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二章
1、在最好的时光离去
小驼子刘巨人走了,回到他母亲所在的那个陶坑生产队去了;四个“鞋拔子鞋刷子”真的将放了四年多的老水牛交了出来,每天作为半个劳动力走进了那个整天累得两头勾到一头的生产劳动中;于福却因祸得福,在家长一再要求下,何工作队以“暂时过渡一下”的许诺让他当上了孤坑民办小学的老师。
于福能当上老师,最高兴的莫过于金霞。这不仅是因为金霞羡慕于福当老师这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于福能当上老师,就足可以说明他已取得了何工作队起码的信任。“这就好!这就说明我没有看错人了!”那些天,金霞就一直这样喜滋滋地想着,当然,也免不了会联想起那个清晨有雨雾的温馨时刻。此后,无论是上工还是下工,她都要设法远离着幽兰或玲香,当然更不愿同其他人一道而经常是踽踽独行,她要充分利用这形单影只的有利条件,让她那双灵动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就如纺布机跑梭般向队屋稻场那间刚刚用石灰水粉刷得雪白的小屋睃来睃去,如果再能听到从那小屋里传出哇哇的孩子的读书声尤其是能听到于福那抑扬顿错的清脆嗓音时,她内心那种青春的臊动就活脱脱演绎成一只毛绒绒的小白兔在欢快地蹦跳,就蹦跳得她常常不能自已,就不得不利用一切可能不被他人发现的机会去那小学校的门窗外看他上课,看他讲课时那腮边深深陷出的一对小酒窝。于福当然是知道她那时的心思,就说:“你有时间看点书不好,怎么老是看着我?”她就把小嘴一噘,撒娇着说:“就不看书,就要看你!怎么啦?”于福只得摇摇头,继续教他的书。
尽管沈幽兰为上报批斗于福材料一事恨过何敬民,更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同何敬民说过话;但这次能让于福接手民办老师,沈幽兰又改变了对何敬民的看法。
她为何敬民分析:“他也难哩!上面运动要抓阶级斗争,身边又有小驼子烧地火,他不把于福的材料报上去怎么行哩!”分析到这里,就又想到于福当民师的事:“要不是何工作队是个有主见的人,于福为字典的事就可打成反革命了,哪还有当民办教师这一天!”这样一想,她又感激起何敬民。“真的,是该找个机会当面对他说声谢谢哩!”
此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沈幽兰对何敬民有了更好的印象。
那是快到月底的一天傍晚,沈幽兰下工刚回到家,就见何敬民独自一人一会儿在那张本来就收拾得十分整洁的单铺上反复掸抹抻拉,一会儿又是挪起被褥朝被褥下左看右找……正是因为有了那次的教训,沈幽兰的脸就刷的红到了脖颈,就以为何敬民又是在那床铺上寻找她那次发现的那个小羞物之类的东西,就羞赧得借故帮母亲做饭而去了厨房。
也就在第二天的中午,何敬民没有回来。
“你去哪了,中午怎么不回来吃饭?”晚饭的时候,沈天成问何敬民。
“去社员家调查一件事,那家人客气,非得留着吃饭,就在那吃了。”
何敬民回答得十分真切,沈天成老人也不再细问,这事就算过去了。可在第二天早起,细心的沈幽兰又看见何敬民在那床铺上下翻找,尽管她同样是立马避让开,但心里却有了个大大的问号;就在何敬民连续第三个中午没回来吃饭的时候,沈幽兰从屋里一直找到屋外,最后终于在溪边的那堆垃圾堆里找到了两张一斤的省内通用粮票,并很快故意把这粮票藏掖在何敬民单铺的某一个角落。果不其然,就在何敬民拿到粮票的当天中午,再也没有找理由说在外面吃过,而是一如既往地按时回到沈家来就餐。
午饭后,父亲上工走了,何敬民没有立即去上工,只说他的钢笔不下水,想到溪边去洗洗笔尖。沈幽兰瞅准这个机会,也大胆地跟了上去。
“是粮票丢了,才不回来吃饭,是吧?”她站在他身后,一边看着他洗着那亮晃晃的钢笔尖,一边问。
那个年代,凡有工作队进住社员家,吃喝都得按天按餐向住家交钱交粮票,中晚两餐各四两,早餐二两,钱是每天五毛,到月底必须交齐交足;即使主家坚持不收,但那是规矩,是政策,谁也不得违犯!沈幽兰那时虽然年龄尚小,不理家务,但这些大事她还是知道的。
何敬民见问,那洗笔尖的手就停了下来,纳纳地说:“这、这是哪里话?”
