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梗概:
[展开]
早有变法思想的王荆公决意协助宋神宗振兴北宋。但保守势力的攻击、官商勾结的陷害、官员的敷衍、海贸中的猫腻、边陲的擘划、间谍的作祟、宫廷的叛乱、夷狄的勾连施压、以及家国情怀的纠葛,无一不考验着这位宰相的智慧、才干与意志。
本书从人性的视角透察一位改革家的担当、信念及一心为国家振兴作贡献的伟大精神与品质。
详细梗概:
[展开]
(2129字)
面对“积贫积弱”、“三冗” 泛滥、外夷不断侵扰的艰困局面,初登大位的神宗帝决定启用荆公。
早有变法思想的荆公,得知新皇是位大有为、一心欲重振大宋雄风的君王,毅然应诏,决意在变法中以“三不足”精神为动力,以“民不增赋而国用饶”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辅弼新皇以变法图强。
荆公本想依靠往日的一批老友、老臣进行变法,但经过“庆历新政”已磨去棱角而变成“蛇公好龙”的老友老臣,看着朝廷的每况愈下,心中虽是着急,但终因沉溺于拿着优厚的俸禄,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过久,无一不把伤筋动骨脱胎换骨的变法看成是“反先王之道”的洪水猛兽而逐渐与荆公疏远,直至竭力反对。
面对现实,荆公只得在年青的神宗帝的强有力的支持下,率领一批青年官员义无反顾,大破大立,施行变法。
海外贸易是大宋重要的财政来源,但由于官商勾结,沿海的市舶司竟为王爷所把控,海贸发展一直缓慢。为发展海外贸易,荆公深入沿海察勘,虽受到反对者的企图谋杀,但终究追揪出阻碍海贸发展的蠹虫。
海贸发展了,每年都有大批舶货自江南漕运至京城,但由于管理不善,官商勾结者常以“沉船”为由,将漕运纲船中值钱的舶货盗为己有。荆公为追究此案,险遭杀害。
变法伊始,由于对青苗法实施的困难预料不足,实施时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反对者更是借机掀起弹劾荆公的风暴。
神宗帝在王公大臣及“二后”的强烈施压下,只得说道:“要朕罢免安石的宰相不难,但你们得举荐一位也如安石样,能横身为国家担事者。”
此言一出,司马光、苏轼等立即想到他们所接触的“奇才”石越,竭力向皇上举荐。
石越实际是辽朝派往大宋的高级间谍。入宋后,冒充是宋朝已故老臣石介的“遗腹子”,并发表大量诗文,被世人称为“奇才”。
年青的神宗帝听说发现了“奇才”,当即网开一面,决定单独为石越开启博学鸿儒制考,拟将石越拔擢到朝廷重用。
荆公早就听其子王雱说石越这位“奇才”的诗文大多是剽窃之作,由于心存怀疑,在制试卷时,特意增加写出三代至亲的简历。石越是冒充石介之后,自然无法写出;再者,石越听说,荆公当年在群牧司任判官时,群牧司使包拯曾秘授他一双能识得忠奸贤愚的慧眼,石越更是担心一旦成为大宋的朝臣,迟早会被荆公那双黑白分明的慧眼识破,于是放弃制考,而去白水潭开办书院。神宗帝又授他金鱼袋,随时可以上朝面君。
神宗登基之初接到边臣王韶的《平戎策》后,对西北边事有了浅晰的擘画:和吐蕃,断夏臂,收回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辽夏为粉碎大宋的企图,一次次挑动吐蕃及周边的藩属国与大宋纠葛。熙宁五年,吐蕃大首领木征、董毡等听信辽夏的挑拨,毅然率大军直逼宋境。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意由熙河路安抚使王韶为元帅,率军出击,不料竟五十余天竟不知去向。
朝中反对变法的王公大臣及“二后”,更是指责荆公因此次竭力主战及重用“反贼”周庄为重甲骑兵主将,致使战斗刚开始,战马溃不成军,才招致宋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惨局,再次恳求罢免荆公丞相之职。
当王韶领着归降的吐蕃大小部落首突然出现在朝堂时,竭力主张弹劾 王公大臣才一时闭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熙宁六年,京西等地大旱。反对变法者无不把天灾说成是上苍对变法者的惩罚;偏在此时,觊觎相位的冯京更是唆使荆公的学生、安上门门监、一直觉得怀才不遇的郑侠上《流民图》,王公大臣再次对荆公进行弹劾,加上“二后”上殿哭奏,神宗无奈,只得同意罢去荆公的宰相,由石越接任。
正在此时,荆公接到他的已故好友的女儿、碧云轩歌女金云儿的密信,说石越所著的《论语正义》、《三代之治》、《石子七学》等书全是从金云儿处骗取来冒充是自己所著,并指出京城散布的天旱谣言也都是出自石越之手。荆公不得不将此等大事告之神宗帝。
此时殿前司与皇城司也来奏报,说京城兵器库大量兵器被盗,江南暗中偷运兵器进京。官告院更来禀报,说下诏调任宰相的石越不知去向。
神宗帝大惊。
荆公更是吃惊,断定石越定是追杀他老友的女儿金云儿去了,于是请求辞相去江南营救金云儿。
正处于两难间的神宗帝突然心生“暗渡陈仓”一计,当众宣布罢去荆公宰相,暗地却派荆公去江南追查石越,果然查出皇族御林军大将军赵世居谋叛的惊天大案。
神宗急召荆公回京复相。
由于高登谷之子高步诚的加害,已得背痈的王雱脾气越发暴燥,经常打骂妻子庞荻,过后又于心不忍,有意将庞荻嫁给好友昌王赵颢。荆公竭力支持。庞荻见丈夫病情日渐沉重,公公为朝廷操劳日渐衰老,至死不肯答应。
诛杀金云儿未遂,石越已知自己身份暴露,决意除掉荆公。
庞荻出嫁前,王雱想写首诗给她作纪念,这晚正在书房写成那首流传千古的“眼儿媚”,石越的杀手赶到……
此时正全身心与神宗谋划应对辽夏之战的荆公,获悉长子遇害,心力憔悴,决意再次辞相。只可惜,在与西夏大战的关键时刻,高太后坚持让其兄、心胸狭窄的高登谷为帅,终使这场五路宋军伐夏的大战功败垂成。
阿云姑娘查出给王雱下毒的是高登谷之子高步诚,御史台正要提审,神宗驾崩,司马光任相,不仅协同高太后将“熙宁变法”悉数废除,更以“诬陷罪”将十七年后的阿云重新推上了断头台。
远在江宁的荆公与前来拜望的苏轼得到消息,一声长叹:“没想到温良谦恭的司马相公,竟成了他人的帮凶!”
就在荆公最苦闷的日子,一位孱弱的女子带着一小男孩远远向“半山园”跑来,边跑边挥动小手甜甜地喊道:“翁翁——翁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