗嗦。
“大家听着,这茅草堆就是我娘的坟。这是刘氏公山,刘氏家族的人死了都可以葬在这公山里,我娘埋在这里既合族规也合乡情民俗。如果你们想仗势欺人,以富压贫,再敢在我娘坟上动土,我就誓死与你们拼了!我刘十六无财无产,人一个,命一条,我打死你们一个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我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个老杂种!”刘十六猛地一下锄头就架在刘三晚老爷的脖子上:“你说你还挖坟不!他们敢动一锄,我就叫你明年这个时候是你的周年!”
12、我们又胜利了!
刘三晚老爷面对着这个年龄虽只十七岁但身材高大的侄孙子的凶猛举动,吓得又像八年前被军人用枪顶着额头一样浑身抖簌。
“啊呀!十六,你千万不要激动!三哥呀你就收兵吧,只怕十六真的把你打死了,县法官也不一定会判他重罪,因为你挖人坟墓本身就犯了国法。”刘三晚老爷的堂弟刘看六急忙走来说。
刘三晚老爷抖了抖嘴唇,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们还站着干什么?回去,都回去。”刘看六向大家挥了挥手。接着,他又拿下刘三晚老爷脖子上的锄头:“三哥,算了,你也回去。”
刘三晚老爷刚一开步。
“慢!你这个老鬼,今后我只要发现我娘的坟被人挖了一锄头,我不会找别人,只找你!我不但要以牙还牙在你父母坟上动土,而且我还要放把火烧了你住的灵屋子!”
“十六,你就放一万个心,今后不会无事生非了。都是自己家族的人。”刘看六陪着笑脸说。
“看六叔公,谢谢您了。我十六伢子还是知道好歹的。”
大家都下山了。
“这十六伢子莫看他年龄不大,可算得是族上一霸!”在下山的路上刘超二与刘细八边走边聊。
“是呀!不过也算是一物降一物,族长的为人也是不可一世。”刘细八说。
山上已经没有别的人了,念五跑到十六面前:“哥你真行,我们又胜利了!”
十六拉着念五:“来,我们也为娘上坟。”
兄弟二人跪在坟堆前,十六念念有词:“娘,您受惊了吧?有儿子在,您就安稳地睡吧。娘,您的两个儿子都来为您扫墓,可是,儿子不孝,没有酒菜祭奠你,也没有烧纸钱,儿依然好穷好穷。娘,念五不再讨米了,儿子还在做长工,供念五读书。”
“娘,儿子一定发奋读书,报答娘的养育之恩。”念五也念念有词。
十六回到何家,刚一进门就看到何六三向着他走来。他想莫不是他要责怪我没在田垅耕种?
“刘十六,你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敢和你叔公斗!要得。刘三老倌就是一个地道的欺软怕硬的人,你跟他斗得好!”何六三一副满面得意的样子。
“何老爷,我当时来不及跟您说,耽过了耕作,您扣半天工钱吧。”
“不扣。你是个好伢子,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伢子。不但这次不扣,就是去年你去崔家闹事以及后来你娘过世所请的假,实际上都没有扣你的工钱。我想通了,只要你能为我在耕作上多使一点劲,多操一分心,随便多收一点粮食,就会远远超过所扣的工钱。”
“何老爷,你真的是德寿双高。”
“十六呀,今年我是给你三斗米一月,明年再涨到一十二担谷一年。你就在我这里安心地干下去。”
十六微微点头,心想别人都说何六三是个耍公子,可为人还是慷慨大方。
十六掮着工具往田间走去。
何六三看着他的背影,脸上显出发自内心得意的微笑。十六伢子长得好快哟,他的农技锻炼得也越来越娴熟,扶犁掌耙,撒谷种秧这些技巧他已经无所不能,明年就无需花高工钱另请贤能了。
13、姑娘是一个迷
这天中午刘十六收工回来,看见一个小姑娘提着一个盛着衣物的竹篮向水塘走去。
“小姐,你是去洗衣吗?”
