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3477
阅读:3455
发表:2021/9/13
108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远东神机》第55-81章
1-27
28-54
55-81
82-10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娜秋莎心里不禁暗暗发酸,一种被忽视被遗忘的感觉,让她不禁开始有些痛苦起来。即便他不承认和她有过一段共同的过往,但至少此时和她还是同志加战友吧。
杨兆林有些醉醺醺地从北炕上下来,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启开的一瓶葡萄酒。
杨兆林用空着的那只手,使劲地把廖柯夫给搂了过来,又把另一只手上的酒瓶子,伸到了娜秋莎的面前,“来来来,我再给俄罗斯姑娘倒一杯,”对着廖柯夫说,“你当队长的得陪着喝,女兵在部队里容易吗?”
廖柯夫看了一眼娜秋莎,“好,你说怎么喝?”
旁边的蒋毅帆和其他人一样,也喝得有些微醉了,但还是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舌头,“你说,怎么喝,我就,怎么喝。”
“看,你的嘴,都,快瓢了,还喝呢,小蒋,”廖柯夫自己说得也是断断续续的。
娜秋莎叹了口气,“我看你的嘴也快瓢了。”
“你什么意思?”廖柯夫问她。
“她就是说,你也喝多了。”杨兆林打着圆场。
“不能喝就别逞强。”娜秋莎接着说。
“谁说我不能喝了?”廖柯夫有点被娜秋莎激怒了,一扬脖把杯子里面的葡萄酒给干了,“谁说我逞强了?”
杨兆林和娜秋莎也把杯子里的酒给干了。
“他就是喜欢逞强,”娜秋莎对着杨兆林说。
“是吗?”杨兆林的舌头也有点僵了。
“廖队长对顶头上司有意见,不喜欢罗特莱少校指手画脚瞎指挥的样子,经常不服从领导,”娜秋莎说着,拿个杨兆林手中的酒瓶,给大家的酒杯里又斟满了酒,“当然,那个罗特莱少校是挺招人烦的。”
“我最服从领导了,马斯特上校的命令,我哪次没有服从?人家说得对,咱就照办,不像那谁,瞎指挥。”廖柯夫的酒是喝了不少,可思路依然清晰。
“你认为瞎指挥的,不是仅仅就指罗特莱少校一个人吧?” 娜秋莎又喝了一大口葡萄酒,“他们说,自从你那次掩护抗联从松花江撤退出来之后,就不再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后来你总是单独一个人出去执行任务。”
“他们在背后都说我什么坏话了?”廖柯夫问道。
“那你,就别管了,反正,我知道一些,”娜秋莎也有些微醉了,“从松花江撤退出来好多人,别人可不都像你那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娜秋莎,那次松花江撤退,就像我的毕业实习,标志着我学业的完成,就这些。”廖柯夫也喝了一大口酒。
“当时到底怎么了,小廖?”娜秋莎的语气忽然温柔了许多。
“我想,你不会明白的。”
“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女的?”
“不是。是因为你不在现场,所以一两句话也不可能解释得很清楚。说实话,我不想谈这件事,而且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廖柯夫的语气也放缓了很多。
“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想谈这个,我只是想知道,从松花江的撤退,是不是个原因,让你不再信任任何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也包括不信任我,可你是个队长啊。”娜秋莎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
“我可是值得信任的,娜秋莎,喝酒不装假的人更值得信任。”蒋毅帆笑着从娜秋莎面前拿过酒瓶子,直接掫了一大口。
廖柯夫夺过酒瓶,给自己和娜秋莎的杯子又倒满了葡萄酒,然后接着说,“你说得不全对,我不是不相信任何人,而是不相信那些瞎指挥的,尤其是那些对我直接发号施令的人。”
“你是说罗特莱少校?”
“我是说任何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听说,他们在松花江撤退的战斗中,火线上就提拔了你,还在战后给了你一枚勋章。”
“他们提拔我是有原因的,娜秋莎。”
“是什么原因?”
