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小说
支教生活录之最青春
“下面我宣布,育才实验学校,开学典礼,现在开始!”李校长站在主席台上用九曲普通话庄严地宣布道。
今天是9月20日,虽然学校早在9月1日就开学了,但正式的开学典礼却是姗姗来迟。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校领导一时疏忽之后的糊涂之举,相反,他们早就推算过日期,发现20号乃是农历丁酉月之戊寅日,正所谓“黄道吉日”,非常适合举办大典,这才故意推延了几天。而事实上,今天也确实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于是不禁暗中钦佩决策者的英明。因为校领导对此事极其重视,所以上午第二节课刚下,全体师生便都匆忙赶到了操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迟到会成为大典的瑕疵。
当李校作为最高行政长官说完开场白后,大典的执行主席兼大会主持徐校长缓步走到台前,只见他面带微笑,表情放松,胸有成竹。他先是从容地接过麦克风,然后冷静地掏出演讲稿,接着自信地扫视了一眼台下观众,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但就在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大家只是看到他的嘴皮子不停地在动,却听不到半点声音,我也只是凭借他的口型,才能勉强推断出,他说的第一句应该是“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也许是徐校长念得太过投入了,以致于他都没有任何察觉。尽管助手在旁边非常着急,多次想上前帮其调试话筒,但都被他摇手拒绝了。这种哑巴演讲一直持续了一分钟,直到台下同时爆发出阵阵嘘声,徐校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又无奈地指了指手中的麦克风,示意机器出现故障,而自己对此并不知情。这时,工作人员急忙冲上去进行抢修。由于徐校对这一突发事件并无准备,所以在维修期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缓解气氛,只能一个劲儿地对着台下师生憨笑,以此来掩饰一下尴尬。
“哎,你们的这个徐校长向来都这么爱笑吗?”坐在我旁边的十一郎有点看不懂,疑惑地问。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十一郎。他本名薛萧应,男,1982年出生,29周岁,九曲土坡人,曾在山上的一所学校任教七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后因与学校领导政见不合,与昨天下午调到此处,并成为我的新舍友。由于他名字中有一个“萧”字,从山上“掉”下来的经历又如江洋大盗飞檐走壁般传奇,所以我送他一外号——“萧十一郎”,简称“十一郎”。
“他平时倒是挺和善的,但,也没见他一口气笑过这么多啊?!”我说:“可能,那玩意儿出了点问题,搞得他有点下不来台吧!所以……”
“哦……那这些设备也不经常修一修,换一换?”
“唉……那可是要花钱的!咱校长可是出了名的节俭!”
“可我怎么听说,前天还刚买了俩摄像头,而且还挺贵!”十一郎有些不解。
“哼哼!谁知道呢?”我冷笑道。
在经过三分钟的抢修后,话筒终于重新回到徐校手里,但对比徐校长的欣喜若狂,工作人员却是一脸沮丧。虽然在台下我听不清他们说的话,但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他应该是说了句——“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徐校在领会其意后,表情立刻变得沉重下来。在低头沉思了数秒后,他毅然挺起了胸膛。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他撇开话筒,大声喊道。
听到如此劲爆的问候,大家立即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
但就在他说第二句的时候,麦克风又突然重获新生,有了声响。他的大嗓门加上麦克风的大风贝,形成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很多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给惊着了,尤其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李校和刘妈,更是在这巨大声波的冲击下差点失去知觉。他们捂着耳朵,晃着脑袋,好不容易才缓过来。
意识到观众受到惊吓,徐校刻意降低了声音,而麦克风这时也突然断电,失去反应,就好像他们有心灵感应一样。徐校无奈,再次放高声音,但麦克风无耻,再次回归正常。他们就这样斗智斗勇,声音时高时低,本该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演讲稿,但在外人听来,却是语句不通,不知所云。到了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越念越快,越念越乱,甚至在我看来本该是逗号的地方,他就直接划上了句号,并草草说了句“下面开始升国旗仪式!”然后就愤然甩下话筒,回到座位。
我注意到,李校在看到徐校坐定后还特意拍拍他的肩膀,并笑着窃窃私语着,而徐校在经过李校“安慰”后表情也明显好很多。
徐校坐定,国旗护卫队走了出来。他们身穿清一色的育才校服,手戴白手套,脚踏运动鞋,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口号响亮,气宇轩昂,一出场便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庄重威严之感,也为刚才的徐校挽回一丝颜面。虽然他们的正步踢得并不规范,但唬人的气场完全让人忘了这一小小的瑕疵。在走到主席台前的旗杆旁后,升旗手庄严地接过五星红旗,然后顺势挂到旗杆上,等待升旗。
此刻,全体师生都站了起来,行注目礼。最伟大的时刻莫过于看着我们的国旗冉冉升起了,大家都悄然无声,静候着这一刻的到来。可奇怪的是,五分钟过去了,那首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却迟迟没有响起。学生开始骚动,老师开始低语,辛主任忙得转圈,李校则在台上焦急地直摇头。看得出,李校很想冲出去,到广播室一查究竟,但苦于领袖不能随便离开主席台,于是他又是咬牙,又是跺脚,似乎把放音乐的人碎尸万段都不能解他心头之恨。
“这到底是谁在放音乐啊?看把咱校长气的!”十一郎小声问道。
“应该是我们办公室的钟老师吧!”我说。
“怎么连个音乐也放不了啊!”十一郎有点疑惑。
“钟老师可是正牌大学的音乐高材生!干这行都三年了,这点儿小事早已不在话下!”
