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1157
阅读:10598
发表:2012/11/3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赵恒将手里的双桨扔到水里,在她身边坐下来,道:“这样,还会担心世事无常吗?”
  从容淡静的面容上浮出璀璨如灯火的笑容,即便年龄大了,美却不曾折损丝毫,刘娥轻轻倚在赵恒的肩上,道:“世事无常本就无法改变,既然担心也没用,为什么还要担心?从容面对就是了。”
  刘娥没有说,如今这份从容来自于他,在这之前,她真的已经从容不起来了。过了一阵子,她又道:“皇上倒是洒脱的很,直接将桨丢在湖里,今晚怕是要露宿在这湖面上了。”
  赵恒低声轻笑,却不说什么,他伸出手去,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他也没有说实话,便是带她来这里,制造这样的惊喜,不是为了让她释怀,而是让她永远把自己放在心上。她说世事无常,何尝不是呢,这段时日他已逐渐感觉身子不再如以往那般健朗,病症算不上,处理起事务来,却已有些力不从心,只不过,一直刻意隐瞒着。对于那些飘浮在湖面的河灯,却是连看都不再多看一眼,那不过是换得她感动的工具罢了,如今目的达到,谁还去管它。
  
  ————————————
  注:
  ①未亡人:见《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元顺面谏曰:“《礼》,妇人夫没自称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
  
  第七十八章 逝去
  也许是折腾了一天,太累了吧,刘娥倚在赵恒的怀里,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第二天,睁开惺忪的睡眼,刘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松软的大床上。阳光透过木格子花窗,在床尾的幕帘上洒下一片光斑。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是如她所想象的那般,飘摇在玉带湖的湖面上?
  刘娥慢慢起身,慢慢调转目光,向四周看去,却发现自己正躺在紫宸殿的龙床上。
  这时候赵恒已经不在了,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阳光,刘娥也知道此时正是上朝的时间。她只是有些奇怪,昨晚赵恒明明把船桨扔在了玉带湖里,他是怎么把船划上岸的,又是怎么把她带到紫宸殿而让她一无所觉。紫宸殿与玉带湖相隔那么远。
  不过,她来不及多想什么,觅云便从外面走进来,笑盈盈地为她穿衣、洗漱、梳妆。
  这里是紫宸殿,而不是奉华宫,刘娥有些不解觅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向她问道:“觅云,你怎么会在这儿?”
  觅云笑道:“皇上身边的郑公公过去告诉奴婢的,让奴婢前来伺候娘娘梳洗。”
  “嗯。”刘娥轻轻应一声,心里感觉暖暖的。
  这时,小郑子端着早膳进来,放在殿内的黄梨木桌上,道:“娘娘,皇上专程让人为娘娘准备的早膳,娘娘快些趁热用了吧。”
  刘娥微笑着让他放下,在桌旁坐下来,问道:“昨个儿皇上什么时候带本宫回来的?”
  小郑子道:“大约子时了,皇上没舍得叫醒娘娘,便从玉带湖一路把娘娘抱回来了。”
  刘娥点点头,拿起筷子,想到昨晚湖面上那闪烁的烛光,以及所谓的世事无常,轻轻一笑,觉得有赵恒在,就算世事无常,也总让人觉得安心。
  用过早膳,刘娥先去杨锦华的云锦殿看了受益,见他正在老师的教导下专心读书,方才放心地回了奉华宫。
  雷允恭似乎特意在宫门口等候,看到刘娥回来,忙迎上来道:“娘娘,方才孙太医来过,得知娘娘不在,便回了太医院。”
  刘娥心知他是过来禀告刘美的病情,便向雷允恭问道:“孙太医有没有说什么?”
  雷允恭摇摇头道:“孙太医得知娘娘不在,就回去了,没有说什么。”
  刘娥道:“小允子,你去太医院走一趟吧,让孙太医务必马上过来,说本宫有话要问他。”
  刘娥回到正殿,拿起案几上的书卷没翻看多久,孙太医便过来了,跪在刘娥面前道:“臣拜见皇后娘娘。”
  刘娥摆摆手让他起来,道:“孙太医无需多礼。”念他一把年纪不容易,便让觅云搬来一把椅子给他坐下。
  “臣谢过娘娘,”孙太医向刘娥道谢之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苍老的面容上出现忧虑之色,有些犹豫地道,“刘大人……”
  刘娥忙道:“哥哥病情怎么样,孙太医但说无妨。”
  孙太医缓慢地摇了摇头:“是臣无能,没有能力医好刘大人的病。”
  刘娥见他一脸凝重的样子,顿时觉得事情不太好,忙问道:“哥哥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孙太医踟蹰了片刻,道:“刘大人不让臣告诉娘娘,但臣觉得不该隐瞒娘娘,刘大人他……其实根本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伤……”
  “伤?”