廖柯夫感觉自己的头越胀越大,马上就要爆炸了似的。他张嘴想说点什么,然后想了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没什么。”廖柯夫喝了一口酒,仿佛为了把那句话咽得更深。
“你看,你们都看到了吧,”娜秋莎对蒋毅帆说,“他什么都不告诉别人,就像他背了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没人知道的秘密。”
“什么包?什么秘密?”蒋毅帆边打岔边笑了。
“小蒋,有什么好笑的?”娜秋莎厉声问道。
“笑你们两个,就像一对老夫妻,净是在争论一些没用的事情。”蒋毅帆眨了一下眼睛。
“我们可不是!”娜秋莎抗议道。不知道她是在说不是一对老夫妻,还是在说不是在争论一些没用的事情。
娜秋莎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她那半醉半醒的手里,松散地抓着的酒瓶在晃来晃去的,“我承认,我是曾经对,廖队长,很好,小蒋,我是曾经,”她的话,明显开始含糊不清了,“尽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肯定是,什么阳光,把我眼睛给恍了。”
“女人的特性,”蒋毅帆小声地说着,显然很享受的样子。
“我怎么,也成这样了?”娜秋莎自言自语地说,摇摇晃晃地朝外走去,好像在和一种突然上来的恶心作着斗争,边走边含混地说,“我可,没醉啊,我要去,睡觉了。”
“好好休息吧,好姑娘,”蒋毅帆微笑地看着娜秋莎摇摇晃晃地朝西厢房走过去。娜秋莎甚至没有注意到半瓶酒从她手中滑下来,落在了草地上。
当娜秋莎走后,蒋毅帆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跳下了炕沿,“我要去找一下韵杰,让她好好照顾照顾娜秋莎,”他笑着回头又说了一句,“你可有大麻烦了,廖队长,还真是你顶头上司给你带来的麻烦。”
“我?什么麻烦?”
“那个俄罗斯姑娘,显然还在爱着你。”蒋毅帆笑着对廖柯夫说,“睡个好觉,我的朋友。”然后他微笑着走开了,边走边从酒瓶里又喝了一大口。
“谁是你的朋友?朋友就这么说话?”廖柯夫在后面叫着蒋毅帆,追了出去。
第 69 章
这是一个气爽初凉的秋夜,野草叶子上的露霜,在夜色星光下泛着微亮。
廖柯夫追出房门,走向西厢房,那里是娜秋莎和侯韵杰的房间。自从娜秋莎带着发报机来到游击队之后,侯韵杰就从家里搬来陪着她住在这里,有时候韵杰的妈妈来帮厨时也住在一块儿。
西厢房里空无一人,侯韵杰和娜秋莎都不在屋子里。
从后院传过来几声呕吐的声音,廖柯夫循着声音来到后院。树丛中,娜秋莎正在那里弯着腰吐着。
“你没事儿吧?”廖柯夫边说边走过去,站在她的身旁,伸出一只手,不轻不重地拍打着她的后背。
娜秋莎终于吐完了,直起腰来,脸色苍白得有些吓人,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哦,天呐,小廖,”娜秋莎结结巴巴地说,“真不好意思,我怎么会这样?刚才的事情我好像都有点断片儿了。”
“喝得太多了,就是红酒也不能那么喝呀。”
“我好像没喝多少啊。”
“我可是一直都在盯着你那。”
“我以为你瞧都不往我这边瞧一眼呢。”
“你知道你都喝了几瓶?”
“几瓶?”
“两瓶多,都快三瓶了。”
“天呐,我怎么喝了那么多,小廖,我真的很抱歉。”
“算了,不提了,”廖柯夫说着。
尽管刚才在屋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娜秋莎的话让廖柯夫有些恼火。廖柯夫本打算见到娜秋莎后,再好好反击她的。可是,廖柯夫已经事先准备好了的那些话,在娜秋莎明显的懊悔和可怜的样子面前,都已经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
“你没事儿了吧?我看你一时也睡不了,不如我们出去走走,我陪你醒醒酒。”廖柯夫说着,先走出了院子,娜秋莎跟了上来。
他们走到村外,来到山腰处一块硕大的石板上,默默地并排坐了下来。
他们面对着秋日的夜空,整个山谷都在他们下面延伸着。繁星点点,廖柯夫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起点。
廖柯夫知道娜秋莎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虽然有时候脾气有些急躁,可哪个女孩没有自己的小脾气呢?而娜秋莎开朗宽容,很容易原谅别人,当然也容易原谅自己。她眼里不揉沙子,心里也藏不住事儿,性格上还真像个东北姑娘。
两个人默默无语地坐了很久,最后,还是廖柯夫先开了口,“我说了,你可能还是不高兴,你为什么……”
“你说什么了,让我不高兴了?”娜秋莎好像心里还在委屈着,“是我说什么了,让你不高兴了吧?”
