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六章
1、美女主任嘛
邵树人听了刘正农校长的回报,当即叫中学补写了份报告,趁党政联席会再次讨论那个千分之一点五的“农转非”指标时,他把那报告拿了出来,并且十分策略地让分管的丁副书记把那份报告当众念了一遍,接着他就破例地第一个发了言,指出沈幽兰既曾是我们的大队基层干部又是中学的教师家属,现在造成遍身是伤而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这些千真万确的事实,希望大家能把这唯一的一个指标让给她!
但邵树人一番发自肺腑的发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决不是他邵树人这次发言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缺少份量,也更不是他邵树人这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班子中的威信而觉得自己发言之后一定会一呼百应而全体赞成通过;他的发言结束时,确实是百分之百的成员都对他所介绍的情况作了充分肯定发了无限感慨并且是没有一个不深表同情和理解,但很快就又众口一词地用一个“但是”,恰如他们个个都拿到了丁副书记在刘正农面前所说的那番话的翻版而给彻底否定了:因为沈幽兰是住在乡下的教师家属,她家已分到了土地;公社干部家属是住在街上,两手空空,不给她(他)们转户口,不给她(他)们按工作,总不能让她(他)们在青石板上喝西北风!
这一严密的逻辑推理,不得不让这个原则性极强的党委书记只得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而去想别的办法。
会后,他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公社服装厂的电话。
“我已同秦兆阳厂长说了,等小沈伤好后,就到那里去上班!” 当刘正农校长再次找来,他就不假思索地给他指出了一条路,“秦厂长说了,他会尽量照顾她的身体,给她安排一个轻松一点的活儿。”见刘校长连连点头,又说:“服装厂好歹离中学不远,那里的活儿都是干手干脚的,再也不要下冷水了,更不会有挑担磨肩的重活干,这对小沈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刘正农校长见邵书记已为幽兰考虑得如此周到,十分感激,就连连说:“还是邵书记细心,能把幽兰安排到街上来,不仅是她夫妻俩生活方便,更是解决了于老师的后顾之忧!”就高兴得拉着邵树人的手一再抖动,并说出一连串的感谢话。
刘正农校长知道沈幽兰伤情严重,一时还不能上班;但又担心夜长梦多煮熟的鸭子会飞掉,当即就去了服装厂。
“秦厂长,沈幽兰和金霞是一个村的,你一定认识她!”为了博得同情,刘正农见到秦兆阳厂长的第一句话就这样问。
秦兆阳想到妻子金霞为当干部而暗中排挤过幽兰,心中一直怀着愧疚,那日接到邵书记电话,说要他把沈幽兰按进服装厂,自然高兴,觉得这正是弥补自己愧疚的最好机会,现在听刘正农这么一说,当即哈哈大笑,说:“不就是你们大队那个女主任吗?她是女主任中的美人嘛,谁不认识?熟悉得很呐!”就当即答应给她安个“仓库保管”的工作。
“这工作好,不挑担不下水,干手干脚,虽不如学校会计好,但它就在街后那个山岗上,离学校也不远,你们夫妻俩生活在一块,比在家种田好多了!”当天晚上,刘正农校长就把到服装厂了解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沈幽兰夫妇。
于頫忙说:“真感谢您和邵书记了!等幽兰休养两天,伤势好了,就让她去厂里报到。”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那次经过x光透视,遍身是伤的沈幽兰并没有伤及到骨骼;两腿的软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那是免不了的;脑胪也受到一定的震荡,但黄院长说,那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治疗和休养,才能判断它的后果如何。院长建议在医院多住一段时间,以便观察整个伤情的恢复情况。