她没有回话只是摇了摇头,继续向水塘走去。
我好蠢哟,何家那么富有,会让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姐去亲自洗衣服吗?
她一定不是小姐。不会像我一样是一个小打工的吧?但是天底下哪有那么狠心的父母会忍心叫这么小的女孩子离开家里。
她蹲在水塘的桥板上,伸出的手刚及水面,如果要在水里洗衣服,手还得再伸下去,那身子就可能栽倒在水里。好危险呀!他跑了过去拽住她的手把她拖到塘边。他把篮子里的衣物倒在水里,伸手正要搓洗时只见水面上浮起一层黄色的屎,让人恶心死了!他抓住裤头使劲摆动,好一阵才把那裤子洗干净。
他把洗好衣服的篮子递给她。她依然没有一句话,提着篮子默默地走了。
刘十六一个人在田垅干活,他的脑子一直在想那洗衣服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人?他在何家做长工已经有一年多了,接触最多的是厨房大娘,她除了吩咐他挑水、劈柴、到菜园摘菜外就是两个人坐在厨房角落里的小桌边吃饭。她似乎是对任何人都十分冷淡,不善言辞,她从不在他面前谈及主人家的任何一个事。主人家里的人吃饭是由厨娘送到后厅,何家有些什么人,他也搞不清楚。何家宅院,有上下两栋房屋,但他活动的只有厨房和杂屋,其他房间他都无缘涉足。这深深宅院,这何家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个迷。
“刘十六,你去把轿夫叫来。”一清早何老爷就向着杂屋高声叫喊。
刘十六边扣衣边走了出来。
轿夫就是何家的佃农,何家有事随叫随到。
刘十六手牵着念五走出崔家大院,像胜利凯旋的英雄昂首阔步往家里走。
“哥,你真的什么都不怕。”
“弟,你今后长大了也要敢于面对世上的一切人,要挺起身子,无论好人坏人富人穷人,归根到底都是人。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更要藐视别人。来,我们一起高声吼。”
“吼吼吼——吼吼吼!老子一声吼,地也摇山也抖!吓死王八龟孙地方鬼!吼吼吼——吼吼吼!老子一声吼,地也摇山也抖,吓死王八龟孙地方鬼!”
吼声在山谷回响,吼声在田野震荡。
“念五,从此以后你不但不要再去讨米,而且哥要让你上学。”
“哥,妈总是病,不去讨米连煮粥的米都没有。”
“念五,哥长大了,过了年我做长工就要涨到三斗米一个月,加上早晚种点菜,你和娘就勉强能过得下去了。”
“哥,我真的好想像有钱家的细伢子一样能读书写字。听妈妈说只要会读书,将来就可能成为有出身的人。”
8、老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嘻嘻——念五,你如果成了有出身的人,做了大官首先就要让娘过上好生活。”
“哥,那你也不要做长工了。”
“念五,快点走,娘在家里两天没吃东西了。”
“哥,我们打胜仗回来了,娘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们回去一定要多煮些米,让娘多吃一些饭。”
“念五快走,我一想到娘一个人病在家里我心里就慌得很。”
刘十六和念五刚一走出崔家大院,崔家少奶奶对着崔九宝的脸上就是一巴掌:“你这个不长进的东西与其让别人打不如自己打!我穷了家都不可怕,就是怕出报应崽子!你敢打一个比你小几岁的细伢子,却面对一个比你大几岁的人打你,你就往桌子下面钻,你太没志气了,俗话说我打你不赢咬也要咬你一口!你从小就只知道欺善怕恶,长大了有什么出息!”