“我是说,”廖柯夫接着自己的话说着,“你为什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偏要提松花江撤退的那件事呢?”
“也许是我不对,可我是认真的。我不该当众提起你不想提到的事情。你说得对,也许我所听到那些传闻,都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么说了。”
廖柯夫笑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真的。”
“先别管是不是真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敬重你,大家都认为你无所畏惧,勇敢不怕死。”
“那么说的话,也许,他们都错了。”
“好吧,不管怎样,我很抱歉,刚才我真的是有些喝多了,我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娜秋莎的眼睛看向远处,“其实,我想,我只是有点生你的气罢了。”
“那我讲讲那件事情,你就不生气了呗?”
“你讲不讲,我都不生气了,真的。”娜秋莎微笑着说。
“我真不知道从哪儿讲起?”廖柯夫的眼睛也望向远方,仿佛透过黑夜可以看到从前似的。
娜秋莎耸耸肩说:“从一开始,就像他们说的那样。”
第 70 章
从一开始,就一开始,廖柯夫心想,那一开始是在哪里呢?是在他端着刺刀冲锋的时候吗?
廖柯夫犹犹豫豫地开始说着,“我后来和参加过那场战斗的一个少尉也聊起过那场战斗的大部分过程,而其余的事情,我想都能猜得到八九不离十。”
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当时,那个营准备撤退,在整个场面上是有些混乱。日军的围剿似乎越逼越紧。领导们正在准备挑选一个连紧急布防,以掩护整个部队撤离到松花江边。”
“打到那个时候,所谓的一个连,不过只有四五十号人,一旦被选上了,可能就意味着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要在平时,这不是个问题。”
廖柯夫又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当时,那个营多数都是朝鲜人,按理本应该留下一个朝鲜连担任掩护任务,可偏偏选中了一个汉族连,而那个连长都已经负伤躺在担架上了。”
“他们就挑中了你?”娜秋莎喃喃地问。
“特战部派我去是负责接应的,一看当时的那种紧急情况,我能说什么?干吧!”廖柯夫回忆着,“要我看那,当时还真的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除了你。”
“我还是很谦虚的啊。”廖柯夫苦笑着。
“他们任命你当连长,是为了把你留在后面吧?”
“他们没这么说。我在前一天,在战斗中带头冲锋,用刺刀夺回了一个阵地失去的缺口。他们说,战场晋升是对我的奖励,可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在火线上提拔了你,中尉连长?”娜秋莎也笑了。
“通常连长都是上尉,其实,我倒不在乎什么军衔,人都死了,要那些有什么用?”廖柯夫接着说,“我就是看不上有的军官那种胆小怕死的样子。”
“真的吗?”
“回来后,那个少尉透露给我,那个营的朝鲜人,有不少都是从附近几个村子一道出来的,营连排的一些头儿也是沾亲带故的,临到危机时刻,还是存有私心。”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有些令人震惊了,这算是民族问题吗?”