但沈幽兰想到住一天院就等于是丈夫少拿了两天的工资,她舍不得出那些住院费。“好歹中学和医院就一墙之隔,不远,都是连着的;自己住到中学丈夫那里,什么复查打针,走几十步路就到医院了,何必花那多余的钱呢?”那么重的伤势,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疗养好的。特别是两条腿,只要脚落到地面,腿肚子上的肌肉就撕裂一般疼痛,走路一蹶一蹶的;头部腰部的伤口虽然给缝上了,全部上了消炎的药膏药粉,一律用纱布包缠着。“还真像上甘岭上下来的老革命呢!”于頫下课回来,见沈幽兰能在宿舍里缓慢地移动,心情轻松多了,就拿她说笑话。
沈幽兰一向顾情面,总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说话“咯个昧个”的, 不像中学那些老师,个个说话都是京腔,普通话,好听极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顾虑,所以在乡下的时候,她就很少到中学丈夫这里来。这次来了,头上缠的是纱布,两腿走路又是一蹶一跛的,活像个打败仗的伤兵,多丢人现眼!因此,她就更是很少出门,整天缩在丈夫的宿舍里。终因沈幽兰是个勤利人,闲不住,见丈夫上课去了,就独自在宿舍帮着收检。于頫也真马虎,每次揩灰只知道揩眼前手头的,床帮、桌肚、书架撑档的拐角上都积满着细细一层三角形的灰尘,用指头一抹,就是一道深深的印痕。书也放得凌乱:桌上,床头;翻卷的、翘角的、书页被折断的……她就细细地揩抹灰尘,细细地整理书籍。女儿丹丹刚从乡下接来,见不得陌生人,也整天缠在妈妈怀里,沈幽兰就趁这空闲时间为她梳羊角辫,扎头绳,抻衣服,教她数数……
当然,她还是要出门的。比方倒垃圾,比方这些天丈夫把衣服洗回来,她要把衣服用衣架架好,一件件送到外面去晒。晒衣要有晒衣竿,以往学校老师不用,于頫也不用。宿舍前有一排女贞树的绿篱,绿篱修剪得齐齐整整,长得绿油油、水汪汪,老师们晒衣原先就欢喜铺在那上面。沈幽兰不忍心。她知道女贞是风景树,修剪得那么好,就是供人观赏的,在那上面晒衣服多不文雅!她让丈夫到供销社买来尼龙绳,将绳栓在走廊的立柱上,再将衣服晾上去……
一个星期后,沈幽兰的伤势渐渐好起来。一天,她突然对于頫说:“我想回去一趟。”
“回去干吗?”
“想妈了!”
于頫这才明白,就说:“这事我已经安排好了,让妈先住在大哥家,由大嫂照顾。等你身体好了,上班了,我们再把她老人家接到街上来一起住。不就是几天的事了,你还想她干什么呢?”
沈幽兰叹口气,泪水就在眼眶内转动,说:“老人家可怜,不能动弹了,端茶端水都是困难的,没人耐心照料,怎能叫人不担心呢!”
于頫又安慰道:“想那么多干吗?过几天不就把她老人家接过来了。”停一下又说:“你要是真着急的话,就带着丹丹到街上去玩玩,散散心。”
2、幽兰现象
1、美女主任嘛
邵树人听了刘正农校长的回报,当即叫中学补写了份报告,趁党政联席会再次讨论那个千分之一点五的“农转非”指标时,他把那报告拿了出来,并且十分策略地让分管的丁副书记把那份报告当众念了一遍,接着他就破例地第一个发了言,指出沈幽兰既曾是我们的大队基层干部又是中学的教师家属,现在造成遍身是伤而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这些千真万确的事实,希望大家能把这唯一的一个指标让给她!
但邵树人一番发自肺腑的发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决不是他邵树人这次发言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缺少份量,也更不是他邵树人这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班子中的威信而觉得自己发言之后一定会一呼百应而全体赞成通过;他的发言结束时,确实是百分之百的成员都对他所介绍的情况作了充分肯定发了无限感慨并且是没有一个不深表同情和理解,但很快就又众口一词地用一个“但是”,恰如他们个个都拿到了丁副书记在刘正农面前所说的那番话的翻版而给彻底否定了:因为沈幽兰是住在乡下的教师家属,她家已分到了土地;公社干部家属是住在街上,两手空空,不给她(他)们转户口,不给她(他)们按工作,总不能让她(他)们在青石板上喝西北风!