“那为什么?……”
“可是这套设备和她一样,也已经三年了!”我叹了口气说:“三年的行当越做越精,可三年的机器却不会越用越灵,更何况是现在的东西!”
“嗯……明白了!看来这位校长还真是节俭!”十一郎做出顿悟状。
“萧哥啊!你的悟性真高!”我忙竖起大拇指。
在过了五分钟后,广播里终于有了点动静,断断续续可以听到一些音乐,这让坐立不安的李校非常激动。他在给升旗手做了一个准备手势后还特别向台下的师生强调了一下要注意行注目礼。几秒钟后,广播里响起了低沉、庄严的音乐声,李校一听立刻兴奋地大喊:“来啦来啦!”旗手们眼疾手快,马上将红旗展开,拉动升旗绳。可是,这个音乐速度极缓,而且沉重哀伤。
“这是什么版本啊?怎么这么像哀乐?”十一郎再次感到困惑。“这个学校,咋连国歌都这么特别啊?!”
“不是像,就是……”我无语地看了一眼国旗说:“这个音乐刚一放出,我就已经听出来了。”
“啊?……”十一郎吃惊地盯着台上。
可是,李校却仍站在上面努力跟着拍子在唱。直到哀乐快结束,他这才突然意识到没有高潮,放错了!于是他马上伸手制止住升旗手,然后踢开椅子不顾形象狂奔到广播室。还好,他在音乐完全结束前关掉了它。当他再次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带着一脸的沉重。在给了降下来的国旗一个歉意的眼神后,他突然咆哮一声“给我唱!”然后全体学生,便开始在一位老师的指挥下,齐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五星红旗在不标准的国歌声中忐忑不安地上升,它时而停滞,时而猛窜,让人看着甚是揪心。说实话,这种合唱版伴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方式新颖独特,但还是让我感到无比辛酸。记得几天前曾在《教育新天地》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山上的一所学校因没有音响设备只能让学生轻唱国歌来升旗。同样的情景,只是当时的我觉得特别感动,而现在,却觉得非常可笑。
看着国旗已经安然无恙地升了一半,李校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也许他早就应该想到此妙计的,毕竟在他看来,人比起机器还是好用,好管的多,至少人不会因为用太久而出故障。但事态的发展再一次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就在这时,广播里又突然传出了声音,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是它,我们钟爱的《义勇军进行曲》!