“还没那么严重吧?反正有些背后的东西,咱也说不清。”廖柯夫说着,“当时,我就是想,要坚守住阵地,掩护大部队撤离,自己的人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吗?”娜秋莎笑着说。
“哪止三把火呀,当时到处都是火,”廖柯夫回忆着,“鬼子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给点着了,只有江边还有一条安全的地方。”
娜秋莎的追问,显然让压在廖柯夫心头许久的回忆,又重新焕发一新。廖柯夫的眼前,好像能够清楚地看到那天撤离的情景。
一队队的战士,扶着伤员,以力所能及的行进速度,在泥泞的路上移动着。
日本鬼子的枪声,从远处传过来,子弹不时地从耳边飞过。
担任掩护的战士们,逆行而上,眼睛里饱含着战死在沙场的坚毅目光。
“我们谁都不知道是否能回来,”廖柯夫好像在自言自语地说着,“我们阻击鬼子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定的预期。”
“那你们还不赶紧撤离?”娜秋莎担忧地说。
“撤,怎么撤呀,我们已经被鬼子给围住了,我们被困在了一个狭长的空旷地带。”廖柯夫低下了头,好像看见了那一片血腥的土地。
廖柯夫能感觉到耳边好像响起了那曾经熟悉的枪炮声,血液开始涌上了他的头部,被围困的绝望感觉仿佛又回来了。
即使他愿意讲起那一段往事,也还是无法向娜秋莎描述那样一场战斗的实际感受。太激烈了,太疯狂了,仿佛廖柯夫此时就在那片土地上面,绝念和血液一起,一下子涌流在他的血管之中。
当日本鬼子的炮火向他们猛烈袭来时,廖柯夫怒吼着命令战士们突围出去。他的心脏怦怦直跳,呼噜呼噜地喘着粗气,端着枪向前冲去。
迎面的子弹一开始还是在盲目地射击着,后来日本兵三八大盖的射击越来越准确,有的人已经中枪倒下了,更多的战士还是奋不顾身地边还击边继续向前冲着,不顾一切地想冲出周围的这一片开阔地。
他们终于冲进了一片灌木丛,队伍有些乱了,几个战士大声呼喊着,但没有时间环顾四周彼此寻找,更不用说停下来了,必须各自为战地继续前进。
他们迎面遭遇到了日本鬼子的一个围剿小队,鬼子一见到他们的突然出现在面前也有些发懵了。廖柯夫举起枪朝一个鬼子的脸上开了一枪,接着他又朝一个鬼子的胸部开了一枪,然后带领着战士们,在鬼子群中展开了混战。
在和鬼子的厮杀中,廖柯夫身旁的一名战士被击中了,他急忙上前去营救。附近有一枚手榴弹爆炸了,廖柯夫感到震耳欲聋,耳鸣起来,他其实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被弹片击中,只是隐约意识到刚刚杀死他身旁战士的那个鬼子,正在把枪朝他转过来。廖柯夫冲过去一下子就把刺刀猛地捅进鬼子的肚子里。
廖柯夫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他扭动刺刀并把它拔出来的时候,对面那个临死的鬼子脸上露出的惊讶而狰狞的表情。
杨兆林有些醉醺醺地从北炕上下来,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启开的一瓶葡萄酒。
杨兆林用空着的那只手,使劲地把廖柯夫给搂了过来,又把另一只手上的酒瓶子,伸到了娜秋莎的面前,“来来来,我再给俄罗斯姑娘倒一杯,”对着廖柯夫说,“你当队长的得陪着喝,女兵在部队里容易吗?”
廖柯夫看了一眼娜秋莎,“好,你说怎么喝?”
旁边的蒋毅帆和其他人一样,也喝得有些微醉了,但还是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舌头,“你说,怎么喝,我就,怎么喝。”
“看,你的嘴,都,快瓢了,还喝呢,小蒋,”廖柯夫自己说得也是断断续续的。
娜秋莎叹了口气,“我看你的嘴也快瓢了。”
“你什么意思?”廖柯夫问她。
“她就是说,你也喝多了。”杨兆林打着圆场。
“不能喝就别逞强。”娜秋莎接着说。
“谁说我不能喝了?”廖柯夫有点被娜秋莎激怒了,一扬脖把杯子里面的葡萄酒给干了,“谁说我逞强了?”
杨兆林和娜秋莎也把杯子里的酒给干了。
“他就是喜欢逞强,”娜秋莎对着杨兆林说。
“是吗?”杨兆林的舌头也有点僵了。
“廖队长对顶头上司有意见,不喜欢罗特莱少校指手画脚瞎指挥的样子,经常不服从领导,”娜秋莎说着,拿个杨兆林手中的酒瓶,给大家的酒杯里又斟满了酒,“当然,那个罗特莱少校是挺招人烦的。”
“我最服从领导了,马斯特上校的命令,我哪次没有服从?人家说得对,咱就照办,不像那谁,瞎指挥。”廖柯夫的酒是喝了不少,可思路依然清晰。
“你认为瞎指挥的,不是仅仅就指罗特莱少校一个人吧?” 娜秋莎又喝了一大口葡萄酒,“他们说,自从你那次掩护抗联从松花江撤退出来之后,就不再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后来你总是单独一个人出去执行任务。”
“他们在背后都说我什么坏话了?”廖柯夫问道。
“那你,就别管了,反正,我知道一些,”娜秋莎也有些微醉了,“从松花江撤退出来好多人,别人可不都像你那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娜秋莎,那次松花江撤退,就像我的毕业实习,标志着我学业的完成,就这些。”廖柯夫也喝了一大口酒。
“当时到底怎么了,小廖?”娜秋莎的语气忽然温柔了许多。
“我想,你不会明白的。”
“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女的?”