“尚薇,刚才那野杂种打了他,你还打他,九宝受得了吗?”崔十大老爷挠起八字胡须瞪着眼睛对着儿媳。
“三一少爷不在家,你做爷爷的就惯着他,今天那王保长对你是一点面子都不讲。你看看,厨房里被打砸得如同日本鬼子进了村一样,现在不但不叫他赔倒还给他一斗米,真是气死我了!”少奶奶吴尚薇借着九宝数落公公。
“妈,你也消消气。今天都是九宝弟惹的事,九宝也是要吸取教训才是,在一个叫化崽子面前你逞什么威风喽。你不想想,要是你是他,被人打了,你会有什么想法?”九宝的姐姐崔如霞说。
“如霞,穷人就是穷人,你怎么拿九宝与他相比?九宝,你今后如有出身,你一定要记住那穷鬼子今天对你的羞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崔十大老爷把九宝拉在身边说。
“爷爷,你这样护着九宝,我看只能是害了他,长大了说不定会横行乡里,广结仇怨。你欺人太甚,必定会物极必反,遭人暗算,说不定哪一天会暴死荒郊野外。人在世上都是为人,虽有穷富之别,但人格尊严都是一样的。我看到那个才七岁的孩子一个人出来讨米,被九宝欺侮到那个样子,说实在的我都有些于心不忍。你还叫弟弟记仇,冤冤相报何时了!再说了,人的命运穷富倒置谁都说不定,你能保证我们家永不衰败,而那个乞讨的孩子会一世的穷?”如霞有些气愤地说。
崔老太太望了老头子一眼:“ 是呀,如霞到底是个读了书,懂事的大姑娘了,说出话来不无道理。先不说这叫化子有无翻身之时,就是时下这叫化子总是不惹他的好。你们还记得吗?以前秦三财主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打了一个大叫化两个耳光。结果在那一年里,养猪猪死,养鸡鸡瘟。满园蔬菜正是叶绿花红瓜嫩的时候,一两天之内全都枯萎死尽。唉呀,这冤家真的是宜解不宜结。”
崔十大老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
9、妈,你醒醒
刘十六还没有进屋就大声喊:“妈,我们回来了!”
屋里静静的。
刘十六在堂屋放下米,兄弟二人奔到房里,妈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妈,我们回来了,晚上煮好多饭给您吃餐足的。”刘十六站在母亲床前。
母亲睡得好安稳。
“妈,你醒醒,我和念五弄了好多米回来了。”十六轻推妈妈的被子。
“妈,你怎么啦!妈,你醒醒呀!”十六大声呼喊。
妈妈再也没有醒来。
兄弟二人呼天抢地放声大哭。
哭声惊动邻里,惊动族亲。
三间茅草屋里里外外站满了人。
“各位邻里亲朋戚友,家侄媳刘汪氏不幸辞世,其家境贫寒,免行棺木道场。本族主捐米一斗,肉十斤开饭一餐,请大家协力将其捆蓆草草掩埋于本族公山东南角洼地挖穴为茔。”刘氏族长刘三晚老爷站在屋前坪向着大家说。
七年前的事过去了。刘氏宗祠的规定,族长应由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族人继位承担。因此,刘三晚老爷依旧是族上主事的人。
刘十六听族长主动出面安排娘的后事,也就丢弃前嫌,从房里走了出来,依乡俗跪在刘三晚老爷跟前:“三叔公,请你借给我娘一口薄棺吧,两年之内我一定还给你钱。”
“十六,我看算了吧,只怪你娘前世作了孽。”刘三晚老爷说完转身就走了。
“你还以为他很慈悲很慷慨是吗?其实老祖宗有规定,族上的穷苦人死了,族长可以列支族上的公产收入以示抚恤,帮助安埋。”刘超二悄悄地对十六说。
十六点了点头。
母亲刘汪氏死了,作为世邻的李十一阿公也就不请自来了。
“刘十六呀,你家族长给你一斗米十斤肉这是他最大的开恩了,我看你娘用蓆子捆了,只要是能埋个干爽之地也是可以的。但那东南角洼地渗水,肯定不行。不如我带你去你家族公山看个好一点的地。”李十一阿公站在刘十六面前悄悄地说。
刘十六立马就跪倒在他面前:“这就有劳十一伯了。”
二人来到刘氏公山。那李十一阿公本来也是一个略懂风水的先生,他来到山里东转西瞧,最后在刘氏的一座祖坟边蹲了下来,两眼直望前方。
“十一伯,怎么啦?”十六问。
李十一阿公没有回话。
“十一伯,我看我娘就葬在这里吧。”
“你看到了什么?”