“你还真会骗人,连我爸都相信了。”
“没、没骗!”
“没骗?我都到你说的那几家问了,他们说那几天中午根本就没看见你的人影子!”
何敬民这才鼓足勇气,转身抬起头,看了看自从为批斗于福一事就一直闹得很僵很少同他说话的幽兰,就看见她现在竟是如此近距离地站在他跟前主动同他说话,而且从她的口气中已十分明显地感受到她是那样的关心他这几天中午吃饭的问题……想着这些天他除了工作就时时为此事处在痛苦中煎熬的时日,就又热情奔放地多看了幽兰一眼,就又看见了那件唯有穿在她身上才能显得如此得体如此靓丽的紫红方格上衣,更是闻到了从她那靓丽的上衣里释放出来的只有她身上才会有的淡淡的清香,并且他还分辨出了她现在的这种香味已远不同于放牛那时溪水浸竹篁般的甘淳清香,而是一种芳草初出幽谷悠悠飘荡袅袅升腾的一种淡雅之香,天然之香!
“你知道吗?这些天,群众对于福教书的事非常满意!”何敬民已看见对方把那双好看的杏仁眼羞涩地调向了另一方,就有意改变了话题。
“那还不是你的功劳。要是小驼子在这里,黄狗黑狗,哪还能轮到他于福这只哈巴狗?”沈幽兰一边摩挲胸前的长辫一边说。这时的话音明显活跃起来。
“你还真幽默!”何敬民笑了,笑得很灿烂;但这笑很快又收敛起来,就涨红着脸如蚊虫般鸣叫了声:“幽兰——”那第一个字仍然是吐得很轻很轻,几乎和没有吐出别无二样。
沈幽兰当然能分辨出喊两个字和一个字的不同处在哪里,就也觉得眼前何敬民这天特别帅气、灿烂,和前些日子相比,简直就判若两人!“他那时也是被小驼子逼的!”她开始为他找着辩护的理由;就又想到他这几天因无粮票交伙食费而独自躲进深山饿着肚子的事。一位善良而充满正义的女孩所特有的怜悯和钦佩不得不油然而生。“他是个不错的年青人,不仅帅气,也很有骨气!”她想着。
“兰——”
沈幽兰这次真真切切听到他喊出的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字!她也第一次大胆地把自己那充满温情和激情的两道目光迎了上去:“嗯?”
“我俩今后就别再误会了,好吗?”何敬民把“我俩”两个字拉得特别长;说着,就极有礼貌地向幽兰伸出了一只手……
溪水绕着卵石在欢快流淌,一个少女的芳心也在激荡着一阵阵微波漪澜……
一个月后,孤峰西山脚下那口水库的冬修任务全面展开。因为小驼子刘巨人检举的那个所谓的反革命案件已算了结,队里的“三反”工作也基本查清,何敬民就把大部分时间投放在孤坑队的冬修劳动中。他几乎天天是和沈幽兰同进同出,尤其是当在那火热的劳动中,尤其是当沈幽兰由于劳动的原因而脱去了那件紫红方格上衣,而露出越发显得靓丽嫩蓬的鹅黄单褂,同他一前一后来回穿梭在从土堂向大堤挑土的人群中时,就越发显示出这二人的矫健、潇洒和抢眼,就越发引起全队男女社员的赞叹和羡慕。
“这婊子,还真成啦?”