“不是。是因为你不在现场,所以一两句话也不可能解释得很清楚。说实话,我不想谈这件事,而且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廖柯夫的语气也放缓了很多。
“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想谈这个,我只是想知道,从松花江的撤退,是不是个原因,让你不再信任任何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也包括不信任我,可你是个队长啊。”娜秋莎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
“我可是值得信任的,娜秋莎,喝酒不装假的人更值得信任。”蒋毅帆笑着从娜秋莎面前拿过酒瓶子,直接掫了一大口。
廖柯夫夺过酒瓶,给自己和娜秋莎的杯子又倒满了葡萄酒,然后接着说,“你说得不全对,我不是不相信任何人,而是不相信那些瞎指挥的,尤其是那些对我直接发号施令的人。”
“你是说罗特莱少校?”
“我是说任何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听说,他们在松花江撤退的战斗中,火线上就提拔了你,还在战后给了你一枚勋章。”
“他们提拔我是有原因的,娜秋莎。”
“是什么原因?”
廖柯夫感觉自己的头越胀越大,马上就要爆炸了似的。他张嘴想说点什么,然后想了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没什么。”廖柯夫喝了一口酒,仿佛为了把那句话咽得更深。
“你看,你们都看到了吧,”娜秋莎对蒋毅帆说,“他什么都不告诉别人,就像他背了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没人知道的秘密。”
“什么包?什么秘密?”蒋毅帆边打岔边笑了。
“小蒋,有什么好笑的?”娜秋莎厉声问道。
“笑你们两个,就像一对老夫妻,净是在争论一些没用的事情。”蒋毅帆眨了一下眼睛。
“我们可不是!”娜秋莎抗议道。不知道她是在说不是一对老夫妻,还是在说不是在争论一些没用的事情。
娜秋莎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她那半醉半醒的手里,松散地抓着的酒瓶在晃来晃去的,“我承认,我是曾经对,廖队长,很好,小蒋,我是曾经,”她的话,明显开始含糊不清了,“尽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肯定是,什么阳光,把我眼睛给恍了。”
“女人的特性,”蒋毅帆小声地说着,显然很享受的样子。
“我怎么,也成这样了?”娜秋莎自言自语地说,摇摇晃晃地朝外走去,好像在和一种突然上来的恶心作着斗争,边走边含混地说,“我可,没醉啊,我要去,睡觉了。”
“好好休息吧,好姑娘,”蒋毅帆微笑地看着娜秋莎摇摇晃晃地朝西厢房走过去。娜秋莎甚至没有注意到半瓶酒从她手中滑下来,落在了草地上。
当娜秋莎走后,蒋毅帆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跳下了炕沿,“我要去找一下韵杰,让她好好照顾照顾娜秋莎,”他笑着回头又说了一句,“你可有大麻烦了,廖队长,还真是你顶头上司给你带来的麻烦。”
“我?什么麻烦?”