“这地方干燥。”
“你知道这座坟埋的什么人?
“是三晚叔公把 他的叔叔葬在这里。”
“看来你三晚叔公是怀有私心的。”
“何以见得?”
“这是一个最好的风水宝地。叫太师椅座。如果亡者葬于椅正中,则后人不是为官者也是富豪之家。但如果处于乱世则可能出称霸一方的绿林寨主。你叔太公的坟恰处椅边,他的后人只能是傍富为佣。所以说主持葬这墓者留有私心,就是说他想今后自葬于椅中。”
10、风水宝地
“十一伯,那我就把娘葬在这里。”刘十六高兴地说。
“好是好只怕你三晚叔公不同意。”
“那我不管,是族上的公山只要是族上的人死了谁都可以埋。”
“你不要说是我为你出的主意。”
“我只说是我自己看中的这地方。”
刘十六要把母亲埋葬在公山最好的风水宝地的消息很快传到族长刘三晚老爷那里。
“十六伢子怎么随意乱来?我们的老祖宗早有规定,族上的穷人死了只能埋在公山东南角洼地。”刘三晚老爷攥着拐杖来到刘十六家门前对着大家说。
“三晚叔公,那洼地我只挖了几锄头就浸出水来,我总不能把母亲埋葬在泥水里呗。所以才选在山腰干燥地动土。”刘十六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族长。
“你懂个屁,那洼地是泥鳅地,后人会像泥鳅一样(滑)发得快。而且埋在那里不能用石灰三砂土筑坟台,这不更符合你们穷人家的实情?”
“三晚叔公,我不要什么泥鳅地,我实在不忍心把娘埋在泥水里,所以我一定要把她葬在叔太公坟墓边那干爽地方。”
刘三晚老爷一听十六要把他娘埋在那太师椅风水宝地,心里一惊。那正是他要留作自己百年之后的安葬地,怎么能给这穷婆子占去?于是他说:“不行,万万不行。”他又面向一大堆的族人说:“现在我请大家帮忙立即动手,把刘汪氏抬出去,在公山东南角洼地就地挖坑掩埋。”
族上的几个青壮年就往汪氏房里走。
刘十六立马挡在门口:“不行。我娘绝对不能埋在那地方。”
大家仍旧退到地坪上。
“十六伢子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大家都回去吧,看他把死尸放在床上发臭也不要再理他家的事。”刘三晚老爷甩着衣袖气冲冲地走了。
男男女女的族人也都陸续离开。
大家都走了。
“念五,你不要怕,娘不会吓你,你坐在大门口,哥出去一会,很快就会回来。”
念五点了点头:“哥,快点回来。”
天快黑的时候刘十六手里提着两斤肉,身边跟着他的发小李十一阿公的儿子李八强和他的堂兄弟李九和。他们一进屋就生火做饭。
四个人一顿饱餐之后,刘十六取下家里唯一的一张门板,几个人将母亲抬到门板上。又找来绳索和抬扛,李氏兄弟两个人抬着刘汪氏,十六自己担着箢箕锄头等工具,念五打着火把,一齐向山林进发。找到那太师椅风水宝地后,先按门板大小挖坑。下挖约三尺深,再下挖一个五尺长一尺半宽一尺深的小坑。完了,刘十六将母亲平平稳稳地放进坑内,然后盖上门板,覆上土,再在上面堆成一个大坟堆。
一切完了之后已是东方发白。
11、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二天,第三天,乃至第五天,人们不见刘十六家有一点动静,慑于族长刘三晚老爷的威力族上人谁都不敢接近刘十六的家。
到了第七天刘三晚老爷走进刘十六的家里,三间茅草屋门洞大开,室内空荡荡静无声息。他慌忙退了出来,自言自语道“唉呀!真见鬼活人死人一个都没有了。”
“细二,你快到山里看看刘汪氏到底埋在哪里?”刘三晚老爷回到家中连忙叫儿子。
刘细二邀了堂兄弟刘细八一同来到族上公山东南角洼地,见那里有个新的土堆。
“十六伢子不能不听族长的话。”刘细八脸上显出一副得意的微笑。
“是呀,人就是要服命。十六伢子三代都是穷鬼相,他爷爷也是卖壮丁死在外面回不了家。走,我们回去交差。”刘细二拉着细八下山。
第二年清明时节,族长刘三晚老爷亲自带领一班族人上山扫墓。
“三伯,这里好像是一个坟堆吔”刘细八站在刘细二的亲叔公坟边指着一个茅草堆说。
刘三晚老爷对着那茅草堆看了半天:“当时你与细二不是说刘汪氏已埋在东南角洼地吗?那这里埋的是谁?”