虽然大家对它期待已久,但它来的显然不是时候,它的突如其来完全打乱了人们的节奏,很多学生因为受此干扰,都忘了自己该唱哪句了,他们哼哼呀呀,胡乱拼词,唱的已经不再是歌,而是混乱!有一个升旗手在音乐响起时便停止了工作,示意要跟着正版国歌走,而另一个却执意要继续往上升,他们两个无法继续配合,你拉我拽,导致红旗只能尴尬地滞留在了半空中,犹豫地听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一个是不着调的众人版国歌,一个是姗姗来迟的交响乐版进行曲。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开学大典”就快成了一场闹剧,李校终于hold不住了!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降旗!这是我第一次见我们伟大的国旗在伟大的国歌声中徐徐降下。没有想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经历了人生的这么多第一次,于是不禁要感谢李校长,让我的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当国旗再次回归起点后,只听李校一声令下:重来!于是广播室里立即做出回应,音乐再起,国旗再升,师生再次行注目礼。折腾了二十多分钟后,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了半空中,老师们这时也长舒一口气。他们颤颤巍巍地找椅子坐下,赶紧恢复体力。
“我说,这个学校的国旗还真是不好升啊!”十一郎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感慨道。
“要是太容易了,不就显得不庄重了吗?”我看了他一眼,继续说:“这样的成功才叫做来之不易!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祖国在我们心中的份量啊!”
李校满意地望了一眼随风舞动的红旗后,示意大会可以开始进行第二项内容——表彰功勋教师了。
虽然我们这些外来户是无福得到这种殊荣的,但我们却为获奖者们的辛苦能得到回报而感到高兴,尤其是小学的那些90后女老师们,年纪轻轻便被评为了“优秀班主任”,这一点还真让我对这些小姑娘刮目相看。台上的老师们风光无限,但台下的老师也不甘寂寞。她们交头接耳,相互议论这些获奖者是如何从平凡走到优秀,如何从稚嫩走向成熟。但不幸的是,她们的说话声被刘妈觉察到了。她面色铁青地盯着小学部的女老师们,不动声色,却气势逼人,那眼神就像无数把尖刀,“刷刷刷”地射向她们。发现刘妈的鹰眼后,女老师们立即安静下来,甚至连坐姿都不敢轻易变动,深怕被刘妈误以为是在搞小动作,扰乱大会秩序。
在此之后,大会还进行了其他内容,比如优秀教师代表讲话,和优秀学生代表讲话。由于后面的事宜进展地相当顺利,所以李校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眯着眼睛,一边喝水,一边点头叫好,尤其是在自己讲完话后,他更是给予了最为热烈的掌声。当典礼接近尾声时,他还不忘套用官腔,庄严地宣布道:“开学典礼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9月20日,看来注定会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一天,因为我在这个经领导精心掐算过的“良辰吉日”里目睹了一场“圆满”的开学典礼!
今天是9月20日,虽然学校早在9月1日就开学了,但正式的开学典礼却是姗姗来迟。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校领导一时疏忽之后的糊涂之举,相反,他们早就推算过日期,发现20号乃是农历丁酉月之戊寅日,正所谓“黄道吉日”,非常适合举办大典,这才故意推延了几天。而事实上,今天也确实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于是不禁暗中钦佩决策者的英明。因为校领导对此事极其重视,所以上午第二节课刚下,全体师生便都匆忙赶到了操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迟到会成为大典的瑕疵。
当李校作为最高行政长官说完开场白后,大典的执行主席兼大会主持徐校长缓步走到台前,只见他面带微笑,表情放松,胸有成竹。他先是从容地接过麦克风,然后冷静地掏出演讲稿,接着自信地扫视了一眼台下观众,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但就在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大家只是看到他的嘴皮子不停地在动,却听不到半点声音,我也只是凭借他的口型,才能勉强推断出,他说的第一句应该是“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也许是徐校长念得太过投入了,以致于他都没有任何察觉。尽管助手在旁边非常着急,多次想上前帮其调试话筒,但都被他摇手拒绝了。这种哑巴演讲一直持续了一分钟,直到台下同时爆发出阵阵嘘声,徐校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又无奈地指了指手中的麦克风,示意机器出现故障,而自己对此并不知情。这时,工作人员急忙冲上去进行抢修。由于徐校对这一突发事件并无准备,所以在维修期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缓解气氛,只能一个劲儿地对着台下师生憨笑,以此来掩饰一下尴尬。
“哎,你们的这个徐校长向来都这么爱笑吗?”坐在我旁边的十一郎有点看不懂,疑惑地问。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十一郎。他本名薛萧应,男,1982年出生,29周岁,九曲土坡人,曾在山上的一所学校任教七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后因与学校领导政见不合,与昨天下午调到此处,并成为我的新舍友。由于他名字中有一个“萧”字,从山上“掉”下来的经历又如江洋大盗飞檐走壁般传奇,所以我送他一外号——“萧十一郎”,简称“十一郎”。
“他平时倒是挺和善的,但,也没见他一口气笑过这么多啊?!”我说:“可能,那玩意儿出了点问题,搞得他有点下不来台吧!所以……”
“哦……那这些设备也不经常修一修,换一换?”