  孙太医点点头:“刘大人早些年在外地曾负过箭伤,伤势比较严重,当时又没有彻底医好,是以留下咳嗽的毛病。”
  “负过箭伤?本宫怎么从未听说?”刘娥问道,“多少年了?”
  孙太医道:“十多年了。”
  刘娥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刘美在西北领兵的时候,几乎很少有家书送来,难道就是在那个时候负的伤?
  西北的条件那么差,贫穷落后,干旱少雨,是以身上的伤没有彻底医治好,还留下了咳疾。刘娥心里顿时明白,那么长时间不来家书,就是怕她担心。
  刘娥此时最为关心的还是刘美的身体情况,便不再多想,向孙太医问道:“真的没有医好的可能了么?”
  孙太医沉重地道:“刘大人伤病多年,彻底医好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想办法尽可能的延迟他的生命。”
  “这么严重……”刘娥敛起目光,心底微微泛痛。她开始以为他只是一点儿小毛病,让孙太医医治一下就能好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许久,她努力压下心底的疼痛,问道:“还能延迟多久?”
  孙太医捋着花白的胡须,想了想,道:“多则一年两年,少则……几个月……”
  啪的一声,手里的书卷重重地落在了雕花地板上,刘娥眼眸中闪过一丝悲恸之色,喃喃地道:“几个月,几个月……”
  这个消息比得知其他人的死讯还要让她难过,那种悲恸之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李太后去世的时候没有,郭皇后去世的时候没有,张耆去世的时候没有,宋冰儿去世的时候没有……刘娥才发现,在她心里,刘美与别人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来,不仅是表面的兄妹,她的内心早已把他当成了至亲的亲人,可以与母亲、赵恒一样,在她心中无可替代的亲人。
  孙太医起身捡起地上的书卷,放在刘娥身旁的桌案上,道:“皇后娘娘不要太过忧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刘大人医治的。”
  刘娥微微点了点头,道:“有劳孙太医了。”然后让觅云送孙太医离开。
  她心里好难过,必须要冷静一下,才不至于如此心痛的厉害。至于刘美受伤的事情,她觉得赵恒不可能不知道,大概是在瞒着她。
  孙太医走后不久,雷允恭便过来禀告,说丁谓来了,请求见她。
  刘娥心知此时已经下朝了,但刘美的病情让她十分难过,此时无心见他,便让雷允恭告诉他,她一定会尽力在皇上面前举荐他,让他先行离开。
  下午城儿来的时候,刘娥也没有去见他,只让人把他带到紫宸殿见赵恒,自己则一个人坐在殿内的案几前,不让任何人伺候,望着阳光打在殿内颤动的光斑,静静地发呆。
  心里怪罪赵恒没有把刘美当年负伤的事情告诉她,以后的时日刘娥便一直称身体不适,对他避而不见,即便是他进来了,也是赌气不予理会,甚至把那日湖上泛舟,花灯曳动的美好情景抛掷一边。
  赵恒开始对刘娥这样的态度有些不理解,以为她是心情不好,后来发现她对别人还好,只对自己这样,方才意识到,她是在与他赌气。赌气的原因,他是从觅云与孙太医口里得知的,于是便放下皇帝的身份,当面向她解释他隐瞒是为了不让她担心。
  刘娥有些感动,也原谅了他,但却不认为隐瞒这件事是对的,让他无论如何以后不要再隐瞒她。
  几场凉风吹过,不知不觉便到了仲秋时节,皇宫之中,不久前还密密麻麻的花草树木,如今已经飘零了大片。倒是红榴园中的石榴,叶子虽然已经渐黄,枝头却挂满了一个个偌大的果实。
  每年的仲秋佳节,宫里都会设宴大宴群臣及其家眷,这年自然也不例外。赵恒觉得每年几次这样的大宴,未免有些浪费,刘娥便建议改善以往的流水宴,将宴会地点扩大一倍,设在果实累累的红榴园附近,一半供奉菜肴,另一半则供奉水果,若有兴致,还可以去红榴园中自行采摘石榴品尝。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许多食材和舞姬的歌舞表演所需费用,相对于以往的宴会也显得别具一格。
  赵恒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命人这样安排了,果然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就连寇准,也对这个节省开销的宴会十分满意。
  不过,那只是对这个方法的客观看法,后来当他得知这个主意是刘娥所出时,便不再认可,还认为赵恒身为一国之君,如此听从后宫的意见,实在是不应该。
  刘娥知道寇准不喜欢她,对她做皇后之事十分有意见,她时常想,倘若当初册立她为皇后的时候寇准在京城的话,一定会极力反对。
  对于那个执着倔强的老臣,刘娥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看待,她一边有些介意他反对自己,另外还佩服他的才能。刘娥觉得,从来没有一个人让她如此矛盾过。