“爸,我们当时在那洼地确实看到有一个新的坟堆。”刘细二说。
刘三晚老爷心想莫非十六伢子还会暗渡陈仓以假乱真?他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于是对族人发号施令。
“你们几个青壮年回去拿锄头来,挖开茅草堆看看。”
刘细二带了两三个人下了山。
刘念五也在扫墓的人群里,他一听到刘三晚老爷要挖娘的坟,便一个人偷偷溜下山。
“哥,不好了,刘三晚老爷正在组织人要挖娘的坟。”念五一口气跑到何六三老爷的田垅,对正在举锄挖土的刘十六说。
“真的呀?走,去看看。”刘十六把锄头往肩上一掮,顺便又在地上检起一把砍柴的刀插在腰围上向刘氏公山快步如飞而去。
刘细二带着几个人正要动手挖那个茅草堆。
“慢!”刘十六站到刘三晚老爷身边:“是你要挖这座坟堆?”
“你敢放肆!”刘三晚老爷竖起眉毛瞪大眼睛一副恐怖的面目直向着刘十六。
刘十六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也鼓起一双如田螺般大的眼睛射向族长:“你这个狼心狗肺的老杂种!我娘在世的时候你想方设法迫害她,现在她死了你也不放过她!我告诉你,从今天起我不会认你是族长,更不会认你做叔公!”
“你……你你……你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你想怎样?你反了!”刘三晚老爷气得说话都打着罗嗦。
“大家听着,这茅草堆就是我娘的坟。这是刘氏公山,刘氏家族的人死了都可以葬在这公山里,我娘埋在这里既合族规也合乡情民俗。如果你们想仗势欺人,以富压贫,再敢在我娘坟上动土,我就誓死与你们拼了!我刘十六无财无产,人一个,命一条,我打死你们一个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我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个老杂种!”刘十六猛地一下锄头就架在刘三晚老爷的脖子上:“你说你还挖坟不!他们敢动一锄,我就叫你明年这个时候是你的周年!”
12、我们又胜利了!
刘三晚老爷面对着这个年龄虽只十七岁但身材高大的侄孙子的凶猛举动,吓得又像八年前被军人用枪顶着额头一样浑身抖簌。
“啊呀!十六,你千万不要激动!三哥呀你就收兵吧,只怕十六真的把你打死了,县法官也不一定会判他重罪,因为你挖人坟墓本身就犯了国法。”刘三晚老爷的堂弟刘看六急忙走来说。
刘三晚老爷抖了抖嘴唇,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们还站着干什么?回去,都回去。”刘看六向大家挥了挥手。接着,他又拿下刘三晚老爷脖子上的锄头:“三哥,算了,你也回去。”
刘三晚老爷刚一开步。
“慢!你这个老鬼,今后我只要发现我娘的坟被人挖了一锄头,我不会找别人,只找你!我不但要以牙还牙在你父母坟上动土,而且我还要放把火烧了你住的灵屋子!”