“唉……那可是要花钱的!咱校长可是出了名的节俭!”
“可我怎么听说,前天还刚买了俩摄像头,而且还挺贵!”十一郎有些不解。
“哼哼!谁知道呢?”我冷笑道。
在经过三分钟的抢修后,话筒终于重新回到徐校手里,但对比徐校长的欣喜若狂,工作人员却是一脸沮丧。虽然在台下我听不清他们说的话,但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他应该是说了句——“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徐校在领会其意后,表情立刻变得沉重下来。在低头沉思了数秒后,他毅然挺起了胸膛。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他撇开话筒,大声喊道。
听到如此劲爆的问候,大家立即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
但就在他说第二句的时候,麦克风又突然重获新生,有了声响。他的大嗓门加上麦克风的大风贝,形成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很多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给惊着了,尤其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李校和刘妈,更是在这巨大声波的冲击下差点失去知觉。他们捂着耳朵,晃着脑袋,好不容易才缓过来。
意识到观众受到惊吓,徐校刻意降低了声音,而麦克风这时也突然断电,失去反应,就好像他们有心灵感应一样。徐校无奈,再次放高声音,但麦克风无耻,再次回归正常。他们就这样斗智斗勇,声音时高时低,本该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演讲稿,但在外人听来,却是语句不通,不知所云。到了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越念越快,越念越乱,甚至在我看来本该是逗号的地方,他就直接划上了句号,并草草说了句“下面开始升国旗仪式!”然后就愤然甩下话筒,回到座位。
我注意到,李校在看到徐校坐定后还特意拍拍他的肩膀,并笑着窃窃私语着,而徐校在经过李校“安慰”后表情也明显好很多。
徐校坐定,国旗护卫队走了出来。他们身穿清一色的育才校服,手戴白手套,脚踏运动鞋,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口号响亮,气宇轩昂,一出场便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庄重威严之感,也为刚才的徐校挽回一丝颜面。虽然他们的正步踢得并不规范,但唬人的气场完全让人忘了这一小小的瑕疵。在走到主席台前的旗杆旁后,升旗手庄严地接过五星红旗,然后顺势挂到旗杆上,等待升旗。
此刻,全体师生都站了起来,行注目礼。最伟大的时刻莫过于看着我们的国旗冉冉升起了,大家都悄然无声,静候着这一刻的到来。可奇怪的是,五分钟过去了,那首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却迟迟没有响起。学生开始骚动,老师开始低语,辛主任忙得转圈,李校则在台上焦急地直摇头。看得出,李校很想冲出去,到广播室一查究竟,但苦于领袖不能随便离开主席台,于是他又是咬牙,又是跺脚,似乎把放音乐的人碎尸万段都不能解他心头之恨。
“这到底是谁在放音乐啊?看把咱校长气的!”十一郎小声问道。
“应该是我们办公室的钟老师吧!”我说。
“怎么连个音乐也放不了啊!”十一郎有点疑惑。
“钟老师可是正牌大学的音乐高材生!干这行都三年了,这点儿小事早已不在话下!”
“那为什么?……”
“可是这套设备和她一样,也已经三年了!”我叹了口气说:“三年的行当越做越精,可三年的机器却不会越用越灵,更何况是现在的东西!”
“嗯……明白了!看来这位校长还真是节俭!”十一郎做出顿悟状。
“萧哥啊!你的悟性真高!”我忙竖起大拇指。
在过了五分钟后,广播里终于有了点动静,断断续续可以听到一些音乐,这让坐立不安的李校非常激动。他在给升旗手做了一个准备手势后还特别向台下的师生强调了一下要注意行注目礼。几秒钟后,广播里响起了低沉、庄严的音乐声,李校一听立刻兴奋地大喊:“来啦来啦!”旗手们眼疾手快,马上将红旗展开,拉动升旗绳。可是,这个音乐速度极缓,而且沉重哀伤。
“这是什么版本啊?怎么这么像哀乐?”十一郎再次感到困惑。“这个学校,咋连国歌都这么特别啊?!”