“那个俄罗斯姑娘,显然还在爱着你。”蒋毅帆笑着对廖柯夫说,“睡个好觉,我的朋友。”然后他微笑着走开了,边走边从酒瓶里又喝了一大口。
“谁是你的朋友?朋友就这么说话?”廖柯夫在后面叫着蒋毅帆,追了出去。
第 69 章
这是一个气爽初凉的秋夜,野草叶子上的露霜,在夜色星光下泛着微亮。
廖柯夫追出房门,走向西厢房,那里是娜秋莎和侯韵杰的房间。自从娜秋莎带着发报机来到游击队之后,侯韵杰就从家里搬来陪着她住在这里,有时候韵杰的妈妈来帮厨时也住在一块儿。
西厢房里空无一人,侯韵杰和娜秋莎都不在屋子里。
从后院传过来几声呕吐的声音,廖柯夫循着声音来到后院。树丛中,娜秋莎正在那里弯着腰吐着。
“你没事儿吧?”廖柯夫边说边走过去,站在她的身旁,伸出一只手,不轻不重地拍打着她的后背。
娜秋莎终于吐完了,直起腰来,脸色苍白得有些吓人,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哦,天呐,小廖,”娜秋莎结结巴巴地说,“真不好意思,我怎么会这样?刚才的事情我好像都有点断片儿了。”
“喝得太多了,就是红酒也不能那么喝呀。”
“我好像没喝多少啊。”
“我可是一直都在盯着你那。”
“我以为你瞧都不往我这边瞧一眼呢。”
“你知道你都喝了几瓶?”
“几瓶?”
“两瓶多,都快三瓶了。”
“天呐,我怎么喝了那么多,小廖,我真的很抱歉。”
“算了,不提了,”廖柯夫说着。
尽管刚才在屋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娜秋莎的话让廖柯夫有些恼火。廖柯夫本打算见到娜秋莎后,再好好反击她的。可是,廖柯夫已经事先准备好了的那些话,在娜秋莎明显的懊悔和可怜的样子面前,都已经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
“你没事儿了吧?我看你一时也睡不了,不如我们出去走走,我陪你醒醒酒。”廖柯夫说着,先走出了院子,娜秋莎跟了上来。
他们走到村外,来到山腰处一块硕大的石板上,默默地并排坐了下来。
他们面对着秋日的夜空,整个山谷都在他们下面延伸着。繁星点点,廖柯夫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起点。
廖柯夫知道娜秋莎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虽然有时候脾气有些急躁,可哪个女孩没有自己的小脾气呢?而娜秋莎开朗宽容,很容易原谅别人,当然也容易原谅自己。她眼里不揉沙子,心里也藏不住事儿,性格上还真像个东北姑娘。
两个人默默无语地坐了很久,最后,还是廖柯夫先开了口,“我说了,你可能还是不高兴,你为什么……”
“你说什么了,让我不高兴了?”娜秋莎好像心里还在委屈着,“是我说什么了,让你不高兴了吧?”
“我是说,”廖柯夫接着自己的话说着,“你为什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偏要提松花江撤退的那件事呢?”
“也许是我不对,可我是认真的。我不该当众提起你不想提到的事情。你说得对,也许我所听到那些传闻,都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么说了。”
廖柯夫笑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真的。”
“先别管是不是真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敬重你,大家都认为你无所畏惧,勇敢不怕死。”
“那么说的话,也许,他们都错了。”
“好吧,不管怎样,我很抱歉,刚才我真的是有些喝多了,我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娜秋莎的眼睛看向远处,“其实,我想,我只是有点生你的气罢了。”
“那我讲讲那件事情,你就不生气了呗?”
“你讲不讲,我都不生气了,真的。”娜秋莎微笑着说。
“我真不知道从哪儿讲起?”廖柯夫的眼睛也望向远方,仿佛透过黑夜可以看到从前似的。
娜秋莎耸耸肩说:“从一开始,就像他们说的那样。”
第 70 章
从一开始,就一开始,廖柯夫心想,那一开始是在哪里呢?是在他端着刺刀冲锋的时候吗?
廖柯夫犹犹豫豫地开始说着,“我后来和参加过那场战斗的一个少尉也聊起过那场战斗的大部分过程,而其余的事情,我想都能猜得到八九不离十。”
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当时,那个营准备撤退,在整个场面上是有些混乱。日军的围剿似乎越逼越紧。领导们正在准备挑选一个连紧急布防,以掩护整个部队撤离到松花江边。”
“打到那个时候,所谓的一个连,不过只有四五十号人,一旦被选上了,可能就意味着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要在平时,这不是个问题。”
廖柯夫又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当时,那个营多数都是朝鲜人,按理本应该留下一个朝鲜连担任掩护任务,可偏偏选中了一个汉族连,而那个连长都已经负伤躺在担架上了。”
“他们就挑中了你?”娜秋莎喃喃地问。
“特战部派我去是负责接应的,一看当时的那种紧急情况,我能说什么?干吧!”廖柯夫回忆着,“要我看那,当时还真的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除了你。”
“我还是很谦虚的啊。”廖柯夫苦笑着。
“他们任命你当连长,是为了把你留在后面吧?”