“十六,你就放一万个心,今后不会无事生非了。都是自己家族的人。”刘看六陪着笑脸说。
“看六叔公,谢谢您了。我十六伢子还是知道好歹的。”
大家都下山了。
“这十六伢子莫看他年龄不大,可算得是族上一霸!”在下山的路上刘超二与刘细八边走边聊。
“是呀!不过也算是一物降一物,族长的为人也是不可一世。”刘细八说。
山上已经没有别的人了,念五跑到十六面前:“哥你真行,我们又胜利了!”
十六拉着念五:“来,我们也为娘上坟。”
兄弟二人跪在坟堆前,十六念念有词:“娘,您受惊了吧?有儿子在,您就安稳地睡吧。娘,您的两个儿子都来为您扫墓,可是,儿子不孝,没有酒菜祭奠你,也没有烧纸钱,儿依然好穷好穷。娘,念五不再讨米了,儿子还在做长工,供念五读书。”
“娘,儿子一定发奋读书,报答娘的养育之恩。”念五也念念有词。
十六回到何家,刚一进门就看到何六三向着他走来。他想莫不是他要责怪我没在田垅耕种?
“刘十六,你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敢和你叔公斗!要得。刘三老倌就是一个地道的欺软怕硬的人,你跟他斗得好!”何六三一副满面得意的样子。
“何老爷,我当时来不及跟您说,耽过了耕作,您扣半天工钱吧。”
“不扣。你是个好伢子,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伢子。不但这次不扣,就是去年你去崔家闹事以及后来你娘过世所请的假,实际上都没有扣你的工钱。我想通了,只要你能为我在耕作上多使一点劲,多操一分心,随便多收一点粮食,就会远远超过所扣的工钱。”
“何老爷,你真的是德寿双高。”
“十六呀,今年我是给你三斗米一月,明年再涨到一十二担谷一年。你就在我这里安心地干下去。”
十六微微点头,心想别人都说何六三是个耍公子,可为人还是慷慨大方。
十六掮着工具往田间走去。
何六三看着他的背影,脸上显出发自内心得意的微笑。十六伢子长得好快哟,他的农技锻炼得也越来越娴熟,扶犁掌耙,撒谷种秧这些技巧他已经无所不能,明年就无需花高工钱另请贤能了。
13、姑娘是一个迷
这天中午刘十六收工回来,看见一个小姑娘提着一个盛着衣物的竹篮向水塘走去。
“小姐,你是去洗衣吗?”
她没有回话只是摇了摇头,继续向水塘走去。
我好蠢哟,何家那么富有,会让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姐去亲自洗衣服吗?
她一定不是小姐。不会像我一样是一个小打工的吧?但是天底下哪有那么狠心的父母会忍心叫这么小的女孩子离开家里。
她蹲在水塘的桥板上,伸出的手刚及水面,如果要在水里洗衣服,手还得再伸下去,那身子就可能栽倒在水里。好危险呀!他跑了过去拽住她的手把她拖到塘边。他把篮子里的衣物倒在水里,伸手正要搓洗时只见水面上浮起一层黄色的屎,让人恶心死了!他抓住裤头使劲摆动,好一阵才把那裤子洗干净。
他把洗好衣服的篮子递给她。她依然没有一句话,提着篮子默默地走了。
刘十六一个人在田垅干活,他的脑子一直在想那洗衣服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人?他在何家做长工已经有一年多了,接触最多的是厨房大娘,她除了吩咐他挑水、劈柴、到菜园摘菜外就是两个人坐在厨房角落里的小桌边吃饭。她似乎是对任何人都十分冷淡,不善言辞,她从不在他面前谈及主人家的任何一个事。主人家里的人吃饭是由厨娘送到后厅,何家有些什么人,他也搞不清楚。何家宅院,有上下两栋房屋,但他活动的只有厨房和杂屋,其他房间他都无缘涉足。这深深宅院,这何家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个迷。
“刘十六,你去把轿夫叫来。”一清早何老爷就向着杂屋高声叫喊。
刘十六边扣衣边走了出来。
轿夫就是何家的佃农,何家有事随叫随到。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