  不过,没有几个人会一味热情的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所以对于寇准和丁谓,她更看好的当然还是丁谓,虽然此人人品确实不怎么样,但她还是在赵恒面前举荐了他。
  平淡无波的生活转眼间过了几个月,几场大雪飘过,不知不觉,第二年春天便来了。
  刘美的夫人钱氏生了一个男孩,白白胖胖,十分惹人喜爱,取名为从广。
  孩子出生的喜讯并未让刘美的病情好转,尽管孙太医十分尽心的医治,他的身体还是慢慢垮了下来,孩子的满月未过,便已经卧床不起了。
  繁英嫁了,随丈夫马季良在外地,从德才刚刚十四岁,还不会照顾人,而钱氏刚生过孩子,需要别人照顾,自然不能照顾刘美,刘娥便向赵恒请旨留在刘府照顾他。
  本来后妃长住娘家是不应该的,但赵恒见他们兄妹情深,怕刘美一旦出了什么事,刘娥会对他心有怨言,便破例答应了。
  可是,即便刘娥亲自在侧照顾着,孙太医也已经留在刘府为他尽心医治,刘美的身体还是越来越差,不断咳出血来。
  刘美大概也知道他自己时日不多了,这天拉着刘娥一直不肯放手。
  刘娥有些担忧地望着他:“哥,累的话,就多睡一会儿吧。”
  刘美摇摇头,努力地笑道:“我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来。”
  刘娥不再多说什么,任由他说下去,这几个月来的从旁照应,让她已经渐渐接受了他随时都会离开的事实,也不再介意他说出那样不吉利的话。
  刘美就是在那天逝世的,在刘娥的眼前,像两年前宋冰儿一样,手从她的手中慢慢滑落。
  死了,逝去了,再也寻不见了……刘娥望着他那双紧紧闭上的眼睛,除了心痛之外,却没有过分伤心。意料之中的事情,真正成为现实,无需过分惊讶。
  刘娥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他临终前让她把他与宋冰儿葬在一起的要求外,便再无其它。
  刘娥是在刘美的丧事办完后才回的宫,与她离宫照顾刘美相隔已经两个多月了。唯一让刘娥感到欣慰的是,受益没有再像两年前那样大哭大闹的吵着要见她,反而懂事的待在杨锦华身边读书习文。
  对于刘美的离开,赵恒也很痛心,追封他为太尉、昭德军节度使,同时封其长子从德为供备库副使,才刚出生几个月的次子从广为内殿崇班。
  只是看过刘娥对刘美逝世的态度,他明白,即便再在乎的人,倘若病重之时一直侍候在侧,心中那些情感也会被时光一丝丝消磨。那样,离开了,也会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七十九章 平衡
  有这种忧虑,赵恒却不能说,只有压在心底一个人承受。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便只有寄托于神灵。
  除了每日上朝论国事,照应后宫皇子之外,赵恒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天书上,这样又过了两年,历时几年时间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终于落成。玉清昭应宫位于皇宫西南部,与龙图阁遥遥相望,装饰奢华,占地面积相当广阔,遍观整个皇宫,没有一个宫殿能及。
  玉清昭应宫建成,天书便移去玉清昭应宫供奉,由人专门看管。赵恒祭拜过天书之后,此事本该就此圆满,他却在一日晚上,梦见神人传达玉皇之命,让赵氏始祖赵玄朗降授天书,并要见他。接着又做一梦,圣祖赵玄朗降临于延恩殿,命他善抚苍生,毋怠前志。赵恒遂决定遣使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祠宇,上圣祖尊号,定圣祖下降日为“降圣节”。
  刘娥不知道他是真的梦到了,还是心里老是惦记从而产生的一种错觉,亦或是又想大肆折腾了,从而找出的一个借口。但是她知晓自己无法阻止,也便不去多说什么,任由他随便怎样,只安心照顾受益。
  不久,赵恒决定以天书为名,率百官离京出游,南幸亳州,刘娥也没有反对,任由他去了,自己却没有跟随前往。
  刘娥不知道赵恒这样做是对是错,但还是决定纵容他这一次。这两年多来,她发觉赵恒似乎有什么心事,苦苦压抑着,他不说,她又不便多问。如果这次出游能够让他心情好些的话,她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至于劳民伤财,这些年来实施改革所带来的益处足以补偿,不算是特别过分。
  刘娥知道,她终究是有些私心的,在她的心里,赵恒的快乐比百姓的温饱要重要,只要他能开心,哪怕是有人忍饥挨饿,也不太重要。她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想法不好,但却无法阻止,她心里有万千臣民,却也有赵恒。所谓的万千臣民,没有具体到哪一个,只是一个符号,而赵恒不一样,他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她的心里,一个凝眸浅笑,一个低头沉思,都那么深刻,根本无法替代。