起初,黄玲香也想紧跟何敬民潇潇洒洒一道挑土,但无奈自己的的身体终究是胖了,尽管也忙得手慌脚乱,但每次的动作都要与他和幽兰稍稍慢上一拍,再后来就不得不嫉妒地放心里叫骂。
1、在最好的时光离去
小驼子刘巨人走了,回到他母亲所在的那个陶坑生产队去了;四个“鞋拔子鞋刷子”真的将放了四年多的老水牛交了出来,每天作为半个劳动力走进了那个整天累得两头勾到一头的生产劳动中;于福却因祸得福,在家长一再要求下,何工作队以“暂时过渡一下”的许诺让他当上了孤坑民办小学的老师。
于福能当上老师,最高兴的莫过于金霞。这不仅是因为金霞羡慕于福当老师这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于福能当上老师,就足可以说明他已取得了何工作队起码的信任。“这就好!这就说明我没有看错人了!”那些天,金霞就一直这样喜滋滋地想着,当然,也免不了会联想起那个清晨有雨雾的温馨时刻。此后,无论是上工还是下工,她都要设法远离着幽兰或玲香,当然更不愿同其他人一道而经常是踽踽独行,她要充分利用这形单影只的有利条件,让她那双灵动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就如纺布机跑梭般向队屋稻场那间刚刚用石灰水粉刷得雪白的小屋睃来睃去,如果再能听到从那小屋里传出哇哇的孩子的读书声尤其是能听到于福那抑扬顿错的清脆嗓音时,她内心那种青春的臊动就活脱脱演绎成一只毛绒绒的小白兔在欢快地蹦跳,就蹦跳得她常常不能自已,就不得不利用一切可能不被他人发现的机会去那小学校的门窗外看他上课,看他讲课时那腮边深深陷出的一对小酒窝。于福当然是知道她那时的心思,就说:“你有时间看点书不好,怎么老是看着我?”她就把小嘴一噘,撒娇着说:“就不看书,就要看你!怎么啦?”于福只得摇摇头,继续教他的书。
尽管沈幽兰为上报批斗于福材料一事恨过何敬民,更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同何敬民说过话;但这次能让于福接手民办老师,沈幽兰又改变了对何敬民的看法。
她为何敬民分析:“他也难哩!上面运动要抓阶级斗争,身边又有小驼子烧地火,他不把于福的材料报上去怎么行哩!”分析到这里,就又想到于福当民师的事:“要不是何工作队是个有主见的人,于福为字典的事就可打成反革命了,哪还有当民办教师这一天!”这样一想,她又感激起何敬民。“真的,是该找个机会当面对他说声谢谢哩!”
此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沈幽兰对何敬民有了更好的印象。
那是快到月底的一天傍晚,沈幽兰下工刚回到家,就见何敬民独自一人一会儿在那张本来就收拾得十分整洁的单铺上反复掸抹抻拉,一会儿又是挪起被褥朝被褥下左看右找……正是因为有了那次的教训,沈幽兰的脸就刷的红到了脖颈,就以为何敬民又是在那床铺上寻找她那次发现的那个小羞物之类的东西,就羞赧得借故帮母亲做饭而去了厨房。
也就在第二天的中午,何敬民没有回来。
“你去哪了,中午怎么不回来吃饭?”晚饭的时候,沈天成问何敬民。
“去社员家调查一件事,那家人客气,非得留着吃饭,就在那吃了。”
何敬民回答得十分真切,沈天成老人也不再细问,这事就算过去了。可在第二天早起,细心的沈幽兰又看见何敬民在那床铺上下翻找,尽管她同样是立马避让开,但心里却有了个大大的问号;就在何敬民连续第三个中午没回来吃饭的时候,沈幽兰从屋里一直找到屋外,最后终于在溪边的那堆垃圾堆里找到了两张一斤的省内通用粮票,并很快故意把这粮票藏掖在何敬民单铺的某一个角落。果不其然,就在何敬民拿到粮票的当天中午,再也没有找理由说在外面吃过,而是一如既往地按时回到沈家来就餐。
午饭后,父亲上工走了,何敬民没有立即去上工,只说他的钢笔不下水,想到溪边去洗洗笔尖。沈幽兰瞅准这个机会,也大胆地跟了上去。
“是粮票丢了,才不回来吃饭,是吧?”她站在他身后,一边看着他洗着那亮晃晃的钢笔尖,一边问。
那个年代,凡有工作队进住社员家,吃喝都得按天按餐向住家交钱交粮票,中晚两餐各四两,早餐二两,钱是每天五毛,到月底必须交齐交足;即使主家坚持不收,但那是规矩,是政策,谁也不得违犯!沈幽兰那时虽然年龄尚小,不理家务,但这些大事她还是知道的。
何敬民见问,那洗笔尖的手就停了下来,纳纳地说:“这、这是哪里话?”