这一严密的逻辑推理,不得不让这个原则性极强的党委书记只得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而去想别的办法。
会后,他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公社服装厂的电话。
“我已同秦兆阳厂长说了,等小沈伤好后,就到那里去上班!” 当刘正农校长再次找来,他就不假思索地给他指出了一条路,“秦厂长说了,他会尽量照顾她的身体,给她安排一个轻松一点的活儿。”见刘校长连连点头,又说:“服装厂好歹离中学不远,那里的活儿都是干手干脚的,再也不要下冷水了,更不会有挑担磨肩的重活干,这对小沈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刘正农校长见邵书记已为幽兰考虑得如此周到,十分感激,就连连说:“还是邵书记细心,能把幽兰安排到街上来,不仅是她夫妻俩生活方便,更是解决了于老师的后顾之忧!”就高兴得拉着邵树人的手一再抖动,并说出一连串的感谢话。
刘正农校长知道沈幽兰伤情严重,一时还不能上班;但又担心夜长梦多煮熟的鸭子会飞掉,当即就去了服装厂。
“秦厂长,沈幽兰和金霞是一个村的,你一定认识她!”为了博得同情,刘正农见到秦兆阳厂长的第一句话就这样问。
秦兆阳想到妻子金霞为当干部而暗中排挤过幽兰,心中一直怀着愧疚,那日接到邵书记电话,说要他把沈幽兰按进服装厂,自然高兴,觉得这正是弥补自己愧疚的最好机会,现在听刘正农这么一说,当即哈哈大笑,说:“不就是你们大队那个女主任吗?她是女主任中的美人嘛,谁不认识?熟悉得很呐!”就当即答应给她安个“仓库保管”的工作。
“这工作好,不挑担不下水,干手干脚,虽不如学校会计好,但它就在街后那个山岗上,离学校也不远,你们夫妻俩生活在一块,比在家种田好多了!”当天晚上,刘正农校长就把到服装厂了解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沈幽兰夫妇。
于頫忙说:“真感谢您和邵书记了!等幽兰休养两天,伤势好了,就让她去厂里报到。”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那次经过x光透视,遍身是伤的沈幽兰并没有伤及到骨骼;两腿的软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那是免不了的;脑胪也受到一定的震荡,但黄院长说,那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治疗和休养,才能判断它的后果如何。院长建议在医院多住一段时间,以便观察整个伤情的恢复情况。但沈幽兰想到住一天院就等于是丈夫少拿了两天的工资,她舍不得出那些住院费。“好歹中学和医院就一墙之隔,不远,都是连着的;自己住到中学丈夫那里,什么复查打针,走几十步路就到医院了,何必花那多余的钱呢?”那么重的伤势,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疗养好的。特别是两条腿,只要脚落到地面,腿肚子上的肌肉就撕裂一般疼痛,走路一蹶一蹶的;头部腰部的伤口虽然给缝上了,全部上了消炎的药膏药粉,一律用纱布包缠着。“还真像上甘岭上下来的老革命呢!”于頫下课回来,见沈幽兰能在宿舍里缓慢地移动,心情轻松多了,就拿她说笑话。
沈幽兰一向顾情面,总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说话“咯个昧个”的, 不像中学那些老师,个个说话都是京腔,普通话,好听极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顾虑,所以在乡下的时候,她就很少到中学丈夫这里来。这次来了,头上缠的是纱布,两腿走路又是一蹶一跛的,活像个打败仗的伤兵,多丢人现眼!因此,她就更是很少出门,整天缩在丈夫的宿舍里。终因沈幽兰是个勤利人,闲不住,见丈夫上课去了,就独自在宿舍帮着收检。于頫也真马虎,每次揩灰只知道揩眼前手头的,床帮、桌肚、书架撑档的拐角上都积满着细细一层三角形的灰尘,用指头一抹,就是一道深深的印痕。书也放得凌乱:桌上,床头;翻卷的、翘角的、书页被折断的……她就细细地揩抹灰尘,细细地整理书籍。女儿丹丹刚从乡下接来,见不得陌生人,也整天缠在妈妈怀里,沈幽兰就趁这空闲时间为她梳羊角辫,扎头绳,抻衣服,教她数数……
当然,她还是要出门的。比方倒垃圾,比方这些天丈夫把衣服洗回来,她要把衣服用衣架架好,一件件送到外面去晒。晒衣要有晒衣竿,以往学校老师不用,于頫也不用。宿舍前有一排女贞树的绿篱,绿篱修剪得齐齐整整,长得绿油油、水汪汪,老师们晒衣原先就欢喜铺在那上面。沈幽兰不忍心。她知道女贞是风景树,修剪得那么好,就是供人观赏的,在那上面晒衣服多不文雅!她让丈夫到供销社买来尼龙绳,将绳栓在走廊的立柱上,再将衣服晾上去……
一个星期后,沈幽兰的伤势渐渐好起来。一天,她突然对于頫说:“我想回去一趟。”
“回去干吗?”
“想妈了!”
于頫这才明白,就说:“这事我已经安排好了,让妈先住在大哥家,由大嫂照顾。等你身体好了,上班了,我们再把她老人家接到街上来一起住。不就是几天的事了,你还想她干什么呢?”
沈幽兰叹口气,泪水就在眼眶内转动,说:“老人家可怜,不能动弹了,端茶端水都是困难的,没人耐心照料,怎能叫人不担心呢!”
于頫又安慰道:“想那么多干吗?过几天不就把她老人家接过来了。”停一下又说:“你要是真着急的话,就带着丹丹到街上去玩玩,散散心。”
2、幽兰现象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