“不是像,就是……”我无语地看了一眼国旗说:“这个音乐刚一放出,我就已经听出来了。”
“啊?……”十一郎吃惊地盯着台上。
可是,李校却仍站在上面努力跟着拍子在唱。直到哀乐快结束,他这才突然意识到没有高潮,放错了!于是他马上伸手制止住升旗手,然后踢开椅子不顾形象狂奔到广播室。还好,他在音乐完全结束前关掉了它。当他再次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带着一脸的沉重。在给了降下来的国旗一个歉意的眼神后,他突然咆哮一声“给我唱!”然后全体学生,便开始在一位老师的指挥下,齐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五星红旗在不标准的国歌声中忐忑不安地上升,它时而停滞,时而猛窜,让人看着甚是揪心。说实话,这种合唱版伴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方式新颖独特,但还是让我感到无比辛酸。记得几天前曾在《教育新天地》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山上的一所学校因没有音响设备只能让学生轻唱国歌来升旗。同样的情景,只是当时的我觉得特别感动,而现在,却觉得非常可笑。
看着国旗已经安然无恙地升了一半,李校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也许他早就应该想到此妙计的,毕竟在他看来,人比起机器还是好用,好管的多,至少人不会因为用太久而出故障。但事态的发展再一次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就在这时,广播里又突然传出了声音,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是它,我们钟爱的《义勇军进行曲》!
虽然大家对它期待已久,但它来的显然不是时候,它的突如其来完全打乱了人们的节奏,很多学生因为受此干扰,都忘了自己该唱哪句了,他们哼哼呀呀,胡乱拼词,唱的已经不再是歌,而是混乱!有一个升旗手在音乐响起时便停止了工作,示意要跟着正版国歌走,而另一个却执意要继续往上升,他们两个无法继续配合,你拉我拽,导致红旗只能尴尬地滞留在了半空中,犹豫地听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一个是不着调的众人版国歌,一个是姗姗来迟的交响乐版进行曲。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开学大典”就快成了一场闹剧,李校终于hold不住了!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降旗!这是我第一次见我们伟大的国旗在伟大的国歌声中徐徐降下。没有想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经历了人生的这么多第一次,于是不禁要感谢李校长,让我的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当国旗再次回归起点后,只听李校一声令下:重来!于是广播室里立即做出回应,音乐再起,国旗再升,师生再次行注目礼。折腾了二十多分钟后,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了半空中,老师们这时也长舒一口气。他们颤颤巍巍地找椅子坐下,赶紧恢复体力。
“我说,这个学校的国旗还真是不好升啊!”十一郎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感慨道。
“要是太容易了,不就显得不庄重了吗?”我看了他一眼,继续说:“这样的成功才叫做来之不易!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祖国在我们心中的份量啊!”
李校满意地望了一眼随风舞动的红旗后,示意大会可以开始进行第二项内容——表彰功勋教师了。
虽然我们这些外来户是无福得到这种殊荣的,但我们却为获奖者们的辛苦能得到回报而感到高兴,尤其是小学的那些90后女老师们,年纪轻轻便被评为了“优秀班主任”,这一点还真让我对这些小姑娘刮目相看。台上的老师们风光无限,但台下的老师也不甘寂寞。她们交头接耳,相互议论这些获奖者是如何从平凡走到优秀,如何从稚嫩走向成熟。但不幸的是,她们的说话声被刘妈觉察到了。她面色铁青地盯着小学部的女老师们,不动声色,却气势逼人,那眼神就像无数把尖刀,“刷刷刷”地射向她们。发现刘妈的鹰眼后,女老师们立即安静下来,甚至连坐姿都不敢轻易变动,深怕被刘妈误以为是在搞小动作,扰乱大会秩序。
在此之后,大会还进行了其他内容,比如优秀教师代表讲话,和优秀学生代表讲话。由于后面的事宜进展地相当顺利,所以李校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眯着眼睛,一边喝水,一边点头叫好,尤其是在自己讲完话后,他更是给予了最为热烈的掌声。当典礼接近尾声时,他还不忘套用官腔,庄严地宣布道:“开学典礼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9月20日,看来注定会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一天,因为我在这个经领导精心掐算过的“良辰吉日”里目睹了一场“圆满”的开学典礼!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