  赵恒率领百官出京,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支持、照应后宫、照顾受益。
  刚刚送走出行的队伍,刘娥让其他妃嫔先行回去,自己还未回到奉华宫,受益便风风火火地跑来了,身后跟着杨锦华的侍女小陶。
  受益走过去拉住刘娥的胳膊,扬着稚嫩的声音道:“母后,父皇什么时候能回来啊?皇儿起来晚了,没有赶到送父皇。”
  刘娥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很快就回来了啊,皇儿只要专心读书,父皇就开心了,不送也不要紧。”
  “皇儿专心读书,父皇就能开心吗?”受益想了想,不确定地问道。赵恒这一年来心情似乎都不怎么好,连他这个七岁的小孩都能看得出。
  刘娥吩咐小陶先行回去,牵起受益的小手往回走,笑道:“当然能了,父皇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皇儿有出息。”
  “嗯,”受益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道,“皇儿一定好好读书,那样父皇就会笑了。”
  刘娥轻轻一笑,没有再说什么,牵起受益向奉华宫走去,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了,天气寒冷,生怕冻坏了受益。
  赵恒到达亳州后备法驾祭谒老子太清宫,亲奉玉币酌献,加号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献祭诸宫真人、天尊,遍览诸宫观,祭拜结束,回到京城,时已进入腊月。
  回宫第一件事,便是去奉华宫看望刘娥。一个月不见,发现在这个皇宫中,最让他思念的便是她,连唯一的皇子受益都不能。
  他是在正殿廊下的几株梅树旁看到她的,来到奉华宫,便看到她对着几树繁花凝眸,优雅的侧面轮廓,似乎比以往清瘦了不少。
  刘娥一直专注于欣赏梅花,撩带浅思,直到赵恒拉住她的手,她才发现他回来了,脸上顿时露出惊奇之色。
  赵恒对上她诧异的眼眸,淡淡一笑:“我回来了,不高兴么?”
  刘娥笑道:“自然是高兴了,回来了,就不用每天对着梅树睹物思人了。”
  “之前为什么不阻止我,”赵恒低声问道,“你不是一向觉得这样是劳民伤财么?”
  刘娥摇摇头,认真地望着他:“劳民伤财于我来说没有赵恒重要。这一年多来,你似乎一直有心事,连受益都能看得出,如果走这一遭可以让你开心些的话,为什么还要阻止?”
  赵恒微微一怔,不想她会这么说,可是,他有心事的原因,又怎么能够说出口呢!沉默了许久,他笑着安慰道:“走这一遭也果然不错,心情好多了。”
  “如此就好,”刘娥笑道,“要不要去看看皇儿?”
  赵恒摆摆手,道:“先不急。有一件事情,我若跟你说了,也许你就不会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了。”
  刘娥有些诧异地道:“什么事?”
  赵恒笑道:“你不是一直不看好王钦若为相么?天书的事情结束之后,我便可以罢了他的宰相之职了。”
  “皇上决定去亳州,便是为了这件事情?”刘娥问道。
  赵恒微笑着点点头。
  刘娥又问:“那梦?”
  赵恒微微偏头,望着她,轻轻启唇:“可真,亦可假。”
  刘娥了然地笑道:“原来皇上此次前去亳州祭拜,便是为了早日罢免王钦若。”
  赵恒道:“此人阴险狡诈,唯利是图,陷害贤良,留他在朝中,实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不如早些时日让他离京。”
  刘娥想了想,问道:“这几年来,王钦若在天书的事上出了不少力,皇上不怕大臣们说你是卸磨杀驴么?”
  “这个自不必担心,”赵恒笑道,“朝中反对王钦若的大有人在,此时罢免了他,应是顺应人心。”
  “那他的位置……”目前朝中只有王钦若和寇准两个宰相,若是王钦若被罢免,便是寇准独大,这样的局面似乎不太好,刘娥不免有些忧虑。
  赵恒笑道:“寇准生性刚直,不附权贵,有他在,足可放心。”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rob
  • 学生
    akt
  • 学生
    f7c
  • 学生
    k12
  • 学生
    sie
  • 学生
    eva
  • 学生
    cak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香憾(历史)
煎饼西施(历史)
观音菩萨传说(奇幻, 历史)
嘉靖政案(历史)
金沙王国(主旋律, 奇幻, 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