“他们没这么说。我在前一天,在战斗中带头冲锋,用刺刀夺回了一个阵地失去的缺口。他们说,战场晋升是对我的奖励,可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在火线上提拔了你,中尉连长?”娜秋莎也笑了。
“通常连长都是上尉,其实,我倒不在乎什么军衔,人都死了,要那些有什么用?”廖柯夫接着说,“我就是看不上有的军官那种胆小怕死的样子。”
“真的吗?”
“回来后,那个少尉透露给我,那个营的朝鲜人,有不少都是从附近几个村子一道出来的,营连排的一些头儿也是沾亲带故的,临到危机时刻,还是存有私心。”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有些令人震惊了,这算是民族问题吗?”
“还没那么严重吧?反正有些背后的东西,咱也说不清。”廖柯夫说着,“当时,我就是想,要坚守住阵地,掩护大部队撤离,自己的人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吗?”娜秋莎笑着说。
“哪止三把火呀,当时到处都是火,”廖柯夫回忆着,“鬼子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给点着了,只有江边还有一条安全的地方。”
娜秋莎的追问,显然让压在廖柯夫心头许久的回忆,又重新焕发一新。廖柯夫的眼前,好像能够清楚地看到那天撤离的情景。
一队队的战士,扶着伤员,以力所能及的行进速度,在泥泞的路上移动着。
日本鬼子的枪声,从远处传过来,子弹不时地从耳边飞过。
担任掩护的战士们,逆行而上,眼睛里饱含着战死在沙场的坚毅目光。
“我们谁都不知道是否能回来,”廖柯夫好像在自言自语地说着,“我们阻击鬼子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定的预期。”
“那你们还不赶紧撤离?”娜秋莎担忧地说。
“撤,怎么撤呀,我们已经被鬼子给围住了,我们被困在了一个狭长的空旷地带。”廖柯夫低下了头,好像看见了那一片血腥的土地。
廖柯夫能感觉到耳边好像响起了那曾经熟悉的枪炮声,血液开始涌上了他的头部,被围困的绝望感觉仿佛又回来了。
即使他愿意讲起那一段往事,也还是无法向娜秋莎描述那样一场战斗的实际感受。太激烈了,太疯狂了,仿佛廖柯夫此时就在那片土地上面,绝念和血液一起,一下子涌流在他的血管之中。
当日本鬼子的炮火向他们猛烈袭来时,廖柯夫怒吼着命令战士们突围出去。他的心脏怦怦直跳,呼噜呼噜地喘着粗气,端着枪向前冲去。
迎面的子弹一开始还是在盲目地射击着,后来日本兵三八大盖的射击越来越准确,有的人已经中枪倒下了,更多的战士还是奋不顾身地边还击边继续向前冲着,不顾一切地想冲出周围的这一片开阔地。
他们终于冲进了一片灌木丛,队伍有些乱了,几个战士大声呼喊着,但没有时间环顾四周彼此寻找,更不用说停下来了,必须各自为战地继续前进。
他们迎面遭遇到了日本鬼子的一个围剿小队,鬼子一见到他们的突然出现在面前也有些发懵了。廖柯夫举起枪朝一个鬼子的脸上开了一枪,接着他又朝一个鬼子的胸部开了一枪,然后带领着战士们,在鬼子群中展开了混战。
在和鬼子的厮杀中,廖柯夫身旁的一名战士被击中了,他急忙上前去营救。附近有一枚手榴弹爆炸了,廖柯夫感到震耳欲聋,耳鸣起来,他其实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被弹片击中,只是隐约意识到刚刚杀死他身旁战士的那个鬼子,正在把枪朝他转过来。廖柯夫冲过去一下子就把刺刀猛地捅进鬼子的肚子里。
廖柯夫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他扭动刺刀并把它拔出来的时候,对面那个临死的鬼子脸上露出的惊讶而狰狞的表情。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