“你还真会骗人,连我爸都相信了。”
“没、没骗!”
“没骗?我都到你说的那几家问了,他们说那几天中午根本就没看见你的人影子!”
何敬民这才鼓足勇气,转身抬起头,看了看自从为批斗于福一事就一直闹得很僵很少同他说话的幽兰,就看见她现在竟是如此近距离地站在他跟前主动同他说话,而且从她的口气中已十分明显地感受到她是那样的关心他这几天中午吃饭的问题……想着这些天他除了工作就时时为此事处在痛苦中煎熬的时日,就又热情奔放地多看了幽兰一眼,就又看见了那件唯有穿在她身上才能显得如此得体如此靓丽的紫红方格上衣,更是闻到了从她那靓丽的上衣里释放出来的只有她身上才会有的淡淡的清香,并且他还分辨出了她现在的这种香味已远不同于放牛那时溪水浸竹篁般的甘淳清香,而是一种芳草初出幽谷悠悠飘荡袅袅升腾的一种淡雅之香,天然之香!
“你知道吗?这些天,群众对于福教书的事非常满意!”何敬民已看见对方把那双好看的杏仁眼羞涩地调向了另一方,就有意改变了话题。
“那还不是你的功劳。要是小驼子在这里,黄狗黑狗,哪还能轮到他于福这只哈巴狗?”沈幽兰一边摩挲胸前的长辫一边说。这时的话音明显活跃起来。
“你还真幽默!”何敬民笑了,笑得很灿烂;但这笑很快又收敛起来,就涨红着脸如蚊虫般鸣叫了声:“幽兰——”那第一个字仍然是吐得很轻很轻,几乎和没有吐出别无二样。
沈幽兰当然能分辨出喊两个字和一个字的不同处在哪里,就也觉得眼前何敬民这天特别帅气、灿烂,和前些日子相比,简直就判若两人!“他那时也是被小驼子逼的!”她开始为他找着辩护的理由;就又想到他这几天因无粮票交伙食费而独自躲进深山饿着肚子的事。一位善良而充满正义的女孩所特有的怜悯和钦佩不得不油然而生。“他是个不错的年青人,不仅帅气,也很有骨气!”她想着。
“兰——”
沈幽兰这次真真切切听到他喊出的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字!她也第一次大胆地把自己那充满温情和激情的两道目光迎了上去:“嗯?”
“我俩今后就别再误会了,好吗?”何敬民把“我俩”两个字拉得特别长;说着,就极有礼貌地向幽兰伸出了一只手……
溪水绕着卵石在欢快流淌,一个少女的芳心也在激荡着一阵阵微波漪澜……
一个月后,孤峰西山脚下那口水库的冬修任务全面展开。因为小驼子刘巨人检举的那个所谓的反革命案件已算了结,队里的“三反”工作也基本查清,何敬民就把大部分时间投放在孤坑队的冬修劳动中。他几乎天天是和沈幽兰同进同出,尤其是当在那火热的劳动中,尤其是当沈幽兰由于劳动的原因而脱去了那件紫红方格上衣,而露出越发显得靓丽嫩蓬的鹅黄单褂,同他一前一后来回穿梭在从土堂向大堤挑土的人群中时,就越发显示出这二人的矫健、潇洒和抢眼,就越发引起全队男女社员的赞叹和羡慕。
“这婊子,还真成啦?”
起初,黄玲香也想紧跟何敬民潇潇洒洒一道挑土,但无奈自己的的身体终究是胖了,尽管也忙得手慌脚乱,但每次的动作都要与他和幽兰稍稍慢上一拍,再后来就不得不嫉妒地放心里叫骂。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